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_平流式沉淀池、
一、二、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超细致讲解!看完你就是污水处理专家了!

一、二、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超细致讲解!看完你就是污水处理专家了!一、二、三级污水处理工艺,超细致讲解!小七导读: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分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整体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落后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
近些年来,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备和工艺,但总体上主要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经验和设备。
以前运用较多和正在开发、研究的城市化工厂污水通常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下面和小七一起来看看吧。
1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为:1)物理方法:格栅过滤、沉淀法、浮选法、离心分离、膜分离法等2)化学方法:混凝、化学沉淀、中和、萃取、氧化还原、电解等3)生物方法:好氧、厌氧法2按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可分为: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2)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3)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的一级处理1.格栅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工作原理:由一种独特的耙齿厂装配成一组回转格栅链。
在电机减速器的驱动下,耙齿链进行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耙齿链运转到设备的上部时,由于槽轮和弯轨的导向,使每组耙齿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靠重力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清扫器的反向运动把粘在耙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这样的原理。
2.沉砂池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种类:平流式(重力式)沉砂池、曝气式沉砂池3.调节池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4.沉淀池常见的几种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几种沉淀池比较:(1)平流式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2)竖流式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3)辐流式池:最适宜于大型水处理厂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4)斜流式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

平流式沉淀池计算平流式沉淀池是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重要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重力沉淀将悬浮物从水中去除。
在水处理过程中,悬浮物的去除对于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参数、计算方法、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平流式沉淀池。
一、工作原理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将悬浮物由上向下沉降,从而实现水中悬浮物的去除。
在沉淀池内,水从入口进入并形成水平流动,悬浮物随水流向下运动,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沉淀到底部。
清水则从池的上部流出,经过去除悬浮物的处理后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二、设计参数设计平流式沉淀池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参数:1.水流速度:根据水中的悬浮物浓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水流速度,一般为0.3-1.0m/s。
2.水深和宽度比:水深和宽度比决定了平流式沉淀池的流动特性,一般为1:3-1:53.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是指水在沉淀池内停留的平均时间,通常为2-4小时。
三、计算方法1.沉淀速度计算:沉淀速度是指沉淀物的下降速度,一般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斯托克斯公式和离心加速度计算法。
2.沉淀面积计算:沉淀面积是指沉淀池的有效沉淀面积,根据水力停留时间和水流速度来计算,一般可根据公式:S=A/(t*v)进行计算,其中S是沉淀面积,A是沉淀池的有效断面积,t是水力停留时间,v是水流速度。
3.设计高度计算:根据平流式沉淀池的水深和宽度比,以及给定的宽度和流量计算,可得到设计高度。
四、优化措施1.增加沉淀面积:通过增加沉淀池的有效面积,可以增加悬浮物的沉淀时间和沉淀效果。
2.添加沉淀剂:在适当的条件下,添加一定量的沉淀剂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沉淀速度和沉淀效果。
3.定期清理和维护:定期对平流式沉淀池进行清理和维护,清除污泥和沉淀物,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平流式沉淀池在水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计算,可以提高平流式沉淀池的去除效果,从而达到保护环境和提高水质的目的。
11三级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_平流式沉淀池、

