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科学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化妆品化学课件

化妆品化学课件

化妆品化学课件一、引言化妆品化学是一门研究化妆品原料、配方、制备工艺、质量检验及其在皮肤上的作用机理的学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

了解化妆品化学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消费者科学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同时为化妆品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二、化妆品的组成1. 基质:基质是化妆品的基础,占化妆品总量的50%-80%。

常见的基质有水、油脂、蜡、醇等。

2. 保湿剂:保湿剂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平衡,防止皮肤干燥。

常见的保湿剂有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等。

3.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具有清洁、乳化和稳定的作用。

常见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等。

4. 防腐剂:防腐剂可以防止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被微生物污染。

常见的防腐剂有对羟基苯甲酸酯、苯氧乙醇等。

5. 香料:香料可以赋予化妆品愉悦的气味。

常见的香料有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

6. 色素:色素可以给化妆品提供所需的颜色。

常见的色素有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7. 营养成分:营养成分可以提供皮肤所需的营养。

常见的营养成分有维生素、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等。

三、化妆品的分类1. 洁面产品:用于清洁皮肤,去除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

如洗面奶、洁面乳等。

2. 护肤产品:用于保护和改善皮肤状况。

如化妆水、乳液、面霜等。

3. 美容产品:用于美化面部五官。

如眼影、口红、睫毛膏等。

4. 防晒产品:用于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如防晒霜、隔离霜等。

5. 特殊护理产品:用于针对特定皮肤问题进行护理。

如祛痘产品、抗皱产品等。

四、化妆品的制备工艺1. 原料选择:根据化妆品的配方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

2. 原料预处理:对原料进行过滤、研磨等处理,使其达到使用要求。

3. 混合:将预处理后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4. 制膏:将混合好的原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并充分混合。

5. 冷却:将制膏后的原料冷却至室温,使其凝固成膏状。

6. 包装:将制备好的化妆品进行包装,便于储存和使用。

女生的化妆品知识点总结

女生的化妆品知识点总结

女生的化妆品知识点总结化妆是现代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女性来说,化妆品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为了日常简单的妆容,还是为了参加重要的场合。

化妆品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因此对化妆品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化妆基础知识、化妆品种类、化妆步骤、化妆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帮助女生更好地了解化妆品,找到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提升自己的化妆技巧。

化妆基础知识1.肤质:了解自己的肤质是选择适合的化妆品的基础。

通常分为干性肤质、油性肤质、混合性肤质和敏感性肤质。

不同的肤质适合的化妆品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针对自己的肤质进行选择。

2.底妆:底妆包括粉底液、粉饼、遮瑕膏等,是化妆的第一步。

选择合适的底妆能够遮盖肌肤的瑕疵,让肤色看起来更加均匀。

3.眉妆:眉毛的形状和颜色对整个妆容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眉笔或者眉粉来进行修饰。

4.眼妆:眼妆包括眼影、眼线、睫毛膏等,能够让眼睛更加有神,因此也是化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5.唇妆:唇部的化妆品主要包括口红、唇彩等,颜色的选择能够让整个妆容变得更加生动。

6.定妆:使用定妆粉或者喷雾来定妆,能够让整个妆容更加持久。

化妆品种类1.粉底液:粉底液是底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有液体状和霜状两种类型,可根据自己的肤质进行选择。

2.粉饼:粉饼可以补妆或者定妆,也有遮瑕的功能,是化妆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3.遮瑕膏:遮瑕膏主要用于遮盖痘痘、斑点和黑眼圈等肌肤瑕疵,因此对于肌肤不太完美的女生来说是必备的。

4.眼影:眼影的种类很多,有单色、多色、亮片等不同类型,可以根据不同场合进行选择。

5.眼线:眼线主要包括眼线笔、眼线液和眼线胶三种,选择适合自己的眼线产品是很重要的。

6.睫毛膏:睫毛膏的选择有分为卷翘和浓密两种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7.口红:口红的种类也很多,包括哑光、霓虹、珠光等多种颜色和质地,可以根据自己的口红偏好进行选择。

