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
先教后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先学后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获得知识并创新知识。
而今,我们的数学教育实际并没有摆脱“题海战”“应试战”,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让学生机械的练习。
上课时,学生总是循着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习,一问一答是最好的方法,虽然有的考试时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不利的,跟素质教育相违背。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是洋思中学的创举,实践证明,这一尝试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也说明了一点:放手以后学生也能学好,甚至能学得更好。
“先学后教”的核心是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郎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指导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
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靠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
例如:我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复习旧知,通分和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导入新课后,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接着出示自学指导:1、异分母分数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又如: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可以设计以下自学提示:1、从顶点、棱、面三个方面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之间有何关系?思考:怎样计算它们的棱长总和?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
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批划、注记、写提要等,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5——8分钟的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
先学后教模式解读
先学后教模式解读先学后教模式,也称为学以致用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先学习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应用和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在先学后教模式中,教师通常会首先介绍和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例如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这个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教师会提供一些示例和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接下来,学生将进入一个实践和应用的阶段。
他们将有机会通过解决问题、参与讨论、完成任务等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教师往往扮演着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会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情境,需要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的角色更加主动和积极。
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通过实际应用来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这种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先学后教模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同时,实践的过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先学后教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实际任务,学生需要进行问题分析、思考和创新,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然而,先学后教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实践环节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基础知识,避免过高和过低的难度,以确保学生可以逐步而全面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实践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指导和引导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最后,实践环节的评估和反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和提高学习成果。
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雷店镇五一中心小学一、理论基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在“先教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
提高课堂效率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老师讲学生听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先学”和“当堂训练”都是自主学习,“后教”是合作学习,全过程都是探究性学习。
课堂上,先让学生独立看书、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检测自学效果,从中发现学生在自学当中没有学懂的疑难问题,这些问题学生个人解决有了困难,教师再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这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教师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最后当堂训练还是自主学习。
此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的原则。
“先学”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同样看书、练习,结果优秀生看懂了、做对了,后进生没有看懂、做错了;“后教”时,“兵教兵”,即做对了的优秀生帮助做错了的后进生更正,并且讲清“为什么”,这样后进生的问题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就当堂基本得到解决,补了差。
同时,优秀生在帮助后进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堂所学的知识又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能力,达到了“培优”。
此模式还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符合自主创新、素质教育的要求。
“先学”时,学生运用旧知识看书,获得新知识是“创新”;看书后完成检测练习,是开始运用新知识,也是“创新”;自己纠错、讨论、弄懂为什么,最后当堂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都是创新。
全过程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自主创新,就是在培养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同其他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也是很便于教师操作、很实用、很有效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紧张高效地学习,暴露问题后,老师再引导学生更正、讨论、讲评,加以解决,当堂背记,完成作业,达到教学目标,这就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倪燕儿“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宠,各地纷纷举行相关的考察、讲座、实践探索。
与之相应,一线教师蓦然意识到长期的教学基本属“先教后学”模式,该模式背负着一些课堂低效现象的主要责任。
那么,“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到底孰优孰劣?网络资料反映前者的支持率远远高于后者。
现将两者代表性课例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启发提出建议。
一、“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具体课例对比(一)“先学后教”课例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高四率吸引着教育界同仁纷纷前往学习,余文森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在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背后具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多维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
