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传播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对外文化交流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我的感悟
一、概述我国精神是指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
我国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在当代,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精神的内涵和特点1. 传统文化的传承我国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这些思想都对我国社会和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仁爱、孝道、礼仪等观念,道家的自然观和宇宙观,佛家的舍己奉献、慈悲善良等思想,都构成了我国传统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我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心灵,是我国人民对于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它具有通过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凝聚人心的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并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3. 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精神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更应当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精神应当与时俱进,保留其传统内涵的吸取现代文明的精华,适应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我国精神与兴国强国1. 民族振兴的内在动力我国精神是推动我国民族振兴的内在动力,凝聚着全体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意志。
我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让我国人民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团结一致,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我国精神在我国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精神的具体实践,我国精神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发展道路。
我国精神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3. 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国精神对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
我国精神的内涵深厚,具有广泛的时代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通过传播我国精神,可以增进世界对我国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
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
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
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国际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还能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与繁荣。
本文将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并针对不同的传播方式和交流渠道进行分析。
一、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1.文化艺术交流文化艺术交流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艺术展览和文化节庆等活动,可以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给世界。
例如,中国的春节晚会、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嘉年华等,都成为了各国人民争相观看的文化盛宴,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2.传统民族节日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各国的传统节日代表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将其与世界分享能够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好地了解和尊重该国的文化。
例如,中国的中秋节、印度的排灯节等,都成为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
3.新媒体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便捷渠道。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分享网站等,可以将民族文化的影音作品传播到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该国的文化。
例如,韩国的流行音乐、日本的动漫文化等,都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热潮。
二、国际交流的重要性1.促进文化多元发展国际交流有助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互鉴与交流,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当各国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时,将会孕育出更多独特且丰富的文化形态,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2.增进相互友谊与了解国际交流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友谊与了解。
通过交流与互动,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与民族习俗,进而减少误解、偏见和歧视,增进彼此之间的友善与信任。
3.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国际交流也是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民族文化与优秀传统,可以塑造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增加国际社会对该国的好感度与认可度,从而加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全球化中广电媒体如何传承民族文化
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 广电人才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 广电媒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综合实力和创新 能力。
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积极参与国际广播电视展览、文化交流活动 等平台,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广电媒 体的创新成果。通过与全球业界和观众的互 动交流,提升广电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培养跨文化人才
加强对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跨文 化传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03
广电媒体传承民族文化的 实践与案例
成功案例一:某卫视的民族文化节目
节目名称
《XXXX》
节目形式
现场访谈、民族表演、互动环节
节目内容
介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民间 艺术等
成功原因
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与当地居民 的互动,深入了解和传播了民族文化
成功案例二:某广播电台的民族音乐节目
节目名称
《XXXX》
节目形式
音乐播放、艺术家访谈、听众互动
节目内容
推广和播放国内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 品,介绍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
成功原因
通过音乐这一普遍受欢迎的形式,让 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了解和感受 民族文化
成功案例三:某电视台的民族文化纪录片
节目形式:纪录片
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化与国际化的结合
数字化技术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广电媒体可以借助数字平台和网络媒体等新兴渠道 ,提高媒体内容的传播效率和覆盖范围。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媒体内容的多样 化呈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可能性。
国际化发展
广电媒体需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与国际媒体机构的合作,推动民族文化的 国际化传播。同时,需要关注全球观众的需求和兴趣,以国际化的视角和表达方 式呈现媒体内容,增强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浅谈边境广播的外宣
浅谈边境广播的外宣边境广播是指在邻近国家或地区边境地带播出的广播节目。
