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货币在经济交易中的周转次数,通常用GDP与货币供应总量的比值来衡量。
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已经成为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原因。
首先从经济因素来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的变迁。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的发展迅速,而服务业的货币需求相对较低。
与此制造业也在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导致了货币在经济交易中的周转次数减少。
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也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信用货币的普及和国际支付结算手段的多元化,也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从金融因素来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原因主要与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有关。
我国的货币政策长期偏向宽松,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过度扩张,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我国金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导致了货币在经济交易中的流通效率不高。
我国金融市场中存在较多的“僵尸企业”和“僵尸债务”,这些“僵尸”经济实体在经济交易中的障碍也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针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
需要加大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提高货币在经济交易中的周转率。
应当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适时收紧货币供应,避免通货膨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负面影响。
应当加快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货币在经济交易中的流通效率。
需要持续整顿和化解“僵尸企业”和“僵尸债务”,消除经济实体中的不良因素,为货币的流通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金融问题,其原因主要涉及到经济结构、货币政策、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等多个方面。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在经济系统内流动的频率。
它反映了货币的使用效率和经济交换的活跃程度。
本文将从定义、影响因素和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义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货币的使用频率,通常用GDP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来表示。
即货币流通速度=GDP/货币供应量。
二、影响因素1. 实际经济活动的速度:经济活动的繁荣与萧条会直接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经济活动的速度越快,货币的流通速度也会相应加快。
2. 价格和物价水平:价格水平的上涨会导致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因为人们会尽早消费以避免更高的物价。
3. 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收入水平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储蓄倾向,导致货币的流通速度较慢;而收入水平较低的人则倾向于将货币用于消费,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策宽松时,货币供应量增加,货币流通速度较快;政策紧缩时,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流通速度较慢。
三、意义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反映了经济的活跃程度和货币运行的效率。
1. 经济活力:货币流通速度快意味着经济活动频繁,企业生产投资增加,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增长加快。
2. 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因为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同样数量的货币所支持的交易额就越大,价格上涨的压力就越大。
3. 货币政策调控: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成为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当经济活动萧条,货币流通速度缓慢时,央行可以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当通货膨胀加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央行则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来稳定物价。
综上所述,货币流通速度是反映经济活跃度和货币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复杂多样,包括实际经济活动的速度、价格和物价水平、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以及货币政策等。
正确理解和把握货币流通速度的意义,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参与者更好地把握货币流通的动态变化,促进经济的稳健发展。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作者:徐松歌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1期徐松歌(漯河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处,河南漯河 462000)摘要:货币流通速度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根据费雪方程式,货币流通速度决定货币流量,从而决定收入。
在名义收入一定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着货币供应量的多少,货币政策的制定要考虑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影响。
而且,货币流通速度连接了实体经济的产出和金融领域的货币,反应了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因此,系统的研究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广义货币;狭义货币;周期波动;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30-0117-01收稿日期:2013-09-10作者简介:徐松歌(1976-),男,河南省漯河市人,漯河市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处.经济师,现主要负责单位财务工作。
费雪交易方程式中的货币是指经济中的货币存量,方程式的左边表示货币市场,右边表示商品市场,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货币供给量就等于货币需求的实现量。
可见,所有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将反向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一、货币流通速度与居民消费习惯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流通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处于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的时间内,同一单位货币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实现多次周转,我们定义在一年当中,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为货币流通速度。
从长远来看,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与一国居民的消费习惯有关,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等从很大程度上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若一国居民偏爱消费,则货币更多的会投入到流通领域,则此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快,反之,若偏爱储蓄或节俭,货币流通速度则会相对较慢二、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流通量、物价水平利用交易形式的货币数量方程:,我们知道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表示为货币流通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货币银行学作业(一)《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姓名:杨承专业班级:金融1105学号:20111310200在货币银行学的第一章中,老师讲到了货币流通速度这一节。
