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当局的足够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发展票据融资等问题上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促进政策,收效甚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虽然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像东南亚各国那样的冲击,但在出口以及投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负面效应,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直接对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焦点,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当局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曾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一些著名论著。
1998年斯特拉罕和韦斯顿提出,金融机构如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998年伯杰和尤德尔提出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是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何种方式融资效率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凤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吴敬琏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1999)中指出,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准备条件。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内源融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不明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在利润分配上更加倾向于短期化,缺乏长期经营思想。
而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苛刻,具体表现在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门槛高。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实现向前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文献综述篇1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摘要: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隐性资产,在国外公司对企业文化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入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管理观念和方式上的落后使得我国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企业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本文从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说理论观点出发,通过构建博弈模型解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人性假说理论博弈一、引言格里芬(2005)认为:“组织文化是一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态度,它帮助组织成员理解组织的立场、行为方式和组织所关心的问题。
”如果说制度是骨骼,员工和部门是血液和脏器,那么毫无疑问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迈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轨,但是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却令人担忧,调查表明:我国68%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期限不足五年,出现了大批成立、大批消亡的现象(米永平,2009)。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从最根本上说,是由于中国企业家的经营理念落后、经营方式陈旧所造成的。
西方社会和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了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并迅速将其运用到了企业管理实务活动中用来指导实践,并通过对一些成功的大型企业的个案研究不断创新补充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反观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直到今天仍然采用落后的管理方式,依靠经验来进行管理,受到传统的利润观的深刻影响,许多企业家认为企业管理就等同于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片面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忽视对员工的培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大部分企业仍以X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进行管理。
企业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代替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意味着企业的发展和扩张不再仅仅是企业各种有形资产和财富的积累,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包括无形资产、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等。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文献综述)1.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综述当前文献中涉及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2.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2.1 经济政策2.1.1 财政政策2.1.2 货币政策2.1.3 扩大内需政策2.2 社会环境2.2.1 人口变化2.2.2 消费者行为2.3 产业竞争2.3.1 行业集中度2.3.2 技术进步2.3.3 产业政策3.中小企业内部问题3.1 资金问题3.1.1 融资渠道3.1.2 贷款难题3.2 人力资源问题3.2.1 人才招聘与培养3.2.2 员工激励机制3.3 经营管理问题3.3.1 创新管理理念3.3.2 提高运营效率3.4 品牌建设问题3.4.1 品牌知名度3.4.2 品牌形象塑造4.支持及政策建议4.1 中央支持政策4.1.1 税收优惠政策4.1.2 宏观调控政策4.2 地方支持措施4.2.1 城市发展规划4.2.2 其他支持措施4.3 政策建议4.3.1 宏观政策改革4.3.2 中小企业培训计划4.3.3 深化行业标准推动5.结语本文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综述。
建议中小企业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调整策略,处理好内外部问题,并寻找支持与政策建议。
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财政政策:指国家为调整和稳定国民经济而运用的一切财政手段和政策。
2.货币政策: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来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货币利率及货币汇率等。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800字》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针对企业融资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中小企业的融资在国外研究者的研究中,被归类于中小企业选题中,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论点:Meyers在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后,提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比较明显。
比如在创业早期阶段,中小企业中的很多企业并未获得外部审计的财务报告,企业盈利能力难以预测和估算。
因此,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为快速满足资金筹措需求,会优先选择内部融资渠道,如果选择外部融资渠道,就需要优先选择债务融资方式。
Storey在分析金融机构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冲突时, 提出中小企业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作为最大的债务性融资渠道。
但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资质和发展水平偏低,金融机构提供给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支持力度偏低。
Hairs&Raviv认为企业融资结构是中小企业收入流分配和企业控制权分配的依据,其指出,中小企业之所以很难得到金融信贷支持,主要源于在信息不对称的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问题。
Félix Corredera-Catalán等表示中小企业在制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其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面对的融资问题不同。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梳理,可从融资和负债角度出发,而不仅限于融资方面。
Liang Kaier认为融资渠道受制、融资制度不完善、政府关注度不高等都是中小企业难的主要原因。
融资难已经威胁到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Barthelmess Benedik等表示中小企业融资需要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融资本身,还包含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条件问题,融资只是为中小企业注资,保障资金链,但其最终要解决的是,依赖于什么获得市场竞争实力。
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在针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展开分析时,主要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文献综述一、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中小企业的定义、发展状况和重要性,以及撰写综述的目的。