它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因此在外宣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
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既能够进行对外传播宣传中国形象和声音,也能够进行对内宣传引导群众思想和意识形态。
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外宣的优势1. 地理位置优势边境广播处于国家重要的地理位置,与邻近国家或地区密切相连,因此可以直接面向对外传播。
这种直接面对边境地区的外宣方式,使得边境广播能够更快速、更直接地传递中国的声音和信息。
2. 文化交流优势边境广播地区多为民族聚居地带,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传统习俗。
通过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可以促进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相互了解和融合,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 政治环境优势边境广播的政治环境对外宣工作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邻近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关系和交流密切相关,这为边境广播提供了更多的政治资源和外交资源。
通过外宣工作,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的政治利益和外交关系。
二、外宣的内容1. 传播中国声音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首先要致力于传播中国的声音和形象。
通过报道国内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新闻资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的风貌和成就,提高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2. 宣传中国文化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还要重点宣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成就。
通过广播节目、音乐节目、文化活动等,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外宣传的文化软实力。
3. 引导群众思想边境广播的外宣工作不仅要进行对外宣传,还要进行对内宣传。
通过播放国家政策法规、社会风气观念、道德伦理观念等节目,引导群众正确的思想观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族团结。
三、外宣的策略1. 制定多样化的外宣方案对于不同的边境广播区域,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多样化的外宣方案。
灵活运用不同的外宣手段和媒介,如广播节目、电视节目、网络平台、文化活动等,以期最大程度地传达有关信息。
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08•【字号】云政发[2010]136号•【施行日期】2010.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0〕136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精神,促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结合云南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一)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宝贵资源和精神财富。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跨境民族最多的边疆省份,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缩影。
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繁荣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需要,对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边疆安宁、国家文化安全,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重大成就。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目与答案
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哪“三个倡导”,明确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A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B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有效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BA、马克思主义B、孔子C、汉语4、职业道德的核心是.BA、爱岗B、敬业C、奉献社会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BA、爱国主义、团结奋斗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C、艰苦奋斗、与时俱进6、“”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述的基本原则.BA、人的解放B、公平正义C、自由博爱7、,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C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8、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A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9、是公民个体道德化的摇篮.BA、职业道德B、家庭美德C、个人品德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哪些原则AA、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B、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C、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坚持改进创新11、志愿服务,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现,即不求回报地付出.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AA、奉献精神B、友爱精神C、互助精神12、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B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社会主义道德观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CA、学习和领会B、认识和记忆C、培育和践行1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CA、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15、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BA、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16、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AA、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B、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C、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1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与群众利益的,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BA、交融点共同点B、共鸣点交汇点C、共鸣点契合点1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AA、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B、进社区、进学校、进居民头脑C、进企业、进高校、进工人头脑19、完善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BA、学校、企业、社会B、学校、家庭、社会C、学校、社会、基层20、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AA、校园文化B、企业文化C、社会文化21、实施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AA、师德师风B、师品师德C、师品师风22、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中.BA、社会管理B、社会治理C、社会建设23、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BA、社会公德B、社会责任C、社会文明24、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AA、法律法规B、村规民约C、祖宗家法25、加强,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AA、法制宣传教育B、道德宣传教育C、文明宣传教育26、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AA、正向效应B、负面效应C、负面能量27、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经常性宣讲内容.AA、党委讲师团B、省委宣讲团C、业余讲师团28、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AA、主渠道作用B、桥梁作用C、基础作用29、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占领网络阵地.BA、负面声音和先进文化B、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