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种类详解

合集下载

非接触IC卡技术

非接触IC卡技术

1IC卡概念IC卡具有防磁、防静电、抗破坏性和耐用性强;防伪性好;存储数据安全性高(可加密);数据存储容量大;应用设备及系统网络环境成本低;品种型号齐全;技术规范成熟等特点。

其极高的安全性现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磁卡及其它数据卡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IC卡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产品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关键在于IC卡的应用,它标志着一种信息处理手段的问世。

未来多功能的IC卡普及与应用将改变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全面迈向电子化时代的钥匙。

1.1IC卡的主要特点∙高可靠性:防磁、防静电、抗破坏性和耐用性强∙高安全性:防伪性好∙存储数据安全性高(可加密)∙数据存储量大∙方便使用:应用设备及系统网络环境成本低∙多应用类型:品种型号齐全、技术规范成熟各种各样的IC卡1.2IC卡的分类根据集成电路类型分:存储卡(非加密卡):卡内的IC芯片主要是EEPROM,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硬件加密功能。

逻辑加密卡:有加密逻辑电路通过校验密码方式来保护卡内的数据对于外部访问是否开放,但是是低层次的安全保护,无法防范恶意性的攻击。

CPU卡(智能卡):卡内的IC中带有CPU、存储单元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

装有COS 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信息纽扣(TM卡)根据卡与外界数据交换的界面不同分: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双界面卡根据卡的应用领域不同分:金融卡非金融卡1.3IC卡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IC 卡用卡装置(独立或联网)管理系统1.4IC卡制造过程涉及IC卡制造、IC卡的应用、IC卡机具产品和IC卡数据的编码接触式1.5IC卡的基本标准1.接触式IC卡的基本标准2.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标准1.5.1 有关IC卡应用的标准和规范1. 社会保障卡建设总体规划劳动保障部19992. 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3. JR/T 0008-2000 银行卡发卡行标识代码及卡号4. 中国石化加油集成电路IC卡应用规范V1.05. ISO 8583-1:2003 金融交易卡产生的报文1.5.2 有关IC卡机具的标准接触式IC卡机具产品主要依据于国家标准GB/T 18239-2000、GB9254-1998、GB/T17618-1998、GB4943-2001等,涉及IC卡机具的功能、电源适应能力、电气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等20多项。

非接触IC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IC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IC卡详细介绍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m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非接触性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二者之间的通讯频为13.56MHZ。

非接触性IC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是,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读写器则一般由单片机,专用智能模块和天线组成,并配有与PC 的通讯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2.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区。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CDF)用户区(ADF)。

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及发卡机构使用。

用户区:用于存放持卡人的有关数据信息。

3.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⑴可靠性高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 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⑵操作方便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⑶防冲突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⑷可以适合于多种应用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

分类
分类
非接触式IC卡又可分为: 1).射频加密式(RF ID)通常称为ID卡。射频卡的信息存取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主机和射频之间没 有机械接触点。比如HID,INDARA,TI,EM等。 大多数学校使用的饭卡(厚度比较大的),门禁卡,属于ID卡。 2).射频储存卡(RF IC)通常称为非接触IC卡。射频储存卡也是通过无线电来存取信息。它是在存储卡基 础上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比如MIFARE ONE。 一些城市早期使用的公交卡,部分学校使用的饭卡,热水卡,属于射频存储卡。 3).射频CPU卡(RF CPU)通常称为有源卡,是在CPU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射频收发电路。CPU卡拥有自己的操 作系统COS,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能卡。 大城市的公交卡,金融IC卡,极少数学校的饭卡,属于射频CPU卡。
三大威胁
三大威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智能卡技术也被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随之带来的是智能卡安全控制器经常遭受大 量的黑客攻击。越来越多的攻击也宣布了以前许多设计声称其产品非常安全的说法的终结。
对于非接触卡应用来说,则需要非常高级别的私密保护和数据保护。而特别设计的安全控制器,则能够满足 这类应用的私密保护和数据保护的高级需求。
谢谢观看
支持协议
支持协议
由于非接触IC卡在通讯时,其读写器是通过无线电射频来传输数据,所以其双方必须要遵守完全相同的通讯 协议标准才能达到正常的通讯要求。国内常用的非接触IC卡标准协议为ISOA、ISOB、ISO等。不同协议标准下, 对应不同的IC卡,常用的IC卡有:
ISOA :普通逻辑加密卡有:Mifare 1K、Mifare 4K、FM11RF08、Ultralight、Ultralight C、Mifare Mini、DesFire;CPU卡有:Mifare ProX T=CL TYPE A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