二、中小企业的定义和分类本章对中小企业的定义进行详细说明,并介绍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分类标准。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本章对中小企业的数量、从业人员规模和经济贡献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
四、中小企业的管理与创新本章主要介绍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和创新能力,包括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五、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本章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包括融资渠道、融资难题和解决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六、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本章对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策略进行研究,包括市场选择、市场定位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内容。
七、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本章重点讨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和策略,包括国际市场开拓、跨国并购和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八、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本章主要探讨中小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实践,包括员工福利、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内容。
九、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和合规管理本章详细介绍中小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合规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劳动合同管理和税务合规等方面的内容。
十、中小企业的未来趋势和建议本章对中小企业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统计数据、调研问卷、研究报告等资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小企业: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指在我国独立从事经营活动、依法注册、在市场上属于中小企业范围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知识产权保护:指对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制度和法律措施。
3-劳动合同管理: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相关规范和程序。
4-税务合规:指企业在税收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按时缴纳税款,并且提供准确的税务申报和报告。
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文献综述

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文献综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思考文献综述一前言;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政府、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而活跃的力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它们都在其各自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中小企业以其规模较小,生产经营灵活并富有弹性,对市场需求变化反映灵敏,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特点,适应了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不少还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
二中小企业存在并具竞争优势的理论解释1、最佳规模理论因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但由于技术的非无限可分性,分工超过一定程度反而意味着复杂程度的提高、操作成本的增加和效率的损失。
同时,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会被管理费用的增加及管理效率的降低所抵消。
蒂格勒运用这种生存技术法,通过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某一行业的最佳规模通常是一个区间而非一个点,因而企业长期成本曲线是浴盆曲线而非U型曲线,中小企业在最低区间内也能达到最优规模。
科斯认为,企业边界取决于企业和市场的均衡,即企业的边际管理费用与边际交易费用相等之处。
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交易费用递减,管理费用递增,而两者之和最小处的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
况且,规模经济不一定和企业规模有必然联系。
最优规模不一定就是大规模。
2、生产力发展理论日本学者中村秀一郎在《大规模时代的终结——多元化产业组织》中列举日本经济的现实,认为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的。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1.引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常常面临困难,限制了其发展和创新能力。
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中小企业融资的定义2.1 中小企业定义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含义3.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3.1 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3.2 中小企业融资的来源3.3 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4.中小企业融资的形式4.1 银行贷款4.1.1 传统银行贷款4.1.2 政策性银行贷款4.2 股权融资4.2.1 上市融资4.2.2 非上市融资4.3 债券融资4.3.1 公司债券4.3.2 中小企业私募债4.4 扶持4.4.1 贴息4.4.2 担保4.5 外部融资4.5.1 外国直接投资4.5.2 跨国合作5.中小企业融资的挑战与对策5.1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5.1.1 信用风险5.1.2 还款风险5.2 中小企业融资机制不完善5.2.1 宏观政策调控5.2.2 中介机构建设5.3 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5.3.1 信息不透明5.3.2 信息稀缺5.4 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不足5.4.1 金融科技的应用5.4.2 创新融资产品6.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清单:●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文件●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报告●中小企业融资调研问卷7.法律名词及注释●股权融资: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转让等方式获取融资资金的行为。
●债券融资: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行为。
●中小企业私募债:指中小企业向有限的特定投资者发行的债券。
●外国直接投资:指跨国企业通过在目标国家设立子公司或参股等方式进行投资的行为。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2023版)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综述本文旨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梳理和总结,以增进对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和动因、融资渠道的分类和特点、相关政策及措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1.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和动因1.1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与融资需求1.2 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分析1.3 中小企业融资的动因探讨2.融资渠道的分类和特点2.1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与特点2.2 中小企业融资的内部与外部融资渠道2.2.1 内部融资渠道的种类及特点2.2.2 外部融资渠道的种类及特点3.相关政策及措施3.1 国家层面的政策与措施3.1.1 银行信贷政策与措施3.1.2 股权融资政策与措施3.1.3 债券融资政策与措施3.2 地方的支持政策与措施3.2.1 各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3.2.2 地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施情况4.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与挑战4.1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4.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4.3 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佳问题4.4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5.未来发展趋势5.1 科技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5.2 互联网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前景 5.3 环境与社会因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5.4 融资模式创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1.中小企业融资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2.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报告3.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材料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银行信贷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银行信贷业务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2.股权融资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股权融资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支持中小企业获得资本金。