C、正面声音和落后文化30、发挥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CA、物质文化产品B、消费文化产品C、精神文化产品31、以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CA、信誉建设B、征信建设C、诚信建设32、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AA、征信系统B、信用系统C、诚信系统33、大力弘扬,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AA、雷锋精神B、谷文昌精神C、焦裕禄精神34、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的社会风气.AA、我为人人、人人为我B、金钱主导C、自私自利35、开展,在重要场所和重要活动中升挂国旗、奏唱国歌.AA、礼节礼仪教育B、文明礼节教育C、传统礼仪教育3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AA、精神基因B、生物基因C、精神寄托37、加强对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CA、西方文化B、亚洲文化C、优秀传统文化38、深入开展民族传统节日,节期间,要突出团结、团圆、庆丰收的主题,努力营造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节日氛围.BA、清明B、中秋C、重阳39、深入开展民族传统节日,节期间,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AA、清明B、端午C、重阳40、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AA、历史文化传统B、现代文化因素C、当代文化因素41、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独特优势.开展,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BA、马克思主义教育B、革命传统教育C、核心价值教育42、加强建设,形成实体展馆与网上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BA、人文主义教育基地B、爱国主义教育基地C、精神文明教育基地43、要发挥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AA、互联网和手机媒体B、广播和电视C、微信和陌陌44、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BA、商业广告B、公益广告C、食品广告45、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各领域,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实际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AA、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46、要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筑牢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打牢党执政的思想基础.AA、党的基层组织B、社会组织C、非公组织47、要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BA、群众B、党员、干部C、社会公众人物48、加强,引导党员、干部着力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AA、理想信念教育B、思想道德教育C、学校教育49、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BA、国家责任B、全社会的共同责任C、个人责任50、重视发挥的重要作用,支持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AA、民主党派和工商联B、民主党派和社科联C、社科联和工商联51、加强同的联系,引导知识分子用正确观点阐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A、知识界B、各群体C、民主党派52、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依托,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要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AA、城乡基层B、农村基层C、社区基层5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和人们自觉行动.AA、社会群体意识B、行为准则C、人们思想觉悟5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的主力军作用.A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B、领导、干部C、大学生、军人5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生力军作用.AA、青少年B、党员、干部C、工人、农民56、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示范作用.AA、社会公众人物B、工人、农民、知识分子C、干部、党员57、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的积极作用.AA、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B、社会公众人物C、工人、农民、知识分子58、实现中国梦,必须增强.CA、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B、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C、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59、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这包括以下理念.A A、重和谐、重伦理、重民本、重爱国、重自强B、重和谐、重传承、重民本、重爱国、重自强C、重和谐、重秩序、重民本、重团结、重自强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A、包容性、民族性、引领性、崇高性B、民族性、时代性、引领性、崇高性C、时代性、传统性、和谐性、民族性61、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BA、精髓B、灵魂C、基础62、深化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AA、公民道德宣传日B、计划生育宣传日C、节约能源宣传日63、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四点要求.AA、勤学、修德、明辨、笃实B、勤学、善思、笃实、创新C、勤学、善思、笃行、创新64、社会主义自由平等人权的显着特点是.BA、广泛性、公平性、民主性、真实性B、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C、广泛性、公平性、民主性、真实性、阶级性65、构建全新的法制观念,就是树立权利义务观念、自由平等的观念、监督制约的观念和.CA、依法行政的观念B、执法为民的观念C、法律至上的观念66、社会公正是制度安排的.AA、基本依据B、重要原理C、重要准绳67、解决社会不公,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应做到.AA、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制度机制和保障机制B、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C、以上都是6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BA、指导思想B、精神旗帜C、奋斗基础69、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CA、以人为本B、人民当家作主C、为人民服务70、坚持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C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共同富裕7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AA、十七大B、十七届六中全会C、十八大7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AA、人民群众B、司法机关C、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7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B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确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权威C、人民民主专政74、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崇尚的是以“”为主要内容的核心价值观,跨越几千年,成为长期维系中国社会的精神纽带.CA、忠、孝、仁、义、信B、忠、孝、悌、仁、义C、仁、义、礼、智、信7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CA、共同富裕B、全面小康社会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6、二十四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行为准则的统一.AA、社会导向B、舆论导向C、奋斗路径7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BA、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78、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始终把放在首位,充分体现无偿、利他的基本要求.AA、公益性B、服务弱势群体C、自觉自愿7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有.AA、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B、科学性、阶级性、时代性、开放性C、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崇高性8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以上都是81、体现社会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BA、社会风气B、时代精神C、实现中国梦82、“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具体包括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读书学习之风和之风.AA、勤俭节约B、调查研究C、诚实守信83、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建设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CA、文明行业B、文明社区C、文明村镇84、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A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民主法治、公开正义C、民主法治、公平公正85、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和根本.CA、社会B、意识形态C、文化86、有句名言:如果没有正义和正道,人生就再也不会有任何价值.