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哲学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

对于在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以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看待。

面对生活我们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乐观积极的生活。

也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辩证发展创新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is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in ou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It not only makes us learn how to us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us know how scientific attitude is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of dialectical,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vision to look at. In the face of life,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outlook to positive life.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to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and natural harmony.Key words: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DialecticalDevelopment Inn ovation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谈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简谈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简谈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期末论文浅谈科学与技术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学号:浅谈科学与技术摘要:人类之初只有技术没有科学。

最初的技术纯粹源于经验而没有科学的因素。

人类就是在变革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物质创造的尝试和作为人类精神支柱的观念的更迭,在实践中终于创造了技术,产生了科学。

尽管“科学技术”总是肩并肩的出现,但作为科学普及者,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笼统而言,科学是从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所得出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必须符合科学规律才能发挥作用。

关键词:科学,技术,双刃剑,合理利用,和谐发展1、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英文叫“SCIENCE”,据新华字典解释为: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技术叫“TECHNOLOGY”,解释为:进行物质生产所凭借的方法和能力,从事某项项目所具有的专门的技能。

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

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1.1、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区别(1)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任务不同。

首先,科学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它侧重回答自然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和“能不能”等问题。

技术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改造,发明世界上尚没有的东西,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它侧重回答社会实践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有什么用”等问题。

其次,科学活动的目的是逐步建立知识体系,对某种现象作出解释,为一些事件提供一个真实的描述,判断一些状态的性质;而技术活动的目的是为实现人类的愿望提供便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知识得到有益的应用。

(2)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标准不同。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1500字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1500字

以自然辩证法为基,引领电力系统转型之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1]。

自然辩证法总结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一般规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电力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工动力学系统,其本身的安全经济运行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至关重要[2]。

正是因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统一的科学规律引导,电力系统领域庞大而浩博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持续有序地开展下来。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状况不断恶化[3],在国家“双碳”目标[4]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5]的引领下,中国电力系统正在实现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

本文依据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剖析电力系统转型的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难题突破,旨在为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辨识主要矛盾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将新能源作为电力系统的主要能源供给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电力系统的必然发展方向。

因此,可以辨识出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对电力系统更高运行调控能力的需求与电力系统本身不充分、不完善、不协调的能力之间的矛盾。

想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便必须依据主要矛盾、突破主要矛盾,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物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能力,使其成为适配于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充分完善协调的电力系统。

需要明确的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世界进步的必然需求之下,电力系统的升级转型已经成为历史必然,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发展方向是由自然世界能源分布的规律与其本身特性决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或改变。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电力系统必然会迈入到新的阶段,因此面对目前发展路上遭遇的困难与挑战,电力系统科研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直面挑战、迎击困难,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方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与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摘要:作为战略性能源,石油资源的安全供给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有着巨大影响,这使得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

本文通过针对如何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自然辩证法论述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节能为本、环境优先、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发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实现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环境一、引言历史的车轮承载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美好希冀和巨大压力进入了 21 世纪。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突飞猛进,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们利用先进的生产方式, 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创造出了比以往所有世纪都多的社会财富。

人类社会不断取得的进步是无法抹杀的。

但是,在工业文明建立的同时, 许自然和社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中资源枯竭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出发, 来考察作为这一关系中的客体的自然界, 作为这一关系中的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以及作为这一关系的中介的科学和技术。

从上可知,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与自然及人与人和谐统一和协调发展; 而自然辩证法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恰恰是在科学地解决人和自然界的矛盾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也是为合理地处理人和自然界的矛盾服务的, 即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近十几年来,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姓名:学号:专业:学院: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这也正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三种形态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指出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实践的中介作用,是自然、人、实践的辩证统一。

自然辩证法既保持了传统哲学的特点,又具有了现代科学的特点,是科学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辩证思维、历史唯物主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思想《自然辩证法》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导师和领袖恩格斯的一本尚未完成的传世巨作,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

恩格斯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

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哲学门类。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就自然辩证法这个词的原义来说,它是指客观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就它的广义来说,就被称为自然辩证法的这个科学部门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说,它不仅研究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而且研究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主要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自然辨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辨证法论文(范文)

自然辩证法概论结课论文论文题目:看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哲学发展学院:姓名:学号:摘要:古往今来,经济学家对经济问题的分析总是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经济学家个人经历和素质的影响,而经济学家的哲学观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对经济学家理解和把握现实经济活动的切入点、分析方式和结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本文着力于分析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哲学思想,从而试图得出一些有助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科学哲学哲学观局限性启示1 引言哲学通过多种途径对经济学产生影响。

