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与方程2》说课稿

合集下载

《等式与方程》第二课时教案

《等式与方程》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解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融会贯通。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八单元总复习第(7)课时
课题
等式与方程
教材简析
教科书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用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除法应用题。
纳税、折扣等实际问题的逆运算如何用方程解。
学情分析
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重点放在数量关系和推理能力上。联系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法概念,把实际问题里的各个数量组织起来,构成数量关系式并根据数量关系式确定解题的方法。用线段图直观表现题目中的百分数的含义和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是得出数量关系式后的自然选择。游戏要让学生有足够时间练习、探究。
3.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重难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
重点:能运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难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教与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1.出示习题。一种图书打八折后售价是20元,这种图书原价是多少元?
2.学生练习、交流、检验。
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6天完成,乙单独做10天完成,甲单独做几天完成?
教后记
主备人
教案来源
审阅人
3.练习P93第7、8两题。
4.练习P93第9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6单元《式与方程2》教案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6单元《式与方程2》教案

人教版六年下数学第6单元《式与方程2》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P80,完成教科书P81~82“练习十六”中第8~14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能根据问题特征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能力。

2.在梳理如何找等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通过算术法和方程法的比较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

3.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梳理如何找等量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方程法与算术法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1.回顾旧知识。

师:想一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再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师生一起小结,课件出示。

教师板书:设、找、列、解、验。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式与方程(2)]【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为后面的复习作铺垫。

二、突破难点,找等量关系1.发现等量关系。

师:在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这些步骤中,你觉得哪一步是最难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找等量关系最难。

师:既然等量关系难找,那咱们就来练一练。

(课件出示习题)师:你能找到数量关系吗?【学情预设】预设1:不能,因为没有告诉具体数据。

预设2:能,“速度×时间=路程”是我们学过的数量关系,不管有没有数据,它都是存在的。

师:对呀!我们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数量关系中去发现等量关系,像这样的等量关系还有哪些?【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单价×数量”。

2.练习找等量关系。

课件出示习题。

师:这是老师给你们准备的三道题,仔细读题,找出每一题的等量关系并写一写。

《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教案

《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衡两个不同情况的问题?”(如天平两端放置不同重量的物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等式性质的奥秘。
-对于等式的性质(2),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背后的数学原理,可以通过实际例子,如天平的平衡原理,来形象说明等式性质。
-在方程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时,学生可能会在操作中忘记变号,例如将-2(x + 1)误写为-2x - 2,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来突破这一难点。
-对于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难点在于提取关键信息,如上述例子中,学生需要识别出书和笔的单价与数量的关系,以及总价的表达方式,才能正确建立方程。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探讨了等式的性质(2)与解方程的内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发现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等式的性质(2),我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这个性质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讲解过程中,我尝试用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或许,我可以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演示,以提高他们对这个性质的理解。
实践活动方面,虽然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学生对实验原理掌握不够扎实。针对这个问题,我可以在实践活动前,对实验原理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等式的性质(2)。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我可以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关于如何表达观点和论证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语言和思路。

(完整版)苏教版等式的性质2说课稿

(完整版)苏教版等式的性质2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等式的性质2》现在,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1、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感受经历了等式的性质1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等式性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把感性的认识提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进行抽象的语言描述,对于五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在编排上以探究实验形式进行,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等式的性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增强数学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汲取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并让学生在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难点:对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2、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现状,我选择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力求体现在“玩中学,学中悟”的教学思想,把学生喜闻乐见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并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

3、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1)复习就知,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了等式的什么性质,同时出示例5第一组图,请同学们思考,根据左边的图,你能列出等式吗?这样设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标指出,学生要在体验中学习数学,让学生置身与情境中经历感受知识,最终认识掌握知识。

方程与等式说课稿

方程与等式说课稿

方程与等式说课稿(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方程与等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方程的第一课时《方程与等式》(即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

)现在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意图。

首先说教材: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知道未知数可以用字母表示,会寻找基本的等量关系,这为过渡到本单元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初等代数部分,因此,也为今后高等代数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现有的知识结构,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第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第二能力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积累将现实世界中的等量关系数学化、符号化的活动经验。

第三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方程思想,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义,会列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弄清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课件、等。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再来谈谈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在教法上我选择直观教学法、演示操作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

教学中,我主要以直观的操作和演示,巧妙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等式与方程-苏教版秋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等式与方程-苏教版秋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等式与方程(苏教版秋)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含义,并灵活使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带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2.发现数与式的关系,初步理解算式与方程的区别;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等式的含义和特殊性质;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算式与方程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1. 等式的含义和性质(1)等式的定义及含义等式是指两个数或两个式子之间用等号相连,表示它们的值相等,例如:5=2+3。