非接触读写器(IC卡)基础知识一、非接触IC卡简介IC卡全称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又称智能卡(Sm art Card)。

可读写,容量大,有加密功能,数据记录可靠,使用更方便,如一卡通系统,消费系统等。

按连接方式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卡片存在着操作慢,环境适应性差,可靠性欠佳等问题,这些先天的不足限制了他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应用。

非接触式IC卡,90年代中期出现,有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优良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极高的安全性,将逐渐取代现在接触式IC卡,成应用最为广泛的主流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无触点IC卡"或"射频卡",是世界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它的芯片全部封于卡基内,无暴露部分。

不但如此,在卡体内还嵌有一个微型天线,是为了嵌入的芯片与读卡器之间的相互通信,它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磁场的感应来交换信息。

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两大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该技术的优势是信息的交换不需要卡和读卡器之间有任何接触。

卡的存储容量一般在256kb到72kb之间,目前最流行的技术有Legic,MIFARE,DESFire,I Code和HID class等,同时也遵从I SO14443 A&B通信协议的芯片。

通常用于门禁、公交收费、地铁收费等。

非接触式IC卡所使用的芯片以PHILIPS公司出品的MIFARE One S50或S70芯片居多,约占到80%,所以很多人习惯上称非接触式IC卡为"M1卡"。

非接触式IC卡又可分为:1). 射频加密式(RF ID)通常称为ID卡。

射频卡的信息存取是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的。

主机和射频之间没有机械接触点。

比如HID,INDARA,TI,EM等。

2). 射频储存卡(RF IC)通常称为非接触IC卡。

射频储存卡也是通过无线电来存取信息。

非接触式IC卡的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的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的详细介绍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和M1卡,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主要用于公交、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

非接触式卡的优点及特点:1、可靠性高,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可避免因粗暴插卡、非卡之外的物体插入、灰尘油污导致的各种故障;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操作方便快捷,在有效范围内即可对卡片操作;无方向性,提高了识读速度。

2、防冲突(自动分辨能力),射频卡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读写器可同时处理多张感应卡。

3、应用范围广,射频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其可一卡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根据不同的应用可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4、加密性能好,双向验证机制,各扇区均有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5、M1卡是可读可写的多功能卡,感应距离短,适合非定额消费系统、停车场系统、门禁考勤系统等。

M1卡工作原理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讯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适用范围:非接触式IC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

非接触式IC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

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接触式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运用于不同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什么是非接触卡IC卡(射频卡 感应式IC卡)

什么是非接触卡IC卡(射频卡 感应式IC卡)

什么是非接触卡IC卡(射频卡感应式IC卡)?Mifare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是读卡器?读卡器的种类有哪些?什么叫远距离读卡器?非接触IC卡,又叫射频卡,感应卡,感应式IC卡。

其中,我们把只读卡(只能通过读卡器读出卡号(ID号),而且卡号是固化的(不能修改),不能往卡的分区再写数据,这种非接触卡,我们简称ID卡。

EM (芯片厂家)的ID卡拥有ID卡绝对的占有率,性价比最好,所以又叫EM卡,或者EM ID卡。

可读写的非接触IC卡,市面上绝大部分产品选用的是 Philips 的 Mifare One 芯片(有人简称M1),所以,我们叫他 Mifare one卡,或者 Mifare 卡,或者叫 M1卡。

还有些卡例如 Ti Logic等卡片,市场占有率很低,这里就不介绍了。

Mifare One 卡,其中ISO1443 TYPE A 格式应用最为普及,广泛用于门禁考勤消费等一卡通场合。

TYPE B格式用于身份证地铁公交卡等一些场合。

ID卡和Mifare卡已经占据了非接触IC卡90%以上的份额。

Mifare 卡的容量最常见的是 1K 字节(FF)的,(也有 4K字节的,在中国用得还不多这里就不介绍了)1K 字节的Mifare One 卡,一般分为 16个应用区(0-15区),每个区可以分别加密用于不同的一卡通场合。

