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作图题
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

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确定点E,使点E到边AB,AD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8,CD=5,则CE=.2.图①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1)如图②,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前提下,连接OD,已知OA=5,若扇形OAD(∠AOD<180°)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位似,且相似比为2.(1)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2)填空:△AC′D′是三角形.4.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一个△ABC,顶点A、B、C及点O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或运算:(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2)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2B2C2(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3)求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3)△A2B2C2的面积是平方单位.6.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在圆的圆心O;(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的中点C到弦AB的距离为20m,AB=80m,求所在圆的半径.7.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G•Pick,1859~1942年)证明了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S=a+b﹣1,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如图,a=4,b=6,S=4+×6﹣1=6(1)请在图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它的内部只含有4个格点,并写出它的面积.(2)请在图乙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且每条边上除顶点外无其它格点.(注:图甲、图乙在答题纸上)8.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求的长.9.如图,在△ABC中,∠C=60°,∠A=40°.(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求证:BD平分∠CBA.10.用圆规、直尺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已知:线段c,直线l及l外一点A.求作:Rt△ABC,使直角边为AC(AC⊥l,垂足为C),斜边AB=c.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3,﹣2),C(6,﹣3).(1)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以M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画出△A1B1C1的位似图形△A2B2C2,使△A2B2C2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1.12.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若多边形的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这样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记格点多边形内的格点数为a,边界上的格点数为b,则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S=ma+nb﹣1,其中m,n为常数.(1)在下面的方格中各画出一个面积为6的格点多边形,依次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非菱形)、菱形;(2)利用(1)中的格点多边形确定m,n的值.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3,1),C(﹣1,4).(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将△AB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2BC2,请在图中画出△A2BC2,并求出线段BC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14.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请画出以A为一个顶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且含边长为3的所有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要求:只要画出示意图,并在所画等腰三角形长为3的边上标注数字3)15.⊙O为△ABC的外接圆,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在图1,图2中画出一条弦,使这条弦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如图1,AC=BC;(2)如图2,直线l与⊙O相切于点P,且l∥BC.16.如图,在方格网中已知格点△ABC和点O.(1)画△A′B′C′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2)请在方格网中标出所有使以点A、O、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D点.17.下列网格中的六边形ABCDEF是由边长为6的正方形左上角剪去边长为2的正方形所得,该六边形按一定的方法可剪拼成一个正方形.(1)根据剪拼前后图形的面积关系求出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2)如图甲,把六边形ABCDEF沿EH,BG剪成①②③三部分,请在图甲中画出将②③与①拼成的正方形,然后标出②③变动后的位置,并指出②③属于旋转、平移和轴对称中的哪一种变换;(3)在图乙中画出一种与图甲不同位置的两条裁剪线,并在图乙中画出将此六边形剪拼成的正方形.18.如图,已知△ABC,∠C=Rt∠,AC<BC.D为BC上一点,且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19.如图,在图中求作⊙P,使⊙P满足以线段MN为弦且圆心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把作图痕迹用黑色签字笔加黑)20.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1,1),C(4,3).(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A1的坐标;(2)请画出△ABC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C2;(3)求出(2)中C点旋转到C2点所经过的路径长(记过保留根号和π).21.如图,已知在△ABC中,∠A=90°(1)请用圆规和直尺作出⊙P,使圆心P在AC边上,且与AB,BC两边都相切(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若∠B=60°,AB=3,求⊙P的面积.22.如图,在△ABC中,AB=AC,∠DAC是△ABC的一个外角.实验与操作:根据要求进行尺规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作∠DAC的平分线AM;(2)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与AM交于点F,与BC边交于点E,连接AE,CF.猜想并证明:判断四边形AECF的形状并加以证明.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3,2)、B(3,5)、C (1,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2)把△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图中的△AB2C2,点C2在AB上.①旋转角为多少度?②写出点B2的坐标.24.如图,在△ABC中,∠ACB=90°,AC=BC=AD.(1)作∠A的平分线交CD于E;(2)过B作CD的垂线,垂足为F;(3)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不添加任何字母),并选择其中一对加以证明.25.图1、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1)在图1中画出等腰直角三角形MON,使点N在格点上,且∠MON=90°;(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正方形ABCD,使正方形ABCD面积等于(1)中等腰直角三角形MON面积的4倍,并将正方形ABCD分割成以格点为顶点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且正方形ABCD面积没有剩余(画出一种即可).26.如图,△ABC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4),B(0,﹣4),C(1,﹣1).(1)在图中画出△ABC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的△A1B1C1;(2)在图中画出△A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AC边扫过的面积是.27.如图,AC是⊙O的直径,点B在⊙O上,∠ACB=30°(1)利用尺规作∠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E,交⊙O于点D,连接C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形中,求△ABE与△CDE的面积之比.28.如图,将△ABC在网格中(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依次进行位似变换、轴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后得到△A3B3C3.