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指南
工程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工程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工程公司已经逐渐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公司的效益和管理水平,也可以拓展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工程公司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手段落后:传统的工程公司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纸质文件和电子表格,效率低下,容易出现错误。
2.信息互动不足:传统工程公司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渠道有限,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无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3.风险管控不完善:传统工程公司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能力较弱,容易导致项目延期和成本超支。
综上所述,工程公司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有助于提高工程公司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信息化建设目标1、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项目进度、成本、风险等关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无效工作。
2、改善沟通协作:构建一个信息平台,实现员工之间和员工与客户之间的即时通讯和信息共享,提高沟通效率,优化协作模式。
3、风险管控: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及时识别和响应,减少项目风险,降低成本支出。
4、完善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工程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信息化建设方案1、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按照工程公司的业务需求,定制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进度、财务、人力资源等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
同时,建设数据分析系统,对各类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构建沟通协作平台建设企业内部协同办公系统和客户沟通平台,为员工和客户提供多种沟通手段,满足不同的合作需求。
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和高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内部各类业务流程数字化,实现业务信息化、电子化处理,减少纸质文件流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信息安全保障建设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预防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确保企业数据的安全和稳定。
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及咨询规划方案

行业协同管理蓝图规划
内外协同 内部协同
人力 财务 公文 协同 表单 行政 文化 目标 计划 知识 会议 物品
工作协同
实现内部工作协同 实现内部业务协同 实现内部集成协同 实现外部产业链协同
协同管理建设价值
规范企业组织管理行为 转型敏捷组织 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提高组织执行能力 提高决策能力 提高产业链协作能力 降低组织运营成本
企业管理大协同 为转型升级护航
行业信息化发展及咨询规划方案
目录
01
行业概述
02
行业信息化规划
03
行业客户案例
01
行业概述
行业特点 行业现状 行业信息化现状 行业企业管理现状与诉求
行业特点
第三大支柱产业 劳动密集型 利润率不高
国内技术水平普遍不高 行业体制亟待建立 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行业现状
应用集成平台
数据交换
组织架构同步
致远DEE数据交换引擎 Web Service接口
消息集成
流程集成
Rest接口
数据集成
页面集成
第三方系统
企业 业务系统
NC
SAP
EAS
HR
档案
考勤
……
03
行业协同客户案例
部分行业客户
P A G E 43
THANKS
生产管理
产值进度汇总跟踪 供方战略合作管理 重大采购管控 法律法规执行监督 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人力支持
薪酬福利激励模型 项目目标责任落实 目标绩效激励执行 核心岗位资源匹配 核心岗位资源规划
经营投标管理
商机登记及跟踪 投标审批及管理 投标保证金管理 开标情况登记 标后分析 中标项目建档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doc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1XXX 集团有限公司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二00八年十一月总体规划方案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档是关于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 建设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目的是通过规划,明确XXX 建设集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方法、体系整体架构,基于企业自身的管理特点,在企业战略的维护下,制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
1.2 项目命名项目名称:XXX 建设集团企业管理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用户名称: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X XX 建设集团)本方案中涉及到的简称一览:集团、XXX 建设集团: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总部: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下属单位:XXX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分、子公司。
1.3 项目政策背景1、2007 年3月13 日建设部发布《关于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的通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企业已建立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已建立并开通了企业外部网站;使用了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了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2、2007 年10 月18 日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明确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考评内容,具体参见建设部网站/zcfg/jswj/jzsc/200711/t20071106_131761.htm 。
3、XXX 建设集团的项目管理制度、规定等。
1.4 集团简介2. 总体需求分析2.1 概述主要基于对X XX 建设集团信息化的战略定位,确定X XX 建设集团对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
对XXX 建设集团管理信息化总体需求分析采取基于不同层面上的分析方法,综合企业各方面对信息化的需求,经过结构化的推理,确定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XXX 建设集团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主要按层次结构进行梳理,主要从企业战略层面、企业控制层面、项目管理层面进行需求分析。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方案1. 引言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施的计划和步骤。
2. 目标和内容2.1 目标本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点:•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工作效率•优化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竞争力•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2.2 内容本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的建设和集成。