每个应用区有4个块(0-3块),每个块有16个字节。

0应用区,即使加密了,他的0块也是可以读的,是固化的,不能修改的,其中表示卡的序列号的是4个字节,门禁的Wiegand26国际标准会用其中的3个字节做为卡号。

根据读取卡片的类型不同,读卡器分为 ID读卡器(EM读卡器),Mifare One读卡器(M1读卡器 Mifare读卡器 IC卡读卡器)统称,非接触IC卡读卡器,射频卡读卡器,感应式IC卡读卡器。

读卡器的读卡器距离一般在 2-16厘米之间,Mifare卡相对ID读卡距离要短一些。

什么是长距离读卡器?长距离读卡器就是读卡感应距离比较长,一般不用于门禁,而是用于停车场的场合。

非接触式IC卡-13.56M

非接触式IC卡-13.56M









线
线
解调器
电 压 调 节
读写器 PCD
卡 PICC
图2.1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接口的电路概况
CLOCK 数据输入 VDD
GND 数据输出
读写器和IC卡之间的工作关系如下: (1) 读写器发射激励信号(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 (2) IC卡进入读写器工作区内,被读写器信号激励。 (3) 同时卡内的电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4) IC卡对读写器的命令进行处理后,发射应答信息给读
表1.1 非接触式IC卡分类
表中CICC为Close-coupled ICC,即紧密(密耦合)卡; PICC 为 Proximity ICC , 称 为 接 近 ( 近 耦 合 ) 卡 ; VICC 为 Vicinity ICC,称为邻近(疏耦合)卡;CD为Coupling Device ,是读写器中发射电磁波的部分。
IS015693 :短距离智慧卡标准,读取距离可高达一米 , 使用的频率为13.56MHz。
IS014443定义了TYPE A, TYPE B两种类型协议,通信速率 为106kbit/s,它们的不同主要在于载波的调制深度及位的编 码方式。
2.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和读写器均设有发射和接收射频用的线 圈(天线)。由于卡内无电源,因此IC卡工作所需的电压和功 率也是通过线圈发送的(如图2.1所示)。
耦合元件
外壳 芯片
图1.1 非接触式IC卡的基本结构
覆盖薄膜
填充物
冲压成形的薄膜 连接技术
非 接 触 式 IC卡 芯 片
图1.2 非接触式IC卡的薄膜结构
天线 承载薄膜 覆盖薄膜

非接触式IC卡说明

非接触式IC卡说明

非接触式IC 卡模块由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芯片FM1702及其外围电路组成。

一、FM1702 芯片介绍FM17XX 系列是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基于ISO14443 标准的系列非接触卡读卡机专用芯片,采用0.6 微米CMOS EEPROM 工艺,可分别支持13.56MHz 频率下的typeA、typeB、15693 三种非接触通信协议,支持MIFARE和SH 标准的加密算法,可兼容Philips 的RC500、RC530、RC531、及RC632 等读卡机芯片。

芯片内部高度集成了模拟调制解调电路,只需最少量的外围电路就可以工作。

支持6 种微处理器接口,数字电路具有TTL、CMOS 两种电压工作模式,适用于各类计费系统的读卡器的应用。

1、产品特点●高集成度的模拟电路只需最少量的外围线路●操作距离可达10cm●支持ISO14443 typeA typeB 15693 协议●包含512byte 的EEPROM●支持MIFARE 和SH 标准的加密算法●支持六种接口模式●包含64byte 的FIFO●数字电路具有TTL/CMOS 两种电压工作模式●软件控制的power down 模式●一个可编程计时器●一个中断处理器●一个串行输出输入口●启动配置可编程●数字模拟和发射模块都有独立的电源供电●采用SOP32 封装●FM17XX L 的版本表示该芯片的三路电源都可适用于低电压2、各型号区别:二、FM1702 芯片功能框图及引脚图三、对非接触式IC 卡操作流程图如下:上电后首先用程序对读卡器芯片(以下简称PCD)进行寄存器初始化,完成后进入寻卡状态,通过天线发出寻卡信号。

