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_新基础教育_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

合集下载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一、背景在“三新”背景下,指的是新基础、新技术和新要求。

新基础是指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技术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新要求则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也必然面临新的挑战和要求。

二、教学改革1.注重学生参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注重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老师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者,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注重实践应用。

课堂教学改革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会结合课堂内容,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或者进行实地考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注重多元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的方法往往是单一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

现在的教学改革则更加注重多元评价,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践操作、课堂参与等多个方面,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育科研1.重视应用研究。

在“三新”背景下,教育科研需要更加注重应用价值。

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更需要关注实际问题,通过研究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2.鼓励跨学科研究。

教育科研不应该局限在单一学科范畴中,而是需要鼓励跨学科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

3.推动教育实践。

教育科研应该更加积极地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去,通过实践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研究成果,形成良性循环。

四、结语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

教师和科研工作者需要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在“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需要与时俱进,更加注重学生参与、实践应用和多元评价,这是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新做法。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基础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过程观的反思,我们提出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的必要性,以期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优质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层面分析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实践案例,探究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和效果评估,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我们将首先概述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阐述其对课堂教学过程观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分析传统课堂教学过程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发展。

接着,我们将提出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本文还将关注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一些成功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学校或教师的经验做法,总结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也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证明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对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探讨如何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目标。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二、新基础教育理念及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价值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的基础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深化。

新基础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旨在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开放、包容、互动的学习环境。

新基础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它推动了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思考(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新课程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我对转变教育观念的几点思考:1. 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二、优化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下是我对优化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1.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强化实践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教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加强课程建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

以下是我对加强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1. 确定课程目标。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合理确定课程目标,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优化课程内容。

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删减和拓展,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培养。

思维型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1)以学生为中心: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思维型课堂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型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

(3)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创新能力:思维型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特点,思维型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1)教师方面: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活动,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应对课堂中的不同情况。

(2)学生方面:学生需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以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境。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型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模型,通过拼接和组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理解其背后的数学思想。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型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并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文章中的荷塘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荷塘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最后进行写作练习,描述自己心目中的荷塘景色。

三学模式教学实践(3篇)

三学模式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本文以我国教育改革为背景,探讨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三学模式。

通过对三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教学实践的分析,旨在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国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此背景下,三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三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和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三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获得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

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认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三学模式的实施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组织合作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具体措施包括: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解决问题;开展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提高实践能力;举办辩论赛,让学生在辩论中锻炼思维。

4.注重评价与反馈教师应注重评价与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具体措施包括: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定期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针对学生的不足,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关于三个课堂解读

关于三个课堂解读

关于三个课堂解读一、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着高质量发展主线展开。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因材施教,静心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新生态,潜心研究不同学段教育新内涵。

基于传统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比较研究,提出打造“三个课堂”,以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1、“三个课堂”的逻辑划分与概念诠释“三个课堂”,顾名思义是三种形式的课堂,是教师教育与学生研究、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3种类型场所。

按照研究内容和时空分布进行划分设置,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内课堂,也不全是教师授课的课堂,而是综合课中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内容,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实施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

通过“三个课堂”实现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和学生互动交流、熏陶感化的一体化课程,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是对传统意义课堂概念的深化和变革。

具体来说,“第一课堂”是指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的教育教学“主阵地”,主要是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研究任务,这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在教室上课。

“第二课堂”仍是指校内研究场所,是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通过功能部室、音乐体育场馆、社团活动场地、文化走廊等场所,进一步发挥好学校育人和服务功能。

“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研究锻炼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和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为活动载体的课堂。

“三个课堂”在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共同构建了“大课堂”概念,虽定位不同、各有侧重,但相互融合,使得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课内与课外、师生与社会课堂参与者、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得以有效整合,相向而行、共同发力。

这样的课1堂有利于很好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研究能力、传授学生应有知识、深化学生研究内容、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熏陶学生艺术审美、养成学生劳动技能,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教学“三改革”

新课程教学“三改革”

新课程教学“三改革”[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做到“三改”:改革教学观念,实现思想和行为转化;改革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果;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正文:实施新课程标准,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

”提高我国全民素质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迫切要求。

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因此,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做到“三改”:一、必须改革教学观念,实现四个“转化”实施新课程教学,首先必须改革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教学观念实现“四个转化”(1)“教”与“学”的转化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将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社会在快速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

