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对策分析





萋囊 募 篓 蓁 茜囊 差 呈
四、 提高高职学生素质的对策
准备 不 充分 、 于 乐观 等 问题 。 其 中 过 3加 强 素 质 教 育 是 学 生价 值 观 、 . 世界 观 形 成 着 眼高 手低 、 到 理 的 需要 。 学校 是培 养 人 的地 方 , 目标 是 培 养 中 大部 分 不愿 意 吃苦 , 一 线 岗位 上 去 , 想 与现 实 其
状 ,深入探 索高职 学生素质培养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学生 ;素质培养 ;对策
中图 分 类 号 :G 4 67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J0 — 0 7 (0 2 2 0 1 — 3 L 8 0 2 2 1 )0 — 0 9 0
国务院《 于大力发 展职 业教 育 的决定 》 关 指 1 强素 质教 育 根 据 学 生 的 自身 思想 道德 素 . 加 出 : 职 业教 育 要 坚持 科 学发 展 观, “ 坚持 育人 为 本 , 质 的需 要 。据 统 计 , 业 学 院 的 学 生大部 分 入 学 职 全面推进 素质教 育。《 ” 礼记》 中有 :师也者 , “ 教之 成绩不是很高 , 高考成绩在 30 0 分左右 , 文化基础 以事 而 喻诸 德 也 ” 。教 育 家 陶行 知 先 生说:教 师 比较低 , 别是 在初 高 中时期 , 社会 上 不 良思想 “ 特 受 的职务是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 的影响, 一些大学生存在对社会认识不清 、 价值取 万学, 学做 真人 。 学校 是教 书育人 的地方, ” 高职学 向模 糊 、 思想观 念 淡 薄 、 乏 对 于社 会 的责 任感 、 缺 校 不 仅 是 教 授 学 生 专 业 技 能, 重 要 的是 要提 高 团结 协 作精 神 淡 薄等 。针 对这 些 问题 , 更 学校 应根 学 生 的综合 素质 。加 强素质 教 育是 高 职 学校老 师 据 学生 的具 体 情况 , 以人 为本 , 强 思想道 德 的教 加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毕业生评价的分析及其思考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毕业生评价的分析及其思考
识 和技 能 是用 人 单位 选 聘 人 才 时最 看 重 的 因 素 。
占 被 调 查 单 位 总 数 的 5 .% , 次 是 实 践 经 验 , 总 数 的 I 4 其 占
4 . 。 近年 来 , 人 单 位在 选 聘 人 才 时 , 仅 对 文 化层 06 % 用 不
市场 需求 不 断地 调整 。 逐 渐适 应用 人单 位 的发 展形 势 。 能 但 是 , 查 中现 代社 会对 高职 毕 业生 素质 的新需 求 , 值 调 是 得 我 们关 注 的焦点 。
1专 业 知 识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 高 专 业 技 能 . 提
本 次 调 查 主 要 采 用 直 接 走 访 加 书 面 问 卷 、 电 话 访 问 加 电子问 卷两种 方式 。调查 问卷 的 内容 主要 包 括用 人单 位 基 本 情 况 、 人 单 位 对 我 校 毕 业 生 的 评 价 、 人 单 位 的 用 用 实 际 需 求 、 人 单 位 对 我 校 的 建 议 等 , 设 l 个 选 择 题 和 用 共 1 3 开 放性 问题 。主要调 查 对象 是企 业 的老 总 、 力 资源 个 人 部 经 理 和 部 门 主 管 ,这 些 人 比 较 熟 悉 录 用 人 员 的 现 实 表 现 , 企 业 用 人 素 质 要 求 比较 明 确 . 映 的 意 见 和 评 价 有 对 反 比较 充 分 的 依 据 。 此 次 抽 样 凋 查 共 发 放 问 卷 2 7 , 回 O份 收 问 卷 2 3 , 效 问 卷 1 1 , 效 回 收 率 为 9 .7 0份 有 9份 有 22 %。 调 查 对 象 共 涉及 全 院六 个 系 近 三届 毕 业 生及 其 所 在 单 位 , 具 有 一定 的代 表性 。 过 对 问卷进 行认 真 、 致地 整理 与统 经 细 计 , 就两 年来 的调 查结 果 进行 汇 总和 分析 , 针 对 发现 现 并 的问题 , 出相 关对 策 与建议 。 提 三 、 查 结 果 统 计 及 其 分 析 调