•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安全稳定的数据中心,保障企业数据的存储和安全。
•网络建设:建立高效稳定的内外部网络,支持企业业务的正常运行。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保护企业的核心信息资产。
3. 实施计划和步骤3.1 实施计划本工程的实施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现有状况,分析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求和问题。
•概念设计阶段: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向。
•技术选型阶段:根据概念设计确定的方向,进行相关技术的选型评估。
•系统开发和测试阶段:根据概念设计和技术选型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系统部署和运维阶段:将开发和测试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并进行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
3.2 实施步骤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1.需求调研和分析:与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其业务需求和现有状况,收集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相关信息。
2.概念设计:根据需求调研和分析的结果,制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向,确定所需系统的功能和模块。
3.技术选型:根据概念设计确定的方向,进行相关技术的选型评估,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设施。
4.系统开发和测试:根据选型结果,进行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5.系统部署和运维:将开发和测试完成的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并进行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领域也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人力成本,对于推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需求分析在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包括项目进度、资源分配、成本控制等。
2.设计与模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度。
3.施工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4.安全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
5.质量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可靠性。
三、实施方案基于以上需求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实施方案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信息化建设:1.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一个集成化的信息化平台,对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管理。
该平台应具备项目管理、设计与模拟、施工管理、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2.推进BIM技术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项目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推进BIM技术应用,可以提高工程设计的准确度和效率,减少设计和施工中的冲突和错误。
3.优化施工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可以使用无人机、传感器等技术设备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实现对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全面监控。
4.智能化安全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可以使用视频监控、智能安全帽等设备,对工程建设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施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施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施工行业也在逐步实现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施工质量,增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因此,施工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施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目标与意义1. 目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监控和精细化运营,提高施工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2. 意义:施工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同时提升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施方案1. 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和目标。
在施工信息化建设之初,需要明确整体框架和目标,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
2. 选取合适的信息化工具和系统。
根据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信息化工具和系统,包括施工管理软件、监控设备等,以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控。
3.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
施工信息化建设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和技术保障,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提高施工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4.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系和流程。
建立健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流程,保障施工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5. 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监督和评估。
定期对施工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施工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四、关键问题在施工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关键问题,如技术标准不统一、人才匮乏、管理流程不畅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加强技术标准的统一制定、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优化管理流程等。
五、总结施工信息化建设是施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解决关键问题,推动施工信息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工程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实施目标一、编制依据建设部《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标准信息化实施细则》(草案)以及《2004-2010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XX建股份公司有关信息化规划布置。
集团公司“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XX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化建设规划。
二、实施目标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企业外部网站;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程设计相关软件,实现档案管理和设计文档管理。
具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工程设计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附加能力等.(从2007年3月13日开始,到2010年3月13日止,为特级资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渡期。
