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教学过程:(一)本节的总体要求:体温受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体温的恒定受激素和体液的调节,同时,动物的行为对体温的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要知道体温的控制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体现出生命活动的调节。

同样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探究,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二)本节教学过程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1、首先了解恒定的体温的意义。

可以通过学生读图3-33两图,知道人和某些动物的体温恒定的意义。

2、对于正常人的体温的测量、范围以及影响的因素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结合实际开展合作学习完成任务。

3、为什么体温会恒定?这实际是产热和散热两过程的平衡。

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的表,总结得出安静和运动时的产热情况学习产热过程。

由于表给人的感觉不直观,所以可转化为图的形式。

(培养学生的图表的转化、建构能力)在产热的`同时也在散热,散热的方式与外界的温度直接有关。

这可以通过常温和高温天气的情况下,人体的散热情况来举例解释。

在这一过程中,体温的恒定受到脑的控制。

具体的控制通过读图3—36来解决问题。

4、高温天气的“中暑”现象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对学生进行自救和安全教育。

(三)本章的教学活动安排:本章的实验共计4个实验和两个探究。

1、蚕豆发芽的实验;2、对刺激的反应;3、膝跳反射;4、体温的测定;5、学生实验:植物的向性实验。

图表39个,思考8个,讨论6个。

应该说每一个实验都容易完成。

相对较难的是植物的向性。

我们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给出充足的时间保证他们完成。

其次,在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中,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教材中的目标是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是体验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并非是要照科学家的实验方法去做一遍。

两个探究的实验,课标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只是要求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所了解。

基本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其中的第二个作为对象,因为它与学生更贴近,更相关。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
1.用植物的向性填空:
土壤中水分布不均匀时,根会向较湿润的地方生长、这是_________。

捕虫草捕捉小虫,这是_______。

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松树,笔直挺拔,这是________。

2.中国科学院科学考察组,在考察某某天坑时,在天坑的地下河中发现了新的物种——盲鱼。

影响地下河里的盲鱼视力退化的环境因素是()
3.在方形暗箱右侧开一小窗,有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

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一周,但暗箱不转,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
4.植物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与下列哪一物质有关()
A.水 B.氧气 C.生长素 D.二氧化碳
5.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

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1.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参考答案:
1.向水性向触性向光性
2.B 3.B 4.C 5.(1)不均匀 (2)顶芽 (3)子叶。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兴趣班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基础知识1、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

植物的感应性的表现形式有和。

(1)向性运动:植物体上的某些器官在光照、水、重力等刺激下发生移动,且移动的与刺激的有关。

主要的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

①向光性:植物体在单向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这种特性可以使植物的叶子得到更多的光,更好地进行。

②向地性:植物的根在重力的影响下,会顺着重力方向生长,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地性。

茎和根的向地性不同,茎会背着重力方向向上生长(称为负向地性)。

③向水性:植物的根向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向水性。

向水性能使植物在比较干旱的土壤中寻找并获得水分,以维持其生存。

(2)感性运动:植物体也能感受机械震动、烧灼、电触、骤冷、光暗变化等各种刺激,并产生运动,但与刺激的方向无关,植物的这种运动属于感性运动,如感触性(含羞草受触碰叶片闭合)、感夜性等。

总结:向性运动是指外界因素对植物单方向刺激所引起的定向生长运动。

感性运动是指无一定方向的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植物的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

二、练习过关1.下列植物的行为属于向光性的是A.茎的背地生长B.捕蝇草捕蝇C.窗口植物向窗外长D.含羞草收缩叶子2.含羞草对触碰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 )A. 顶部B. 细枝C. 复叶D. 花朵3.当我们走进大自然时,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植物能捕捉昆虫作为自己的养料。

当昆虫受香气等因素的诱导进入陷阱时,进口会自动合上,使昆虫无处逃生,变成植物的营养餐。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环境刺激,不可能的是( )A.肥料B.地球引力C.震动D.碰触4.菊花一般在日短夜长的秋季开花,现在一年四季都有菊花供应,这是如何造成的( )A.控制环境温度B.控制光照时间长短C.调节水分供应D.调节肥料供应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的幼株,都会向上生长,最后漂在水面上。