仅仅依靠课堂学习书本知识远远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把“教案”变“学案”。

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和疑难点拨。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巡视、指导。

要稳定教学秩序,使每个学生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要因材施教,帮差辅优,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做到及时反馈教学信息,调控教学,矫正错误,使全班学生都能当堂达标。

(2)“传知”与“培能”的转化。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将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化为培养学生能力为主。

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与优秀的个性品质相结合。

所谓“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指: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目标“齐”与“错”的转化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必须将全班统一的教育目标转化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改革实践(3篇)

教学方式改革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本文将从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教学方式改革的理论基础1. 新课改理念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理念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

2. 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观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价值取向。

3. 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方式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通过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改革实践1.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1)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优化教学评价方式(1)多元化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个性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评价标准。

3. 创新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在线教学,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3)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式改革效果评估1.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通过改革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浅谈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浅谈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MING RI FENG SHANG199文 教 研 究文|周晴晴浅谈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摘要:中国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存在着诸多的优点和不足。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应当并且自然会与时俱进,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更应该保持先进性。

但是基础教育的速度未必能赶上社会的日新月异,因此教育工作者们也要结合实际,应时代要求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以使教育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渊源与趋势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些弊端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从最初的文官制度、科举考试,在中国民众社会思潮里,深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

学子们以出人头地、荣宗耀祖为奋发方向与动力。

在师生关系的价值原则上,主要是推崇“师道尊严”等等。

近代以来,效仿西方制度化的学校,但教和学的内容、目标、过程形态、评价标准,主要是记诵确定的事实为主的知识。

学习方式也主要是模仿式和传习式。

从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到教学思想上,存在着诸多的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因素,没有培养更多的足够全面发展的人才,相反的过度功利性的读书教书思想还个学生带来身心上的巨大压力。

为了促进教育的进步,我国也进行了迄今为止第八次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从总体上已由实验阶段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六项改革目标也正在逐步实现,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方法来看,都更多的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更多的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为了更好的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应该从过去总结经验、不足,做好当下,展望未来。

二、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昨天”1、实施阶段酝酿准备(义务教育1996-2001、普通高中2001-2003)2001年6月经教育部党组审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作者:黄伟强盘俊春韦益强谭润波来源:《广西教育·B版》2024年第05期作者简介:黄伟强,1977年生,广西灌阳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研究;盘俊春,1974年生,广西富川人,本科,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和课程融合研究;韦益强,1980年生,广西南宁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谭润波,1982年生,湖南邵阳人,本科,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和高中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教师是决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教师评价是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师评价中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和唯帽子等问题,在“三新”背景下,南宁市第八中学打破原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在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

关键词:“三新”;教师评价;教学实绩;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14-0059-05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学校建立以立德树人为主、能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评价机制[1]。

以往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如只看升学率等),或者是根据教师的优点与不足对教师进行诊断性评价,从而促进教师改进不足并获得专业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三新”(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要求,这就要求学校与时俱进,打破原有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导向,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模式,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评价制度、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

“三新”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实绩评价应该涵盖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所有内容,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专业发展、班主任工作、校本课程建设等。

只有对教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这种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建立积极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将就“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过程观的重建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探索其对学生学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课堂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并重。

过去,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

而现在,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非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互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在实践中,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首先是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选择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容,并通过设置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其次是教学方法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是单向传授知识,而对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来说,教师应该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例如,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通过观察、讨论和作业检查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提高学习效果。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学生而言,这种改革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积极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实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

一、明确改革目标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1. 小组合作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我校教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播放视频、开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我校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这种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优化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多元化评价我校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自我评价我校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

四、加强教师培训1. 教师专业发展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3最新-高中课改三新课堂 高中课程改革三新(优秀4篇)

2023最新-高中课改三新课堂 高中课程改革三新(优秀4篇)

高中课改三新课堂高中课程改革三新(优秀4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高中课改三新课堂高中课程改革三新》,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高中课改三新课堂高中课程改革三新篇一我校在7月12日至7月15日组织我们参加了四川省新课改教师远程培训,通过四天的学习,收获颇多。

首先,在陈琳教授的解读下,我更深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目标、理念。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如今英语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更多的应该是导向性作用。

在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发展终生学习的能力。

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应该具备人文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

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用中学,学中用,学为用”的原则。

其次,张连仲教授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思考,我深刻认识到高中英语是大众英语教育,应该让绝大部分学生会说、敢说英语。

