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8b584bf7f1922791788e810.png)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1、囤顶:是我国建筑当中的一个缩影,
2、特点
特点为房顶略微拱起,主要是我国东北地区一带常用,由于在冬天气候寒冷时常会下雪,这样设计的屋顶避免过多的雪在房顶上堆积,减少屋顶的受重。
攒【cuán】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
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尖顶由竹节瓦逐渐收小。
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
十、卷棚顶
juànpénɡdǐnɡ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
为双坡屋顶,两坡相交处不作大脊,由瓦垄直接卷过屋面成弧形的曲面卷棚顶整体外貌与硬山、悬山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坡与脊部呈弧形滚向后坡,颇具一种曲线所独有的阴柔之美。
卷棚顶形式活泼美观,一般用于园林的亭台、廊榭及小型建筑上。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https://img.taocdn.com/s3/m/45bf105952ea551810a687fc.png)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庑殿顶,即庑殿式,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称寄栋造(:よせむねづくり)是、、古代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
明清时只有皇家和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时和也见于建筑。
但在沿海地区和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和四条(一说)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的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则为单檐庑殿顶。
庑殿顶出现的很早,甚至早于。
在的、的、画像石与、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
汉朝的和的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
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
但沿海地区的民居因为防风需要也会用平缓的庑殿顶。
在日本,庑殿顶多见于,又有“东屋”的别称。
琉球传统住宅受闽东文化影响,也使用庑殿顶。
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古建筑,例如的、,的城楼。
仿古建筑例如与,仿唐建筑的等。
歇山顶共有九条,即一条、四条和四条,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或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
山面有,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装饰,其中正脊上有或,垂脊上有,戗脊上有和,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的、、、的等就是重檐歇山顶,山门、智化殿、则为单檐歇山顶。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39bfc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b.png)
举出古建筑的几种屋顶形式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其独特特征之一,它们反映了当地的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
在中国古建筑中,有许多种不同的屋顶形式。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建筑屋顶形式。
1.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弯曲。
这种屋顶形式通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如故宫和泰山。
2.温州式屋顶:温州式屋顶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四斜面,呈流线型,两端逐渐上升。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江浙一带的传统建筑,如园林、民居等。
3.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形似悬崖山峰。
它的特点是坡面曲线弯曲,形成多个起伏。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庙宇和皇家建筑中,如岳阳楼和佛教寺庙。
4.歇山脊式屋顶:歇山脊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两片坡面,呈山脊状,两端稍微上翘。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中国北方的古建筑,如北京的天坛和北海。
5.伞盖式屋顶:伞盖式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独特的屋顶形式之一、它呈圆锥形,像一个大伞盖。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古代建筑中的亭子、塔等,如灵鹫寺的宝塔和古代园林中的亭子。
6.桁架式屋顶:桁架式屋顶是西方古建筑中较为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它采用木质或金属的桁架结构,形成三角形。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教堂、大厦和博物馆等建筑中。
7.平顶式屋顶:平顶式屋顶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平坦且简洁。
这种屋顶形式多见于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和现代住宅等。
总的来说,古建筑的屋顶形式是受到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文化传统和建筑技术的影响。
每种屋顶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特点和文化意义,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审美观念。
这些屋顶形式不仅是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e7917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7.png)
中国古代六种屋顶形式
