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合集下载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9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持艺术【圣才出品】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9章 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持艺术【圣才出品】

第9章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主持艺术9.1 复习笔记一、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一)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色文艺娱乐节目所包含的艺术门类、节目形态、节目风格日益丰富多样,主持人节目形式在文艺节目中的运用,使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增添了传播的贴近性、人际性和参与性的魅力。

主持人节目的传播特色可以概括为四点:个性化、人格化、人际性、参与性。

“个性化、人格化”是指传播者在传播中的特色;“人际性”是指传受双方在大众传播中所具有的直接交流、即时反馈的交互传播模式;“参与性”是指受传者在传播中被赋予主动性和能动性的传播形态。

1.个性化大众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横亘着各种媒介物,使得传者与受者之间“关系的非人格性”。

采用主持人节目形式,可以改变这种“关系的非人格性”。

主持人淡化了官方色彩、媒体色彩而具有“个性化”,以朋友的身份与大众平等对话,以个性化的视角和表述方式进行传播,给受众十分贴近的平等感和亲切感。

2.人格化主持人在传播中有一定的自由和较多的创作天地,且与具体栏目有着紧密而相对稳定的关系,受众会在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中,逐渐对主持人的整个人格有所认识和评价。

受众会因为对某位主持人的信赖和喜爱钟情于其所主持的节目,这便是主持人节目“人格化”的传播特色。

这样的人格化传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作用。

3.人际性“人际性”是指主持人节目把“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特色引入了大众传播。

主持人节目开通“热线”、现场观众参与讨论等形式,为广播电视传播中的人际交往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环境,传受双方有了真正的交流和即时的反馈。

“人际性”使得大众传播的“单向传播”模式有了一定的“交互传播”的特色。

在传播中,主持人不仅重视传播的目的,同时注意受众的需求、受众的接受能力和习惯,使传播更易于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缩短了传受双方的心理距离。

4.参与性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传播目的,达到优化的传播效果,主持人节目十分注重受众在传播中积极参与的愿望和实现的可能,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

中传广电艺考研资料大放送:(一)艺术综合名词解释

中传广电艺考研资料大放送:(一)艺术综合名词解释

基本概念1、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从艺术的本质对艺术的定义,由20世纪英国美学家、艺术鉴赏家克莱夫·贝尔在其《艺术》一书中提出来的,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有线条和色彩以某种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他把通过形式组成的画面所可能有的指示、意义、记录的信息、传达的思想以及教化作用等现实生活的内容全部排除在外;所谓“意味”,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意味的唯一来源。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形式,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更进一步,但是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抽象的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则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2、陌生化“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

所谓陌生化就是讲对象从正常的感觉领域中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深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人们通过阅读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在这一感觉过程中产生审美快感。

如果审美感觉的时间越长,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越强,陌生化手段的实质就是要设法增加对艺术形式感受的难度,拉长审美欣赏的时间,从而达到延长审美过程的目的。

3、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常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的直接源头是俄国形式主义。

广泛来讲,结构主义企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通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

通常大家将索绪尔的作品当做一个起点。

20世纪60年代结构主义思潮开始盛行,法国文学研究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形成了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文论,他同列维·斯特劳斯、福柯以及阿尔都塞等人被称之为结构主义文论的“巨头”,在文论界和整个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8章广播电视文艺符号【圣才出品】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8章广播电视文艺符号【圣才出品】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8章广播电视文艺符号【圣才出品】第8章广播电视文艺符号8.1 复习笔记符号学(semiotic)是研究符号的学说。

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各种用以进行表达、交流、沟通的符号,即所有符号系统。

符号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每一种文本的符号系统,以及不同符号系统沟通交流的方法、符号使用的规则。

符号学有自己的一套描述符号和符号功能的话语方式。

一、符号的一般意义1.索绪尔的符号定义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学即是研究符号组合的规则和符号意义的外延与内涵。

符号是符号学中意义最小的单位。

其中,能指和所指的结合构成了符号。

(1)能指能指是一个有形体或声音的存在物,是指可以用于表达的表达物本身。

如字符、影像、物体、标志等,是符号中具有物质形式的部分。

(2)所指所指是能指所代表的抽象概念。

例如,“树”这个符号的能指是由“木”、“又”、“寸”这几个字组成的,而树的概念是指木本植物的通称。

(3)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任意的且是武断的。

文字符号本身并没有明确的价值和意义。

每一个文字的意义是由它所在的具体话语中和其他文字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2.艾科的符号定义符号学家艾科认为,在既定的社会成规下形成,能以某事物代替其他事物的,就是符号。

在这个意义中,符号包含了符号本身和其文化的因素。

例如,“山雨欲来风满楼”道出了山雨的前兆是“风满楼”,这是从社会成规中学到的。

3.思维的局限人们观看或收听时,容易忽略能指的存在,即把意义当作自然生成于表达实物之中,忽视了符号的存在,继而忽视了符号的本质。

索绪尔的理论指出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任意的,表达也是非自然的过程。

任何一个图像或声音都可以成为社会出于意指目的而衍义的实用物品,衍义行为本身体现出文化的含义。

二、符号的分类美国哲学家皮尔士按照符号和其对象的关系,考察使其成为该种符号的方式,把符号分成三类:象征的、图像的、指示的。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4章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态分析【圣才出品】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4章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态分析【圣才出品】