(1)△ABC与△A1B1C1的位似比等于;(2)在网格中画出△A1B1C1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A2B2C2;(3)请写出△A3B3C3是由△A2B2C2怎样平移得到的?(4)设点P(x,y)为△ABC内一点,依次经过上述三次变换后,点P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9.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AB=AC,请你用尺规作图将△ABC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30.如图,已知锐角△ABC.(1)过点A作BC边的垂线MN,交BC于点D(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若BC=5,AD=4,tan∠BAD=,求DC的长.3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3,4),B(﹣4,2),C (﹣2,1),且△A1B1C1与△ABC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1)画出△A1B1C1,并写出A1的坐标;(2)P(a,b)是△ABC的AC边上一点,△ABC经平移后点P的对称点P′(a+3,b+1),请画出平移后的△A2B2C2.32.如图,已知BD平分∠ABF,且交AE于点D,(1)求作:∠BAE的平分线AP(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设AP交BD于点O,交BF于点C,连接CD,当AC⊥BD时,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33.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三角形ABC(项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先将△ABC竖直向上平移6个单位,再水平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将△A1B1C1绕B1点顺时针旋转90°,得△A2B1C2,请画出△A2B1C2;(3)线段B1C1变换到B1C2的过程中扫过区域的面积为.34.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给出了△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边作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B2.35.阅读下面材料: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小芸的作法如下:老师说:“小芸的作法正确.”请回答:小芸的作图依据是.36.如图,C,D分别是线段AB,AC的中点,分别以点C,D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测量∠AMB的度数,结果为()A.80°B.90°C.100°D.105°37.已知在Rt△ABC中,∠ACB=90°,现按如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C为圆心,a为半径(a>AC)作弧,两弧分别交于M,N两点;②过M,N两点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AC于点E;③将△ADE绕点E顺时针旋转180°,设点D的像为点F.(1)请在图中直线标出点F并连接CF;(2)求证: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3)当∠B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CFD是菱形.38.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D均在格点上,点E、F分别为线段BC、DB上的动点,且BE=DF.(Ⅰ)如图①,当BE=时,计算AE+AF的值等于(Ⅱ)当AE+AF取得最小值时,请在如图②所示的网格中,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线段AE,AF,并简要说明点E和点F的位置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39.设ω是一个平面图形,如果用直尺和圆规经过有限步作图(简称尺规作图),画出一个正方形与ω的面积相等(简称等积),那么这样的等积转化称为ω的“化方”.(1)阅读填空如图①,已知矩形ABCD,延长AD到E,使DE=DC,以AE为直径作半圆.延长CD交半圆于点H,以DH为边作正方形DFGH,则正方形DFGH与矩形ABCD等积.理由:连接AH,EH.∵AE为直径,∴∠AHE=90°,∴∠HAE+∠HEA=90°.∵DH⊥AE,∴∠ADH=∠EDH=90°∴∠HAD+∠AHD=90°∴∠AHD=∠HED,∴△ADH∽.∴,即DH2=AD×DE.又∵DE=DC∴DH2=,即正方形DFGH与矩形ABCD等积.(2)操作实践平行四边形的“化方”思路是,先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等积的矩形,再把矩形转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如图②,请用尺规作图作出与▱ABCD等积的矩形(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3)解决问题三角形的“化方”思路是:先把三角形转化为等积的(填写图形名称),再转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如图③,△ABC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请作出与△ABC等积的正方形的一条边(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通过计算△ABC面积作图).(4)拓展探究n边形(n>3)的“化方”思路之一是:把n边形转化为等积的n﹣1边形,…,直至转化为等积的三角形,从而可以化方.如图④,四边形ABCD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请作出与四边形ABCD等积的三角形(不要求写具体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不通过计算四边形ABCD面积作图).40.定义:数学活动课上,乐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理解:(1)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2)如图2,在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是⊙O的直径,AC=BD.求证:四边形ABCD 是对等四边形;(3)如图3,在Rt△PBC中,∠PCB=90°,BC=11,tan∠PBC=,点A在BP边上,且AB=13.用圆规在PC上找到符合条件的点D,使四边形ABCD为对等四边形,并求出CD 的长.41.如图,已知△ABC,按如下步骤作图:①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②以C为圆心,CB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D;③连接BD,与AC交于点E,连接AD,CD.(1)求证:△ABC≌△ADC;(2)若∠BAC=30°,∠BCA=45°,AC=4,求BE的长.42.如图,已知△ABC,AB<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BC上取一点P,使得PA+PC=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B.C.D.43.数学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围绕作图问题:“如图,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用直尺和圆规作直线PQ,使PQ⊥l于点Q.”分别作出了下列四个图形.其中作法错误的是()A.B.C.D.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0,3),点B在x轴上,将△AO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F,点O、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E、F.(1)若点B的坐标是(﹣4,0),请在图中画出△AEF,并写出点E、F的坐标.(2)当点F落在x轴的上方时,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B的坐标.4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4,﹣4),C(1,﹣1).(1)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直接写出点A1的坐标;(2)画出△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A2B2C2;(3)在(2)的条件下,求线段BC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π).46.如图,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1,3),B(4,1),C(4,4).(1)请按要求画图:①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②画出△ABC绕着原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A2B2C2.(2)请写出直线B1C1与直线B2C2的交点坐标.47.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5),B(﹣4,1),C (﹣1,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画出△AB′C′;(2)写出点B′,C′的坐标;(3)求出在△ABC旋转的过程中,点C经过的路径长.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4,2),C (3,5)(每个方格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1)请画出△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x轴对称;(2)将△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得到的△A2B2C2,并直接写出点B旋转到点B2所经过的路径长.49.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尺规作图画Rt△ABC,使其斜边AB=c,一条直角边BC=a.