下列关于其感应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地性B.向水性C.向光性D.向触性6.有许多植物在春暖花开时展现勃勃生机,而在寒冷的秋风来到时,植物的叶子由绿变黄,落叶树开始落叶,草本植物的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分析)[上学期]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材分析)[上学期]
5
二、教材设计与内容分析
(一)教材设计的根据 1. 内容目标6条、活动建议4条 2. 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 3. 指点性与灵活性
(二)教材体现的特点 1. 以人为中心取材 2. 对有关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设置和构建 3. 重视科学探究 4. 多层次体现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5. 与其他主题的内容有密切联系
2
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一)内容目标 1. 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了解植物生长素发 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 2. 了解若干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3 . 列举人体的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 4. 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5. 列举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6. 列举激素对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7. 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整体。 (二)教材具体分析和教学建议 1.恒定的体温 2.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29
低温
正常温度
高温
图3--35 皮肤血管口径的调节与散热
30
3
. 体 温 受 脑 控 制
31
谢谢!
3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6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指与生俱来的、有固定模式的行为,这些反 射活动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是动物在 进化过程中形成而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 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的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 习获得的行为方式,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是动 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21
神经系统
2222
23
24
3.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5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节神经调节教案(新版)浙教版

第3节神经调节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2)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3)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2.技能目标(1)通过对神经系统演化图的观察,提高学生分析图形的能力。

(2)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3)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因为学习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核心问题是要认识调节的生理意义和机理,这就必须将生理功能作为重点。

但也不能忽视对形态结构的了解,因为这是理解功能的感性认识基础,也是强调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方法所必需的。

难点:脑的结构、功能三、教学准备神经系统挂图、脊髓模型、脑模型、神经系统演化挂图或投影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播放一段美国篮球巨星乔丹过人上篮进球的录像,学生看到这一片段后兴趣高涨,心里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乔丹为什么能如此灵活地过人上篮,这与神经系统有关吗?神经系统究竟是怎么协调身体的……?”抓住这一契机,及时询问“对于神经系统,你们原来知道什么?”(二)新课教学:信息的处理提问:当人在环境中接受了变化的信息后,主要是由什么部位进行处理的呢?学生阅读: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任务,并与由它们发出的周围神经一起构成人体的神经系统。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教师出示神经系统挂图(也可同时出示神经系统模型,直观效果会更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挂图,先后介绍: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

然后指出,神经系统又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请学生观察并思考:神经系统的整体结构形态是怎样与完成信息传送与调节作用相适应的?由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归纳、总结:周围神经系统犹如通讯线路,在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之间建立联系;中枢神经系统则好像信息处理中心,集中于中央部位。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2、培养对自然界现象的探究兴趣3、学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难点:植物的向性运动与感性运动教具准备ppt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上,对于概念性的内容要求降低,例如向化性,向触性,感温性,感光性。

感振性这些名词都不再要求,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

对于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是新增加的内容,应当加以分析,使学生能正确区分两者。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通过放在窗台上朝窗外生长的植物图片和触碰含羞草的视频播放,引出新课。

师:像这种植物能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叫做植物的感应性。

板书:一、植物的感应性---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提问:植物除了会对光作出反应,还会对什么刺激作出反应?提问:课本图3-1中,是植物对哪种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生自做1分钟后开火车式回答:如果捕蝇草学生回答不顺利,则播放1分钟左右的视频师投影正解。

师:对于这株植物,大家猜测是环境什么因素导致它弯曲的?谁能设计实验来证明。

我们一起看到活动3-2,并思考以下问题:思考与讨论1、在如图3-2的实验中,小麦幼苗弯向光源生长是由于环境中什么因素的影响?2、实验选用植物的幼苗而不选成熟植物,你能根据这一点分析植物的向光性是由哪一部分决定的吗?3、你能再设计一个麦向光性的对照试验吗?播放植物的向光性实验视频板书:向光性提问5:植物的这种特性对植物生长有什么好处?猜想:这棵放在暗箱中,已经发芽的土豆,它的茎能绕过“迷宫”最终钻出暗箱侧壁的通光孔吗?思考:农民播种的时候,撒下的种子朝各个方向都有,但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芽会向各个方向生长吗?播放向地性实验视频板书:向地性,负向地性提问:这样的特性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猜想:在太空中,植物的根向哪边生长呢?播放池塘边植物根的向水性视频思考:为什么图中的植物根这样生长?板书:向水性思考:植物根向水生长有什么重要意义?任务:课本P92页探究活动,作为我们今天的作业,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内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初二学生授课类型:新授课(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浙科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通过前一章“天气与气候”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各种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影响。

本章内容就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的反应的等有关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植物应对环境各种刺激因素所作出的生命活动调节,即植物的感应性,包括植物的感应运动和向性运动。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