根据大量的网络视频,结合实地考察发现,这些课堂流程一般为: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可移至课前)、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解决疑问、当堂复习巩固。
下面以东庐中学“讲学稿模式”为例,选取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新的大一统》一课(根据现场听课记录整理而成):一、预习导学(时间约5分钟)。
共10题填空,都可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并上交。
课堂一开始,教师就直接反馈预习情况,学生订正。
二、课堂探究(时间约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形式:以个体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学生根据讲学稿探究如下题目。
问题一:西汉建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问题二:汉初的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恢复经济?问题三: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后发表观点;师生互动以排除错误、消解迷惑、总结提升,学生在讲学稿上记录课堂讨论结果。
三、复习巩固(时间约10分钟)。
生先完成七道选择题,基本为作业、练习中的典型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校对、提出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最后完成材料题如下:阅读下列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解读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解读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法,也被称为“生成性教学法”(learn before teach)。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学习一些知识点或技能之前,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并建构相关的知识结构,然后再由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以及信息处理理论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实践和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获取是主动的,学生需要积极参与,通过自我发现和探索来获得新知识。
信息处理理论则注重学习者的信息加工过程,认为学习是一个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的循环过程。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的更多是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创设学习的情境和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或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进行发散思维,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另外,这种教学模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判断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避免学生走偏或陷入困惑。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和课程内容上的安排也需要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以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自主学习和发现。
最后,由于学习过程是较为自由和开放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可能较大,教师需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引导和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先学后教”在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在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应用
“先学后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进行学习和探究,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
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也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掌握知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一、阅读理解篇
在初中阅读理解篇中,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会先在课堂上进行篇章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和基本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细节和深层含义。
比如,在《成语故事》的第一篇课文中,教师会先为学生介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从文本中理解词语、短语和句子的意义。
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又能够提高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写作与应用篇
在初中写作与应用篇中,也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
具体来说,教师会先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点和写作技巧,例如句型、修辞、段落等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语言点和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比如,在《写人篇》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例如用事例、对比、设问等等;然后再让学生针对一个具体的人物展开写作。
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又能够锻炼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三、文学鉴赏篇
综上所述,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先学后教”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教育价值。
这种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解读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解读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先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再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内容传授给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方式,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之一是能够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不尽相同。
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学得更快。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
另一个优点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以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出现,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在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出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对待学习。
同时,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学会将这些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理解的形式。
通过自主学习,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所教授的知识,并培养出提问、引导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教学方法。
然而,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形式。
如果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欠佳,或者无法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适合学生理解的形式,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其次,先学后教教学模式需要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掌握所学内容,而实施教学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
这可能会导致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衡,影响其他教学工作的开展。
