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
第一 夏商周的更替和政治制度基础网络社会.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
中心:今豫西、晋南。
时间:从约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
稳定:盘庚迁殷,从此稳定。
商朝由此又称殷朝。
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后裔,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重点、难点、考点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①分封的目的:为了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
②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③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④分封的作用:巩固了周朝的统治,促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拓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最终导致王室衰微,列国纷争的后果,逐渐形成诸候割据的状态。
⑤分封制崩溃:春秋时期。
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
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2)、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①它始于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②因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
③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⑤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
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
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
(3)、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关系①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必修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内服(王畿地区)直接控制,对外服(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3)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宋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王一定会挑我的。
㈡宗法制
1.定义 2.目的 3.内容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 上的矛盾。
6.在《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 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 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7.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宋太祖之位
2、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
D 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
)
A.礼仪 C.风俗
B.政权 D.政治制度
• 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B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 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宗 法 制 示 意 图
孰对孰错
天子永远都是大宗 嫡长子永是大宗 非嫡长子永是小宗 诸侯的大宗、小宗地 位是相对的
(√) (×) (×) (√)
夏商周政治制度
答案: 答案:c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我国 夏朝的建立, 随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 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 西周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度.西周时期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春秋 战国以来, 战国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制度 发生巨变. 发生巨变. 请回答: 请回答: (1)从内容上看,夏商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从内容上看, 从内容上看 夏商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2)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 孔子说: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孔子说 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什么问题? 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问题 (3)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怎样的积极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作用?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 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 作用 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
一 夏商的政治制度
1 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户中传承."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王位在一家一户中传承. 家天下"取代" 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2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地方 地方 中央:国王统率官员治理国家.有相,卿士 中央:国王统率官员治理国家.有相, 地方:封候, 地方:封候,伯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 1 分封对象的多方面: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对象的多方面:王族,功臣, 2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3 周天子和诸侯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西周的分封制曾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周的分封制曾起到巨大的作用, 但是为什么后来被破坏? 但是为什么后来被破坏? 1 本身的局限性:诸侯在领地内有相对大的 本身的局限性: 独立性,诸侯掌握用人,行政,军事, 独立性,诸侯掌握用人,行政,军事,财政 大权, 大权,使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 2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破坏 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问题探究 1] 有人说:夏朝取代原始社会,政治权力“传子” 取代“传贤”,促进了社会的不平等,是历史的倒退。你怎么看?
提示:评价社会的进步与否,最主要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夏朝取代原始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发 展,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他山之石] 内、外服制度(选自岳麓版) 内、外服制度是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 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地区。商王不同程度上有支配 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外服控制力极其有限。 [问题探究 2] 分封制容易形成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 应该否定吗? 提示:从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看,虽不利于国家统一,但在当 时却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故历史地看,应该肯定。 [牛刀小试 1] 请用一句话概括分封制。 参考:分封制是中国商代萌芽、西周盛行的,在周王室强大的 前提下,把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诸侯的地方行政制度。
二 教/材/知/识/补/充 完善备考知识空缺,很有必要! 1.商周时期天命观的不同 (1)商代天命观的核心是一个至上神——“帝”。同时,我们也 知道,商代并不只存在一个神,它还存在以列祖列宗、先妣先母为 主的祖先神和以社、河、岳为主的自然神。 (2)周朝的天命观中对于人的关注,使人们从殷商时期对天、对 帝的绝对崇拜中走了出来,开始逐渐思考人的作用。
2.分封制崩溃的原因和表现 (1)原因 ①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逐渐瓦解。 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势力强大并出现争霸局面。 (2)表现:葵丘会盟、楚王问鼎等。
三 重/点/知/识/总/结 学会总结,善于概括,提升自己! 分封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1)特点 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②分布地区: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 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③权利义务:以土地和人民为纽带,周王权力和诸侯之间形成 了较为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彰显了周王的最高地位,加强了中央与 地方的纵向联系。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3、“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3)诸侯义务:
①朝觐述职 ③镇守疆土
② 交纳贡赋 ④随从作战
4、特点: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5、影响
【合作探究】1 从 中 可 以 得 到 哪 些 认 识
①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②其中大多是同 ?
