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的比较赏析

合集下载

《游山西村》译文及赏析

《游山西村》译文及赏析

《游山西村》译文及赏析《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

《游山西村》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

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足:足够,丰盛。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箫鼓:吹箫打鼓。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若许:如果这样。

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叩(kòu)门:敲门。

《游山西村》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游山西村的赏析

游山西村的赏析

游山西村的赏析《游山西村》是清代诗人陆游的一首长诗,描述了诗人游览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和感受。

该诗不仅描绘了山西村的优美景色和风俗民情,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以及他对自由、闲适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了山西村的热情好客和丰收之年的喜悦。

诗人用“莫笑”二字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尊重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在丰收之年,当地人民会用最好的食物款待客人,这体现了乡村人民的真诚和热情。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西村的山水景色和自然风光。

这里的山峦重叠,水流潺潺,诗人用“疑无路”形容了旅途的曲折和险峻,而“柳暗花明”则形象地表现了景色的变化和奇观。

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力,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描述了山西村的社祭文化和民间风俗。

每年春天,当地人民会举行盛大的春社庆祝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平安。

诗人用“箫鼓追随”形容了当地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在社祭活动中,人们会穿着简朴的衣冠,保留着古老的习俗和风尚,这体现了乡村文化的厚重和底蕴。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达了诗人对山西村的留恋和不舍。

诗人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到这里,静静地欣赏这里的美丽景色和传统文化。

他甚至希望能够拄着拐杖随时前来敲门,与当地人民交流和分享。

这一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山西村的深情厚谊,还体现了他的自由、闲适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游山西村》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和浓郁情感的诗作。

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受,生动地描绘了山西村的景色、风俗和文化,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同时,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闲适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这些思想情感贯穿全诗,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价值。

此外,《游山西村》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之处。

过故人庄诗句赏析

过故人庄诗句赏析

过故人庄诗句赏析
《过故人庄》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田园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访问故人、品尝美食、畅谈农事的情景,展现了农家恬静美好的生活氛围。

以下是诗句赏析:
1.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两句诗意味着故人准备好了美味的鸡黍,邀请诗人到田家拜访。

简单平实的叙述中,展现了故人热情好客的品质,也为下文描绘的田园生活场景做了铺垫。

2.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两句描绘了村子和城郭外的自然景色。

绿树环抱村庄,青山斜倚城郭,构成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

诗人用自然景观衬托出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农家小院中饮酒谈天的情景。

诗人打开窗户,面对着农场所种的桑麻,与故人畅谈农事。

这里表现出诗人
在农家生活的愉悦心情,同时也体现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自然。

4.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人庄院的留恋之情。

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采菊的节日,诗人表示期待再次来到故人庄,共度佳节。

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人的真挚情感,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用语平实,叙事自然流畅,展现了农家生活的美好。

诗人通过对故人庄院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韵味醇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典型的田园诗篇。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阅读word版本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阅读word版本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阅读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游山西村宋•陆游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训练题:1、试分析两诗的首联在内容与情感上的相同之处。

答:2、《过》诗颔联的写景是承首联的哪两个字展开的?这里写出了“故人庄”怎样的环境特点?答:3、《游》诗的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出了怎样的景色?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含有怎样的哲理?答:4、两诗的尾联表达出诗人相同的志趣与愿望,请作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1、内容上:均写出田庄(农家)朋友准备了富有农家特色的饭食,《过》诗中故人“具鸡黍”,《游》诗中农家“足鸡豚”。

情感上:既表现出田庄朋友的好客热情、质朴大方,又表现出诗人没有自视清高,能与村民平等交往的淡泊情怀,足可见出宾主之间的感情融洽,友谊深厚。

2、承“田家”二字展开来写的。

表现出“故人庄”清新、淡远、幽静的环境特点。

3、①写出了山西村山水曲折、树茂花艳的景色。

②表现诗人观赏景物的喜悦之情和对前途所抱的希望。

③揭示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深刻哲理,能够引发广泛丰富的联想。

4、《过》诗的尾联“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诗人对田庄上的朋友说的,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友谊深厚,无须客套,是真性情的交往。

《游》诗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诗人的主观愿望,表达月下叩门、与农民交游的愿望。

两诗都表现出诗人喜爱农家生活、留恋自然风光、渴望归隐田园的恬淡宁静的志趣与愿望。

可看作古代“欢乐农家游”的经典之作——《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比较赏析住农家院,吃农家饭,到青山绿水之间感受田园生活带给人们的轻松和惬意,不独是长期生活在喧嚣、繁华城市的现代人的“专利”。

