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最新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岗)
最新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小学教师岗)一、辨析题(30分)教育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实施教育,超前于现在发展水平去教育学生就是揠苗助长。
请对这一观点作出判断和分析。
要求:判断准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一】此观点是错误的。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以及个别差异性,新课改的学生观也表明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施教。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做到循序渐进,但并不表示只能将教学内容局限在学生的现有水平上。
首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明确说明,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前面,即教学难度应该处于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能够达到的水平中间,这样的教学任务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其次,教学原则中的量力性教学原则也要求,教学中应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防止教学任务难度低于或者高于学生的实际程度,如果仅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施教,违背了新课改学生观中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一理念。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以及潜在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参考答案二】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设置适当超前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学实施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老师在备课中除了备教材、教法外要充分备学生,原因就是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现有水平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但仅顾及现有水平,学生很难从现有水平能完成的任务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中内容、难度要适当超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根据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因此要适当的超过现在的发展水平,即维果斯基提出的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且新课改的学生观告诉我们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因此在符合量力性原则的情况下,老师要给学生布置超过现有发展水平的、适当难度的任务,帮助学生获得成长。
第四单元大单元教学(学习任务单)-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题
情节曲线:
主要冲突
1.
2.
3.
感受到的人物特点:
【评价单】
冲突梳理是否完整、清楚
情节曲线能否表现情节进展
情节曲线简洁、美观
☆☆☆☆ ☆
☆☆☆☆ ☆
☆☆☆☆ ☆
修改建议:
【课件呈现】“欢快读书吧”及学习要求
我们将正式启动“查找小说家”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阅读周方案”,具体要求:
(1)分小组围绕“欢快读书吧”开启阅读周方案。
通过环境、心理描写体现人物形象
☆ ☆ ☆ ☆ ☆[简洁说明]
书写工整,卷面洁净,有自我修改痕迹
☆ ☆ ☆ ☆ ☆[简洁说明]
第10课时
【课件呈现】
我们将用一场“小说演绎”,作为“查找小说家”活动的收尾。
【评价单】
评价内容
星级评定:五★为优秀;三★以上为良好。
表演的形式、剧情有吸引力
☆ ☆ ☆ ☆ ☆[简洁说明]
(2)阅读时关注小说情节进展过程中的冲突冲突。
第3~4课时
【课件呈现】
情节总是围绕主要人物开放,在情节进展中又塑造了人物形象。本期“查找小说家”其次项任务是探秘“小说中的人”,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件呈现】《桥》课后第2题
【课件呈现】
默读课文《穷人》《金色的鱼钩》,勾画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语句,批注感受。
星级评定:五★为优秀;三★以上为良好。
环境描写符合当时状况
☆☆☆☆ ☆[简洁说明]
反应小说中人物的心情
☆☆☆☆ ☆[简洁说明]
呈现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 ☆[简洁说明]
【课件呈现】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开展了“阅读周方案”。请大家选择共读书籍中一处环境描写,沟通作用。
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圆的认识)
)条。
第(2)题
亚马逊王莲
马路环岛
汽车方向盘
手表
半径 1.2 米
直径 3.6 分米
直径 2.5 厘米
半径 10 米
(6)画一个直径 7 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应该分开(
㈡ 进阶作业
怎样在右面的正方形内画出一个最大的圆? 请你动手画一画。
)厘米。
㈢ 协作探究
主题探究一:
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车轴为什么要装在圆心? (可以利用信封里的学具帮助思考)
主题探究二:神奇的车轮
(1)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用圆规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一个莱洛三角形。
(2)讨论:为什么莱洛三角形的滚轮能使上面的平板车平稳前进,而不上下颠簸?(可 以用文字或画图说明)
我们小组的结论:
㈣ 展示准备 1.用文字形式记录通过协作探究得到的个人学习收获; 2.交流个人学习收获,并迅速整理出本组协作学习成果的要点; 3.推荐代表本组参加全班展示人选。 三、困惑与建议
课堂学习任务单
班级(
)姓名(
)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第 10 册《圆的认识》
2.达成目标: (1)能按要求画圆。 (2)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
二、学习任务
㈠ 课始检测
(1)圆是平面图形,由( )线围成。 (2)在右边画出的线段中,半径有( )条,直径有( (3)比大小:直径 9 厘米的圆 半径 5 厘米的圆。 (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 )条对称轴。 (5)根据实际情况连一连。
“任务单”教学模式
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觉倾向
测试和研究表明,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觉倾 向,有的是视觉型学习者,有的是听觉型 学习者,还有的是在触摸操作中学习的动 觉型学习者。好的课堂教学应当通过合理 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各种知觉倾向的学生 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真正焕发出学习的 活力,高效学习。
视觉学习者
一个一动不动地坐着,眼睛 笔直朝前看的学生,或者一 个当得到信息时眼睛朝上看 的学生,通常是一个视觉学 习者。 视觉型学习者,老师讲的课 不容易记住,常常刚听过就 忘了,有时甚至听不懂,但 是给他看过的材料他却记得 很牢、且往往理解得透彻 。
任务单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的,不建设一个学习性的团队,学习 任务是无法完成的。 学习小组以异质组织,以便小组之间能够 展开交流,取长补短。 小组内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人都有事 做。 学习效果的评价以小组团体评价为主。
建设学习型小组
4、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任务是学案任务 激励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将预先编 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 生明确学习目标,依照任务对教材进 行小组组织下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自 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 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
教学案例:有位老师教学有30年了,教 学经验丰富,课改后,在学习朱自清先 生《背影》一个月前,让学生拍一张父 亲让自己感动的背影照片,并用文字叙 述出来。 任务:拍照、写说明、小组交流、全班 交流、读课文、比较、修改。
导学“任务单”
任务单的内容应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编制学案
任务单的内容应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4、疑点难点的交流
在小组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 通过自学交流完成“任务单”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也就是本课内容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小组间展开竞 争、讨论、交流,辩疑。教师以质疑的身 份或通过重点指导解决难点、疑点。在小 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展开 讨论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 学习的兴趣。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两课时学习任务单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17课《松鼠》两课时学习任务单任务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灰身毛,尾巴翘,不会走,只会跳。
