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中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方案一、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1.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2.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患者投诉及时跟踪处理,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

3.拓展患者参与医疗决策的范围,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中的治疗方案选择和决策,增强患者对医疗过程的信任感。

二、加强医疗资源管理1.建立医疗资源统一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2.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疗人员的医疗行为和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促使医护人员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3.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进行合理更新和配置,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落实医疗标准化管理1.制定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医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加强医疗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

2.建立医疗质控中心,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保障医疗质量。

3.加强院内培训和教育,对医疗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推行信息化管理1.建立电子病历管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

2.建立医院信息化平台,实现医院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开展电子化医疗服务,推行在线挂号、预约等服务,方便患者就诊,提高患者满意度。

五、建立医院质量改进评估机制1.建立医院质量改进小组,对医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持续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2.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和自评活动,对医院的医疗质量进行定量化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建立医疗质量改进档案,记录医疗质量改进的过程和成果,为医院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中医院将能够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效果,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和声誉。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模式的不断更新,医疗质量安全的问题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通过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及持续进行改进和创新,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最终实现医疗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1.1 意识培养医疗机构应该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并进行内部宣传,让医务人员深入了解和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针对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1.2 体系建设医疗机构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适当确定医疗质量管理的服务范围。

同时,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全方位监管,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邦。

二、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2.1 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确立医疗服务的标准和流程,并且制定纪律处分制度,明确对违反规定行为的惩罚措施,从而形成强制效应,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2.2 反馈改进以医疗服务为中心,不断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反馈意见以及不良事件的处理情况,及时分析和处理,寻找医疗服务的瓶颈和不足,倾听患者的声音,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有力推进3.1 制度保障医疗机构应该落实各项规定,建立和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内部检查和外部评估,不断提高医疗行业的监管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闸。

3.2 信息化管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医疗咨询和反馈平台,促进医患沟通,使得医疗服务更加透明和规范。

通过体系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监管,及时掌握各项医疗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快速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方。

四、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估4.1 监测评估医疗机构应该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的评估和监测,分析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不足,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想起那些因为医疗质量问题而痛苦的患者,我心中一阵感慨。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永恒的主题,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行业的声誉。

我国医疗事业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医疗质量和安全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二、项目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2.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3.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三、具体措施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1)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控制标准,确保各项医疗活动符合规范。

(2)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

2.提升患者安全管理:(1)加强患者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

(3)加强患者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改进医疗服务流程:(1)优化就诊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2)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缩短住院时间。

(3)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4.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

(3)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责任感。

四、实施方案1.启动阶段:(1)召开动员大会,明确项目目标、任务和分工。

(2)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意识。

(3)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实施阶段:(1)按照实施方案,逐项落实措施。

(2)加强过程监控,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3)定期召开项目进度汇报会,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

五、预期成果1.医疗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

2.医疗差错发生率降低,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实现持续改进。

注意事项浮现脑海,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方案的成败。

我得记下来,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当。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和持续提升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和持续提升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和持续提升计划1. 引言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机构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是我们医疗团队的首要任务。

本文档介绍了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的要点,并提出了持续提升计划,以确保我们医疗团队的服务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2.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要点2.1 医疗质量控制- 确保医疗设备和器材的正常运作,保持骨科手术设备的安全和稳定性。

- 对医疗团队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 搭建医疗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医疗团队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

- 建立完善的病历记录和质量评估体系,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 开展医疗质量评估与病例讨论,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中存在的问题。

- 建立与患者的良好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提高患者满意度。

2.2 医疗安全控制- 严格执行手术安全的各项规定和操作流程,确保手术中的安全性。

- 加强医疗门诊和病房的感染控制,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 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规范,保证手术室的洁净和消毒。

- 强化用药安全控制,确保用药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 加强医疗废物处理,防止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

- 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持续提升计划3.1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加强医疗团队的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定期组织医疗专家进行指导和交流,探讨医疗新技术和新方法。

-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并培训相关操作人员。

3.2 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与管理体系- 进一步规范病历记录和随访工作,提高医疗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加强医疗团队的质量管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 积极参与医疗质量认证和评审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的公信力。

3.3 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 建立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流程,提前发现和防范医疗安全风险。

- 强化医疗设备的维护和巡检,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永恒的主题,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实施方案旨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确保患者安全,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

(3)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医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患者需求。

(2)科学管理,规范操作。

(3)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1. 组织架构(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医疗质量管理日常工作。

(3)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网络,涵盖临床、医技、行政等各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2. 制度建设(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规范。

(2)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服务质量、技术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3)制定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理程序,确保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 培训与教育(1)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2)组织医疗技术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3)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1. 强化环节质量管理(1)加强入院、住院、出院等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患者得到连贯、高效的医疗服务。