其中科学哲学即通过经济学方法论间接地对经济学起作用。

因此, 很多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被称之为经济学哲学。

哈奇森就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的影响, 在1938年出版了《经济学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 提倡用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观点来指导经济学理论的构建。

但是,每个时期由于时代社会环境所限,其科技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影响都有其局限性,所以随着时代进步及时更新对经济学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能看到“在经济学中以当代科学哲学的某一框架的观点重写经济学已变成一种时髦”。

11Deborah A.Redman,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91.2 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哲学思想亚当-斯密被誉为经济学的“鼻祖”,他第一个创立了系统的经济学体系,在他之前,曾有不少人致力于经济学的研究,可为什么直到他,经济学才得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呢?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他正确的哲学观。

斯密认为,在蜜蜂王国里,蜜蜂都在非常有秩序地工作着,这一秩序来自生存本能的需要,因为,没有什么结构比保持这样一种集体生活更适于生存了。

这种秩序,后来被斯密称为“自然秩序”。

在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观察中,他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自然秩序”的存在,并且将它大胆地引入了经济问题的分析之中,从而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然辨证法论文

自然辨证法论文

⾃然辨证法论⽂⾃然辩证法对中国社会进步的伟⼤促进作⽤中国⾃然辩证法研究⼀直坚持关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重⼤理论问题。

新中国成⽴后尤其是改⾰开放以来,中国⾃然辩证法更加密切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发⽣的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予以研究,提出⾃⼰的看法,从⽽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度重视。

⼀、⾃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发展⾃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然观和⾃然科学观,它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

⾃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从恩格斯《⾃然辩证法》这部著作的翻译出版开始的。

1949年新中国成⽴后,⾃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进⼊了⼀个新的历史阶段。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组织⼒量⼤量翻译出版有关⾃然辩证法的著作,在⼴⼤知识分⼦中开展了学习和研究⾃然辩证法的热潮。

[1]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了改⾰的春天,也迎来了科学时代的春天,⾃然辩证法在中国再度发展。

30年来,⾃然辩证法在中国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是科学技术与哲学相联结的桥梁。

它作为哲学的⼆级学科,就科学技术本⾝及其与经济、社会、⽂化相联系的各个⽅⾯进⾏哲学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批判地吸收了历史上和当代该领域其他学派的研究成果,取得了较⼤的学术成就和社会效益。

在改⾰开放和科学技术⾰命两股时代潮流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框架有了重⼤突破,研究内容有了新的拓展,陆续分化和形成了⼀系列专门的学科分⽀和⽅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

与此同时,各门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也得到了更深⼊的研究。

[2]⼆、中国⾃然辩证法的中国特⾊在中国这块热⼟上成长起来的中国⾃然辩证法,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伟⼤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然辩证法理论与中国⾰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创⽴者和推动者,是⼀个“⾛出书斋的”,具有中国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派。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论文生态中心主义关键词: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自然价值生态中心主义是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夸大了人的地位和对自然的作用,在本质上违背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对自然肆意掠夺提供了思想支点。

由此人类开始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活动,在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应运而生,它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具有内在价值。

通过对自然价值的确认,来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健康持续的进化,并以此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1]。

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学为学理根基,是一种用种际伦理取代人际伦理,从而把伦理学视域扩展至大自然,把道德关怀域延伸至物种与生态系统的新颖、富于挑战性、激进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思潮之一[2]。

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学为根基,是激进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范式之一”,它用种际伦理取代人际伦理,从而把伦理学视域扩展至大自然,把道德关怀域延伸至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新颖性,富于挑战性。

美国学者利奥波德所倡导的“大地伦理”是生态伦理学发展史上较早自觉而又系统阐发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伦理关系的思想体系。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继承和发展了利奥波德的环境伦理思想,他提出的自然价值论是从传统价值论伦理学出发确立生态系统内在价值,为建构完整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体系提供哲学前提,但确立一种新的自然价值观并非是罗氏理论最终归宿,他希冀能够从客观自然价值观中推导出遵循自然道德义务并把其应用到具体环保实践中来。

