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1-2
探究青霉素的作用
1.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 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 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 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 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浸有不同浓度青 霉素的圆纸片 营养琼脂
细菌滋生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2.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 无 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___细菌, 正比 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____。 3.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 青霉素能杀死细菌, 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_________________
浸有不同浓度青 营养琼脂 霉素的圆纸片
细菌滋生
浸有蒸馏水的圆纸片
生活,只能 寄生 有 细胞结构 。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
课堂练习
1. 下列疾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C )
A.伤口感染发炎 B.结核病 C.流感 D.破伤风 2.下列有关青霉和青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青霉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B.青霉是通过孢子繁殖的
C.青霉素是一种由青霉产生的抗生素
李斯特的猜想
如果石炭酸能防止木材腐坏,能防止下水道食物残渣腐 坏,应该也就能防止人体组织腐坏。
李斯特行动的成功
1. 手术中开始的用棉签蘸了石炭酸,涂在病人伤口的表面,果 然有用。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下降。 2.有一天,一个11岁的男孩的大腿被马车车轮碾成开放性骨折。 李斯特把一大片纱布浸透了石炭酸,然后覆盖在男孩的伤口上。 四天之后他揭开纱布查看,没有感染化脓,伤口已经有新生组织 出现,正在开始愈合。他继续用这个方法给男孩换药。六个星期 之后,伤口不但继续没有感染化脓,连粉碎性骨折都愈合了! 3. 1875年,慕尼黑一家术后死亡率高达80%的医院的尝试了李 斯特日益改进的消毒措施,然后术后死亡率骤降至不到1%。
浙教版九年级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教材分析)[下学期]
青霉素
由青霉、曲霉等属真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从点青霉中获 得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是20世纪医学上的重 大成就,为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青霉素 对人和大多数动物无害,经肌肉或皮下注射后 能迅速扩散到血液中去并几乎到达所有组织。 在临床上青霉素用于治疗肺炎、脓肿、细菌性 脑膜炎、梅毒、牙齿及口腔感染、骨髓炎以及 其他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引起的各种创伤感染。 但青霉素能引起某些受药者过敏反应,严重时 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故应用前必须做皮肤 试验。
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 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按照 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 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 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 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 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一旦疫情发生,必须对疫区周围5公里范围内 的所有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免疫接种,同时, 在疫区周围应建立免疫隔离带。疫苗接种只用 于尚未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健康鸡群。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特异性免疫分为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自然免疫是通过自然的方法,如由于机体感染了某
种疾病因而获得了对该疾病的免疫力。此种免疫可以 保持很久,甚至终身。又如,胎儿经母体胎盘、初生 婴儿经初乳获得的抗体,可使其在出生后的短时期内 (一般六个月)不容易得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白喉 等,这也属自然免疫。
6、乙肝疫苗:目前使用的有乙肝血源疫苗和基因工 程乙肝苗两种,均用于预防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病毒。
7、乙脑疫苗:乙脑疫苗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 染的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干制成减毒 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由虫 媒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
九年级科学《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九年级科学《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九年级科学教学反思:《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总体教学设计:
本节课围绕“细菌的威胁和抗生素对细菌的作用”这一核心内容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
总体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通过相关材料的展示----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学生形成结论或认同某种观点的目的。
不同的材料形成不同角度的问题,同一材料中产生的问题往往又是多个的,且在思维层次不断地有所加深,这既完成了相关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二、各片段设计的得与失:
片段一:(展示材料引入)05年12月11日,安徽宿州市立医院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手术后10名患者相继出现眼部肿疼、流脓等症状,诊断为手术感染。
13日凌晨入住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
根据病情,经病人及家属同意,救治医院对其中9名患者进行患侧眼球摘除手术。
-----摘自人民网安徽视窗
本片段中,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微生物的威胁,同时又引发后续问题组的思考:
问题组一.....。
浙教版初中科学1-6册考试目录(2015中考金华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考试目录(2014金华版)科学七年级上第1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无考点具体的要求)第2节走进科学实验室(分散到各考点中)第3节科学观察第4节科学测量(长度、体积、温度)第5节科学探究第2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第2节细胞(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不考)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4节常见的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不考)第5节常见的植物第6节物种的多样性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地球大小不考;内部圈层结构限于知道地壳、地幔和地核即可)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不考)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不考)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地壳变动的证明不考)第5节泥石流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海底扩张学说不考)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物质的构成第2节质量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密度第4节物质的比热(热量的内容在九上)第5节熔化与凝固第6节汽化与液化第7节升华与凝华(不考)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二观察动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三调查当地主要岩石类型四蒸馏法海水淡化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七年级下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1节新生命的诞生(精子和卵细胞;分娩和养育不考)第2节走向成熟(人的成长时期;衰老和死亡不考)第3节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的生命周期不考)第4节植物的一生(芽的发育;花的结构;植物的生命周期不考)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第6节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新增)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不考)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不考)第3节耳和听觉(不考)第4节光和颜色(光源、光的色散、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不考)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镜和照相机、眼睛、人类视觉上的限制不考)第3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第2节力的存在第3节重力第4节牛顿第一定律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第6节摩擦力第7节压强第4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太阳和月球第2节地球的自传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不考)第4节月相(只需要能识别四种月相)第5节日食和月食(不考)第6节太阳系(只考知道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和名称)第7节探索宇宙(不考)研究性学习课题一青春期的心理及保健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三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措施四观测当地的星空附录常用法定计量单位科学八年级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水资源的分布、水与生命不考)第2节水的组成第3节水的浮力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6节物质的分离第7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不考)第2章天气和气候第1节大气层(不考) 