当有IC 卡(以下简称PICC,实验程序所使用的卡为MF1 S50 卡)进入天线有效操作区,并且得到能量后,返回给PCD 卡类型值。

下一步PCD 对卡进行冲突操作,PICC 得到防冲突操作信号后,返回给PCD 卡序列号。

PCD接收到序列号后,程序对序列号有效性判定。

非接触式IC卡Mifare-S50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Mifare-S50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Mifare S50卡详细介绍一、何谓RFID与非接触式IC卡(Contactless Samrt Card)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智能卡、非接触IC卡等等。

一套完整RFID系统由Reader 与Transponder两部分组成,其动作原理为由Re 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 电路将内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COPY,安全性高、长寿命。

RFID的产品有电容式(Capacatine)、微波式(Microwave)、无线电频率RF(R adioFrequency),因电容式在使用时须与CSC验票机几乎贴近才能感应,而微波式则须与CSC验票机直线对准,只有无线电频率式则无此限制,所以目前CSC 的主流卡片是飞利浦的MIFAER卡片,其材质采用无线电频率式;而以无线电频率不含电池之CSC,其动作原理是经由内部RF天线接收由读写器所发送出来之电波,感应出一微小电源电压来供应内部电路及读写器所需之电力,亦藉由此感应电压来读写、运算、储存卡片内记忆体资料或藉由读写器和外界接触,并进行卡片和读写器彼此间之资料之交换;其卡片特性概述如下:1、尺寸:信用卡尺寸86mm*54mm*0.76mm。

2、外型:坚固、防潮、不易弯曲变形。

3、电池:无内部电池。

4、读写距离:与读写单元间距离2-10CM内均可正确读写资料。

5、读写角度:与读写单元上方半球幅度内均可正确读写资料。

6、运输方式:无线电调频通信方式。

7、内部构造:固态电子装置(Solid-state Electric Device),有内藏记忆体、微处理器晶片两种形式。

非接触式IC卡、条码卡、磁道卡、接触式IC卡、芯片卡

非接触式IC卡、条码卡、磁道卡、接触式IC卡、芯片卡

非接触式IC卡、条码卡、磁道卡、接触式IC卡、芯片卡非接触式IC卡:门禁卡、工卡条码卡:较少接触到磁道卡:带黑色磁条的卡,如可刷的银行卡接触式IC卡:(即芯片卡),卡片嵌套了类似电话sim卡,如新一代的银行芯片卡一、最新技术—非接触IC卡非接触IC卡,又名感应卡,诞生于90年代初,由于存在着条码卡、磁卡和接触式IC卡不可比拟的优点,使之一经问世,便立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以惊人的速度得到推广应用。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卡片中,无外露部分。

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

由非接触式IC卡所形成的读写系统,无论是硬件结构,还是操作过程都得到了很大的简化,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管理软件,可脱机的操作方式,都使数据读写过程更为简单。

二、性能卓越—非接触式IC卡与条码卡、磁卡、接触式IC卡相比较条码卡、磁卡由于其结构简单,存储容量小,安全保密性差,读写设备复杂且维护费用高,作为七、八十年代技术水平的产品,已风光不再,逐渐被取代。

接触式IC卡与条码卡、磁卡相比,更加安全可靠,除了存储容量大,还可一卡多用,同时可靠性比条码卡、磁卡高,寿命长;读写机构比条码卡、磁卡读写机构简单可靠,造价便宜,维护方便,容易推广。

正由于以上优点,使得接触式IC卡市场遍布世界各地,风靡一时。

然而,当前风头正健的接触式IC卡面临着后来者非接触式IC卡的强劲挑战。

非接触式IC卡与传统的接触式IC卡相比,它在继承了接触式IC卡的优点的同时,如大容量、高安全性等,又克服了接触式所无法避免的缺点,如读写故障率高,由于触点外露而导致的污染、损伤、磨损、静电以及插卡这不便的读写过程等。

