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四篇

合集下载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

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歌手大赛》这个数学课题,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知道一首歌的歌词有多少字;2.能够用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计算出某个歌手演唱的歌曲长度;3.培养学生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4.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1.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2.口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歌手大赛》课题教案;2.一些歌曲的歌词,每首歌曲的歌词长度不同;3.计时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上课前,教师可以找一些比较有名的歌手的歌曲,播放一段片段让学生猜测这首歌的名称和歌词长度。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2. 正式教学2.1 让学生计算歌词长度将一首歌曲的歌词放在黑板上,让学生计算出这首歌曲的歌词长度。

这里面提供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即:歌词长度 = 字数× 平均单词长度其中,平均单词长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段适当调整,比如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认为一个单词的平均长度在4个字符左右。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歌词长度。

2.2 让学生算出某个歌手演唱的歌曲长度将一些歌手的演唱曲目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在计时器的帮助下,通过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算出某个歌手演唱这首歌曲的长度。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可以通过让学生将长度转化为时间的形式,比如3分25秒,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歌曲长度。

3. 总结归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思考,及时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肯定。

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体会通过《歌手大赛》这个数学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了歌词长度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思维反应速度。

通过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数学知识相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了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数学能力,同时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我们在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课程中,将增加一项新的教学活动:歌手大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让孩子们唱歌、编曲和评分,来让他们理解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概念和技能,如数学计算、数据整理、图形分析等,同时也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计算的基本技能。

2、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3、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提高表演和创意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数字计算在本教学活动中,我们将提供一些数字计算的题目,如加减乘除、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这些计算题目旨在让孩子们熟悉数学计算,并帮助他们理解数字的概念。

2、图形分析我们将提供一些图形题目,如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

这些题目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用途,并帮助他们分析和组织数据。

3、编曲和歌唱我们将让孩子们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曲和歌唱。

我们将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歌曲范本,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创作自己的歌曲。

4、评分我们将让孩子们进行评分。

孩子们将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并从中学会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四、教学步骤1、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在课堂上,老师将讲述这次活动的背景和目的,并向孩子们介绍数字计算、图形分析等相关概念和技能。

2、讲解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基础知识老师将讲解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平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以及柱形图、折线图和饼状图等图形的特点和用途。

3、让孩子们进行歌曲编曲和歌唱老师将带领孩子们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歌曲编曲和歌唱。

孩子们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创作自己的歌曲。

4、让孩子们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孩子们将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分,并从中学会如何评价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五、评估方法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1、考核他们数字计算和图形分析的能力。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歌手大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出自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的第9章,主题是"几何图形的认识"。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识别和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海报中运用了哪些几何图形。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我会在黑板上画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征。

2. 我会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这些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我会分发练习本,让学生完成一些关于基本几何图形的练习题目。

这些题目包括识别和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运用几何图形进行创作和解决问题。

四、小组讨论(5分钟)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如何运用基本几何图形来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

每个小组会选择一种几何图形作为主要元素,并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每个小组会展示他们的设计作品,其他学生和老师会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基本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歌手大赛的宣传海报,并写一段文字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答案:略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手大赛这个实际情境,让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并进行了相关的练习和创作活动。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优秀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下册《歌手大赛》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如何将分数应用于实际情境。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分数相关知识,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解决类似歌手大赛评分的问题,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此外,本案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人文关怀融入教学,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小组活动。
2.小组内共同探讨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分工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3.各小组展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促使他们自我成长。
3.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通分、约分的技巧。
4.结合歌手大赛评分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加深对分数加减运算的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道与分数加减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2.各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激发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将分数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例如在歌手大赛评分中运用分数表示评委的评分和计算选手的总分。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精选4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

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

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

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生:(急切的)“想!”(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谁能得第一呢?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小学数学教案歌手大赛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和运用小学数学知识。

2. 能够通过歌手大赛活动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数学运算(加减乘除)
2. 分数的认识和应用
3. 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数学题目卡片
2. 歌手大赛奖品
3. 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介绍活动内容:今天我们要进行一场歌手大赛,但是这次比赛不仅考察歌唱技巧,还要考察大家的数学知识哦!
2. 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歌手大赛。