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一个永恒主题,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CA、伏尔泰B、黑格尔C、康德87、弘扬精神,崇尚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重要体现.BA、雷锋B、集体主义C、乐善好施88、相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突出核心要素、注重凝练表达和.CA、注重通俗化和大众化B、体现本质要求C、强化实践导向89、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一定要注意实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让人们便于参与、乐于参与.BA、通俗化、大众化B、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C、突出青少年这一主体90、重德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德”从根本上讲就是.CA、八荣八耻B、为政之德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91、“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以扣扣子作比,形象生动地揭示出.AA、抓好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B、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C、能否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勇毅笃行的行动执着追求,决定人生道路的轨迹和人生价值的高度.92、用有效的制度机制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要善于.CA、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B、加大对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的关心和帮助C、通过科学的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93、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全面开展“行动计划”,大力倡导六大文明交通行为注:即大力倡导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机动车按序排队通行、机动车有序停放、文明使用车灯、行人/非机动车各行其道、行人/非机动车过街遵守信号等文明交通行为,自觉摒弃六大交通陋习.BA、道路文明B、交通文明C、道路安全94、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纷纷提出各地精神,福建提炼出的福建精神是“”.CA、海纳百川、追求卓越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95、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BA、抵御外敌入侵B、献身于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C、爱社会主义96、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是要重视培养人们的职业情感,要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树立行业新风尚,要将职业行为纳入岗位考核体系,使道德规范具体化还要.CA、加强个人征信体系建设B、健全劳动保障制度C、完善内部职业规章制度,确保职业道德预警机制有序进行97、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BA、要尽量满足迁就他人B、要建立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C、前提是他人有友善的愿望98、家庭美德的内容不包括C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处事公道99、当代中国需要培育的国民心态包括AA、自尊自信、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B、自尊自信、明理诚信、务实进取、开放宽容C、爱国守法、理性科学、务实进取、开放宽容100、扎实推进公共秩序整治行动,应大力整治交通秩序、社会秩序和.AA、市场秩序B、管理秩序C、道德秩序。
论述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困境和解决方法
论述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困境和解决方法中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传统型文化,积淀深厚,自成一体。
近年来,中国开始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传统型文化的对外传播存在一些特点和困境,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一、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1.历史悠久:中国传统型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2.独特性:中国传统型文化独具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道德伦理,尊重传统价值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3.前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杰出的文化名人和历代的帝王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这些珍贵的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二、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1.语言障碍:中国传统型文化通常用汉字进行表达,而汉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十分陌生,学习成本较高,从而造成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阻碍。
2.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理解障碍和文化冲突。
3.资金和资源匮乏:相比于西方先进国家,中国的文化传播资源相对不足,传统型文化的对外宣传和传播往往受到资金和资源等限制。
三、解决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困境的方法1.提供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利用当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建立多样化的传播渠道,如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等,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2.加强对外语言培训:加大对外语言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精通外语,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搭建桥梁。
3.推出国际化的文化产品: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审美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外国人的兴趣和喜爱。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研究、展示各自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和共同进步。
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电视节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作者:鲁炜明周怡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12期摘要:当今世界传媒技术与手段的迅猛发展,突破了文化传播的区域性与国界性的限制,使各民族,各地区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而电视传媒作为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倡导优质文化的责任。
本文基于这个背景,通过对中央电视台开始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例,对电视节目传播的效果进行评析,其实质在解析该节目对台文化传播的特色。