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
IC卡技术及其应用
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为射频卡、感应卡,诞生于20世纪90 年代初,由于通信时不需要触点接触,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和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 个标准尺寸的卡片中,无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 写通过射频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来完成。
非接触式IC卡
更远。
非接触式IC卡
按卡内芯片供电方式的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类
有源卡,有源是指IC卡内装有电池以提供电源,其作用距离较远, 但寿命有限、体积较大、成本高,且不适宜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无源卡,卡内无电池,它利用射频电磁波供电技术将接收到的射频 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源为卡内电路供电,其作用距离不如有源 卡远,但寿命长且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
低频卡,主要有125kHz和134.2kHz两种。大多在短距离、 低成本的系统中应用
中频卡,主要为13.56MHz。用于门禁控制和需传送大量数 据的应用系统。
高频卡,卡与读写器之间通信使用的频段为高频段
非接触式IC卡
按作用距离的不同分类
密耦合卡,卡与读写器之间的有效作用距离为0~1cm。 近耦合卡,卡与读写器之间的有效作用距离为0~15cm。 疏耦合卡,卡与读写器之间的有效作用距离为0~1m。 远距离卡,卡与读写器之间的有效作用距离为1~10m,或
IC卡技术及其应用
非接触式IC优点
可靠性更高。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触点接触读、 而产生的各种故障。
操作更方便。由于采用了射频电磁波通信,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 (近耦合卡)就可以对IC卡操作,无需插拔卡,方便了使用。使用 时没有方向性,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提 高了读、写速度。

详细介绍非接触式IC卡技术

详细介绍非接触式IC卡技术

详细介绍非接触式IC卡技术本文从与磁卡、接触式IC卡比较的角度着力介绍了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技术,这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磁电技术、计算机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低功耗和免接触这一难题,克服了接触式IC卡由于存在机械接触,容易造成磨损以及由于接触而产生各种故障的问题。

而且非接触式IC卡表现出来的防监听、防解密性能也超出一般的IC卡,不论非接触式IC卡本身,还是非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无卡座、全密封),均防水、防油、防污、防腐蚀、防扭曲、防静电(包括静电击穿、静电破坏卡中的数据),具有高安全、高可靠、高快捷、高适用等性能,是现代电子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

IC(集成电路)卡于1974年诞生于法国,当时有位叫罗兰•莫雷诺(RolandMoreno)的工程师为了将一些个人信息存放在一个便于携带、保存的存贮媒体上,提出了将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嵌装于一块塑料基片上构成一张存贮卡的想法,并按此方法做了一张卡片,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IC卡。

但是由于当时集成电路技术水平有限,市场也没有形成迫切的需要,这种想法并没有立即付诸实施,后来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芯片的集成度、容量、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EEPROM技术的成熟,使得IC卡的生产、应用成为现实。

目前,以欧洲为中心的IC卡市场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市场。

一、IC卡的类型IC卡是由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芯片组成,并封装*们携带的卡片。

IC卡按其内部封装的芯片种类和功能可分为存贮卡(Memorycard)和智能卡(smartcard),存贮卡和智能卡的区别就在于存贮卡芯片内不含微处理器(cpu),只具有存贮数据信息的功能。

存贮卡又分为非加密存贮卡(一般存贮卡)和加密存贮卡(简称逻辑加密卡)。

加密卡有内建互相认证安全模块,是银行金融应用中在安全和成本上得到完美结合的卡。

智能卡又名CPU卡、电脑卡、智慧卡、聪明卡,它不仅具有象存贮卡一样的数据存贮功能,也具有象微电脑一样的逻辑处理、逻辑判断、I/0控制、指令执行功能。

各种非接触卡简介

各种非接触卡简介

各种非接触卡简介概述:为了线下商盟用户识别与消费的考虑,下面研究一下各种非接触式卡技术。

谈到非接首先了解一下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身份识别,RFID标签芯片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射频前端、模拟前端、数字基带处理单元和EEPROM存储单元四部分。

根据电感耦合原理在标签天线两端产生感应电势差,形成微弱电流,当超过阈值时,激活RFID 电路工作,从而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

RFID频率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

ID卡,很早的一种射频卡,出厂后便已有了卡号,每张卡的卡号都不一样,该卡号是固定不变、无法加密、无法擦写。

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的。

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由于ID卡内无寄存器,用户的权限等系统功能操作要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及数据库的支持。

一般用在门禁或停车场系统用户身份识别。

IC卡,集成电路卡,将一个专用的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标准的PVC(或ABS等)塑料基片中。

若按接口方式可分为:接触式IC卡:读写设备触点与IC卡触点接触后进行数据的读写。

非接触式IC卡:与IC卡设备无电路接触,而是通过非接触式的读写技术进行读写。

双界面卡:将接触式IC卡与非接触式IC卡组合到一张卡片中,操作独立,(但可以共用CPU 和存储空间)。

主流可按芯片划分:存储卡:卡内集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只有数据存储功能,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该卡本身不提供硬件加密功能,只能存储通过系统加密的数据,容易被破解。