3.债券融资政策与措施:指国家和各级出台的针对债券融资的政策和具体措施,以提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种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1.背景介绍1.1 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性1.2 中小企业融资的挑战与困境2.中小企业融资方式2.1 银行贷款2.1.1 商业贷款2.1.2 担保贷款2.2 债券发行2.3 股权融资2.3.1 私募股权融资2.3.2 公开发行2.4 创新融资方式2.4.1 众筹2.4.2 多元化融资方式3.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3.1 银行贷款风险分析3.1.1 利率风险3.1.2 信用风险3.2 债券发行风险分析3.2.1 利率风险3.2.2 信用风险3.3 股权融资问题分析3.3.1 股权稀释问题3.3.2 管理层权益问题3.4 创新融资方式的挑战3.4.1 宣传和营销3.4.2 法律法规限制4.中小企业融资政策与措施4.1 融资担保机制4.2 中小企业发展基金4.3 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服务中心4.4 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设立5.中小企业融资案例分析5.1 成功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5.2 失败的中小企业融资案例5.3 经验教训总结附件:________1.银行贷款申请表格样本2.债券发行相关法律文件3.股权融资合同范本4.创新融资方式指南法律名词及注释:________●利率风险:________指借款利率的可能变动对借贷双方利益造成的不确定性风险。
●信用风险:________指借款方或债券发行方可能无法按时兑付借款或利息的风险。
●股权稀释问题:________当企业发行新股时,原有股东的股权比例相对变小的问题。
●管理层权益问题:________指股权融资可能导致原始创始人或管理层在企业控制方面的权益变动和减少。
●宣传和营销:________指创新融资方式需要充分的市场宣传和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投资者的问题。
●法律法规限制:________指创新融资方式可能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和监管的问题。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400字》

中小企业管理会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文献综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泰罗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初次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概念。
当时他在钢铁厂工作的时候,便认为工厂的管理当局对科学管理这一概念并不明白,在工作中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以及在劳动力的分配上都不能做到合理的划分,于是他为了改进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之后便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管理会计开始在世界萌芽。
M Pelz(2019)认为管理会计的存在对那些小型年轻的公司是有帮助的,他指出了管理会计主要涉及的活动范围一般包括财务会计、会计管理控制活动以及业务规划。
他强调了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的作用,并否认管理会计对小型年轻企业没用这一说法,提出管理会计是减少公司内部与外部的市场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工具,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年轻公司在成长期间所带来的困难,并且他认为对管理会计进行持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T Gonalves与C Gaio(2020)认为管理会计系统在全球价值战略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提出管理会计系统与这些企业在价值创造、发展战略以及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是息息相关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它通过对500家葡萄牙的进行调查收集数据,得出了管理会计系统的使用强度,其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公司的企业价值以及它在全球中的地位这一结论。
W Hadid与M Al-Sayed(2021)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做法的实施在以结果为导向的业务单位中可能不仅仅局限于会计职能。
他提出研究比之前所做的研究更为复杂的模型,也就是对三种变量进行同时研究:“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会计网络、组织文化”,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战略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网络实施间的积极关系,在IS质量的推动下这种积极关系使得管理会计师可以进一步实施战略管理会计,最终得出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有直接积极影响的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文化。
2 国内文献综述基于对中小企业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也针对其进行了理论探讨。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

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成为了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现状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但相对于大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中小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经营状况不够稳定,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和担保品,这使得它们在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渠道上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使得金融机构对它们的融资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从而限制了它们的融资渠道。
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1.金融机构风险厌恶: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相对较为不稳定,金融机构对其融资风险的厌恶心理导致它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有所保守。
2.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了解它们的真实状况,进而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3.法律环境不完善: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也存在问题,这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三、改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1.加强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减少融资难度。
同时,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信用体系,通过信用贷款等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2.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各类资讯和市场情报,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息了解,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辅导和培训,提高其管理和融资能力。
3.健全法律环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保障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股权和债券融资市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四、国内外相关经验与启示1.国内: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贷款贴息政策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正文宁波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分析一.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制度经济学分析及融资策略优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刘卫柏(2005)通过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提出了美国企业融资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经济的启示。
其中包括:发展地方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重新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
杜锦兴(2006)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杨思波,钟闺陈(2007)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认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在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内外兼修”。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内强素质,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增强诚信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等,另一方面,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展引导和服务职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郁阳秋,黄伟(2008)认为中小企业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融资需要。
产业投资基金的出现,可以从风险投资、并购、担保和公益投资四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帮助,不失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工具。
