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歌手大赛 8教案 XXX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手大赛》这个数学课题,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知道一首歌的歌词有多少字;2.能够用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计算出某个歌手演唱的歌曲长度;3.培养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4.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1.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2.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歌手大赛》课题教案;2.一些歌曲的歌词,每首歌曲的歌词长度不同;3.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上课前,教师可以找一些比较有名的歌手的歌曲,播放一段片段让学生猜测这首歌的名称和歌词长度。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2. 正式教学2.1 让学生计算歌词长度将一首歌曲的歌词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计算出这首歌曲的歌词长度。
这里面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即:歌词长度 = 字数× 平均单词长度其中,平均单词长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当调整,比如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认为一个单词的平均长度在4个字符左右。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歌词长度。
2.2 让学生算出某个歌手演唱的歌曲长度将一些歌手的演唱曲目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计时器的帮助下,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算出某个歌手演唱这首歌曲的长度。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可以通过让学生将长度转化为时间的形式,比如3分25秒,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歌曲长度。
3. 总结归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思考,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体会通过《歌手大赛》这个数学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歌词长度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维反应速度。
通过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教案:歌手大赛课程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歌手大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 计算规则:运算顺序、括号的使用、运算符的优先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歌手大赛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的四则运算知识,为后续比赛做好准备。
二、比赛准备(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队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
2. 教师发放比赛题目,每组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准备比赛。
三、比赛进行(20分钟)1. 每组学生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计算,队长负责记录结果。
2. 教师随机抽取一组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计算结果。
3. 教师根据计算结果和表演情况进行评分,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
四、比赛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比赛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2. 教师针对比赛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2. 学生在课后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歌曲进行演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比赛的形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得到了培养。
2. 学生在比赛过程中积极参与,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3.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
4. 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了培养。
教学反思:1. 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2.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数学知识。
以上是根据您提供的标题“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编写的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歌手大赛》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歌手大赛》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采用《歌手大赛》这一生动有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基本操作,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比较和分类的概念;2.掌握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3.能够使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内容一:理解比较和分类的概念步骤一:介绍比较和分类的概念活动1:老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比较和分类的概念。
活动2:老师通过图片、物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比较和分类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步骤二:通过样例分析比较和分类的应用活动1:通过举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和分类的用途和目的。
活动2: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歌手大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比较和分类的概念与方法。
内容二:掌握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步骤一:介绍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活动1:通过图像、语言、举例等多种形式,呈现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
活动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比较和分类的基本过程。
步骤二:练习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活动1:配合常见物品如纸张、笔、水杯等,让学生自主练习比较和分类的基本方法。
活动2:引导学生自主查找日常生活中比较和分类的事例并加以总结。
内容三:使用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步骤一:介绍比较和分类的实际应用活动1:通过多种实例,展示日常生活中比较和分类的具体应用,如超市货架分类、图书分类等。
活动2:结合实际情境,如运动会的护栏分类,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比较和分类概念的理解。
步骤二: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动1: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和分类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活动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以非常规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知识掌握: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上教学练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度等指标,评估学生对比较和分类概念、基本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掌握情况。
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我们在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课程中,将增加一项新的教学活动:歌手大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们唱歌、编曲和评分,来让他们理解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数学计算、数据整理、图形分析等,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计算的基本技能。
2、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提高表演和创意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数字计算在本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数字计算的题目,如加减乘除、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这些计算题目旨在让孩子们熟悉数学计算,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概念。
2、图形分析我们将提供一些图形题目,如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
这些题目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用途,并帮助他们分析和组织数据。
3、编曲和歌唱我们将让孩子们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曲和歌唱。
我们将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歌曲范本,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创作自己的歌曲。
4、评分我们将让孩子们进行评分。
孩子们将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并从中学会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四、教学步骤1、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在课堂上,老师将讲述这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并向孩子们介绍数字计算、图形分析等相关概念和技能。