逻辑加密卡:卡内集成加密逻辑电路和EEPROM,加密逻辑电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卡内数据安全,但层次较低,无法防止恶意攻击。

CPU卡(智能卡):卡内集成中央处理器CPU、EEPROM、随机存储器RAM、固化的卡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和只读存储器ROM。

非接触式IC卡ID卡种类及参数大全

非接触式IC卡ID卡种类及参数大全

非接触式IC卡主要产品简介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然后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中,芯片及天线电路无任何外露部分。

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是由IC芯片与读写器之间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通常为5-15mm),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芯片数据的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是一种无源体,其工作原理是: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本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感应卡自动封装线,超净化的生产环境、领先的超声波自动绕线和碰焊技术、ISO9001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品质检测,专业生产的高频、低频和双界面卡出口欧洲、美国、南韩及台湾等地。

同时我们不断开发适应特殊应用环境的高性能感应卡,在抗高温、抗折和采用环保材料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主要产品包括:Mifare 1 S50、Mifare 1 S70;Mifare UtraLight IC U1;I·CODE 1、I·CODE 2;Hitag1、Hitag 2;Inside 2K、Inside 16K;Temic e5551;Atmel T5557、88RF256-12;TK4100;μEM EM4100、EM 4102、EM4069、EM4150;ST SR176、SRIX4K;Tag-it HF-I、Tag-it TH-CB1A等。

Miafre 1 S50感应式IC卡芯片:Philips Mifare 1 S50存储容量:8Kbit,16个分区,每分区两组密码工作频率:13.56 MHz通讯速率:106KBoud读写距离:2.5~10cm读写时间:1~2ms工作温度:-20℃~85℃擦写寿命:>100,000次数据保存:>10年外形尺寸:ISO标准卡85.6x54x0.80 / 厚卡/ 异形卡封装材料:PVC、ABS、PET、PETG、0.13mm铜线封装工艺:超声波自动植线/ 自动碰焊执行标准:ISO 14443,ISO 10536典型应用:企业/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技术资料:S50 PDF(中文) S50 PDF(英文) 合同附件Mifarel卡相关使用说明耐高温感应卡采用进口耐高温材料复合而成,具抗高温、耐折的优越特性,在车头高温曝晒不易变形,不影响功能特性,配合我们的感应卡读写器,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收费和小区管理。

几种常见的ic卡介绍(收集不易,适合开发人员使用)

几种常见的ic卡介绍(收集不易,适合开发人员使用)

几种常见非接触式卡的特征1MIFARE STANDARD1K (2)2MIFARE U L TRALIGHT (6)3MIFARE STANDARD4K (9)4ATMEL AT88RF020 (12)5I-CODE1L ABEL IC SL1ICS3001 (14)6复旦筹码FM005 (16)7I-CODE2L ABEL IC SL2ICS20 (17)1 MIFARE STANDARD 1K特征:z1K字节的内存,由16个扇区组成,每个扇区有4个块,每块16个字节。

z每一块可由用户控制写操作条件。

z每张卡有唯一的序列号z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z每张卡有唯一序列号,为32位z具有防冲突机制,支持多卡操作z无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z工作温度:-20℃~50℃z工作频率:13.56MHZz通信速率:106KBPSz读写距离:10mm以内(与读写器有关)z数据保存期为10年,可改写10万次,读不限次存储结构:M1卡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4块(块0~3),共64块,按块号编址为0~63。