(2)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的值相等,可以交换位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依然成立;•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依然成立。

从等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出发,可以引出类似于如下题目的解法:$$3\\times4+2\\times3=(3+2)\\times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的方程。

例如:2x−1=5。

(1)等式的左右变形法将方程中所含有未知数的项及常数项经过变形移到左边,同时与零用等号相连,将得到原方程的等价方程,从而得到解:$$2x-1=5\\Rightarrow2x=6\\Rightarrow x=3$$(2)加减消元法将两个方程相加或相减,使得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得到新的方程,再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得未知数:$$\\left\\{\\begin{aligned}&2x-y=5\\\\&x+y=7\\end{aligned}\\right.\\Rightarrow\\left\\{\\begin{aligned} &3x=12\\\\&y=2\\end{aligned}\\right.\\Rightarrow\\left\\{\\begin{aligned }&x=4\\\\&y=2\\end{aligned}\\right.$$3. 算式与方程的区别算式是数与符号用运算符号连接起来的式子,例如:$2+3\\times4$。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第3课《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材中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学会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方程的解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方程的解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自主探究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方程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教师讲解:对于一些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5.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理解。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说课稿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___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解方程(二)》的教学内容和地位。

通过天平游戏,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这种探索等式的性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简单的方程,并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天平游戏,也可以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

在学情分析方面,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研究经验进行了调研。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解方程是有一定认识的。

基于教材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研究品质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方面,我将重点介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的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同时难点在于等式性质(二)的推导。

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我采用了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同时,我也注重启发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手动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直观演示等方式,以让学生能轻松愉快地研究,积极主动探索,根据学生实情,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完成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探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3.1.2 等式的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等式与方程”的第二节课,具体是3.1.2小节。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等式的性质,包括等式的基本性质和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等式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熟练运用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性质解决简单的等式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坚持解决问题的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熟练运用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性质解决简单的等式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到具体的求解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导入新课、讲解与实例、练习与巩固。

1. 导入新课首先,引入等式的概念,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如让学生计算 2 + 3 = ?,然后问他们等号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等号的含义,等式左右两边的量是相等的。

2. 讲解与实例•Step 1: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

通过让学生观察一些等式,如 3 + 4 = 7,4 + 3 = 7,然后提问等式两边能否交换顺序,是否还成立?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可以交换顺序的结论。

•Step 2:讲解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性质。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性质,如 3 + 4 = 7,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的和分别是多少,然后再加上一个相同的数,观察等式是否仍然成立。

引导学生得出等式两边加(减)相等的结论。

3. 练习与巩固•Step 1:板书几个等式,让学生判断正确性并给予解释。

•Step 2:出示一些简单的等式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二)》精品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二)》精品教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一、数与代数第8课时式与方程(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2.会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应用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梳理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3)列方程,解方程;(4)检查,并写出答语。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及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2)你知道哪些找等量关系的方法?二、专项训练1.2.一台电视机打八五折后售价为2975元,这台电视机原价是多少元?3.找出下面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7人。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个数的4倍。

(3)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多15棵。

(4)买3支钢笔比买5支圆珠笔多花1.5元。

三、课堂达标1.阳阳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90页,还剩下13没有读。

这本科普书一共多少页?2.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四、课外拓展有两桶油,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1.2倍,如果再往乙桶里倒入5千克油,两桶油就一样重了。

原来两桶油各有多少千克?学习小提示:“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等式性质和解方程2-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等式性质和解方程2-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等式性质和解方程(2)-苏教版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解的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内容——等式性质和解方程(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等式性质、解具有解的方程以及解没有解的方程。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数学公式来解决各种等式问题。

二、重点1. 等式性质所谓“等式性质”,即指等式某一边的式子变化之后,整个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进行说明:(1)加法反运算例:5+6=11,则11−5=6。

解:这里利用的是加法反运算,即把等式左边的5变为11,应该进行减法运算才能示等式。

(2)乘法反运算例:$3 \\times 4=12$,则 $12 \\div 3=4$。

解:这里利用的是乘法反运算,即把等式左边的3变为12,应该进行除法运算才能示等式。

2. 解方程对于具有解的方程,我们可以通过使用等式性质来计算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方程的解答。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例子进行说明:(1)解有一解的方程例:2x+3=11,求解x。