首先,对于货币流通速度这一概念的含义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一定数量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与自身的比值,第二种是一定面额的货币在一定时间内被交易的次数。
然后就这两种含义,可以从中看出几个关键词汇,一定数量的货币、商品价格等,所以,对于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可以分别从这些词汇中入手来进行分析。
1、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便取决于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当政府支出增加时,国民收入会成倍增加,但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收入增加,但消费却并没有收入增加的快,结合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第一种解释看来,自身的价值总额虽然增加,但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额却是没有自身价值总额增加得快的,所以货币流通速度实际上是在减小。
同理当政府支出减少时,虽然国民收入也在成倍减少,但是有些固定消费却并不会少,也就是消费的减少没有国民收入减少的快,所以这样看来,货币流通速度实际上是在增加的。
2、商品的价格。
涉及到价格问题,就要牵涉到通货膨胀与紧缩了,可分为四个方面来讲,当极度膨胀时,会出现所谓的“需求旺盛”,通过凯恩斯模型的分析,极度膨胀时政府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防止利率过高,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降低总需求,国民收入一定会下降,货币存量会减少,物价上涨很快,这样看来货币流通速度会增加;当适度膨胀时,需求也很旺盛,政府在这种情况下会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松紧结合,此时货币存量增加了,物价也有一定的上涨,实现的商品总额也增加了,但增加的要稍微多一些,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会有一定的增加,但没有极度膨胀时增加的多:而同理,当经济极度萧条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得货币存量增加,但需求并不旺盛,物价会下跌,所产生的商品价格总额减小,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会减小;当经济萧条不严重时,政府会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此时货币存量减少,需求也不太旺盛,物价也会有一定的下跌,所以货币流通速度也会减小,但没有极度萧条时减少的多。
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货币流通速度分析货币流通速度是衡量一国货币流通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货币在经济中的使用效率和交易活跃程度。
本文将对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货币流通速度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货币在经济中的交易频率,通常用GDP与货币供应量的比值来表示。
简单来说,货币流通速度反映了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次数。
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1.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普及提高了货币交易的便捷性和速度,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
2.经济结构:不同行业的交易活跃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3.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4.人们的支付习惯:支付习惯的改变,例如更多的人选择线上支付而非现金支付,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5.经济信心:经济信心的提高会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三、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方法1.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比较货币流通速度与GDP增速的趋势,可以分析货币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及效率。
2.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胀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与物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比较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胀率的变化,可以研究通胀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3.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从而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通过货币政策的变化对货币流通速度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综上所述,货币流通速度是反映货币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指标,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于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制定货币政策以及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更好地把握货币流通速度的动态变化,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一)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Circulation)首先,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
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
例如,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花生,乙用这10元向丙买布,丙又用它向丁买衣服,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二)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况: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通常有两种:交易型货币流通速度和收人型货币流通速度。
本文采用常用的收入型货币流通速度计算。
根据MV=PY,V=PY/M=GDP/M,GDP为名义GDP,由1998年第l季度至2007年第1季度的数据,得到货币的流通速度V0、V1和V2,计算公式分别为V0=GDP/M0,V1=GDP/M1,V2=GDP/M2,其中GDP为根据季度GDP数据调整而得到的估算年度数据,M0、M1、M2皆为季度的货币供应量,只是范围不一样,M0为流通中的现金,M1是M0加上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M2是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三)从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
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
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
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
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0 01
一6 O % .2
2 0 02
一6 1 % 0
2 0 03
一5 6 % 1
2o 04
2 4 % 8
2 0 05
一2 1 % 8
2 0 06
一0 8 % .6
2 0 07
4. 3 5 %
2 0 08
一0 7 % 9
借鉴我 国已有 的研究成果 , 导致 我国货 币流通速度 呈现下 降趋势的 从图 1 我们 可以看 出, 在这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 变化很 大 , 绝对值 原 因很 多 。大 致 有 下 面 几 个 方 面 : 济 增 长 率 、 济 货 币 化 、 融 创 新 、 从 经 经 金 利 来看 , V从 19 9 0年 的 12 .2变 至 20 8年 的 0 6 ; 表 1可 以看 到 , 货 率及其变化 、 00 .3从 就 通货膨胀率 、 市场化进程 、 产业结构调整 、 区域间经 济发展水 币流通速度的年度变化率来看 , 它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 多年份都 超过 了 平不均衡等等 。本文主要从宏观方面来分析几个 因素的影响机 制。 很 5 , % 最大的达 到了 一7 7 %。这也说明货 币流通速度极不稳定 。总体上 .8 l 经济增长率。公式为: 、 经济增长率 : 旦 ( :19 i 90 来 说 货 币 流通 速 度 呈 下 降趋 势 。  ̄ Jl i yl 四 、 国 货 币流 通 速 度 呈 下 降 趋 势 的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我 1 91 2 0 9 … 0 7) 表 2 19 20 9 1~ 0 8年 我 国经 济 增 长 率
