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合集下载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 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唐麒麟同学的疑问:是否可把西山理解为作
者自身?
西山不是山,西山是(

西山是他心灵的后花园,是心灵的避难所。
西山是知音,在这里,他可以获得理解和力
量; 西山是桃花源,在这里,他可以心静神清; 西山是伊甸园,在这里,他可以哺育崭新的 自己。 西山是他自己……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古:这样以后 游于是乎始 古:从此时 四、词类活用 今:副词 今:连词
1、名词作状语:
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始指异之:以……为异
注意这些句子的翻译: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 堆,有的像洞穴,
(1)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 堆叠,没有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
(2)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3)萦青繚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
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 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作业
联系《赤壁赋》,请思考:为何很多优秀作
品都产生于作者被贬谪期间?为何被贬谪的 文人最容易与山水相交融?
精神专一,忘掉形骸,和万物融为一体。
朗读文章第1节,思考问题:
你感觉“游众山”的柳宗元是快乐的吗?说
说理由。
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回答问题:
(尽量用原句回答)
1、始游西山时,柳宗元看到了西山的哪些 “怪特”之处? 2、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感悟?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06
课后作业或评论
读后感
要求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阅读,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包括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对作者情感的感受、对文章风格的欣赏等方面。
评论
学生可以对《始得西山宴游记》进行评论,包括对文章主题、写作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的评价。要求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
山川秀美
西山山川秀美,自然风光 旖旎,让人流连忘返。
神秘莫测
西山神秘莫测,有着许多 传说和故事,让人充满好 奇。
作者的情感变化与心境
孤独落寞
作者在游历西山之前,心 情孤独落寞,对生活感到 迷茫。
愉悦欢快
游历西山之后,作者的心 情变得愉悦欢快,对生活 充满希望。
豁然开朗
通过游历西山,作者对自 然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豁然开朗。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目录
•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 • 文章主题解析 • 文章结构分析 • 重点难点讲解 • 拓展思考与讨论 • 课后作业与复习
01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
Chapter
作者柳宗元的简介
唐代文学家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与韩愈 并称为“韩柳”,是古文运动的代表 人物之一。
政治成就
文学成就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内容,学生需 要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例如对作者 情感的理解、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 等。
准备课堂提问与讨论
学生需要准备一些问题,可以在课堂 上向老师提问,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 行讨论。问题可以涉及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感受、对文章风 格的欣赏等方面。同时,学生也可以 准备一些讨论的话题,例如如何理解 作者的情感、如何评价文章的主题等 。
游记。
对自然的向往
在游记中,柳宗元表达了对自然的 向往和热爱,认为只有在大自然中 才能真正得到心灵的净化和解脱。

高中语文·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共28张PPT)

高中语文·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 (共28张PPT)

賞析第三段
攀援而登,箕(j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
席地而坐
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
席子
……的样子
聚拢
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cuán) 蹙(cù)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
收缩
消失 小山丘
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pǒu)塿(lǒu) 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 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解題
游览地点
始 得 西山 宴 宴游 記
游览情狀
开始
收获,发现
文体:游记
学习目标
1.理清作者的游踪(人的活动)。 2.赏析析文中的景物描写(景物特点和写景方
法)。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賞析第一段
1.作者遊覽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自余为僇(lù)人,居是州,恒惴(zhuì) 同「戮」,惩罚,侮辱 常常 忧惧 栗(lì)。其隙(xì)也,则施施(yíyí)而行, 害怕 同「隙」,空闲 走路缓慢 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 放任,随意 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 用手分开 倒尽 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睡醒 互相 至,达到 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 认为 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曾,尝

要求: 1、使用专业术语,普通话准确简练地表 达内容; 2、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3、别人展示时,其他人注意倾听,吸取 精华, 挑出错误。
4、学生竞相展示时,须使用规范切入语, 如“我展示”、“我补充”、“我质疑”、“我 纠错”。

賞析第二段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认为…奇怪 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 砍伐 沿着 才 于是,就 (zhuó)榛莽,焚茅茷(fá),穷山之高而止。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ppt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公开课ppt课件
(8)觉而起,起而归。
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
我认为凡是这个州里形态奇特的山水,我都去过了,却 10 不曾知道西山的奇怪特别。
二段释疑:
指着西山
今年登九高月远望二十八才日,因因为 坐法 以….为异
于是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渡仆过人过湘沿江着,缘染溪,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这一段文字运用了相同字首尾相接 的顶针修辞方法。
这种修辞手法规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 ,绵绵无穷,醉梦交织,颓唐郁结的心 情,无以消解的表达效果。
28
欣赏品味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 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 而归。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 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 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乎始。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 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译文:
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势,(高的地方)像 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 样低陷,(高的地方)像蚂蚁做窝时堆 在洞口的小土丘, (低的地方)像小洞 穴。看似尺寸之间的景物,实际上有千 里之远,(这些景物)聚集紧缩在一起, 没有哪个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云缭 绕,连绵不断,外与天接,四处远望都 是一样的景象。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 不想回家。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优秀课件