解:我们可以先通过等式性质将式子变形,得到2x=8。

为了求解x,我们需要使用乘法反运算,把2变为1,得到x=4,即为方程的解。

(2)解有两解的方程例:x2=4,求解x。

解:对于这个方程,我们可以使用平方根,把方程两边进行平方根运算,得到x=2或x=−2,即为方程的解。

(3)解没有解的方程例:x+1=2x+3,求解x。

解:通过对式子进行变形,我们得到x=−2,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到这里的解并不是一个实数,而是一个虚数,因此这个方程没有解。

三、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等式性质的运用方法以及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

等式性质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等式问题,而解方程则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和思考,来加深对于等式性质和解方程的理解。

等式与方程2教案

等式与方程2教案

二次备课
学生回答, 注意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 力
让学生自己归纳, 培 养学生语言表达能 力

将数代入方程左边 和右边, 如果左边等 于右边, 即为方程的 解, 如果不相等, 则 不是方程的解
分析: 方程两边都有含 x 的项, 要解这个方程就需要把含 x 的项集中到一边, 即可把方程变形成 x=?此题的关键是两边都减去 4x。 一般把含 x 的项集 三、巩固练习: 中到方程的左边, 不
5 1 1 x 12 3 4
六、作业 必做:1、课本第 123 页随堂练习,习题 1.2 2、伴你学丛书:基础演练 选做:伴你学 能力提升 八、板书设计: 等式与方程(2) 等式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 仍是等式。a=b a+c=b+c 等式性质 2: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 0 的数) ,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a=b
1、若 x=y,y=z,z=a, 则 x 与 a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由 4x+2=3x+1 得 4x+3x=2+1 B、由 7x=5, 得 x=5/7 C、由 y/2=0,得 y=2 D、由 x/5-1=1,得 x-5=0 3、将方程 7x=3x 两边都除以 x,得 7=3,其错误的原因是( A、方程本身是错的 除以 0 (1)x-9=8 四、课堂小结: B、方程无解 C、3x 小于 7x ) D、方程两边都
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思考动手实践 引导发现法,讨论——自主探究相结合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判断是否方程的两个条件: 2、判断是否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3、下列式子是否方程,是否一元一次方程? ① 5x+6=9x②3x+5③7+5×3=22④4x+3y=2 4、列方程的步骤: 二、新授: 1、 等式性质 1: 出示天平称,在天平平衡的两边同时都添上或拿去质量相同的物体,天平仍 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类似的情形。 强调关键词:"两边"、 "都 "、 "同"、 "等式 "。 利用等式性质 1 解方程: 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变形成 x=?只要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 2 即可。 2、等式性质 2: 如果天平两边砝码质量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 那么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根据性质一,总结等式基本性质二。 利用性质 2 解方程:-3x=15 点拨:问:如何能检验你解的方程是否正确呢?把求出的解代入原方程,可 以知道解的对不对。 3、探究: 解方程 5x=7+4x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2《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等式的概念和性质,同时对于一元一次方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通过实践提高解题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性质并应用于解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解方程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进行案例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题目进行解答。

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道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等式与方程 2 》参考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等式与方程 2 》参考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4.1等式与方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尝试检验法.2.理解等式的两个性质,并初步学会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尝试检验法求方程的解.难点:利用等式的两个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2.你能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吗?(让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其他学生帮忙纠正)3.[练一练]请你运用已学的知识,根据下列问题中的条件,分别列出方程:(1)奥运冠军朱启南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最后两枪的平均成绩为10.4环,其中第10枪(即最后一枪)的成绩为10.1环,问第9枪的成绩是多少环?设第9枪的成绩为x环,可列出方程。

(2)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

二、交流对话,自主探索在上一节课中我们知道,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你们知道“练一练”第(1)题的方程x+10.12=10.4的解吗?你们是怎么得到的?(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学生能说出该方程的解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 强调:我们知道x 只能取10.5,10.6,10.7,10.8,10.9。

把这些值分别代入方程左边的代数式x +10.12 ,求出代数式的值,就可以知道x=10.7是方程x +10.12=10.4的解。

这种尝试检验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做一做]1.判断下列t 的值是不是方程2t +1=7-t 的解:(1) t =-2; (2) t =2.追问:你能否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是t =-2?2.解方程:(1) x-2=8; (2) 5y=8.(让学生思考解法,只要合理均以鼓励。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如果方程比较复杂,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案)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案)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等式的性质;2. 学会如何解方程;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等式的性质;2. 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2. 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引入(一)教师简要介绍知识点,引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导入课题,让学生了解等式及其性质,分析等式的特点和规律。

二、学具体内容(一)教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知识。

(二)对等式的定义和判断等式的方法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等式的特点。

(三)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四)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一)通过对相关练习题的讲解与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