第0扇区的块0(即绝对地址0块)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

其他各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用于存贮数据;块3为控制块,存放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其结构如下:A0A1A2A3A4A5 FF 07 80 69 B0B1B2B3B4B5密码A(6字节) 存取控制(4字节) 密码B(6字节)Sector Bloc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escription Number0 ManualfacturerBlock10 1 Data22 Data3 Key A Access Key B Sector Trailer 0 340 Data51 1 Data62 Data3 Key A Access Key B Sector Trailer 1 7∶∶0 Data606115 1 Data2 Data62633KeyA Access Key B Sector Trailer15Manufacturer Block(厂商代码块): 第一个扇区的第一块由厂商使用,存储了IC卡的生产产商代码,这个块中的数据写入后不能被修改最高有效位最低有效位Data Block(数据块): .所有的扇区前3块用来存储数据(扇区0中的块0只能读,块1,块2可用来存储数据)Value Block(值块):值块可以用做电子钱包(有效命令:read,write,increment,decrement,restore,transfe ),值块中的数据只占4个字节z Sector Trailer(Block 3)(控制块): 每个扇区都有一个控制块(块3),包括密码A (6个字节)和密码B(6个字节)以及一个控制位(4个字节),控制属性:1.每个扇区的密码和存取控制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各自的密码及存取 控制。

非接触式IC卡Mifare S50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Mifare S50卡详细介绍

非接触式IC卡Mifare S50卡详细介绍一、何谓RFID与非接触式IC卡(Contactless Samrt Card)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智能卡、非接触IC卡等等。

一套完整RFID系统由Reader 与Transponder两部分组成,其动作原理为由Re 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之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以驱动Transponder 电路将内部之ID Code送出,此时Reader便接收此ID Code。

Transponder的特殊在于免用电池、免接触、免刷卡故不怕脏污,且晶片密码为世界唯一无法复制COPY,安全性高、长寿命。

RFID的产品有电容式(Capacatine)、微波式(Microwave)、无线电频率RF(R adioFrequency),因电容式在使用时须与CSC验票机几乎贴近才能感应,而微波式则须与CSC验票机直线对准,只有无线电频率式则无此限制,所以目前CSC 的主流卡片是飞利浦的MIFAER卡片,其材质采用无线电频率式;而以无线电频率不含电池之CSC,其动作原理是经由内部RF天线接收由读写器所发送出来之电波,感应出一微小电源电压来供应内部电路及读写器所需之电力,亦藉由此感应电压来读写、运算、储存卡片内记忆体资料或藉由读写器和外界接触,并进行卡片和读写器彼此间之资料之交换;其卡片特性概述如下:1、尺寸:信用卡尺寸86mm*54mm*0.76mm。

2、外型:坚固、防潮、不易弯曲变形。

3、电池:无内部电池。

4、读写距离:与读写单元间距离2-10CM内均可正确读写资料。

5、读写角度:与读写单元上方半球幅度内均可正确读写资料。

6、运输方式:无线电调频通信方式。

7、内部构造:固态电子装置(Solid-state Electric Device),有内藏记忆体、微处理器晶片两种形式。

非接触式IC卡种类详解

非接触式IC卡种类详解

非接触式IC卡种类详解非接触式IC卡详解一、非接触式IC卡种类IC卡(按接口方式:接触式,非接触式,双界面卡);(根据内嵌IC: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1、逻辑加密卡非加密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是EEPROM,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硬件加密功能。

逻辑加密存储卡:在非加密存储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密逻辑电路,加密逻辑电路通过效验密码方式来保护卡内的数据对于外部访问是否开放,但是是低层次的安全保护,无法防范恶意性的攻击。

2、CPU卡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

装有COS 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3、双界面卡◆双界面卡定义双界面CPU卡(TimeCOS/DI)是基于单芯片的、集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接口为一体的智能卡,这两种接口共享同一个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和EEPROM。

卡片包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和一个与微处理器相连的天线线圈,由读写器产生的电磁场提供能量,通过射频方式实现能量供应和数据传输。

◆产品型号目前,TimeCOS/DI卡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飞利浦公司的Mifare PRO—MF2ICD80双接口芯片开发的,其接触部分符合ISO7816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要求,非接触部分符合ISO14443规范中的TYPE A类标准。

另一种是即将推出的基于西门子公司的SLE66CLXX系列双接口芯片开发的,接触部分符合ISO7816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非接触部分支持ISO14443—TYPE A或TYPE B的双界面卡。

卡片容量有8K BYTE 、16K BYTE可选。

◆产品参数芯片技术性能参数双界面卡的优势i) 一卡多用、一卡通用:卡片支持多应用:一张卡片可以集成多个不同应用多行业、多应用同时发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接触式IC卡详解
一、非接触式IC卡种类
IC卡
(按接口方式:接触式,非接触式,双界面卡);
(根据内嵌IC:存储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
1、逻辑加密卡
非加密存储器卡:卡内的集成电路芯片主要是EEPROM,具有数据存储功能,不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和硬件加密功能。