8.定妆粉:定妆粉可以让妆容更加持久,也能够吸油控光,适合油性肤质的女生。

化妆品原理

化妆品原理

化妆品原理
化妆品原理指的是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效果的科学原理。

化妆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皮肤的外观和质地,例如提亮肤色、遮瑕、抗衰老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化妆品原理:
1. 色素控制:某些化妆品含有颜料或色素,可以改变肤色的外观。

例如,粉底液可以提亮暗哑的肤色,遮盖瑕疵和不均匀的色素沉着。

2. 抗氧化剂作用:许多化妆品含有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可以帮助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减轻皮肤的氧化损伤。

这些抗氧化剂可以使皮肤看起来更年轻,减少细纹和皱纹。

3. 保湿和滋润:化妆品中的保湿成分可以吸收水分,使皮肤保持湿润和柔软。

一些常见的保湿成分包括甘油、透明质酸等。

这些成分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并提供滋润效果。

4. 防晒作用:许多化妆品包含防晒成分,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

这些成分可以反射或吸收紫外线,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使用含有防晒功能的化妆品可以预防晒斑、皱纹和皮肤癌等。

5. 清洁和调理:洁面霜和爽肤水等化妆品可以清洁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并平衡皮肤的酸碱度。

这些产品中的成分可以帮助调理油性、干燥或敏感的皮肤,并减少毛孔的堵塞和痘痘的产生。

化妆品的原理可以因产品类型和具体成分而有所不同。

了解化妆品原理有助于选择适合自己肤质和需求的产品,并正确地使用它们以获得最佳效果。

化妆品生产知识点

化妆品生产知识点

化妆品生产知识点化妆品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基础的护肤品到彩妆产品,我们可以发现化妆品市场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

然而,很少有人了解到化妆品背后的生产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化妆品生产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行业。

1. 化妆品生产基础知识在涉足化妆品生产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首先,化妆品是指应用于人体表面的制剂,包括了护肤品、彩妆品和清洁用品等。

2. 化妆品生产流程化妆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包括原料选择、制剂配方、生产工艺和包装等环节。

原料选择十分重要,需要考虑成本、效果和安全性等因素。

而制剂配方的设计则需要结合不同肤质和功能来确定。

生产工艺涉及到原料的混合、加热、冷却、灭菌等环节,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包装则是化妆品销售和使用的关键环节,需要满足美观、功能性和符合法规等要求。

3. 化妆品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化妆品是直接应用在皮肤上的产品,因此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化妆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起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检验和自检、生产过程中的监控、成品检测和稳定性测试等环节。

合理的质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化妆品的安全评估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是化妆品法规和标准中的重要环节。

在化妆品生产前,需进行一系列的安全评估工作,包括原料的安全性评估、产品的刺激性测试、致敏性测试、微生物测试等。

只有通过这些测试,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法规要求,才能销售和使用。

5. 化妆品生产中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妆品生产中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纳米技术来改善产品的吸收性和效果;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活性成分也成为了市场中的新宠。

6. 化妆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化妆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热门话题之一。

企业在化妆品生产中应关注环保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广绿色环保的概念和产品。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精)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精)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一、化妆品概述化妆品是对人体面部、皮肤、毛发和口腔起保护、美化和清洁作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通常是以涂敷、揉擦或喷洒等方式施于人体不同部位,有令人愉快的香气,有益于身体健康,使容貌整洁,增加魅力。

化妆品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使用,而且是长期连续地使用,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化妆品的安全性,首先与原料成分有关,故使用的原料必须是对人体无害;其次制品经长期使用不得对皮肤有刺激、过敏或使皮肤色素加深,更不准有积毒性和致癌等作用。

当前,化妆品发展的趋势是向疗效性、功能性和天然性方面发展。

疗效性是指化妆品除具有美容功效外,还要有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生机蓬勃和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功能性是指化妆品具有特定功能,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从事不同劳动的人,在不同时间、场所使用不同功能的化妆品,以达到最佳使用目的。

