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二三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5分)

苏轼二三事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①,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②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③,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④。轼访其利害,为修⑤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注释】①滂:东汉党人名士,不畏奸佞,三十三岁英勇就义。

②岐:岐山。③自渭入河:从渭河进入黄河。④

踵破家:相继破产。⑤修:修订。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母许.之否乎()②岁.输南山木筏()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16.结合原文说说苏轼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乙)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5分)

14.①允许,答应(赞许,同意)②每年(共1分,每小题0.5

分)

15.到二十岁(成年)时,就广泛地通晓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2分)

16.①正直勇敢:“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②博学多才:“博

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③心系百姓:“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2分,答出两点即可)

译文

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从元昊叛乱后,百姓贫困差役繁重,岐山下每年输送到南山的木筏,从渭河进入黄河,经过砥柱的险处,衙门役人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到其利弊所在,为他们修订衙规,让他们自己选择水工按时进送或停止,从此害处被减少了一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