逻辑加密存储卡:在非加密存储卡的基础上增加了加密逻辑电路,加密逻辑电路通过效
验密码方式来保护卡内的数据对于外部访问是否开放,但是是低层次的安全保护,无法防范恶意性的攻击。

2、CPU卡
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

装有COS 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3、双界面卡
◆双界面卡定义
双界面CPU卡(TimeCOS/DI)是基于单芯片的、集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接口为一体的智能卡,这两种接口共享同一个微处理器、操作系统和EEPROM。

卡片包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和一个与微处理器相连的天线线圈,由读写器产生的电磁场提供能量,通过射频方式实现能量供应和数据传输。

◆产品型号
目前,TimeCOS/DI卡有两种:一种是基于飞利浦公司的Mifare PRO—MF2ICD80双接口芯片开发的,其接触部分符合ISO7816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要求,非接触部分符合ISO14443规范中的TYPE A类标准。

另一种是即将推出的基于西门子公司的SLE66CLXX系列双接口芯片开发的,接触部分符合ISO7816和《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非接触部分支持ISO14443—TYPE A或TYPE B的双界面卡。

卡片容量有8K BYTE 、16K BYTE可选。

◆产品参数芯片技术性能参数
双界面卡的优势
i) 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卡片支持多应用:一张卡片可以集成多个不同应用多行业、多应用同时发卡。

应用灵活、方便,根据不同应用条件和要求,可任选采用接触或非接触交易方式,降低运营成本;适用于交易量大,交易时间短,交易过程无需等候的试用环境中;机具全封闭,适用于恶劣工作环境和自助消费场所,抗破坏和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系统,可作为金融电子钱包应用;卡片防冲突机制,允许多张卡片同时进入交易区;与传统接触式设备完全兼容,可在其上直接使用。

ii) 高度安全:
芯片安全:采用内带随机数发生器的芯片,能够防止物理、逻辑上的各种攻击;芯片中的程序代码COS,一经写入,即不可再现;每个芯片具有唯一的出厂代码。

卡操作系统安全:支持singleDES和TripleDES算法:可自动根据密钥长度选择singleDES 或TripleDES算法;支持线路加密、线路保护功能,防止通讯数据被非法窃取或篡改;多种密钥类型支持密钥的不同使用方式。

传输安全:非接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遵循飞利浦专有的传输协议,经过卡片和机具的加密处理,数据即使被截获也不会泄密。

iii) 快速交易:
芯片内含DES运算加速器,可快速完成SingleDES、TripleDES等算法,一次TripleDES 运算时间为130微秒;非接触通讯时,通讯传输速率为106KBPS;接触部分的通讯速率可以调整,通讯速率可以达到38400bps。

iv) 兼容性好;
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的要求;符合ISO14443 标准中的Type A,以后的基于西门子芯片的双界面卡支持Type A或Type B。

目前应用的支持Mifare-I卡片读写的机具,只需要进行软件的升级就可以很容易实现对支持Type A的Mifare-Pro类型TimeCOS/DI的读写。

v) 已有大量的应用
TimeCOS/DI的双界面卡已在大连城市一卡通项目中有成功的应用,目前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用量最大的,最成熟的产品。

一些其他著名卡片供应商的双界面卡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大量应用的消息,因此与他们产品的优劣比较还为时尚早。

4、PSAM卡
SAM是Security Access Module的简称,俗称安全认证模块,目前有3类应用:
(1) ESAM, 主要是防抄板,用于游戏机学习机高端电子产品PCB
(2) PSAM,主要是安全认证,起个密钥作用,用于终端机设备上。

PSAM卡内嵌于各类终端设备,为其提供IC卡级别的安全保护,PSAM除具备用户卡功能外,还具有计算功能。

PSAM
中增加了计算型密钥。

应用范围PSAM主要用于商用POS,网点终端,直连终端等设备上,具有安全控制管理功能,支持多级发卡机制,适用于多应用环境。

(3) USB-SAM,就是USBKEY这类的产品,也是起个密钥的作用,现在银行用的相当普遍。

和PSAM是一个外挂,一个内置。

S50非接触式IC卡加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