所谓天然性是指化妆品采用天然成分做添加剂,以发挥其对皮肤营养、美化等作用。

化妆品属流行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

一个产品从问世到被新产品替代,一般都经历萌芽期、成长期、饱和期和衰退期。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种、新剂型、新配方,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迎合消费心理,满足市场需求。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研究,注意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包装,并及时掌握国内外情报,搞好信息储存,同时不断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以指导新产品的开发。

除某些特种制品外,化妆品的生产一般都不经过化学反应过程,而是将各种原料经过混合,使之产生一种制品的性能。

因此,配方技术左右产品的性能。

如化妆品中常用的脂肪醇不过很少几种,而由其复配衍生出来的商品,则是五花八门,难以作出确切的统计。

因此,掌握复配技术,是改善制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妆品工业是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它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与物理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染料化学、香料化学、化学工程等有关,还和微生物学、皮肤科学、毛发科学、生理学、营养学、医药学、美容学、心理学等密切相关。

化妆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化妆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化妆品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化妆品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洁面:了解不同肤质的洁面方式,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洁面产品。

常见的洁面产品包括洗面奶、洁面皂、洁面乳等。

2. 爽肤水:了解爽肤水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爽肤水能够平衡肌肤的酸碱度,为后续的护肤程序做好准备。

3. 乳液/面霜: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乳液/面霜。

乳液/面霜能够为肌肤提供滋润和保护作用。

4. 防晒:了解防晒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防晒产品。

防晒能够阻挡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预防晒斑和皮肤癌等问题。

5. 化妆品成分:了解常见化妆品成分的功效和副作用。

常见的成分包括维生素C、玻尿酸、尿囊素等。

6. 化妆技巧:学习基本的化妆技巧,如涂抹粉底、化眼妆、修饰脸型等。

掌握基本的化妆技巧能够让肌肤看起来更加光滑和完美。

7. 卸妆:了解卸妆的重要性,选择适合自己肌肤的卸妆产品。

卸妆能够彻底清除脸上的化妆品和污垢,保持肌肤的呼吸畅通。

8. 护肤顺序:掌握正确的护肤程序顺序。

一般来说,护肤程序的顺序是洁面-爽肤水-乳液/面霜-防晒。

9. 保质期:了解化妆品的保质期。

过期的化妆品可能会对肌肤造成刺
激和过敏。

10. 肤色:了解自己的肤色,选择适合的化妆品颜色。

不同肤色的人适合的化妆品颜色也不同,选择合适的颜色能够让化妆效果更好。

这些是化妆品基础必学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使肌肤更加健康和美丽。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

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化妆品的定义与分类-化妆品基础知识一、化妆品概述化妆品是对人体面部、皮肤、毛发和口腔起保护、美化和清洁作用的日常生活用品,通常是以涂敷、揉擦或喷洒等方式施于人体不同部位,有令人愉快的香气,有益于身体健康,使容貌整洁,增加魅力。

化妆品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每天都使用,而且是长期连续地使用,它对人体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化妆品的安全性,首先与原料成分有关,故使用的原料必须是对人体无害;其次制品经长期使用不得对皮肤有刺激、过敏或使皮肤色素加深,更不准有积毒性和致癌等作用。

当前,化妆品发展的趋势是向疗效性、功能性和天然性方面发展。

疗效性是指化妆品除具有美容功效外,还要有促进皮肤细胞新陈代谢,保持皮肤生机蓬勃和延缓皮肤衰老的功效。

功能性是指化妆品具有特定功能,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从事不同劳动的人,在不同时间、场所使用不同功能的化妆品,以达到最佳使用目的。

所谓天然性是指化妆品采用天然成分做添加剂,以发挥其对皮肤营养、美化等作用。

化妆品属流行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

一个产品从问世到被新产品替代,一般都经历萌芽期、成长期、饱和期和衰退期。

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种、新剂型、新配方,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迎合消费心理,满足市场需求。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科学研究,注意采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包装,并及时掌握国内外情报,搞好信息储存,同时不断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和需求,以指导新产品的开发。