2、讲解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基础知识老师将讲解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以及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图形的特点和用途。
3、让孩子们进行歌曲编曲和歌唱老师将带领孩子们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歌曲编曲和歌唱。
孩子们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创作自己的歌曲。
4、让孩子们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孩子们将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并从中学会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五、评估方法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1、考核他们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术语,并能够简单地理解和运用。
2.学会用小括号表示音高的高低。
3.培养学生主动了解并欣赏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观看音乐选秀比赛的视频片段,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音乐大赛以及音乐大赛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讲解1.让学生学会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术语,例如:音高、音符、节拍、节奏等等。
2.让学生学会用小括号表示音高的高低,例如:(do)、(re)、(mi)、(fa)、(so)、(la)、(si)。
3.通过对歌曲《歌手大赛》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歌曲的节奏和曲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三、练习1.根据老师所唱的(单)、(双)、(三全音)、(四全音)、(五全音)、(六全音)、(七全音)来学习书写音符。
2.通过听歌并打节拍的方式,让学生感知歌曲的节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四、欣赏采用先听后说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歌手大赛》这首歌曲,从中领悟出歌曲的精髓,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热情。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音乐大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拥有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资源:1.视频片段:音乐选秀比赛2.教学工具:乐器、黑板3.课堂作品:练习写音符4.歌曲《歌手大赛》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可以通过写音符来进行音乐的表达,能够欣赏音乐,并且能够在欣赏中学习,从而更好地了解音乐的精髓。
同时,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
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
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生:(急切的)“想!”(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谁能得第一呢?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歌手大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97页,第三章《图形的变化》的第三节《轴对称》。
我们将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理解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剪刀、彩纸。
学具:剪刀、彩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窗户、剪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存在一个轴,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关于轴对称。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兔子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贴在练习本上。
同时,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
5. 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让学生用彩纸剪出自己的轴对称设计,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物等,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所有的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一个圆无论怎么折,都是轴对称图形。
()(3)一个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2. 选择题:A. 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圆D. 正方形(2)一个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A. 一条B. 两条C. 无数条D. 不确定答案:1. (1)√ (2)√ (3)×2. (1)C (2)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手大赛》中的加减法应用题。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运算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歌手大赛”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
(2)引出歌手大赛评分环节,介绍评分规则:每位歌手的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2.新课导入(1)展示教材中的《歌手大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找出关键数据。
3.探讨求解(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加减法求出每位歌手的得分?4.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实际操作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列出算式并求解。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炼关键点,板书运算规律。
6.练习巩固(1)教材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反馈。
7.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8.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教材练习题:第1、2、3题。
2.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后,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歌手大赛的兴趣。
2.在探讨求解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反馈。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歌手大赛评分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基本的音乐素养,学会欣赏音乐;2.发现歌曲中的数学元素,学会用数学来描述音乐;3.加强组织协作能力,体验歌唱比赛。
教学重点1.了解歌曲中的节拍、拍子、行头等;2.学会用分数来描述歌曲节奏;3.加深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选取一首通俗易懂的歌曲,向学生介绍歌曲风格和歌词意义,并进行一次整首歌曲的欣赏。
2.音乐素养讲解英文单词及拼音:beat 节拍 / measure 拍子 / rhythm 韵律 / accent 重音 / tempo 速度 / melody 旋律 / harmony 和声通过学习英语单词及其拼音,让学生对音乐中的基本元素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
3.数学元素分析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基本元素,如:节拍、拍子、行头、重音等,学生可以用数学的方式来描述歌曲的节奏。
例如,一首三拍子的歌曲,第一拍比较重,第二和第三拍比较轻柔,可以用分数来描述为“一、二、三;一、二、三;一、二”或“1/4、1/4、1/2;1/4、1/4、1/2;1/4、1/2”,让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4.组织歌唱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选择一首歌曲,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努力来进行编排和演唱,最后由全班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具创意奖。
教学方法1.演示法2.情景教学法3.合作学习法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评价2.学生表现评价3.教学实效评价课件和资料收集1.通俗易懂的歌曲2.音乐相关图片和视频3.相关的音乐素材及其介绍总结通过这次教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欣赏音乐,了解音乐中的数学元素,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了组织协作能力,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力量。
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组织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统计》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本节课通过一场歌手大赛,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以学生喜爱的歌手大赛为背景,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表示数据。
但是,学生在整理和分析数据方面还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歌手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据。
2.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整理和表示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统计知识。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手大赛的相关资料,包括参赛选手的照片、歌曲等信息。
2.学生准备调查工具,如问卷调查表、记录本等。