在教学课程中,应该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高中英语发展的重点是用英语思维和表达,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外,对外研社编制的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教材基本结构:比如必修分为1-5册,顺序选修为6-8册,这有利于我们教师今后指导学生进行选课。

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提前纵观全套教材,形成对全套教材的整体认识,了解在什么地方讲什么。

第三,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提倡自主学习,注重学习策略。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及教学告一段落时均要学会对教学进行评价。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基于对课堂教学在学校内涵发展和改革创新中重要作用的战略性思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专家国改革开放以来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教育40年大变革、大发展中的一个大亮点。

改革开放40年,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伴随在整顿恢复基础上开展的教育实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1979-1998年)从1979年起,专家国教育工作者借鉴吸收国外教育研究新成果,用5年时间对教育领域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清理,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重申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开始推进教育实验研究。

随着邓小平同志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专家国迎来了教育改革的春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口,形成了20世纪第二次教育改革实验的高潮。

这一时期课堂教学改革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主题、逻辑起点和研究域?对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批判性反思的视角是什么?在多种教育思潮、理论观点并存的情况下,如何寻求课堂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现代发展的新思路是什么?同时,专家国课堂教学改革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通过学术大讨论清理地基,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批判。

人们以主体、实践活动、系统、结构等新概念和新思想,对教学本质、教学中的主客体、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学习书本知识与获取直接经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等关系,以及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通过理论的争辩厘清了诸多困惑。

二是形成对课堂教学改革基本问题的深层认识。

依托规模空前、议题集中、理念高位、各有特色的教育改革实验,专家国在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策略、教学组织形式等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上形成新思路和新观点。

新课程教学改革三要点与校本教研三要点

新课程教学改革三要点与校本教研三要点

新课程教学改革三要点与校本教研三要点教育部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成员666888938@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余文森教授第一专题:教学改革三要点一、重建教学文化拓宽教学改革的视野、提升教学改革的高度、推进教学改革的深度、构建教学改革的机制怎么理解教学文化?以文化的三个意味来理解教学文化:深度意味、生态(环境)意味、文明(广度)意味从课堂教学的层次(深度)来理解:教学方法(途径、手段)、教学方式(策略、模式)、教学范式(规范、整合的方式)、教学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外在、表层、显性内在、深层、隐性从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外因来理解:课堂教学文化不是课堂教学活动本身,但对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影响。

课堂教学活动:具体、感性、实在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文化:课堂教学的“土壤”,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从课堂教学的范围(广度)来理解:广义的文化是无所不包的概念: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广义的课堂教学文化包括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一切要素。

物质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室文化制度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纪律文化精神层面的课堂教学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态环境、精神生活本专题着重从教学层次维度来理解教学文化:第一、文化的内核之一思维方式(怎么思考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维方式看作是人的认识定势和认识运行模式的总和”;从教学论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反映了教师认识教学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也决定了他们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并它对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具有直接的制约。

从个体的角度分析,思维方式是个体思维层次(深度)、结构(类型)、方向(思路)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素质的核心。

从吴晗的《谈骨气》说起:至今人们在讲吴晗先生《谈骨气》一文时,通通都是简单地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使用“文天祥不降元”、“闻一多不怕暗杀拍案怒斥反动当局”、“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不食嗟来之食”三个例子“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课题(3篇)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的实施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探索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教师创新教育教学能力。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意义(1)有利于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1)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2)核心素养的特征: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时代性。

2.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优化教学目标: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合作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创新教学模式: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5)加强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全面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3.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案例(1)语文课堂实践案例:以《荷塘月色》为例,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数学课堂实践案例: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实践与思考作者:吴纪琼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4期吴纪琼(陕西省宁陕县师训教研中心)摘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抓手,落实管理和激励措施,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才能真真实实将课堂改革落到实处。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思考近年来以深入推进课堂改革为切入点,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抓手,落实管理和激励措施,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高了教学研究活动的针对性和课堂教学效果,搭建了相互学习、研讨交流、展示教学技能的平台。

下面,就我们在课堂改革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一、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课堂教学改革运行机制坚持把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改革,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工程来抓,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常抓不懈的任务。

为了使课堂改革卓有成效,我们首先健全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机构建设。

县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任组长,县教研室及县局相关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教研员、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小组,定期到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在县教研室常设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办公。

教育局明确规定各中小学校长是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其次,在工作部署上,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统筹安排。