一7 8% 7
1 9 92
一5. 4% 8
19 93
一4. 2% 4
19 94
1. 40%
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
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在经济系统中的流动频率。
它与经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经济运行和金融政策也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货币的本质与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作为经济交换的媒介和计量单位,起到促进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可以作为一种通用等价物,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在经济中进行交换和支付的频率。
一般而言,货币流通速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经济活动水平:经济活动的繁荣程度将直接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经济活动旺盛的时期,人们购买商品和服务的频率会增加,货币的流通速度也会加快。
2.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减少,流通速度会相应加快。
3. 政府政策:政府对货币政策的调控也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宽松将倾向于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放缓。
二、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的关系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活动的增加会促进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
在经济活动繁荣时期,人们的购买力增强,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增加,导致货币更快地流通。
另一方面,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当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货币单位时间内的交易量增加,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快速的货币流通速度可以加快资金的周转,增强市场活力,促进企业的投资和创新。
三、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也很显著。
一个国家或地区货币流通速度快,则意味着经济活动繁荣,生产投资活跃,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然而,过快的货币流通速度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风险。
当货币的流通速度过快,超过实际经济交易的需要时,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加剧经济的不稳定。
相反,货币流通速度过慢则可能导致经济活动的低迷和需求冷淡。
1984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统计规律研究
1984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统计规律研究一、简介二、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三、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四、中国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统计规律及分析五、未来展望标题一:货币乘数是什么自1984年起,中国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投入经济中所带动的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的增长。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货币乘数以及它的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标题二: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乘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货币供给、储蓄率、金融基础设施等。
其中,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带动银行放贷,同时也增加了货币乘数。
储蓄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第二个因素。
当储蓄率越高时,银行的存款利率就越高,使得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
因此,储蓄率越高,银行的储蓄越多,货币乘数也越大。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政策、经济环境、金融基础设施等,也会影响货币乘数大小。
标题三:货币流通速度是什么货币流通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的交易频度和交易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与消费者支付方式、经济社会活动的繁茂程度等有关。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流通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标题四: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货币供应、经济体制、生产和消费行为等因素。
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
当经济活动强劲时,货币需求相对增长,而货币供应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
反之亦然。
经济体制是另一个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市场化经济体制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
生产和消费行为也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消费者支付方式、税收和其余政策也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标题五:中国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统计规律及分析自1984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也有所增加。
但是,在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的增加之后,中国还面临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
货币流通速度宏观经济中的货币市场活跃度
货币流通速度宏观经济中的货币市场活跃度货币流通速度:宏观经济中的货币市场活跃度在宏观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是衡量货币市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货币流通速度反映了货币在经济中的使用频率与速度,通常通过货币流通速度指标来加以衡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货币流通速度在宏观经济中的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及意义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在经济系统中的使用频率和速度。
它反映了货币的使用效率和货币市场的活跃程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
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当货币流通速度提高时,同等数量的货币可以实现更高的交易额,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此外,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还可以提高货币的效用,增加货币的价值。
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1. 经济信心:经济信心的不稳定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当经济信心低迷时,人们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而不愿意进行投资和消费,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2. 利率水平:利率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利率较低时,借款成本下降,企业和个人更愿意借款进行投资和消费,货币的流通速度会相应提高。