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调查分析——以西南地区某高职院校为例

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调查分析——以西南地区某高职院校为例

机电一体 化技术类人才 ,66% 的企业急 需计算 机软件 技术类人 才 , 1.7 仅有 3 7 .%的企业对通信与信息技术及艺术类人才有需求。
2、 业 对 高 职 高 专 学 生职 业 核 心 能 力 要 求 企
我们把高职 高专学生的职业 核心能 力作为 一级指标 , 包括信 息处
由此 可见 , 改革开放 3 0年来 ,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 随着现代 工业 科 理能力、 解决问题 能力、 自我学习 能力、 与人合作 能 力、 人交流 能力、 与 技技术的不断提高 , 市场已经从 改革开放 以前的卖 方市场 转变为 买方 数字应用能力 、 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等 8 个二级指标和 3 个三级 9
数据信息 , 对于数据运算能力 及数据应 用于预测 能力要 求不高。八是
在自我发展 能力中 , 跨行业岗位工作能力权重 为 3 7 , .7 说明企业对 企业认为高职高专学生应注 重外 语应用 能力。毋庸 置疑 , 企业 对高职 高职高专学生的跨行业 岗位工作 能力要求相 对较小 , 望员 工在 自身 高专学生的外语水平是有一 定要求的 , 希 但对 外语的要 求相对 于一般本 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 心理调适 能力的 6 个三 级指标权 重均在 4 2 .0 以上 , 相对均衡 , 显示出现 代企业对 员工心理调 适能力 的 日渐 重视 , 对 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自我调 适能力的 关注程度 和要求不 断增加 , 呈现新 科学生而言相对较低。
企 业 对 人 才 类型 的 需求 专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 , 其权重为 4 7 , 要求高职 高专学 .5 企业 企业 要求 高职高专 学生还应 温家宝总理指出: 以就业为导向 , 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 生能够充分适应环境的变化 。除 此之外 , 量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 , 其课程设置应树立职业本位思 会释放压力 , 控制自己的情绪 , 勇敢面对挫 折。企业对 高职高专学生心 想, 面向生产、 服务与管理第一线 ,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 知识 理调适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希望他们 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 强调

企业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期望调查报告

企业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期望调查报告

企业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期望调查报告文章通过在用人企业开展“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期望”的调研,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为例,对曾较多录用过高职大学毕业生的电力行业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用人企业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因素的期望值,形成调查报告,为进一步研究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融合优秀的企业文化,探索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体系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撑。

标签: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企业期望调查校园文化是熏陶学生综合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探索构建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体系,研究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在校园中碰撞、和合,兼容并包形成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并使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对接受高职大学生的用人企业开展了企业用人素质因素的调研,按照“高职院校中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体系构建”课题的内涵,对用人企业最需要、最看重的大学生素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导校园文化的系统构建,以期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能够更多层次、深层次的融合。

根据课题计划安排,课题组以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为例,对曾较多录用过高职大学毕业生的电力行业企业以及其他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用人企业对高职大学生就业素质因素的期望值,在汇总问卷的基础上,课题组对相关数据及资料作了细致梳理、分类归纳和研究分析,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时间和调查对象课题组从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历年来有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安徽省17个地市电力公司及县公司、部分发电厂,以及其他一些国有企业、私营或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班组长、供电所长、中层干部等基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约300余人开展了问卷调查。

据统计,共收回有效问卷242份,其中有208份为电力行业企业管理人员,34份为其他企业管理人员。

因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电力行业所办高职院校,调研的企业大都为电力行业企业,有着校企合作历史久、项目多的优势,对行业内企业的问卷调查的信度、效度均较高。

关于企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报告

关于企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报告作者:焦琪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7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素养表现越来越重视。

具有较好职业素养的毕业生,往往能为用人单位所亲睐。

因而,如何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由接受教育的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转变,已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和新视阈。

与本文通过对太原及榆次周边的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以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为当前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大学生、大学生该如何提升自己提供一些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企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素质能力〔中图分类号〕G7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7)05-0037-04一、调查基本情况(一)调查目的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的毕业生也在逐渐的增加,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与本科生相比首先在学历上有一定劣势,所以需要深入社会中通过了解在新常态下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来有目标有方向的使专科学院大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弥补学历上的不足,从而提高就业率。

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能力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调研的方法采用实地走访观察、发放问卷、展开访谈、网络问卷等形式走山西省太原市。