第4章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的形态分析4.1 复习笔记一、电视综艺节目(一)电视综艺节目1.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1)根据主题的需要,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将多种不同艺术体裁的单个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

各种参与整体的单个节目在综艺节目中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

(2)它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有机性。

在内容上综艺节目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但又不是各种单个节目在艺术审美特征上的机械性的相加,而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节目形态。

2.电视综艺节目分类电视综艺节目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1)节庆、周年纪念性的综艺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元旦晚会”、“国庆晚会”、“五一晚会”、“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晚会”等。

(2)有固定播出时间的常规栏目如《正大综艺》、《综艺大观》、《曲苑杂坛》、《东西南北中》、《旋转舞台》等。

(二)常规性节目:对《正大综艺》的文化分析1.栏目介绍(1)开班单位《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和泰国正大集团1990年4月开始联合制作的连续性综艺节目。

(2)组成该节目包括演播室现场节目和《正大剧场》两部分。

①演播室现场节目设《动物神趣》、《真真假假》、《中国真奇妙》、《世界真奇妙》、《猜猜看看》等小栏目。

用大部分篇幅展现外部世界的景、事、人,所涉及的知识面甚广。

通过猜谜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光、名胜、习俗以及妙趣横生的事情,每期还播出一集影视剧。

②《正大综艺》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综合性极强。

既有文艺性又有非文艺性,同时还具有故事性,每个小栏目播放的片子依据栏目不同,有纪录某地奇风异俗的纪录片,也有音乐舞蹈等艺术片,更有《轻松一分钟》的小娱乐片.新近推出的《一笑茶园》又引入中国传统说唱艺术,把中国人习惯的社交场所搬上了屏幕,演员阵容中西结合,为几位茶客在茶园里说古论今提供了充分的话题,让观众在“嘻嘻哈哈、说说唱唱”中获得某些知识。

(3)特色①《正大综艺》最大的特色在于:外部世界的万种风情和演播室内的欢声笑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自己整理的广艺名词解释

自己整理的广艺名词解释

7.真实再现:电视新闻中的“真实再现”是指记者在错过新闻发生时间后,已经无法获取新闻事件的现场、环境,特别是影像和同期声,但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了解新闻事件,通过拍摄的艺术手段和后期制作等其他手段尽量重现新闻事件、现场环境及新闻人物。

《新闻调查》、《今日说法》可以说离不开“真实再现”。

济南电视台新闻综合播出栏目《真实再现》,它本着“源于生活,再现真实”的创作理念,游走在纪录片和电视剧的边缘。

它选取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运用纪录片与电视剧相结合的手法,真实再现事件的来龙去脉。

8.节目流程:节目流程是指在节目生产过程,生产方式和生产机制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基本操作规范,在这种规范的调整下,节目的生产、设置、播出、出版创新均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从而减低运营成本,整合有效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节目传播效果。

譬如说晚会节目流程、访谈节目流程等等都有一套基本固定的模式。

9.频道专业化:指的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根据电视市场的内在规模和电视观众的特定需求,以一频道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的划分,使其节目内容和频道风格能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受众的需求。

从全部是综合频道发展到将要大量出现的专业频道,是中国电视业进一步面向市场跨越的一大步。

频道专业化的步伐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

如中央电视台除CCTV-1和CCTV-4是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外,其余频道全部走专业化频道的路子。

频道专业化的步伐在我国省级台和城市台走得也很快,许多台都已经开办的贴近百姓生活的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娱乐频道、音乐频道、外语频道等。

10.接受心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处于一定的情绪状态中。

在文学阅读活动开始时,这种生活中的情绪状态不可能截然中断,必然会伴随读者进入阅读过程,影响阅读效果。

读者的这种影响阅读的情绪状态,就叫接受心境,它作为文学接受的发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其产生与读者的审美心理机制所构成的阅读期待视野与阅读的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接受心境又从多个方面影响着阅读的效果。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广播电视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笔记资料及历年真题汇总 40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广播电视考研专业课复习重点笔记资料及历年真题汇总 40

有近 10 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
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 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 总结 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5、格式塔
6、结构主义
7、无我之境
三、简答题
1、在大众媒介中任选一种并简述这种大众媒介对艺术的影响。
2、简述悲剧快感。
3、怎么理解欣赏也是一种创造。
四、论述
1、很多中国人使用“主旋律作品”这种说法,这种“主旋律作品”的特点是什
么?中国当前主旋律作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是否认可“主旋律作品”
这种提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 ——》总结 第一 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 1-2 个名词进行阐述 类似于“名词 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 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 按照要求 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 3-5 点。 第三 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 “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 区别 第三 联系 第四 总结。 4、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 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 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 无限的向 课本靠拢 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 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 把困难抛给改 卷老师。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 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 一定要有头有尾 换言之 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 含义的阐释。 第二 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 800-1000 为佳 时间为 15-20 分钟。

广播电视学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学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学名词解释广播电视学是一个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学科,主要关注广播电视媒介的运作、传播和影响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广播电视学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广播:广播是通过空中电波传播声音或图像信号的一种传媒形式。