(谜底:_________)2.看视频观看视频,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任务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个方面,然后用“‖”给课文分层,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二)初读情况反馈1.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驯良矫健歇凉分杈苔藓狭窄勉强锥形2.书写练习。
3.梳理分层①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2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第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第5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概括整合。
课文主要写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内容。
2023年春六下语文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 学生任务单
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五:回顾复习,导入新课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上节课我们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
回忆并互相说说: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发生了哪些事?学习任务六:研读赏析,对比学习1.默读节选的片段,说一说,鲁滨逊克服了哪些困哪?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节选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梳理好之后,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学习任务单)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观。
学习任务七:把握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学习要求:浏览节选部分,快速默读,思考:鲁滨逊在荒岛上克服了重重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学生自主学习,在文中圈画出相关的语句,用关键词写下自己的批注。
教师巡观。
2.小组合作学习:画一画鲁滨逊的心态变化图。
3.交流分享心态变化:4..感悟精神光辉,感知人物形象(1)28年的荒岛生活,鲁滨逊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他的心态发生了变化。
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逊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5.鲁滨逊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除此之外,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6.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1)对比异同:浏览课文节选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两种表达方式,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习任务八:拓展延伸,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1.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1)学了课文,如果让你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2.发散思维,引起共鸣。
(1)再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很吸引你?你还有什么疑问?(2)(出示整本书的目录)根据目录预测一下故事的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参考答案:学习任务五:回顾复习,导入新课1.流落荒岛——建房定居——畜养培育——救“星期五”——回到英国学习任务六:研读赏析,对比学习1.学习任务七:把握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第一小组:
1.分析地形图,归纳俄罗斯地形分布规律;
地形类型:。
地势特点:。
分布规律:。
2.预测其人口分布,在图上标出其分布情况;
3.给出移居方案,说明理由
第二小组(任务量大,需要老师辅导):
1.分析俄罗斯温度、降水分布图,归纳气温、降水分布规律;
温度
最高温:最低温:
0℃以上地区:。
0℃以下地区:。
温度分布规律:。
降水量
最高降水量:最低降水量:
200mm以上地区:。
200mm以下地区:。
降水特点:。
降水分布规律:。
2.根据温度降水分布规律,结合气候分布图,预测俄罗斯人口城市分布情况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
1.分析俄罗斯交通分布图,找出俄罗斯主要交通干线,归纳俄罗斯交通分布特点;
主要交通干线:。
交通特点:。
交通分布规律:。
2.由交通分布规律,预测俄罗斯人口聚居地,并在图上标出其人口城市分布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第四小组:
1.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找出俄罗斯主要矿产种类,主要矿产分布区,归纳俄罗斯矿产分布规律;
主要矿产:。
主要矿区:。
矿产分布规律:。
2.根据俄罗斯矿产分布规律,预测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并猜测其人口分布情况,在图上标出其人口城市分布;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学习任务单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会认“洼、印”等 6 个生字,会写“铺、泥”等 13 个字,会写“水泥、放晴”等 15 个词语。
2、能理解“明朗、凌乱”等词语的意思,通过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方法积累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5、体会作者对秋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1)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2、学习难点(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秋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学习方法1、自主识字:通过预习,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自主认读生字词。
2、朗读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秋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词句理解:运用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4、仿写练习:仿照课文中的句子或段落,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小组合作: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四、学习过程1、预习任务(1)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课堂学习(1)生字词学习①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
②重点指导易错字的书写,如“铺、规、迟”等。
③学生练习书写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2)课文学习①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②精读课文,理解感悟学习第 1 自然段,理解“明朗”一词的意思,感受雨后天空的晴朗。
学习第 2-8 自然段,体会水泥道的美。
找出描写水泥道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水泥道美在哪里。
理解“金黄金黄”“闪闪发光”等词语,感受落叶的美。
浅谈“任务单”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浅谈“任务单”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单”模式下分组联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实现高效历史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任务单;小组合作;合作探究;有效教学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听无聊”,教学效率很低。
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难以发展。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呢?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高效完成课程目标,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在"任务单”模式引导的分组联动合作,实现高效历史课堂学习。
一、“任务单”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的设计,要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模式,教师创设任务情境,学生根据老师布置任务导向学习。
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在历史课堂中感受成就感,从而激发求知欲主动的要求学习。