挪威学者阿伦·奈斯创立了“深层生态学”,其主旨是要突破浅层生态学的认识局限,对人类所面临的环境事务进行深层追问并寻求深层解答,它不仅要从科技层面来审视环境问题,而且还要从哲学、伦理、政治、社会高度来探讨有益于人类从根本上克服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范型、经济活动、社会教育,以期达到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中医学中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中医学中的辩证法

浅谈中医学中的辩证法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是自然哲学性质的医学,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概念直接构成中医的理论概念,中医理论的辩证施治原则充分体现了古代自然哲学的辩证法性质。

自然辩证法与中医学有着一定的联系。

关键字:中医学,唯物观,辩证观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其中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辩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

《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多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两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了《伤寒论》,它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辩证论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此后,在上述几部医学典籍的基础上,后人又写出了一些流传后世的医学专著。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下。

”中医学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总要受一定的世界观的支配和影响。

由于中医学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又受着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的观点。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机械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机械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机械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 SZL学号:2012年12月04日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在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

自然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

机械作为工科这个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今天的许多学科、产业等想要继续高速向前发展都离不开机械的发展与进步,而机械本身要取得更深入的发展,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特别是自然辩证法对其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了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知识,阐述了自然辩证法与机械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及重点说明了其对机械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机械科学技术发展第一章自然辩证法的实际意义1.1 自然辩证法的简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自然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是当今最活跃的哲学研究方向。

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自然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中的划时代的变革。

在自然观上,克服了传统的自然观的认识上的直观、思辨上的局限和近代自然观的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做出了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回答。

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先验论的形而上学和唯理论的唯心主义倾向,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辨证的结合。

第一次将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首要地位,强调了实践的重要作用,从方法论的高度阐明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自然辩证法论文——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由自然辩证法看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导语]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

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所开创的研究领域。

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已先后有过三次科技革命,每一次均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科技功能所存在的内在矛盾,科学技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项科技成果的诞生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问题已经为人们公认,并引起了不仅仅是科学界的深入探讨和关注。

[关键词]科学技术、自然辨证法、人类社会、双刃剑效应前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三者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概念,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自己所用,为大家所用的知识;科学即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所以,讲科学和科学技术要有针对性,否则科学和科学技术的概念就容易混淆。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联系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极大地扩大和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远远超出了19世纪自然科学的眼界。

20世纪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更加深刻的程度上揭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使辩证法的许多基本观点由于无数确凿的自然科学事实而在实际上为自然科学界所广泛接受。

而自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随着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

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xy摘要: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由芝诺悖论引出哲学对科学的促进作用。

继而提出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科学技术所体现出的自然辩证法。

指出了科学技术要想发展就要依靠哲学的指导。

关键词:芝诺悖论科学技术自然辩证法一、引言科学、技术与自然辩证法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有着微妙的关系。

科学指导技术的发展,发展的技术又促进科学的发展,当前的自然辩证法起到了指导科学与技术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使得我们的认知得到了提高,又有助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二、芝诺悖论与量子力学芝诺悖论是古希腊数学家芝诺(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这些悖论由于被记录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中而为后人所知。

芝诺提出这些悖论是为了支持他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

这些悖论中最著名的两个是:“阿基里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在他和乌龟的竞赛中,乌龟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乌龟。

因为在竞赛中,追者首先必须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当阿基里斯到达乌龟在某时所处的位置时,乌龟已向前移动一些;阿基里斯再到达乌龟的那个位置时,乌龟又往前跑了一段;……因此,无论阿基里斯到达乌龟曾处的哪个位置,乌龟都会在他前面。

所以,无论阿基里斯跑得多快,他永远追不上乌龟。

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

用微积分的概念来解释“动得最慢的物体不会被动得最快的物体追上。

”只是在数学上给出了抽象的解。

实质上用数学的微积分来解不完全让人信服。

因为数学上的微积分的定义是:将曲边形划分为许多的小矩形,再将这些小的矩形的面积相加,那么得到的就是原来的曲边形的面积。

这个过程就包含了任何事物是有限的思想。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

【完整版毕业论文】自然辨证法论文---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

论自然辩证法对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摘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一个研究生来说有什么作用呢?文章针对这个问题从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说起,论证了自然辩证法是总结人类的优秀的思想和科学成就而创立的学科体系,它集合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的优秀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是人类文化的去芜存菁。

接着介绍了自然辩证法所提供给科研工作者的思维方法,主要有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科学抽象、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非逻辑思维方法包括直觉灵感、形象思维与科学想象。