关键词:电视传播;诗词大会;文化传播从国家的角度而言,电视媒体是国家对外交流、传播本国政策和文化思想的主要传播工具之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今的电视媒体已然成为国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有效沟通形式之一,从其传播的效果来看,电视媒体对于文化的传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意识形态方面的摩擦和碰撞,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它的这种文化传播的效果更能推动全球文化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向前推进,进而共同促使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从这个层面来看,电视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者,担负着传播民族文化,倡导先进思想的责任与义务。
如何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这对中国电视传媒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现状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中国诗词大会》作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的又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于2016年2月至4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中央一套播出。
从汉字到成语再到诗词的递进,是央视重视挖掘与推广传统语言文化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历经古代社会各朝各代的锤炼,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稳定的文化形态。
《中国诗词大会》这种内容与形式双管齐下的新颖的推广手段在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
二、《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第一,在内容上:重现传统情怀,剖析现实情境。
首先,节目组在诗词内容形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覆盖面广。
由于中小学课本涵盖了大部分入选节目的诗词题目,因此虽然涉及了咏物、田园、边塞、豪放、婉约、咏怀、咏史等多种风格,但几乎所有的诗词都能耳闻则诵。
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策略
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策略保护与传播策略:为了促进我国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需要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加强法律保护
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首先需要有牢固的法律基础。
政府应出台相关
法律法规,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保护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
遗产等。
同时,要加大对于侵犯民族文化权益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文化传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
学校应该将民族文化纳
入教学内容,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
同时,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训,确保传统技艺能够得
以传承。
三、加强传媒宣传
传媒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民族特色文化
的宣传力度。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介绍民
族文化的魅力,提升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加强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也需要有文化产业的支持。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开发民族文化产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帮助民族特色文化产品走向市场。
五、加强国际交流
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政府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国人士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要加强我国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宣传,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我国的民族特色文化,政府、学校、传媒、企业等各方应该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总结
广播电视是一种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媒体的方式,向大众传播音频和视频内容的媒体形式。
它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对广播电视的总结:
1. 信息传递:广播电视是一种快速有效传递信息的媒体形式。
通过电台和电视台,人们可以及时了解到各种新闻、报告、天气预报、紧急消息和其他实时信息。
2. 娱乐:广播电视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节目,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音乐会等。
观众可以通过电视机或收音机享受到各种精彩的娱乐内容。
3. 教育:广播电视也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角色。
学校可以利用广播电视媒体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知识。
同时,电视台也制作并播放一系列教育性质的节目,如纪录片、科普节目等。
4. 文化交流:广播电视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电视台和电台,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了解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音乐、电影等,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共享。
5. 广告宣传:广播电视也是商业广告宣传的重要渠道。
各种企业和品牌可以通过电视台和电台投放广告,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总之,广播电视在信息传递、娱乐、教育和文化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娱乐,还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文化传播的电影和电视
文化传播的电影和电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电影和电视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能够将文化内容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并有助于推动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本文将就文化传播的电影和电视展开探讨。
一、电影传播文化电影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载体,它能够通过镜头、音乐、剪辑等多种手段将文化内容展现在观众面前。
有些电影是根据名著改编而成的,比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电影除了让观众看到了原著中的人物和情节,还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些名著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电影艺术不仅能够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震撼和感动,还能够赋予观众文化内涵。
例如,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人生》让观众领略了二战背景下的爱与希望;《泰囧》则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迪士尼的系列动画电影《狮子王》、《小鹿斑比》等则将生命、爱、责任等主题注入到影片之中,让观众感受到了更深刻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二、电视传播文化除了电影,电视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
随着电视剧产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剧成为了文化传播的载体。
电视剧在传播文化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展现历史文化一些历史文化题材的电视剧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文化内涵,比如《大明宫词》、《满城尽带黄金甲》等,让观众了解到历史背景下的文化传承、社会变迁等。
2. 弘扬民族文化电视剧能够通过人物形象、语言、服饰等元素弘扬民族文化,比如《琅琊榜》、《爱情公寓》等,为观众呈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3. 推动文化交流电视剧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优秀的国产电视剧如《芈月传》、《三体》等已经出口到海外,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提供了便利。
三、文化的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文化的传播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出,还需要考虑跨文化交流和沟通,促进互相理解和交流。
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文化的本土化处理,使文化内容能够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语境,促进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接受。