我国古代的文人早已给我们留下了“欢乐农家游”的名篇佳作,就让我们通过《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两首诗来领略古代农家生活的情趣吧。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诗歌大意: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

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

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

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勤奋创作,诗歌数量惊人。

据他自己说:“六十年间万首诗。

”流传至今的《剑南诗稿》仍保存了九千三百多首,在两宋诗人中翘居首位。

这些独具风采的诗篇,其主要内容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所说:“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帖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这首《游山西村》所描绘的内容属于后者。

这首别开生面的诗篇,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

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

一年前,陆游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上罢官归里。

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

这首诗题为《游山西村》,据《剑南诗稿》卷三十二《幽栖》诗之二自注云:“乾道(二年)丙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村,距离绍兴城南大约九里,地名西村。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

《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游山西村》原文及翻译赏析1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赏析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全诗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

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

此诗题材比较普通,但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

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

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节日________与《周礼》。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7篇)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7篇)

陆游《游山西村》赏析(7篇)陆游《游山西村》赏析1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释赏析】说明这首诗是诗人闲居家乡游览山西村后写的。

全诗生活气息很浓,生动而概括地描绘了当地的秀丽风光和喧闹的节日气象,赞美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行,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憧憬。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富于哲理,耐人寻味,常常被引用来说明事情在看来好像无法进行、困难重重时,突然有了转机的境况,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解释①、山西村:地名,在今浙江绍兴鉴(jiàn)湖附近。

②、农家:农村里的人家,指农民。

腊(là)酒:腊月(农历十二M 月)亦即冬天酿造的酒。

浑(hún):混浊。

浑酒质量比清酒差。

③、鸡豚(tún):指鸡肉和猪肉。

豚:小猪。

足鸡豚:形容款待客人的菜很丰富。

④、山重水复:山岭重叠,溪水曲折。

⑤、柳暗花明:柳树茂密成荫,显得阴暗;山花艳丽耀目,色彩光明。

⑥、萧(xiāo)鼓:指吹打乐器发出的声音。

春社:古代立春后祭拜土地神和五谷神的日子,叫春社。

⑦、衣冠(guān官):衣服和帽子。

简朴(pǔ):简洁朴实。

古风:古代风俗。

⑧、若许:假如客许。

闲乘月:趁着月光光明的晚上出外闲游。

⑨、拄(zhǔ)杖:拄着拐杖。

无时:随时。

夜扣(kòu)门:晚上来敲门作客。

叩:敲陆游《游山西村》赏析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翻译】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如今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接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照旧保存。

从今日起,假如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诗词赏析课内外对比阅读(精品)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写作背景】1.《竹里馆》是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即:今天的陕西兰田县)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2.诗人又因早期信仰佛教,佛教追求的是超脱、远离世俗争斗的思想,此时他又因官场的不得志而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3.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悠闲的生活。

【主题思想】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重点问题】1.《竹里馆》中表现诗人安闲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王维《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表现诗人淡泊情怀的句子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王维《竹里馆》中写月夜竹林的幽静,以“弹琴复长啸”来反衬。

4.全是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悠然自得、自在和愉悦的心境。

“独坐”、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

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来相照”的明月当成知己,展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5.《竹里馆》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6.请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7.“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是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独”是“独自”的意思。

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

古诗两首《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

首联 风景 农事 感情
《游山西村》的画面与内容:
丰收留客—— 拄杖重游——
山村丽景——民俗风情
我会说《游山西村》
意 境:
我的比较:
课文 项目
游山西村
留客:表现村民的热情好客 莫笑:表现村民的纯朴、厚道(叙事)
体现诗人喜悦、激动。含深刻的生活哲理的句子。 常指人们在困境、挫折面前突然又出现新的出路 新的境界,看到了新希望。
我的积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家!
我的比较:
1. 诗中哪些句子是叙事?哪些是 写景?哪些是抒情?
2. 山西村村民对客人的态度怎样? 风景如何? 3. 山西村里的农家生活有何不同? 两诗所表达的情感又有相同吗?
1. 互读互听(注意字音,字形,节奏等)
2.听范读 3. 再比赛朗读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完成表格: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诗 人
诗 体
孟 浩 然(初唐时
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 称“王孟”)
陆 游(南宋爱 国诗人) 七言律诗 二,二,三节奏
五言律诗 二,三节奏
(a韵)
节 奏
押 韵 易读错 字 结 构
全首押韵(末尾字为韵脚) 隔句押韵(un韵)