第2节气温(不考)第3节大气的压强(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不考)第4节风和降水(不考) 第5节天气预报(不考)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不考) 第7节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不考)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信息的接受和传导、信息的处理不考)第4节动物的行为(不考) 第5节体温的控制(恒定的体温不考)第4章电路探秘第1节电荷与电流(摩擦起电不考)第2节电流的测量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5节电压的测量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第7节电路分析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课题一测定本地区的“酸雨”情况及分析原因二太阳黑子活动与本地降水的关系三训练小动物形成某种条件反射四调查在自然界或生命活动中的电现象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 部分物质的溶解度表科学八年级下第1章电和磁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磁化不考)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的应用第4节电动机(不考) 第5节磁生电(不考)第6节家庭用电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第2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粒子的大小与质量不考)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不考)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元素周期表不考)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与氧气第2节氧化和燃烧第3节化学方程式第4节二氧化碳第5节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第6节光合作用第7节自然界中氧循环和碳循环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第4章植物与土壤第1节土壤的成分(从岩石到土壤不考)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不考)第3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植物的根系、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不考)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5节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叶的结构不考)第6节保护土壤(不考)研究性学习课题一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二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研究三研究植物的呼吸目标四当地水土状况调查附录1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附录2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附录3 相对原子质量表科学九年级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化学部分重点)第1节物质的变化(渗透到其他内容中)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第3节常见的酸第4节常见的碱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盐与化肥不考)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节金属材料(金属的污染和回收利用不考)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新增)(有机合成材料不考)第4节物质的分类第5节物质的转化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不考)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第2节机械能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第4节简单机械(滑轮组、机械效率不考)第5节物体的内能(比热容、热量的计算、热机、燃料的热值不考)第6节电能第7节核能(放射性不考)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1节食物与营养(食物与能量不考)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节能量的获得(多样的呼吸器官不考)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泌尿系统不考)科学九年级下第1章演化的自然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考)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与恒星的演化(不考)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不考)第4节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不考)第5节遗传与进化(进化理论的发展;育种与优生中的杂交优势等内容不考)第2章生物与环境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不考)第2节种群(种群的特征)第3节生物群落(群落的结构不考)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3章人的健康第1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不考)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3节身体的防卫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第5节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具体的人体的骨骼、骨的结构和成分、骨连结、骨骼肌不考)第6节健康生活(注意食品卫生不考)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渗透与前面各点中,具体知识点不考。
九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一课时 导学案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
2、了解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3、抗生素的作用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抗生素的作用。
2、难点:炭疽杆菌引起的炭疽病的特征。
课前准备1.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D )①星期日整天睡觉②少吃饭,多吃零食③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④坚持体育锻炼⑤因烦恼事而抽烟、酗酒⑥不挑食,合理营养A.①③⑤ B.②④⑥C.④⑤⑥ D.③④⑥2. 所谓健康,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是( D )A.只要身体无疾病 B.只要社会关系好C.只要心情好 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拓展与提高1. 现代医学界认为死亡的判断标准是( C )A.长时间昏迷不醒 B.脑电图显示平波C.呼吸和心跳停止 D.瞳孔左右不对称新课预习一、细菌对人体的危害1.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形态。
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 某些细菌能侵入体细胞,如扁桃体炎。
某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会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如破伤风。
二、炭疽杆菌对人的危害1.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生在草食动物身上,亦感染人类。
2.人类感染炭疽病主要有3条途径。
第1种是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引起人的肠炭疽。
第2种是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
第3种是人类因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受染肺炭疽。
三、抗生素1. 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
它是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教案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教学目标: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2、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教学重点: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新授课: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什幺是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生物安全的潜在威胁与可能应对措施
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生物安全的潜在威胁与可能应对措施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其对人类生物安全具有潜在威胁。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是保障人类生物安全的重要前提。
本文将探讨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生物安全的潜在威胁,并提出应对措施,以保障人类健康。
