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字词考试必备

合集下载

初中必备文言文及词汇

初中必备文言文及词汇

初中必备文言文及词汇注: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为常考默写句, 黑体字为易写错或易混淆的字。

1.孔子语录《论语》【经典背诵段落】1. 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2.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3.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 子曰: “由,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为政》)5.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6. 子曰: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述而》)7. 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8.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9.子曰: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10.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1.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泰伯》)12. 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3.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卫灵公》)14. 子贡问君子。

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15. 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16. 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里仁》)17. 子曰: “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述而》)18.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字词和读音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字词和读音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字词和读音初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重点字词和读音一、初中文言文部分(16+5)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 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初中146个常考的文言字词

初中146个常考的文言字词

初中146个常考的文言字词作为学习文言文的初中生,带有繁复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略带神秘的感受。

然而,文言文又因其难度较高,使得初学者常常面临着不少困扰。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现将初中文言文146个常考的字词进行整理,供同学们参考。

1. 考生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汉字,如天、地、人、水、山等。

2. 时间名词,如今、昔、来、去等。

3. 代词,如吾、汝、彼等。

4. 副词,如忽、始、终等。

5. 助词、虚词,如之、其、乎等。

6. 动词,如玩、唱、画等。

7. 形容词,如美、丑、清等。

8. 名词,如曲、马、山等。

9. 状语,如独自、偕老、相望等。

10. 数词,如一、二、三等。

11. 专用名词,如子午、时令、谋臣等。

12. 文学用语,如曲折、诗情、墨客等。

13. 各类虚词,如之、者、者、而、所等。

14. 副词,如顷刻、寥寥、亦然等。

15. 动词,如逃、追、寻等。

16. 学术用语,如心理、物理、化学等。

17. 辞书用语,如音韵、释义、荐引等。

18. 表达神态、感情的语词,如哀、乐、惊等。

19. 动作动词,如跑、走、跳等。

20. 常用副词,如大约、不知、不必等。

21. 表示名词、动词意义的语词,如战、水、黄花等。

22. 表示地理、天气的语词,如江、沙、夕阳等。

23. 敬称、尊称用语,如圣人、祖宗、皇帝等。

24. 表示时间、节气、天文现象的语词,如春秋、秋夜、日食等。

25. 表示身份、职务、地位的称谓,如官员、将军、孝子等。

26. 比喻、拟人的用语,如花烛、登锁、刮骨声等。

27. 造句中的连接词,如且、因、既等。

28. 表示心理、情感的用语,如思虑、犹豫、悲喜等。

29. 表示物品特征、质量、数量的用语,如美玉、残篇、万斛等。

30. 表示时间序列、先后顺序的用语,如当今、继之、先后等。

31. 表示物理特性、形状、造型等用语,如圆形、方盖、重重叠叠等。

32. 表示转折、相对、对比等用语,如彼此、非也、在于等。

33. 表示亲疏、高下、强弱等关系的用语,如亲疏尊卑、贫富贵贱等。

中考每篇文言文字词汇总

中考每篇文言文字词汇总

陋室铭字词:名、灵、馨、鸿儒、鸿、调、素琴、丝竹、案牍、爱莲说字词:蕃、独、染、濯、涟、妖、蔓、枝、益、亭亭、植、亵玩、鲜、宜三峡字词:自、略无、阙、自非、亭午、夜分、曦、襄、沿、溯、或、虽、奔、疾、素湍、素、绝巘、飞漱、良、霜、肃、属引、凄异、响、哀转、绝答谢中书书字词:交辉、四时、时、歇、颓、沉鳞、竞、与记承天寺夜游字词:户、欣然、念、遂、寝、相与、空明、交横、盖、但、耳富贵不能淫字词:岂、诚、天下熄、焉、命、戒、往、女、敬、戒、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由、淫、移、屈、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字词:城、郭、环、池、委、去、域、以、固、威、得道、寡、至、畔、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发、举、饿、空乏、拂、乱、动、忍、曾、恒、衡、作、征、发、喻、入、拂、出、敌、桃花源记字词:缘、鲜美、落英、缤纷、异、穷、仿佛、极、才、豁然、豁然开朗、俨然、属、阡陌、交通、悉、黄发、垂髫、怡然、乃、具、要、咸、率、妻子、绝境、遂、乃、无论、叹惋、延、语、不足、扶、向、志、及、欣然、规、未果、寻、问津小石潭记字词:乐、尤、冽、卷、坻、堪、翠蔓、约、许、澈、佁然、俶尔、翕忽、斗、蛇、犬牙、凄神寒骨、悄怆、邃、清、隶虽有嘉肴字词:旨、至道、困、自反、自强、相长、学北冥有鱼字词:冥、怒、海运、志、水击、抟、扶摇、去、息、野马、息、其、是马说字词:祗、骈、槽枥、称、一食、或、食、见、且、策、以、道、尽、材、通、临、其醉翁亭记字词:环、尤、蔚然、秀、翼然、名、辄、意、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霏、暝、芳、秀、伛偻提携、临、洌、蔌、杂然、陈、酣、弈、觥、筹、苍颜、颓然、已而、阴翳、翳、乐、谓岳阳楼记字词:略(自己看书)湖心亭看雪字词:绝、拏、拥、毳、雾凇、一、惟、芥、而已、焉得、更、强、白、客此、及、莫鱼我所欲也字词:苟得、恶、患、避、如使、非独、是心、丧、蹴、不屑、万钟、辩、何加、奉、得、与、乡、已、本心送东阳马生序字词:嗜、致、假借、弗、怠、走、逾越、以是、既、加冠、益、说、硕师、游、趋、叩问、填、稍、辞色、援、质、叱咄、至、复、俟、卒、穷冬、皲裂、支、汤、沃、和、食、被、腰、臭、烨然、缊、敝、慕艳、以、足、口体之奉、预、宠光、缀、遗、馁、天质、卑、过、流辈、谒、辨、诋曹刿论战略(自己看书)出师表。