最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先学后教模式解读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一、理念: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二、模式解读: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先揭示课堂教学目标,提出自学的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自学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指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的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的学习。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在根据实际展示学习目标后进行“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目标、自学指导,它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展示指导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
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
第二步是“后教”,“后教”的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自学的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让已学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第三步,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完成作业,尤其是数学课,一定得多做练习。
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完成学习目标,进而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学生不得抄袭。
浅谈“先学后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先学后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是一种常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先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谈一谈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注意事项。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概念、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运算规律。
而学生在参与练习和巩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先学习和探索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思路,然后再解答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合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并且从其他同学的不同解题思路和方法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虽然“先学后教”有很多的优点,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避免过于依赖教师的指导和解答。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合理安排课堂上的练习和巩固内容,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练习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或者学习效果不佳。
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尽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应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
“先学后教”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知识的传授效率,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解题思路,增强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度。
“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两教对比反思
关键词:测量力的大小 先学后教 先教后学 对比反思
我校提出了构建“能动善思”的课堂,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理念的引领 下,每个教研组开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 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 能力。组内老师们多次课堂观摩、理论学 习,交流心得,找到了一个适合科学课,又 能很好体现“能动善思”这一理念的教学 方法—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它比起 传统的“先教后学”会更有效吗?在教研课 上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上《测量力的 大 小》一 课 ,两 次 不 同 设 计 ,产 生 不 同 效果。
72 教学文萃JIAOXUEWENCUI
摘要:当下“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日 趋流行,这种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 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先学”是学 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 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每堂 课教师都不要先讲,而是让学生先自学。 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 课堂教学效率。我一直在思考,这种模式 如果应用到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效果会 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展开了尝试,现以《测量力的大小》一课为 例谈谈自己浅显的实践体会。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辨析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辨析作者:孟建锋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年第04期在教育改革中,教法的改革历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
钟启泉教授说,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
而课堂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到高效课堂的“先学后教”,虽是顺序的变化,但确是实质性的变革。
这一变革确实体现了小课堂、大变革的思想。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的论述中,江山野先生的《论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这篇文章论述得很透彻。
他认为,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直至成人,一般会经历完全依靠教师到独立学习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方法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将江先生的论点进一步概括,我认为在学校教育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会有“先教后学”、“先学后教”、“不教会学”三种。
下面列出从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所适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把学习阶段简单分成学前、小学、中学、大学、成人这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按时间划分,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并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从学习方式上看,由低到高分三级,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教”学,它的意思是在老师教导下的学习。
第二种是“导学”,是在老師指导下的学习。
第三种学习方式——“自学”是最高级的,已经达到了离开教师也能独立学习的水平,这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方向。
达到第三阶段,也就是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标。
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对应的是先教后学、先学后教、不教会学这三种教学方式。
这三种教学方式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前一种是后一种的基础,没有前一种教学方式的铺垫,后一种教学方式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这样逐级发展,最终达到了不教会学,亦即自学的地步,这就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对于这三种教学方法,我们不能说哪一种落后、哪一种先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条件,离开了它必要的适用条件,就会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