比赛分为数学题环节和歌唱环节。

3. 数学题环节:老师随机抽取数学题卡片,由选手进行回答,回答正确则得分,回答错误则扣分。

4. 歌唱环节:每个小组的代表进行歌唱表演,评分由全班学生投票决定。

5. 最终评选:根据数学题得分和歌唱表演得分进行综合评定,颁发奖品给获胜小组。

6. 总结活动: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活动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运用数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
1. 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2. 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3. 学生是否对数学知识有进一步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延伸:
通过歌手大赛活动,可以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数学游戏和竞赛,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歌手大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97页,第三章《图形的变化》的第三节《轴对称》。

我们将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理解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剪刀、彩纸。

学具:剪刀、彩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的轴对称图形,如衣服、窗户、剪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知识点讲解:通过PPT展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解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即存在一个轴,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关于轴对称。

3.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蝴蝶、兔子等,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贴在练习本上。

同时,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轴对称图形。

5. 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让学生用彩纸剪出自己的轴对称设计,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物等,然后贴在黑板上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特点及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所有的正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一个圆无论怎么折,都是轴对称图形。

()(3)一个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

()2. 选择题:A. 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圆D. 正方形(2)一个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A. 一条B. 两条C. 无数条D. 不确定答案:1. (1)√ (2)√ (3)×2. (1)C (2)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创造自己的轴对称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1.学习《歌手大赛》中的加减法应用题。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掌握运算规律。

2.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歌手大赛”为主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

(2)引出歌手大赛评分环节,介绍评分规则:每位歌手的得分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2.新课导入(1)展示教材中的《歌手大赛》例题,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找出关键数据。

3.探讨求解(1)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加减法求出每位歌手的得分?4.实践操作(1)教师出示实际操作题,要求学生在纸上列出算式并求解。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提炼关键点,板书运算规律。

6.练习巩固(1)教材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反馈。

7.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拓展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8.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教材练习题:第1、2、3题。

2.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后,请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歌手大赛的兴趣。

2.在探讨求解环节,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反馈。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通过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在模拟歌手大赛评分过程中,理解加减法的应用。

启发孩子创意: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启发孩子创意: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能够有效的启发孩子们的创意和想象力,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非常有趣和成功的教案,就是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活动,旨在:1.培养学生音乐音感,让他们在做数学运算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身心的愉悦;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在做数学题目时的自信心和热情。

二、活动内容1.班级分组,每一组选择一首流行歌曲,根据歌曲的曲调和旋律,改编出一首数学歌曲;2.每个小组需要在两周内完成改编歌曲的作曲和填词,并准备好演唱的音响和舞台表演的道具;3.每个组之间进行比赛,评选出环节最佳组,评分口径包括:歌词创新度和曲调节奏的节奏感、演唱和舞台表演的整体效果。

三、活动步骤1.活动前期准备在活动开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如音符、节拍、节奏等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选择一首旋律简单、容易被改编的歌曲,如童谣或者儿歌等。

2.学生分组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至少要有5人以上。

根据学生们的兴趣,趣味性和能力,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作为改编的模板,并按照学生的程度划分不同的难度级别。

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歌唱、配乐、舞蹈等不同角色,以更好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

3.制定计划,开始创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己部分的计划,和同组成员一起开展创作。

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和各种工具,来了解更多的资料和技巧,以便于更好地完成创作。

4.实践演习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的实践演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曲调和节奏以及配合舞步表演的基本技巧。

在课堂上进行灵活的指导和跟进,增强学生的乐趣和信心。

5.呈现形式和比赛当所有的小组准备好后,在课堂上进行呈现。

对于每一个小组,我们都可以通过街舞、独唱、二重唱以及对比赛时间进行分组展示。

评选出最佳组,颁发奖项,并提供互动性的反馈和感谢词。

四、教务评估1.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表现有很大的进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歌手大赛》北师大版
-引导学生通过统计图分析,提出问题、假设和结论,形成逻辑思维链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歌手大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统计数据的情况?”比如,你们可能参加过班级的投票选举,或者帮助父母统计家庭开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图的奥秘。
在讲授环节,我尝试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是比较有效的。但我也意识到,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用更直观的方式来进行解释,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能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一点,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设置一些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数学思维:在观察、分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进行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3.实践应用:将所学的统计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4.团队合作:分组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分享的团队协作能力。
5.问题解决:通过解决歌手大赛投票问题,激发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寻找解决方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比如如何利用统计图来优化决策。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歌手大赛(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与歌手大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3. 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歌手大赛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详细讲解歌手大赛的规则,确保学生理解。

步骤二: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0分钟)1. 复习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 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步骤三: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位歌手。

2. 每组需要计算自己的得分,包括基本分和加分。

3. 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计算得分的问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团队合作能力。