1. 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 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依脊组成,所以又称九脊顶。
3. 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
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 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 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
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 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坡相接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庑殿顶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庑殿顶](https://img.taocdn.com/s3/m/ee02334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9.png)
屋顶等级
建筑等级主要通过对财富、人力的消 耗来体现,建筑的尺度、材料的贵重程度、 装饰的精细程度等成为表现建筑等级的主 要因素,但中国古代建筑也有一些等级因 素并不是财富消耗的体现,而另有其社会 文化原因,比如屋顶形式的等级、建筑色 彩等级等。
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清 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 殿顶最为尊贵。
民主特色
《易经》中的大壮 卦是中国古代建筑 的符号象征,它同 样也反映了“天圆 地方”的观念。大 壮卦上面的两个阴 爻代表凹曲的屋顶, 下面的四个阳爻代 表方正的台基和屋 身。根据这个模式 建造的建筑外柔内 刚,曲直互补,刚 健而形象生动,具 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科学斜度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坡度大致相同,一般斜度都为26度~30度, 这个角度非常接近太阳黄道与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夹角, 这也是古建筑屋顶象征天的文化内涵。
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称五 脊殿。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在古代宫殿庙宇中,只有 最尊贵的建筑物才使用庑殿顶。
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 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单檐庑殿顶的外形即重檐庑 殿顶的上半部,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 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
The end
屋顶特征
以土木结构为主流的中国古代 建筑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征, 就是其屋顶的造型与众不同, 寓意深刻。世界上其他建筑体 系的屋顶都是向外凸出的,唯 有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向内凹 曲的。
从外观上看,中国古代建筑凹曲 屋面的造型飘逸舒展,犹如大鹏 展翅,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独有 的飞动之美。在宋代建筑学名著 《营造法式》中,介绍了这种凹 曲屋面的建造方法:先定举高, 再将桁枋按一定衰减规律向下折 降,最终形成屋面的凹曲线。这 种方法叫做“举折”。
9-1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类型
![9-1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e7fdea28e9951e79b8927e4.png)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类型坡屋顶是我国的传统屋顶形式,其屋面造型优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坡屋顶的常见形式有:单坡、双坡屋顶,硬山及悬山屋顶,四坡歇山及庑殿屋顶,圆形或多角形攒尖屋顶等,下边分别介绍几种古建筑的屋顶形式。
一、庑殿顶:庑殿顶又叫四阿顶,是“四出水”的屋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
庑殿顶又有重檐、单檐之分。
其中重檐庑殿顶是官式建筑中规格最高的。
故宫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单檐庑殿顶)二、歇山顶:歇山顶也叫九脊殿。
在等级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又有重檐、单檐之分。
其中重檐歇山殿顶是官式建筑中最常用的。
天安门(重檐歇山顶)三、悬山顶: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殿顶。
两侧的山墙凹进殿顶,使顶上的檩端伸出墙外,钉以博风板。
地坛神厨景山中的建筑四、卷棚顶:卷棚顶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没有外露的主脊,两坡出水的瓦陇一脉相通。
此种建筑,园林居多。
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平安大街街景郭沫若故居五、攒尖顶:攒尖顶顶部都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
攒尖顶有重檐、单檐之分,又有圆、方、四角、六角攒尖之分。
天坛祈年殿(重檐圆攒尖)国子监辟雍(重檐方攒尖)天坛皇穹宇(单檐圆攒尖)故宫中和殿(单檐方攒尖)六、硬山顶:硬山顶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多见于民居。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普度寺前街民居北海建筑(左悬山顶、右硬山顶)七、其他屋顶造型故宫角楼团城承光殿。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d5b3270ccbff121dc368357.png)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屋顶共有十种,如下:1、歇山顶2、庑殿顶3、悬山顶4、硬山顶5、盔顶5、卷棚顶6、囤顶7、盝顶8、十字脊顶9、攒尖顶10、卷棚顶等级排位如下: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一、歇山顶1、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