除某些特种制品外,化妆品的生产一般都不经过化学反应过程,而是将各种原料经过混合,使之产生一种制品的性能。

因此,配方技术左右产品的性能。

如化妆品中常用的脂肪醇不过很少几种,而由其复配衍生出来的商品,则是五花八门,难以作出确切的统计。

因此,掌握复配技术,是改善制品性能、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妆品工业是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它涉及的面很广,不仅与物理化学、表面化学、胶体化学、有机化学、染料化学、香料化学、化学工程等有关,还和微生物学、皮肤科学、毛发科学、生理学、营养学、医药学、美容学、心理学等密切相关。

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

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

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汇总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化妆品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化妆品法规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包括化妆品的定义、分类、原料、限用物质、功效宣称、生产工艺、包装标识、贮存运输等。

2.化妆品化学:掌握化妆品中常用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理,如保湿剂、美白剂、防晒剂、抗氧化剂等。

了解各类化妆品的基本配方及其组成,如基质原料、活性成分、辅助成分等。

3.化妆品微生物学:掌握化妆品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生长繁殖规律,如痤疮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了解微生物对化妆品的污染及其控制方法,如控制生产环境、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定期监测等。

4.化妆品检验与检测:了解化妆品检验与检测的方法和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掌握常见的检测项目及其标准,如禁用物质、限用物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指标等。

5.化妆品安全性评估:了解化妆品安全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如人体试验、动物试验、体外试验等。

掌握安全性评估的流程及其影响因素,如试验对象、试验周期、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等。

6.化妆品生产与质量控制:了解化妆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如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指标等。

掌握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如原料质量、配方比例、生产环境等。

7.化妆品营销与消费者保护:了解化妆品营销与消费者保护的方法和技术,如品牌建设、产品定位、市场推广等。

掌握消费者保护的措施及其效果评估,如产品安全、功效、舒适度等。

以上是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具备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归纳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专业知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化妆品基础知识:包括化妆品的定义、分类、组成成分、作用原理等。

2.化妆品安全与法规:涉及化妆品行业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监管制度等,以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分类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3
4
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分类
表面活性剂结构:
亲油基团 亲水基团
CH3CH2(CH2)8CH2▬OSO-3
表 面 活 性 剂
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型 两性离子型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
2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2 3
溶液的表面张力
非表面活性物质
表面张力随溶质 浓度增加而增大
σ
1
稀溶液中能明显 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 很少量溶质能显著降低 溶液表面张力;再增大, 表面张力不再明显改变。
2 3
c
水溶液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
表面活性剂
3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
当以低浓度存在于某体系中,能够显著降低体系的 表面张力。

生产过程的污染(一次污染) 生产设备和工具 原料 生产环境的污染 包装容器 使用过程的污染(二次污染) 自身的不稳定性
26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消毒和灭菌

加热灭菌法
火焰灭菌法:适用于耐火的工具和器械; 干热灭菌法:在电烘箱或灭菌器内高温按热杀死微生物; 常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压蒸汽的器皿和制剂; 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器械和水性原料灭菌。
表面活性剂能够在界面上吸附,形成吸附膜。
溶质浓度较低时
表面吸附达饱和时
2
表面活性剂胶束的形成和特征
表面活性剂能在溶液内部自聚, 形成有序组合体。
临界胶束浓度:形成胶束时表面活性剂的最低浓度 (CMC)
8
3
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CMC时,其水溶液 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物的溶解度显著提高。
< 0.05
透明液
18
2.3 乳液类化妆品生产工艺
• 油相的制备 • 水相的制备 • 乳化和冷却 自然乳化分散法、 瞬间成皂法、转相乳化法、
交替加液法 、乳化剂分别溶解法、 低能乳化法
• 加入香精和防腐剂 • 粘度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节 • 陈化和灌装
19
2.4 多重乳液
• 目前化妆品中广泛使用O/W型和W/O型乳状液。
15
染色法
• 油溶性染料加入乳状液中使乳液染色很 均匀,则油为外相,乳液为W/O型 • 若只有星星点点的液珠带颜色,说明油 是内相,乳液为O/W型
16
滤纸润湿法
• 乳状液滴在滤纸上,如果液体迅速铺开 ,在中心留有一滴油滴,说明为O/W型 • 反之,为W/O型
17
2.2 乳状液的外观
乳状液液珠大小与外观 液珠大小(μm) >> 1 >1 0.1~1 0.05~0.1 外观 可分辨出两相 乳白色乳状液 蓝白色乳状液 灰色半透明乳状液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其稳定性高,可长期储存; 光学透明,不影响化妆品的外观; 能增溶油性成分; 液滴尺寸小,能较好渗入皮肤。