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货币政策的紧缩会导致利率上升,进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而货币政策的宽松则相反。
4. 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结构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在发达国家,货币市场活跃度通常较高,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更加开放和多元化,货币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
三、货币流通速度的测量方法货币流通速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常用指标:货币流通速度绝对值指标和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值指标。
1. 货币流通速度绝对值指标是指某一时期内的货币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公式为:货币流通速度 = 货币供应量 / 国内生产总值2. 货币流通速度相对值指标是在货币供应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不变的情况下,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和货币市场活跃度的变化来计算。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 . 制度变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B o r d o和 J o n u n g ( 1 9 8 7 ) 首先 将 银 行 普 及 程 度 , 金 融 发展 程度 , 以及 货 币化 程 度 和经 济 稳 定 性 四个 定 性 的问题 定量化 , 然后 把 这 四个 变量 加 入 到 货 币流 通 速 度 函数 中 , 对 以前 的传统 模 型 加 以较 大 的改 进 。研 究 结 果为 : 首先 , 纸 币 的推 广 、 商 业银 行 业 务 的 不 断发 展 造 成 了货 币流通 速度 的下 降 。然后 , 由于股 票 、 债 券等 货 币市 场工 具和 金融创 新 的不断 出现 也加快 了货 币流 通 速度 造成 货币 流通 速度 的上升 。货 币流通 速度 的运 行 趋势 就 呈现 为 “ U” 型 结 构 J 。S i k l o s ( 1 9 9 7) 使 用 协 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 型进行研究后认为 , 作为传统的 货 币流通 速度 函数 缺乏 长 期 稳定 性 , 但 加 入 制 度 因 素 变量后 则会 产生 稳定 的均 衡关 系 。 3 .金 融创 新对 货 币流通速 度 的影 响 H a m b u r g e r ( 1 9 8 4 ) 认为我 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 的 减慢 , 是 不 断 出 现 的 金 融 创 新 所 增 加 的 风 险 造 成 的_ 6 ] 。梁大鹤和齐中英 ( 2 0 0 4 ) 对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 与金 融创 新 的相互 影 响 实证 分 析 后认 为 , 中 国 的金 融 创 新与 M0 、 M1 流通 速度 为 正相 关 , 与 M2流 通 速度 为 负相关 。这 与前 面几 位 学者 研 究 后 提 出 的 , 金 融创 新 会 造 成 货 币 流 通 速 度 加 快 的 结 论 相 反 。 方 轶 强 ( 2 0 0 9 ) 对 中国 1 9 9 6 至2 0 0 8 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和金融 创新进行了研究后发现 , 在某种金融创新普及前 , 中国 货 币流通 速度 为下 降趋势 , 而在 推广 时期 , 中国货 币流 通速度就停止了下降, 这种金融创新普及以后 , 中国货 币流 通速 度就 开始加 快 , 对此 , 他得 出 了金 融创 新会 造 成货 币流 通 速 度 加快 的 结论 。樊 玉 红 ( 2 0 1 0) 认 为
【最新精选】关于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及我国特点的分析关于货币流通速度,许多经济学家都有不同主张。
费雪看到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变的,认为仅基于技术的提高而促使运输成本降低一项,便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长期上升的趋势。
但是他认为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很小,在其现金交易方程式的分析中假定其为常数(费雪,1911)。
现金余额说代表人庇古认为货币收入有多种用途,且相互排斥,当觉得保持现金所得收益大于其损失时,则必定会增加现金余额,这就意味着流通中现金的增加,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庇古,1923)。
凯恩斯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塑的”。
货币流通速度是实际国民收入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它是实际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函数,实际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是通过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起作用的。
一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要慢于收入变化。
并且利率上升将减少实际货币需求,从而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凯恩斯,1933)。
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但却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利率有着十分稳妥的函数关系。
但是,这个结论在70年代末受到了挑战。
随着金融创新和制度的变迁,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大,它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特征是不稳定的。
这里我们用我国1994—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
对于货币的流通速度的计算,其理论依据不外乎传统的交易型货币数量公式MV = PT 和收入型货币数量公式MV = Y ,其中M 为货币数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 P 为交易商品的价格, T 为商品交易量, Y 为名义收入。
我们收入用GDP代替,货币量分别M1、M2,并计算流通速度。
年份M1(亿元) M2(亿元) GDP(亿元)V(M1)V(M2) 1994 20540.70 46923.50 48197.90 2.346458 1.0271591995 23987.10 60750.50 60793.70 2.534433 1.0007111996 28514.80 76094.90 71176.60 2.496128 0.9353661997 34826.30 90995.30 78973.00 2.267625 0.867881998 38953.70 104498.50 84402.30 2.166734 0.8076891999 45837.30 119897.90 89677.10 1.956422 0.7479462000 53147.15 132487.52 99214.60 1.866791 0.748862001 59871.59 152888.50 109655.20 1.831506 0.7172232002 70882.19 183246.94 120332.70 1.697644 0.656672003 84118.81 219226.81 135822.80 1.614654 0.6195542004 95971.01 250802.79 159878.30 1.665902 0.6374662005 107279.91 296040.13 183217.40 1.707844 0.6188942006 126028.05 345577.91 211923.50 1.681558 0.6132442007 152519.17 403401.30 257305.60 1.687038 0.637842008 166217.13 475166.60 300670.00 1.808899 0.6327682009 221445.81 610224.52 340507.00 1.537654 0.558003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货币的流通速度并不是一个常数,而且呈现出总体向下,有一定的波动,而且M1的波动大于M2的特点。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人民币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意味着单位货币在某一时间内进行的经济交易的频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和金融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方面,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放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在金融方面,货币政策的松紧度、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科技的进步等因素也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驱动,而随着投资效率递减和全球需求疲软,中国经济增长呈现下行趋势。