它是一种广义的通信方式,可以用于在较大范围内传递信息。

2. 电视:电视是一种通过电子技术传输和接收图像和声音的媒体形式。

它以视觉图像为主,通过电磁波传播,常用于娱乐、新闻、教育等各种目的。

3. 媒体:媒体是指用来传播信息的工具和渠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影响和塑造公众舆论。

4. 传播:传播是指信息由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的过程。

在广播电视学中,传播研究着重于了解信息是如何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传递给受众,并探讨受众对信息的接收与理解过程。

5. 受众:受众是指接收广播电视媒体信息的人群。

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内容选择和传播方式等有重要影响。

研究受众行为和接受程度是广播电视学的核心任务之一。

6. 媒介效应:媒介效应是指媒体对受众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广播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塑造受众的价值观、认知和行为,对社会产生影响。

研究媒介效应有助于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7. 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指一个人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理解、使用和评估能力。

拥有良好的媒体素养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媒体信息,提高对广播电视节目的理解和批判能力。

广播电视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到传媒、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研究广播电视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媒体对社会和受众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广播电视媒体来传达信息和推动社会发展。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1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一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49~1952年)初期的剧作成绩和艺术特点:剧作有《红军回来了》,《一万块夹板》等等。

内容特点是:注重作品的社会价值,反映现实,激发人民的革命热情、爱国热情。

艺术特点是:(1)广播剧定位介于广播剧和舞台剧之间。

(2)戏剧技巧较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40年代有了党领导的广播剧。

许多著名作家参与剧本创作。

二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年)作品成绩及艺术发展情况(1)题材内容上继承了延安的传统,以歌颂新时代新人新貌,歌颂革命中的英雄人物为主《三月雪》、《红岩》等(2)广播剧的艺术特点更鲜明。

(3)表现内容上的新追求。

值得提起的是1959年北京广播学院复校,广播剧走向大学讲堂。

三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1976年至今)具体表现是(1)多侧面地、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真与假》(2)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善《珊瑚岛上的死光》(3)风格上多姿多彩《二泉映月》(4)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剧迭现《普通人》(5)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三国演义》(6)古典题材广播剧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7)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与发展。

总之广播剧是沿着“自律”上升,受“他律”影响。

越来越独立。

2当代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的大致脉络:一初级阶段,即直播时期(1949~1952年)表现是(1)从观念上已经提出广播剧与舞台剧不同(2)对广播剧的创作范围和时空观念有了较深的认识(3)对广播剧的表现内容有了新的认识(4)对广播剧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展开了研究。

二成熟阶段,即现代技术录制期(1952~1966年)理论认识特点:(1)对广播剧音响的美学作用认识加深。

(2)对其结构特点研究加深(3)对剧中人物的声音形象塑造研究更符合美学要求(4)国外相关理论被翻译介到国内。

三兴旺发展期(1976到至今)理论深化有:(1)广播剧的本质特征问题(2)接受美学的研究深化(3)对广播剧的观念、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展开了比较活跃的研究。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7章 广播电视音乐【圣才出品】

张凤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第7章 广播电视音乐【圣才出品】

第7章广播电视音乐7.1 复习笔记一、广播电视音乐的界定、特质与功能(一)“广播电视音乐”概念的界定1.定义现阶段可为“广播电视音乐”概念界定为:广播电视音乐是指由广播、电视媒体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创作,并通过这些媒体进行传播的音乐。

(1)发生学角度发生学角度的主要观点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专属于广播电视媒体的音乐作品、类型和现象。

作为一种人类文化和艺术现象的音乐是先在的和自足的,音乐文本的创作和表演与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体之间,不存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因果联系或从属关系。

即音乐可由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传播但并非一定传播方式,同时媒体并不能参与到音乐文本的创作和表演过程之中。

(2)信息论角度信息论角度认为,对于先在和自在的音乐作品而言,广播电视媒体必然会参与其创作之中,尽管参与程度有所不同。

由于广播电视媒体的参与,音乐信息的产生和转移,在“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环节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①信源a.由广播电视媒体传播的音乐作品,在采用电子技术“录入”时,原来音乐的音色、音相等因素的“逼真”度也会随之有所改变。

b.广播电视媒体应用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进行部分或全部音乐作品制作,会导致音乐的存在形态在传统风格、音色、节奏、介质等方面的部分质变。

c.广播电视媒体的文化、商业性质,使音乐作品呈现出某些类型化现象。

同时其特定的价值选择,会对社会音乐创作产生强大的导向性影响和制约,间接介入了音乐的创作环节。

②信道“信道”是指建立在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通道。

广播电视媒体在对音乐进行传播之前和之中,必然要将其以声波和光波为介质的存在形态,转译为以电磁波为介质的存在形态。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受电磁波信号的声道、还原度等因素的制约,以及传播者观念、素质、嗜好和传播设备的条件制约,会在多个方面不同程度地改变音乐的最初“发言”,从而体现出对音乐进行“再创作”的性质。

③信宿音乐传统的传播方式一般为“现场直接感知”,而广播电视音乐有所不同,因此带来不同音乐感知。

广播电视部分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部分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部分名词解释电视:电视(Television 、TV、Video)指利用电子技术及设备传送活动的图像画面和音频信号的传播工具,也是重要的广播和视频通信工具。