(2)优化诊疗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3)加强药品、器械、设备的管理,确保使用安全。

2. 提高技术水平(1)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医疗技术创新。

(2)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3)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诊疗能力。

3. 改进服务模式(1)推行预约诊疗,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安全,医院必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本实施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原则1. 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2. 强化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3. 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三、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目标,监督和协调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工作。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各科室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质控员和医务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定期评估。

(三)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各级医务人员要自我管理,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

四、管理内容(一)医疗质量管理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2. 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诊疗规范、医疗流程、医疗文件管理等。

骨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骨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骨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骨科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作为骨科医院或科室,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不断进行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本文将探讨。

一、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是提高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理小组应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技师等组成,负责制定科室质量管理计划、监督实施、评估效果、提出改进措施等工作。

二、制定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是科室质量管理的基础,应包括以下内容:1. 明确科室质量目标,如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等。

2. 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如加强培训、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等。

3. 制定质量考核标准,如病历质量、手术质量、护理质量等。

4. 制定质量改进计划,如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等。

三、加强培训与教育加强培训与教育是提高骨科医疗质量的关键。

应定期对医生、护士、技师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医疗法规培训、服务意识培训等,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优化诊疗流程优化诊疗流程是提高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诊疗效率。

五、加强设备与技术管理加强设备与技术管理是提高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

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科室诊疗水平。

六、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是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体现。

应加强医患沟通,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骨科医疗质量管理的永恒主题。

应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不断优化科室质量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总之,骨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是提高骨科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加强培训与教育、优化诊疗流程、加强设备与技术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持续改进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骨科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骨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一、背景和目的本骨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旨在提高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患者得到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持续改进措施,建立起全面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管理制度1.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标准、流程管理、纪律执行和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规定。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应涵盖以下内容:- 医疗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 医疗流程、操作规范和技术操作指南的制定与落实;- 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上报、调查和处理机制;- 医疗质量风险评估及预防控制措施。

2. 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环境、设备和医疗过程的安全。

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以下内容:- 医疗环境的卫生与消毒管理;- 设备安全的保障与维护;- 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与处置;- 医疗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预案等。

3. 质量与安全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可以通过医疗质量委员会、质量检查、自查自评等方式来实施;外部监督可以通过政府监管、第三方评估等方式进行。

监督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三、持续改进措施1. 不断研究和培训通过骨科医疗团队的不断研究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医疗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定期组织学术交流、讲座和培训班,提供机会让医疗团队接触最新的骨科医疗知识和技术。

2. 患者参与和满意度调查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提供全面的医疗信息沟通和知情同意。

通过定期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评价,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3. 持续质量改进建立和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机制,追踪医疗质量指标,并对达不到预期的指标进行分析和改进。

投入足够的资源和人力,推动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四、总结本骨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为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持续改进措施,确保患者得到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中医院作为国家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中医院需要建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机制,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本实施方案旨在为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确立质量管理团队:中医院应组建质量管理团队,由院长、医务部门负责人、科主任和质控人员组成。

质量管理团队将负责整体的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

2.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标准:中医院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订医疗质量管理的标准和指南。

这些标准和指南将规范医院内部的医疗行为,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

3.建立质量监测机制: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测机制,包括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监测和评估。

质控人员将负责对医疗过程进行监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汇报。

4.实施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医院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

调查结果将作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

5.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中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鼓励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

医院将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6.加强医务人员培训:中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意识。

医务人员将接受相关培训,包括医疗法律法规、患者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

7.持续改进,并分享好的实践经验:中医院应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同时,医院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分享好的实践经验和探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

三、预期效果和成果通过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的落实,预期将获得以下效果和成果: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制定标准和指南,建立质量监测机制,加强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和改进患者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完善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完善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完善计划一、背景随着骨科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骨科医疗服务,我们制定了以下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完善计划。

二、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提供安全、高效、人性化的骨科医疗服务,确保患者在骨科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三、计划内容3.1 骨科医疗质量管理1. 设立骨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骨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进行骨科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3. 定期组织骨科医疗质量培训,提高骨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建立骨科医疗质量反馈机制,鼓励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5. 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合作,共同提高骨科医疗质量。

3.2 骨科医疗安全管理1. 建立完善的骨科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骨科手术室、骨科病房等各个环节。

2. 加强骨科医疗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3. 严格执行骨科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手术体验。

4. 健全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追踪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并进行风险评估和改进措施。

5. 加强对骨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医疗安全的重视和风险意识。

3.3 骨科医疗持续完善1. 建立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数据管理系统,全面了解骨科医疗的指标和绩效。

2. 进行定期的骨科医疗质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积极借鉴先进的骨科医疗管理经验,与国内外专家和同行交流合作,不断追求骨科医疗的卓越。