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2、样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3、分类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4、历史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62a59196edb6f1aff001f26.png)
中国传统屋顶分类介绍中国传统屋顶共有十种,如下:1、歇山顶2、庑殿顶3、悬山顶4、硬山顶5、盔顶5、卷棚顶6、囤顶7、盝顶8、十字脊顶9、攒尖顶10、卷棚顶等级排位如下:第一位:重檐庑殿顶。
重要的佛殿、皇宫的主殿,象征尊贵。
第二位:重檐歇山顶。
常见于宫殿、园林、坛庙式建筑。
第三位:单檐庑殿顶。
重要的建筑。
第四位:单檐歇山顶。
重要的建筑。
第五位:悬山顶。
民居、神橱、神库。
第六位:硬山顶。
民居。
第七位:卷棚顶。
民间建筑。
无等级:攒尖顶。
亭台楼阁。
一、歇山顶1、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
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
歇山顶亦有传入东亚其他地区,日本称为入母屋造。
2、样式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3、分类重檐歇山顶的天安门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乾清门,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4、历史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0cd73253cf84b9d528ea7aed.png)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他那远远伸出的屋檐、富有弹性的屋檐曲线、由举架形成的稍有反曲的屋面、微微起翘的屋角(仰视屋角,角椽展开犹如鸟翅,故称“翼角”)以及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十字脊、盝顶、重檐等众多屋顶形式的变化,加上灿烂夺目的琉璃瓦,使建筑物产生独特而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屋顶进行种种组合,又使建筑物的体形和轮廓线变得愈加丰富。
而从高空俯视,屋顶效果更好,也就是说中国建筑的“第五立面”是最具魅力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内容简介中国古代建筑屋顶不仅样式多,而且组成部分也有好几种,主要有屋面、屋脊等部分组成,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1.屋面:屋面就是建筑屋顶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了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最大的一部分。
2. 剪边:在我国古代的部分建筑中,其屋面近檐处往往会有与上部不一样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绿色,屋檐处却是一道横的黄色带,这样的色带就称作“剪边”它是由于屋面使用了不同颜色的铺瓦而产生的效果,它丰富了屋面的色彩。
3. 正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最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
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
一般来说,在一座建筑物的各条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长、最突出的一条脊,所以也称为“大脊”。
4. 正脊装饰:在我国古代的很多建筑中,特别是一些等级较高的建筑中,其屋顶正脊上往往设有各色装饰。
除了常见的正脊两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宝顶外,在正脊的前后两个立面上,还会雕饰或塑有花、草或龙等。
5. 垂脊:在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
而在歇山顶建筑中,除了正脊和戗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
垂脊都是沿着山面的博风板走势下垂。
6. 戗脊:在歇山顶建筑中,垂脊的下方从博风板尾处开始至套兽间的脊,叫做“戗脊”。
7. 出檐:在带有屋檐的建筑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古建屋顶形式详解(图文介绍)
![古建屋顶形式详解(图文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4edff2469eae009591bec40.png)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图解中国古建筑林林总总,可谓辉煌至极,让人不能不佩服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勤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享用不尽。
1、建筑基本造型是由屋顶、柱身及台基三段组成;多层建筑立面往往将柱身与屋顶重复应用,构成多层屋檐的建筑形式。
2、屋顶的形式:硬山、悬山、歇山、攒[cuán]尖、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中国古建筑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硬山、悬山、攒尖、歇山、庑殿等五种,根据建筑等级要求分别选用;每种屋顶又有单檐与重檐、起脊与卷棚的区别;个别建筑也有采用叠顶、盔顶、十字脊歇山顶及拱顶的;南方民居的硬山屋顶多采用高于屋面的封火山墙。
其中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又分为单檐(一个屋檐)和重檐(两个或两个以上屋檐)两种,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可衍生出卷棚顶。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
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
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1、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
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kuàng]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2、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
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
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8dc7a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b.png)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大全1.平顶:平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早出现的屋顶形式之一、在早期的古代建筑中,平顶常用于祭祀场所和宫殿等重要建筑。