初中文言文字词考试必备

初中文言文字词考试必备

初中文言文字词考试必备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4、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5、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7、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8、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2、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6、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7、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18、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1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24、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文言文初中字词翻译常考

文言文初中字词翻译常考

一、文言文常考字词1. 言言,言语也。

文言文中,“言”字用途广泛,可作动词、名词、形容词等。

如:“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坚决。

)2. 之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如:“吾欲之南海。

”(我想去南海。

)3.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4.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5.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他对待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6.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7.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8.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如:“于归,宜其室家。

”(嫁出去,要适应自己的家庭。

)9.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如:“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他对待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

)10.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的恩泽,五代就会消失。

)二、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1. 言言,言语也。

翻译为:说话、言语。

2. 之之,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之”等。

翻译为:的、之。

3.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4.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5.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翻译为:用、因为。

6.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7.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8. 于于,介词,表示在、到等。

翻译为:在、到。

9. 以以,介词,表示用、因为等。

翻译为:用、因为。

10. 而而,连词,表顺承、转折等。

翻译为:而且、但是。

综上所述,文言文常考字词翻译,需掌握字词的基本意义,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中考文言文必考的180个实词

中考文言文必考的180个实词

中考文言文必考的180个实词文言文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的重要考查内容。

文言文要想拿满分,这180个初中常用文言实词必须掌握,希望大家能根据它们在语句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它们记住,并在考试的时候派上用场。

1. 安:①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②养(衣食所安)2. 卑:①低下(非天质之卑)②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①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②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③准备。

(犹得备晨炊)4. 被:①影响(被于来世)②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 毕:①尽(毕力平险)②全部(群响毕绝)7. 薄:①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②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③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①马鞭。

(执策而临之)②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③记录。

(策勋十二传)⑤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①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②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③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④永远。