3.教学课件和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歌手大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歌手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节课的任务:帮助我们班的歌手们收集比赛数据,为他们加油助威。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参赛选手,进行数据收集。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教案:歌手大赛课程名称: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加深对整数乘除法的理解,提高计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整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整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整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算器。
3.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整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数乘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整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 每组选择一位歌手,并为其设计一场歌手大赛。
3. 学生需要计算每位歌手的得分,并计算出最终的比赛结果。
4.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介绍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2. 引导学生讨论整数乘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 总结整数乘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2. 鼓励学生将整数乘除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乘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小组活动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整数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整数乘除法,提高数学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算式中加减数的交换律;2.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分组合作,提高集体协作精神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数学寓教于乐,通过歌曲《歌手大赛》的引入,寓教于乐,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歌曲歌词如下:不进退步不会掉队打败对手才是胜利的道别忘了欢呼声一起合唱你我他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歌手大赛》唱段,让学生听一遍,并思考如何将歌曲内容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2.讲授知识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内容:加、减、乘、除和加减法的交换律。
然后,教师以一道例题为例,让学生体会加减法交换律的特点。
如下:小明手里有 15 元钱,他又收到了 10 元钱,请问他现在共有多少钱?教师讲解说,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一:先用 15 加上 10,再得到答案。
15+10=25方法二:先用 10 加上 15,再得到答案。
10+15=25所以,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加法中,加数交换后得到的和也是相同的。
3.分组活动教师宣布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4 到 5 名同学。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将小组分成几个类型,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支持者。
支持者的职责是带领小组进行活动,给予小组情感上的支持,让小组成员更好地合作。
小组活动的内容是,在一个组织有序的情况下,学生们尽量提出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教师会在活动结束后,为每个小组评分,以奖励其中的优秀表现。
小组示例题目如下:“众数”是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如果有以下这个数据:1,2,3,4,4,4,5,5,6,6,6,6,请问这个数据中的众数是多少?4.展示结果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解释各小组的答案的特点,让学生分析这些答案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我们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中学习教材第十章《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图表”。
具体内容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绘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统计图表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难点:学生能理解统计图表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示例,以及一些关于歌手大赛的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歌手大赛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如“有多少名选手?”、“他们的年龄分布如何?”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统计图表来解决问题。
2. 讲解统计图表:我会给学生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关于歌手大赛的例题,如“请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选手的年龄分布”,并引导学生 stepstep 地解决这道题目。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关于歌手大赛的数据,让他们自己绘制统计图表,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道关于歌手大赛的作业,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板书内容将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数据:12岁:8人13岁:12人14岁:15人15岁:10人答案:根据给定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不同年龄段的选手所占比例。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歌手大赛这一主题下,我将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
教材章节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77页至第78页,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学生们将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数线、分母、分子等。
我们还将学习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分数化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计算。
3.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水果分给几个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演示如何用分数表示一份或几份。
3. 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答案:一个苹果可以表示为2/2个,一块蛋糕可以表示为8/8块,一本书可以表示为1/1本。
答案:1/4 + 1/4 = 2/4 = 1/2,3/4 1/2 = 3/4 2/4 = 1/4,2/3 + 1/6 = 4/6 + 1/6 = 5/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数知识。
拓展延伸: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烹饪、购物等方面。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8教案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8教案北师大版(XXX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歌手大赛8教材概述:《歌手大赛》是小学(XXX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六课时,是一节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分数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一种是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综合列式计算。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教师可以给学生稍作解释。
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学生的数学研究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研究需求。
有效的数学研究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啧序,并正确计算。
2.挑选简便的方法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到运算。
3.应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办理实践问题,感触感染它与日常糊口的亲昵联系。
讲授重点:把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XXX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这个“专业得分”是什么意义?“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义?你们知道吗?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五号选手九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0.40分总分:9.43分(2)学生收集信息(3)学生提出问题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其中一个问题: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2.办理问题(1)估一估师: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学生估计,教师强调一下估计的方法。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歌手大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出自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第9章,主题是"几何图形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海报中运用了哪些几何图形。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我会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我会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我会分发练习本,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基本几何图形的练习题目。
