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下午 07:26

简介

非接触式IC卡,即射频卡或感应卡,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非接触卡内含有唯一的独立的卡号,使用时,技术人员需在读卡器有效读区内(一般5-10CM)将卡片轻轻一晃,便将卡内信息输入读器内,实现考勤、收费管理。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如下:

卡片的电气部分由一个元件和AISC组成,没有其他的外部器件,卡片中的天线是只有线圈,很适合封状到ISO卡片中。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810位EEPROM组成。以MIAREI为例,读卡器向IC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I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这样便产生电磁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储存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源可作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器的数据。

一、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m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 非接触性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二者之间的通讯频为13.56MHZ。非接触性IC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是,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读写器则一般由单片机,专用智能模块和天线组成,并配有与PC的通讯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2.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区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CDF)用户区(ADF)

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及发卡机构使用。

用户区:用于存放持卡人的有关数据信息。

3.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⑴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⑵操作方便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既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⑶防冲突

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系统工作速度。

⑷可以适合于多种应用

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

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之间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接触式卡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运用于不同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⑸加密性能好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并完全密封在一个标准PVC

卡片中,无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通常由非接触型IC卡与读写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非接触型IC卡本身是无源体,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由非接触式IC

卡所形成的读写系统,无论是硬件结构,还是操作过程都得到了很大的简化,同时借助于先进的管理软件,可脱机的操作方式,都使数据读写过程更为简单。

二、非接触式ID卡

ID卡即为THRC12/13只读式非接触IC卡,它靠读卡器感应供电并读出存储在芯片EEPROM中的唯一卡号,卡号在封卡前一次写入,封卡后不能更改。无源和免接触是该芯片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射频接口电路是关键的核心技术,它从读卡器接收射频能量,为芯片产生电源和时钟,并采用相移键控和加载调幅等技术实现卡与读卡器间的无线通讯。非接触式ID卡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靠等突出优点,获得了广泛应用。

1、ID卡主要特点

★载波频率为125KHZ(THRC12)或13.56MHZ(THRC13);

★卡向读卡器传送数据的调制方式为加载调幅;

★卡内数据编码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BPSK相移键控方式;

★卡向读卡器数据传送速率为3.9kbps(THRC12)或6.62kbps(THRC13);

★数据存储采用EEPROM,数据保存时间超过10年;

★数据存储容量共64位,包括制造商、发行商和用户代码;

★卡号在封卡前写入后不可再更改,绝对确保卡号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T HRC13芯片除封装成标准卡片形状外,还可根据应用需要封装成筹码等多种形状。

2、ID卡工作原理

系统由卡、读卡器和后台控制器组成(见框图)。工作过程如下:

(1)读卡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

(2)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

(3)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

(4)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

(5)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3、ID卡应用范围

与接触式IC卡相比,非接触式ID卡无需插拔卡,避免了由于机械接触不良导致的各种故障,因而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可靠、寿命长等突出优点,特别适用于人流量大的场合。THRC12/13非接触式ID卡主要可应用于身份识别和寻址控制,如门禁、保安、考勤等领域,也可扩展应用到展览会、公园、旅店、餐厅等公共场所的门票、优惠卡等。以及生产过程、邮政包裹、航空铁路运输、产品包装、交通等部门的物流、电子标签、防伪标志、一次性票证等众多领域。虽然它仅是一种只读卡,但利用后台计算机控制管理,即使是涉及收费管理的问题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应用,如食堂就餐收费管理等。针对具体应用,可将持卡人的个人资料送入后台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并配置应用软件,使用时通过读卡器将读到的卡号送至后台计算机,从数据库中调出持卡人的个人资料,而后根据具体应进行操作,因而应用范围极其广阔。

非接触感应卡主要芯片包括:

Mifare 1 S50、Mifare 1 S70;Mifare UtraLight IC U1;legic,I·CODE 1、I·CODE 2;Hitag1、Hitag 2;Inside 2K、Inside 16K;Temic e5551;Atmel T5557、88RF256-12;TK4100;μEM EM4100、EM 4102、EM4069、EM4150;ST SR176、SRIX4K;Tag-it HF-I、Tag-it TH-CB1A等。