此外,教材中安排了一个实验类的探究活动,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呈现,可以让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法、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

二、学生情况分析该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

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为此,教师就要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将知识点联系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网络,在做好概念转变工作的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能够区分植物的感性运动和向性运动。

3.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以及对外界其他刺激的反应。

能力目标:1. 尝试判断和解释生活中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2. 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活动,熟练掌握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2.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了解本节课的实践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doc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第四,本章教材强调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控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系统论和控制论。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案浙教版

3.1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动植物的各种行为。

2.了解生物的节律性行为及原因。

3.了解环境因素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4. 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技能目标:1.学会观察比较2.学会分析归纳3. 学习如何查阅和收集资料情感目标:1.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的情感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难点:植物感应现象的分析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游戏法等。

教学课时:2课时(1节完整内容,1节实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点出主题(猜谜语,点出动物的行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设问: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展示图片,学生分析归纳--------出示FL ASH动画: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归纳生物的节律性行为-----------设问:植物的行为手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探究------分析总结-----出示新闻,深化主题--------小结,巩固练习教学准备1、含羞草、音叉2、豆发芽实验装置3、生物行为图片4、学生探究表格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猜谜语:打一动物生:猜想,回答小小姑娘满身黑,身带剪刀满天飞,低飞雨,高飞晴,气象预报它最行---()设问:这个谜语说明了燕子的行为受什么影响?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堵洞要下雨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录象:斑马的迁徙问:这是哪种环境因素对动物的影响?师总结:动物的行为会受到许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昼夜温度、阳光、食物、天气、水、触碰等环境因素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生物行为的环境因素还有很多,这是一个省略号,留待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

当这些环境因素发生改变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讨论:是否动物的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他是无节律的呢?展示flash:猫头鹰和招潮虾的昼夜节律和季节规律答:环境观察答:雨,温度(湿度,气压)观察答:温度观察答:温度,食物等等学生分析,总结,记录观看总结:由于昼夜和季节的有周期性变化,使生物在自然界的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节律性看图讨论:1.猫头鹰和鼠在昼夜变化时是怎样活动的?影响猫头鹰和鼠的行为的环境因素是__和__等2.人类的昼夜活动规律与它们相同吗?3.本地区哪些动物有与猫头鹰类似的节律性行为?二.环境因素对植物行为的影响:科学探究:有什么办法使含羞草的叶片合拢?比比哪组想到的办法最多?说明:植物的行为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普遍性问:向日葵的向阳性是受到什么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实验演示: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说明:这是由于阳光和重力的环境因素而造成师:植物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触性、向水性、向化性、向热性等师:植物向性都可以用实验来探究,以下向性中你最想探究哪一个?选择一个进行探究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具体见实验报告单观察,分析,提问讨论,分析,巩固实验,分析,总结答:阳光观察学生实验,探究(实验课)展示录象:说明:有些植物还有感振性总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受到外界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不同的外界环境的都能做出多种行为出示材料:1991年,从5月2日开始,沅江140公里流域和武水20公里流域发生了突发性的大量死鱼事故(约50万公斤),持续40多天,跨越一州一地五县,损失严重,影响深远。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感应性,知道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感应性的一种形式以及向性运动的意义。

2、了解植物向性运动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植物的生长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与讨论,了解植物的感应性具有普遍性。

2、通过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实验方案的设计,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3、通过读图、讨论、分析和概括等活动,培养动手实验、观察、实验设计、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和讨论,感知生命是一个能够及时做出反应的自我调控系统,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2、通过列举植物感应性的实例,体会到植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感受植物世界的神奇,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

2重点难点重点:植物感应性现象的普遍性,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感应性的一种方式。

难点:结合具体事例能对植物的向性运动现象进行分析。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植物能否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趋利避害,并最终适应变化的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引入课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评述:引入简单直接,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为本课定下了基调。

)活动2【讲授】二、新课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发育,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分、肥料等,当环境中的某些因素发生改变时,植物能否调节自己的生命活动从而趋利避害,并最终适应变化的环境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引入课题: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评述:引入简单直接,趋利避害、适应环境为本课定下了基调。

)二、新课教学1.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提出问题:取校园里的一盆草本茎植物,设计如图甲,如何让其自然生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甲乙(评述:利用学生的“经验起点”,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微课知识点精讲+课件教案

浙教版八上科学《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微课知识点精讲+课件教案

知识点总结1、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1)植物体内的激素: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