其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要求使用一年以上。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公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三、实施目的建立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
建立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公司→所属单位和项目”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能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建立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建立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单位和项目部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

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帮助企业从信息化的角度进行规划和决策,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的战略支撑和价值提升。
二、规划目标1.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改进企业管理模式,降低运营成本。
2.改进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反应速度,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信息安全保障,确保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多维度数据分析:构建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规划内容1.信息化架构规划: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制定信息化架构,包括硬件设施,网络架构,应用系统等内容。
2.信息化资源规划:评估企业现有信息化资源,提出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协同工作。
3.应用系统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应用系统规划,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
4.数据管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等,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5.信息安全规划:制定信息安全策略和技术保障体系,包括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
6.培训与支持规划:建立信息化培训与支持体系,通过培训和支持,提升员工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推动信息化的落地和实施。
四、实施步骤1.制定信息化规划:成立信息化规划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需求分析和制定信息化总体规划。
2.实施规划:根据规划确定的时间节点和优先级,依次对各个规划内容进行实施。
3.监控和评估: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体系,监控项目进展和评估项目效果,及时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
4.培训和支持:制定培训计划,培训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提供信息化支持,确保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企业需要基于数字化技术来构筑自己的信息化体系,创新业务模式,提升企业绩效和利润水平。
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是企业加强与数字化时代连接的重要手段。
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等,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文件。
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建立信息化整体方案。
二、目标与意义信息化建设目标是为了提升企业管理和运营效率,优化业务流程,打造生产力,创造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避免信息技术的过度依赖和浪费。
企业信息化整体方案的意义在于:1. 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拥有先进的管理,业务流程和便捷高效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持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提高管理效率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的实施可以使管理在实现精益化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加速业务流程的审核和审批等,减少重复劳动等。
3.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创新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三、建设步骤1. 需求分析企业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需求分析。
需要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及管理模式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明确实施信息化的目标和重点。
需要考虑诸如人力资源的流动、财务管理的和营销等各个方面。
通过识别和开发企业的核心业务,以及查明企业信息系统中的有用数据,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贯彻实施信息化整体建设方案。
2. 技术评估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企业需要对可用技术进行评估。
需要考虑到工作流程和数据格式的分析,以及现有的IT设备,网络基础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情况。
在考虑技术方案的时候,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构建出可行度最高的方案。
3. 设计方案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结合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制定建设计划和重点,明确技术实现和管理方式,做好预算和风险控制等。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第二章:企业现状分析 (4)第三章: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 (5)1.1.1 战略目标 (5)1.1.2 战略布局 (5)1.1.3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6)1.1.4 应用推广阶段 (6)1.1.5 深化发展阶段 (6)1.1.6 优化提升阶段 (6)1.1.7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7)1.1.8 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7)1.1.9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7)1.1.10 建立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7)第四章: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7)1.1.11 概述 (7)1.1.12 企业管理需求内容 (7)1.1.13 概述 (8)1.1.14 业务流程优化需求内容 (8)1.1.15 概述 (8)1.1.16 数据资源共享需求内容 (8)第五章:信息化建设框架设计 (9)1.1.17 信息化建设目标 (9)1.1.18 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9)1.1.19 系统集成目标 (10)1.1.20 系统集成设计原则 (10)1.1.21 网络架构目标 (10)1.1.22 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11)第六章:关键业务系统规划 (11)1.1.23 系统目标 (11)1.1.24 系统功能 (11)1.1.25 系统架构 (11)1.1.26 实施步骤 (11)1.1.27 系统目标 (12)1.1.28 系统功能 (12)1.1.29 系统架构 (12)1.1.30 实施步骤 (12)1.1.31 系统目标 (12)1.1.32 系统功能 (12)1.1.33 系统架构 (12)1.1.34 实施步骤 (13)第七章:数据治理与信息安全 (13)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14)1.1.35 系统规划的目标 (15)1.1.36 系统规划的内容 (15)1.1.37 员工培训 (15)1.1.38 员工发展 (15)1.1.39 绩效考核 (16)1.1.40 薪酬管理 (16)第九章:财务与成本管理信息化 (16)1.1.41 系统目标 (16)1.1.42 业务流程优化 (16)1.1.43 系统架构设计 (17)1.1.44 技术选型 (17)1.1.45 数据安全与备份 (17)1.1.46 成本核算方法 (17)1.1.47 成本核算流程 (17)1.1.48 成本分析 (17)1.1.49 成本预测与决策 (17)1.1.50 预算编制 (18)1.1.51 预算执行 (18)1.1.52 预算分析 (18)1.1.53 预算控制 (18)第十章: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18)1.1.54 需求分析 (18)1.1.55 系统架构设计 (18)1.1.56 系统功能规划 (19)1.1.57 采购订单管理 (19)1.1.58 供应商管理 (19)1.1.59 采购合同管理 (19)1.1.60 销售管理信息化 (20)1.1.61 物流管理信息化 (20)第十一章: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 (20)1.1.62 项目管理系统概述 (20)1.1.63 项目管理系统规划流程 (20)1.1.64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21)1.1.65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流程 (21)1.1.66 项目评估 (22)1.1.67 项目监控 (22)第十二章:实施与运维管理 (22)1.1.68 项目实施概述 (22)1.1.69 项目实施步骤 (23)1.1.70 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3)1.1.71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23)1.1.72 系统运维概述 (24)1.1.73 系统运维内容 (24)1.1.74 系统运维策略 (2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项目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方案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方案一、前言。
咱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不能马虎,现在都啥时代了,信息化必须搞起来!就像给安全管理装上超级大脑,让一切危险都无所遁形。
二、现状分析。
咱先看看目前的情况哈。
1. 人员管理混乱。
工地上人来人往的,有时候都不知道谁是谁,哪些人经过了安全培训,哪些没有,全靠本子记,找起来麻烦得很。
2. 设备监控不足。
那些大型施工设备,就像一个个“巨兽”,可我们对它们的状态了解得还不够透彻。
设备啥时候该维修了,有没有潜在危险,心里没底。
3. 安全资料分散。
安全制度、检查记录、培训资料啥的,到处都是,要用的时候找半天,就像在大海里捞针一样。
三、建设目标。
那咱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超级无敌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1. 人员管理清晰化。
每个人的信息、培训记录、工作岗位等都能在系统里一目了然。
就像给每个工人都发了一个专属的“安全身份证”。
2. 设备管理智能化。
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历史、下次保养时间等,都能自动提醒。
设备就像被我们安上了“智能小管家”。
3. 安全资料整合化。
所有安全相关的资料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想找啥就找啥,轻松得很,就像在自己家衣柜里找衣服一样方便。
四、具体建设内容。
# (一)人员管理模块。
1. 人员信息录入。
工人一进场,就把他们的基本信息,像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工种等录入系统。
还要上传他们的身份证照片、健康证啥的,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安全培训管理。
线上安排安全培训课程,工人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学习。
学完之后有在线考试,通过了才能获得相应的安全培训证书,而且这个证书在系统里能随时查看。
3. 考勤与定位。
在工地设置打卡点,工人通过手机打卡,这样就能知道他们的出勤情况。
同时,还可以利用定位技术,知道工人在工地的具体位置,特别是在一些危险区域,要是有工人靠近,系统就可以发出警告。
# (二)设备管理模块。
1. 设备档案建立。
给每台设备都建立一个“电子档案”,包括设备的型号、购买日期、生产厂家、维修手册等信息。
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

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1. 引言1.1 概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进行整体规划和组织,以达到提高效率、加强管理和促进创新的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今天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中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概要,并对各个部分进行简单介绍。
其次,我们将详细阐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包括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加强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能力,以及促进业务流程优化和创新。
接着,我们会重点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素,包括确定战略目标和规划、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完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步骤,包括需求分析与规划阶段、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以及测试与上线阶段。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总结已探讨的内容,并对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份指南,帮助企业了解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关键要素以及实施步骤。
通过深入分析和说明,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和经验,使其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并在快速变革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2.1 提高效率和生产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投入和时间成本。
例如,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可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从而避免了冗余数据录入以及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和延误。
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因错误操作或不及时反馈而带来的损失。
此外,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应用自动化技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上产品制造的效率,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质量。
比如,在制造行业中引入数字化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更精确的物料管理、订单追踪以及机器运行状态监测等功能,大大提升了制造工艺的效率。