在工作部署上,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遵循的原则、途径与方法、组织与实施,考核与管理等都要提出明确规定和要求,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再次,重视教学改革的措施落实,强化改革过程管理。

做到年初有安排,学期中途有检查,年终有总结,并将课堂教学改革纳入中小学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评管理。

教育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听课,检查指导,亲自安排和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与广大教师一起交流讨论,了解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制定改进措施,保证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

新基础教育实践

新基础教育实践

一、引言新基础教育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程为载体,以评价为手段,旨在构建一个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本文将从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实践探索和成效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新基础教育的理念1. 以学生为本。

新基础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师为主导。

新基础教育认为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3. 课程为核心。

新基础教育强调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要构建科学、合理、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4. 评价为导向。

新基础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评价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新基础教育的实践探索1. 课堂教学改革。

新基础教育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教学”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师专业发展。

新基础教育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 课程建设。

新基础教育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提倡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4. 评价改革。

新基础教育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新基础教育的成效1.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新基础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新基础教育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学校教育质量提高。

新基础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使学校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4. 社会认可度提高。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

“新基础教育”的基本思想1.根本目的:三个创新1999年:形成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新型学校。

2004年,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

2.研究内容:三个“层面”:(1)理论研究;(2)学校教育活动整体改革的设计;(3)学校教育改革实践研究3.成功标志:三个“更新”:(1)基础教育观念系统的更新;(2)学校教育日常活动方式的更新;(3)师生学校生存方式观念的更新4.预期效应:2004年:实现校园“四还”:(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2009年:实现学校“五转型”:(1)价值提升、(2)重心下移、(3)结构开放、(4)动态生成,(5)动力内化。

5、主要理论:1999年:“三观十性”:(1)价值观:基础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

(2)学生观:学生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3)学校教育活动观:教育活动的双边共时性、灵活结构性、动态生成性和综合渗透性。

2004年:内涵“十新”:(1)学校教育价值观——生命性: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2)学生观——“主动性”、“潜在性”、“差异性”:聚集到“具体个人”的概念上。

(3)培养目标——培养健康、主动发展的人:具有“诚实守信”的为人之德、“承担责任”的行事之德、“热爱祖国”的为民之德和“自我完善”的立身之德;学会在不确定性中,通过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把握确定性。

(4)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一是各学科共通层面上的价值观,把“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

二是具体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知识、认识;路径、视角;方法和策略、运算符号和逻辑;经历和体验;发现、欣赏和表现能力)。

三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全过程的价值(一是把书本知识组成结构链,单元教学内容的组织,“长程两段”的教学设计。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上,真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像过山车一样,刺激得不得了。

以前的课堂嘛,大家都知道,老师一上课,便开始一口气讲个不停,学生们听得昏昏欲睡,根本没机会发言,真是“鸡飞狗跳”。

可是,改革来了,大家伙儿心里都乐开了花,课堂变得热闹非凡,学习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说实话,这样的变化,真是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心里那个舒坦,简直像是久旱逢甘霖。

说到课堂,首先得提一提小组合作学习。

你想啊,原来大家都是孤零零一个人,像孤岛似的,没什么互动。

现在呢,老师鼓励我们分成小组,大家一起讨论,真是像开了一场小型的“辩论赛”,气氛火热得很。

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分享自己的想法,搞得课堂活力四射,真有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感觉。

别看这是小组活动,里面的“玄机”可不少,既能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团队意识,简直一举多得。

再说说新教材的使用,哦哟,那个变化简直不敢想象。

以前的课本就像是老古董,枯燥无味,现在的教材可不一样了,内容丰富多彩,有故事、有漫画,还有互动的环节,活脱脱像一本精彩的小说。

翻开书本,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谁说学习一定要“埋头苦干”?现在学习就像“吃瓜”,有滋有味,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了解。

知识像小火花一样,一碰就能迸发出火花,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然了,老师的角色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的老师像是“高高在上”的权威,现在则是我们的“好伙伴”。

他们不再是那种“一言堂”,而是变得亲切、幽默,像个“开明的长辈”。

上课的时候,老师不仅讲知识,还会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偶尔还会抛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我们参与讨论。

这种互动让我们感受到学习不再是负担,反而成了一种享受。

大家在课堂上欢声笑语,学习的氛围就像是一场热闹的聚会,真是“说干就干”的节奏。

那些课外活动也是别具一格,真的很有趣。

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像科学实验、艺术展览、体育比赛等,简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参加这些活动,不仅能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还能交到不少朋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第8期(总第283期)教育研究EDUCAT IONAL RES EARCHN o.8,2003Gener al,No.283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叶 澜 吴亚萍 [摘 要] 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