(二)举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概括总结(一)让学生总结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和解方程的方法,概括掌握的知识。

(二)收集不同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一)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二)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进行整理,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六、教学反思(一)教师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分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分类讲解,案例操作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理解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解释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以及解方程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练习法:通过举例和练习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理解和运用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1. 介绍等式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2. 引导学生根据等式的对称性、传递性和反对称性进行等式的判断。

3. 讲解零元素和单位元素的概念,与等式相关的性质。

《等式与方程(2)》导学案

《等式与方程(2)》导学案

()()()()()()()()b a b a b a b a y x y x y x y x =-=-=+=+==+=+=,得、由得、由得、由得、由334,22344,255,1课题:等式与方程(2)学习目标:1.掌握等式的性质并会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2.经历等式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交流合作,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解决问题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什么是方程的解?3.什么是解方程?二、新知讲授【模块一】探究归纳基本性质1.你见过天平吗?左右两个托盘的重量满足什么条件时天平才会平衡呢?2.通过演示探究,我们可以得到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牛刀小试]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 . 【模块二】利用性质求解方程[例题精讲]例1. 解下列方程:(1)52=+x ; (2)53-=x .应满足的条件是,那么且如果c cb c a b a ==,例2. 解下列方程:(1)153=-x ; (2)1023=--n .[解的验证]思考:如何检验所得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呢?方法:将所得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左右两边的结果是否相等.[牛刀小试]解下列方程:(1)89=-x ; (2)165-=-y .(3)1343-=-x ; (4)5132=-x .三、巩固练习[学以致用]1.2.解下列方程: (1)3621=+x ; (2)y 278-=.()()()()()()()()()()()()==-=-=-==-===-+=+==-a b a a b a x x a a x x x x x 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336,335,18346,45.1373,723273,7231(3)4131125-=-x ; (4)61391-=x .[变式拓展]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比为3:5, 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节课,我的收获是:1、知识上: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2、方法上:归纳探究;3、数学思想上:方程思想.五、限时检测: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并检验:六、布置作业【基础演练】(一)填空题1. 用适当的数或整式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2.下列等式的变形,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2,51054;93.03;645.12;331=--======-=-y x y x x x a a a b a 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如果()()()()()()()()()()()()().116.50c 4.2125.01323.33320322.3332015.01-==-==≠==⨯=⨯=-=+-=-=+-=x x b a c bc a c bc ab a x x x x x x 得由得由得由得由得由得由xx 867=-3. 4..63,832的值为则整式已知y x y x -=+-5.程两边同时加上了在此变形中,是在原方得由,1653253162+=-+=-x x x x .(二)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6.34=-x7.1678=x8.87-=-m 9.1445=-x10.y y 258-= 11.3510-=x x【能力提升】12.王刚在解方程x x 52=时,在方程两边同时都除以x ,竟得到2=5!他错在什么地方?13. 14..,32=+=b b a b a 则若 .:,5524的大小关系与比较试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已知n m n m n m +=-+()()2.2.22.2.,314212103A C B A a x x x a 的值为则的解为方程=-=++。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设计与说明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教学设计与说明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22)》教学设计与说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五(下)第7~8页,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题。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等式与方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等式与方程,理解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的基础上,单方程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探索并理解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的数,所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例5教学等式的另一个性质。

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前面学习等式性质的经验,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前面学习等式性质的经验,在感在感知天平的直观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质的一个实例后,知天平的直观情境表示出等式性质的一个实例后,再让学生写一个等式,再让学生写一个等式,通过比较、较、概括与交流,概括与交流,概括与交流,得出“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出“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得出“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的结果仍然是等式”的结论。

例6在列出方程以后,让学生联系已有的解方程经验和有关的等式性质,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这个问题,思考“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这个问题,并解这个方程。

并解这个方程。

这些设计都体现了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使等式”,会用等式的这个性质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念和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等式的性质进一步的理解,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解含有乘、除法的方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式与方程2》说课稿
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等式的性质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初步应用后,需要解决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节的内容是《等式与方程》第二课时,借助于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为下几节的学习铺平道路.首先通过天平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观察、尝试分析、归纳等式的性质。

然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解方程的学习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

(2)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b、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应用新知的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3、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4、难点: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㈠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
1:“读(看)——议——讲”结合法
2:图表分析法
3:读图讨论法
4:教学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
㈡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数学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数学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数学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
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使所学的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

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
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个部分。

(二):教学简要过程:
1:复习提问:
2:导入讲授新课:
3:课堂练习:
4:新课巩固:
5:作业布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