2. 检查学生计算得分的准确性,评价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节奏。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个类似的比赛,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邀请家长参与歌手大赛,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PPT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例题PPT3. 歌手大赛的得分计算表格教学时间安排1. 歌手大赛的背景和规则介绍:10分钟2. 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0分钟3. 应用分数、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歌手大赛中的问题:30分钟4. 教学评价:10分钟5. 教学反思:10分钟6. 教学延伸:10分钟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歌手大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算式中加减数的交换律;2.通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分组合作,提高集体协作精神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数学寓教于乐,通过歌曲《歌手大赛》的引入,寓教于乐,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歌曲歌词如下:不进退步不会掉队打败对手才是胜利的道别忘了欢呼声一起合唱你我他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歌手大赛》唱段,让学生听一遍,并思考如何将歌曲内容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2.讲授知识教师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前面几节课的知识内容:加、减、乘、除和加减法的交换律。

然后,教师以一道例题为例,让学生体会加减法交换律的特点。

如下:小明手里有 15 元钱,他又收到了 10 元钱,请问他现在共有多少钱?教师讲解说,我们可以用以下两个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一:先用 15 加上 10,再得到答案。

15+10=25方法二:先用 10 加上 15,再得到答案。

10+15=25所以,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看出,在加法中,加数交换后得到的和也是相同的。

3.分组活动教师宣布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 4 到 5 名同学。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将小组分成几个类型,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支持者。

支持者的职责是带领小组进行活动,给予小组情感上的支持,让小组成员更好地合作。

小组活动的内容是,在一个组织有序的情况下,学生们尽量提出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教师会在活动结束后,为每个小组评分,以奖励其中的优秀表现。

小组示例题目如下:“众数”是指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如果有以下这个数据:1,2,3,4,4,4,5,5,6,6,6,6,请问这个数据中的众数是多少?4.展示结果教师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答案,并解释各小组的答案的特点,让学生分析这些答案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分享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大小关系。

2.学会把题目中的题意转换成数学符号,更好地理解问题。

3.学习利用假设来解决数学问题。

4.锻炼动脑能力,提高思维速度。

二、教学重点1.数字大小比较。

2.多步骤的问题转换和求解。

3.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难点1.数字比较方法的灵活运用。

2.综合题目的综合求解。

3.对问题的多样性的应变。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节目吗?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歌手大赛”来学习数字比较和多步骤的问题转换,一起加入游戏吧!我们来听一首歌曲,这首歌曲你们听过吗?请在听完后,写下你对这首歌的感受。

2.基础知识讲解(1)数字大小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和纸,从小到大,读数题目,将数字从小到大排列。

例如:多少米:10,5,24,12排列后:5,10,12,24小数比较大小时,比如:2.53<2.59,因为3>9,2.53<2.59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例子,自行分析差别并学习数字比较的方法。

(2)多步骤的问题转换和求解有时候,我们会碰到问题,需要将两个或更多的问题进行比较选择最好的答案。

例如:一些人打算买钢琴。

他们看到了三个品牌和三个价格。

如果他们想要买价格最好的钢琴,该怎么办呢?如果没有价格资料,他们怎么比较钢琴呢?通过将所有的品牌和价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最佳选项,可以获得最好的答案。

同学们可以自己动手尝试。

3.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根据课堂所学,分组讨论如下问题:Q1: 你最喜欢的歌曲是什么?为什么?Q2:你喜欢的歌手有哪些?为什么?(2)实际例题小雅和小智都参加了一场歌唱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每一个歌曲的分数是用1至10分来评分的,而每个评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不同。

请你阅读下面的问题,并解决这个问题。

问题:问题1:小雅和小智唱三首歌,在这三个项目中得到的最高分数是多少分?问题2:小雅唱歌获得了38分,比歌手B获得的分数多6分,你能算出歌手B获得了多少分吗?问题3:如果小雅的成绩被分配成20%的第一首歌,35%的第二首歌和45%的第三首歌,他得了多少分?(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Q1:如果没有问题的公式,如何解决问题?Q2:如果现在还有一个歌唱比赛的题目需要你解决,你会如何处理?(4)课外练习请同学们自己搜寻若干数学问题进行解决,并表格整理本次学习所收获的知识。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教案)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 (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我们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歌手大赛》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中学习教材第十章《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图表”。