“春晚”的身份定位与功能前瞻
目录
01 春晚:传统与现代交 织的年度盛事
03 春晚的功能前瞻
02 春晚的身份定位 04 参考内容
春晚: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年度盛 事
自1979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已经 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欢度新年的传统习俗,更 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本次演示将从春晚的身份定位和功能前瞻两个方 面,探讨这一重要文化现象的内涵和影响。
总的来说,“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是一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为目标,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促进教育公平与平等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 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的 内容和形式,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以及如何更好地促 进教育公平与平等。
1、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通过向学生传授人类 优秀文化成果,使学生领略到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培养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2、提供全面的教育滋养。“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 还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滋养。
3、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文化母乳”基础教育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培养。
其次,春晚的身份定位还表现在其作为国家文化项目的地位。自2014年起, 春晚被正式定位为国家项目,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文化软实力,更承担着弘 扬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春晚的舞台不仅是一个娱乐平台,更 是一个传播中华文化、传递国家声音的窗口。
春晚的功能前瞻
1、文化传承与弘扬
作为一项国家级别的文化项目,春晚最大的功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每年的春晚舞台上,人们都能看到各种传统艺术表演,如戏曲、歌舞、杂 技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 震撼。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民族文化特色
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民族文化特色在当今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相连。
信息、技术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机遇。
然而,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对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在这一背景下维护民族文化特色,使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跨国交流的增加,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快餐文化等逐渐渗透到世界各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民族文化可能会被忽视、淡化甚至遗忘。
比如,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民俗活动由于缺乏市场和关注,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古老的语言由于使用者减少,逐渐走向消亡。
维护民族文化特色,首先需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是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们应当深入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和特点,认识到其对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的方式,让年轻一代从小就接触和学习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介绍民族的传统艺术、文学、历史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家庭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向孩子传递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是维护民族文化特色的关键。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修复、保存和研究。
对于那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和文化形式,要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例如,对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对古老的戏曲、舞蹈进行记录和传承。
此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
同时,要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
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创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浅议新疆媒体的对外传播
浅议新疆媒体的对外传播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新疆对外传播活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迫切要求新疆媒体运用恰当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营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
本文从新疆对外传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新疆媒体对外传播的品质。
关键词:新疆对外传播问题对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纵深影响,我国东部沿海企业,特别是针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企业,开展贸易受阻,因此,纷纷调整战略,将原来的方向转向西部,瞄准了中亚地区。
因此,可以预见。
未来几年,新疆与内地与世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变得更加密切。
因此,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既给新疆各种媒体带来了机遇,同样使其面临历史以来的挑战。
新疆的媒体将出现。
也必然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变化、新趋势。
一、新疆媒体对外传播的意义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八个国家毗邻,自古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东西文明在这里碰撞,多民族在这里融合,多种宗教在这里交融。
而且属农牧业大区、矿产资源大区以及西气东输源头。
本世纪以来,新疆更是挺立于西部大开发潮头浪尖的,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内外朋友的目光,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地区。
因此,新疆各媒体的对外传播功能必须同步强化,为区外、国外全面展示一个真实的新疆、发展的新疆。
找准新疆对外传播事业中的存在的问题,运用恰当的传播策略进行有效的对外传播,从而在国内外树立良好的新疆形象,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营造,对新疆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004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疆考察时明确指出,新疆广播电视的宣传工作既是内宣,又是外宣,要尽快使新疆广播电视“走出去”,在周边国家落地。
自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播、电视、电影、出版物、文艺活动等大文化范畴内的对外宣传“走出去”工程序幕拉开。
通过几年的努力,一个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和谐共处的新新疆形象已为周边国家的人民所熟知。
二、新疆对外传播的客观环境分析伴随着中国“西新工程”(为加强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而实施的工程)和“新疆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的全面实施,新疆对外传播的信息环境得以改善和加强。
论述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困境和解决方法
论述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困境和解决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并希望能够了解和传播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特点、困境和解决方法。