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植物向光性: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①单侧光照射;②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胚芽生长快;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胚芽生长慢。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的生长;②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的发育;④防止落花落果;⑤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防治杂草。

3、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作用的物质。

4、向性运动: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

如向光性、向化性、向地性、向水性、向触性5、感性运动: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

如感光性、感触性、感温性、感振性第二节神奇的激素1、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胰岛素。

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浓度是否为90毫克/100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2、内分泌腺和激素激素的作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3.3)教案设计+习题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3.1-3.3)教案设计+习题含答案

专题一:植物生命调节【习题巩固】1. 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将胚芽的尖端切下放在琼脂甲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尖端,从琼脂甲上取下一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是没有接触过胚芽尖端的琼脂,将其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切面一侧,结果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一实验是荷兰科学家________最先进行的。

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能否省略琼脂乙的实验?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胚芽弯曲生长 (2)胚芽既不弯曲也不生长(3)温特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促进胚芽生长的物质 (4)不能进行对照实验2. 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如图甲)进行了植物向光性实验。

他把等量已发芽的青菜种子均匀地排列在4个培养皿中,当青菜幼苗长高至l.5厘米左右时,对各培养皿中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并都用单侧光连续照射一段时间,如图乙所示。

(1)青菜幼苗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源弯曲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_____________引起的。

(2)观察①、②、③,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产生生长素。

(3)增加④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能产生生长素。

【答案】⑴不均匀⑵顶芽⑶子叶。

3、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新版)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教案(新版)浙教版
思考:植物的根向水生长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吗?
生:保证根获得更多的水分,维持其生存当土壤中水分分布不均匀时,根会朝较湿润的地方生长。
欣赏并观察:感性运动。像捕蝇草这样的食虫植物机械触动会产生捕食运动。这是由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或者内部的生理机制引起的运动称为植物的感性运动。
师:感应运动是植物感应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生:
猜想:植物除了向光性以外是否还具有其它的一些感应性呢?
生:向重力性、向水性、感震性、向化性……
思考:农民播种的时候,撒下的种子朝各个方向都有,但种子萌发后,胚根和胚芽会向各个方向生长吗?
欣赏并观察:四粒花生种子萌发时根和茎的生长方向如何?【多媒体展示】根向下生长,观察茎向上生长的横放盆栽植物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植物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吗?
【多媒体展示1】书本图3-1植物的感应性。
师:画一棵植物,记录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储备。请个别学生回答问题。
问:植物对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刺激会做出反应?
生:光照、水分、温度、重力、触动、化学物质等)欣赏并观察:含羞草。
植物的感应性
像含羞草那样,当受到外界某种因素的刺激时,植物体本身会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反应不仅会表现在形态上,还会表现在生理和行为上。
A.a室中植物向上生长不弯曲,说明植物无向光性
B.b室中植物向南边弯曲生长,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C.a室中植物向上弯曲,说明植物有向光性
D.以上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不用人工修建和使用药剂的方法,设计培育出书本图中的植物盆景的方案。
生:植物体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植物生命活动的
调节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列举植物的感应性现象;知道植物向性运动的类型及外界刺激因素;
2、通过研究植物向性对照实验的分析和设计,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活实例,进一步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

2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八上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第一课时植物的感应性,内容贴近生活,提到的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所熟知,甚至有学生已有向光性的前概念,可利用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补充完善,逐步建构植物向性运动的概念,并补充其特点。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设计实验的能力,但要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还有一定难度,考虑欠周到,留足时间交流完善实验设计,渗透对照思想。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的向性运动
教学难点:植物的向性运动、向水性对照实验的设计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
自然界是个神奇的世界,随着四季的更替,地球上的生物也在不断地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

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一样快速运动,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也会进行自我调节。

2【讲授】激发兴趣。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本节课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实验器材。使用PPT展示植物生命活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运用在线工具和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验操作指导,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同时,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和教具,保证实验环节的顺利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强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2.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设计植物生长激素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可以利用互动学习平台和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合作,拓展交流和合作的渠道。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修改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修改版]

第一篇: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学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学案生命活动的调节分类一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功能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包括[ ] 和两部分,后者又分为[③] 和[②] 。

神经元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和主要功能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和,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是神经组织最集中、构造最复杂的部位。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

其中同脑相连的称为脑神经,与脊髓相连的称为脊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称为植物性神经。

2.脑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分,包括三部分。

大脑: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运动的,协调肌肉的活动,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

脑干: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

3.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三、说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组成1.反射:是指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反射可分为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和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