平顶不仅简洁大气,还具有凝聚和神圣化的象征意义。
2.斗拱顶:斗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逐渐升高的层次构成,每层之间用斗拱相连。
斗拱顶常见于寺庙、宫殿和宅院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牢固稳定的结构,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对曲线美的追求。
3.黄瓦顶:黄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特色之一,它由一层或多层黄色瓦片组成。
黄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大方的外观,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能。
4.筒瓦顶:筒瓦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数十只或数百只圆筒状的瓦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筒瓦顶常见于古代宫殿、寺庙和庙宇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美观独特的外观,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的作用。
5.飞檐翘角:飞檐翘角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屋顶形式,它具有类似于出檐和悬角的构造,常用于宫殿、庙宇和宅院等建筑的屋顶。
飞檐翘角不仅可以起到遮阳挡雨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6.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具有典型特色的屋顶形式,它由两层或多层的歇山顶结构相叠而成。
重檐歇山顶常见于古代建筑中的宫殿和重要祭祀场所,它不仅具有庄重大气的外观,还展现了古代建筑师在结构设计和装饰形式上的非凡才华。
7.斗栱顶:斗栱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装饰性较强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斗栱相连而成。
斗栱顶常用于寺庙、祠堂和重要建筑中,它不仅可以起到承重的作用,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美观度和艺术价值。
8.玉佛顶:玉佛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屋顶形式,它由一系列玉雕或石雕的佛像组成。
玉佛顶常见于佛教寺庙和佛塔等建筑中,它不仅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体现了佛教对于建筑的崇高和神圣的态度。
以上仅是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的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其屋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3942ba3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5.png)
中国屋顶的七种类型
第一种,庑殿式屋顶,从规格等级上来讲,庑殿式屋顶这是规格等级最高的一种,又叫五脊顶,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
第二种,歇山式屋顶,这是一个仅次庑殿式,在皇宫也有用,主要为文武百官的府上。
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也叫做九脊顶。
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第三种,悬山顶屋顶,这是早期的屋顶,一般多用于民间。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
第四种,硬山式屋顶,这样的屋顶样式在早期特别是南方很多,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筑中。
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间建筑。
第五种,攒尖顶屋顶,也叫无脊顶。
主要用于亭台楼榭等,绝大部分用于亭子的屋面形式。
第六种,卷棚顶屋顶,也就是在屋顶上面没有正脊,整体看起来比较流畅,又称元宝脊,屋顶去掉正脊,多有用于园林建筑风格。
第七种,万字屋顶,这种屋顶现实中很少见,据说在风水中有特殊的含义。
我国古建筑常见的五种屋顶
![我国古建筑常见的五种屋顶](https://img.taocdn.com/s3/m/99270e1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b.png)
我国古建筑常见的五种屋顶
咱们聊聊中国古代建筑里头常见的五种房顶样式,挺有意思的:
庑殿顶:这可是皇家级别的,四面都斜斜的,头顶一条大脊梁,旁边四条小脊,看起来特气派,皇宫、大庙里头常见。
歇山顶:这种屋顶就像戴了顶有帽檐的帽子,前后两边斜,侧面还多了个小翅膀,总共九条边边,既威风又好看,宫殿啊、官府啊都能看到。
悬山顶:就像两片瓦片搭在屋子两边,伸出墙外头,下雨不怕湿,很多老百姓家里就用这种,简单实用。
硬山顶:和悬山顶长得有点像,不过瓦片不往外伸,两边用石头或砖头砌得严严实实的,给人感觉更结实,一般也是民宅用得多。
攒尖顶:这种就是尖尖的,像个锥子或者宝塔顶,尖上汇合,多见于小巧的亭子、塔楼,特别是花园里,四角、六角、八角的都有,特有情调。
这几种房顶啊,各有各的美,也反映了古时候人们在盖房子时既讲究美观又注重实用,还有点权力地位的意思在里面。
古建筑屋顶的种类
![古建筑屋顶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386f68b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c.png)
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和特点独具一格,其中屋顶作为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古建筑屋顶的种类。
一、斗拱式屋顶斗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屋顶形式。
它以梁柱结构为基础,通过斗拱相互支撑形成框架结构,再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斗拱式屋顶具有结构稳定、耐久性好、美观大方等优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歇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单坡面或双坡面倾斜屋面。
它由两个山墙相对而立,中间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歇山式屋顶适合于雨水较多的地区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渗透进入室内。