柳宗元“游西山”的“得”又是什么呢?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二、揣摩语句,体会情感
• 柳宗元
西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填上一个表示情感态度的动词,表达你对 柳宗元游西山的理解。)
学生自由阅读,小组讨论总结。
柳宗元游西山 赞西山 醉西山 恋西山 知西山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 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13
山水之于文人是良师,是益友,是心灵 的栖息地,是精神的后花园。她是思考的凭 借,是智慧的源头;得意时欣赏她,获得审 美的愉悦;失意时向她倾诉,抒发心灵的苦 闷;……
界。
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 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 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 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 山之怪特。
柳宗元“游众山”的“得”是什么呢?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 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 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 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 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 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 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作者是如何来写西山的?
从高处俯视 远眺四周 由远及近 岈然洼然的高下之势 咫尺千里的远眺所见 萦青缭白的山云远景
反衬西山的高峻
作者如何借西山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作者借西山的高峻表达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和孤高傲世的 情怀。
西山的“怪特”之处在哪里?在写西山之前为什 么写在别处游览的乐趣?
岈然洼然的高下之势,咫尺千里的登眺所见,萦青缭白 的山云远景。 将以前的游览之乐同西山的游览之乐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西 山美景及作者对西山由衷的赞美。
问 有人说《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 题 描写,本文更偏重于主观感受。试 探 举例分析。 讨
《始得西山宴游记》偏重于写主观感受。如 写“西山之怪特”,“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顥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 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 化冥合”,可见作者把西山视为知音,与西山心 心相印,西山怪特之貌恰似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 志高品峻的情操。
如何理解“始得”二字?
“始得”即第一次得到,将以前的所游所感同西山的所 游所感形成对比,从而突出西山的美景及作者对西山的 由衷赞美。因此,文中多次点题,“始得”二字统摄全 篇,是全文的脉络。
柳宗元“意有所极,梦亦同趣”的“意” 余欧阳修的“醉翁之意”的“意”含义相 同,都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自在悠闲之 乐,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始得西山宴游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 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 《小石潭记》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 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 河东,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 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 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 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 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 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 失败,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 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课件

——余秋雨《柳侯祠》
第一节:
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第二节: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他在永州呆了10年,日子过得孤寂而 荒凉。亲族朋友不来理睬,地方官员 时时监视。灾难使他十分狼狈,一度 蓬头垢面,丧魂落魄。但是,灾难也 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 与自然相 斫(zhuó )榛( zhēn ) 踞( jù ) 衽( rèn )攒( cuán) 培(pŏu )颢( hào )冥( mí ng ) ng ) 颓( tuí)遁( dùn )萦( yí 垤( dié )蹙( cù )岈( xiā )
带“始”的句子:
(1)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 望西山,始指异之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 乎始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精品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精品课件

营养物质的利用 ——血糖平衡的原因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 吸收
肝糖元
分解
脂肪、蛋白质 转化
来源
血糖
16 0
氧化分解 合成
CO2+H2O+能量 肝糖元肌糖元
转化 转变为脂肪贮存
去路
> mg/dL
尿糖
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使 血糖的含量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提供能量的糖类除来自食物外,还可以从哪里来?
第五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一大课时
静脉 动脉 肾脏 肾动脉
产生尿液
通向膀胱
把血液从大动脉运送至肾脏
肾静脉 把血液从肾脏运回大静脉
输尿管 运送尿液到膀胱的细管
膀胱 可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
尿液由膀胱经尿道 排出体外
物质
A B C
蛋白质
(克⁄100毫升)
7.5
0
0
葡萄糖
(克⁄100毫升)
0.1
0
0.1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 贮存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获得的能量 < 消耗的能量 你知道增肥、减肥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吗?
排泄 —— 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 的二
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 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的途径
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 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方式排出 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
_肾__小__管__重__吸__收__,__因__而__尿__素__被___浓__缩__。______。
(5)、B中的无机盐为1.6,高于C中的无机盐(0.9),这是由 于_无__机__盐__只__部__分___被__肾__小__管__重__吸__收_ ,

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PPT课件

高中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精品PPT课件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合葬)志》
21
宗元

西山
• 世代为官,21岁进士及第,声名大振。 801年,官至正六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 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 ……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
• 永贞元年(805)9月,革新失败,贬邵 州刺史;行未半路,11月加贬永州司马。 母随半载丧永州,次年王叔文被赐死。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因字解文,以文化人
——小小汉字中藏着大大世界
任务一:读一读,找一找
(柳宗元在永州之游中反复出现的能概括所寻景之特点的字)
异(異)
• 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說文》:異,分也。与众不同
異 怪特 • 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 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