辨析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April 20212021年4月第18卷第04期Vol.18No.04读与写杂志辨析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王海红(湖北省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湖北武汉430000)摘要: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应该采用固定的模式,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合体。
教师应该是致力于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先教后学;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1)04-0382-01我国教育发展到现阶段,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的发展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的学习效益最大化。
如何正确把握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将“先教后学”教学模式与“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1“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概念所谓先教后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当今社会较多教师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形式的教学,教师主要作用就是示范,讲解。
学生更多的课堂活动则是听课,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领跑者,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跟从者。
而“先学后教”,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先学,然后才是教师教,“先学”就是让学生先自行学习,上课前教师在屏幕上出示学习目标和提出相关的自学要求后,同学们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并完成检测练习,让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合作学习。
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2“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特点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课堂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
浅谈教育模式中的“先学后教”
浅谈教育模式中的“先学后教”作者:黄锦华来源:《职业·中旬》2009年第09期随着江苏洋思中学特殊而实用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推崇及采纳,其知名度越来越高,人们把这种教学模式称为“洋思经验”。
洋思经验的核心是“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后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练习;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并做评定、补充、更正。
以下是笔者对“先学后教”的一些体会。
一、先学后教的优势1、“先学后教”有助于学生自信自立学习品质的形成教师先不教,而把某一学习内容摆在学生面前,然后对他们说:“这是我们所要对付的东西,看你们的啦!”学生们往往都跃跃欲试,极少有人消极等待。
他们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利用自己某方面的优点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分析面前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味到动手动脑的愉悦和成功收获的欢喜,并会不断地受到激励,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进而发现并认识到自身的才能和潜质。
长此以往,他们必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不会畏惧,不会退缩。
2、“先学后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品质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先去学,在没人帮助、没人扶携的情况下直接去面对一个未知区域,孩子天生有一份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的探求欲在一个新事物面前会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哪怕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他们也会毫不畏惧的去碰一碰,并想方设法地攻占它。
因为他们没有成见,没有斗不过、学不会的潜意识阻碍。
这样,教师放手先让学生努力去尝试,有助于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二、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的辩证关系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了两种不同思路的教法,一种是先教后学课外完成,另一种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得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一种是教师的课堂,一种是学生的课堂。
先教后学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只是教师的讲解,学生接受,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给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没有很好地得到体现,一切知识只是由教师当堂讲,满堂灌,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吸收,缺少自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
让课堂走向高效---“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对比与思考东莞市李鸿艳郭俊凤【摘要】“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课堂追求高效成为大家的共识。
与常态教学方式“先教后学”对比,我校一些教师施行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显得更高效、更受学生欢迎,本文通过对两种教法的结构、表象、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先学”的作用、“后教”的价值,“先学后教”对高效课堂的功效。
【关键词】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对比思考高效2011年12月份,我校提出了建设“高效课堂”,在此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
为了探求他们教学方法成功、先进之处,老师们多次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与他们交流教学心得等。
那么他们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许多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与其他老师“先教后学”的教法相比,这些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1 “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含义先教后学,是现实教育中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形式是教师教一教,学生跟着学一学,然后练一练;或者教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练一点,一节课可多次重复这样的教学动作。
这种形式的教学教师主要体现为“示范”、“教学”——教会学生“学”,学生更多体现在“学习”或者“模仿”老师如何解决问题。
在整个课程活动过程中,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领跑者。
先学后教,是生本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是一堂课的起点。
一般情形下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而是先让学生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自学;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表达,或解答其疑惑,或纠正其错误。
它是新课标指导下形成的的一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①。
它打破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模式,在课程活动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老师不再是教育活动的绝对权威,进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教有什么区别
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的教有什么区别?先学后教中的教与学是什么关系?区别: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非常重要。