(死者长已矣)⑤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⑥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①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②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①诚心(帝感其诚)②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①苦于(惩山北之塞)②惩罚13. 驰:①骑(愿驰千里足)②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①发、起(方其出海门)②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③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④产生(计将安出)15. 辞:①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①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①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①承当,承受。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高频字词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高频字词

初中语文常考文言文高频字词1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

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2官职人物常用词语①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

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中考文言文180个重要字词

中考文言文180个重要字词
82.远:向远处
83.上;向上
84.工:擅长,善于
85.或:有的
86.肖:类似,相像
87.类:类似,相像
88.甚:很,非常
89.大:很,非常
90.涕:眼泪
91.可:值得
92.询:询问
93.诘:诘问
94.徐:慢慢地
95.啖:吃
96.啮:咬
97.稍:渐渐地
98.翌日:第二天
99.翌年:第二年
100.旦日:第二天
158.以:①以为,认为②用③把,拿,将④凭借⑤因为,由于
159.竟:①最终②自始自终
160.疾:①病②缺点,毛病③急速
161.使:①出使②派,让
162.素:①平素,一向②白色
163.更:①更改,改变②再,又③轮流替换
164.窃:①偷取,盗取(动词)②副词,私自,暗自,偷偷地
165.比:①并列,靠近②等到
135.挈:提
136.汤:热水
137.斤:斧头
138.悯:怜悯,同情
139.然:①……的样子②这样
140.所以:……的原因
141.辈:们
142.骤:突然,忽然
143.寝:睡
144.许:大约,左右;允许,答应
145.罢:①结束,停止②完
146.师:①军队②老师
147.胜:①经得住②胜过,超过
148.去:①离开②距离
166.居:①居住②处于③停留④在时间词前,过了
167.患:①祸害,灾难②感到忧虑
168.从:①听从,顺从②跟从,跟随
169.书:①写②书信
170.至:①到②表示最高程度,最,极
171.易:①交换②改变
172.市:①交易(买或卖)②市场
173.为:①做,干②是③被④给,替⑤成为,作为