姓王; ③同姓王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战略位置重要的黄 河中下游地区。 交错分布,形成众星拱月之势。 表明分封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主贵族的统治。
大宗 小宗
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大宗”、“小宗”是相 对的,“大宗能率小宗, 小宗能率群弟。”,
小宗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血缘:兄弟关系 双重 关系 政治:君臣关系
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积极:
列举今天体现宗法制的社会现象?
忠孝观念、尊宗敬祖、尊老爱幼、叶落归根、认祖归宗,
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
王一定会挑我的。
【自主学习】 快速浏览教材
宗法制的内涵、目的、内容、特点、 作用有哪些?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内涵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 权力、财产 、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1)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次子、庶子分 封);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积极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②扩大了统治区域, 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对 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影
①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响
②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
3、破坏: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 的局面。这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 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卿大 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 一种表现。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
和敬;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 不和顺;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 莫不和亲。乐者,天地之和也。
【答案】C
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 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 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 “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1、商周时期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商周王无 法专断和独裁,所以不是专制主义。但相和卿士等协同商周王 处理政务,从政治权力上看又有了专制主义的萌芽。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地方封侯和伯,侯、伯定期向 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商王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地方不绝 对服从中央,不是中央集权,但有了中央集权的萌芽。
A.周王室对各诸侯国不分亲疏
B.宗法制度影响西周封国间的关系
C.当时强调同宗族的国家相互帮助
D.周王和诸侯是宗法制的核心所在
【解析】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周王室,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体现 出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郑国批评晋国帮助不是同宗族的杞国” 的信息,体现出了当时诸侯国强调同宗族国家间互相帮助,故C项正确;题干 中的没有提到周王和诸侯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故D项错误。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臣民
部落联盟 首领(禹)
国王(禹)
国王(启)
禅让制 (传贤)
建立国家政权
世袭制 (传子)
“家天下” “公天下”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 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 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观点:历史的进步。 原因: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
概念辨析:“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 制也就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二是指 战国之后以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为经济基础的封建主义社会。 1、“封建制度”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指“封” 土而“建”国。古文献中“封建”即分封制;现在通常说 的封建多半是贬义,是保守与落后的代名词。然而“封建 社会”的概念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地 主阶级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农民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此处“同姓”即与周王同姓的 亲族,“周”当时是王朝之称,并非“周姓亲族”为分封 主体,应理解为“姬姓亲族”为分封主体。 3、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其中“封国”是分封制的 表现。后世历代帝王分封皇室成员为王、为侯,只是皇家 特权的彰显,已不再是分封制度;
②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4、结果: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王权至高无上的 局面形成了。 (四)王权巩固:行政管理制度 1、时间:夏商时期(主要是商朝) 2、表现: 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权力: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 领)——义务: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意义:夏商初步建立了从中央至地方的行政管 理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二.分封制——众星拱月格局的造就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大 禹 治 水
伯 益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世袭制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 特点: • 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 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 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 局面从此确立。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 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 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 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⑤影响: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 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 性。 D.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强大,到西周后期, 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⑥破坏 • 井田制瓦解 • • 争霸战争的发展
周王室 衰微
(三)西周的宗法制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 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 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 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的制度;宗法制 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 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 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 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 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分封制