• 望西山,始指異之。
• 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
16
(荆)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战国策·燕策三》)
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
17
向之遊 任务三:异在何处2?
西山遊
•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 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 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 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 •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 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 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 滿酌,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 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 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 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 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然後 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 知吾向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 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 之文以志。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

始得西山宴游记ppt
向往自然
作者向往那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希望 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自然的美 好和宁静。
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人生短暂
作者通过游历西山,感悟到人生的短暂和宝贵,认为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 的平静和满足。
人生感悟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而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应该关注内心的成长和提升。
对人生的思考
站在西山之巅,柳宗元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对未来充满希 望和憧憬。
03
文章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色
语言简练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冗余,给人以清新 自然之感。
形象生动
作者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西山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音韵和谐
文章在语言上讲究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尊重自然规律,保
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02
生态保护意识
柳宗元通过描绘西山美景,表达了对自然态的热爱和珍视。这启示我
们要树立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力
量。
03
自然审美
柳宗元在文章中展现了自然之美,引导人们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这
寓情于景
作者将情感融入景色的描绘之中, 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远,令 人回味无穷。
直抒胸臆
在文章中,作者有时也采用直抒 胸臆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自己 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04
文章的主题思想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热爱自然
作者通过描写西山的美丽景色,表达 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认为自然 之美能够让人忘却烦恼,达到心灵的 平静。
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思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始得西山宴游记》课件
为什么被贬谪的文人最容易和自 然山水相交融?
天时
• 中国古代士大夫中,迁谪文人他们 都曾积极仕进, 并取得了一定功名, 但或由于仵逆权贵、犯颜直谏,或 由于无辜蒙冤、遭受牵连,被谪远 徙,颠沛流离,经历人生坎坷。由 于迁谪,文人们大多被削去官职, 没有了公务羁绊,因而更容易将精 力集中于文学创作。
志。
一段释疑:
遭贬谪
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 就,那么 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相互枕 这(代) 更换 着身子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 来 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凡是 表顺接 认为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未曾 这 形态与其他 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 的不同 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 奇怪特别 表转折 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 “始得”二字,文中凡四见, 构成行文的线索。
文本研读 西山之游与此前之游有什么不同?
前后对比
过程 前:“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西:“过、缘、斫、焚、攀援” 醉态 前:“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西:“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前:“觉而起,起而归”, 归家 西:“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前:“恒惴栗”, 心情: 西:“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二段释疑:
登高远望
因为
指着西山
才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 以….为异
于是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渡过 沿着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 砍伐 而止。
走到…尽头
译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 法华寺西边的亭子上,眺望西 山,才指着它认为奇异。于是 吩咐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 砍去丛生的草木,烧掉茂密的 茅草,一直清除到高山之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读课文,讨论:
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 着墨?
•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 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 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 诵读并翻译第二段,说说作者笔下 的西山是怎么样的?找出相关词句。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 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 山之高而止。 • 因:由于 • 始指异之:才指点西山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 遂:于是 • 缘:沿着 • 斫榛莽:砍伐丛生的草木 • 茅茷:茅草 译文: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的西亭上,才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 而犹不欲归。 • 觞:酒杯 • 颓然:醉倒的样子。
译文:拿起酒杯满斟而饮,摇晃就
要醉倒,一点儿也不知道太阳已经下 山。 苍茫的暮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一无 所见,而我还不想回去。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 今昔对比 宴游诸山 宴游 过程 宴游西山
披草而坐,倾壶而 引觞满酌,颓然就 醉;枕以卧,卧而 醉;至无所见,而 梦;觉而起,起而 犹不欲归 归
心情
恒惴栗
心凝形释,与万化 冥合
再读课文,讨论:
概括文章两段的段落大意。
第1段: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 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 “未始知西山之 怪特”为过渡句)
颓 然 于 山 水 中 被 山 水 所 激 发
始得
之喜
文章主旨:
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 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 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 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写作特点
比照映衬(体现在三方面)
以“未得”的遗憾,反衬“始得”的惊喜 被贬后的忧惧、苦闷心情与游山玩水的赏心乐事对比 万物的渺小与西山的“特立”之比
始 得 西 山 宴 游 记
( 唐 ) 柳 宗 元
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 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 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 志。
《永州八记》:
《永州八记》即《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他写的 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 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 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遇的感 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译文: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
土堆,有的像洞穴。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 紧缩,层层堆叠,没有一个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 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
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谪居永州,漫游诸山。
第2段: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 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始得西山,宴游西山。
再读课文,讨论:
(1)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 从他处着墨?
• 以前永州山水游览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 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 用游其它山水时的心情抑郁反衬西山之游 给自己带来的精神愉悦。
西山有何特点?
险 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 穷山之高而止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 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不与培塿为类 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 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空阔 独立
• “然后知吾向 之未始游,游 于是乎始。” 作者为什么这 么说? • 现在你能理解 题目的含义了 吗?