这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不强,消费增速放缓,经济增长放缓,货币需求减少,进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中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服务业比重增加,而服务业对货币的依赖度较低,也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缓。
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对货币流通速度也有影响。
货币政策的宽松导致货币供应增加,但是由于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经济发展持谨慎态度,他们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情况下更愿意持有货币而非进行投资和消费,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缓。
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提高了货币的流动性,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
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会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
随着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金融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更愿意通过电子化手段进行支付,而不是使用现金。
这也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是由多种经济和金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货币政策逐步趋向稳健,金融市场和金融科技不断发展,货币流通速度是否会在未来出现改变还有待观察。
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何为货币流通速度?所谓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
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
那么是什么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这就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凯恩斯将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周期联系起来,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可塑的。
弗里德曼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虽然不是一个常数,但却与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利率有着十分稳妥的函数关系。
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前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当稳定的,中国人民银行也曾经总结出1:8 的货币投放比例。
但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内有下降的现象,短期内呈现出很强的顺周期性。
对于这一现象,有的人认为,居民货币收入水平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居民收入增加时,手里的现金占收入的比重就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放慢,但是也有的人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货币进行经济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增加,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我们应当客观的分析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通过对各个文献的研究。
得出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之一就是经济货币化。
所谓经济货币化就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也就是货币经济像非货币经济扩展。
一般以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作为衡量货币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随着生产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经济货币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每年被吸引入经济体系中的货币数量是递减的。
但货币化过程不但包括物质产品的货币化与市场化,还包括服务产品的货币化和市场化,既包括流量资产的货币化和市场化,还包括存量资产的货币化和市场化。
浅议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因素及政策建议
浅议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因素及政策建议[摘要] 我国当前经济虽然增长较快,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总体趋势并没有改变,而我国要进一步发展我国经济,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考虑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标签:货币流通速度因素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货币交易流通速度的计算都是采用费雪提出的著名的“交易方程式”,即:MV=PT,其中V代表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P为价格,T为全社会的商品和劳务交易总额。
而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的计算MV=PY,其中V代表货币收入流通速度,P为价格,Y一般为GDP或GNP。
故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实现国民收入的速度,其内涵是:一年内的货币存量媒介该年国民收入所周转的次数。
货币的收入速度较交易速度更有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因为全社会的商品和劳务交易总额数据是很难得到的。
另一方面,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包含了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货币收入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PY/M,进行简单的变换可得:V=(PT/M)×(Y/T)=Vt×(Y/T),其中Vt是货币交易速度。
即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等于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乘以国民收入与交易总额的比值。
进行货币收入流通速度的分析明显会要分析到影响货币交易速度的变量,可以认为如利率、货币的流动性等变量会影响到货币的交易速度。
而如货币化程度等变量主要影响Y/T,因为随着货币化程度的提高要实现一定的国民收入需要用货币参与交易的商品额越多,国民收入的实现越困难,货币收入速度越低。
故笔者认为分析货币的收入速度时间接的分析了货币的交易速度。
只是因为货币的交易速度更加直接和利率、货币的流动性等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变量有关,使得不少学者开始认为仅分析货币的交易速度更有现实意义。
事实上却由于选择替代变量导致的货币交易流通速度的不确定性使得其现实意义大大降低。
因而本文分析的货币流通速度为货币的收入速度。
二、货币流通速度周期波动的特征假说货币流通速度是顺经济周期的,即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周期的扩张期上升(或下降速度减缓),而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期和萧条期下降(或上升速度减缓)。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1. 引言1.1 概述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背景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间内的有效流通速度呈现逐渐减缓的趋势。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调控、金融体制改革、数字货币发展以及货币持有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背景上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现象在近年来逐渐凸显。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速下滑导致货币需求减少、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疲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流通渠道日益完善,货币的流通速度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数字货币的兴起及发展也对传统货币的流通速度产生一定的冲击。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只有深入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提出有效的政策对策来应对。