①定义:把王畿(首都地区)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亲属、 功臣、元老,建立起诸侯国,以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 ②目的:巩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一方面,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 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另一方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第一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 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 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 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西周分封制 ①分封制对后世政治制度的影响。 周以后尽管分封制作为一项主要的地方制度 被废除,但分封制的残余与影响一直存在。由于 分封制与血缘宗法相联系,秦以后,历代都不同 程度地实行着分封体制,一般表现为“封地治民” 的“实封”体制,也就是所分封的王或国有权力 独立地治理权。所封的王或国实力增强后,对中 央形成威胁,导致国家分裂或动荡;“封地不治 民”的“虚封”体制,只分封给爵位尊号但不治 理所封地区的百姓,这种分封只是为了体现皇室 的尊贵和对大臣的恩宠,如历代都有皇室所分封 的“王”。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
1.“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 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 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
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 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 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 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④分封制与中国的风俗文化。分封制对中国 传统的姓氏文化影响深远,很多姓氏来源于古 代的封国或封地名称,如姓氏中的齐、鲁、赵、 燕、晋、秦、楚等;再如在秦国主持变法的商 鞅,本是以氏为姓称公孙鞅,后以国为姓称卫 鞅,再后来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所以 又称商鞅。战国时秦国与晋国曾联姻,后世就 以两家联姻称为“秦晋之好”。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四.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礼乐制度
礼
八礼 冠礼 婚礼 丧礼 祭礼 射礼 飨礼 朝礼 聘礼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
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 达到贵
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贱有序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⑷内容:诸侯的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森严的等级: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概念补充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概念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 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 同构”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理解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宗,尊祖庙也。 ——《说文》
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 心,按血缘远近区别亲
目的:解决贵族之间的矛盾 疏的法则。
内容:
大宗-嫡长子,主要继承者 小宗-庶子 大小宗关系:相对的;既是家族等 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核心(分配方法):嫡长子继承制, 其余诸子分封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 不以长。
官僚政治
由皇帝授予
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 主动性
权力机构 收入来源
比较简单 来源于其封地
由世卿世禄制产生
多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政府机关庞大
来源于俸禄
由获悉任免,通过察举制、科举制等方式产生
官吏选拔
2 1
作用:
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 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 定和团结。 ②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③成为规范社会、整齐生活习俗的指 导思想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一)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
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向东至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处。
2.政治特点: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二)商朝1.商朝的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商朝的统治(1)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力,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2)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
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充满神权色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建立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
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一、西周的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2.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以都城为中心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臣、姻亲、先代的贵族建立诸侯国,进行治理。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的物资、武装和人口等。
②功臣、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
③把一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行监督。
④也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
⑤还恢复了一些被商灭掉的古国,利用他们对付商人。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朝1.建⽴: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出现了第⼀个国家政权夏朝。
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西起今河南西部和⼭西南部,沿黄河向东⾄今河南、河北、⼭东交界处。
2.政治特点:⼤量的⽂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
(⼆)商朝1.商朝的建⽴:⼤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领成汤灭夏,建⽴商王朝。
2.商朝的统治(1)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商⼈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服的外族的事务。
由此,商王控制着联盟的实际权⼒,与各附属国形成了⽀配与被⽀配的关系。
(2)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是有限的。
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的⾃主权。
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
(3)充满神权⾊彩: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彩的王朝。
商王每⽇必定要占⼘,遇事也必定占⼘,并以⼈作为祭品,以敬酬⿁神。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三)西周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西周建⽴后,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
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举实⾏分封,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西周的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王室强⼤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建⼦国,⽤以巩固其统治的⼀种统治制度。
2.内容(1)周王是国家的最⾼统治者。
以都城为中⼼的附近地区被称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2)王畿以外的地区,周王分封王族、功⾂、姻亲、先代的贵族建⽴诸侯国,进⾏治理。
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这些亲族在分封时除⼟地外,还得到⼤量的物资、武装和⼈⼝等。
②功⾂、姻亲封国的待遇与亲族类似。
③把⼀些殷商旧族强制迁徙到姬姓封国区域内,实⾏监督。