建筑业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建筑业工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需求分析 (4)2.1 业务需求 (4)2.1.1 项目背景 (4)2.1.2 业务需求分析 (4)2.2 功能需求 (4)2.2.1 基础功能 (4)2.2.2 高级功能 (5)2.3 功能需求 (5)2.3.1 响应速度 (5)2.3.2 可扩展性 (5)2.3.3 系统稳定性 (5)2.3.4 数据安全 (5)2.3.5 兼容性 (5)第三章系统架构设计 (5)3.1 系统架构总体设计 (5)3.2 技术选型 (6)3.3 系统模块划分 (6)第四章数据库设计与数据管理 (7)4.1 数据库设计 (7)4.2 数据库管理策略 (7)4.3 数据安全与备份 (8)第五章系统功能设计与实现 (8)5.1 项目管理模块 (8)5.2 施工管理模块 (9)5.3 质量安全模块 (9)第六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10)6.1 系统集成策略 (10)6.1.1 概述 (10)6.1.2 基本原则 (10)6.1.3 策略与方法 (10)6.2 接口设计 (10)6.2.1 概述 (10)6.2.2 设计原则 (10)6.2.3 接口类型 (11)6.2.4 实现方法 (11)6.3 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11)6.3.1 概述 (11)6.3.2 对接策略 (11)6.3.3 对接方法 (11)6.3.4 注意事项 (11)第七章系统安全与运维 (12)7.1 系统安全策略 (12)7.1.1 安全防护目标 (12)7.1.2 安全防护措施 (12)7.2 系统运维管理 (12)7.2.1 运维组织架构 (12)7.2.2 运维流程 (12)7.3 应急响应与故障处理 (13)7.3.1 应急响应预案 (13)7.3.2 故障处理流程 (13)第八章用户角色与权限管理 (13)8.1 用户角色设计 (13)8.2 权限管理策略 (14)8.3 用户认证与授权 (15)第九章培训与推广 (15)9.1 培训计划 (15)9.1.1 培训对象 (15)9.1.2 培训内容 (15)9.1.3 培训方式 (16)9.1.4 培训时间 (16)9.1.5 培训效果评估 (16)9.2 推广策略 (16)9.2.1 制定推广方案 (16)9.2.2 建立推广团队 (16)9.2.3 宣传与动员 (16)9.2.4 试点推广 (16)9.2.5 建立激励机制 (16)9.3 持续改进与反馈 (16)9.3.1 建立反馈渠道 (16)9.3.2 定期评估 (16)9.3.3 及时更新与优化 (17)9.3.4 培训与支持 (17)9.3.5 持续跟踪 (17)第十章项目实施与验收 (17)10.1 实施计划 (17)10.2 项目验收标准 (17)10.3 项目后期评估与优化 (18)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工程管理方式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施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施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建设施工行业中,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施工效率、优化施工管理、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施工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以指导和推动施工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以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为主要目标,全面推进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2. 原则:科学规划、全面布局、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确保施工信息化建设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三、建设内容及步骤1. 建设内容:根据施工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建设内容包括数字化设计、施工管理系统、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2. 建设步骤:(1) 需求分析:全面了解施工行业的业务需求,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优先领域。
(2) 技术选型:根据需求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和系统平台。
(3)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和技术选型结果,进行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等。
(4) 开发测试:根据系统设计结果,进行系统开发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5) 上线推广:在开发测试完成后,将系统上线,并进行推广和培训。
(6) 运维管理:建立健全的运维管理体系,确保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7) 改进升级:根据用户反馈和业务需求变化,进行系统的改进升级。
四、资源投入和组织架构1. 资源投入:建设施工信息化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配置资源,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 组织架构:建设施工信息化需要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组建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组,明确各级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的职责和权责。
五、风险管理和评估1. 风险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人力资源不足、技术难题、项目延期等风险。
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 评估:根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定期对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效果和效益。
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

企业信息化建设指南第1章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3)1.1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3)1.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4)1.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4)第2章信息化建设规划与战略 (5)2.1 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意义与流程 (5)2.1.1 信息化建设规划的意义 (5)2.1.2 信息化建设规划流程 (5)2.2 信息化战略制定与实施 (6)2.2.1 信息化战略制定 (6)2.2.2 信息化战略实施 (6)2.3 信息化项目投资与风险管理 (6)2.3.1 信息化项目投资 (6)2.3.2 信息化风险管理 (7)第3章信息基础设施构建 (7)3.1 网络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7)3.1.1 网络架构设计 (7)3.1.2 网络设备选型与部署 (7)3.1.3 网络安全策略 (7)3.1.4 网络运维管理 (7)3.2 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 (8)3.2.1 数据中心规划与设计 (8)3.2.2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8)3.2.3 数据中心运维管理 (8)3.2.4 数据中心节能与环保 (8)3.3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8)3.3.1 云计算技术应用 (8)3.3.2 大数据技术运用 (8)3.3.3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 (8)第4章应用系统集成 (9)4.1 应用系统选型与评估 (9)4.1.1 确定企业需求 (9)4.1.2 市场调研 (9)4.1.3 系统选型 (9)4.1.4 评估方法 (9)4.2 系统集成技术与方法 (9)4.2.1 数据集成 (9)4.2.2 应用集成 (10)4.2.3 服务集成 (10)4.3 业务流程优化与重构 (10)4.3.1 流程梳理 (10)4.3.3 流程重构 (10)4.3.4 流程监控与评估 (10)第5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0)5.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10)5.1.1 项目管理基本概念 (11)5.1.2 项目管理原则 (11)5.1.3 项目管理方法 (11)5.2 项目进度、成本与质量控制 (11)5.2.1 项目进度管理 (11)5.2.2 项目成本管理 (11)5.2.3 项目质量管理 (12)5.3 项目团队协作与沟通 (12)5.3.1 团队协作 (12)5.3.2 沟通管理 (12)第6章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12)6.