具体内容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识别与绘制。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统计图表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难点:学生能理解统计图表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示例,以及一些关于歌手大赛的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歌手大赛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如“有多少名选手?”、“他们的年龄分布如何?”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统计图表来解决问题。

2. 讲解统计图表:我会给学生讲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关于歌手大赛的例题,如“请绘制一个条形统计图,表示选手的年龄分布”,并引导学生 stepstep 地解决这道题目。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关于歌手大赛的数据,让他们自己绘制统计图表,并进行分析和判断。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道关于歌手大赛的作业,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统计图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利用板书来展示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板书内容将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数据:12岁:8人13岁:12人14岁:15人15岁:10人答案:根据给定的数据,我们可以绘制一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不同年龄段的选手所占比例。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歌手大赛》教案设计范文设计说明1.提倡算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算法,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优化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学生准备纸卡图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这个节目吗?(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比赛片段)师:比赛总是激动人心的,看!我们这也有一场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谁能获得冠军呢?(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5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1.引导学生理解“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含义。

(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2.导入:谁一举夺冠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手大赛中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探究1.提出估算问题。

谁能估算一下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是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2.提出计算问题。

师:谁的总分高?高多少?该怎样计算呢?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算法一:8.65+0.40=9.05(分)9.43-9.05=0.38(分)算法二: 9.43-(8.65+0.40)=9.43-9.05=0.38(分)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歌手大赛》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歌手大赛》 北师大版

《歌手大赛》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综合实践活动。

本活动旨在通过模拟歌手大赛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本册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歌手大赛的规则,理解评分标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分。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使其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合理推断。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其沟通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手大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2.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4. 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歌手大赛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规则:教师详细讲解歌手大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确保学生理解。

3. 分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4. 数据收集:各小组收集参赛选手的得分数据,填写统计表。

5. 数据整理: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6. 数据分析:各小组分析数据,找出最高分、最低分、差距等,进行合理推断。

7. 评分:各小组根据评分标准,为参赛选手打分,填写评分表。

8. 结果公布:教师汇总各小组的评分,公布最终结果。

9.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分享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歌手大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能力。

3. 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能否从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合理推断。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沟通与表达能力。

5. 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本次《歌手大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让孩子爱上数学

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案:让孩子爱上数学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字和运算符号的理解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演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学准备:1.根据学生兴趣和年级特点设计合适的数学歌曲2.准备音乐器材和音乐伴奏3.准备数学题目和答案,为比赛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形式:听音乐,猜数字游戏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步骤:1.教师播放数学歌曲,鼓励学生跟唱2.给学生出示计算题目,让学生猜对答案所需的数字3.学生回答后,教师检查答案,给出正确答案,并解释计算方法二、任务布置活动形式:介绍比赛规则,分组,任务布置目的:让学生明确比赛目的和规则,分组并布置比赛任务步骤:1.教师介绍比赛规则和细节2.按照年级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设计一首关于数学的歌曲3.小组内分工合作,确定歌曲的内容和编排三、歌曲制作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制作数学歌曲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步骤:1.小组内分工合作,确定歌曲的内容和编排2.利用音乐创作软件或乐器伴奏创作歌曲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演唱自己的歌曲四、比赛筹备活动形式:比赛前的筹备目的:准备比赛所需的道具和音响设备步骤:1.教师指导学生准备比赛所需的道具和音响设备2.对比赛进行全面温习,提高演出水平五、比赛演出活动形式:学生展示自己的歌曲目的: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和数学能力步骤:1.学生按照小组轮流演唱自己的数学歌曲2.评委根据学生歌曲创意、音准、节奏、台风等打分3.评出本次比赛的胜出小组,并颁发奖项六、总结活动形式:听取学生的反馈目的:总结学习成果,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步骤:1.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好处或收获进行反思和总结2.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3.宣布下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和发展总结:通过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育教学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合作精神,综合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充分展示学生精神风貌和创新思维,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

让孩子充满乐趣学数学《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

让孩子充满乐趣学数学《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

《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让孩子充满乐趣学数学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必备环节,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数学教学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导致许多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大不如前。

所以,为了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

《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数学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数学概念和娱乐因素融为一体,给孩子们带来了乐趣和启发。

本篇文章将介绍该教案的特点和实施方法,以帮助父母和老师更好地让孩子充满乐趣地学习数学。

一、教案特点《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注重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它采用了一系列新颖的教学方法,包括数学思维游戏、数学竞赛和音乐竞赛等。

让孩子们在玩游戏、比赛中通过数学得到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该教案也非常注重实用性。