过去我们认为教师讲得越细,学生学得就越容易,课堂教学效率会更高。
但是我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养成许多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听课,不愿主动地学习。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都能够解决,老师的讲反而更耽误时间。
“先教后学”时的教师成了“讲师”、“话筒”,学生却成了“听众”、“哑巴”。
其实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解决。
“先学后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当堂训练,则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洋思中学的经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
学生自学几分钟就开始做题,不会的再回头看例题或相互讨论,基本就能做练习题了。
这个过程是个不断反馈的过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会了。
这样,学生自学积极性更大,效率更高。
因为老师规定学生自学几分钟就要做练习题,学生有一种紧迫感,不认真看就不会做练习题,落在别人后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所以学生自学比被动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得多,这样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突出了出来。
关系:“先学后教”,这看似简单的4个字,实际上蕴含的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我认为,只有真正做到“不学不教,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 “以学定教”。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洋思人认为,答案应该是:以学定教,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先学后教”优化教学实效
“先学后教”优化教学实效
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先教后学和先学后教的不同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是指在教
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向学生灌输知识,然后再进行巩固和复习;而先学后教则是指学生自
主学习,然后老师在学习之后进行指导和巩固。
在这两种模式中,先学后教可以更好地优
化教学实效。
先学后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独立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而在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老
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较高,他们更容易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并保持持续的学
习动力。
先学后教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中,学生首先需要独
立学习,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独立学习,学生需要自己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学习时间,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主学
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在老师进行教学辅导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
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先学后教能够优化教学实效。
通过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教师应该积
极探索和应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以提升教学实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高中语文“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模式比较
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改革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改革则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教法改革又是课堂改革的重要一环,因此,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教法的改革。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而“先学后教”“先学后导”的教学思想则逐渐流行开来,课堂的主体也由最初的教师转移到了学生身上。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带有两面性,“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两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各有利弊,需要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先教后学”教学模式? “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经常被应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开始受到了家长的质疑,但不能因此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否定。
? 首先,基本含义。
“先教后学”的教学思维是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大背景下形成的,加之受我国古代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这种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推动着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其次,存在的问题。
“先教后学”的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本身,因为它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这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此外,“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还忽视了对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会抹杀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失去自主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个课例看“先教后学”与“先学后教”的区别倪燕儿“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宠,各地纷纷举行相关的考察、讲座、实践探索。
与之相应,一线教师蓦然意识到长期的教学基本属“先教后学”模式,该模式背负着一些课堂低效现象的主要责任。
那么,“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到底孰优孰劣?网络资料反映前者的支持率远远高于后者。
现将两者代表性课例进行对比,从中获得启发提出建议。
一、“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具体课例对比(一)“先学后教”课例洋思、东庐、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高四率吸引着教育界同仁纷纷前往学习,余文森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在取得教学改革成功的背后具有共同的理念: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多维目标、小组合作学习”[1]。
根据大量的网络视频,结合实地考察发现,这些课堂流程一般为: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可移至课前)、学生自主探究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解决疑问、当堂复习巩固。
下面以东庐中学“讲学稿模式”为例,选取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新的大一统》一课(根据现场听课记录整理而成):一、预习导学(时间约 5 分钟)。
共10 题填空,都可在书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学生已经在课前完成并上交。
课堂一开始,教师就直接反馈预习情况,学生订正。
二、课堂探究(时间约30 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形式:以个体自学为主,小组合作为辅。
学生根据讲学稿探究如下题目。
问题一:西汉建立后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问题二:汉初的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恢复经济?问题三: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后发表观点;师生互动以排除错误、消解迷惑、总结提升,学生在讲学稿上记录课堂讨论结果。
三、复习巩固(时间约10 分钟)。
生先完成七道选择题,基本为作业、练习中的典型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集体校对、提出质疑、师生互动解疑。