主要针对山西省太原市的企业进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企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报告——以山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问卷调查,一部分企业通过网络进行问卷调查,一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走访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采用了不记名、一问一答式填、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

每份问卷都是由队员对被调查者提问并做好笔录,确保了调查问卷填写的真实性。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本文为201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基金项目本文介绍了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与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

要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提供正确的信息获取渠道;加大图书信息资源的宣传,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发挥教育教学的传统优势,提高学生的信息利用能力;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增强信息法律意识。

标签: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信息素养从广义上说是指反映出认识、获取、评价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正是立足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它承担着既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培养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使命。

因此如何构建适应高职学生特点的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如何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一宗旨与高职教育核心目标相吻合,旨在培养实践型的人才。

也使得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问题更加得到理论界的重视。

一、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设计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情况,本人采用了一份自编的关于高等职业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问卷,对本院学生随机进行了一次调查。

拟从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的获取、信息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全面深入地了解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状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30份,有效问卷227份,有效回收效率为92.7%。

其中,文科专业学生占23.3%,理科学生占16.6%,工科学生占60.1%。

二、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1、网络成为学生索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随着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获取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书刊、网络等),网络无意成为首选。

企业所需高职人才核心素质调查分析

企业所需高职人才核心素质调查分析
具 有 较 强 的 核 心 职 业 竞 争 力 .才 能 够 在 日趋 激 烈 的 就 业
且 每一 个 问句 后 面给 出 了两个 或 以上 的选 项 .被 调查 者
可 以 多 选
样 本 单 位 是 从 市 内 外 企 业 中 采 取 非 随 机 方 式 选 择 的 .从重 庆 市的企 业 抽取 了 6 2家企 业 .从 市外选 择 了 8
随着 劳 动 力 市场 的 形成 .自主择 业 和双 向选择 已经 成 为 实 现人 才 合 理 配置 的有 效 方 式.这 种就 业 模式 在 给 高职 毕业 生带 来 机遇 的同时 也 带 来 了挑 战 在 劳 动力 市 场 上 . 职 院校 毕业 生 面 临着 与下 岗职工 、 民工 和应 用 高 农 型本科 毕 业生 相 互竞 争 的压 力 .职 业素 质 和 职业能 力 是 影 响毕 业 生就 业竞 争 能 力 的重 要 因素 高 职毕 业生 必 须
位 的 所 有 制 性 质 分 布 被 调 查 单 位 中 . 公 有 制 企 业 有 3 4
课题 组采 用 非 随机 抽 样 的方 式抽 取样 本 单位 .以确
定 调 查对 象 对 调查 对象 采取 问卷 调查 . 取得 调查 结果 。 问 卷 中 问句 的 内容 和形 式 是 设 计 调查 问卷 的关 键 。 为 了保证 问卷 能 够 达 到调查 目的 .设 计 问卷 经过 了两 个
为 了便 于分 析 比较 . 合运 用绝 对数 和相 对数 相对 综
数 采 用百 分 比形 式 .它是 被调 查 者对 各 问句 选项 选择 的 人 数 与被 调查 者 的总人 数相 比较 得 出来 的结果
2 1 调 查 企 业 的 基 本 情 况 .
入 的调 查研 究 .以期 了解 企业 要 求 高职 毕业 生 的 核心素 质 内容体系 . 为高 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与思考.doc

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与思考.doc

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的调查与思考作者:徐时彬黄璐娇邹良明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20期[摘要]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的需求行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组通过对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了当前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总体要求,并根据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的需求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用人单位高职大学生需求行为调查分析[作者简介]徐时彬(1954- ),男,四川自贡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四川都江堰 611830)黄璐娇(1988- ),女,四川绵阳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预防医学。

(四川成都 610041)邹良明(1958- ),男,四川汶川人,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析化学教学与管理。

(四川都江堰 611830)[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0-0099-02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数、在校生数和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其规模已占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正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日益显现,尤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不少就业岗位并非人满为患,既存在着“人找岗位”的现象,也存在着“岗位找人”的现象。

一方面大批高职毕业生感叹就业艰难、工作难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招聘不到合适人才的抱怨也日渐强烈。

分析这种人才培养中供需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单纯由高职毕业生的人数决定,更主要的是由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和高职大学生素质来决定的。

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用人单位的需求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用人单位对高职大学生素质也必然会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doc

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doc

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课实践报告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调查报告学院名称: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级别:13年级5班的名字:聂宏宇的学号:081300516的成就:大学生作为全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

然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成为所有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重问题。