电视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

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

在接收端按相应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各国电视信号扫描制式与频道宽带不完全相同,按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建议用拉丁字母来区别。

电视栏目:即把一些或一组题材内容、性质、功能目的,或形态相近的小节目纳入一个定期定时长的某时段中播出,并将这一定期、定时长播出的某时段冠以名称。

这一冠名播出时段的节目被称为电视栏目。

电视节目:电视节目指电视台通过载有声音、图像的信号传播作品的节目。

电视频道:一个电视频道是物理或虚拟通道在其中一个电视台或电视网络的分支。

例如,在北美,“通道2”是指广播或有线54至60兆赫频段,载频的NTSC模拟视频(残留边带)和59.75兆赫的模拟音频(调频),或55.31兆赫的55.25兆赫ATSC标准的数字。

频道可以共享由很多不同的电视台或有线电视分布的地点和服务供应商渠道。

中国中央电视台现开办有21套开路播出的电视节目,并开通一个高清晰度电视频道。

这21个开路频道为CCTV-1综合频道、CCTV-2财经频道(原称“经济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CCTV-4中文国际频道(欧洲版)、CCTV-4中文国际频道(美洲版)、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7军事·农业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CCTV-9纪录频道、CCTV-9英文纪录频道、CCTV-10科教频道、CCTV11戏曲频道、CCTV-12社会与法频道、CCTV-13新闻频道、CCTV-14少儿频道、CCTV-15音乐频道、CCTV-22高清频道、网络电视台5+体育频道、CCTV-NEWS英语新闻频道、CCTV-E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F 法语国际频道、CCTV-A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和CCTV-P俄语国际频道,内容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广播电视文艺学

广播电视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1、电视艺术片:它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音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的、艺术化的展现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

2、广播电视文艺:是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

它是文艺与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3、电视戏曲综艺节目:指戏曲艺术因子与其他艺术元素结合,充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戏曲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既突出发挥戏曲的艺术价值与魅力,又充分体现电视技术的创作功能的一种电视综艺节目。

4、广播剧:它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5、MTV:对于大多数国家的音乐电视收视者而言,MTV不是一个节目体裁概念,而是频道概念。

在这个频道中传输的电视节目都与音乐有关,但其节目的样式非常多样,包括音乐节目的录像片、音乐专题、音乐新闻、音乐演出、音乐广告、音乐教育节目等。

6、三机位法:以舞台为关系线,在舞台下方一侧围绕舞台设置三个机位,面向舞台从左至右依次为一号机、二号机、三号机,通常人们将这三个机位的位置称为“三机位”设置法,将一号机、二号机、三号机称为“三机位”。

二、简单题、1、电视综艺节目的特点:根据主题的需要,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将多种不同艺术体裁的单个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

各种参与整体的单个节目在综艺节目中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

2、电视艺术片试听语音的基本样式:(1)直观性(2)运动性(3)立体性(4)技术性3、电视文化艺术片的特征:(1)电视文化艺术片在其文学上有非常鲜明的风格规定性,并以此为基础,和谐地运用摄影,音乐、绘画造型等艺术元素,从而形成电视专题的文化精品(2)电视文化艺术片主题具有思想文化和哲理的探索性质,它具有启迪智慧和心灵的美感(3)电视文化艺术片以多样化的风格存在和发展4、电视音乐的功能:(1)满足人类“多感官综合感知”的惯性认知心理(2)帮助信息的接受与记忆(3)营造或增强画面的心里氛围(4)协助统一结构和深化认识(5)协助画面的时空定位5、MTV的音画关系:<1>画面对音乐的制约。

广播电视文艺学

广播电视文艺学

1.广播电视文艺:文艺与先进的现代传播手段的结合,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德再创作,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大的表现形态播出。

2.三分钟视觉轰炸:无逻辑的画面拼贴、画面时空的快速大幅度跳跃、三维电脑特技效果的大量使用、心理蒙太奇画面结构方式的集中应用、快速的镜头剪辑组接,这些特征所造成的怪诞新奇的画面告诉运动,被称为三分钟视觉效果轰炸。

3.电视文艺纪录片:以文艺为题材的纪录片,它既是纪录片的一种类型,又是文艺节目的一种样式。

除了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外,它还需要对相关的文艺演出进行记录。

4.宣传本位:以广播电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效工具,作为整个国家宣传机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多极交流: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

6.构图:精心设计下的画面布局,它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和意义。

7.文艺节目主持人的素质:①思想素质(首先是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健康的格调品位,文艺节目主持人必须自觉坚持文艺的二为方针,在主持中体现民族化、大众化、精品化的景深,把握好雅俗共赏和低级庸俗的界限,一丝不苟、时时处处牢记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职业责任);敬业、乐业精神(主持人应尽早的参与到前期的准备环节中来,以主创人员的主人翁精神主动、专注的投入工作);良好的职业道德、群体意识、团队精神②专业素质(首先文艺节目主持人应该有较深厚德尔中华民族文化的修养和一定的文艺知识的积累,熟悉各种艺术样式,有较强的艺术理解力、感悟力和鉴赏力,其次文艺节目主持人应该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舞台经验,在文艺方面有一技之长,再次,广播电视传播规律、传播手段、表现手法等知识也应该纳入文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素质要求之中)③语言素质(语言素质包括写作能力、有声语言表达能力和即兴口语三个方面)④心理素质(节目的不可控性,要求主持人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性格和应变能力)8.标志音乐的特征:稳定长期不变;短小,利于受众记忆;音调主题鲜明精炼,具有很强的时空指向性。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资料—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重点总结—张凤铸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资料—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重点总结—张凤铸