病原微生物的潜在威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血液传播、性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给其他人。
一旦传染,可能导致流行病的爆发,对群体的生物安全构成威胁。
2. 病程的严重性:某些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病程较长,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给人类生物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3. 耐药性问题: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一些病原微生物已经发展出了耐药性,导致治疗困难,从而对人类生物安全构成威胁。
4. 新发疾病的出现:新型病原微生物的出现给人类生物安全带来重大挑战。
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引起全球流行病,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
针对以上潜在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人类生物安全:1. 强化公共卫生制度: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制度是防范和控制疾病传播的重要保障。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与应急反应能力,提高疾病防控水平。
2. 推进科学研究:加大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力度,早期发现新型病原微生物,尽早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和药物治疗方案。
3. 加强国际合作:病原微生物无国界,国际合作对于防范全球流行病非常重要。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共同应对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生物安全的潜在威胁。
4. 促进公众健康意识: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病原微生物传播和预防的认知,培养正确的卫生习惯,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5. 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对抗生素的管理和监管,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减少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发展。
6.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制度,规范生物实验室操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泄漏和扩散风险。
总之,病原微生物对人类生物安全具有潜在威胁,但通过加强公共卫生制度、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公众健康意识、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生物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威胁,确保人类的生物安全。
第一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
• 你知道病 毒引起的 疾病有哪 些吗?
• 引起疾 病的微 生物
课堂总结
细菌
病毒 。。。。
作业本
作业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一课时)
你知道医生对病人做手术时为什么要带 白手套吗?
来自细菌的威胁
回忆细菌是一种怎样的 微生物(从细胞结构角 度回答)?
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你知道细菌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 吗?
链球菌进入喉部细胞
破伤风细菌进入伤口 后,会产生毒素,从 而破坏神经细胞。
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怎么治疗呢?
抗生素: 如链霉素、青霉素等
STSE:青霉素的发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大多数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和放线菌 产生的,能抑制并最终消灭其他微生物生 长的物质。
• 抗生素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 生素。
• 虽然抗生素的效用多样,但滥用抗生素 会造成不少负面影响。
• STSE: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除了细菌外,还有哪些微生物会 威胁人体的健康?
来自病毒的威胁
感冒
流感是流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引起的。
• 如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 • 目前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一万种。 • 阅读:流行性感冒
病毒是一种怎样的生物呢?
1、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 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 结构。
2、病毒破坏性:在寄主细胞内迅速繁育, 使寄主细胞破裂,同时释放出新病毒,并 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和破坏其他细胞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一、微生物威胁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巴斯德(法 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 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 疫苗)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 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 物能避免疾病传染的观点 。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考古学的发现也 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 类病毒病。在古埃及 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 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 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 标记。
全世界AIDS感染情况:世界范围内 已有36,000,000人口成为HIV带毒 者或AIDS患者 1,400,000儿童已 成为HIV携带者已有将近21,800,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 其传染性极强,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 害和痛苦。引起肝炎的病毒有多种类 型,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 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等,分别能够引起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肝炎症 状。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HFV引 起)和庚型肝炎(HGV引起)出现。
现有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新情况下 可迅速感染猪,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理论:猪起到一种 “混合器”的作用,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其中产 生了重组,这样就出现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 病毒,从而这种病毒就能在人群中增殖和传播,因为这 种病毒具有不同的血凝素表面糖蛋白,所以人群在这种 病毒面前可被认为是免疫空白的。
患口蹄疫的动物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皮肤黏膜 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 痹并迅速死亡。
新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目录 (3)
科学九年级上册目录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第3节常见的酸
第4节常见的碱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
第2章材料及其利用
第1节金属材料
第2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第4节物质的分类
第5节物质的转化
第6节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
第2节机械能
第3节能量转化的量度
第4节简单机械
第5节物体的内能
第6节电能
第7节核能
第8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第4章代谢与平衡
第1节食物与营养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能量的获得
1
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科学九年级下册目录第 1 章演化的自然
第1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第2节太阳系的形成和恒星的演化
第3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起源
第4节生物的进化
第5节遗传与进化
第 2 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2节种群
第3节生物群落
第4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 3 章人的健康
第1节健康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3节身体的防卫
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
第5节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第6节健康生活
第 4 章可持续发展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能源及其利用
第3节低碳生活
第4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第三章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
患病 者
空气 飞沫
健康 人
病原 体
传染 源
传播 途径
易感 人群
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有何特点?