小明的作法如图所示,你认为这种作法中判断∠ACB是直角的依据是()A.勾股定理B.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C.勾股定理的逆定理D.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50.如图,已知△ABC,请用尺规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将△ABC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51.如图,将线段AB放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点A点B均落在格点上,请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AB上画出点P,使AP=,并保留作图痕迹.(备注:本题只是找点不是证明,∴只需连接一对角线就行)52.图①,图②,图③都是4×4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在图①,图②中已画出线段AB,在图③中已画出点A.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等腰三角形;(2)在图②中,以格点为顶点,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3)在图③中,以点A为一个顶点,另外三个顶点也在格点上,画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53.“综合与实践”学习活动准备制作一组三角形,记这些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并且这些三角形三边的长度为大于1且小于5的整数个单位长度.(1)用记号(a,b,c)(a≤b≤c)表示一个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如(2,3,3)表示边长分别为2,3,3个单位长度的一个三角形.请列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三角形.(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三边满足a<b<c的三角形(用给定的单位长度,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4.手工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纸片恰好剪成六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聪明的你请在下列四个正方形中画出不同的剪裁线,并直接写出每种不同分割后得到的最小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注:不同的分法,面积可以相等)55.如图是甲、乙两张不同的矩形纸片,将它们分别沿着虚线剪开后,各自要拼一个与原来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则()A.甲、乙都可以B.甲、乙都不可以C.甲不可以、乙可以D.甲可以、乙不可以56.将正方形纸片以适当的方式折叠一次,沿折痕剪开后得到两块小纸片,用这两块小纸片拼接成一个新的多边形(不重叠、无缝隙),给出以下结论:①可以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②可以拼成对角互补的四边形;③可以拼成五边形;④可以拼成六边形.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57.如图所示,将正方形纸片三次对折后,沿图中AB线剪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展开铺平得到的图形是()A.B.C.D.58.一张菱形纸片按如图1、图2依次对折后,再按如图3打出一个圆形小孔,则展开铺平后的图案是()A.B.C.D.59.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左上角阴影部分是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正方形(简称格点正方形).若再作一个格点正方形,并涂上阴影,使这两个格点正方形无重叠面积,且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则这个格点正方形的作法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60.如图,在边上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网格中:(1)画出△ABC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的△A1B1C1.(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A2B2C2,请在网格中画出△A2B2C2.(3)求△CC1C2的面积.2015年全国中考数学作图题60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60小题)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BC.(1)利用尺规作图,在BC边上确定点E,使点E到边AB,AD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BC=8,CD=5,则CE=3.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知作出∠A的平分线即可;(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B=CD=5,AD∥BC,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AE=∠BEA,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1)如图所示:E点即为所求.(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5,AD∥BC,∴∠DAE=∠AEB,∵AE是∠A的平分线,∴∠DAE=∠BAE,∴∠BAE=∠BEA,∴BE=BA=5,∴CE=BC﹣BE=3.故答案为:3.点评: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关键是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同时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知识点.2.图①是我们常见的地砖上的图案,其中包含了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正八边形.(1)如图②,AE是⊙O的直径,用直尺和圆规作⊙O的内接正八边形ABCDEFGH(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前提下,连接OD,已知OA=5,若扇形OAD(∠AOD<180°)是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等于.考点:正多边形和圆;圆锥的计算;作图—复杂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作AE的垂直平分线交⊙O于C,G,作∠AOG,∠EOG的角平分线,分别交⊙O于H,F,反向延长FO,HO,分别交⊙O于D,B顺次连接A,B,C,D,E,F,G,H,八边形ABCDEFGH即为所求;(2)由八边形ABCDEFGH是正八边形,求得∠AOD=3=135°得到的长=,设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根据圆的周长的公式即可求得结论.解答:(1)如图所示,八边形ABCDEFGH即为所求,(2)∵八边形ABCDEFGH是正八边形,∴∠AOD=3=135°,∵OA=5,∴的长=,设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2πR=,∴R=,即这个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圆内接八边形的性质,弧长的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会求八边形的内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均在格点上,以点A为位似中心画四边形AB′C′D′,使它与四边形ABCD位似,且相似比为2.(1)在图中画出四边形AB′C′D′;(2)填空:△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延长AB到B′,使AB′=2AB,得到B的对应点B′,同样得到C、D的对应点C′,D′,再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2=42+82=80,AD′2=62+22=40,C′D′2=62+22=40,那么AD′=C′D′,AD′2+C′D′2=AC′2,即可判定△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1)如图所示:(2)∵AC′2=42+82=16+64=80,AD′2=62+22=36+4=40,C′D′2=62+22=36+4=40,∴AD′=C′D′,AD′2+C′D′2=AC′2,∴△A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直角.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同时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网格结构以及位似变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在边长均为1的正方形网格纸上有一个△ABC,顶点A、B、C及点O均在格点上,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或运算:(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A1B1C1(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2)将△ABC绕点O旋转180°,得到△A2B2C2(不写作法,但要标出字母);(3)求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考点:作图-旋转变换;弧长的计算;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图形平移的性质画出平移后的△A1B1C1即可;(2)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画出△ABC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A2B2C2;(3)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2)△A2B2C2如图所示:(3)∵OA=4,∠AOA2=180°,∴点A绕着点O旋转到点A2所经过的路径长为=4π.