以下是常用的非接触产品相关参数:

◆ 芯片:Philips Mifare 1 S50

◆ 存储容量:8Kbit,16个分区,每分区两组密码

◆ 工作频率:13.56MHZ

◆ 通讯速度:106Kboud

◆ 读写距离: 2.5—10CM

◆ 读写时间:1-2MS

◆ 工作温度:-20℃-85℃

◆ 擦写次数:>100000次

◆ 数据保存:>10年

◆ 规格:0.87×85.5×54/ 非标卡

◆ 封装材料:PVC、PET、0.13铜钱

◆ 封装工艺:超声波自动植线/自动碰焊

◆ 制作标准:ISO 14443, ISO 10536

◆ 应用范围:企业/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非接触式射

频卡芯片FM11RF08

FM11RF08芯片是由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非接触式射频卡芯片,

采用0.6微米CMOS EEPROM工艺,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的多用途非接触式射频卡芯片,内含加密控制和通讯逻辑电路,具有极高的保密性能,适用于各类计费系统的支付卡的应用.

◆ 芯片:FM11RF08

◆ 存储容量:1024*8bit EEPROM存储单元具有安全保护结构的16

个独立扇区,支持多种应用,每个扇区都可拥有两套独

立的密钥.

◆ 工作频率: 13.56MHZ

◆ 通讯波特率: 106Kboud

◆ 读写距离: 2.5—10CM

◆ 工作温度: -20℃-85℃

◆ 擦写次数:>100000次

◆ 数据保存:>10年

◆ 算术功能:进行加减运算

◆ 对存储单元的访问权限可由用户根据自身的要求灵活定义.

◆ 规格:0.87×85.5×54/ 非标卡

◆ 封装材料: PVC、PET、0.13铜钱

◆ 封装工艺:超声波自动植线/自动碰焊

◆ 制作标准: ISO/IEC14443,

◆ 应用范围:企业/校园一卡通、公交储值卡、高速公路收费、停车场、小区管理等

数据处理时间:

1.识别一张卡 3MS(包括复位应答和防冲突)

2.读一个块 2.5MS(不包括认证过程)

3.写一个块+读操作 12MS(不包括认证过程) 14MS(包括认证过程)