最后运用事例论证了这些思维方法对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并得出结论自然辩证法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思维方法科研工作指导作用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在人类社会初期就诞生了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萌芽,古代人们通过直觉、观察和思辨来对自然界做出观察和解释,所回答的问题主要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世界进行各种各样的回答。

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本原,阿那克西美尼认为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恩培多克勒提出“四元素”说,留基伯和德谟克里特提出原子论,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成就,认为自然界是紧密联系和不断转化。

在古代中国主要有五行说、阴阳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

这些观点都是对万物本原的解释虽然限于生产力水平的条件无法提出更加合理的理论,但是古人已经开始用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去观察和解释整个世界的构成,演化,相互关系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发的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结合,开始将事物看成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由于这些观点大都是通过简单的经验观察、推理和概括得到的,因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兴起,近代科学开始建立和发展,随着近代科学的进步,刺激了哲学的改变。

在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得以建立时,相应的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方法论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标志着自然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逐步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科学研究开始依赖于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论文及感想

自然辩证法论文及感想

用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价值与意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自然辩证法的课程结构1.自然观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1.1自然观的结构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

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自然观既不象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象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

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浅谈结构工程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一、摘要自然辩证法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各个学科领域的普遍存在的科学技术理论、规律、方法。

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自然科学技术方法论也属于哲学范畴,而结构工程属于实际应用工程范畴,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结构工程中存在的关于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哲学思想,以及怎样利用哲学思想来促进结构工程未来的发展的问题,另外,也有一些衍生的问题。

关键字结构工程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信息交流规律建筑物发展二、自然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方法论(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它是研究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的哲学,同时它又是探索、改造自然途径的方法论,根据所发现的自然科学理论创造处能完成既定任务或者改造自然的具体方法理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包括如下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与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有: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科学技术方法论三、结构工程中的科学技术方法论(1)技术认识的基本程序之结构工程体现(2)技术方法的特点之结构工程体现下面我将结合现今建筑结构的发展状况对技术方法的特点作简要介绍。

技术方法具有很多特点,其中包括目的性和客观性、功利性与折中性、多样性与专用性、社会性与综合性。

1、目的性与客观性。

技术是人们有目的地创造人工自然的活动。

技术方法总是与人们的一定目的相对应的。

目的性反映了技术方法的应用是以达到目的为前提和归宿的。

技术方法具有客观性,它以与客观因果性相符合为前提。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这项技术就是为了达到建筑物能够抵抗一定地震作用,同时建筑物本身不能发生彻底性性垮塌破坏的目的。

它是严格按照地震作用原理,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抗震设计必须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2、功利性与折中性。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

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精选6篇)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自然辩证法相关论文篇1摘要:科学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及科学技术观,对于科学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简要介绍了其自然哲学的来源、主要思想及其产生的影响,来探讨自然观,科学观以及方法论对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约瑟夫·亨利电磁学发现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观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包括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技术观。

而这些正是我们观察问题,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所必不可少的。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本文以美国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电磁学上的科学发现为例,通过分析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观,科学观及方法论分析自然辩证法对科学发现产生的重大影响。

一、约瑟夫·亨利生平及其伟大发现约瑟夫·亨利(JosephHenry,1797~1878)是美国19世纪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和卓越的科学领导人,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历时长达半个多世纪。

在大部分我们所学的科学技术史中,亨利几乎是名不见经传的,我们看到永垂青史的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亨利在电磁学的成就似乎并不为人所知。

而实际上亨利最早发现了电流的自感现象,和法拉第差不多同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最早实现了无线电波的传播,甚至帮助贝尔发明了电话。

自然辩证法论文-我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论文-我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

我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摘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它不仅蕴含着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既关系着人类的现实生活,又关系着人类的最终理想,对于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价值。

除此之外,它还是我们反对形形色色错误思想、错误主义,为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扫除精神障碍的思想武器。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方法论;思想价值;全球化正文: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自然辩证法学科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角度研究自然、自然科学和技术,进而从总体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自然辨证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图景,与19世纪对机械自然观的反动,对物理世界时间的发现、进步进化观念的兴起一脉相承,它们共同酿成了20世纪自然科学的系统观、整体观。

自然辩证法延袭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的路子,强调了思辨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到很广泛的领域,用形象比喻说也可以把它看成为“大口袋”。