传 染 病 特 点
传染性——病原体可经一定途径,从病人
、其他动物或带病原体的物体传给健康人。
流行性——由于病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
泛传播,使一定地域同时出现较多的病人。
免疫性——人体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
,常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通过前面所学你知道病原体吗?
寄 生 虫 微 生 物 直接获取人体的营养物质.如蛔虫 从人体组织获取营养,如疟原虫 细菌 原核生物 真菌 病毒 个体微小,形态多样。 没有细胞结构 化学组成简单(蛋白质.核酸) 细胞内寄生,不能独立生活
病 原 体
2、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 传染源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某地传染病流行,当地防御部门采取 了以下一些措施,请分析这些措施各属于 预防传染病的哪项: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1)管理好粪便,进行水源消毒( B ) (2)不让病人家属探望住院的传染病人( C ) (3)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要集中销毁处理( B ) (4)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 A ) (5)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C )
病毒是什么呢?
视频1
病毒 特点
无细胞结构,比细菌小的生物 组成:蛋白质外壳+内部遗传物质(核酸)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内
你能列举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吗?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致。 ①性质 ②典型症状
急性呼吸道疾病 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 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 。 空气、飞沫
《科学》教材内容分析
《科学》教材内容分析(本套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审查通过,朱清时主编。
本次教学调查以杭州市采荷实验中学为例,《科学》每学期教学时数一般均为18周,4节/周,共72课时)《科学》第一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第2节实验和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第4节质量的测量第5节时间的测量第6节科学探究实验与制作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本章教学时数为8节,主要内容是物理。
)第二章观察生物第1节生物和非生物第2节常见的生物第3节常见的植物第4节细胞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6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实验与制作实验一观察蚯蚓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本章教学时数为18节,主要内容是生物。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第1节我们居住的地球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第3节太阳和月球第4节观测太空第5节月相第6节日食和月食第7节探索宇宙实验与制作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本章教学时数为20节,主要内容是地理。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第1节熔化与凝固第2节汽化与液化第3节升华与凝华第4节物质的构成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实验与制作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本章教学时数为20节,主要内容是物理和化学(各占一半)。
)本册研究性学习课题1、校园植物的种类和分布2、我们的生活与哪些生物有关3、大米防霉、防虫的方法4、观测当地四季的星空5、霜冻的预防6、水分蒸发的速度(研究性课题共占6课时,主要内容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地球概论(地理)。
)第一册教材课时统计:1、物理20课时2、化学12课时3、生物20课时4、地理20课时《科学》第二册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3节耳和听觉第4节光和颜色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第6节眼和视觉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实验与制作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本章教学时数为14节,主要内容是物理和生物,其中物理10课时,生物4课时。
2019九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人的健康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来自细菌的威胁练习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1课时来自细菌的威胁(见B本81页)1.细菌是__单__细胞微生物,没有__成形的细胞核____原核__生物。
根据形状可分为__杆菌__、__球菌__、__螺旋菌__。
2.某些细菌会导致人体产生__疾病__,它们会侵入并破坏__人体细胞__或产生能破坏细胞的__毒素__,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细菌是一种只有利用__显微镜__才能观察到的微生物。
由细菌引起的常见的疾病有__细菌性痢疾__、__肺结核__、__破伤风__、__霍乱__、__淋病__等。
3.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用__抗生素__来治疗。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化合物__,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__自然合成__。
__青霉素__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性疾病具有极好的疗效。
A 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D.细菌进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2.下列细菌中,对人类有害的是( B )A. 根瘤菌 B.结核杆菌C.乳酸杆菌 D.醋酸杆菌3.破伤风是伤口感染破伤风杆菌引起的,当伤口暴露于外时,破伤风杆菌是不能繁殖的,只有当伤口深,坏组织多,空气少时,破伤风杆菌才能生长繁殖。
这说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不需要( D )A. 有机物 B.水分C.适宜的温度 D.氧气4.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但现在治疗效果没有以前那样好了。