3.反射弧(1)[_a ]_感受器:接受信息,产生神经冲动,存在于眼、耳、皮肤、内脏等器官内。

(2)[_b ]_传入神经:传递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神经中枢。

(3)[_d ]_神经中枢:信息处理,接收并分析处理传来的信息,存在于脑、脊髓中。

(4)[_e ]_传出神经:传递信息,将处理后的信息传向效应器。

(5)[_f ]_效应器:转化信息,将神经冲动转化为相应的动作,如肌肉与腺体。

4.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向:_感受器→_传入神经→神经中枢→_传出神经→_效应器。

四、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在血液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3.胰岛素(1)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 毫克/100 毫升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第三册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第2节神奇的激素第3节神经调节第四节动物的行为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一、本章概述:本章在新教材中的地位:本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主题。

主要通过学习后,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的。

在这一章中,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要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

本章在前面的第二章“环境因素对生物的行为会产生各种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是如何产生影响的以及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是如何做出相应反应等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中,本人采用了讲授、探究、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力争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特别是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前沿科学。

本章教材首先是以人为中心而开展的,无论是动物的行为还是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等都是以人为事例,或者从我们身边的事例选材的。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

要从自身出发,从而了解生物。

这符合新课程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其次,本章的教材共安排了36幅教学彩图,以及一些表、实验等。

它们的安排主要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时,使之具体化。

如: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等。

因此读图和识图能力在本章可以很好的发展。

同时在图与图中,通过查找相同与不同点,达到学习知识和把握知识的目的。

第三,本章教材仍然以科学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法之一,特别强调调查,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对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还强调了“科学史”的教育。

第四,本章教材强调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控制的过程”,体现了生物的系统论和控制论。

二、本章各节的教学点滴: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一)本节的总要求:让学生知道行为起源于生物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的反应。

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为能力,但动物的行为最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二)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1、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由第二章的“天气对动物的行为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和学生举出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再通过学生对自然界的一些动物的行为的描述和对引起这些行为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因素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过学生所举出事例和教材中图3-1;图3-2;图3-3,开展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最后知道“燕子低飞下雨”是因气压和湿度的原因引起燕子的食物---小型的昆虫等低飞而致;“蚂蚁堵洞要下雨”也是因为湿度有关,因为蚂蚁也想有个干燥的家。

而图3-3中猫头鹰和鼠的行为分析,重点可从图中的不同的环境因素展开讨论得出结论。

2、植物的感应现象:在教学中,除了教材安排的与学生贴近的事例3—4、3—5、3—6、3--7外,最好是学生能自己举例,如教室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如(右上图)等,这是学生平时较多的观察。

再通过分析,让学生知道植物也能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在“含羞草”的实验中,我们课前先准备好了两份材料,便于对比,也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提高课堂的效率。

因为含羞草“害羞”后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在实验中,含羞草对光的刺激不敏感,但有一点要注意,即含羞草在晚上时也会“害羞”;在探究对“声音”的刺激反应时,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振动较小,所以现象较明显。

如果振动太剧烈,引起的空气振动也会使其“害羞”;在对触碰的刺激的反应时,现象是“羽状复叶先闭合,叶柄再下垂。

”因此,在探究何处是敏感部位时,最好是同时对叶和叶柄刺激。

如右图。

在“蚕豆发芽”的实验中,要事先做好实验,即课外实验,课内用。

在准备实验时,可以在实验室实验,也可在家里实验。

家中可以采用一次性的透明的杯子或矿泉水的瓶子来作为实验仪器。

在实验中,要注意蚕豆种子的萌发的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温度,最低要在16摄氏度左右,还要注意阳光的照射(因为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

实验前要选用浸泡好的种子,是因为浸泡过的种子可促进萌发,因为它的种皮已软化,也加快了萌发前的代谢。

3、植物的向性(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向水(化)性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化学物质)分布不均时,植物的根向较潮湿(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的特性。

向触性是指植物的卷须会向所接触的物体快速弯曲生长。

(如:豌豆、葡萄的卷须等)4、植物的向性实验:(学生实验)重点是要通过实验知道,了解植物的向性。

实验可在家中进行,也可在实验室中进行。

如:植物的向水性实验第2节神奇的激素(一)本节的总要求:让学生知道生物体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并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这些都是与生物体本身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本节的激素调节就是达到其目的之一。

(二)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结合前一节的“教室窗台边的盆花朝窗外生长”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向窗外生长?”引出------------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