自然辩证法学科是开放的它的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

另外,我们要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也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智慧的哲学,是以科学作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与科学结盟是自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始终都是自然辩证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结构工程领域的应用
结构工程2011 姓名:XXXXX 学号:XXXXX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近代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实际状况,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论---对象性关系,我将通过它来结合本专业的相关知识阐述前面所指的对象性关系。

我的专业是结构工程,在不久的将来,我就会成为一名基础设施的建造者,换句话说,我的任务是设计建筑物并实现它的存在。

人和自然是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生产劳动是沟通主体与客体的桥梁与纽带,建造者和建筑物分别作为主体与客体,通过生产劳动把它们联系起来。

在这里,人指的就是我,即建造者;自然指的就是我所设计的建筑物。

我通过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建筑物的大体框架与模型,然后以脑力劳动的方式设计出图纸,再通过体力劳动来把它建造起来,形成一个生产劳动的周期。

同时,人是能动与受动的统一。

在整个自然界中,只有人才能够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从而引起自然界的人化过程,这体现出人对自然的能动性。

对于我们结构工程师来说,设计一幢建筑物的结构是出自于我们自己的想象力,之后通过挖地基,浇筑钢筋混凝土,保养成形等等一系列活动,从原有的平地上竖起一幢高楼,使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这是人类能动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也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当中,不仅要注意到人对自然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要注意到自然界对人及其活动的先在性、制约性,要使人的活动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和谐一致,当我们将要把自己在结构设计方面所具有的想象力付诸于现实中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一系列想法是要被各项条文规范所限制的,而且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是要被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以及建造用途等等所制约,这便是受动性的体现。

在建筑外观设计领域中,建筑师们往往会出于突破传统观念去设计建筑物的外观,因此创新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便对我们结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建筑师考虑的是建筑物的外观,而结构工程师考虑的则是建筑的安全问题。

在马克思哲学中认为,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前提,对于我们来说,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建筑表面上可能会违背力学常识,但是随着现代土木工程中施工设备的更新换代与科技水平的提高,使一些在过去不可能实现的工程变成了可能,最典型的就阿联酋的迪拜塔,迪拜塔在2009年1月17
日高度达到了最终的828米(2,716.53英尺),是人类历史上首个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物,迪拜塔不但高度惊人,连建筑物料和设备也“份量十足”。

迪拜塔总共使用33万立方米混凝土、3.9万公吨钢材及14.2万平方米玻璃。

大厦那么高,当然需要先进的运输设备与高超施工技术。

在过去,这样的建筑方案是完全不可行的。

由此可见,人们对建筑物的高度需求、视觉需求、安全性的需求随着科学的进步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体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

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必须转换人们的价值观念。

在过去中国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土地资源充足,人们不需要往高层空间上发展,因此对不动产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而当到了80年代后期开始,个别城市的土地资源开始饱和,不动产方面开始出台各式各样的规章制度,土地紧张逼迫人们向高空与地下发展,使得高层建筑与地下室开始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带动了结构工程与基坑工程的发展。

人们对土地资源价值的陈旧观念导致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只有改变仅依赖土地资源来增加紧缺空间的这种观念,通过向高层建筑发展,甚至是向地下空间发展才能缓解这种不和谐。

在缓解这些不和谐的同时,也使得结构工程师们对传统知识领域产生一些突破与创新的新想法,推动着理论界的深入研究。

再者,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对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在古代,结构工程领域没有成熟的法规,人们都将结构安全性的责任直接完全归于设计者和建造者,并且明确归定了建造者对结构破坏引起的灾难应付的责任,法规中包含了很多“以牙还牙”式的针对建造者的规定。

其实这并不完全合理,因为有些破坏是不可抗拒的,有很多的建造师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结构破坏而遭到不合理的惩罚。

直到1620年英国的詹姆斯一世才宣布了与结构相关的法规,这此法规包括墙体厚度等相关规定。

伦敦发生大火之后,1667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面的正式建筑法案,其中就参照了上述法规。

19世纪末,随着对科学和数学知识理解的进步,人们认为工程师应控制自然界。

从面国家形成了工程机构,后来又形成了规范和标准体系。

现在的规范相比以前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科学的不断进步,结构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规范与标准的一些细节仍需与时俱进,向前发展,这对建造者与业主之间的关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事实上,在结构工程的每一根“脉络”中都流淌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从设计理论,施工方案,一直到最后的结构安全性能评估,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息息相关。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正确地把握这些理论,是否能够通过这些隐含的哲学思想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

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理论不是加剧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在缓解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