“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三阶段以全程整体性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关键词]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目标评价;过程评价[作者简介] 叶澜,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亚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 (上海 200062)一、关于“两类”改革关系的思考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是“新基础教育”自探索性阶段起就遇到的尖锐问题。

称其“尖锐”,是因为它像“拦路虎”一样,使教师不敢走近改革,他们顾虑重重:实验使学生成绩下降影响升学怎么办?学生积极性高纪律差了,班级评比得不到红旗怎么办?其他评课人员(指未参与实验的)持另一套标准,教学大奖赛上不去、职称评不上怎么办?面对这些关系到学校声誉等级、社会认同、经济效益、个人晋升等一大堆可能出现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人员的我们确实无法直接解决。

其实,这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都会面临的问题: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与改革之外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前者属评价改革的标准问题,后者是改革应由谁来评价的问题,它直指改革进程中的评价改革。

为此,有人认为,“评价改革”应该走在“学校改革”前面。

这也是我们经常能在实践工作者那里听到的一种说法:“考试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无法开展”。

循着这条思路,这些年来确实有不少研究试图形成一套新的评价素质教育的标准与测试方法。

但一到实践中去,一些教师却反映:这样做比“应试教育”要考的东西和花样还要多,故被嬉称为“素质教育应试化”。

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企图走一条通过“终点”改革指挥“起点”改革的路,它至少是对教育改革复杂性缺乏足够认识的产物。

“新基础教育”研究采取了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全过程的策略,打破了“两类改革孰先孰后”式问题的思维定势,改变了评价者在改革之外,评价过程外在于改革过程的传统,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

上述策略的形成,首先是基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开展。

作为该项研究的改革实践的初始时期,我们首先着力于对现状的批判性反思,形成指导改革实践的理念和理论假设,提出对改革实践的原则性要求等。

这些理念、理论假设、原则要求,虽能体现“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质的指向性和规定性,但不可能是具体的能够作定量判断的评价指标体系。

当时我们清楚的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病和危害,不清楚的是反映新质的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过程及其内在结构,更不清楚的是在这一课堂教学范式的变化中,会产生什么矛盾、问题和新的需要。

这一切都只能在坚持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具体改革实践中,经过一节节课的持续实践、观察、反思、评析、讨论,不断总结和提升,才能展现出来,丰富和清晰起来。

体现新质的课堂教学的理性形态的形成,是教学改革实践和评价改革实践交互作用、长期积累的产物。

然而,这两类实践具有共同的价值、理论导向和支撑,都面临着改革任务,都缺乏新的实践经验与形态的积累,因此它们的形成只能统一在改革过程中,而不是在改革过程外。

这一改革策略的形成,也是对现实中支配着我们行为的评价观与实践形态反思的产物。

一提起正规的评价,人们马上产生的联想是: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它由评价专家或具有评价资格的人制定,犹如一把丈量对象的尺,具有通用性和客观性;一套测评方法,它的制定有科学依据,使用要遵循操作规范;一个专门的过程,由专人负责,评价主体与行为主体关系越远,就越具有公正性。

总之,评价追求的是客观、科学、公正,力求定量化,力除来自行为主体的主观性。

在教育学科中,评价、测量与测验也被圈内人士视为最需学习者应有数学基础,最强调“技术”、“工具”、“测量”、“统计”等富有自然科学色彩的学科基础。

正是在这种科学化理念的影响下,使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出现了“双重脱离”,评价主体与教学主体的脱离,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脱离。

评价过程成了由非教学人员对已经进行过的教学过程的结果之测量和判断,而不是直接指向教学过程本身。

在此,特别需要深入辨析的是:关于“形成性评价”是否指向“过程”本身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

被称为评价之父的泰勒(R.W.Ty ler)提出“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和教学大纲在实际上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但是,鉴于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们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指望在学生行为模式中产生某种所期望的变化,因此,评价是一种确定行为发生实际变化的程度的过程。

” 在这一经典性的定义和解释后,1967年同为美国评价研究专家的斯克里文(M.Scriven)作出了“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的区分,引起了教育评价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成为评价理论的重要发展。