倪杰,马凯(2008)认为融资制度变迁主体分为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行动团体的划分有利于对其责任的划分,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必须对主体有明确的角色界定。
吴国栋(2003)提出融资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针对融资效率的这种不确定性和受多因素影响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一般方法。
张维,钮元新,熊熊(2008)依据行为主体在中小企业投资和融资中的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功能,文章界定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成,构造了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研究了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改进。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一、“研究历史”的回顾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国有经济快速增长在增加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由于中国经济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政府当局的足够重视,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个部门在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放以及发展票据融资等问题上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促进政策,收效甚微。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
虽然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像东南亚各国那样的冲击,但在出口以及投资心理上产生了巨大负面效应,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直接对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了事关中国经济全局的一个焦点,从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解决也就成为中国政府当局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
国外学者曾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表了一些著名论著。
1998年斯特拉罕和韦斯顿提出,金融机构如银行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998年伯杰和尤德尔提出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是中小企业显著的特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何种方式融资效率高都是非常重要的。
曹凤岐在《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2001)中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级制度。
吴敬琏在《发展中小企业是中国的大战略》(1999)中指出,在规范我国主板市场的同时,应该努力为开放二板市场准备条件。
二、“研究现状”的分析中小企业融资主要由三方面构成,即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有以下特点:内源融资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企业产权主体,利益主体不明晰,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由于经营者自身素质不高,在利润分配上更加倾向于短期化,缺乏长期经营思想。
而导致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条件苛刻,具体表现在主板市场对中小企业门槛高。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简版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文献综述引言中小企业(SMEs)在全球范围内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尽管其重要性,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缺乏资金、人力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市场准入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在进行中小企业的文献综述。
本文将综述目前已有的关于中小企业的文献,探讨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在开始综述之前,有必要明确中小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中小企业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中小企业是指在规模和营业额上相对较小的企业。
特征包括员工数量较少、资金有限、独立经营、灵活性高等。
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因企业所处的行业、地区和规模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小企业挑战:1. 资金问题:中小企业通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或其他投资。
这限制了企业的扩张和发展能力。
2. 市场准入:中小企业往往面临市场准入的障碍,例如高昂的市场准入成本、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等。
3. 管理能力不足:中小企业通常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这给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许多困难。
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虽然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但也存在许多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小企业解决方案:1. 资金支持:政府可以提供中小企业资金支持,并制定措施以便让中小企业获得融资。
2. 市场推广: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工具进行市场推广,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扩大市场份额。
3. 管理培训: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提供管理培训项目,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中小企业文献研究现状目前,中小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小企业的经济贡献:许多研究探讨了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方面的贡献。
2. 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更加灵活、敏捷并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需求。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中小企业文献综述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介绍中小企业的概念、发展背景和重要性,以及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1.1 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通常是指拥有相对较小规模和市场份额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和组织结构与大型企业存在明显差异。
1.2 中小企业的发展背景近年来,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其在创新、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1.3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创新、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第二章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2.1 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统计本节对中小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企业数量变化趋势、经营规模分布等。
2.2 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本节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利润状况、融资状况、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分析。
2.3 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本节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进行梳理和分析,如市场竞争压力、融资难题、人才短缺等。
第三章中小企业发展策略研究3.1 支持政策分析本节主要分析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方面的举措。
3.2 融资渠道和方式研究本节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行研究,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3.3 创新与技术升级本节探讨中小企业在创新和技术升级方面的策略,包括研发投入、合作创新等。
第四章中小企业在法律法规中的地位和规范4.1 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概述本节对中小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概述,包括企业设立、经营管理、劳动法等方面的相关规定。
4.2 中小企业的合规要求本节对中小企业合规要求进行详细阐述,包括财务报告、税务申报、环保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4.3 中小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本节研究中小企业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的策略,包括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五章结论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概述、分析和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________5.1 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中小企业数量逐渐增多,但规模较小,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融资难题、人才短缺等挑战。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1400字》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研究状况2008年,我国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明确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要求企业自身管理人员应当对本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是否已经收到了效益等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的评价, 标志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从真正的意义上向国际标准控制体系靠拢。