广播电视文艺,顾名思义,是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

它是文艺与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作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广播电视文艺学的研究任务:1,较系统地论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广播电视文艺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

2,研究广播电视文艺节目及其传播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探索当代中国广播电视文艺的发展轨迹及其未来走向。

当代中国广播文艺发展的历史轨迹:1,建国十七年:被集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激情点燃的广播文艺(①广播文艺的地位由边缘靠拢中心。

②奠定了当代中国广播文艺的基本框架。

)2,文革十年:被政治极权话语灌注的文艺广播(①在文艺节目创作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割裂了文艺与社会的真实联系,违背了艺术规律。

②,在批评艺术的价值体系中,政治标准为首要、必须标准的错误理念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审美心理的健康发展)3,新时期:回归艺术本体属性的广播文艺(①和声的魅力—调频立体声广播。

②倾国倾城的魅力—评书、小说、广播剧连续广播。

③品牌的魅力—板块格局的广播文艺。

)4,转型期:平等交流的广播文艺(①节目播出样式:直播对录播的补充。

②审美交流方式:单向交流向双向、多级交流嬗递。

③审美心态:审美心态:仪式化聆听向附庸伴随的变迁。

④接受主体的审美创造:艺术生产的终结实现。

)5,发展期:商业化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广播剧的发展历程:1,广播剧的初期阶段,即广播剧的直播时期(1949—1952)。

2,广播剧走向成熟阶段(1952—1966)。

3,广播剧的繁荣兴旺阶段(1976年至今。

①多侧面、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②传统形式的广播剧日趋完美。

③风格上多姿多彩。

④新样式广播剧在探索中佳作迭出。

⑤广播连续剧迅速发展。

⑥古典题材广播剧在数量和艺术质量上有显著提高。

⑦立体声广播剧的出现与发展)当代中国广播文艺节目的理论研究勾勒:1,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文革时期停滞。

电视文艺学

电视文艺学

一、电视文艺学的所属范畴1、电视文艺学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2、名词解释:电视文艺学:是文艺与先进的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并加以电视化的再创造,最终以电视文艺节目形态播出的样式和学科。

一、构成一幅画面的因素:1、主体2、陪体3、环境4、前景5、后景【1】影调1、什么是画面的影调2、影调的分类:硬调、软调、中间调、高调、低调【2】线条1、线条的意义:直线、曲线、折线、垂直线、斜线一、电视摄像的光造型1、照明角度2、光线方向:顺光、侧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3、光线高度:顺光、顺顶光、顶光、逆顶光、逆光、前角光、后脚光1、影响色彩的因素:照明、天气、白天、黑夜、季节、心理、生理、环境等画面景别:1、远景:展示广阔的场面2、全景:某一物体的全部,人的全身3、中景:构成物体的主要部分,人的膝盖以上4、近景:物体的局部,人的胸部以上5、特写:物体的细部,人的肩部以上拍摄角度: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面角度、背面角度拍摄高度:平拍俯拍仰拍电视摄影的运动造型:静态构图的概念静态构图与固定镜头构图的区别动态构图的概念动态构图的几种类型: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运动;运动中的摄像机拍摄运动中的被摄对象运动镜头(三种运动方式;运动镜头的三部分)运动镜头的作用及拍摄:1、推镜头2、拉镜头3、摇镜头4、移镜头(横移;前进移;后退移;斜侧移;曲线移;升移;降移)5、跟镜头(跟移;跟摇;跟推;跟拉)6、综合运动镜头蒙太奇的理论基础:蒙太奇的概念“电影不是拍摄成的,而是剪辑成的。

是由它的素材即一段一段的胶片剪辑成的。

”——普多夫金1.狭义的蒙太奇蒙太奇的表现形式1、叙事蒙太奇叙事蒙太奇;这种蒙太奇由美国电影大师格里菲斯等人首创,是影视片中最常用的一种叙事方法,它的特征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旨,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和段落,从而引导观众理解剧情平行蒙太奇。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

1. 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文艺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它是文艺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2. 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是1979年8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始研制立体声广播,于当年9月做出了中国第一台立体声调制器,12月开办了立体声广播。

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听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审美欲求,丰富与提高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力。

3. 双向交流双向交流,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

4. 多极交流多极交流指的是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

5. 广播剧广播剧是伴随无线电的诞生而问世的特殊剧种,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深入千家万户的“无限电剧”(或称“空中戏剧”),它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6. 传统形式传统形式就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戏剧式的(或小说、故事式)结构形式,传统的音乐、音响运用形式。

7. 电视文艺电视文艺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8. 样板戏样板戏是“文革”期间出现的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