然而,为什么很难找到工作,它在哪里?因此,在暑假期间,我对当地公司南洋天冠有限公司的员工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以了解员工眼中的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状况。

我希望找出大学生从学生生活到工作中缺少什么品质。

因此,作为出发点,我将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些建议。

南阳天冠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啤酒发酵行业的公司,对我们的生物食品专业学生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南阳天冠啤酒有限公司和几个生产车间。

对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进行。

从公司和每个车间的员工中随机抽取100名进行调查,客观地收集了一定的真实可靠的调查数据。

经过三天的努力,我完成了这项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100%,调查容量100份。

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企业员工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评价来进行的。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对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不满意,只有16%的人对大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感到满意,55%的人认为表现一般,29%的人认为大学生不能吃苦,表现很差。

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认为自己太高,缺乏经验,所以他们不能很好地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大学生要想摆脱毕业后的失业状况,就必须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和政府也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并对今天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改革,以帮助大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2)调查问题分析1.企业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观是不正确的。

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有61%的人认为自己过高,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

关于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素质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素质需求状况的调查报告
77 ; 营 企 业 1 ' , 3 。从 企 业 所 在 地 分 布 来 看 , .% 民 59 占2 % f 西
在 使 学 生 形 成 独 立 思 考 、 立 工 作 、 于 学 习 和交 流 、 独 善 勇
于 承 担 的 品 质 。 因 为 这 些 能 力 是 不 以 专 业 或 职 业 变 化 而 改 变 的 , 而 也 称 为 “ 携 带 能 力 ” 因 可 。
力 ” 即关 键 能 力 ) 重 。 高 职 生 具 备 “ 心 专 业 能 力 ” ( 并 核 是
“ 固 宜 然 ” . 此 不 必 过 多 讨 论 , “ 用 能 力 ” 需 要 理 的 在 而 通 则 我 们重 新 认 识 。
的 用 人 需 求 作 为 一 个 重 要 依 据 , 有 这 样 , 职 教 育 才 能 只 高
的企 业 。 职院 校 是现 代 企 业 人才 培 养 的 主要 基 地 , 供 高 从
需 关 系 层 面 来 看 ,企 业 对 这 一 层 次 人 才 的 需 求 状 况 也 就 决定 着 高 职教 育 办 学模 式 和 发 展走 向 。 高 职 教 育 的 性 质 本 身 已 经 表 达 了其 特 定 的 教 育 目标 指 向 性 . 就 是 说 。 职 教 育 必 须 完 成 对 受 教 育 者 的 综 合 也 高 职业 素 质 的培 养 .而这 样 的 培 养过 程 应 该 是 以现 代企 业
部 地 区5 家 , 69 , 部 地 区 1 份 , 2 . 。 卷 由 企 0 占7 .% 东 5 占 31 问 %
业 人 力 资源 部 填 写 , 时 对 部分 企 业 进行 了走 访 座谈 。 同 调 研 问 卷 设 置 了 限 选 、 选 和 自选 三 个 部 分 。 选 题 单 限 要 求 限选 三项 , 考 察 现代 企 业 对 高 职 生 的 普遍 性 要 求 . 以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调查分析

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调查分析
适 的、 满意 的人选 。 导致 这种 现象 的发生 的原 因 , 应 该引起 求职者 的反 思 。 大量
的 事实 表明 , 社 会用 人单 位 已经把 职业 素养 作为对 求 职者 进行 评价 的 重要指 标, 良好 的职业 素养在今 天 已经成 为职业 准入 的一 道“ 门槛” 。 所以, 对 于高职学 生 来说 , 要具 备较 强的就 业竞争 实力 , 除了应具 备扎 实的专 业基 础知识 和较强 的职 业技 能 以外 , 还应 该具 备 良好 的职业 素养 。
2 、 研 究 方法
身心素质 是保证 。 四者间是 相互渗透 、 沟通 促进 , 协 调发展 的整体 。 专业 素质是 高职教 育培 养 目标 的核 心素 质 , 是高 等职业 教育 较之普 通教育 的主 要特 色 , 因
此, 在具有 必备 的基础 理论 知识 和专 门知识 的基础 上 , 应重 点培养 学生 从事本
职 院校要 把人才市 场的实 际需求 作为人才 培养 的出发点和 归宿 , 要重视 人才需
通 过访谈 与 问卷调查 , 课题 组将 问卷 应主要 围绕职 业素养 的两 个方面 ( 隐
的就业创业 心理素 质等 , 这 是就 业导 向背景下素质 教育一 个不 可或缺 的重要 内
容。
本研 究 主要 是访谈 和查 阅大量 文献并综 合众多学 者观点 的基 础上 , 对来校
招聘 的 1 0 0 家用人企 业进 行 了重点调 查 。 专人 访谈 的对象 主要是 企业 的老 总或
人事 负责 人 。 他 们对 毕业生 具备 的素质 具有 明确 的要求 , 给 出的意 见和 评价也
比较符合 实 际。 同时 , 为 了确 保研 究结 果 的可信 度和 效度 , 本 研 究通 过 电子邮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