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旋转变换作图,利用平移变换作图,熟练掌握网格结构准确找出对应点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也考查了弧长的计算.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2);(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1,0);(3)△A2B2C2的面积是10平方单位.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平移变换.专题:作图题.分析:(1)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平移后图象进而得出答案;(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3)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2B2C2的面积.解答:解:(1)如图所示:C1(2,﹣2);故答案为:(2,﹣2);(2)如图所示:C2(1,0);故答案为:(1,0);(3)∵A2C22=20,B2C=20,A2B2=40,∴△A2B2C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2B2C2的面积是:×20=10平方单位.故答案为:1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图形的性质以及平移的性质和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得出对应点坐标是解题关键.6.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1)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在圆的圆心O;(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的中点C到弦AB的距离为20m,AB=80m,求所在圆的半径.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的应用.专题:作图题.分析:(1)连结AC、BC,分别作AC和BC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为点O,如图1;(2)连接OA,OC,OC交AB于D,如图2,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由C为的中点得到OC⊥AB,AD=BD=AB=40,则CD=20,设⊙O的半径为r,在Rt△OAD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r2=(r﹣20)2+402,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1)如图1,点O为所求;(2)连接OA,OC,OC交AB于D,如图2,∵C为的中点,∴OC⊥AB,∴AD=BD=AB=40,设⊙O的半径为r,则OA=r,OD=OD﹣CD=r﹣20,在Rt△OAD中,∵OA2=OD2+BD2,∴r2=(r﹣20)2+402,解得r=50,即所在圆的半径是50m.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垂径定理.7.各顶点都在方格纸格点(横竖格子线的交错点)上的多边形称为格点多边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奥地利数学家皮克(G•Pick,1859~1942年)证明了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S=a+b﹣1,其中a表示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b表示多边形边界上的格点数,S表示多边形的面积.如图,a=4,b=6,S=4+×6﹣1=6(1)请在图中画一个格点正方形,使它的内部只含有4个格点,并写出它的面积.(2)请在图乙中画一个格点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且每条边上除顶点外无其它格点.(注:图甲、图乙在答题纸上)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皮克公式画图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可知a=3,b=3,画出满足题意的图形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4,b=4,S=4+×4﹣1=5;(2)因为S=,b=3,所以a=3,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应用与设计作图,关键是理解皮克公式,根据题意求出a、b的值.8.如图,△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1)尺规作图:作⊙C,使它与AB相切于点D,与AC相交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请标明字母.(2)在你按(1)中要求所作的图中,若BC=3,∠A=30°,求的长.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性质;弧长的计算.专题:作图题.分析:(1)过点C作AB的垂线,垂足为点D,然后以C点为圆心,CD为半径作圆即可;(2)先根据切线的性质得∠ADC=90°,则利用互余可计算出∠DCE=90°﹣∠A=60°,∠BCD=90°﹣∠ACD=30°,再在Rt△BCD中利用∠BCD的余弦可计算出CD=,然后根据弧长公式求解.解答:解:(1)如图,⊙C为所求;(2)∵⊙C切AB于D,∴CD⊥AB,∴∠ADC=90°,∴∠DCE=90°﹣∠A=90°﹣30°=60°,∴∠BCD=90°﹣∠ACD=30°,在Rt△BCD中,∵cos∠BCD=,∴CD=3cos30°=,∴的长==π.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也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弧长公式.9.如图,在△ABC中,∠C=60°,∠A=40°.(1)用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2)求证:BD平分∠CBA.。
中考数学作图题

中考数学作图题(2018年5月质检)1、(漳州)如图,在△ABC中,∠A=80˚,∠B=40˚.(1)求作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DE,垂足为E,交AB于点D;(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CD,求证:AC=CD.2、(福州)如图,在Rt△ABC中,∠C=90˚,∠B=54˚,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作AB的垂直平方MN交AD于点E,连接BE;并证明DE=DB.(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19年1月质检)3、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1)请用直尺和圆规在边AD上作点E,使得EB=EC.(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B=4,AD=6,求EB的长.4、(福州)如图,三角形ABC,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120˚,得到三角形ADE,其中中点B与点D对应,点C与点E对应。
(1)画出三角形ADE(2)求直线BC与直线DE相交的锐角的度数.5、(三明)如图,△ABC中,AB=8,AC=6(1)请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AB上找点D,使得△ACD~△AB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AD的长.(2019年5月质检)6、(三明)如图,△ABC,∠A=90˚,AB=AC.(1)请你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边AC上确定点P,使得点P到边BC的距离等于PA的长;(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C=AB+AP.7、(厦门)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边上的点,过点E作EF⊥BD于F.(1)尺规作图:在图6中求作点E,使得EF=EC;(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FC,求∠BCF的度数.8、(南平)如图,AE//BF,AC平分∠BAE,交BF于点C.(1)求证:AB=BC;(2)尺规作图:在AE上找一点D,使得四边形ABCD为菱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9、(福州)如图,在Rt△ABC中,∠ACB=90˚,BD平分∠ABC.求作⊙O,使得点O在边AB上,且⊙O经过B、D两点:求证明AC与⊙O相切.(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019年中考)10、 (福州)已知△ABC 和点'A ,如图.(1)以点'A 为一个顶点作'''C B A ∆,使得'''C B A ∆∽ABC ∆,且'''C B A ∆的面积的4倍;(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020年1月质检)11、 (福州)如图,已知∠MON ,A 、B 分别是射线OM 、ON 上的点.(1)尺规作图:在∠MON 的内部确定一点C ,使得BC//OA 且 OA BC 21=;(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中,连接OC ,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OC 上确定一点D ,使得OD=2CD ,并证明OD=2CD12、 (龙岩)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 (-4,0)、B (0,3)、P (-4,4)三点,线段CD 与AB 关于点P 中心对称,其中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C 、D.(1)在图中画出线段CD ,保留作图痕迹;(2)线段CD 向下平移 个单位,四边形ABCD 为菱形.13、 (南平)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O 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 、B 的坐标分别是A (2,2)、B (1,3),把△ABO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O B A 11∆.