4.典型交易过程<100MS

Temic e5551感应式IC卡

◆ 芯片: Temic e5551

◆ 工作频率:125KHZ

◆ 存储容量: 264bits 320bits,8分区,8位密码

◆ 读写距离:3-10CM

◆ 擦写寿命:大于100,000次

◆ 数据保存时间:10年

◆ 尺寸:ISO标准卡85.5×54×0.80/厚卡85.6×54×1.80MM

◆ 封装材料:PVC. ABS

◆ 应用范围:感应式智能门锁、企业一卡通系统、门禁、通道系统等。ATMEL T5557

◆ 芯片: Atmel T5557

◆ 工作频率:125KHZ

◆ 存储容量: 330bits,10分区,8位密码

◆ 读写距离:3-10CM

◆ 擦写寿命:大于100,000次

◆ 数据保存时间:10年

◆ 尺寸:ISO标准卡85.5×54×0.80/厚卡85.6×54×1.80MM

◆ 封装材料:PVC. ABS

◆ 应用范围:感应式智能门锁、企业一卡通系统、门禁、通道系统等。

EM4100/4102只读感应卡ID卡

◆ 芯片:EM瑞士微电EM4102Water

◆ 工作频率:125KHZ

◆ 感应距离:2—15厘米

◆ 尺寸:ISO标准卡/厚卡/多种异形卡

◆ 封装材料:PVC、ABS

◆ 典型应用:身份识别、考勤系统、门禁系统、财物标识等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射频卡或感应卡)原理 2007年10月07日星期日下午 07:26 简介 非接触式IC卡,即射频卡或感应卡,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非接触卡内含有唯一的独立的卡号,使用时,技术人员需在读卡器有效读区内(一般5-10CM)将卡片轻轻一晃,便将卡内信息输入读器内,实现考勤、收费管理。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如下: 卡片的电气部分由一个元件和AISC组成,没有其他的外部器件,卡片中的天线是只有线圈,很适合封状到ISO卡片中。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810位EEPROM组成。以MIAREI为例,读卡器向IC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I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这样便产生电磁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储存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源可作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器的数据。 一、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m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 非接触性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二者之间的通讯频为13.56MHZ。非接触性IC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是,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读写器则一般由单片机,专用智能模块和天线组成,并配有与PC的通讯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2.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区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CDF)用户区(ADF) 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及发卡机构使用。 用户区:用于存放持卡人的有关数据信息。 3.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非接触式IC卡实用工艺设计要求措施

非接触式IC卡制造工艺设计文档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 (1) 2围 (1) 3制造流程图 (1) 3.1主流程1 3.2芯料加工流程 (2) 3.3成品卡生产流程 (3) 3.4关键生产环节工艺设计 (3) 3.5外形尺寸以及材料 (5) 3.6材料配比 (5) 3.7动力弯扭检测 (5) 3.8环境要求 (5)

1概述 本文根据非接触式智能IC卡的物理特性指标要求,描述了非接触式IC卡的制造工艺流程和各制造工序的关键技术要求,可用于非接触式IC卡的生产指导;在产品质量要求方面,可以作为非接触式卡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参考。 2围 本文适用于符合产品标准:CJ/T166-2006的非接触式IC卡的生产与制造,对非接触式IC卡的材料特性和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设计,对制造流程各工序进行描述,确保经过该工艺流程的卡制造的直通率达到要求,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低成本和制造难度。 本文可作为生产技术人员的培训参考资料和QA的指导性文件。 3制造流程图 3.1主流程 该流程分作两个子流程,是根据产品特点,为缩短生产周期所划分,将可以作为半成品库存的生产与订单生产并行。具体流程环节划分如下:

3.2芯料加工流程

3.3成品卡生产流程 3.4关键生产环节工艺设计及关键质量点的操作控制程序 3.4.1热压合成 非接触式IC卡芯料分级热压合成的时间、合成温度和合成压力,参考值如下表:

3.4.2检测和质检 该工序使用奥迈鑫公司生产的IC卡自动测试一体机对冲切完成后的非接触式IC卡进行固定读写距离的测试,确保交付到客户手里的IC卡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5外形尺寸以及材料 ISO标准卡 85.5x54x0.90 / 异形卡等 卡基料:PVC、PET、PETG、 天线线材:0.1016mm线径的铜线 3.6材料配比 选择0.15~0.30mm厚度的印刷基料,中间使用0.50mm的芯料,经过高温层压后,确保卡的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若客户对卡有特殊要求,则选择不同厚度的印刷面料或者双面覆膜等工艺,调整成品卡的厚度,使之满足客户需求。 3.7动力弯扭检测 弯扭1000次,一次可扭曲15IC卡,无变形和开裂。 3.8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20℃~55℃ 储存温度:-35℃~65℃

非接触IC卡性能介绍

非接触IC卡 一、非接触IC卡性能介绍 概述 非接触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与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与接触式IC卡和磁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1.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 障。例如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使用可靠性。 非接触IC卡的数据保存长达10年,可写100,000次,读无限次。 2.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拔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 非接触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速度。据调查显示,相对接触IC卡而言,非接触卡在票据处理上的时间可缩短1/10至1/3。这意味着高通过率,是公交运营不可缺的因素。系统应用者得益处是读写器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维护并加强对破坏的抵抗力(如口香糖堵塞卡片插入口),可为收费系统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并减少了纸票的用量。 3.防冲突(自动分辨功能) 目前很多非接触式智能卡系统都无法解决此问题,一些公司产品出现的问题是:当超过一张卡同时出现在操作区时,就会出现误读现象,且可能每次出现的情况都不同。另一些公司系统出现的问题是:当第一张卡没有离开操作区而另一张卡进入时,则再扣取第一张卡。 经过专门设计的MIFARE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当多张卡同时进入操作区时,读写机会提示只能一张卡进入,当第一张卡完成操作未离开操作区而另一张卡进入时,则这张卡不会对之前的卡片有影响。读写机也不会与后来的卡片交易,直至第一张卡离开读写区为止。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IC卡,这提高应用的并行性,无形中提高了系统工作速度。 4.可适用于多种应用(一卡多用) 非接触卡的存储结构特点使它一卡多用,能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决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非接触IC卡有8K位EEPROM,无电池。分为16扇区,每个扇区包括4块,块是最小的读写单位,每块包含16个字节。 5.加密性能好、安全性高 非接触IC卡的序列号是世界唯一的,有32位。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因此使复制成为不可能。 非接触IC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 非接触IC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以防止信号截取。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由于非接触式IC卡具有以上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它很适宜应用于电子钱包,公路自动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