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职学生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其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对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中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以期为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章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于职业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明确职业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阐述其对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分析他们应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与素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精神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包括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方面,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文章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为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在探讨《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这一课题时,文献综述是构建理论框架和提出研究假设的基础。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核心素养的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国外对于职业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

例如,美国在其职业教育体系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被视为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欧洲则提出了“关键能力”的概念,包括自我学习、问题解决、数字素养等,这些能力被认为是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

关于企业对中职学生能力需求的调查

关于企业对中职学生能力需求的调查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关于企业对中职学生能力需求的调查尊敬的企业领导:您好!为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谋发展,现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或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或就业时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查,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本调查需要您的大力支持!谢谢您的配合。

(请您在认为合适选项前面的“□”内打“√”)1. 贵企业电工电子类中职从业人员主要来自哪个层面:□在校生顶岗实习□在校生毕业实践□在校生勤工俭学□毕业生□其他:2. 贵企业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业余爱好□其他:3. 贵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工作要求有:□守纪律□吃苦耐劳□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其他:4. 您认为目前中职毕业生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专业技能不强,不能直接上岗□职业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工作不安心,流失率高□缺乏社会经验,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其他:5. 您认为中职学校要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需要改进哪些方面:□加强专业技能培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更新专业理论教学□其他:6. 您认为中职学校提高学生的素质应着重于哪些方面:□纪律方面□技能方面□爱岗敬业方面□勤劳上进□其他:7. 您认为中职学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应着重于哪些方面的培养:□扎实的基本功□深层次的专业技能□掌握多种专业技能□其他:8. 贵企业电工电子类从业人员的主要岗位有:□设备维护维修□设备操作运行□产品装配与调试□产品售后服务□维修电工□产品质检□其他:9. 如果贵企业有设备维护维修岗位,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设备维护□设备维修□产品装配与调试□产品维修□其他:10. 您认为设备维护维修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有:□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电工电子专业技能□看图制图能力□文字阅读、填写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其他:11. 如果贵企业有产品装配与调试岗位,其主要工作任务是:□产品装配□产品检验□产品调试□产品维修□设备维护与维修□其他:12. 您认为产品装配与调试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有:□电工电子基本技能□电工电子专业技能□看图制图能力□文字阅读、填写能力□电路设计能力□其他:13. 如果贵企业还有电工电子专业的其他:岗位,它所要求具备的能力有:再次感谢您帮助我们完成这次调查,祝您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现状的调查分析

调查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现 状, 发现问题并 提出如何促进高职学生社会主义 核 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
收 稿 日期 :02— 5—2 21 0 0
实现可以分为价值评价和价值行为两个层次。价值
评价层次是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认知和认 同; 价值行 为层 次是指在这种认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通过的《 中共 中央关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
调查 设计
《 决定》 , )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
社 会 主义核 心价值 体 系包 括 马 克思 主 义指 导 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大任务 。《 决定》 强调 “ 坚持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 想、 社 系融人 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党 的十 的民族精 神 和 以改 革 创新 为核 心 的 时代 精 神 、 会 七大报告再次强调 :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的吸引力 和凝 聚力 ” 。高职 院校学生作为 国家培养 的技能型人才, 他们的价值 观是否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吻合 , 直接影响到 将来肩负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
维彦 “ 高校大 学 生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现 状 调查 分 析 ”4及部 分 网 络 调 查 问 卷 。根 据 高 职 学 生 职业 性 【 的特 点及 厌 学 的现 象 , 价 值 评 价 层 次 上 的 问题 设 在
理 想 、 习 目标 和 职业 道德 等问 题 。 学
主义荣辱 观 四个 方 面。
根 据李 吟的研究 ,在 推动社 会 主 义 核心 价 值 体 “ 系 向广 大人 民 的价 值 观 转 化 的过 程 中 , 了 发 挥 党 除 员 的示 范作 用 外 , 要 努 力促 进 核 心价 值 体 系 从 理 还 论层 次 向社 会 心 理 层 次 的转 化 , 其 成 为 广 大 人 民 使