(1)画出O B A 11∆,直接写出1A 、1B 的坐标;(2)求在旋转过程中,△ABO 所扫过的面积.14、 (厦门)如图10,在△ABC 中,AB=AC.(1)若以点A 为圆心的圆与边BC 相切于点D ,请在图10中作出点D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该圆与边AC 相交于点E ,连接DE ,当∠BAC=100˚时,求∠AED 的度数.(2020年5月质检)15、 (三明)如图,已知△ABC ,AB=AC.(1)把△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DEC ,使得点B 的对应点E 落在AB 边上,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DE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AD ,求证:AD=BC.16、 (宁德)如图,在Rt △ABC 中,∠ACB=90˚,AC=4,BC=3,正方形DECF 的三个顶点D 、E 、F 分别落在边AB 、AC 、BC 上.(1)用尺规作出正方形DECF ;(2)求正方形DECF 的边长.17、 (宁德)如图,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1)过点P 作直线l ,使得l ⊥AB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根据你作的图形,在直线l 上取不同的两点C 、D ,连接AC 、BC 、AD 、BD ,求证: ∠CAD=∠CBD.18、 (福州)如图,已知∠MON ,A 、B 分别是射线OM 、ON 上的点.(1)尺规作图:在∠MON 的内部确定一点C ,使得BC//OA 且BC=21OA ;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中,连接OC ,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OC 上确定一点D ,使得OD=2CD ,并证明OD=2CD.19、 (厦门)如图9,在△ABC 中,∠B=90˚,点D 在BC 上,连接AD ,过点D 作射线 DE ⊥AD.(1)在射线DE 上求作点M ,使得△ADM ~△ABC ,且点M 与点C 是对应点;(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cos ∠BAD=32,BC=6,求DM 的长.20、 (泉州)如图,将圆心角为120˚的扇形AO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后,得到扇形''B AO ,使得点'O 恰 在上.(1)求作点'O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过程)(2)连接AB 、'AB 、'AO ,求证:'AO 平分'BAB .21、 (莆田)已知边长为a 的正方形ABCD 和∠O=45˚,如图(1)以∠O 为一个内角作菱形OPMN ,使得OP=a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S ,菱形OPMN 的面积为2S ,求21S S 的值.。
2023年中考数学《网格作图》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3中考真题抢先练:数学网格作图1.(2023达州18题)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格点上.(1)将△ABC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2)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A 2B 2C 2,画出△A 2B 2C 2;(3)在(2)的运动过程中请计算出△ABC 扫过的面积.第1题图【推荐区域:安徽陕西】【参考答案】解:(1)如解图,△A 1B 1C 1即为所求;(2)如解图,△A 2B 2C 2即为所求;第1题解图(3)由图可得,△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51222=+==BC AB ,AC =101322=+,∴25552121=´´=×=D BC AB S ABC ,∴△A 1B 1C 1在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为2ABCACA S S D +扇形290360p ´=+52=52π+52.反比例与一次函数性质综合题2.(2023自贡24题)如图,点A (2,4)在反比例函数xm y =1图象上,一次函数b kx y +=2的图象经过点A ,分别交x 轴,y 轴于点B ,C ,且△OAC 与△OBC 的面积比为2:1.(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请直接写出y 1≥y 2时,x 的取值范围.第2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甘肃】【参考答案】解:(1)将A (2,4)代入x m y =1中得24m =,解得m =8,∴xy 81=,∵C (0,b ),∴12OAC S OC D =·2=b ,∵△OAC 与△OBC 的面积比为2:1,∴b OB OC S OBC 2121=´=D ,解得OB =1,∴B (-1,0)或(1,0),①将A (2,4),B (-1,0)代入b kx y +=2中,得îíì+-=+=,,b k b k 024解得ïîïíì==,,3434b k ∴34342+=x y ;②将A (2,4),B (1,0)代入b kx y +=2中,得îíì+=+=,,b k b k 024解得îíì-==,,44b k ∴442-=x y ;综上可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4342+=x y 或442-=x y ;(2)当34342+=x y 时,x ≤-3或0<x ≤2;当442-=x y 时,x ≤-1或0<x ≤2.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3.(2023达州19题)莲花湖湿地公园是当地人民喜爱的休闲景区之一,里面的秋千深受孩子们喜爱,如图所示,秋千链子的长度为3m ,当摆角∠BOC 恰为26°时,座板离地面的高度BM 为0.9m ,当摆动至最高位置时,摆角∠AOC 为50°,求座板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多少m?(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sin 26°=0.44,cos 26°≈0.9,tan 26°≈0.49,sin 50°≈0.77,cos 50°≈0.64,tan 50°≈1.2)第3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河南甘肃】【参考答案】解:如解图,过点B 作BD ⊥ON 于点D ,过点A 作AE ⊥ON 于点E ,作AF ⊥MN于点F,第3题解图∴四边形BDNM,AENF均为矩形,∴BM=DN=0.9,AF=EN,在Rt△OBD中,OD=OB·cos26°=3cos26°,∴ON=OD+DN=3cos26°+0.9,在Rt△OAE中,OE=OA·cos50°=3cos50°,∴EN=ON-OE=3cos26°+0.9-3cos50°,∴AF=3cos26°+0.9-3cos50°≈3×0.9+0.9-3×0.64=1.68≈1.7(m),答:座板距地面的最大高度为1.7m.4.(2023重庆A卷24题)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我市在一条小河AB两侧开辟了两条长跑锻炼线路,如图:①A—D—C—B;②A—E—B.经勘测,点B在点A的正东方,点C在点B的正北方10千米处,点D在点C的正西方14千米处,点D在点A的北偏东45°方向,点E在点A的正南方,点E在点B的南偏西60°方向.( 1.41≈1.73)(1)求AD的长度;(结果精确到1千米)(2)由于时间原因,小明决定选择一条较短线路进行锻炼,请计算说明他应该选择线路①还是线路②?第4题图【推荐区域:安徽江西河南甘肃】【参考答案】解:(1)如解图,过点D作DF⊥AB于点F.第4题解图由题意可知,AB∥CD,BC⊥AB,∴四边形BCDF是矩形,且BC=10,CD=14.∴DF=BC=10,在Rt△ADF中,∠DAF=45°,∴AD≈14(千米),答:AD的长度约为14千米;(2)由题意可知,EA⊥AB,∠ABE=90°-60°=30°,∵AF=DF=10,BF=CD=14,∴AB=AF+BF=10+14=24,∴在Rt△ABE中,AE AB BE=2AE线路①:AD+CD+BC≈38.1(千米),线路②:AE+BE41.52(千米),∵38.1<41.52,∴小明应选择线路①.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5.(2023南充23题)某工厂计划从A ,B 两种产品中选择一种生产并销售,每日产销x 件,已知A 产品成本价m 元/件(m 为常数,且4≤m ≤6),售价8元/件,每日最多产销500件,同时每日共支付专利费30元;B 产品成本价12元/件,售价20元/件,每日最多产销300件,同时每日支付专利费y 元,y (元)与每日产销x (件)满足关系式201.080x y +=.(1)若产销A ,B 两种产品的日利润分别为1w 元,2w 元,请分别写出1w ,2w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分别求出产销A ,B 两种产品的最大日利润;(A 产品的最大日利润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为获得最大日利润,该工厂应该选择产销哪种产品?并说明理由.[利润=(售价一成本)×产销数量一专利费]【推荐区域:安徽河北云南江西】【参考答案】解:(1)根据题意,得30)8(1--=x m w ,0≤x ≤500.)01.080()1220(22x x w +--=80801.02-+-=x x ,0≤x ≤300;(2)∵8-m >0,∴1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又0≤x ≤500,∴当x =500时,1w 的值最大,39705001+-=m w 最大.1520)400(01.080801.0222+--=-+-=x x x w .∵-0.01<0,对称轴为直线x =400,当0≤x ≤300时,2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300时,2w 最大=-0.01×(300-400)2+1 520=1 420(元).(3)①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970=1420,解得m =5.1;②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970>1 420,解得m <5.1;③若最大1w <最大2w ,即-500m +3 970<1420,解得m >5.1.