这些题目包括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四、小组讨论(5分钟)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如何运用基本几何图形来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
每个小组会选择一种几何图形作为主要元素,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会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会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基本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并写一段文字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手大赛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并进行了相关的练习和创作活动。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8课时 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第8课时歌手大赛教材第16~17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景,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能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景导入。
师出示课件教材第16页情景图。
同学们曾经看过歌手大赛吗?图中的“专业得分”是什么意思?“综合素质得分”又是什么意思?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师:你们认为哪位选手表现得更好一些?生:通常人们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
师:怎样判断哪位选手总分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探究新知1.师出示课件教材第16页问题一。
学生独立列式,先进行估算,再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集体汇报。
2.师出示课件教材第16页问题二。
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列式独立计算,再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算法,指名学生汇报。
生1:根据已知条件知:5号选手的总分是9.43分,只要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总分进行比较,9号选手的总分是:8.65+0.40=9.05(分),9.43-9.05=0.38(分),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生2:也可以分别比较他们的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再比较最后的总得分。
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比9号选手低,8.65-8.55=0.10(分),5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比9号选手高:0.88-0.40=0.48(分),所以5号选手的总分比9号选手高0.48-0.10=0.38(分)。
师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9.43-(8.65+0.40)师:在这个算式里用了小括号,想一想为什么要加小括号?生: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反馈:9.43-(8.65+0.40)=9.43-9.05=0.38(分)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面的。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设计说明1.提倡算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算法,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优化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纸卡图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这个节目吗?(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比赛片段)师:比赛总是激动人心的,看!我们这也有一场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谁能获得冠军呢?(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5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1.引导学生理解“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含义。
(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2.导入:谁一举夺冠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手大赛中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探究1.提出估算问题。
谁能估算一下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2.提出计算问题。
师:谁的总分高?高多少?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算法一:8.65+0.40=9.05(分)9.43-9.05=0.38(分)算法二: 9.43-(8.65+0.40)=9.43-9.05=0.38(分)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歌手大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3. 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详细讲解歌手大赛的规则,确保学生理解。
步骤二: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0分钟)1. 复习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步骤三: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位歌手。
2. 每组需要计算自己的得分,包括基本分和加分。
3.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计算得分的问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计算得分的准确性,评价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节奏。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比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邀请家长参与歌手大赛,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PPT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例题PPT3. 歌手大赛的得分计算表格教学时间安排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10分钟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0分钟3. 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30分钟4. 教学评价:10分钟5. 教学反思:10分钟6. 教学延伸:10分钟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 8教案 XXX版
先看两位选手的专业得分,哪位高一些?五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55分,九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8.65分,所以九号选
手的专业得分高一些。
再看综合素质得分,哪位高一些?五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九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是0.40分,所以五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高一些。
那么,谁的总分高呢?
2)分步列式计算
师:我们可以用分步列式计算来求解。
先算出两位选手的专业得分之和,再算出两位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之和,最后将两个和相加,就是两位选手的总分了。
请跟我一起计算。
五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五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
0.88分=9.43分
九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65分+九号选手的综合素质得分
0.40分=9.05分
所以,五号选手的总分高,高0.38分。
3)综合列式计算
师:我们也可以用综合列式计算来求解。
请跟我一起计算。
8.55+0.88)-(8.65+0.40)=0.38
所以,五号选手的总分高,高0.38分。
三、拓展探究
师:我们刚才研究了两种计算方法,分步列式计算和综合列式计算。
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呢?为什么?
学生:综合列式计算更简便,因为只需要将两个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师:很好,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练一下,看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掌握了两种计算方法:分步列式计算和综合列式计算。
通过歌手大赛的情境,我们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进行评估,而教师需要强调估计的方法。
为了确定谁的表现更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会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相加来进行判断。
为了得出准确的结果,学生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然后与同桌交流如何解决。
在全班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口述他们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在黑板上记录不同的解法。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将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相加来进行判断。
另外,学生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如减法,来计算得分。
教师需要强调不同解决方法的运算顺序,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可以尝试解决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并独立完
成该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