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调查报告

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调查报告

企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调查报告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是什么?这要看企业发展阶段而定,一般创业阶段的企业最看重你的吃苦奉献精神;发展阶段企业最看重你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成熟企业最看重你的职业技能。

就目前对中小型企业的调查,中小型企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或看法作以下报告。

一、当今大学生的素质现状:现在的大学生或许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不错,但个人修养不见得有多少人会注重,就以学校组织的关于素质的活动来讲,每学期都有一些关于个人修养等方面知识普及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可每次到场的人大多是无精打采,甚至是直接缺席,可见同学们对个人素质方面的忽视。

大学生毕业后不能按时就业可能与此也有不少关系。

二、职业素质:.就目前对周边中小型企业的走访调查,了解到: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期望较高,普遍认为接触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素质应该在中上等水平。

目前企业领导人大多数是本科或以下学历文凭,认为大学生是十分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可目前现状却与企业领导者期望相去甚远。

对于一个大学生说,在校学的都是以理论为主,操作大多只是一种形式,一次实训下来,能够有一半人的懂得、清楚、明白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由于在大学期间对学习或实践的不重视,养成的不良习惯,对以后的就业也造成了不具竞争力的现状,更是与企业家们期望的大学生有不少出入。

三、适应问题能力素质:中小企业领导者认为:在适应能力这方面,大学生应该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不同工作需要时对时空的快速适应。

每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总是要一段时间的适应,为什么大学生中上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这么多次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物,还不能够学会快速的去适应一个新的地方?可能大学生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太高,所以不能接受自己目前所从事行业。

由于心理不平衡而引发了的适应不良问题。

快速适应企业对我们的要求,我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提高自身的文明修养;其次在实训过程中能够自己去做一次,只有在故障当中出来的人,才能懂得排障的乐趣。

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

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

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V:1.0 精选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20__- -6 6- -8 8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工工业业社社会会学学问问卷卷调调研研报报告告报告名称: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素质要求姓姓名:班班级:学学号:日日期:20__ 年年 6 月 17 日日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要求调查报告摘要:本文围绕“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为主题,展开了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通过以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处于不同企业、不同职业和不同职位企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出企业对当代大学生能力最基本的要求,从而试图找到企业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就业人群出现“选才难”和“就业难”的局面的原因。

并对当代在校大学生如何提升自我素质,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和融入社会提出建议。

旨在反映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和人生方向。

关键字:企业;大学生;能力要求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大。

但是我国多个地方城市和当代大学生却分别出现了“选才难”和“就业难”的局面。

由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高校扩招、地区发展不平衡等众多因素,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出现了新的形势。

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如何才能将自己培养成社会需要、企业青睐的人才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一个切实可行并且非常有效和必须的方法。

二调研方案 1 调研背景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难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据数据统计每年企事业提供的工作岗位逐年递增,而大学生就业率却直线走低,高校扩招导致每年毕业人数直线上升固然是原因之一,然而企业“选才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的出现又是为何呢归根结底是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和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机制出现了矛盾,大学培养的毕业生不具备企业要求的素质。

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调查分析

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调查分析

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调查分析作者:李栋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12期【摘要】调查分析表明,企业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对高职高专学生一般综合能力要求、核心能力要求、综合素质要求、知识结构要求等方面。

企业的追求决定着高职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为现代化企业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企业;高职学生;素质需求;调查分析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的特质提出新的要求。

本文以西南地区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企业对高职学生特质的需求。

一、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温家宝总理指出:“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

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类型,其课程设置应树立职业本位思想,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强调知识的针对性,突出职业的定向性,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因此,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会使高职学生的素质随职业类型的需要而聚集。

据调查,企业对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最为急迫,其次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而通信与信息技术类及艺术设计类人才市场不太紧缺。

有35.19%的企业急需市场营销类人才,20.37%的企业急需机电一体化技术类人才,16.67%的企业急需计算机软件技术类人才,仅有3.7%的企业对通信与信息技术及艺术类人才有需求。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随着现代工业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已经从改革开放以前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如何将生产的产品顺利销售出去成了各个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

因此,企业对营销类人才尤为青睐,高职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或接受教育的趋向也就偏向了这些行业,当然他们的素质也就带着这类行业的色彩。