4. 注重患者满意度调查,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骨科医疗流程和服务质量。

5. 鼓励医务人员参与骨科医疗质量改进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实施及监测实施本计划需要全院各部门的合作与支持,应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机构,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五、总结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完善计划是我们提供高质量骨科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骨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

骨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

骨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范本介绍本文档旨在为骨科医疗机构提供一份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的范本。

通过此计划,医疗机构可以提高骨科医疗服务的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流程,并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

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实施以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措施:1. 提高骨科医疗服务的效果和安全性;2. 优化医疗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和不必要的繁文缛节;3. 提升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4. 加强患者参与,提高患者满意度。

计划内容1. 建立评估体系建立骨科医疗的评估体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定期进行骨科手术和治疗效果评估;- 对重要医疗流程进行质量评估,如手术前准备、手术过程、术后护理等;- 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2.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对我们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改进医疗服务。

3. 医护人员培训与专业发展持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能力提供高质量的骨科医疗服务。

可以进行以下培训和发展活动:- 规定每位医生和护士参加一定数量的继续教育课程;- 组织专业知识分享和医疗技术讨论会;- 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机会。

4. 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建立骨科医疗的安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并执行手术安全检查表和术前术后护理指南;- 提供全面的医疗器械消毒和无菌操作培训;- 进行定期的医疗事故分析和风险评估。

5. 持续改进措施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促进骨科医疗服务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以讨论和推动改进事项;- 开展病例讨论和医疗服务质量评审活动;- 建立改进提案收集和评估机制。

总结本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的范本旨在帮助骨科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建立评估体系、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医护人员培训与专业发展、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以及持续改进措施,医疗机构可以不断提升骨科医疗的质量并满足患者的需求。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方针、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3. 各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开展医疗质量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3. 将医疗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2.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医疗质量信息。

3. 加强医疗质量投诉管理,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

(四)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1. 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定期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2. 加强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管理,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3. 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医疗安全事件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1.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2. 针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具体时间 1])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和分工。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完整)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完整)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完整)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精髓,对于骨科医院而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我国骨科医院必须不断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骨科医院应成立专门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同时,医院应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骨科医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

这些目标应包括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通过明确目标,医院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

三、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骨科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培训内容应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应急预案等方面。

四、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监测与评价体系骨科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监测与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价。

通过监测和评价,医院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监测与评价的内容应包括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

五、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奖惩制度骨科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奖惩制度,对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对存在问题的个人和集体给予惩罚。

通过奖惩制度,可以激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六、加强与患者沟通与交流骨科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

中医院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全面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积极落实执法监管,加强医疗
质量安全保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责任事故,提升医院的公信力和形象;
2、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抓住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和不足,全面向细节化深入的推进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
3、建立标准化的医疗管理体系,坚持以专业化标准为基础,进一步
完善和实施医师准入、医疗护理标准、药品的管理制度、诊疗流程等体系,以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
4、加强医务人员的质量培训,重点培训医生、护士及技术人员,广
泛开展医药卫生知识的培训,完善医院的质量管理培训体系;
5、建立完善的质量问题反馈机制,积极组织各科室对业务问题的及
时反馈,加强管理机构和各科室的整合,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体系;
6、严格执行医疗服务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诊疗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开展自我质量评审,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审计,从源头上维护医疗质量;
7、积极创新技术,积极开展医院内部和外部质量评估,加强药品的
监管、护理的经济性、药房的管理。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规定,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确保患者安全:通过建立和优化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3.持续改进:通过持续监测、分析和评估医疗工作及其结果,不断改进和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二、关键措施1.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各级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责任到人。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和推进,并定期召开会议。

(3)完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医疗操作规程、不良事件管理制度、质量巡查制度等。

2.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1)建立医疗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医疗质量数据。

(2)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评价和需求。

(3)定期组织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审核,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加强医疗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操作规程,规范医疗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

(2)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确保设备和药品的安全和质量。

(3)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4.注重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培训和教育(1)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2)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激励和惩戒机制,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3)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和病例讨论,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5.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宣传和沟通(1)组织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社会对医疗质量和安全的认识和重视。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沟通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提高患者满意度。

(3)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共同推进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和改进。

三、实施步骤1.制定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2.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小组,确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中医院作为综合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使命,还肩负着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责任。

为了确保中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2.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源浪费。

3.提高医疗团队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合作,提高专业技能,增强医疗团队的整体实力。

三、具体措施1.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指定专门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2)建立医疗质量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医疗质量,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3)建立医疗质量数据库,记录和统计医疗质量相关数据,为分析和改进提供依据。

2.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1)建立科学的医疗质量指标体系,包括医疗质量评估指标、医疗风险评估指标等,制定标准填报表格。