对这种现象最确切的解释是( C )A. 细菌体内的结构发生变化B.细菌某些结构用进废退C.对青霉素有抗性的细菌被保留下来并将抗性遗传给后代D.青霉素的结构发生了变化5.下列有关疾病和传播途径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A )A. 破伤风——接触传播B.淋病——粪—口传播C.霍乱——飞沫传播D.细菌性痢疾——水、食物、苍蝇传播6.下列有关青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B.青霉素是英国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的C.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而死亡D.青霉素是一种杀菌力弱、毒性大、应用广的抗生素7.2017年12月,法国克朗工厂爆发奶粉感染沙门氏菌事件,沙门氏菌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该种微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D )A. 昆虫 B.真菌C.病毒 D.细菌8.由于未经常消毒,目前许多城市街头的IC卡电话机上各种致病菌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1、什么是细菌:
①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②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④种类:杆菌、球菌、螺旋菌
2、细菌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
①有些细菌能侵入并破坏人体细胞。
②有些细菌不侵入细胞内,但能产生一种能破坏细胞的毒素。
3、炭疽: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疾病。
①炭疽病症状:
易感人群:传对某种传染病容易感染的人群
流行性感冒:
①流感的性质:呼吸道传染病
②典型症状:急性头痛,咽喉充血,鼻塞流涕,咳嗽气急,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等…
③致病的病因:流感病毒
④传播途径:通过飞沫传播
⑤预防的方法:a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b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c进行流感病毒疫苗接种
作 业:
4、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书上73页表
课内练习:
课堂小结: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并伴有不时的干咳。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死亡率很高。
1、因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人的肠炭疽---饮食传播
2、因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引起皮肤炭疽---接触伤口传播
阅读书本70—71:
结论:去年春华中学流感患病率为30%,其中男性患病比率略高于女性;在患病的时间上,春季和冬季较高。
思考:你知道禽流感吗?
3、读图: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P72
流感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流感患者是传染源,传播途径空气和飞沫。
流感的流行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思考:如果你得了流行性感冒,你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传染给别人?
3、因吸入漂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孢子而感染,引起肺炭疽---空气和飞沫传播
(实验结论:浸有蒸馏水的圆纸块周围没有清晰区,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有清晰区,清晰区没有细菌生长,这是因为圆纸块上的青霉素以环形扩散到外面的琼脂,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清晰区的周围长满了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清晰区面积越大,显示青霉素越能有效地对抗细菌。)
思考: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拯救过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20世纪8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思考:1、你得过流感吗?2你能说说感冒的症状吗?
1、病毒:个体微小,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
2、活动: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
②人类感染炭疽病的3种途径: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见P67表格
5、细菌引起疾病的治疗方法:细菌引起的疾病通常可用抗生素治疗。如结核杆菌引起的肺结核,可用链霉素治疗。
问题:你知道青霉素吗?你知道它对抗细菌的神奇作用吗?
阅读68页:青霉素的发现:
活动:
①把几滴土壤细菌培养液加在培养皿中含营养物质的琼脂上,涂抹均匀,把一些小圆纸片浸在不同浓度的青霉素中,另外2片浸在蒸馏水中作为对照,然后放在琼脂表面,如图所示。把培养皿放在30℃—32℃的恒温箱内24小时。
课题: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备课教师:施品进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2、技能领域:通过阅读青霉素的发现及不同季节患流感的人数的调查,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例举常见的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流感的特点、传播三环节;
作业本A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一)
②右图显示了实验结果,仔细观察,浸有不同浓度青霉素的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无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浓度成正比。
③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青霉素能杀死细菌,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结论:1、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它由一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2、青霉素作用:青霉素可以使细菌的细胞壁变薄,并使细菌破裂。
2、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和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法,讲授法
教学活动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环节一:引入:在研究葡萄酒变酸和蚕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物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思考
环节二新课: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