2.这次西山之旅是一次 玩
的游
初读感知:
1.标注字词读音 施( yí ) 斫(zhuó )榛( zhēn ) 踞( jù ) 衽( rèn )攒( cuán ) ng 培( pŏu) 颢(hào )冥( mí ) ng 颓( tuí) 遁(dùn )萦( yí ) 垤( dié ) 蹙( cù )岈( xiā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把握
柳宗元(773—819):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 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齐名,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 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 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作 品集《河东先生集》。
始 得 宴
游 记 西 山
1.这篇文章记载的是作者第 游玩西山是的所见所感。
才指点着它,认为它怪异。于是就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 着染溪,砍伐草木丛,烧掉茂密的茅草,直到山顶为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 箕踞,席地而坐,像个簸箕。 • 遨,观赏。 • 衽席,古代睡觉用的席子。
译文:我攀援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
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
中常常忧惧不安。在那些空闲的时候,我就外 出缓缓地散步,不受拘束的游玩。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 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 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 日:每日。徒:随从。 • 穷回溪:穷,穷尽。回溪:萦回曲折的溪涧。 • 幽泉:幽深的泉水。怪石:奇特的石头。 • 披:用手拨开。 • 更:更换,交替。相枕:互相紧靠着。 • 极:到 • 趣:通“趋”,往。 译文:每天和随从登上高山,深入深林,走遍萦回曲 折的溪涧。只要有幽深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无论多 远没有不到的。一到那里,就拨开草丛随地而坐,倒 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醉了就互相枕靠着躺下;躺 下就做梦,心里想到了哪里,梦中也就做到哪里。
• 培楼:大小坟冢。这里借指小土堆似的山 丘。 • 悠悠,渺远的样子。 • 颢气,即浩气,天地自然之气。 • 涯,边际,极限。 • 洋洋,广大的样子。 • 造物者,即天地、自然。
译文:这才知道这座山的独特卓立,与小丘实非一类.
我的神思悠悠然与天地之气相应,而无法找到它的边际; 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 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 是 :这。 • 异态:不同常态 • 未始:未尝。
译文:睡醒之后就起身,起身后就直接
回家。我认为,凡是这永州有奇异形 态的山水,都被我领略过,却不曾知 道西山怪异特别。
第一次宴游时的柳宗元快乐吗?
这里的柳宗元是快乐其表,忧伤其里;山 水只是他发泄的一个对象,只是他逃避现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 实的一个面具而已。那时候的山,那时候 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的水,洒满了他的泪,但那山还是那山, 那水还是那水,谁能读懂他深入骨髓的痛 苦?谁能让他走出忧伤?
• • • • • •
释:解除束缚。 冥合:浑然一体。 向,从前。 未始,未尝。 于是,从此,从现在。 故为之文以志:之,代所见景色。以,来。志,记
译文:此时心神凝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和万物融合为一体。
从此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 开始,所以为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寓情于景,托物寓志
本文叙事写景,表现作者寂寞惆怅、孤标傲世的情怀。 作者借景抒怀,赋予山水以个人的情志。山川壮丽却无人赏 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 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 岈然洼然:岈然,(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洼然,(低的 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 • 若垤若穴:垤,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 • 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 • 攒蹙累积:攒,聚集。蹙,收缩。累积,重叠积压。 • 萦青缭白: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萦,缭都是缠绕 的意思。 • 与,接、合。际,交会.
1.作者在文章中记载了几次游玩? 2.在游玩前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3.两次游玩后他的心情一样吗?分 别是怎样的?
写作背景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 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 活动。革新集团失败,柳宗 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就 是被贬永州时所作。
“永贞革新”失败—贬逐蛮荒 —故交断绝—贫病交迫—老母 病故—居处遭火—满怀忧惧之 情
(2)作者没有直接描摹西山的景物,而是用比照映衬 来突出西山的高峻峭拔。请说明。
(1)“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 (2)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
目的不明: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未得
之憾 反 衬
散漫放任:到—醉—卧—梦—起—归 随意而饮:醉而思归 体会: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目的明确:过—缘—斫—焚—穷 形势高峻: 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气象阔大: 悠悠莫得其涯,洋洋不知所穷 宴饮之乐: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醉不欲归 天人合一: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体会: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 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僇:僇,通“戮”。这里是刑辱的意思。 居是州:居,住。是,这。州,指永州。 恒惴栗:恒,常常。惴(zhuì )栗,恐惧,忧惧的样子 隙 :空闲,空暇,这里指公务之暇. 施施(Yí ):缓慢行走的样子。 漫漫,随意不受拘束的样子。
译文: 自从我成为罪人,居住在这永州,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