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2)6.1.1 组织架构 (12)6.1.2 政策法规 (12)6.1.3 规章制度 (12)6.1.4 技术措施 (13)6.1.5 培训与意识提升 (13)6.2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 (13)6.2.1 风险识别 (13)6.2.2 风险评估 (13)6.3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与应急处置 (13)6.3.1 防护措施 (13)6.3.2 应急处置 (13)第7章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14)7.1 信息系统运维组织与管理 (14)7.1.1 运维组织架构 (14)7.1.2 运维管理制度 (14)7.1.3 运维质量管理 (14)7.2 系统监控与功能优化 (14)7.2.1 系统监控 (14)7.2.2 功能优化 (14)7.2.3 故障处理与预防 (15)7.3 备份与灾难恢复策略 (15)7.3.1 备份策略 (15)7.3.2 灾难恢复策略 (15)7.3.3 备份与恢复设备管理 (15)第8章信息化与业务融合 (15)8.1 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优化 (15)8.1.1 分析现有业务流程 (15)8.1.3 信息化技术在业务流程优化中的应用 (15)8.2 信息化助力企业创新与转型 (16)8.2.1 基于信息化的产品创新 (16)8.2.2 基于信息化的管理创新 (16)8.2.3 基于信息化的商业模式创新 (16)8.3 企业互联网战略实施 (16)8.3.1 企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 (16)8.3.2 企业互联网业务拓展 (16)8.3.3 企业互联网组织变革 (16)第9章信息化建设评估与持续改进 (17)9.1 信息化建设评估方法与指标 (17)9.1.1 信息化建设评估方法 (17)9.1.2 信息化建设评估指标 (17)9.2 信息化建设成果评价与反馈 (17)9.2.1 信息化建设成果评价 (17)9.2.2 信息化建设反馈 (18)9.3 信息化持续改进策略与路径 (18)9.3.1 持续改进策略 (18)9.3.2 持续改进路径 (18)第10章信息化建设案例与启示 (18)10.1 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18)10.1.1 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 (18)10.1.2 国外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 (19)10.2 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与启示 (19)10.2.1 坚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 (19)10.2.2 强化顶层设计和规划 (19)10.2.3 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 (19)10.2.4 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19)10.3 企业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9)10.3.1 数字化转型加速 (19)10.3.2 云计算、大数据成为基础设施 (20)10.3.3 产业互联网崛起 (20)10.3.4 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20)10.3.5 智能化应用逐渐普及 (20)第1章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1.1 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各个环节进行整合、优化和提升的过程。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3)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3)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5.信息化建设投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投资过程,每年为投入的设备和所要二次投入的维护费用也是非常高的,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同时,这种投资是隐性的,往往不能直接见到经济效益。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篇2]一、信息化需求分析1、信息化现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能促使企业业务处理程序和管理程序更加合理,从而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能进一步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使其在现有资源条件下达到最佳利用效果,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前,公司高层重视信息化建设,大胆采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今年3月份以来公司开始实施的K3-ERP系统,基于SQL Server 数据库。
该系统目前运行正常,已实现客户端与远程正常访问。
公司已购买了供应链模块以及应收款管理和应付款管理两大财务模块。
公司依托该信息平台开展各项业务,同时财务部已将账务与ERP系统有机结合,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各项业务的运转。
财务当前使用软件NC系统与集团总部对接,目前用于财务基本核算,其他功能还没完全用起来。
2、存在的问题信息化应用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以K3ERP为信息处理中心,但尚未建立起企业级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并非所有工作都纳入到信息化系统中。
部分员工尚备有自己的手工台账。
存在信息孤岛,数据得不到有效利用与分享。
企业知识共享平台尚未完全搭建和利用起来。
信息化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没有形成一支具备较强规划、开发、实施、维护、升级的信息技术队伍,基本网络设施维护依赖于厂商支持。
缺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再造的能力、意识和实际效果,绝大多数系统更多的应用在操作级效率的提升方面,对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决策者进行管理、决策分析的支持力度不够,对日常业务运作流程的规范不够。
3、主要要求建立企业具有全局性,可扩展的基础数据标准。
在当前企业单个应用系统无法包容业务部门的全部需求时,需构建一个可扩展、具有张力和弹性的基础协同架构,解决在网络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将应用程序的不同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范围 (3)第2章企业现状分析 (4)2.1 企业业务流程分析 (4)2.1.1 生产流程分析 (4)2.1.2 销售流程分析 (4)2.1.3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5)2.2 信息化现状评估 (5)2.2.1 信息化基础设施 (5)2.2.2 信息化应用系统 (5)2.3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5)2.3.1 存在问题 (5)2.3.2 改进方向 (6)第3章信息化建设目标与战略 (6)3.1 总体目标 (6)3.2 阶段性目标 (6)3.3 信息化战略 (6)第4章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7)4.1 网络基础设施 (7)4.1.1 建设目标 (7)4.1.2 建设内容 (7)4.2 数据中心建设 (7)4.2.1 建设目标 (7)4.2.2 建设内容 (8)4.3 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 (8)4.3.1 建设目标 (8)4.3.2 建设内容 (8)第5章应用系统规划与建设 (8)5.1 企业资源计划(ERP) (8)5.1.1 系统功能 (8)5.1.2 系统选型与实施 (9)5.2 客户关系管理(CRM) (9)5.2.1 系统功能 (9)5.2.2 系统选型与实施 (9)5.3 供应链管理(SCM) (9)5.3.1 系统功能 (10)5.3.2 系统选型与实施 (10)5.4 生产执行系统(MES) (10)5.4.1 系统功能 (10)5.4.2 系统选型与实施 (10)第6章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1)6.1 信息安全策略 (11)6.1.1 策略制定 (11)6.1.2 策略实施 (11)6.1.3 策略评估与优化 (11)6.2 网络安全防护 (11)6.2.1 网络架构安全 (11)6.2.2 网络设备安全 (11)6.2.3 网络流量监控 (11)6.3 数据安全与备份 (11)6.3.1 数据安全 (11)6.3.2 数据备份 (11)6.3.3 数据库安全 (12)6.4 应急响应与灾难恢复 (12)6.4.1 应急响应 (12)6.4.2 灾难恢复 (12)6.4.3 安全事件管理 (12)第7章:系统集成与数据治理 (12)7.1 系统集成策略 (12)7.1.1 总体架构规划 (12)7.1.2 集成技术选型 (12)7.1.3 集成接口规范 (12)7.1.4 集成项目管理 (12)7.2 数据标准化 (13)7.2.1 数据标准制定 (13)7.2.2 数据标准实施 (13)7.2.3 数据标准维护 (13)7.3 数据质量管理 (13)7.3.1 数据质量评估 (13)7.3.2 数据质量改进 (13)7.3.3 数据质量监控 (13)7.4 主数据管理 (13)7.4.1 主数据识别 (13)7.4.2 主数据治理 (13)7.4.3 主数据共享 (14)第8章信息化项目管理 (14)8.1 项目组织与管理 (14)8.1.1 项目组织结构 (14)8.1.2 项目管理流程 (14)8.1.3 项目资源配置 (14)8.2 项目进度控制 (14)8.2.1 项目进度计划 (14)8.2.2 项目进度监控 (14)8.2.3 项目进度调整 (15)8.3 项目质量保证 (15)8.3.1 质量管理体系 (15)8.3.2 质量控制措施 (15)8.4 项目风险管理 (15)8.4.1 风险识别 (15)8.4.2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5)8.4.3 风险监控 (15)第9章人才培养与培训 (15)9.1 人才培养策略 (15)9.1.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15)9.1.2 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16)9.1.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6)9.2 培训体系建设 (16)9.2.1 培训需求分析 (16)9.2.2 培训课程设计 (16)9.2.3 培训方式多样化 (16)9.3 员工技能提升 (16)9.3.1 开展内部培训 (16)9.3.2 外派培训 (16)9.3.3 建立学习型组织 (16)9.4 人才激励机制 (16)9.4.1 绩效考核与激励 (17)9.4.2 人才培养与晋升 (17)9.4.3 人才关怀与福利 (17)第10章实施保障与持续优化 (17)10.1 政策与组织保障 (17)10.2 资金与资源保障 (17)10.3 实施效果评估 (17)10.4 持续优化与升级策略 (17)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中建三局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