又∵4≤m ≤6,∴综上可得,为获得最大日利润:当m =5.1时,选择A ,B 产品产销均可;当4≤m <5.1时,选择A 种产晶产销;当5.1<m ≤6时,选择B 种产品产销.二次函数性质综合题6.(2023遂宁25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c bx x y ++=241经过点O (0,0),对称轴过点B (2,0),直线l 过点C (2,-2)且垂直于y 轴.过点B 的直线1l 交抛物线于点M ,N ,交直线l 于点Q ,其中点M ,Q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当BM :MQ =3:5时,求点N 的坐标;(3)如图2,当点Q 恰好在y 轴上时,P 为直线1l 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PQ ,PO ,其中PO 交1l 于点E ,设△OQE 的面积为1S ,△PQE 的面积为2S ,求12S S 的最大值.第6题图【推荐区域:安徽陕西】【参考答案】解:(1)由题意得0b 2124c =ìïïí-=ï´ïî,,解得01c b =ìí=-î,,∴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214x -x ;(2)如解图,过点M ,Q 作MD ⊥x 轴,QH ⊥x 轴分别于点D ,H ,第6题解图∴DM ∥HQ ,∴△BDM ∽△BHQ ,∴BM BQ =DM HQ ,∴38=2DM ,∴DM =34,∴点M 的纵坐标为-34,代入y =34x 2-x 中,解得x M =1或x M =3,∵点M 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x M =1,∴点M (1,-34),设直线BM 的解析式为y =kx +b 1,将点M (1,-34)和点B (2,0)代入,得113=402k b k b ì-+ïíï=+î,,解得13=432k b ìïïíï=-ïî,,∴直线BM 的解析式为y =2343-x ,联立2143342y x x y x ì=-ïïíï=-ïî,,解得134x y =ìïí=-ïî,或63x y =ìí=î,,∵点N 在对称轴的右侧,∴点N (6,3);(3)由题意可知,点Q 的坐标为(0,-2),设点P (m ,14m 2-m ),由题意得直线y OP =(14m -1)x ,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BQ =x -2,联立1(1)42y m x y x ì=-ïíï=-î,,∴点E 的横坐标为x E =88m -,∴S 1=21OQ ·x E =21×2×m -88=m-88,S 2=21OQ ·(P E x x -)=21×2(m -m-88)=m m m ---8882,∴22188888S m m m S m ---=-=1812-+-m m =1)4812+--m (,∵81-<0,∴当m =4时,12S S 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12S S 的最大值为1.。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类训练题(含简单答案)

2023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专题:尺规作图类训练题一、单选题1.如图,Rt ABC △中,由90ACB ∠=︒,30B ∠=︒,要求用圆规和直尺作图,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至少有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其作法错误的是( )A .B .C .D .2.如图,在ABC 中,已知45B ∠=︒,30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C 两侧分别交于P 、Q 两点,作直线PQ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3DE =,则AB 的长为( )A .B .5C .6D .3.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则ABD △的周长为( )A .AB BC + B .BC AC + C .+AB ACD .AB AC BC ++4.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所学的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说明画出D O C DOC '''∠=∠的依据是( )A .SASB .AASC .SSSD .SSA5.如图,已知AOB ∠,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①,分别交OA ,OB 于点 E ,F , 再以点 E 为圆心,以EF 长为半径画弧,交弧①于点 D ,画射线OD .若28AOB ∠︒=,则BOD ∠的补角的度数为( )A .124︒B .39︒C .56︒D .144︒6.王师傅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①,学生小顾用三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①,他们都在AOB ∠两边上分别取OM ON =,前者使角尺两边相同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角尺顶点为P ;后者分别过M ,N 作OA ,OB 的垂线,交点为P ,则射线OP 平分AOB ∠,均可由OMP ONP ≌△△得知,其依据分别是( )A .SSS ;SASB .SAS ;SSSC .SSS ;HLD .SAS ;HL7.如图,在Rt ABC △中,90B ,分别以A 、C 为圆心,大于AC 长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BC 分别相交于点D 、E ,连接AE ,当3AB =,5AC =时,ABE 周长为( )A .7B .8C .9D .108.如图,已知AOB ∠.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OB ∠的两边于C ,D 两点,连接CD .①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以大于线段O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 ∠内交于点E ,连接CE ,DE .①连接OE 交CD 于点M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CEO DEO ∠=∠B .CM MD =C .OCD ECD ∠=∠D .12OCED S CD OE =⋅四边形二、填空题9.如图,在ABC 中,AC BC =,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F ,G两点,作直线FG .若直线FG 经过点E ,则C ∠的度数为______︒,AEG ∠的度数为______︒.10.如图,Rt ABC △中,90C ∠=︒,13AB =,5BC =,利用尺规在AC ,AB 上分别截取AD ,AE ,使AD AE =,分别以D ,E 为圆心,以大于12DE 为长的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内交于点F ,作射线AF 交边BC 于点G ,点P 为边AB 上的一动点,则GP的最小值为______.11.如图,在ABC 中,90C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边AB 、AC 于点M 、N ;①分别以点M 和点N 为圆心、大于MN 一半的长为半径作圆弧,在BAC ∠内,两弧交于点P ;①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DAC ABC ∽△△,则B ∠的大小为______度.12.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CD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交AC 于点F .若12BC =,15AB =,若BCF △的面积为24,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__.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30A ∠=︒,AB AD =,取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作弧相交于两点,过此两点的直线交AD 边于点E (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连接BE ,BD .则EBD ∠的度数为______.14.如图,在t R ABC 中,90C ∠=︒,以点B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 BC于点M ,N ;①分别以M ,N 为圆心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C ∠内交于点P ,交AC 于点D .若16,8ABDSAB ==,则线段CD 的长为 ___________.15.如图,在ABCD 中,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AD 于F ,分别以F 、B 为圆心,大于12BF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E ,6BF =,5AB =,则AE 的长为 ___________.16.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以点B 为圆心,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D 于点E ,分别以点C ,E 为圆心、大于12C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60CBE ∠=︒,6BC =,则BF =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在ABC 中,50A ∠=︒,30C ∠=,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C 上求作一点D ,使得BDC ABC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18.(1)操作实践:ABC 中,90A ∠=︒,22.5B ∠=︒,请画出一条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并标出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要求画出一种分割方法即可)(2)分类探究:ABC 中,最小内角24B ∠=︒,若ABC 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请画出相应示意图并写出ABC 最大内角的所有可能值;(3)猜想发现:若一个三角形能被一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需满足什么条件?(请你至少写出两个条件,无需证明)19.如图,在ABC 中,点P ,Q 分别在边BC 及CB 的延长线上,且BQ CP =.(1)实践与探索: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PQM CBA ∠=∠,且点M 在QC 的上方; ①在QM 上截取QR BA =; ①连接PR .(2)猜想与验证:试猜想线段AC 和RP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0.如图,点D 是等边ABC 内部一点,且DB DC =,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1)在图①中BC 上找一点E ,使12BE BC =; (2)若2BDC A ∠=∠,在图①中AB AC 、边上分别找点M 、N ,使12MN BC =.参考答案:1.B2.A3.C4.C5.A6.C7.A8.C9.3612610.12 511.30 12.54 13.45︒14.4 15.816.18.(2)ABC的最大内角可能值是117︒或108︒或90︒或84︒;19.(2)RP AC=,答案第1页,共1页。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31章 尺规作图(含解析)