二、企业对高职高专学生素质要求1、企业对高职高专学生一般综合能力要求我们把高职高专学生的一般综合能力作为一级指标,其中包括3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

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分析调查报告

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分析调查报告

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分析调查报告①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一方面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发出感叹:抱怨在众多的毕业生中难以招到合适的、满意的人选。

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的原因,应该引起求职者的反思。

所谓“合适的、满意的”正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了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我们结合麦可思第三方数据调研公司进行了企业满意度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经过汇总分析,结果显示,330个岗位中有195个岗位对大学生明确提出了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要求,占到了57.7%,如果将录用条件中“具备相应工作经验”的需求看作是一种对职业核心能力的潜在要求,这个比例高达94.1%。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在招聘时已不再单纯地用学历和有无工作经验作为唯一标准了,很多用人单位将毕业生是否具有优秀的德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等素质排在前面,而毕业生必备的专业技能则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这充分说明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最看重的往往不是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而是更看重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那么用人单位究竟看重大学生的哪些核心能力呢?经过整理,笔者认为一个优秀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企业需要的以下核心能力:一、优秀的个人品质品质好比一张通行证,无论对于自己还是对于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的品质就是企业的“品质”。

调查发现很多企业愿意招聘品质优秀而专业知识成绩相对差一点的毕业生,而不愿意招聘专业知识优秀而素质较低的毕业生。

因为人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企业的培训等机会来弥补,而人的素质却是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的。

正直、忠诚、守信、严谨、守纪、勤学、热情、文明、礼貌等既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也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企业能否顺利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略决策能力等。

团队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成员相互的帮助。

我们要明白: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调查分析作者:孙晓玲蒋涛来源:《职教论坛》2017年第16期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首先,文章对重庆市36家企业进行了访谈,梳理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高频词汇。

其次,对重庆市285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24.0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第三,对重庆市281家企业就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

最后,从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培育、建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企业;学生;核心素养;需求分析作者简介:孙晓玲(1976-),女,重庆人,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蒋涛(1966-),女,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体系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开始对劳动力市场及其需求进行调查研究。

并据此对教育政策进行调整。

1972年,德国BIBB的梅腾斯在向欧盟组织提交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概览》专题报告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

此后,培育“核心素养”便成为全球教育界共同致力的目标。

如:1979年,英国引入“核心素养”概念,首次对职业教育的关键技术要求做出了具体规定。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

美、德、日、法、芬兰、新加坡等国家也先后对核心素养框架进行了研究。

2010年,欧盟发布了“面向变化中的世界的核心素养”报告。

从我国政策层面来看,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并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地位。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成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领域六大素养。

但是,政策层面并未将核心素养落脚到各级各类教育阶段。

从学术界来看,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介绍与启示、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基础教育层次的核心素养与课程建设研究等,而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非常少。

王智海、曹留成从不同维度分析了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匡瑛从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和根本目标出发,探讨了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及其培养途径。

罗旭华、党印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对高职生核心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显然,政策研究层面都缺乏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分析。

而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重大使命。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核心素养有着较高要求。

基于此,文章从企业视角对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需求和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一)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本文从企业视角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进行需求和现状调查分析。

具体研究对象和方法如下:首先,在进行文献梳理基础上,对重庆市36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就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10个核心素养进行个案访谈。

以此,归纳出企业认为较为重要的核心素养要素,为问卷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根据前期访谈结果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问卷设计,并在前期访谈的企业和其他高职院校推荐的合作企业进行问卷调查。

之后,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第三,基于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具体内容,再次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调查,并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其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核心素养的对策。

核心素养需求和现状调查问卷均采用李科特5点计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重要”或“非常差”:“2”代表“不太重要”或“比较差”:“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重要”或“比较好”;“5”代表“非常重要”或“非常好”。

(二)问卷回收与描述性统计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的调查共计发放电子问卷328份,回收问卷301份。

回收率为91.77%。

其中,有效问卷285份,有效率为94.68%(样本描述性统计见表1)。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的調查问卷仍是针对前期做过需求调查的企业,共计发放电子问卷328份,回收问卷289份,回收率为88.11%,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7.23%。

从描述性特征来看,企业成立年限大多在30年以下,占比为92.6%。

企业规模中,100人以下、101-500人的企业占比分别为48.1%和41.1%。

企业所有权性质和所属行业类别基本比较全面。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二、研究结果分析(一)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构成频率分析通过对重庆市36家企业就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10项核心素养访谈发现,许多企业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倾向比较相似。