• 操作层 – 减低数据的重复整理,提高数据的准确率 – 提供施工全过程的完整的结构化的数据资料
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信息化达标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
静态 预算额
☆ ☆
动态 计划额
☆ ☆ ☆
☆
实际值
动态 完成额
☆ ☆ ☆ ☆ ☆
☆ ☆ ☆
耗费额
☆ ☆
差额 ☆ ☆ ☆ ☆ ☆ ☆ ☆ ☆ ☆
赢值
☆ ☆
☆
多层级系统分布式部署
数据库 服务器
数据库 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LDAP目录服务器
群集 容灾中心
CISCO Access Server
CISCO Router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探讨
目录
需求分析及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及应用方案 实施方案及计划
目录
需求分析及系统规划 系统设计及应用方案 实施方案及计划
塑造结构化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成本结构
技术结构
业务结构 资本结构
资源结构 管理结构 财务结构
战略性目标
管理 目标
项目管 理目标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 成本管理 物资管理 设备管理 周转材管理 劳动力管理 计划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环境 资金管理 风险管理 竣工管理
综合项目管理系统
合同管理 成本管理 物资管理 设备管理 周转材管理 劳动力管理 计划进度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环境 资金管理 风险管理 竣工管理
局公司
总承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指南施工企业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和向导,是各类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和依据,企业信息化规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企业各部门的目标与功能为基础,同时结合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掌握,制定出企业信息化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从而达到全面系统的指导企业信息化进程和协调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充分有效的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以全面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在哪里、将要到哪里去、怎么去、为什么去、怎样激励和考核等问题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的总体布局。
这个阶段核心要回答如下问题: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内容都包括什么?为满足企业管理需求,施工企业一般需要哪些IT系统支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策略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指导思想是什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路线是什么?如何测算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比?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一般风险都有哪些?如何管理?施工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全过程管理?如组织机构、部门设置等。
1基本理念1.1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企业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有效的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运作,它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力的效果也越发显著。
——提高施工企业竞争力,核心是通过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敏捷化、柔性化和精益化,最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主要是促进企业管理与组织模式的变革,带来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有利于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和项目管理结合起来,使企业管理者能够迅捷的对市场做出反应,制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使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更加有效的配置。
1.2企业信息化的内涵企业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和互动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涵。
2.1指导思想——信息化对企业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动态的看待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成效获得要面向未来——信息化本身并不能够促进企业的任何优势,它只是企业运行的必要条件,关键是信息化的应用如何与企业战略、组织、流程和管理控制系统的融合——由于IT的发展和社会应用日益广泛,IT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战略。
也就是说,要确定施工企业中哪些部门或项目管理过程先进行信息化,哪些可以等待更好的时机。
如果我们将施工企业按照其价值链划分为若干环节,毫无疑问,应当照顾那些最需要信息技术支持的环节。
——信息技术是通过改变价值活动的进行方式来影响价值链的。
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物理上的实际部分和信息处理部分。
实际部分包括了执行活动所需要完成的实际任务,而信息处理部分包括了信息的获得、处理和传输。
每个价值链环节的信息处理部分都可以被信息技术所支持。
2.2标准规范——管理方面:主要标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性文件》(GB/T50326-2006)。
——信息化方面:主要标准有GB/T166806《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079《软件维护指南》、GB/T11457《软件工程术语》、GB/T12504《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5《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856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等。
2.3集成框架框架从上到下分成企业门户、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等信息应用层,项目管理、财务管理好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办公、远程监控、档案管理及知识管理等系统应用层,以及数据库系统层,合计共三层十个系统;最终所有的系统都应集成到一个平台上。
2.4其他内容类别说明1 理论方法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等2 关键技术平台建设、系统集成、信息安全、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等3 软件工具开发工具、配置工具等4 硬件支撑网络、服务器、计算机、其他工具等5 评价指标分别从业务、技术、保障、应用和成效五个方面评价6 实施过程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法论3.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建设覆盖公司总部、各子公司、分公司和全部项目部的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就要重视总体规划,核心关注信息化的全局性和系统性,特别要防止后期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发生;具体实施要分步进行,分步的原则主要参照各个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紧急性、现实性等因素来决定。