初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初中文言文常考字词

以下是一些初中文言文中常考的常见字词:安:养生安乐。

卑:低下,低劣。

备:周全、详尽。

被:影响。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毕:全、都。

辩:通“辨”,区别。

薄:迫近、将要。

策:用鞭子打马。

次:临时驻扎。

察:清楚、明白。

朝:拜见、朝拜。

曾:曾经。

诚:确实、的确。

宠:荣耀。

触:冒犯、接触。

辞:推托、拒绝。

殆:危险。

当:掌管、主持。

盗:偷窃、偷袭。

得:得到、得到满足。

箪:用竹筐装着食物。

独:独自、单独。

度:量度、计算。

端:开头、起点。

恶:厌恶、憎恨。

发:发射、发射箭矢。

方:将要、正好将要。

感:感动、感激。

固:坚固、牢固。

顾:回顾、回忆。

故:旧的、原来的。

冠:超出、胜过。

会:恰逢、正好遇到。

号:哭号、大声哭泣。

还:返回、回到原处。

或:有时、有时候。

解:懂得、理解。

既:已经、既然已经。

济:帮助、援助。

疾:痛恨、憎恶。

居:停留、停留时间。

就:接近、靠近。

举:举起来、拿起。

绝:横渡、横渡河流。

克:能够、成功地做到。

类:类似、相似于。

若:你、你们。

塞:堵塞、阻挡。

声:声音、音调。

释:放下、丢开。

使:使者、信使。

甚:严重、厉害。

身:自身、亲身。

是以:因此、所以因为这个原因。

手:手持、握持武器。

书:写信、书写文字。

数:列举事实,责备说理。

初中常考文言文字词

初中常考文言文字词

初中常考的文言文字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皇帝:古代君主的尊称。

2. 典故:历史中著名的故事或典章。

3. 太监:古代宫廷中的宦官。

4. 儒家:古代的一种思想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原则。

5. 纲纪:秩序、法度的基本原则。

6. 玉匣:装玉器的小箱子。

7. 朝廷:君主的政府机构。

8. 蚕食:逐渐侵蚀他人的利益。

9. 解元:科举考试中第一名的称号。

10. 士人:古代的读书人。

11. 经典:经书中的经文,也指古代有代表性的文化作品。

12. 御史:古代官员中的监察官。

13. 慷慨:胸怀宽广,不吝啬。

14. 雅致:优雅、精致。

15. 文采:文章的风采和才华。

16. 闲适:宁静、自在。

17. 曲径:弯曲的小径。

18. 巍峨:高大、壮丽。

19. 鳞次栉比:形容物体密集、错落有致。

20. 长袖善舞:形容技艺出众。

这些常考的文言文字词在古代文化、历史、礼制、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考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初中应掌握的文言字词

初中应掌握的文言字词

初中应掌握的文言字词1.安:1、怎么(安能辨我是雄雌)2、养(衣食所安)3、哪里(子将安之?)2、被:1、同“披”,穿(皆被绮绣)3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4、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5、并:1、一起。

(两狼之并驱如故《狼》)6、尝:曾经(余尝于土墙凹凸处)7、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8、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9、但:1、只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11、道:1、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2、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13、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39、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也)14、方:1、方圆面积(方七百里)2、正(方出神)15、负:背(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16、复:又(复前行)17、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18、躬:亲自19、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20、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21、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2、寡:少2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24、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25、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26、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27、恒:经常、常常28. 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29. 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凭或立)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30、会:正赶上、正遇到31、及:(1)等到(及鲁肃过浔阳)32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34、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35、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36、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37、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38、颇:很39、穷:尽()40. 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41. 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42. 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43、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44、令:1、命令。

初中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初中必须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常考语文文言文字词

常考语文文言文字词

常考语文文言文字词
在语文考试中,文言文是经常出现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考的文言文字词,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何:什么,如何,为什么。

皆:都,全。

乃:于是,就,才。

亦:也,也是。

既:已经,之后。

则:那么,就;然而,可是。

然:是的,对的,如此;然而,可是。

以:用,因,凭,以致。

于:在,对于,向。

乃:于是,就;才。

则:就,才;却。

虽:虽然,即使;然而。

而:而,如果;而且。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谓:说,告诉;称。

故:所以,因此;事故,变故。

且:而且,将要;一边……一边……。

若:你,你们;像,似。

亦若:也像。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孰与:和……比,哪一个更……。

因:于是,就;因为。

则:就;可是。

以……为:把……当作,把……作为。

知:知道,了解;觉察。

之: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的。

以上是一些常考的文言文字词,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字词和用法,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常见的。

在考试前可以多做一些文言文的练习题,熟悉这些字词的用法和意义,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初一语文文言词语必考大全

初一语文文言词语必考大全

初一语文文言词语必考大全
1. 必,一定,必然。

2. 者,表示人或事物的施事者或作用者。

3. 乃,就是,便是。

4. 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5. 且,连词,表示顺接关系。

6. 亦,也,同样。

7.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

8. 乎,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9. 以,用来引导手段、方法。

10. 其,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

11. 所,代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12. 者,表示人或事物的施事者或作用者。

13. 与,和,跟。

14. 也,表示肯定。

15.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

16. 者,表示人或事物的施事者或作用者。

17. 乃,就是,便是。

18. 乎,用在句末,表示疑问。

19. 为,是,做。

20. 之,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

以上列举的文言词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
还需要掌握更多的词语和用法。

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多做练习,积累词汇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词语。

同时,老师
的指导和课堂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
加努力,掌握好这些必考的文言词语。