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专业必考的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专业必考的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等专业必考的名词解释1.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录音等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

通过放映,在萤幕上造成活动影像和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2.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3.电影史:电影自身发展的历史。

4.电影思维: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荧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

5.商业电影: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所有影片的统称。

6.艺术电影:指趣味高雅,注重艺术技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电影。

7.场景: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

8.电影空间:由荧幕体现的空间世界。

9.景别:被摄主题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10.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变化的画面景别。

11.特写:表现成年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部分的电影画面。

12.全景:表现成年人体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

13.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电影画面。

14.近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电影画面。

15.电影画面:即电影镜头。

16.电影学:即一般电影研究,包括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等等。

17.电影时空的特殊性:即电影既是一种时间艺术,又是一种空间艺术。

18.段落:电影剧本中的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

19.场面:构成一部电影剧作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

20.客观镜头:镜头特点不带有明显的导演主观色彩,而是采用普通人看事物的观点。

21.主观镜头:所表现的内容明显的带有导演的主观评论观点的镜头。

22.电影构思:电影剧作者考虑和酝酿电影剧本写作的艺术思维活动。

23.电影文本:是对当代一般哲学解释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基本概念狭义文本作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24.电影剧作:按照对生活的理解,体验,评价,运用电影思维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工作。

25.电影导演:是影片艺术创作的领导人物和总指导。

广播电视文艺

广播电视文艺

⏹1、什么是电视文艺电视文艺是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2、综艺节目的界定充分调动电视化手段,通过主持人的串联,对多种文艺形式(特别是传统艺术与亚艺术)进行综合编排,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

其特点是雅俗共赏。

3、电视综艺节目的电视化(1).手段的电视化——从记录传播型向电子创造型转变(2).语言的电视化——从“单一语言型”向“多元语言型转”化(3).时空电视化——从“时空束缚型”向“时空自由型”转换4、创作的规律⏹创作的三大规律:民族化、综合化、喜剧化(郎昆)⏹八个走向:走向庆典、走向时代、走向生活、走向民间、走向纵深、走向纪实、走向世界、走向高技术5、什么是电视娱乐节目⏹电视娱乐节目是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新形式。

较之传统的综艺节目,它具有更纯粹的娱乐性、游戏性、消遣性、商业性和大众性。

它不着重讲究艺术功能、审美功能,提供给观众更多的是开心、轻松、刺激。

⏹最大的特点:消遣愉悦,瞬间感受。

6、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特点1.娱乐性2.游戏性3.大众性4.消遣性5.商业性7、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代表类型《快乐大本营》(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非常6+1》(李咏)《星光大道》(毕福剑)《欢乐中国行》(董卿)8、真人秀节目的表现形态⏹真实记录与人性展现⏹假定规则与实在诱惑⏹矛盾冲突与悬念设置⏹观众参与与观众满足9、.“脱口秀”作为一种节目样式,最早出现在美国。

这种节目一般是由主持人、嘉宾、和观众在谈话现场一起谈论各种社会、政治、情感、人生话题,不照本宣科,脱口而出,因而被港台的翻译家们形象地译作“脱口秀”。

10、娱乐谈话类节目的组成要素及其特质(一)话题的设置与处理1.节目定位与话题的风格⏹扇情、猎奇、搞笑⏹话题的层次、方向⏹细节处的亮点、高潮2.话题的实效性3.话题的可操作性(二)嘉宾的选择1.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嘉宾,嘉宾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这这期节目的成败。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纸条)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纸条)

第三部分:广播电视基础知识:名词解释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3、什么是正面宣传?“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4、什么是舆论导向?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

5、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6、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施的监督。

本质是人民群众利用新闻媒体对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而进行的监督活动。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推动力;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

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主义的有力武器。

7、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产生新闻的根源,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8、“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群众。

9、文艺上的“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10、双百方针是指什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11、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13、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办台的要求?(五个根底)(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3)、打好群众观点根底;(4)、打好知识根底;(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14、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15、本质真实:是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

16、客观报道:客观报道是指运用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意见的一种新闻手段。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考试笔记)名词解释一、“大新闻”架构所谓“大新闻”架构,即以新闻为骨架,包括整点、半点新闻、深度报导和新闻评论专栏、大板块中的新闻话题、交通信息、经济信息,以及有关新闻和社会事务的谈话节目及其它服务性新闻,互相补充,共同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广播电视节目结构形式。

“大新闻”架构的传播优势在于:第一,它可以满足整点半点新闻量多面广而深度不够的弱点;第二、可以满足各群体受众的不同新闻需求;第三、可以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新闻在广播电视节目链中的骨架作用。

二、收视率、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率收视(收听)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收听)某个节目的目标受众人数占总目标人数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

它是国际通用的量化方法,用于衡量节目播出效果。

收视(收听)率又可以分为绝对收视(收听)率和相对收视(收听)率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绝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听(收视)人数/该节目覆盖地域的受众人口总数)X100% ;相对收视(收听)率=(节目收视(收听)人数/节目覆盖地域内该时段接受广播(电视)的人数)X100%。

三、珠江模式1986 年,广东创办了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迈出了创建经济台、系列台的第一步。