1.2 分析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意味着单位货币流通的频率减少,导致货币在经济中的传递速度变慢,可能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那么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可能会变得不够灵活,限制了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控能力。
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也会影响到经济增长速度。
在一个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环境中,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会受到削弱,可能会导致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下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还可能加剧通货膨胀的风险,因为货币在经济中的流通速度下降,可能会导致资金过度聚集在某些领域,加剧价格泡沫的形成。
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对经济和金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宏观经济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宏观经济因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企业和个人投资消费意愿降低,导致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速度变慢。
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
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货膨胀成为了一个常见的经济问题。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量增加而商品总量不变或增长缓慢,导致物价水平长期上升的现象。
而货币流通速度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通次数,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通货膨胀的程度。
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本文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货币流通速度是指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通次数,它的计算公式为:货币流通速度 = GDP ÷货币供应量其中,GDP代表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是指货币市场中各种货币形式和准货币形式的总量。
由此可见,货币流通速度既受经济总量的影响,也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二、货币流通速度与通货膨胀货币流通速度影响通货膨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影响物价水平,二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预期。
首先,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会让流通中的货币更快地被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从而导致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比如,一个人持有100元现金,每天只用10元来买东西,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10,而另一个人每天用完100元现金,那么货币流通速度为1。
显然,第二个人的行为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增加,由此导致物价水平上涨。
其次,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会影响通货膨胀的预期。
当人们认为通货膨胀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时,他们会变得更愿意持有商品而不是持有货币,从而促进通货膨胀的发展。
而当人们认为通货膨胀不太可能发生时,他们会愿意增加对货币的持有,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所以,货币流通速度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改变会反过来影响通货膨胀本身。
三、货币流通速度对通货膨胀的调控货币政策是调控货币流通速度的一种方式。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以达到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
当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央行通常会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即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或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从而抑制物价的上涨。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
解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和金融因素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是一个经济和金融问题,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发展、货币流通方式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创新、货币政策等方面进行解析,探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调整、消费观念变化等。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升级,大量企业和个人投资在固定资产和房地产等领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缓。
消费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货币的流通速度,人们更倾向于储蓄和理财,而非直接消费,这使得货币在流通中的速度变得缓慢。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导致了居民倾向于进行长期的投资和理财,而非迅速花费。
金融创新也是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居民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投入于金融产品中,而非直接用于日常生活消费,这也使得货币在流通中的速度下降。
尤其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种理财产品和投资产品层出不穷,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金融市场,从而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
货币政策也是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包括适度扩大货币供应和强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都对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近年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以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为主要目标,这也间接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金融市场发展和货币政策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要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消费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
应当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领域倾斜,避免过多的资金流入金融市场。
货币政策上要更加灵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鼓励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因素的实证分析
巨大的变化 。 货币政策不再是 以固定的 比率供应
货币 。 同时货币流通速度也不再是稳定不变的了。
特别是近 2 0年来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 而与此 同时央行对于货币的供给模式却基本上仍 然保持 以前的方法 。 少有考虑货 币流通速度变化 对货币供给结果的影响 。实 际上 。 正是货币流通
实证结果对各 因素给 出理论上 的解 释。 关 键 词 :货 币流通速度 ; 协整 ; 误差修正 文献标识码 :A 中 圈分类号 :F 8 0 4 2 .