中考常考124个文言文字词积累

中考常考124个文言文字词积累

中考常考124个⽂⾔⽂字词积累A1.安 ①怎么、哪⾥。

如: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也?(韩愈《马说》)②安逸、安乐。

如:然后知⽣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孟⼦·⽣于忧患,死于安乐》)③安稳、安定。

如:风⾬不动安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养。

如:⾐⾷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左传·曹刿论战》)⑤何处,哪⾥。

如:多歧路,今安在?(李⽩《⾏路难》)2.案 ①⽂书、案卷。

如:⽆丝⽵之乱⽿,⽆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②⼏案、矮长桌。

如: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

(蒲松龄《劳⼭道⼠》)③同“按”,按着。

如:若有所畏惧,则梦见夫⼈据案其⾝,哭矣。

(王充《订⿁》)B3.把 持着、端着、拿着。

如: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调歌头》)4.⽐ ①靠近、挨着。

如: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②表⽐较。

如:今虽死乎此,⽐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③及、等到。

如:莫邪⼦名⾚,⽐后壮。

(⼲宝《⼲将莫邪》)C5.才 ①仅仅、刚刚。

如:初极狭,才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②才能。

如:卿今者才略,⾮复吴下阿蒙!(司马光《孙权劝学》)6.彻 ①尽。

如:⾃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②通达,这⾥引申为思想的改变。

如:汝⼼之固,固不可彻。

(《列⼦·愚公移⼭》)7.诚 ①确实、的确。

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②诚⼼。

如:帝感其诚,命夸娥⽒⼆⼦负⼆⼭。

(《列⼦·愚公移⼭》)③表假设,假如。

如:⼤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司马光《祖逖北伐》) 8.辞 ①告别。

如:停数⽇,辞去。

(陶渊明《桃花源记》)②推辞、不接受。

如:蒙辞以军中多务。

(司马光《孙权劝学》)③⾔辞。

如:未尝稍降辞⾊。

(宋濂《送东阳马⽣序》)9.从 ①采纳、听从、顺从。

如:择其善者⽽从之,其不善者⽽改之。

中考课外文言文易考字词

中考课外文言文易考字词

中考课外文言文易考字词1.是(斯):这,这样2.辄(遂):于是,就3.既:已经4.会:恰逢,正赶上5.虽:即使6.但:只,只是7.汤:热水及:到,等到8.尝:曾经走:跑9.每:常常属:类10.益:更加易:交换11.鲜:少偕:一起12.恒:经常,常常凡:总共13.委:放弃,丢下假:借14.然:……的样子15.谪:降职,远调16.适:(1)正好;(2)到17.市:(1)买;(2)集市18.因:(1)凭借;(2)因此19.绝:(1)消失;(2)极点20.诚:(1)确实;(2)果真21.去:(1)离开;(2)距离22.故:(1)因此,所以;(2)旧的,以前的;(3)原因;(4)特意23.亡:(1)逃跑;(2)丢失;(3)死亡;(4)通“无”24.乃:(1)于是,就;(2)竟然25.方:(1)正,正好;(2)方圆26.卒:(1)最终;(2)士兵;(3)死亡27.患:(1)担心;(2)灾难28.数:(1)屡次;(2)几;(3)计算29.谢:(1)道歉;(2)谢绝30.固:(1)本来;(2)顽固;(3)巩固31.或:(1)有时;(2)有的人;(3)或许32.之:(1)的;(2)到;(3)它,他,她;(4)这,这件事;(5)不译。

33.以:(1)把;(2)用;(3)用来;(4)因为34.其:(1)他(它),他(它)的;(2)那,那个;(3)难道;(4)其实35.焉:(1)哪里;(2)语气词36.使动用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受苦使……劳累37.意动用法:稍稍宾客其父:以……为宾客故人不独亲其亲:以……为亲人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以……为快乐38.名词作动词:即书诗四句:书写腰白玉之环:腰佩39.名词作状语: 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像北斗星、蛇、狗的牙齿一样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的翅膀一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字词考试必备中考复习之文言文通假字汇总: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4、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亡:通“无”。