最后完成材料题如下:阅读下列材料:“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学说?(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后采取了什么政策?(3)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四、教师布置下一课讲学稿预习内容,课堂结束。
(二)“先教后学”课例1.“先教后学”课例一教师自问自答,偶尔请学生发言,基本满堂灌。
自从新课改实施,广大教师慢慢认识到这类教学法的许多弊端,相关的分析评价较多,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2.“先教后学”课例二省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牛学文老师曾指出,“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2]是好课标准之一。
新课改实施后,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等理念指引下,不少教师专注于研究教学设计,热衷于运用现代媒体增强情境渲染、采纳多种手段活跃课堂气氛、选取丰富形式体现教学内容,多采用“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流程,出现了大量的“先教”铺路“后学”跟上、教得活泼学得热闹的“先教后学”课堂。
现选取获得一市一等奖教学者《新的大一统》教案[3]。
一、导入(5 分钟)教师播放《大风歌》并在幻灯中展示歌词:“阿房废址汉荒丘……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由歌词师生互动,探讨西汉建立者、建立的时间、原因。
接着,教师点明课题。
二、新授一(约10 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西汉初年的荒凉景象,要求学生说说原因、对策,引导学生大致了解“文景之治”的内容。
三、新授二(约25 分钟)教师:汉武帝16 岁继位,可谓少年得志,但他的皇帝宝座坐得并不安稳,他有很多的忧虑呢。
就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走近汉武帝,为他排忧解难。
第一板块“王国势力威胁中央”①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汉武帝削弱诸侯王的势力?②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办法解决王国问题?③推恩令的高明之处在哪?第二板块“思想纷杂不利集权”①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采用哪家主张?②汉武帝最终做出何种选择?为什么?怎样做?③儒家思想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第三板块“匈奴南下边地不安”教师请学生观看反映漠北战役的录相,然后提问:①这次战役的指挥是谁?结果如何?②汉武帝为什么能取得对匈奴战争的胜利?四、课堂延伸(5 分钟)“你认为汉武帝是一名怎样的皇帝?”五、学生小结课堂学习心得,教师布置回家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三)两则课例特点对比对比如下表:对比显示:“先教后学”易造成师生重负,但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能对学生情感价值观产生深刻的隐性影响;“先学后教”在知识、能力训练上效益显著,但课堂较难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操作中易流为应试教学。
那么,造成上述情况的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分析如下(见下表)。
二、当前“先学后教”“、先教后学”常态教学模式优缺点分析(一)先学后教1.先学什么?(1)自由中的先学。
强调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习惯和积极的自学意识,在新授课之前对学习内容有先入为主的预习经历。
优点:先学中产生的问题成为教师预设的资源库,更是最自然的生成,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缺点:教师难把握多数学生先学效果,难调控与把握相应的后教,教学实施难操控,易流于形式主义。
实地考察发现,东庐中学讲学稿设置了“预习质疑”这一最具智慧、最考验师生素养的环节,但该校各科公开课中,该环节形同虚设,不了了之,其他实施“先学后教”的名校也有类似情况。
(2)范例式的导学。
“瓦根舍因认为,‘范例’就是‘隐含着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事例’”[4],具有典型性、基础性、针对性的范例是先学与后教的重要载体;“导学”是指“教”辅助“先学”,即师规定生先学的题型、数量、范围、解题方式、任务上交时间、答案标准。
上述课例中,讲学稿设计的题目即为历史教师熟识的典型题型。
优点:范例是减负的重要保证,能减少重复教学。
缺点:题型创新少,监测侧重知识点,教学难实现三维目标要求;教师权威设置问题和解答方式,教学极易流于应试。
大量的公开课显示,“先学后教”的名校多借助“范例”、“导学”确保堂堂清(作业或练习)、日日清(作业或练习),从这一角度讲,“先学后教”中的学不是绝对先于教,教仍至始至终控制着学的方向、范围、要求。
2.后教目的?后教主要目的为:厘清知识分歧、减少生生差异、提升思维质量。
优点:知识、能力训练上整体效益显著。
缺点:课堂较难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些目标强调隐性教育、自我反思、思维激荡,岂能通过快节奏、大容量、“紧张”的教学模式实现?上述课例中的教师就题论题,以讲学稿中的设问组建课堂教学结构,以“下面讨论……”、“下一题”、“答案对不对”、“错在哪”这类语言担当课堂主导重任。
网络中包括实地考察发现,部分“先学后教”公开课显示了一些教师在“后教”阶段忠于基础知识的奠基与巩固、吝啬于课堂知识点之外的拓展与延伸、不屑于起承转合的教学艺术、忽视教师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不能真正代表课堂改革的先进方向。
(二)先教后学与上述相对,教师为达到以下目的的“先教”具有一定必要性:1.情感渲染:激发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主动参与课堂、深度认同教学。
2.逻辑牵引:帮助梳理信息,压缩知识含量,降低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的难度。
3.思维激荡:营造多元观点冲击的课堂,打破课本、“标准”的权威,用丰富的预见、客观的点评、中立的态度诱发学生表达各具特色的见解,体现学生理解、运用、阐释等高级心理过程。
但是,“先教”在实践操作中常见的问题有:1.注重形式。
优点是:教师追求课堂亮点与特色,注重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关注自身调控能力与组织艺术,教学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
缺点是:教师易于不经意间落入预设生硬、喧宾夺主的流俗中;如何精导妙引不断耗费着教师在备课、上课阶段有限的精力。
2.容量较大。
优点是:知识容量大可覆盖大量的教学内容,教师多根据演绎法或归纳法,将知识按照学生思维特点分解为逻辑鲜明的板块,各板块之间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或递进或平行或因果等排列,为学生承担识记、理解与分析的压力,教师或一讲到底或师生互动各个击破以实现教学预期目标,课堂层次清晰。
缺点是:若逻辑不清、超纲超课标会使学生承担更多学习压力造成恶性循环增加教与学的负担。
3.讲练脱钩。
很多教师缺乏“少讲”的胆量与“不讲”的信心,特别是新授课,层层预设的“教”引导学生“群体学”占据了课堂大量时间,学生个体的问题隐蔽在各个环节,学生个体的困惑埋藏在热闹的背后,极其关键的“个体学习”被迫设置于课后,然而学生的课后学习时间有限,并且无法得到教师及时的跟踪指导,最终造成重负担,形成恶性循环。
综合以上,“先学”与“先教”各有利弊,盲目推崇其中一者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应取两者精华弃两者糟粕。
三、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提出的建议(一)取舍得当,互通有无教学要吸取“先学后教”、“先教后学”教学中的精华,使两者优点兼而有之且互通有无,依照课标营造优质三维立体课堂。
1.知识教学简约化、基础化。
吸取“先学后教”实践者多采纳的“范例”练习成功经验,科学设置课堂知识教学量,严谨决策课堂提问,减少形式主义;避免课堂提问追求生活化、多元化、开放化与课后练习较难、答案单一、学术化倾向的矛盾教学;确保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自学、练习、更正答案的时间;重视预习先行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作用;实施当堂练习的减负举措。
2.情感、价值观渗透化、人文化。
就教学难易而言,知识教学易、能力训练稍难、情感价值观教育最需要教师多多思考“先教”艺术。
教师应多多吸收“先教后学”实践者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上的创新举措,坚持愉快教学的原则,勇于展示个性与魅力营造特色课堂。
教育工作者应辩证分析“先学后教”高四率原因,冷静对待高四率即素质教育的夸大宣传。
3.能力训练科学化、规范化。
“先学后教”实践者往往都有一整套训练模式,表面上易学易重复,其背后符合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文化内涵,需要挖掘、研究,要防止盲目效仿;“先教后学”实施者善于激情、导趣、铺垫,善于采用多种合作、互动、展示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认为其“花里胡哨”“好看不中用”是对其的片面认识,应理性对待。
(二)因科制宜,慎待模式“教学模式”给人死板、应试的印象,这是对教学模式的误解。
教师并不需要天天课课采纳表面呈稳定化的模式;不同的模式适合不同的课型;同一模式既可以经常采用、偶尔变通也可以偶尔实施,实施中可以局部采纳局部转变。
具体讲,“先学后教”很适合练习课、复习课和知识容量大的新授课;“先教后学”适合注重感悟、体会的新授课;数学、科学等理科比文科更易操作“先学后教”模式;思品学科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置于三维目标首位,应慎用“先学后教”。
总之,一线教师在取两者精华弃两者糟粕的同时还应因科制宜、因课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灵活变通。
(三)高效合作,重视共享“先教后学”模式侧重教师“主导”,优质课堂追求创新与个性,教师群体还没有形成高度的合作习惯,很多教师是在单打独斗中慢慢成熟,课堂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和互动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