④也分封了⼀些殷商降族。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详解】1、分封制:(商-西周-春秋)根本目的:巩固统治,保证周王室的稳定对象:同姓亲族(主体)(晋、燕、卫、鲁)、异姓(功臣[齐]、姻亲、殷商降族[宋]、先代贵族)权利与义务:周王对诸侯授土、授民;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作用:使周人势力X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传播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2、宗法制:目的:(主要原因)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直接原因)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②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战、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3、礼乐制度:推行和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政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①战国时期初步形成②秦朝正式建立中央:皇帝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长官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三公)太尉:协助皇帝管理政务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九卿三公九卿互相配合、互相牵制地方:郡县制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秦朝全面推行。
郡县的长官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意义:巩固了统一,维护了社会安定,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机构,三公九卿分工细密,各司其职,军政大权由皇帝一人操纵(2)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
(3)中央、地方官员由皇帝任免,官位不世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西汉巩固(“汉承秦制”。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同的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地区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在此文中,我们将讨论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在夏朝时期,有几个重要的政治制度:1. 世袭制。
夏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世袭制,也就是说王位由父亲传给儿子。
但是,如果王子没有资格继承王位,那么王位会被传给其他有资格的王子。
2. 分封制。
在夏朝时期,王将国土划分成若干个封国,每个封国都由一个封臣掌管。
这种制度对于夏朝的国家统一和行政管理非常重要。
3. 九族诛戮制度。
夏朝的九族诛戮制度,是对于反叛的重要打击武器,其威力不容小觑。
商朝政治制度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
在商朝时期,有几个重要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
商朝时期使用的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是封建制,商王将一些土地分封给其他贵族,这些贵族会承担相应的行政和军事责任,并向商王纳税。
2. 周期制。
商朝时期将时间分为了三个周期,每个周期都由一个大宗师统治。
这种制度和夏朝的世袭制不同,商朝的宗师是通过能力选拔出来的。
3. 祭祀制。
商朝的祭祀制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宗教制度之一,商王和其他贵族会定期祭祀天神和祖先,企图维持人与神的和谐关系。
周朝政治制度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
在周朝时期,有几个重要的政治制度:1. 天子制。
周朝的天子制度是周朝最为重要的特色之一。
周天子是神圣的统治者,拥有广泛的权力和特权。
他作为地位最高的君主,掌管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事务。
2. 诸侯制。
周朝的诸侯制度是在商朝的封建制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周时期,诸侯掌管着封建的财产和财富,支持天子维护周朝的统一。
3. 宗法制。
周朝的宗法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人们根据自己的宗法关系排列社会地位,并从上级掌握权力并对下级产生影响。
总结从上述简单叙述中可以看出,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的不同,经历了多次变化和发展。
夏商周政治制度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5.影响:(1)积极①在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周的文化形式也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③中原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等在封国得到推广、传播,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加速了民族交融的进程。
(2)消极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6.发展演变:(1)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诸侯国争霸;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2)废除:秦朝建立后废分封,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3)遗存: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仅为皇权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二)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含义:宗法制是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讲1.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何时瓦解? 是怎样瓦解的?
③诸侯必须服从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 ①以土地人口为纽带、以权利义务为核心,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②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诸侯在其领地有相对独立性。 ③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有浓厚宗法色彩。 影响 ①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加强了统治、开发了边疆、扩大疆域,使周朝成为延续百年的强国 ③使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④诸侯国的独立性很大,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权力 义务 特点 影响 瓦解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荀子》 记载: “(周 公)兼 制天下, 立71国, 姬姓独 居53 人。” “家天下” 的宗族 色彩
王族(姓姬)
功臣
先代贵族
二 、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巩固西周统治 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禹
启
一般氏族成员
部落首领
禅让制
国王
国王
世袭制 “家天下”
“公天下”
生产力发展, 私有制产生, 阶级出现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对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做了如下的描述: 关于“五帝”(氏族公社)时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 关于夏、商、西周时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 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 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半殖半封社会(1840-1949)
晚清(1840-1912)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 民国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8) (1912-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8-1949) 过渡时期(1949-1956年底) 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文革动荡的十年(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水平
1.了解夏商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知道它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2.掌握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它对西周政治统治的影响
3.掌握西周宗法制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它对中国社会产生的长远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引导学生对抽象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我国进入阶级社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教学难点: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夏商周对于学生来说,其年代较久远,故相对陌生,其中一些概念如宗法制也相对较抽象,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借助教材中的“学思之窗”、“阅读与思考”等栏目及以学生有所了解的一些社会现象为例子,协助他们理解这些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
生:(略)
师:没错!夏商周是我国古代的朝代,而夏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那在夏之前的中国社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原始社会。
师:其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