5、对镜帖花黄。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帖:通“贴”。

火:通“伙”。

6、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李清照)争:通“怎”。

7、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

8、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通“座”。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反:通“返”。

11、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2、一厝逆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3、问渠那得清如许。

(《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4、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通“缺”。

15、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16、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17、子黑子九距之。

(《公输》)距:通“拒”,挡。

18、公输盘诎,而曰……(《公输》)诎:通“屈”,折服。

19、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有:通“又”。

20、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衡:通“横”。

困于心,衡于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

2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甫:通“父”。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23、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错:通“措”。

24、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唐雎不辱使命》)仓:通“苍”。

25、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仅仅。

26、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適:通“谪”。

27、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

28、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以:通“已”。

29、将军身被坚执锐。

(《陈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

3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食:通“饲”,喂。

31、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材:通“才”。

32、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34、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35、入则无法家拂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36、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37、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属:通“嘱”。

38、馔酒食,持其赀去。

(《越巫》)赀:通“资”,资财,钱财。

39、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40、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直:通“值”。

41、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4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4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

44、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

45、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信:通“伸”。

46、自董卓已来……(《隆中对》)已:通“以”。

4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

48、四支僵硬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

——文言文(一词多义)(按音序排列)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1、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3、将要。

(今当远离)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5、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6、抵挡。

(“锐不可当”)19、道: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20、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2、敌人(盖以诱敌《狼》)23、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2、慰问(人皆吊之)24、度:1、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恶:1、怎么(恶能无纪)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4、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2、总共(凡三往)29、方:1、见方(方七百里)2、长方形(方以长)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分:fēn1、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31、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2、恶、坏(陟罚臧否)33、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35、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冠:1、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2、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3、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光:1、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2、光线(仿佛若有光)46、归:1、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2、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号:háo1、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岳阳楼记》)2、hào,别号。

(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3、hào,国号。

(号为张楚《陈涉世家》)4、hào,号召。

(号令召三老……)50、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2、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5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2、忧患(无冻馁之患)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52、惠:1、恩惠(大王加惠)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53、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54、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55、寂:1、平静(视端容寂)2、寂静(寂寥无人)56、加:1、更加(而山不加增)2、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3、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57、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8、见:1、同“现”(路转溪头忽见)2、引见(胡不见我于王)3、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4、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5、知道(见往事耳)6、看见(贵人过而见之)59、将:1、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2、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3、将要(公将战)4、搀扶(出郭相扶将)5、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60、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61、借:1、借(每假借于人)2、依靠(愿借子杀之)3、即使(借第令毋斩)62、尽:1、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2、全部取得(利尽南海)3、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63、就:1、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2、完成,达到3、即使64、居:1、过了(居十日)2、停留(不可久居)65、举:1、传扬(死即举大名耳)2、发动(举大计亦死)3、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4、参加(董生举进士)5、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66、具:1、同“俱”,全、都(具答之)2、具有(各具情态)67、决:1、判断(孔子不能决也)2、分别(意难决舍)3、断然(故决然舍去)68、绝:1、隔绝2、极点(以为妙绝《口技》)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口技》)4、极高的,陡峭的69、开:1、散开(日出而林霏开)2、放晴(连月不开)3、打开(旁开小窗)70、可:1、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珠可历历数也)71、苦:1、苦于(苦秦久矣)2、使……苦(苦其心志)3、愁(何苦而不平)72、乐:1、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2、使……快乐(钟鼓乐之)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4、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3、类:1、类似(绝类弥勒)2、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74、利:1、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2、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3、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4、物资(利尽南海)75、隶:1、属于(世隶耕)2、跟着(隶而从者)76、良:1、真,实在(良多趣味)2、善良(此皆良实)77、临:1、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2、来到,在(临溪而渔/临池学书)3、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4、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78、鳞:1、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2、鱼(呷浪之鳞)79、令:1、命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