(2)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了解医疗服务的优劣势,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3)建立医疗质量考核制度,根据医疗质量指标对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患者随访与满意度调查(1)建立患者随访制度,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和满意度,并将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系统。

(2)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和需求,并根据结果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4.加强医疗过程管理(1)建立规范的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加强医疗风险管理,建立医疗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医疗风险。

(3)鼓励医疗团队开展医学会诊,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5.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鼓励医疗团队参加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培训班,及时了解新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2)加强科研与临床的结合,推动医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和医院声誉。

本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率。

2. 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3.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三、实施方案内容(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1)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决策、协调和监督。

(2)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科,具体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网络,涵盖临床、医技、护理、行政等各部门。

2. 完善制度体系(1)制定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制定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行为规范化。

(3)建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体系,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二)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技术管理(1)加强医疗技术准入管理,确保医疗技术安全、有效。

(2)开展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3)建立医疗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医疗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医疗质量监控,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医疗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3)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

3. 医疗安全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2)制定医疗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三)护理质量管理1. 护理技术管理(1)加强护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确保护理行为规范化。

(3)建立护理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对护理技术进行持续改进。

(1)开展护理质量监控,对护理行为进行实时监督。

(2)建立护理质量报告制度,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整改。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法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如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满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需要。

(一)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充分发挥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的作用,定期研究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四)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涉到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否真正做好做实的关键,因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切实根据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做好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工作,及时将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向医院反馈,并接受医院及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督导。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制度、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进步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进步计划

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进步计划背景骨科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涵盖了对骨骼和关节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由于骨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对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管理成为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关键。

本文档旨在制定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进步计划,确保我们的骨科服务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目标1. 提升骨科医疗质量,提高诊断和治疗准确性。

2. 优化骨科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

3. 加强团队协作,提供全方位的骨科医疗服务。

4. 持续关注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患者体验。

策略和措施1. 提升骨科医疗质量- 开展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建立标准化的骨科疾病诊疗流程,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得到规范化的医疗服务。

-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

- 定期组织内部病例讨论会,提升医疗团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2. 优化骨科手术安全- 制定骨科手术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对每个手术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 强化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检查、术前宣教和合理的手术计划。

- 完善手术操作规范,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精确性。

- 加强术后护理,提供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3. 加强团队协作- 建立骨科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等,形成协作合作的工作氛围。

- 定期组织团队会议,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和讨论治疗方案。

- 开展跨科室合作,与其他医疗团队共同解决复杂病例。

- 建立患者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患者的医疗记录得以妥善保存和传递。

4. 持续关注患者满意度- 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患者的关切和建议。

- 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收集反馈意见,改进医疗服务质量。

- 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期望。

- 加强医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学知识和康复建议。

实施和监测为了有效实施骨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进步计划,我们将:- 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计划的实施与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伤科中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XXXX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本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实施依据: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3、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各科室质量控制职能,设立医院管理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督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

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影像、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

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 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

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

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手术室、供应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多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做到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

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八、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九、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十、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十一、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1.非手术科室2.手术科室3.门诊4.急症5.临床检验6.医学影像7.药事8.医院感染9.质管办(病案)(一)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

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

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査标准2: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

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査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责任分工。

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査标准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

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査房要求,尽量确定各级医师査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査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査、评价。

(二)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

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

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査、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

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

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査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査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

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査对无误。

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 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

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

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

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

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査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査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三)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 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査看考核为主。

考查主要指标:(1)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家属等待时间≤10分钟;(2)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査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3)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岀具结果时间≤6小时。

改进措施:(1)重点做好门诊设备突然岀现故障、就诊病人突然增加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案。

(2)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门/急诊就诊流程图、门诊就诊注意事项等。

(3)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憧、准确、规范。

(4)配合院感染办公室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检查标准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考核方法:(1)检査首诊负责制度和科间会诊制度,检査落实情况以抽查门诊病历为主。

(2)分诊和导诊服务检查以实地查看和提问为主。

改进措施:(1)完善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

(2)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

检查标准3: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考核方法:(1)检査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

(2)查看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排班表。

(3)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改进措施:(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

(2)确保医师以上医生就诊率,主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并在各科室张贴病人就诊流程图,以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4)依据工作量及就医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坐诊,提高门诊确诊能力。

检查标准4:建立门诊质控组织,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考核方法:(1)查看门诊质控组织。

(2)查看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3)门诊质控组织的活动记录。

改进措施:(1)建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质控组织。

(2)完善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和记录。

(3)设立门诊管理关键性指标:①门诊量;②病人投诉情况;③门诊患者满意度统计表;④各专业医生日工作量一览表;⑤主治医师以上承担普通门诊工作一览表;⑥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