珠江台以“板块节目”为特点,采用主持人直播和“热线电话” 的方式,密切了与听众的联系,实现了听众的直接参与,展示了“大众型、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的崭新面目,赢得了听众。

珠江经济台的开播是我国广播在“节目主持人” “大板块节目”等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一个台的体制、系列台的建设、广播的发展总体方向上的全新探索。

它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被成为“珠江模式” 。

四、信息污染在电子网络环境下信息激增,同时出现了信息污染,它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信息过剩,大量无用信息进入传播市场,扰乱了正常的信息传播秩序,受众无所适从;另一种是大量有损社会风气、毒害人们心灵、破坏国家安全、妨害民族团结的信息进入市场,给社会造成危害和混乱。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硕士 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艺术学概论》试题模拟题库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硕士 考研参考书、考研笔记资料 《艺术学概论》试题模拟题库

育明教育
【温馨提示】
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研必看教材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考点·真题·题库》,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欢迎到育明教育订购!押题保过视频同步上线!
育明教育推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张凤铸)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育明教育: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考点精编与真题解析》
知识的提升与拓展期刊推荐
《中国电视》
《现代传播》
《当代电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名词解释部分1. 广播电视文艺广播电视文艺通过广播电视媒介欣赏的文艺,它是文艺与现代化传播手段的结合,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按照一定的社会目标,反映或直接组织社会艺术创作活动,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加以广播化或电视化的再创作,并最终以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表现形态播出。

2. 调频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广播是1979年8月黑龙江省广播事业局开始研制立体声广播,于当年9月做出了中国第一台立体声调制器,12月开办了立体声广播。

立体声广播利用人的双耳特性,在节目中同时发出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使收听者从收音机左右两个声道的喇叭中同时听到声音,从而得到全方位、层次分明的立体感和临场感。

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听觉审美欲求,丰富与提高了受众的听觉感受力。

3. 双向交流双向交流,顾名思义,就是指通过热线电话的反馈,将受者当下的审美感受即时回传给传者,实现艺术传播与欣赏反馈的共时性。

4. 多极交流多极交流指的是受众之间通过热线电话以主持人为中介实现的交流。

5. 广播剧广播剧是伴随无线电的诞生而问世的特殊剧种,是以电磁波为载体深入千家万户的“无限电剧”(或称“空中戏剧”),它以广播为媒介,运用戏剧技巧,将思想、文学与动作转化为听众头脑中的赏心悦目的图景,是一个富有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听觉艺术、想象艺术。

6. 传统形式传统形式就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戏剧式的(或小说、故事式)结构形式,传统的音乐、音响运用形式。

7. 电视文艺电视文艺以先进的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的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各类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它具有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8. 样板戏样板戏是“文革”期间出现的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

指一批创作于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

样板戏的影响力在文革达到顶峰,不仅是国家当时唯一允许出现的文艺作品。

因为这样的历史背景,其具有相当的争议性,同时由于其时代的象征,在老一辈人中仍具有生命力。

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

9. 单本剧单本剧,是电视剧中一种常见的形式,现在已经很少见的了,但仍被尊为是“电视剧中的经典形式”它又叫“画剧”(如:《明清帝国》等)它具有独立的故事或情节,基本上一次播完(或分上中下三集),现在最长为20集,情节紧凑,人物不多,时间大致在半小时至两小时之间。

全剧是迷你型的电视剧(如:《日新月异》)《日新月异》时长十集,是单本剧的经典;香港电视剧:《赖布衣》时长5集;《寻龙剑侠赖布衣》是单本剧首次最长的20集另外解释:是指长度为1到3集(每集长约45分钟)的电视剧样式。

艺术特点是反映现实、整体性、实验性。

创作特征是人物关系、人物塑造、结构封闭多样(戏剧、电影、小说、散文、电视式)10. 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是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样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的电视节目形态。

它的特点是:根据主题的需要,运用电视艺术手段将多种不同艺术体裁的单个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

各种参与整体的单个节目在综艺节目中产生内在的联系,发挥出具有整体优势的系统效应。

它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有机性。

在内容上综艺节目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于一体,但不是各个单个节目在艺术审美特征上的机械性的相加,而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节目形态。

分为两类:节庆周年纪念性的综艺节目和有固定播出时间的常规栏目。

11.《正大综艺》《正大综艺》栏目是中央电视台和泰国正大集团1990年4月开始联合制作的连续性综艺节目,是目前中央电视台播出时间最长、播出数量最多(每周一期)的大型电视综艺益智栏目之一。

该节目包括演播室现场节目和《正大》剧场两部分。

《正大综艺》栏目的首播时间为中央三套首播时间:每周日18:00,重播时间:每周一12:30。

节目时长为60分钟。

栏目针对的目标收视群体为:热爱旅游、热爱生活的城市大众。

12. 电视艺术片电视艺术片是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的、艺术化的展现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电视节目片种。

简言之,将其称为按编创人员的主观审美理念,用丰富的情感性和文学性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专题片种。

13. 电视纪录片电视纪录片指的是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电视片样式。

(百度解释:指纪录型的电视专题报道类节目,是运用电子采录设备和手段,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题材,作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

它运用新闻镜头,客观真实的记录社会生活,客观的反应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原生形态的完整过程,排斥虚构和扮演的新闻性电视节目形态。