三、攒尖式屋顶攒尖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多坡面屋顶形式。
它由多个三角形坡面组成,呈现出攒尖的形状。
攒尖式屋顶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其造型优美、气势磅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四、拱券式屋顶拱券式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多个梯形或拱形构件组成,通过相互支撑形成框架结构,再用木质或石质材料铺设而成。
拱券式屋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结构稳定、美观大方等特点使其成为古代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之一。
五、琉璃瓦屋顶琉璃瓦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覆盖材料。
它由陶土制成,表面采用各种颜色和图案进行装饰。
琉璃瓦具有防水、防火、耐久性强等特点,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黄琉璃屋顶黄琉璃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由黄色琉璃制成,表面采用各种图案进行装饰。
黄琉璃屋顶在古代中国被广泛应用于宫殿、寺庙等重要建筑中,其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代表性建筑之一。
七、青瓦屋顶青瓦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覆盖材料。
它由陶土制成,表面呈现出淡蓝色或淡灰色。
青瓦具有防水、防火等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古建筑屋顶的种类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571444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2.png)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分类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可分为以下几类:
1.硬山式:这种屋顶一般为单坡,内坡为实墙,外坡为砖墙或石板,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材料的优点。
硬山式屋顶多用于民间建筑中。
2.悬山式:这种屋顶与硬山式类似,但屋面伸出在山墙之外,屋面分为前后两坡,而且前后两坡的屋面在山墙处相交。
悬山式屋顶不仅外观优美,而且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侵蚀墙体。
3.庑殿式:这种屋顶为前后左右四个坡面,且每个坡面的屋檐几乎全部暴露出来。
屋脊在四面交汇成一条直线,交汇处被称为屋脊交点。
这种屋顶的优点在于防水性能强,且外观庄重、气势恢宏。
4.歇山式:这种屋顶的特点是在屋顶的四角加建一个小的三角屋顶,歇山顶也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
在等级上,歇山顶仅次于庑殿顶。
5.卷棚式:这种屋顶没有明显的正脊,屋面前后两坡在一条水平线上。
卷棚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屋顶的附属建筑使用,例如在硬山、悬山或歇山的后面加上卷棚顶。
除此之外,还有盔顶、盝顶、扇形顶等特殊形式。
在实际的建筑中,不同的屋顶形式也会进行组合,如歇山和硬山的组合、歇山和悬山的组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
庑殿顶,即庑殿式屋顶,宋朝称“庑殿”或“四阿顶”,清朝称“庑殿”或“五脊殿”,日语称寄栋造(假名:よせむねづくり)是中国、日本、朝鲜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中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高于歇山式。
明清时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唐朝时和日本也见于佛寺建筑。
但在福建沿海地区和琉球的民居为了防风而采用庑殿顶。
庑殿顶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一说戗脊)共五脊组成,因此又称五脊殿。
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故又称四阿顶。
庑殿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上述屋顶之下,四角各加一条短檐,形成第二檐。
故宫的太和殿就是重檐庑殿顶,而故宫的英华殿、弘义阁、体仁阁则为单檐庑殿顶。
庑殿顶出现的很早,甚至早于歇山顶。
在殷商的甲骨文、周朝的青铜器、汉朝画像石与明器、北朝石窟中都可发现庑殿顶。
汉朝的阙楼和唐朝的佛光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建筑。
后来庑殿顶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常用于皇家建筑以及大型寺院、宫观。
清朝时期,庑殿顶只能用于皇家和孔子的宫殿,其中又以重檐庑殿顶最为尊贵。
但闽东沿海地区的民居因为防风需要也会用平缓的庑殿顶。
在日本,庑殿顶多见于东日本,又有“东屋”的别称。
琉球传统住宅受闽东文化影响,也使用庑殿顶。
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古建筑,例如日本的东大寺大佛殿、正仓院,韩国景福宫的城楼。
仿古建筑例如台北国家戏剧院与大直忠烈祠,香港仿唐建筑志莲净苑的大雄殿等。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即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顶。
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垂脊和戗脊,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
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的样式,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的样式。
歇山顶结合了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
山面有博风板,山花和博风之间有段距离,可形成阴影。
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还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
歇山顶屋脊上有各种脊兽装饰,其中正脊上有吻兽或望兽,垂脊上有垂兽,戗脊上有戗兽和仙人走兽,其数量和用法都是有严格等级限制的。
歇山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种,所谓重檐,就是在基本歇山顶的下方,再加上一层屋檐,和庑殿顶第二檐大致相同。
例如天安门、故宫的太和门、保和殿、慈宁宫、台北的圆山大饭店等就是重檐歇山顶,妙应寺山门、智化寺智化殿、台湾台北府城北门则为单檐歇山顶。