23
3. 化妆品的杀菌与防腐
24
微生物污染对化妆品的影响

产品变色 酸败 气味变化 发胀 乳化型被破坏 产生毒素
25
化妆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途径
类型
水包油型:O/W 油包水型:W/O
鉴别方法

稀释法 电导法 染色法 滤纸润湿法
13
稀释法
• 能被水稀释,不影响其稳定性的乳状液 是水包油型 • 加入水后不易分散,乳状液浮于水面或 者被破坏,则是油包水型
14
电导法
• 油类导电性差,水溶液有较好的导电能 力 • O/W型乳状液导电能力比W/O型大很多
5 3
化妆品中泡沫
泡沫:以气体为分散相的分散体系,连续相为液体和固体。
泡沫的形成:加入起泡剂,如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化合物。
泡沫的作用:
能带走洗下的油污和尘埃,起到清洁作用; 改善化妆品的感官应用; 使皮肤润滑、减少磨擦力,防止皮肤受伤害;
11
2. 乳化和乳状液
12
2.1 乳状液
•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小液珠的形式分散于另一种与其 不互溶的液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多相分散体系。 乳状液分散相液珠直径约0.1~10 μm。 • 以液珠形式存在的液体称为内相/分散相/不连续相; 另一相称为外相/分散介质/连续相。
增溶作用的应用:

将难溶于水的香精油溶于水制备香水和花露水;
去除油脂污垢;
4
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反之,亲油性越强。 HLB值范围 1.5-3.0 3-6 7-9 应用 消泡剂 水/油乳剂 润湿剂 HLB值范围 应用 8-18 油/水型乳剂 13-15 洗涤剂 15-18 增溶剂
• O/W乳状液有较好的铺展性,使用中不会有油腻感, 但净洗效果和润肤作用不如W/O型乳状液。 • W/O型乳状液具有光滑的外感,高效的净洗效果和优
良的润滑作用,但油腻感受重,使用有发黏的感觉。 • (W/O)/W型多重乳状液可兼备W/O型、O/W型乳状液 的优点。
20
结构
21
2.5 微乳状液
组成
化妆品学的基础知识
1
1. 表面、界面现象
1 3 2 3 4
表面张力 溶液的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 化妆品中的泡沫
1 3
表面张力
气相
界面(表面)
液相 图2-1 分子在液体内部和 表面的受力情况示意图
表面分子受到液相分子的吸 引力大 ,表面层分子受到指向 液体内部的拉力,有向内部 迁移以及液体表面积自动收 缩的倾向。
化妆品的防腐
防腐剂的要求 抗菌活性 与表面活性剂有较好的配伍性 安全性 水溶性
影响防腐剂防腐性能的因素
浓度:浓度应高于最低抑菌浓度; pH值:不同防腐剂适应杀菌环境的pH值不同; 温度:温度升高时,防腐剂效能有所下降; 配方中其他组分的影响。
微乳状液是指一种液体以粒径在10-100nm的液 珠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中形成透明或半透 明的分散体系。 微乳状液是由油、水、浓度相当大的乳化剂和 辅助乳化剂等组成。
类型

O/W 和 W/O 型
22
性质

外观呈透明、半透明和灰色; 稳定性高,为热力学稳定体系;

可以与水和油在一定范围内混合。
紫外线灭菌消毒法(波长为253.7nm、温度为20-40℃时杀菌 效果最好) 室内空气、水、包装材料和器皿的消毒

化学消毒法(乙醇、次氯酸钠、过氧化氢、环氧乙烷、甲醛、 甲酚) 通过涂抹、浸泡、喷洒、和蒸汽方式进行消毒, 适用于设备、仪器、衣服、工作人员的皮肤, 27 空气和粉状原料的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