将一个电容器Cr 与阅读器的天线线圈并联,电容器电容的选择依据是:它与天线线圈的电感一起,形成谐振频率与阅读器发射频率相符的并联振荡回路。该回路的谐振使得阅读器天线线圈产生非常大的电流,这种方法也可用于产生供远距离应答器工作所需要的场强。 应答器的天线线圈和电容器C1构成振荡回路,调谐到阅读器的发射频率。通过该回路的谐振,应答器线圈上的电压U 达到最大值。 这两个线圈的结构也可以解释作变压器(变压器的耦合),变压器的两个线圈之间只存在很弱的耦合。阅读器的天线线圈与应答器之间的功率传输效率与工作频率f 、应答器线圈的匝数n 、被应答器线圈青年路的面积A 、两个线圈的相对角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成比例。 随着频率的增加,所需的应答器线圈的电感,表现为线圈匝数“N ”的减少(135kHz :典型为100~1000匝,13.56MHz :典型为3~10匝)。因为应答器中的感应电压是与频率成比例的,在较高频率情况下,线圈匝数较少对功率传输效率几乎没有影响。 因为电感耦合系统的效率不高,所以只适用于低电流电路。只有功耗极低的只读应答器(<135kHz )可用于1m 以上的距离。具有写入功能和复杂安全算法的应答器的功率消耗较大,因而一般的作用距离为15cm ,尽管个别的可达到80cm 。 应答器到阅读器的数据传输 负载调制:正如已经指出的那样,对电感耦合系统来说是一种变压器耦合型,即作为初级线圈的阅读器和作为次级线圈的应答器之间的耦合。 只要线圈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16入(波长),并且应答器处于发送天线的近场之内,变压器耦合就是有效的。 如果把谐振的应答器(就是说,应答器的固有谐振频率与阅读器的发送频率相符合)放入阅读器天线的交变磁场中,那么该应答器就从磁场取得能量。从供应阅读器天线的电流在阅读器内阻R1上的降压可以测得此附加功耗。应答器天线上的负载电阻的接通和断开使阅读器天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实现用远距离应答器对天线电压进行振幅调制,如果人们通过数据控制负载电压的接通和断开,那么这些数据就能够从应答器传输到阅读器,人们把这种数据传输方式称作负载调制。 谐振 应答器线圈中感应的电压用于给无源应答器的数据存储器(微型芯片)供电,为了显著提高等效电路的效率,在应答器线圈L 上C 以构成并联振荡回路,其谐振频率与所述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一致为f ,并联振荡回路的谐振频率可由汤姆逊公式算出: LC f π21=

非接触式IC卡基础知识

三宇数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03年成立,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种卡片(会员卡、 电信卡、刮刮卡、磁条卡、智能IC卡、可视卡),RFID技术开发及软件系统应用、推广和智能卡相关服务的日资企业,是日本理光授权的可以提供可视卡解决方案的少数几家国内公司之一,也是日本CSK软件公司的中国唯一代理商。 公司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员工100多人。 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卡生产流水线,已获得了《集成电路卡注册证书》,并且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优秀的 设计人才,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完美的产品售后服务为公司的不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移动、社保、医疗、交通、驾驶员管理、旅游、商场、工商税务、安全控制等领域,受到各界的好评。 非接触式IC卡基础知识 一.非接触IC卡的特点: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IC卡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该技术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拔卡,且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扫过读写器表面,既方便了操作,也大大提高了使用的速度。 防冲突 非接触式卡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这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以及系统工作速度。 适合于多种应用 非接触式卡的存储结构特点使得它“一卡多用”,能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用户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加密性能好 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读写器验证IC卡的合法性,同时IC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非接触式卡在处理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此外,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由于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上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很适用于电子钱包,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和公共汽车自动售票系统,IC卡加油系统等等。 二.非接触卡的AB标准