美 国经济学家费雪在 2 0世纪初提 出了货币 流通与商品流通关 系的方程式 。 即著名的费雪交 易方程 。 也即: MV= 在这个方程式中, 尸。 费雪假 设 M 为一定时期流通 中货币平均数。 为货 币流 通速度 。 P为加权价格指数 。 为交易量。在这个
误差修正模型含有差分项 , 可以用来对短期进行 描述。结合前面数据指标的选择 , 将主要验证货 币流通速度与利率 、 通货膨胀率 、 储蓄率 、 经济增 长率、 经济货币化程度之间的协整关 系, 进而分析 各因素对我 国货 币流通速度的影 响。综上所述,
检验 , 如果残差序列稳定 , 就认为变量之间协整。
性。微观指标选取 的是个人储蓄率 。 能较好 的反
速度的降低使货币当局对货币需求的估计出现了 较大的偏差 , 使得我国货 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有必要结合相关货 币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
来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
应微观主体对持有货币的偏好 。本文采用一年期 定期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作为储蓄率 。
下面从 层次来对式( ) 1 进行 回归得 :
I = 一 n 00 8 + 00 7 + 00 8 仃 + .0 . 0 r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被认为是一种由于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而作为购买手段,并能清偿债务的支付工具。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
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
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
例如在一定时期内,甲用十元买了乙的一块布,然后乙用这十元买了丙的大米,丙又用这十元钱买了丁的水果。
这十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三十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三次。
影响因素主要分为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
其中经济因素是最基本的其中包括。
一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
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
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二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
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
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
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
三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
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
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则相对加快。
四 财务及结算制度的影响
如一定时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资,每项支付期短,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
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
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变动的预期,还包括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
心理预期导致的行为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储蓄和购买行为,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近年来,由于改革过程中的制度性问题并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速度有所减缓,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也有所下降,预期收入与预期支出的差距日益扩大,人们不得不增加预防性货币的持有。
为将这部分闲置货币转化为有效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使其在生产和消费领域流通起来,进而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必须做好相关工作,强化居民的经济信心。
①加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或新兴筹资方式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空账问题;②加强财政、企业、个人三方的合作,解决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体制身份转换的福利清算问题;③落实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再就业培训制度;④借助财政力量提高职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改善社会供求结构,理顺价格机制我国的供求矛盾可说是转型期各类矛盾的集合点。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了总量和结构上的供给过剩。
不完善的市场机制还造成了供给结构的刚性,加大了调整的难度。
要改变以上状况,须做到几点:①建立彻底的市场淘汰机制,压缩多余的生产能力,增强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②消除强大的条块分割体制和地方保护主义,促使生产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流动、集中;③建立企业自身的创新机制,树立市场导向的战略思想,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④制定宏观指导政策,优化产品结构、地区结构,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积极性
央行连续下调利率在于实现其政策目标,但却缩小了银行利差空间,降低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要激活银行的这部分闲置资金,加强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则需推动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①逐步放开同业拆借利率;②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的自主权,一定范围内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贷款利率,使其按市场规律灵活运用资金;③进一步完善浮动利率管理体制,形成金融机构统一的贷款利率上下限,并适当扩大浮动利率的范围;④简化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规范各类利率,并允许金融机构根据贷款风险、成本和质量灵活对各档利率水平确定浮动幅度。
同时逐步取消反映政策要求的优惠利率和差别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