第三十一章尺规作图1.(浙江省绍兴,7,3分)如图,AD为⊙O直径,作⊙O的内接正三角形ABC,甲、乙两人的作法分别如下: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可判断()A.甲、乙均正确B.甲、乙均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解析】将圆三等分,依次连结各等分点,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三角形.【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作法和判定以及圆的有关知识.19.( 山东德州中考,19,8,)有公路同侧、异侧的两个城镇A,B,如下图.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按照设计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的距离也必须相等,发射塔C应修建在什么位置?请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注明点C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画法)AB19.【解析】分析此题的条件可知,要想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可知点C 必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要想到两公路的距离相等,必须在两公路夹角的角平分线上.作出二者的交点即为所求.注意两公路夹角的角平分线不止一条.解:根据题意知道,点C 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二是在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上,所以点C 应是它们的交点. ⑴ 作两条公路夹角的平分线或;⑵ 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FG ;则射线OD ,OE 与直线FG 的交点,就是所求的位置.…………………(8分)注:本题学生能正确得出一个点的位置得6分,得出两个点的位置得8分.【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答此类题不要漏电所有符合条件的点,要注意在角的外部也有符合条件的点.(2)( 贵州铜仁,19(2),5分)某市计划在新竣工的矩形广场的内部修建一个音乐喷泉,要求音乐喷泉M 到广场的两个入口A 、B 的距离相等,且到广场管理处C 的距离等于A 和B 之间距离的一半,A 、B 、C 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在原图上利用尺规作图作出音乐喷泉M 的位置,(要求: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和结论,保留作图痕迹,必须用铅笔作图)ABFGDOE 19(2)题图【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连接AB 并作AB 的垂直平分线,然后以C 点为圆心,以AB 的长度一半为圆心画弧,与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即为所求的点M 位置 【解析】作图1、连结AB2、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3、以C 点为圆心,以AB 的长度一半为圆心画弧,与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M4、 在矩形中标出点M 的位置【点评】此题看出来图形设计作图与实际应用,本题主要利用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属于基本作图,应牢固掌握。
中考数学【基础训练①】26尺规作图

专题练习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A、B为圆心,大于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CB,∠A=35°,则∠C等于()A. 40°B. 50°C. 60°D. 70°2.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A. 90°B. 95°C. 100°D. 105°3.按下列条件画三角形,能唯一确定三角形形状和大小的是()A.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B.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为30°和70°C. 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5cmD. 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cm、5cm和8cm4.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 画射线OP=5cmB. 画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C. 画出A、B两点的中点D. 画出A、B两点的距离5.图中的尺规作图是作()A.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B. 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C. 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 角的平分线6.已知线段a,b和m,求作△ABC,使BC=a,AC=b,BC边上的中线AD=m,作法合理的顺序依次为()①延长CD到B,使BD=CD;②连接AB;③作△ADC,使DC=a,AC=b,AD=m.A. ③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7.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芳,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8,AB=30,请你帮助她算一下△ABD的面积是()A. 150B. 130C. 240D. 1208.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要说明∠D′O′C′=∠DOC,需要证明△D′O′C′≌△DOC,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A. 边边边B. 边角边C. 角边角D. 角角边9.下列作图语句正确的是()A. 作线段AB,使α=ABB. 延长线段AB到C,使AC=BCC. 作∠AOB,使∠AOB=∠αD. 以O为圆心作弧10.下列画图语句中,正确的是()A. 画射线OP=3cmB. 连接A,B两点C. 画出A,B两点的中点D. 画出A,B两点的距离二、填空题11.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所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以画出 ________个.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AC,按一下步骤作图,分别以点A,点C为圆心,以大于AC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CD于点E,交AB于点F,若AB=5,BC=3,则△ADE的周长为________.13.如图,AB∥CD,以点B为圆心,小于DB长为半径作圆弧,分别交BA、BD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大于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交于点G,作射线BG交CD于点H。
中考数学复习之尺规作图(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之尺规作图(含答案)1.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 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 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 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 ①—Ⅳ,②—Ⅰ,③—Ⅱ,④—Ⅲ2.如图,在△ABC中,AB=AC,∠ABC=70°,以点B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E,F,再分别以点E,F为圆心,以大于12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BDC的度数为()A. 65°B. 75°C. 80°D. 85°3.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C=72°,BC= 5.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画弧,交AC于点D,则线段AD的长为()A. 2 2B. 2 3C. 5D. 64.在△ABC中,AB=AC,∠C=65°,AD⊥BC于点D,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D于点M,N;②以点B为圆心,AM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E;③以点E为圆心,MN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F;④作射线BF,交AD于点H,则∠AH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5.如图,OP平分∠MON,A是边OM上一点,以点A为圆心,大于点A到ON的距离为半径作弧,交ON于点B、C,再分别以点B、C为圆心,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D,作直线AD分别交OP、ON于点E、F,若∠MON=60°,EF=1,则OA=_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交PQ于点F.若AB=2,∠ABP=60°,则线段AF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7.如图,依据尺规作图的痕迹,计算∠α=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3,点D是AC的中点,连接BD,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B,D为圆心,大于12B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和点Q;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E,交BC于点F,则BF=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3 DBC4. 115°5. 236. 237. 568.13 6。