任务单使任务驱动课堂的呈现载体,任务单提前下发,通过“任务单”可以明确学习任务,课上学生完成自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方式,以学生的师生互动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交流学习。
课后任务反馈检测,拓展延伸,反思提高。
1.明确学习任务。
任务单前一天发放到学生手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利用任务单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两部分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它可以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和重点学习。
如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中, 学习目标以历史核心素养目标的核心: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图表分析,师生互动等教学方式实现,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
知识目标:了解状元实业家张謇,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大生纱厂发展经历的史实资料,动手设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图,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及其原因。
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第一小组:
1.分析地形图,归纳俄罗斯地形分布规律;
地形类型:。
地势特点:。
分布规律:。
2.预测其人口分布,在图上标出其分布情况;
3.给出移居方案,说明理由
第二小组(任务量大,需要老师辅导):
1.分析俄罗斯温度、降水分布图,归纳气温、降水分布规律;
温度
最高温:最低温:
0℃以上地区:。
0℃以下地区:。
温度分布规律:。
降水量
最高降水量:最低降水量:
200mm以上地区:。
200mm以下地区:。
降水特点:。
降水分布规律:。
2.根据温度降水分布规律,结合气候分布图,预测俄罗斯人口城市分布情况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第三小组:
1.分析俄罗斯交通分布图,找出俄罗斯主要交通干线,归纳俄罗斯交通分布特点;
主要交通干线:。
交通特点:。
交通分布规律:。
2.由交通分布规律,预测俄罗斯人口聚居地,并在图上标出其人口城市分布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第四小组:
1.分析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图,找出俄罗斯主要矿产种类,主要矿产分布区,归纳俄罗斯矿产分布规律;
主要矿产:。
主要矿区:。
矿产分布规律:。
2.根据俄罗斯矿产分布规律,预测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并猜测其人口分布情况,在图上标出其人口城市分布;
3.选择移居地,并说明理由。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一、引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和互助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个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并分析该教案的优势和学生的反馈。
二、目标和内容在教案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技能。
具体来说,我们将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合作学习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将围绕一个实际问题展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三、教学步骤1. 学生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他们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以确保充分的交流和合作。
2. 教师介绍问题: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一个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
问题将涉及跨学科的知识,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小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他们应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提出自己的贡献。
4. 信息共享: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解决方案。
这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5. 教师指导:教师在小组讨论和信息共享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他们应该激励学生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反馈。
6. 总结和评价:教师将总结小组的讨论和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这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四、教师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起着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他们思考和讨论,而不仅仅关注结论。
同时,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效果。
五、学生反馈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我们得到了学生积极的反馈。
许多学生表示他们对这种学习方式感到兴奋和满意。
他们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并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和倾听能力。
六、优势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案具有以下优势: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和合作学习策略,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我的伯父鲁 迅先生》 学习任务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任务单《<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会写“鲁、悼”等生字,能正确读写“追悼、爱戴、恍然大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3、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人物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分明和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三、学习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本,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
2、圈点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对关键语句和段落进行圈点批注,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讨论交流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学习过程1、预习任务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标注出生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查阅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思考:文中通过哪些事例展现了鲁迅先生的形象?2、课堂学习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交流对鲁迅先生的初步认识。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分段落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围绕鲁迅先生写了哪几件事?精读课文,深入理解小组合作学习,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件事进行研读,讨论以下问题: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鲁迅先生在这件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品质?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总结归纳,升华情感回顾课文,总结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
3、课后拓展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朝花夕拾》《呐喊》等。
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的片段。
五、学习资源1、课文原文2、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3、鲁迅先生的作品六、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认真倾听他人发言,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任务单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活动主题数学乐园三、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四、活动对象一年级至六年级全体学生五、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活动任务单、活动道具、奖品等。