它选取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如足球比赛分数统计、超市购物结账、交通工具速度计算等等。

这些知识点相对简单但非常实用,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该教案也注重了合作学习。

在竞赛、游戏等活动中,孩子们需要分组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二、教案实施方法1.制定教学计划老师需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计划。

该计划应当详细阐述每个要讲的知识点、所需时间和相关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也应该围绕教学计划,设计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乐趣比赛、团队合作、数学思考等等,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与孩子们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与孩子们进行互动。

可以通过提问、解释和讨论等方法与孩子们建立紧密的联系,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同时,在讲解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出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应用,让孩子们通过感性思维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3.组织竞赛和游戏通过竞赛和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用歌曲唱出数学知识《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

用歌曲唱出数学知识《歌手大赛》四年级数学教案

近年来,借助歌曲教授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作为一种能够触及人们情感的媒介,音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中国,这种以歌曲为媒介的教育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实践。

其中,由北京卫视推出的《歌手大赛》更是在数字化时代中掀起了一股数学教育新浪潮。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歌手大赛》中四年级数学教案的实践效果。

一、教案简介1、教学目标:通过《歌手大赛》中的歌曲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在观看《歌手大赛》时,教师给学生准确的数学概念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3、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四年级学生,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核心歌曲为《快乐九九乘法表》,该歌曲旨在教授乘法表。

在歌曲开始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看到歌曲中的数学公式和对应的答案。

接着,教师会讲解乘法表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一起唱出乘法表。

歌曲的歌词十分简单易懂,适合学生们进行唱唱跳跳,十分有趣。

在歌曲中,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独特的旋律,这使得学生们对数字记忆更加生动形象,为学生们记忆数学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效果使用《快乐九九乘法表》这首歌曲进行数学教育,不仅让学生对乘法表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进行教学时,不少学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纷纷唱出自己喜爱的数字。

通过学生们的表现,可以看出《歌手大赛》这种以歌曲为媒介的教学方法确实为学生们所喜爱,更能增强学生们的记忆力和学习主动性。

因此,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这样的教学实践来丰富孩子们的数学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
(三)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购物清单。
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
2005.09.1515:41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小计
面包22.70元5.40元
酱油14.85元4.85元
应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3: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
生4: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生5: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
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三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3、在通过分类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从创设情境——探究算法——提高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练习的设计,“购物”和“自编自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5、练习
试一试1
6、小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异同吗?
三、重点探究小数混合运算中的简算问题
整数的运算定律一样适用于小数的加减法,在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运算。
完成19页2
四、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出示购物清单----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
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
二、目标实施
出示挂图
1、在歌手大赛的情境中,抽象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模型,探究算法同学们,在电视里看到过歌手大赛吧?出示挂图:这是一次歌手大赛的比赛现场,来看看选手们的得分情况吧,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2、估计谁的总分会比较高呢?
小组交流。
3、高多少分呢?我们还需要来算一算。能用算式说明你的想法吗?
4、怎样列式?
四、学习体会。
写出本节课你的感想吧。
五、作业布置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二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5+1.5=7.8-1.8=3.5+2.5=6.4-1.4=100-84=
3.3+6.7=85+15=45+35=4.5+2.6=0.49-0.27=
2计算
3.54+5.26368-26918.32+27.57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四篇
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的混合运算,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一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
师: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师: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师: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
生3: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三、当堂训练
(一)火眼金睛辨对错。(10分)
1、0.3与0.300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2、小数点的后边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3、4.4时=4时40分。()
4、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5、2.7和2.9之间只有一个小数。()
(二)独立完成练一练1、2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自编自算
出示数据4.1212.35.08
师: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学生编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2:4.12-12.3-5.08
生3: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12-5.08
生4:12.3-(4.12+5.08)
师: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
生:(急切的)“想!”
(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谁能得第一呢?
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生3: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
生4:我不明白“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个成绩决定她们的表现呢?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
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
西部超市购物清单
2010.10.1415:41
商品名称数量单价小计
面包1(个)5.40元5.40元
酱油1(瓶)4.5元4.5元
醋1(代)1.5元1.5元
应收:11.4元
客付额:20元
找零:8.6元
请你任意提三个问题和同学一起解决一下。
2、完成18页2,19页134
五、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小数连加、连减和家建好后计算,那么你有什么收获呢?在
小学四年级数学《歌手大赛》教学教案范本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主动探究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自主探究方法
1、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