第一章总论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
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三级处理又称高级处理、深度处理。
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脱除的污染物质,包括残留的微细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类(如氮、磷、重金属等)、色素、细菌、病毒等。
三级处理根据出水的不同回用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生物除磷脱氮法、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反渗透等。
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可除去大部分氮和磷。
三级处理出水具有更高的回用价值,如回用作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原水、循环冷却水等,且不受限制的农业回用和安全排入水体进入给水管网等。
三级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明显较高,即使在发达国家应用也不是很多,是一种对处理水质要求高和成本高的处理工艺。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一、设计任务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
包括平面图、A-A、B-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污水处理工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分支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整体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还落后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
近些年来,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备和工艺,但总体上主要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经验和设备。
以前运用较多和正在开发、研究的城市化工厂污水通常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
一、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为1)物理方法:格栅过滤、沉淀法、浮选法、离心分离、膜分离法等2)化学方法:混凝、化学沉淀、中和、萃取、氧化还原、电解等3)生物方法:好氧、厌氧法二、按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可分为: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2)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3)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的一级处理1.格栅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工作原理:由一种独特的耙齿厂装配成一组回转格栅链。
在电机减速器的驱动下,耙齿链进行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耙齿链运转到设备的上部时,由于槽轮和弯轨的导向,使每组耙齿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靠重力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清扫器的反向运动把粘在耙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这样的原理。
2.沉砂池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种类:平流式(重力式)沉砂池、曝气式沉砂池3.调节池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进行混合,可达到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
4.沉淀池常见的几种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几种沉淀池比较:(1)平流式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2)竖流式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3)辐流式池:最适宜于大型水处理厂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4)斜流式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最新11三级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_平流式沉淀池、

11三级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_平流式沉淀池、第一章总论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
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三级处理又称高级处理、深度处理。
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脱除的污染物质,包括残留的微细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类(如氮、磷、重金属等)、色素、细菌、病毒等。
三级处理根据出水的不同回用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生物除磷脱氮法、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反渗透等。
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可除去大部分氮和磷。
三级处理出水具有更高的回用价值,如回用作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原水、循环冷却水等,且不受限制的农业回用和安全排入水体进入给水管网等。