然而,正如斯克里文自己坚持认为的那样:“在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之间没有基本逻辑和方法论上的差别。

两者都是为了检验某个实体的价值的。

只有按不同时机、评价的听取人,以及使用评价结果的方法,才能区别在什么情况下评价是形成性的,或是总结性的。

” 具体地说,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区别,首先在评价的目的与作用上,前者意在对正在进行的课程作出效果反馈,并根据反馈不断作出修改;后者则意在作出课程总体的效果评价,以比较确定不同课程的优劣。

正是目的、作用的导向,带来了评价插入时间的差别,前者在课程进行之中插入,是对课程局部教学效果的测试;后者则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是对总体课程效果的测试。

至于在检测什么的问题上,遵循的依然是泰勒的规定,主要是测量学生经过学习以后发生的变化,是直接指向教学效果的评价,而非指向教学过程本身的评价。

为此,斯克里文还专门就评价研究与过程研究作了区分,其中包括形成性评价与过程研究的区别。

除形成性评价以外,西方评价研究中还有“发展性评价”、“启发性评价”等许多不同于泰勒模式的新的评价理论和评价方式。

这些研究对我们了解评价的价值,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细致的技术设计、丰富的测评工具等有很多启发。

但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在评价自身的价值取向,评价指标的参照系,评价效果或需要采集信息、服务对象的具体指向和分类上,而具体评价的内容还是指向结果状态,并不是过程本身。

显然,这与西方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缘起于教育测验测量,并应政府、纳税人对教育投入效益的关注和依此作出各种决策性选择的需要而生相关,!更与西方文化中深厚的科学主义、实证原则、功利倾向的传统一脉相承。

可能是囿于视野,至今我们还没有找到能直接指导或用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的方式。

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只是评定结果(无论是阶段的还是终结的),也不只是对事实的认识和解释,而是旨在通过评价,发现改革过程的问题、经验和教师达到的不同水平,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抽象;我们的目的还不只是停留在过程认识的形成和完善,而且还想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我们自身对研究的反思。

这是一种研究者、实践者与评价者合一式的评价,是一种面对改革着的实践十分综合和复杂的评价。

它需要形成的不只是一种评价工具,而是一系列服务于上述目标实现的评价系统,它只能靠我们在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和创造。

二、“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评价系统“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评价系统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二阶段以原则性评价与比较性评价为主要构成;第三阶段以全程整体性评价与阶段系统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在分别阐述三个阶段的评价方式前,有必要先从总体上说明五点:第一,三个阶段反映了“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际走过的路程,每一阶段采取的评价方式都与改革所处的状态及面临的直接任务相关,也与教师的心态、对改革的体验程度和实现改革的能力相关;第二,三个阶段不同评价方式之间的关系并非是接替取代式关系,而是“层级提升式”关系,进入到后一层级并不意味着前一层级的消失,而是化作后者的基础,以日常化的方式发生作用;第三,三个阶段评价主体由多元构成,基本一致地体现自评与他评的结合,但多元主体中各类成员在不同评价和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和地位却有变化,它反映了评价主体自身的发展和评价目的的变化;第四,评价主要采用观察、记录、讨论、自评报告等不需要高技术含量的手段,也辅之以少量定量采集信息和评价的手段,这些测量也是在大量观察、评析、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体现了“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第五,三个阶段的划分和评价主结构的提出,并不是我们在开始试验时就作出的评价设计,它是我们的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作出的总结、概括。

作出这一概括,一方面为了说明直面课堂教学改革过程的教学评价本身需要且可能进行改革;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升本研究评价改革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今后进一步推进改革实践。

要对上述过程和“新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个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尚须作分阶段的简要阐述。

第一阶段:以诊断性评价与常规性评价为主要构成。

这是每一所初入“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必经的一个阶段。

其持续时间的长短与教师的原有水平、心态的开放程度、理解、接受改革、自我更新的意识与行为能力相关;也与学校领导作为教学改革支持系统的支持力度、深入程度和能否坚持改革实践等一系列因素相关。

因此,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但都需要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则是共同的。

诊断性评价主要包括研究人员随堂听实验教师课、课后教师作自评、研究人员与教师讨论并作出评价三个步骤,旨在通过评价使研究人员了解课堂教学状态,包括实验教师教学的基础性专业能力、教学个性与风格;师生在课堂上呈现的基本沟通方式和相互关系性质;课的基本过程与结构等。

研究人员需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主要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