(1)胚芽在单侧光照射时,会弯向光源生长;(2)切去胚芽尖端,在单侧光照射时,不生长不弯曲;(3)在胚芽的尖端罩一个锡箔小帽,在单侧光照射时,则直立生长;(4)在胚芽的下端罩一个锡箔小帽,在单侧光照射时,仍弯向光源生长。

根据实验,达尔文推想,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的生长产生影响。

这是真的吗?引出--------温特实验(1)把切下的胚芽尖端放在琼脂(由石花菜提取的一种无色物质,溶于热水,冷却后呈凝胶状,用作培养基)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的尖端,再将这块琼脂切成小块,放在切去胚芽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会向放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2)对比实验:把没有接触过胚芽的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的切面的一侧,结果发现这个胚芽既不弯曲又不生长。

郭葛取名----------生长素生长素的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作用(1)较低浓度时------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2)过高浓度时——抑制生长(防治杂草)。

为什么植物会向光生长?(单侧光照射时,植物产生的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在向光的一侧分布少,对侧分布多,从而产生向光性生长。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1)首先应给学生说明“血糖与血糖含量”,即: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血糖含量是指葡萄糖在血液中的含量,即90毫克/100毫升。

(2)在指导学生读图3-12人体血糖含量的调节的过程时,应突出“调节与控制”的思想。

即:在一个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的值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去调节血糖的浓度,使血糖含量下降,从而控制血糖的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当血糖含量的值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调节血糖的浓度能力减弱,使血糖含量升高,从而控制血糖的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

3、内分泌腺与激素(1)通过教材提供的人体进入青春期以后的身体的变化(可以适当进行青春期知识教育),同时引出这是“激素”的作用。

教学先通过读图来认识和学习人体内的内分泌腺,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本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是通过同学间合作学习、识图,找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来开展教学的。

在知道了内分泌腺之后再进入学习激素的。

(2)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

本人在教学时,提到了已经学习好的消化腺,以区别二者的不同。

因为这里就提出了“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比较难以理解。

然后,再学习激素,“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直接进入腺体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中,去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

(3)由思考题“激素分泌失调而引起的人体功能怎么样”引出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

(多尿:不仅指尿的次数增多,而且尿量也增多;多饮:尿多之后使体内的水分减少,当体内水的总量减少1~2%时,即可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而思饮。

多食: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不能为细胞利用,则会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兴奋而多食,使进食后无饱腹感,满足感,于是进食次数和进食量都明显增多。

消瘦:由于体内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合成不足,分解加快等,均可引起消瘦)(4)教材中的探究(由于本章共两个调查,同时第二个与学生最接近,所以我选择了第二个进行探究)所以在第一个调查中,只要求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调查报告的书写,了解调查的方法和步骤。

以下是班级内的同学的探究情况(调查报告的格式):组内成员:组内负责人:各成员的职责:调查步骤:(1)提出调查的问题,确定调查的内容:(2)调查时间:(3)调查对象:(4)调查的题目设计:(5)调查的结果统计:(6)处理调查获得的信息:(7)撰写报告(目的、对象、过程、结果、结论、感谢、参考资料)。

第3节神经调节(一)本节的总体要求:本节内容以“功能”为主线展开教学的。

围绕对刺激的反应、信息的接受、信息的传导、信息的处理、应答性反应和反射弧而进行。

(二)本节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注意的问题:(1)首先是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图3-15的反应的测试实验。

安排两名同学现场互相测试,即可发现人体对不同的刺激的反应是不同的。

在围绕实验,总结出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最后作出反应的连续的过程,同时也是多个感觉器官的协同作用的结果。

然后,在具体讲述: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细胞(神经元)刺激——树突——细胞体——轴突信息的处理——脑和脊髓通过读图3—17人体的神经系统,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由和组成;其中的中枢部分是和;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周围部分是和组成;(植物性神经是指内脏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因主要参与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呼吸、消化和吸收等动、植物所共有的“植物性功能”而常称为植物性神经,它调节内脏活动时,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不具有随意性,因而常有人(特别在国外)称之为自主神经。

)结合教材中的图形认识人的脑(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结合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大脑的功能、小脑的功能、脑干的功能。

然后通过查找资料,关注前沿科学——脑科学来进步理解人体的大脑的功能的重要性。

对与脊髓的结构和功能,教材是一带而过,但是,脊髓的功能应该指出,即传导和反射两项功能。

这也是我们在新教材时,编教材的老师要求的。

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反射和反射弧;2、通过日常生活的反射及膝跳反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反射弧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法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