三级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明显较高,即使在发达国家应用也不是很多,是一种对处理水质要求高和成本高的处理工艺。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一、设计任务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
包括平面图、A -A、B-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平流式沉淀池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排泥管直径:
污泥斗高度: tg =3.46m
污泥斗容积:
③泥斗以上梯形部分容积(设池底坡度为0.01):
梯形部分高度: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容积:
④ 污泥都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26.25
(4) 池子总高度
缓冲层高 (0.3~0.5),超高
(取7.4m)
(5) 进水穿孔墙:墙长4.5m,墙高3.5m,超高0.5m
4、快滤池:
快滤池流速10m/h,停留时间40min。具体计算见第三章。
5、污泥脱水间:
污泥脱水间高3.96m,通过离心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第三章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
第一节概述
用于沉淀的构筑物称为沉淀池,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斜管沉淀池。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平流式沉淀池。
1、进水区
通过混凝处理后的水先进入沉淀池的进水区,进水区内设有配水渠和穿孔墙,配水渠墙上配水孔的作用是使进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宽度上,穿孔墙的作用是让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断面上。
2、沉淀区
沉淀区是沉淀池的核心,其作用是完成固体颗粒与水的分离。
3、出水区
出水区的作用是均匀收集经沉淀区沉降后的出水,使其进入出水渠后流出池外。为保证在整个沉淀池宽度上均匀集水和不让水流将已沉到池底的悬浮固体带出池外,必须合理设计出水渠的进水结构。
属于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属于水处理的典型工艺流程
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
2、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AB法、A/O法、A2/O法、SBR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3、三级处理—对水的深度处理:
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污水处理工艺一、二、三级超细致讲解!

污水处理工艺一、二、三级超细致讲解!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分支,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整体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落后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水平。
近些年来,虽然研究、开发了一些设备和工艺,但总体上主要是借鉴和引进国外的一些先进工艺、经验和设备。
以前运用较多和正在开发、研究的城市化工厂污水通常为一级、二级、三级处理工艺流程,下面和一起来看看吧。
1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按处理方法的性质分为:1)物理方法:格栅过滤、沉淀法、浮选法、离心分离、膜分离法等2)化学方法:混凝、化学沉淀、中和、萃取、氧化复原、电解等3)生物方法:好氧、厌氧法2按不同的处理程度和处理任务可分为:1)一级处理:机械处理2)二级处理:主体工艺为生化处理3)三级处理:控制富营养化和重新回用3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水的一级处理1.格栅分类:按形状可分为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的间隙分为粗格栅、中格栅、细格栅。
工作原理:由一种独特的耙齿厂装配成一组回转格栅链。
在电机减速器的驱动下,耙齿链开展逆水流方向回转运动。
耙齿链运转到设备的上部时,由于槽轮和弯轨的导向,使每组耙齿之间产生相对自清运动,绝大部分固体物质靠重力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依靠清扫器的反向运动把粘在耙齿上的杂物清扫干净,这样的原理。
2.沉砂池作用:从污水中分离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保护水泵和管道免受磨损,缩小污泥处理构筑物容积,提高污泥有机组分的含率,提高污泥作为肥料的价值。
种类:平流式(重力式)沉砂池、曝气式沉砂池3.调节池作用:为了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或设备的正常运行,需对污水的水量和水质开展调节;酸性污水和碱性污水在调节池内开展混合,可到达中和的目的;短期排出的高温污水也可用调节的方法来平***温。
4.沉淀池常见的几种沉淀池类型: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幅流式沉淀池、斜流式沉淀池几种沉淀池比较:(1)平流式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较好,但占地面积较大,排泥存在的问题较多,目前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均有采用;(2)竖流式池:占地面积小,排泥较方便,且便于管理,然而池深过大,施工困难,造价高,因此一般仅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使用;(3)辐流式池:最适宜于大型水处理厂采用,有定型的排泥机械,运行效果较好,但要求较高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4)斜流式池:主要适用于初沉池,在给水处理中应用较广,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缺点是容易滋生藻类等,排泥困难、易堵塞,维护不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论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对某城市50000m3/d污水处理厂三级处理工艺及部分构筑物进行设计。