非接触式IC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原理 非接触式IC卡 射频卡或感应卡就是非接触式IC卡,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非接触卡内含有唯一的独立的卡号,使用时,在读卡器有效读区内将卡片轻晃一下,便将卡内信息输入读器内,实现考勤、收费管理等功能。 非接触式IC卡的工作原理: 卡片由一个元件、AISC和封套组成,没有其他的外部器件,卡片中的天线是只有线圈,很适合封状到ISO卡片中。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EEPROM组成。 读卡器向IC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内有一个I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的频率相同,这样便产生电磁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储存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源可作电源为其他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收读写器的数据。 一、非接触式IC卡 非接触式IC卡又称射频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 卡片内,芯片及天线无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的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结束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离范围(通常为5—10mm)靠近读写器表面,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 1. 非接触性IC卡与读卡器之间通过无线电波来完成读写操作。 二者之间的通讯频为13.56MHZ。非接触性IC卡本身是无源卡,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是,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本身的L/C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指令和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并返回信号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读写器则一般由单片机,专用智能模块和天线组成,并配有与PC的通讯接口,打印口,I/O口等,以便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2.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区 非接触性智能卡内部分为两部分:系统区(CDF)用户区(ADF) 系统区:由卡片制造商和系统开发商及发卡机构使用。 用户区:用于存放持卡人的有关数据信息。 3. 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卡具有以下优点: ⑴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裸露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⑵操作方便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操作,所以不必插拨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

非接触式IC卡ID卡参种类及数大全

非接触式IC卡主要产品简介 非接触式IC卡由IC芯片、感应天线组成,然后封装在一个标准的PVC卡片中,芯片及天线电路无任何外露部分。非接触式IC卡的读写过程,是由IC芯片与读写器之间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内(通常为5-15mm),通过无线电波的传递来完成芯片数据的读写操作。 非接触式IC卡是一种无源体,其工作原理是:当读写器对卡进行读写操作时,读写器发出的信号由两部分叠加组成:一部分是电源信号,该信号由卡接收后,与其本身的L/C产生 谐振,产生一个瞬间能量来供给芯片工作。另一部分则是结合数据信号,指挥芯片完成数据的修改、存储等,并返回给读写器,完成一次读写操作。 本公司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感应卡自动封装线,超净化的生产环境、领先的超声波自动绕线和碰焊技术、ISO9001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的品质检测,专业生产的高频、低频和双 界面卡出口欧洲、美国、南韩及台湾等地。同时我们不断开发适应特殊应用环境的高性能感应卡,在抗高温、抗折和采用环保材料方面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主要产品包括:Mifare 1 S50、Mifare 1 S70;Mifare UtraLight IC U1;I·CODE 1、I·CODE 2;Hitag1、Hitag 2;Inside 2K、Inside 16K;Temic e5551;Atmel T5557、88RF256-12;TK4100;μEM EM4100、EM 4102、 EM4069、EM4150;ST SR176、SRIX4K;Tag-it HF-I、Tag-it TH-CB1A等。 Miafre 1 S50感应式IC卡 芯片:Philips Mifare 1 S50 存储容量:8Kbit,16个分区,每分区两组密码 工作频率:13.56 MHz 通讯速率:106KBoud 读写距离:2.5~10cm 读写时间:1~2ms