但词汇语言的表达不同。

笔者根据相近词汇进行合并,同时,依据核心素养词汇出现的频率占总样本比例为20%以上的标准,整理出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构成表(见表2所示)。

(二)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程度分析针对前期访谈结果,笔者采用里克特量表(5分制)就企业对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程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因子分析。

首先对21项具体指标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如表3所示),以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一般而言。

KMO 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其检验结果为0.927,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采用协方差矩阵方法,基于要提取的公因子数为6,因素负荷大于0.4的标准抽取的因素及其负荷。

由于敢于担当的因素负荷为0.337,予以剔除,得到6个公因子,这6个因子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累积百分比为67.631%。

对六大因子进行排序,具体内容为:因子1包括诚实守信、品德优良和爱岗敬业,可将其命名为“职业道德”。

因子2包括技能扎实、学习力强、专注严谨、注重细节,可将其命名为“专业技能”。

因子3包括专吃苦耐劳、积极进取、谦虚务实,可将其命名为“人文素养”。

因子4包括身心健康、情绪管理、阳光自信,可将其命名为“身心素质”。

因子5包括善于沟通、团队协作、礼仪得体,可将其命名为“人际关系”。

因子6包括开拓创新、竞争意识、适应力强、敢想敢做,可将其命名为“创新创业”(见表4)。

结合文献研究,笔者将上述分析结果进行归纳和提炼,形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见图1所示)。

具体来看,将职业道德和人际关系归属为社会参与,即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人,其在社会层面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作为普通公民和职场人员应具备的素养。

将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归属为自我行动,即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其在个体层面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自我身心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素养。

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归纳为工具运用,即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情景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特质,主要体现在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运用的能力。

(三)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现状分析本研究进一步将因子分析后得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进行现状调查。

结果如图2所示: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各项核心素养均值都未超过4分,即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评价并不高,学生核心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第一,社会参与层面,6个核心素养均值分布比较均衡,介于3分3.5分之间,总体评价处于一般状态。

第二,自我行动层面,6个核心素养指标呈现极大的不均衡现象,身心健康、阳光自信的均值在所有核心素养中是最高的,分别为3.71分、3.45分,积极进取的均值为3.34分,也排在第四位。

但情绪管理和吃苦耐劳却是所有核心素养中分值最低的,分别为2.26分和2.32分。

工具运用层面,8个指标中,有5个指标的均值都在3分以下,尤其是竞争意识、适应能力、开拓创新,均值分别为2.5分、2.74分、2.75分。

而均值在3分以上的指标分别为敢想敢做、技能扎实、学习力强,但也处于一般状态。

这样的企业评价表明: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整体处于一般或较差的状态。

社会参与层面的核心素养现状发展比较均衡。

自我行动层面的核心素养现状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情绪管理、吃苦耐劳等素养最低,这在访谈中也得到了证实,但企业相关人员恰恰说了情绪管理和吃苦耐劳是决定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要素。

工具运用层面的核心素养状况总体偏低,无论是基本专业技能的掌握,还是创新能力都不够好。

但员工具备这方面的核心素养却又是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核心所在。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对重庆市样本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需求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并運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了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

其次对核心素养体系进行了现状调查。

得出如下结论: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参与(职业道德、人际关系)、自我行动(身心素质、人文素养)和工具运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三大领域六大模块21项具体指标。

总体上,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处于一般状态。

具体来看,社会参与层面的指标比较均衡。

自我行动层面的指标高低不一,呈现巨大差异,工具运用层面的指标相对较低。

这样的现状一方面不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需要,需采取各种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

(一)厘清核心素养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

形成特色化和校本化的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核心素养作为当下职业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绝非偶然,它恰恰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即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主文件明确指出,雇主所要求技术和能力的范围与水平日益提高,需要兼备技术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还需要培养思维方式、负责任的创造和参与精神等凹。

当前,国内外对核心素养基本内涵特征的研究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各国的核心素养框架各具特色,其层级关系和表述方式也各不相同。

目前,就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研究而言,一方面,核心素养的具体指标、内涵和外延范畴等尚不完善,即使有相关研究,也存在着指标全面化。

内容广泛化和同质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各项指标如何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进行落实,尤其是核心素养应该如何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尚少。

因此,首先,应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加强从企业视角对其核心素养内涵、外延及相关关系进行研究,同时,还需注意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及时更新和定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