2. 学生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直尺等。
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本次活动主题、目的和意义。
- 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数学的兴趣和期待。
2.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猜数字”、“24点”等,活跃气氛。
3. 任务挑战(4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活动任务单。
- 任务单内容如下:(一)一年级1. 数一数:数出黑板上1-100的连续数字,并说出每个数字的特点。
2. 找规律:观察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继续填下去。
3. 制作数字卡片:用彩纸制作10张数字卡片(1-10),并让学生认识这些数字。
(二)二年级1. 认识图形: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测量长度:用直尺测量书本、桌子的长度,记录下来。
3. 制作图形卡片:用彩纸制作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
(三)三年级1. 简单计算:完成一些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题。
2. 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3. 制作统计图表:收集同学们的年龄、性别等信息,制作统计图表。
(四)四年级1. 分数应用:解决一些与分数有关的应用题。
2. 几何图形:观察教室里的几何图形,说出它们的性质和关系。
3. 制作几何图形模型:用彩纸、竹签等材料制作几种几何图形模型。
(五)五年级1. 小数应用:解决一些与小数有关的应用题。
2. 代数初步:学习简单的代数运算。
研学实践任务单
研学实践任务单
研究指南
1.课题名称:六年级上主题1研究报告的撰写
2.达成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简单研究报告的一般内容和基本格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资料能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从而提高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研究报告的撰写与修改,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3.研究方法建议或注意事项:
1)自主探究。
通过学习,了解研究报告基本内容、格式的相关信息。
2)小组合作。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讨论、交流、赏析、修改他人和自己的研究报告,深化对研究报告的的认识与理解。
二、研究任务
1.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案例撰写的资料,对研究报告进行初步的了解。
2、快速浏览阅读材料
1、思考:研究报告由哪几部分组成?
2、分析两份研究报告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写“地球受伤的原因”调查研究报告。
4、通过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三、困惑与建议。
《小小的船》 学习任务单
《小小的船》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认识“的、船、两、头、在、里、看、见、闪、星”等9 个生字,会写“月、儿、头、里”4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句话,感受夜空的美。
三、学习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想象法:结合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力,在脑海中构建出美丽的夜空画面。
3、游戏法:通过识字游戏等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识字效率。
四、学习过程1、导入(1)展示夜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2)提问:在夜空中,你觉得什么最美丽?引出课题《小小的船》。
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识字教学(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等,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4、理解课文(1)学习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月儿和小船的形状,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弯弯的”“小小的”这两个词语,感受月儿和小船的可爱。
(2)学习第二句“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观察图片,指出小船的两头,理解“两头尖”。
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小船的形状。
(3)学习第三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提问:假如你坐在小船上,会看到什么?理解“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感受夜空的美丽。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5、朗读指导(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重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同桌互相朗读,互相评价。
《梅兰芳蓄须》 学习任务单
《梅兰芳蓄须》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梅兰芳蓄须的背景和原因,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梅兰芳蓄须的艰难抉择和坚定意志。
(2)体会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演出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
2、难点(1)感悟梅兰芳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三、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认真阅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语句,初步了解梅兰芳蓄须的经过。
2、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深入理解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
3、拓展阅读: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
四、学习过程1、预习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梅兰芳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2)初读课文,标注出生字词,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2、课堂学习(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视频,引出课题“梅兰芳蓄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字词学习检查预习中生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难理解的字词。
(3)整体感知①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说一说梅兰芳蓄须经历了哪些困难?(4)深入探究①小组合作,讨论梅兰芳蓄须的原因。
②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进行赏析。
③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梅兰芳的品质的。
(5)拓展延伸①分享你所了解的其他爱国艺术家的故事。
②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6)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梅兰芳的精神品质,以及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3、课后作业(1)书写生字词,巩固基础知识。
(2)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梅兰芳蓄须这一行为的感受。
(3)向家人或朋友讲述梅兰芳蓄须的故事。
五、学习资源1、课文《梅兰芳蓄须》。
2、相关的影视资料、纪录片。
3、关于梅兰芳的书籍、文章。
六、学习评价1、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质量高。
2、作业完成情况: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内容准确。
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工建议表格
小组分工
人数
具体任务分工
A组
12
负责调查走访各年级同学们的成功及失败的经验。每两人一组,分别在三个年级各选择一名优秀生和落后生进行谈心调查,咨询他们的学习情况,调查了解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做成采访手稿备用。
B组
12
运用学校的网络及图书资源,查阅搜集古今中外有关对于“努力学习”话题的文章或名ORD文档保存备用。
C组
12
运用学校的网络及图书资源,查阅搜集一些学习成功的励志榜样,了解他们的奋斗事迹及成长经历。建议从历年高考状元、各界名人成长经历等方面展开查找,之后编辑成WORD文档保存备用。
D组
18
运用学校的网络及图书资源,搜集整理针对各学科学习方法的资料。建议将18人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史地政、音体美等六大类学科分组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