本设计所处理的原水,属于市政污水经过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中水),水的浊度、CODcr、SS等,均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但是作为景观用水和部分工业补充用水,其浊度和卫生指标偏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出水作为原水,采用混凝—沉淀工艺进一步处理,达到景观和部分工业用水的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一步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方面得到锻炼。
三级处理又称高级处理、深度处理。
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未能脱除的污染物质,包括残留的微细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类(如氮、磷、重金属等)、色素、细菌、病毒等。
三级处理根据出水的不同回用要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生物除磷脱氮法、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反渗透等。
三级处理后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可除去大部分氮和磷。
三级处理出水具有更高的回用价值,如回用作电厂锅炉补给水的原水、循环冷却水等,且不受限制的农业回用和安全排入水体进入给水管网等。
三级处理投资和运行费用明显较高,即使在发达国家应用也不是很多,是一种对处理水质要求高和成本高的处理工艺。
第一节设计任务和内容一、设计任务1、本次课程设计为初步工艺设计及部分构筑物设计计算,设计要求如下:(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流程图,并说明理由;给出设计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2)给出所要求单个构筑物结构设计,并设计计算,给出设计图。
包括平面图、A-A、B-B、高程图以及工艺流程图。
2、处理工艺流程来自于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经格栅截留大颗粒有机物和漂浮物后,通过剂量槽后,经过泵提升后进入三级污水处理厂,经三级污水处理后符合要求的出水进入城市工业用水管道。
二、设计内容1、工艺设计:给出污水三级处理的流程图,并说明理由。
2、高程设计:绘制出污水三级处理厂高程图,要求为一次提升,自然流动。
3、按计算比例绘制平流式沉淀池的工艺构造图。
第二节基本资料一、污水处理水量与水质进入水处理厂的城市中水的水量与水质为:设计流量:日处理废水50000m3中水水质:PH值~7.0水温4.5~25℃≤ 50 mg/LCODCrBOD≤ 20 mg/L5SS ≤ 250 mg/LTN ≤ 5 mg/LTP ≤ 0.05 mg/L二、处理要求中水经深度处理后应符合以下要求:PH值~7.0COD≤20 mg/Lcr≤15 mg/LBOD5SS ≤ 10 mg/LTN ≤ 5 mg/LTP ≤ 0.05 mg/L三、气象及水文资料:风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风速:平均风速 < 2m/s, 最大风速 20m/s。
气温:年平均温度为6℃最冷月平均为-13.5 ℃ (1月)最热月平均为22 ℃(7月)水文:年平均降水量:417.5mm年平均蒸发量:1824.2mm地下水初见水位: 6~8m地形地貌:厂区地势由西向东呈下降趋势。
第二章 混凝—沉淀工艺流程设计第一节 工艺流程设计及说明厂的设计水量为5万立方米每天,厂自用水为5%。
原水为经过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首先进入泵房进行提升,提升扬程为7.4米,然后经过细格栅进一步去除大颗粒有机物,在整个过程中形成自然水流。
在提升后进入混合反应池,通过配水井的闸门控制各絮凝池的水量。
水流在混合反应池内形成大的矾花后进入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池出水通过配水井后进入快滤池,过滤后进入消毒接触室进行消毒,最后进入用水管网。
其中沉淀池及快滤池产生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然后经消化脱水形成泥饼,运出厂外。
该厂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回流污泥剩余污泥脱水机污消泥化 池污浓泥缩 池消毒间加药间回用消接毒触 室快滤池平沉流淀式池反应池混合池计量槽细格栅泵房集水井原水主要设备:1、集水井:汇集原水以利于后续工艺流程的进行。
3、水泵:泵房进口处设闸门一座,手电两用操作。
采用螺旋提升泵,将水位一次提升为7.4米,使后面流程中形成自然水流。
4、计量槽:计量进入后续流程的水量,以利于调整后续流程的加药量。
5、混合反应池:进水在此与药剂反应生成大的矾花。
图2.1.1 工艺流程图6、平流式沉淀池:通过已知数据进行计算(具体计算见第三章),通过静水压力排泥。
6、快滤池:通过计算可知(见第四章主要设备说明)采用5个单层滤料的滤池,滤料为石英砂。
用于去除残存的胶体及部分溶解性杂质。
7、消毒接触室:用于出水消毒。
8、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处理主要作用是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
9、污泥消化池:采用污泥厌氧消化的方法对污泥进行处理,厌氧消化池一般由集气罩、池盖、池体与下锥体等四部分组成,并附有搅拌和加温设备。
10、脱水间:沉淀池及快滤池的污泥通过排泥管进入浓缩池,再进入消化池,最后由污泥泵打入污泥脱水间,由脱水间中的离心脱水机将污泥中的部分含水脱去,泥饼运往厂外。
第二节流程图及高程图一、该厂的流程图(见附图)二、该厂的高程图(见附图)污水处理工程的污水处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各处理构筑物和泵房的标高,确定处理构筑物之间连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标高。
确定各部位的水面标高,从而使污水能够在处理构筑物之间通畅地流动,保证污水处理流程的正常运行。
本次课程设计只确定构筑物的水头损失,而不计管渠的水头损失。
1、布置原则:a.一级泵房提升水位应一次提升到足够高度,以使后面流程为自然流动。
水泵安装高度不宜过低,以减少调节池流出水的水头的损失。
b.流程各个设备之间的水头损失高度差不宜过大,以减少不必要的水头损失。
c.泵的提升高度为各设备水头损失、管路损失和各过程损失的安全余量之和。
2、高程图的特点简要的反应了整个水厂的各建筑物的高低比例,可以让人一目了然的了解水的流动过程及能头的损失的来源,高程图与平面图结合,就可全面反映整个水厂的大小及比例,工程施工上容易进行。
要想一次提升自然流动,则计算时是用总水头减去经过下一个池的损失水头,所得差值为下一能头,依次计算到最后即可。