在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其中重檐歇山顶等级高于单檐庑殿顶,仅低于重檐庑殿顶,而单檐歇山顶低于单檐庑殿顶,只有五品以上官吏的住宅正堂才能使用,后来也有些民宅开始使用歇山顶。
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样式最早可见于汉阙石刻,在汉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顶。
现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筑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禅寺大殿。
到了宋、元时期,歇山顶已经大为流行,一些建筑物的单檐庑殿式主殿开始改为重檐歇山式,明代时重檐歇山更广为运用到殿宇建筑之中,超越单檐庑殿,成为仅次于重檐庑殿的最高等级建筑样式。
早期的歇山顶比较小,山墙侧透空,没有山花板,只有悬山式的博风板。
明清时期,由于官式做法使用采步金和草架柱子,因此出现了大歇山,同时,山面开始不透空,明朝时多用砖头垒砌山花,到了清朝才常在博风板里加上山花板。
而自明代以来,歇山式建筑日益高大,同时收山的尺度缩小、正脊的尺度加长,这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高峻凝重。
四面歇山顶的北京故宫角楼
由歇山顶的基本样式加以延伸,可以演变出四面歇山顶、卷棚歇山顶等变体。
所谓四面歇山顶是由两个歇山顶用十字脊的方式相交所构成的屋顶,也称歇山式十字脊顶,北京故宫的角楼是典型代表。
卷棚歇山顶是指没有正脊,而采用卷棚脊的方式建造的歇山顶,又称歇山式卷棚顶。
这种屋顶比较柔和,富于变化,常用于非正式的皇室离宫,例如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就多卷棚歇山。
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悬山”、“挑山”,又名“出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也传到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日语称切妻造(きりづまづくり)。
在古代,悬山顶等级上低于庑殿顶和歇山顶,仅高于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是东亚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一般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但也有无正脊的卷棚悬山式。
和硬山顶不同,悬山顶建筑两侧的山墙凹进屋顶,屋顶的檩伸出墙外,加博风板保护。
由于此类建筑的屋顶悬伸外挑于山墙之外,故名悬山顶或挑山顶。
悬山顶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样式,但在唐朝以前并未用于重要建筑。
和硬山顶相比,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则多硬山。
日本有些悬山顶建筑的入口设于山墙,日语又把山墙称为“妻”(つま),因此这种建筑样式称为“妻入り”(つまいり)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在等级最低,低于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
根据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住宅的正堂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而宫墙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
硬山顶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
和悬山顶不同,硬山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两侧山墙把檩头全部包封住,由于其屋檐不出山墙,故名硬山。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朝的《营造法式》中未见记载。
可能随着明、清时期广泛使用砖石构建房屋,硬山顶才得以大量采用。
和悬山顶相比,硬山顶有利于防风火,而悬山顶有利于防雨,因此北方民居多硬山,南方则多用悬山。
卷棚顶,即卷棚式屋顶,又称元宝顶,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
卷棚顶是两坡出水,其特征在于前后两坡相接处没有明显外露的正脊,而是成弧线曲面。
根据左右山墙的悬山式和硬山式不同,卷棚顶可分为悬山卷棚、硬山卷棚,另外,卷棚顶也可以是歇山式,因此可以看作是歇山、悬山、硬山的变形。
卷棚顶线条流畅、风格平缓,因此多用于园林建筑,在宫殿中也多用于太监、佣人等所居的边房。
承德避暑山庄宫殿区建筑都采用了卷棚顶,以表现此为离宫,和正式宫廷相区分。
攒尖顶,即攒尖式屋顶,宋朝时称“撮尖”、“斗尖”,清朝时称“攒尖”,是汉字文化圈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日语称宝形造。
其特点是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该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
在日本则常用于茶室。
攒尖顶的垂脊和斜面多向内凹或成平面,若上半部外凸下半部内凹,则为盔顶。
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按形状可分为角式攒尖和圆形攒尖,其中角式攒尖顶有同其角数相同的垂脊,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式样。
圆形攒尖则没有垂脊,尖顶由竹节瓦逐渐收小。
故宫的中和殿为四角攒尖,天坛祈年殿为圆形攒尖。
十字脊顶是中国、朝鲜传统建筑的一种屋顶形式,是由两个屋顶垂直相交而成,可以是悬山式,也可以是歇山式。
《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很多民居采用十字脊顶,其山面多采用悬山顶。
后来宋代的《金明池夺标图》就出现了歇山式的十字脊顶,即四个山面都是歇山式,故又称“四面歇山顶”。
盝顶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顶部有四个正脊围成为平顶,下接庑殿顶。
盝顶在金、元时期比较常用,元大都中很多房屋都为盝顶,明、清两代也有很多盝顶建筑。
例如明代故宫的钦安殿、清代瀛台的翔鸾阁就是盝顶。
盔顶是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没有正脊,各垂脊交会于屋顶正中,即宝顶。
在这一点上,盔顶和攒尖顶相同,所不同的是,盔顶的斜坡和垂脊上半部向外凸,下半部向内凹,断面如弓,呈头盔状。
盔顶多用于碑、亭等礼仪性建筑。
南宋人所作的《宫苑图》(传为唐朝人所作)中就有盔顶建筑。
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是湖南的岳阳楼。
囤顶,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之一,其特征是屋顶略微拱起呈弧形,前后稍低、中央稍高,房屋左右两侧山墙有的会凸出于屋顶,凸出部分会被砌成弧形。
囤顶房屋的排水效果较平顶佳,还可以防御风沙。
主要是中国东北地区一带常用,由于在冬天气候寒冷时常会下雪,这样设计的屋顶可避免过多的雪在房顶上堆积,减少屋顶的载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