)14.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指的是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者风土人情等等为主要内容和题材,抒发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体现创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考的电视艺术片种。

其创作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作品中融入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即:视角的选择、思想的升华和情感的抒发。

如表现自然风光的《西藏的诱惑》、《长白山四季》等。

15. 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指的是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为主要内容,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作为其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电视片种。

如舞蹈艺术片《梦》,音乐艺术片《走西口》,歌舞艺术片《黄河神曲》。

16. 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指的是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等为题材,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电视艺术片种。

如《百年恩来》、《杨开慧》、《血沃中原》等。

17. 电视文化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指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含浓重的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

如《苏园六纪》、《江南》、《民歌魂》等。

18. 电视戏曲电视戏曲是中国电视文艺中重要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具民族文化特色、最为独特的一种形式。

电视戏曲,也称戏曲电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电视技术的相结合所产生的新兴艺术品种。

它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舞台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及电视视听语言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

通俗的理解,电视戏曲的范畴可以解释为:一切用电视来表现的戏曲艺术、戏曲文化、戏曲信息都是电视戏曲。

19. 电视戏曲栏目节目电视戏曲栏目节目指的是每天定时在电视台播出归纳在各地栏目中的戏曲节目。

它是各类电视戏曲中包容性最强、最机动灵活和最贴近观众的一类节目。

如中央电视台《九州戏苑》,浙江电视台《百花戏苑》等20.电视戏曲专题片电视戏曲专题片指独立的、按照专题片创作规律专门拍摄的表现戏曲艺术、戏曲文化、戏曲掌故、戏曲艺术家艺术生涯内容的电视专题片。

电视戏曲专题片具备一切电视专题片的特性,是电视戏曲中最富哲理性、思辨性的一种形式。

同时由于专论戏曲又具备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色彩。

具有独立性和精心拍摄的特点。

如《一代宗师梅兰芳》等。

21. 戏曲电视剧运用戏曲艺术部分特性和电视手段来表现的电视剧。

它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品性的新样式,既不是原来意义的戏曲,又与单纯的电视剧不同。

它是戏曲与电视剧联姻的产物,是二者的化合物。

22. 电视戏曲综艺节目电视戏曲综艺节目指戏曲艺术因子与其他艺术元素(例如歌舞、小品、音乐、MTV 等)结合,充分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戏曲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既突出发挥戏曲的艺术价值与魄力,又充分体现电视技术的创作功能的一种电视综艺节目。

23. 戏曲MTV它是将优秀的戏曲长短与不断变化的电视画面结合成视听一体的形式。

24. 戏歌戏曲的旋律,经过千锤百炼,具有浓郁民族文化风格和醇美的韵味,动听动情,能调动人特殊的文化感受和体验。

戏歌化用戏曲的曲牌、曲调,填上反映当代人生活情感的歌词,用歌唱的发生和现代感的配器,古为今用,创作出来的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魄力,很受听众喜爱。

戏歌大致有两种:一时改造流行歌曲、脍炙人口的历史歌曲和好的美声歌曲;二是新创、改造成戏歌的知名歌曲。

比如京剧戏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越剧戏歌《涛声依旧》,新创戏歌《北京OPEAR》等。

25. 戏曲综艺包括戏曲歌舞、戏曲经典段落演唱、戏曲小品和其他新生的不可归类的戏曲综艺节目。

25. 电视剧电视剧是我国所特有的电视作品题材概念。

它是用蒙太奇和视听语言创作的电视戏剧作品与电影故事片有共同之处,但电视剧具有家庭收看的随意性,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具有更多的随意性。

同时,电视剧是电视传播媒介在宣传为主的方针指导下的产品,因此具有很强的宣传性。

其基本特征是: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

以构成方式为标准,分为电视短剧、小品,电视单本剧、电视系列剧、电视连续剧等27. 电视短剧按标准化规定,电视短剧长度为30分钟,电视小品长度为15分钟。

但一般认为长度(单集)少于30分钟的电视剧都统称为电视短剧。

电视短剧能比较全面地运用戏剧元素进行叙事,完整情节结构、重视人物形象塑造。

电视小品则情节十分简单,甚至没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更注重意境传达或生活哲理的阐明。

艺术特点是短平快、映问题蕴哲理、简明快富情趣、春风化雨朴素动人。

创作特征是题材典型、主题提炼、细节、剪裁28. 电视连续剧是指长度在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

艺术特点是庞大的时空构架、时间和人物连续、广阔社会生活场景与丰富的思想内涵。

创作特征选材不大不小、结构局部开放整体闭合、悬念求新多变、命运人情渲染、总体统一每集有一个故事核29. 电视系列剧分集播出,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故事却不连贯。

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集与集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联系。

艺术特点是人物设置(剧情、互补、受众)、结构(整开局半)创作特征是连贯与独立(人物背景风格连贯、统一主题思想)人物面具化、通俗与类型30. 戏剧的三一律模式(P179)三一律是17世纪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指戏剧的故事情节、时间、地点三者必须完整单一,每剧限写发生在一天之内、同一地点的单一情节的故事。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里哀。

这种规则有利于剧作情节简练集中,但作为清规戒律,却束缚了戏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