中考数学作图题---精选

1、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2、如图(1),A、B两单位分别位于一条封闭街道的两旁(直线L1、L2是街道两边沿),现准备合作修建一座过街人行天桥.(1)天桥应建在何处才能使由A经过天桥走到B的路程最短?在图(2)中作出此时桥PQ的位置,简要叙述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注:桥的宽度忽略不计,桥必须与街道垂直).(2)根据图(1)中提供的数据计算由A经过天桥走到B的最短路线的长.(单位:米)3、有一块三角形的土地,现要平均分给四个农户种植.请给出两种分法.(在下列所给的图形上画图,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且要有简要分法的说明)4、画图题.如图:求作一点P,使PC=PD,并且P到∠AOB两边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如图,已知点M 、N 和∠AOB ,求作一点P ,使P 到点M 、N 的距离相等,且到∠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求用尺规画图,保留作图痕迹)6、如图,AC 、BD 为正方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D 为BC 边的中点,正方形边长为2cm,在BD 上找点P ,使DP+CP 之和最小,且最小值为________。
7、如图,点P 在∠AOB 内部,问如何在射线OA 、OB 上分别找点C 、D ,使PC+CD+DP 之和最小?请简要说明。
8、如图,P 是∠AOB 内任一点,分别在OA 、OB 上,求作两点P 1,P 2,使△PP 1P 2的周长最小(简要说明作法).9、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两格中,点A 、B 、C 都是格点.(1)将△ABC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得到△A 1B 1C 1;(2)将△ABC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A 2B 2C 2,请画出△A 2B 2C 2.A B C D D O P 0P B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ADC=60°;③点D在AB的中垂线上;④S△DAC:S△ABC=1:3.
A.1B.2C.3D.4
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考
点:
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以判定AD是∠BAC的角平分线;
分
析:
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推知∠CAD=30°,则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来求∠ADC的度数;
③利用等角对等边可以证得△ADB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的“三
故③正确;
④∵如图,在直角△ACD中,∠2=30°,
∴CD=AD,
∴BC=CD+BD=AD+AD=AD,S△DAC=AC?CD=AC?AD.
∴S△ABC=AC?BC=AC?AD=AC?AD,
∴S△DAC:S△ABC=AC?AD: AC?AD=1:3.
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③④,共有4个.
故选D.
点
评: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作图﹣基本作图.解题时,需要熟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013?乐山)如图9,已知线段AB.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2)在(1)中所作的直线l上任意取两点M、N(线段AB的上方).连结AM、AN、BM、BN.求证:∠MAN=∠MBN.
2如图,已知线段a及∠O,只用直尺和圆规,
求做△ABC,使BC=a,∠B=∠O,∠C=2∠B(在指定作图区域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即∠MBN=∠O,在边BN上截取BC=a,以射线CB为一边,C为顶点,作∠PCB=2∠O,CP交BM于点A,△ABC即为所求.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掌握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基本作图方法.
3两个城镇A、B与两条公路l1、l2位置如图所示,电信部门需在C处修建一座信号反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l1,l2的距离也必须相等,那么点C应选在何处?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考
点:
分仔细分析题意,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析:到城镇A、B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两条公路距离相等的点在两条公路所夹角的角平分线上,分别作出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它们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C.
由于两条公路所夹角的角平分线有两条,因此点C有2个.
解
答:
解:(1)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作出角的平分线(2条);
它们的交点即为所求作的点C(2个).
点评:本题借助实际场景,考查了几何基本作图的能力,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应用.题中符合条件的点C有2个,注意避免漏解.
4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BC相交于点B,点D是直线BC上一点
求作:点E,使直线DE∥AB,且点E到B、D两点的距离相等
(在题目的原图中完成作图)
结论:
解析:因为点E到B、D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点E一定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
首先以D为顶点,DC为边作一个角等于∠ABC,再作出DB的垂直平分线,即可找到点E.
点E即为所求.
(2013杭州)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用直尺和圆规作出∠A的平分线与BC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Q(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连结QD,在新图形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一条.
考点:作图—复杂作图.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Q点位置,进而利用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答案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发现:DQ=AQ或者∠QAD=∠QDA等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性质等知识,熟练应用其性质得出系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
5如图,两条公路OA和OB相交于O点,在∠AOB的内部有工厂C和D,现要修建一个货站P,使货站P到两条公路OA、OB的距离相等,且到两工厂C、D的距离相等,用尺规作出货站P的位置.(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写出结论)
考点: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分析:根据点P到∠AOB两边距离相等,到点C、D的距离也相等,点P既在∠AOB的角平分线上,又在CD垂直平分线上,即∠AOB的角平分线和CD 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即为点P.
解答:解:如图所示:作CD的垂直平分线,∠AO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P即为所求.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作法.这些基本作图要熟练掌握,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6如已知:线段AB,BC,∠ABC = 90°. 求作:矩形ABCD.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的作业:
对于两人的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对B.两人都不对
C.甲对,乙不对D.甲不对,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