3.2专业成熟,重在应用选择的专业的软件厂商是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基础,重在应用效果是衡量信息化绩效的主要评价指标。
3.3针对实际,强调实效坚持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坚持先进的IT技术与公司信息化建设方针相结合,防止片面追求“高、精、尖”和“大而全”。
3.4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要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不断扩大管理信息系统的覆盖面和使用率;整个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要重视总结,持续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管理的能力。
4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一般由“一个平台,十个系统”组成。
其中集成平台是应用系统模块化的基础,平台系统所采用的应用服务器、数据整合平台、ESB企业服务总线须对各个软件厂家数据库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业务基础平台要求提供规则引擎,报表引擎,工作流引擎,组织结构和权限管理引擎,还需要提供表单自定义,菜单自定义,系统参数设置等基础平台功能。
4.1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DSS)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它是管理信息系统(MIS)向更高一级发展而产生的先进信息管理系统。
它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由八库系统和人机界面技术构成,其中八库主要由数据库系统、模型库系统、方法库系统、知识库系统、文本库系统、图形库系统、语音库系统和工具库系统组成;人机界面技术主要包括可视化图形界面技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界面技术和自然语言界面技术等构成。
4.2综合项目管理系统施工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以获取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和实施项目为企业工作的主线,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基本工作单元。
施工企业通过参加招投标等方式获取项目合同,通过组织资源开展项目施工,工程建设同步获得收入和消耗成本,进而形成企业的利润。
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核心业务系统。
该系统将覆盖施工项目全生命周期,实现在线项目审批、项目合同管理、计划和进度管理、资源管理、项目安全和质量、项目风险、项目竣工管理、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等功能,通过在施工项目的全部应用,从而加强总公司对全部项目的总控能力,同时不断累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决策与管理数据,进而培植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4.3协同办公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几乎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处于协同工作之中,由此产生大量的协同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会占到组织信息总量的80%,管理好它们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而支撑这块业务的就是企业协同办公平台,它是对组织中“人、财、物、文、档、会”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的软件,它是团队组织的协同工作平台和工具。
协同办公平台一般包含信息公告、办公需求、即时通讯、工作流程、各种门户、专项活动、员工社区、知识中心、企业风采、视频会议、其他管理等功能模块。
4.4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平台的建设总体目标为使企业由事后财务型管理变为全过程财务型管理,最终走向智能、高效和优化控制。
具体表现为在满足基础核算的基础上,实现总公司的财务集中、全面预算、资金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全面统一,帮助企业从会计核算型向决策经营型转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4.5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将全面帮助企业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规范过程管理,实现信息共享,达成人力资源的目标。
4.6远程视频系统该平台将会对在施工项目的现场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监控,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通过程协调和指挥,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现场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从而做到动静皆管的立体管理机制。
4.7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借助计算机与现有的网络技术实现对各部门形成的科技类、文书类、公文类等其它类型的档案,从电子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最终归档及网上查询利用、借阅统计进行全面管理,实现档案信息管理传输的自动化、文档一体化、共享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实现档案管理,取代原有手工管理档案的落后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将档案管理建设成一个先进的、综合的数字化业务系统,从而把档案管理归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8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英语: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是收集、处理、分享一个组织的全部知识的信息系统,通常有计算机系统支持,即利用软件系统或其他工具,对组织中大量的有价值的方案、策划、成果、经验等知识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积累知识资产避免流失,促进知识的学习、共享、培训、再利用和创新,有效降低组织运营成本,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方法。
需要满足非结构化知识处理能力以及结构化知识处理能力、便捷的呼入问题引导解答应用、完善的文档及内容管理子模块、知识维度的自由设定、个人知识门户、知识地图、知识培训、知识统计、企业文化积累、研发成果积累、关键员工知识、所见即所得编辑器、异地协同等需求。
4.9企业门户系统企业门户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实时关联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接触点访问到其所需要的个性化信息。
企业门户系统的建设有三个目的:单点访问、应用集成和个性化。
企业门户系统一般包括单点登录、发布和收集信息、个性化定制、企业应用集成、用户级安全管理等基本功能或需求的满足。
4.10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是保证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网上交易实现的体系,对于施工企业而言,主要是满足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或供应商之间的数据交换、电子采购和网上结算等业务处理的需求,特别是对于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管理,需要满足网上采购、咨询洽谈、网上支付与结算、电子银行、意见征询、业务管理等功能。
5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路径5.1无信息化基础的施工企业无信息化基础特征:企业信息化应用领域一片空白。
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特征:工具、传统OA、财务管理等已经开启信息化应用。
信息化建设效益一般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即有形效益,如提前了项目工期、裁减了人员、减少了库存等等,而间接效益多是无形效益,如提高管理水平、引发系列变革等等。
基于直接效益的方法推荐一种“经济效益分析模型法”,基于直接和间接效益综合的分析方法是“平衡积分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