本文将着重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一、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1.丰富多样: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涵盖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医学等各个领域。
这种丰富多样的内容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时能够展现出丰富的魅力和内涵。
2.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这种悠久的历史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能够引起外国人的浓厚兴趣。
3.强调道德伦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
这种强调道德伦理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时能够传递出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价值观念,对外国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4.体现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特色和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标识。
这种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对外传播时能够展示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赢得外国人的认可和尊重。
二、中国传统型文化对外传播的困境1.语言障碍: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是以中文表达的,而中文是一种相对较难学的语言,因此语言障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困境。
外国人想要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克服语言障碍,学习掌握中文。
2.文化差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这种文化差异使得外国人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面临一定的困难,容易产生误解或者局限性的理解。
3.宣传手段不足: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宣传手段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全球化信息时代,宣传手段不足成为制约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大困境。
传统媒体、展览等宣传手段虽然能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但难以覆盖到全球范围。
全球化中广电媒体如何传承民族文化
丌趍:
广播电规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缺失。
第一,电规巟作人员的民俗知识欠缺形成交流障碍。 此类现象是最为常见的。各地民风民俗的多样化需要电规巟作 者在实地拍摄前作好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返丌仅是保证摄制巟作顺 利迕行的前提,同时,民风民俗本身就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尤 其在有特殊民风的少数民族地区。 由亍独特的历叱和宗教原因形成的民风习惯,在当地居民的心 目中是一种严肃的生活依据。只有尊重原住民的民风习惯,才能被 当地居民接受,如果连返一点都做丌到,交流便失去了可能。 第二,有相当部分民俗文化以非物质的形式存在,属亍无形的思 想、观念等内容,由亍技术手段的限制,很难通过广播电规完整地 保存全部信息。
2、制作本地特色短片供丌同电规台和电台在丌同 时段播放,包括黄釐时段。
《日本风情画》主要以介绉日本文化、风土人情不及 前一个月在日本丼行的活动,涉趍日本社会各层面,让丐 界更深入地了解日本及其文化内涵。它主要以日语播出, 内容制作精美,尤其是里面提及的一些日本民俗文化的内 容,容易吸引观众们的眼球,一般每月发放一次,每次有 四套独立主题的短片,长度共约十五分钟。日本风情画由 各日本驻外使领馆提供给各国媒佑免费使用,观众更可在 网站在线收看。返样一来,既可以审传当地的民俗文化, 也可以促迕了当地的绊济发展。
一、在理念上,我们要坚持自己民俗特色,丌断
传承民俗文化,例如制作地方特色的电规剧、戏曲节目、 旅游节目、饮食节目等等。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以及 对返些资源的整合不发掘,是众多优秀影规剧创作的重要 源泉,通过对民族民间文化宝藏的艺术挖掘,同时迕行再 创造,返样就为传承民俗文化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 三、在节目内涵上,要在节目中提升艺术性、价 值性、思想性。让受众喜闻乐见,就要有民俗文化品味, 要注重贴近性、知识性、趌味性。而要提高民俗节目的文 化品栺,主要靠节目的艺术性。一档好的广播电规民俗节 目一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它能够让听众细细品味、深刻 思考。民俗节目在满趍受众的娱乐需求和心理审泄的同时, 迓应着力增加可看性、可听性和可信度,让受众在愉悦身 心的同时收到启迪。
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交流
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传播的机会日益增加。
而在此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传播全球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全球化促使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不同国家的文化得以互相了解和交流。
艺术和娱乐产业成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通过跨国界的合作和交流,使得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例如,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接纳。
京剧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通过海外演出、文化交流等形式,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京剧艺术,并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在这一过程中,京剧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争得了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交流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融。
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宗教等,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友谊。
例如,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于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餐的全球化传播,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了解和喜爱中国菜肴。
同时,西方国家的餐饮文化也逐渐影响了中国,西餐在中国市场的普及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契机。
三、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的浪潮带来的文化冲击与多元化使得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力度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同时,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提升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知和重视,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浅析央视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传播(2)
浅析央视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传播(2)浅析央视国际传播中的文化传播【摘要】当今世界传媒技术与手段的迅猛发展,突破了文化传播的区域性与国界性的限制,使各民族,各地区间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而电视传媒作为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一员,承担着倡导优质文化的责任。
在我国,央视国际频道是面向全球播出的中文频道,秉着“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这一宗旨,向全球华语观众传播中国的消息。
【关键词】电视传媒文化传播央视国际频道文化传播与国家息息相关,归根结底国家就是一个文化性的组织,各国间的交流也包含有文化成分。
从古至今,文化对于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正是有了文化上的认同感,所以他们能够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同样,文化间的传播能够增进两岸人民文化认同感,更能促使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
一、传媒与文化传播传媒,即传播各种资讯的媒体,是连接信息与接受者的桥梁。
传媒可以分为:报纸传媒,电视传媒以及网络传媒。
传媒的作用是通过传播文化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
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过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1】二、对外文化传播塑造国家形象“对外文化传播”即传播主体通过文化信息的展示与交流,以此来获得他国对本国文化的认同,争取得到他国的配合与追随。