非接触式IC卡一卡通系统技术方案

非接触式IC卡一卡通系统技术方案

一、现状分析 为了适应公共交通发展的需要,满足和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企业效益,提升运营与管理的科技水品,加速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城市公共形象。深圳市永豪电子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非接触式IC卡城市公交自动电子收费一卡通系统,以非接触式IC卡做为存储介质,结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 城市公交的系统经过多年的运作,在管理上已日趋完善,但新的课题又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零钞不够”,这是实行无人售票以来乘客与公交公司之间最大的矛盾。“无人售票”对车辆的承运速度和业务管理无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不设找赎”,对身上没有足够零钞的乘客来讲,肯定是增加了经济负担,这正是推行“无人售票”之后,乘客最大意见之处。还有假币流行,给企业和政府带来巨大的损失。“无人售票”需要完善,另外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取消月票,也是势在必行。非接触式IC 卡技术的推出为实现城市公交自动收费提供了现代技术的支持。 二、公交系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 加快乘客上车速度,减少车辆停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等于减少车辆。 (2)学生采用学生计费后刷卡依然给予优惠,老年人采用老年计费刷卡给予优惠。用IC卡替代月票 及钱币方式,最终取代月票,消除福利月票的种种弊病,对促进管理,加强经济改革,打破大锅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最终减少公交企业亏损,减少依赖政府补贴创造前提。 (3) 及时掌握客流情况,科学合理调度而创造效益。 (4) 可以节省无人售票点钞工作人员的费用。。 (5) 广告费收入,IC卡面可印广告,抵消IC卡的部分成本。 (6)可以预收票款,增加企业周转资金。 (7)有效制止了假币的流通。 2、社会效益 (1) 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档次,符合建设国际城市的目标。目前我们所选用的系统,香港、澳 门在九五年才小规模使用,西欧、澳大利亚等国也是近年才使用,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2) 可以方便市民,减少社会现金流通量。现在由于市面上缺少零钱,乘车购物很不方便,使用IC 卡后,一卡在手,可以乘坐所有公共汽车。IC卡的使用将来还可以推广到小巴、出租汽车、地铁、购物商场等处,一张卡可以在各处使用。 (3) 可以提高车辆运行效率,节省乘车时间。采用非接触式IC卡,完成一次收费过程仅需一秒钟时

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使用说明书

文档编号: ZH-22WI-999012 版 本 号: 3.0 非接触式IC 卡计时宝 (SMTMJMF-V22) 用 户 手 册 智慧电子信息产业股份 “智慧牌”非接触式IC 卡产品系列 SMART CARD & IT SERISE ?

文档摘要 项目名称:“智慧牌”非接触式IC卡计时宝 文档编号:ZH-22WI-999012 文档编写者: 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智慧“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智慧“一卡通”信息管理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GB/T18239-2000 集成电路(IC)卡读写机通用规》和《GB 4208 外壳防护 等级的分类》《GB 6587.7 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安全试验》,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6833.5 电子测量仪器 电磁兼容性试验规辐射敏感度试验》《GB 6833.3 电子 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性试验规静电放电敏感度试验》等 文档更新记录表

容简介 “智慧牌”非接触式智能卡计时宝融合了美国、日本、西欧、香港、以及中国大陆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的时间管理模式特点,将通用性与智能化有机结合,可视不同的使用需求而设定相应时间管理参数。计时宝广泛适用于考勤、门禁、巡更、会议签到、钟点记录等计时、监控功能管理,可同时控制多组外控设备,接受多组输入信号,共有四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供客户选择使用,适用卡片型号为Mifare One卡、CPU卡和ID卡,是企事业单位最好的时间“管家婆”。 套装形式的“计时宝”,出厂时已配齐了安装使用的必备配件,您仅需按照本说明书传授的方法,就能十分方便地掌握,并自行完成系统的安装、设置和查询。与之配套的软件有考勤、门禁、人事、工资等管理软件,为您解决一般性的事务管理工作,如有特殊需求可与当地经销商联系,委托开发制作。 计时宝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功能实用,快速精确等特点。 在本说明书中,详细的对计时宝做了介绍,包括外观注释、产品特性、键盘介绍、配件介绍、连接器参数、连线转换盒参数和技术参数;还详尽的介绍了计时宝的安装与检测、使用方法、网络连接;最后还列出了报警代码和纠错措施以及技术支持联络方法。 “科技以人为本、用户为上帝、质量为生命”,感谢您阅读本说明书,使用本计时宝,衷心期待您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