高程图部分介绍如下:1、泵房:水泵将原水水位一次提升到7.4m,形成自然水流,以供后面流程中的水头损失。
2、混合反应池:混合反应池由混合池和反应池组成,反应时间为25min,池内水位为+5.24m。
3、平流沉淀池:沉淀池采用的是五个平流式沉淀池,有效水深为3.0m,底部坡度0.01,污泥斗高度3.46m,具体计算见第三章。
4、快滤池:快滤池流速10m/h,停留时间40min。
具体计算见第三章。
5、污泥脱水间:污泥脱水间高3.96m,通过离心脱水机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
第三章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第一节概述用于沉淀的构筑物称为沉淀池,沉淀池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斜管沉淀池。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平流式沉淀池。
图3.1.1 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具有以下优点:1、可就地取材,造价低。
2、操作管理方便,施工较简单。
3、适应性强,潜力大,处理效果稳定。
4、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排泥效果好。
平流式沉淀池是使用最早的一种沉淀设备,由于它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对水质适应性强,故目前仍在采用。
通过对平流式沉淀池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各种沉淀设备的原理、水力学条件及工艺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一般是一个矩形结构的池子,常称为矩形沉淀池。
整个池子可分为进水区、沉淀区、出水区和排泥区。
1、进水区通过混凝处理后的水先进入沉淀池的进水区,进水区内设有配水渠和穿孔墙,配水渠墙上配水孔的作用是使进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宽度上,穿孔墙的作用是让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池子的断面上。
2、沉淀区沉淀区是沉淀池的核心,其作用是完成固体颗粒与水的分离。
3、出水区出水区的作用是均匀收集经沉淀区沉降后的出水,使其进入出水渠后流出池外。
为保证在整个沉淀池宽度上均匀集水和不让水流将已沉到池底的悬浮固体带出池外,必须合理设计出水渠的进水结构。
4、污泥区和排泥措施污泥区的作用是收集从沉淀区沉下来的悬浮固体颗粒,在此我们采用的是静水压力排泥。
静水压力法是利用池内的静水位,将污泥排出池外。
第二节 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已知条件:水厂的设计水量Q = 50000m 3/d ;水厂自用水按5%考虑,平均流速4.5㎜/s ;沉淀时间1.5h ,其余数据可根据情况自行而定。
设计参数及计算过程:(1) 设计流量:Q=50000×(1+5%)=525003m /d=2187.53m /h (2) 池体尺寸:①池子总面积A ,设表面负荷q=2.03m /(㎡*h )8.109325.2187===q Q A ㎡ ②沉淀部分有效水深2h ,沉淀时间取 t=1.5h2h =qt=2×1.5=3.0m③沉淀部分有效容积'V'V =A 2h =1093.8×3.0=3281.43m④池长1L ,水平流速取4.5㎜/s(<5㎜/s)1L =6.3vt =4.5×1.5×3.6=24.3m⑤池子总宽度===3.248.1093L A B 45m⑥池子个数n ,设每个池子宽4.5m5.445==L B n =10(个) ⑦校核长宽比和长深比 长宽比:5.43.24=b L =5.4>4.0(符合要求) 长深比:33.242=h L =8.1(符合要求范围8~12) (3) 污泥部分(采用静水压力排泥) ①污泥部分所需容积)100(10086400)(0221P K T C C Q V -⨯⨯-=γ注:T —两次清泥时间间隔(1d )P 0—96%,K 2=1.2,γ=1.0t/3m=⨯-⨯⨯⨯⨯⨯-⨯=-3600)96100(0.12.11008640010)10250(5.21876V 262.53m每个池子污泥部分所需容积为:==105.262''V 26.25 ②污泥斗容积:污泥斗上口采用4500㎜×4500㎜污泥斗下口宽采用500㎜×500㎜ 污泥斗斜壁面与水面夹角为 60上口面积=1f 4.5×4.5=20.25㎡,下口面积=2f 0.5×0.5=0.25㎡ 排泥管直径:m tBLH d 25.036005.10.33.24457.07.05.05.00=⨯⨯⨯⨯==污泥斗高度:⨯-=22.05.4''4h tg 60=3.46m 污泥斗容积:32121''4124.26)25.025.2025.025.20(46.331)(31m f f f f h V =⨯++⨯⨯=++=③ 泥斗以上梯形部分容积(设池底坡度为0.01): 梯形部分高度:m h 099.001.02.)5.43.24('4=⨯÷-=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容积:3'42124.65.4099.025.43.242m b h l l V =⨯⨯+=+= ④ 污泥都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32164.324.624.26m V V =+=+>26.253m(4) 池子总高度缓冲层高m h 3.03=(0.3~0.5),超高m h 5.01=m h h h h h H 359.7)46.3099.0(3.035.0)(''4'4321=++++=++++=(取7.4m )(5) 进水穿孔墙:墙长4.5m,墙高3.5m ,超高0.5m ① 孔洞处流速s m V /20.00=(0.2~0.3) 单池穿孔墙空洞总面积Ω2030.02.03600105.21873600m v Q =⨯⨯==Ω②孔洞的个数N ,采用圆形孔径为0.125m,则孔面积为(2125.041⨯π)24125.014.34130.0125.04122=⨯⨯=Ω=πN (个)③孔眼实际流速s m NA QV /21.03600125.0414.2105.21871021'=⨯⨯⨯⨯==π④孔眼布置a.孔眼布置4排,每排孔眼数为6424=÷(个),水平方向孔眼净距取375㎜(即1.5块砖长),则每排6个孔眼时其所占宽度为mm 300037561256=⨯+⨯b.剩余宽度mm B 15003000=-c.垂直方向孔眼净距取252㎜(即4块砖厚),最上一排的淹没水深取120㎜(120~150),则孔眼的分布高度为:mm 162825241254120=⨯+⨯+(6) 出水渠:采用薄壁堰出水,堰应保证水平出水渠截面宽度采用1.0m ,则渠内水深:m gb Q h 32.01036000.181.95.218773.173.13232=⨯⨯⨯== 为了保证堰顶自由落水,出水堰的高度采取0.2m ,则出水渠水深为0.5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