【2】文化的内涵代表了国家的软实力,随着文化因素在国际事务中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外文化传播来塑造国家形象备受重视。
要塑造一个大国、强国的形象必须同时兼顾“硬”和“软”两种国家实力。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文化传播会激起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提高国民士气,从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最后一个大国、强国形象得以塑造。
对外文化传播有助于消除西方媒体对中国普遍有误读、误解与偏见。
相对于西方国家相互之间的形象了解而言,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是肤浅的、零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21102200087
新闻二班王雨广播电视传播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对外文化交流
【内容摘要】随着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更是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在于国际接轨进程中,更是要凸显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好好处理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二者的关系。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关键词】民族特色交流文化传播
当今不仅是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更是一个文化全球化的世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广播电视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广播电视能及时有效的传播信息,有利于不同地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说到底,传媒机构之间的竞争,既是文化间的先进性、感召力的竞争,也是国家间的精神产品之生产能力和推销能力的竞争。
由于综合国力等因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正在形成不平衡的信息流,媒介帝国借助信息侵略,向发展中国家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构成威胁。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传媒大国的电视节目正逐地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国度里落地。
如何应对传播全球化的挑战,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呢?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有责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必然要有条件地允许国外电视传播业的进入。
作为信息产业和文化工业.国外电视传媒也早已瞄准了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国本土的传播业在整合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传播的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相关产业的竞争,更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
与此同时,一些文化人提出了所谓的文化无疆界的理论,认为可以全盘地接受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即使是本土的传统文化和本民族的道德观及价值观受到冲击也无所谓。
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错误观念。
首先,我们认同有选择地吸取外来文化的精华是人文领域里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但遵循这种法则必须要有两个前提条件做保障:一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本土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既国粹不能消亡;二是准确地区分外来文化中可汲取的优秀部分和必须拒之门外的糟粕。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再生的宝贵遗产。
中国政府在保护、整理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央电视台多年来不问断的举办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
中央电视台的国际频道和英语、西班牙语、法语频道的节目,通过卫星正在向世界各地覆盖。
这些举措,都是为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与自身发展模式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让本土的传统文化走出去应付外来文化挑战所做出的努力。
在不平衡的信息流中,文化输出国将本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不加区分地向文化消费国进行传播。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电视连续剧《豪门恩怨》席卷整个欧洲。
当时的法国文化部长杰克·朗在1983年公开指出《豪门恩怨》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因为该剧在华丽精美的制作背后宣扬的是美国所特有的生活方式,婚姻观念及价值标准。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无偿地。
千方百计地向我们传播他们的影视作品和现代文化,企图以此来影响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和传统文化的发展。
传播全球化的趋势不应该限制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允许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如果全世界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都被一种文化所取代,那么我们就无法比较和辨别这种文化的优劣,人类的文明历史也将止步不前。
美国传播学家乌尔夫·赫德托夫特在《处于文化全球化和民族诠释之间的当代电影》一文中有如下的论述:“处在民族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影响交战中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不会是一个主动的‘发送者’和多个被动的‘接受者’的简单关系,民族文化确实同化外来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电视传媒本身就是外来的传播方式,进入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成为中国本土的大众传播工具。
20多年来,中国的电视传媒在完成传播形式本土化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电视文化。
从最初,主要是80年代,大量引进港台和国外的电视连续剧发展到近年来国产电视剧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生产的诸多的历史题材的大型系列剧在港台地区和海外华人社会已经获得了普遍好评。
而像MTV这样典型的欧美电视文化形式,经过了中国电视人和音乐人对外来文化的吸取、借鉴,已经制作出了一批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的音乐电视等艺术精品。
纵观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的先进性,即使某一历史时期的外来文化占有一定的地位,但衍生出来的文化现象也会带有显著的中华民族特征。
在传播全球化与区域文化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的今天,中国的文化人和电视人要提升创新意识,在文化交融中不做被动的接受者,增强竞争能力,生产出具有穿透力的电视文化精品,生产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品,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中新的组成部分。
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和对外文化交流这个问题上,我们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
广播电视传播者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国内受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过去我国广播电视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每在播放有影响的美国影片之前、之后都请专家做点评、解读,这是引导受众的好办法。
面临传播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电视人、电影人和其他文化人都在探索和尝试创造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随着中国电视产业的阔步发展,随着中国电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电视文化将会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全球的文化竞争中我们也能够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闻风: 《广播节目制作公司的经营与发展》, 载《中华新闻报》2004年6 月28 日。
○2张悦:《全球传播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以中国影视业为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
○3辛内德编著《全球电视》。
○4赵树清等:《(中重文艺)应当成为巾文化使者》,《传煤观察》,2006年第4朝。
○5张长明《传承中华文化服务全球华人》,《电视研究》,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