许瑜等学者(2017)通过实证检验,得出了外部的媒体关注与内部的薪酬激励制度都具有协同作用,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挥重要作用的结论。
向锐等学者(2017)探究了组织结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薪资水平等特征是否会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产生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影响将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
闫珍丽、杨有红(2018)则探讨股价同步性是否受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内部控制质量是否提高资本市场信息率进行了探索。
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股价同步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主要存在于公司外部信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
孙锐(2018)通过研究公司治理结构、财务绩效及内部控制质量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公司的治理结构水平、内部控制水平都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若能采取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就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结论。
赵茂林(2019)认为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高速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健康地发展,应当对内部的质量控制和外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高企业信息传输渠道和通信服务的综合质量,建立大数据管理部门的措施来优化企业管理效果彭伟(2019)认为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内部控制对全面预算管理具有突出的约束作用.1.2.2国外研究状况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最早起于上世纪初,其漫长的发展和研究过程可以从本质上分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五个阶段。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引言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融资难题的存在,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旨在探讨和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综述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1)金融体系问题(2)信息不对称问题(3)法律法规不完善(4)中小企业信用度低⒉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制约中小企业发展(2)影响经济增长(3)加剧收入分配差距(4)制约创新能力三、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综述⒈银行贷款(1)传统信贷模式(2)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中小企业贷款⒉股权融资(1)私募股权融资(2)股票发行⒊债券融资(1)公司债券(2)中小企业专项债券⒋租赁融资(1)设备租赁(2)经营租赁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方案综述⒈完善法律法规⒉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⒊推动金融创新⒋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⒌强化扶持政策五、中小企业融资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我们了解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了解到各种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和解决方案。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我们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并推动金融创新,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⒈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文件⒉中小企业融资案例研究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信用体系:指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和记录的系统。
⒉公司债券:公司向公众发行的债务凭证。
⒊中小企业专项债券:针对中小企业发行的专门债券。
⒋设备租赁:将设备租给企业使用并收取一定租金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文献综述近年来,中小企业(SMEs)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力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愈加凸显。
本文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中探索中小企业的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与特点中小企业的定义因地区、国家和组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然而,在许多定义中,中小企业通常是指拥有一定规模,但相对较小的企业,其员工数量、资产规模和销售额通常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中小企业的特点主要包括:规模相对较小、组织结构简单灵活、经营风险高、创新能力强等。
这些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挑战。
二、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多种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内部的管理和运营问题,也来自外部的环境和政策因素。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挑战:1. 资金问题:中小企业通常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难以获取到足够的资金用于扩展生产、研发创新等。
2. 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在市场上与大企业的竞争非常激烈。
其规模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等因素限制了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 人才招聘与留住: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薪资、福利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优势较小。
4. 创新能力: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由于资源和经验的限制,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和地区采取了各种策略和政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1. 政府支持:政府在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减税政策、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和创新能力不足的困扰。
2. 提供培训和咨询:中小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往往缺乏一定的管理和营销知识。
培训和咨询机构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和指导,提升其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融资文献综述摘要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尚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作为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
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多万元。
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为问题一、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然而, 许多中小企业恰恰缺少经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这样, 这些中小企业就往往面临着无法回避的融资问题, 融资问题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企业融资应当有利于实现企业顺利健康成长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融资过程中既要注意防止资金筹集过多, 造成资金闲置, 增加成本与风险;又要注意企业融资制度必须在宏观融资体制的框架下做出选择。
而目前, 我国融资大环境长期以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同时又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这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一个反映。
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
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融资决策往往受制于其当时的金融环境。
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渠道、多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
中小企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完全成长起来,就非常有必要扩大融资渠道,在不断积累自有资金的同时,还要通过一切正规合法的手段来扩充资本。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只有抓住问题从理论上正确认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正文
宁波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制度经济学分析及融资策略优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
刘卫柏(2005)通过对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提出了美国企业融资对我国发展中小企业经济的启示。
其中包括:发展地方中小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拓展金融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重新构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组织体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
杜锦兴(2006)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杨思波,钟闺陈(2007)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确定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认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在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内外兼修”。
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内强素质,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增强诚信观念,树立良好的形象等,另一方面,政府应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充分发展引导和服务职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郁阳秋,黄伟(2008)认为中小企业对于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增加就业、鼓励创新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传统融资渠道难以满足其融资需要。
产业投资基金的出现,可以从风险投资、并购、担保和公益投资四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的帮助,不失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工具。
倪杰,马凯(2008)认为融资制度变迁主体分为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行动团体的划分有利于对其责任的划分,要采取正确的行动必须对主体有明确的角色界定。
吴国栋(2003)提出融资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针对融资效率的这种不确定性和受多因素影响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价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一般方法。
张维,钮元新,熊熊(2008)依据行为主体在中小企业投资和融资中的风险偏好及风险管理功能,文章界定了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构成,构造了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评估的指标体系,并研究了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进行改进。
甘红莲(2006),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策略影响因素通过调研问卷和统计分析进行实证研究,从而获得了促进企业融资的策略。
高霁阳(2003)通过对江苏、山东两省八十家中小型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普遍存在融资困难。
造成这种现象的具体原因有:国有商业银行在机制、成本等方面与中小企业不对称,难以提供有力支持;金融市场功能不健全;风险投资运作有障碍;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企业经营风险较高。
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调研数据的分析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各类民间金融机构;完善货币与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全国及地方性信用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与保护,提高企业素质。
张建宗,张茜,高伯文(2004)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完善投资渠道、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
陈丹红(2006)从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融资
难问题的内部对策和外部配套措施。
胡松(2006)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胡毅(2007)从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在企业方面,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融资认识和管理,强化信用观念;在金融机构方面,应转化观念,继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创新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在政府方面,应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融资市场体系。
何跃勇(2007)以贵州省委为市政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省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获得了缓解融资困难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二.外部研究现状
Myers(1984)研究了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发现了企业融资优序理论,即企业的经营者在融资方式选择的优选次序为:内部融资优先于外部融资,债务融资优先于外部权益融资。
Timmous(1994)认为不同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小得成长型企业可以寻找内部资金,如自己的积蓄、亲友的资金等,但是在企业成长起来的过程中,企业会有一个从内部融资转到外部融资的转折点,即需要从银行,公共债券或权益市场融资。
银企关系研究的代表人物Jensen&Meckling (1976)从委托代理角度研究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发现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Haines&Thomas(1994)对加拿大的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贷款的见底是和市场或金融上的困难相关的。
三.评价和启示
外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起步早,注重于理论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理论和实际结合不是非常完美。
通过对以上研究文献的研究,国内研究更加注重于实际。
以上的研究充不同的层面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了多维度的阐述和经济学分析,从而提出了实现有效融资的途径。
但是,单纯的定性分析并不能从量化的角度说明企业的实际融资状况。
学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已经达成共识,并且从不同的层面分析融资瓶颈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但是对于优化融资体系的构建的研究几乎没有。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已然存在,本文将从量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宁波中小企业融资瓶颈进行分析,优化融资体系。
参考文献
[l]刘卫柏.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对我国发展民营经济的启示[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1)
[2]杜锦兴. 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中小企业发展[J]. 新重庆,2006,(12)
[3]杨思波,钟闺陈. 浅析企业生命周期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J]. 企业管理,2007,(12)
[4]郁阳秋,黄伟. 产业投资幕金—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工具[J]. 理论界,2008,(2)
[5]倪杰,马凯. 制度变迁角色定位视角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科技2008,(1)
[6]吴国栋. 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J]. 中国房地产金融,2003,(11)
[7]张维,钮元新,熊熊.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构建的分析和评估[J]. 生产力研究,2008,(1)
[8]甘红莲. 中小高科技企业融资策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武汉科技大学硕卜学位论文,2006,(11)
[9]高雾阳.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0]胡松.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及对策[J].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11周毅. 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措施分析[J]. 西部财会,2007,(3)
[12]何跃勇. 贵州省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 贵州大学硕七学位论文,2007,(5)
[13]陈丹红. 对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J]. 科技广场,2006 ,(6)
[14]Myers. TheCaPitaIStrueturePuzzle[J]. JournalofFinanee, 1984,(6)
[15]Timmons,Jeffi A. NewVentUreCreation[J] . Chieago, 1994
[16]Jensen,M.A.,andMeekling,WH. Theo of the Firm:ManageriaIBehavior[J] AgeneyCostsand
OwnershiPStrueture.JournalofFinaneialEeonomies,1976
[17]Riding,A.,GH.Haines,&R.Thomas. TheCanadiansmallBusiness一Banklnterfaee: [J] Areeursive,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