6411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鉴赏

6411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鉴赏

陆游,字务观,号放 翁,南宋大诗人。自 谓“六十年间万首 诗”。生当北宋灭亡 之际,诗中表露出渴 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 烈爱国热情,陆游曾 任隆兴通判,积极支 持抗金将领张浚北伐, 兵败后获“力说张浚 用兵”的罪名,放归 故里。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游山西村
陆游
故人/具/鸡sh黍ǔ,邀我/至/田家。
hún
tún
对读串讲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为陆游辩护
陆游
孟浩然
总结:
一生未仕的中年人孟浩然看倦官场, 一位爱国心遭受打击的近晚年的陆游, 在青山绿水的农家院中 让心灵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和慰藉。
语文 八年级
上册(语文版)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比较鉴赏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比较鉴赏
知人论世
孟浩然,字浩然,唐代 襄阳人。山水田园派诗 人。曾隐居于鹿门山, 四十岁时游历长安,应 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 诗,名动京城。有“不 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之句。使玄宗不悦“卿 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 奈何诬我?”后放归襄 阳,隐士终身,人称 “孟山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guō xi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x轩uān/面/场p圃冠简朴/古风存。
待到/重阳/日,hu还án来/就/菊花。从今若许/闲乘月,z拄hǔ杖无时/夜叩门。
为你读诗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1. 游山西村赏析山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省份,其中的游山西村更是深藏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作为一名来自山西的学生,我有幸去游览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村落,这里有着灿烂的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流连忘返。

游山西村是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

当我一步步走进它的内部,发现它的民居都是用青灰色的青砖建成,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样式,颇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在游山西村,你还可以听到一些让人惊叹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在这个村庄中,每座民居都有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和祖先的命运、荣耀有关。

在听完这些故事后,不由得感叹人类文化的深远影响。

此外,游山西村的建筑风格与普通的建筑完全不同,这里的民居以“合院”为主,结合了汉、蒙、回三种民族的建筑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在走进每个民居时,我都会惊叹它们有着多么美妙的结构和精美的雕刻,这些建筑和雕刻看上去都非常复杂,却极富美感。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清新简洁,篇章结构层次分明,用语通俗易懂,并且有着一些生动的词汇,如“民居用青灰色的青砖建成”、“颇有一种‘穿越’的感觉”等,用词丰富,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2. 游山西村赏析山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它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深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作为一名在山西省成长的大学生,我有幸有机会去游览山西省著名景点之一——游山西村。

在这里,日复一日地生活着许多朴实而热情好客的人们。

虽然这个小村庄面积不大,但它追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朝时期,这里的古建筑立体、雕刻精美,每一处建筑都散发着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用青砖和旧庙建成的小而美丽的民居,颜色温和且安静,让人们感到宁静而舒适。

此外,游山西村的文化和遗产非常丰富,众多的民俗活动和节日的庆祝活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游客,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和赞誉。

在这里,走在青砖路上,欣赏着这里宁静的气息和那些清晰的建筑体,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名胜古迹中,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游山西村 对比阅读

游山西村 对比阅读

游山西村:对比阅读一、风光与时代对比《游山西村》是唐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他描绘了一个宁静、安详的山村风光。

然而,通过历史的镜头,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并非如此。

陆游生活的时代,朝廷内部腐败,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

这种鲜明的对比让我们对诗人的理想主义情怀有了更深的理解。

二、生活经历与人物形象对比诗中的山村风光和人物形象是陆游自身生活经历的反映。

他出生在农村,自幼体验过农民的艰辛生活。

诗中的农夫形象正是他自幼熟悉的农民形象,而他对乡村的热爱和关怀也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生活中的陆游并非安于田园生活的隐士,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对人民的忧虑和关切。

这种对比凸显出诗人的矛盾心理:既热爱田园生活,又无法摆脱对现实世界的关切。

三、不同版本诗歌的对比《游山西村》在不同版本中存在一些差异。

例如,在某些版本中,诗人将“丰年留客足鸡豚”改为“莫笑田家腊酒浑”,更加强调了农家的朴素和热情。

不同版本的诗歌在传达主题和情感上存在微妙的差异,这种对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和情感变化。

四、语言、风格、技巧的对比陆游的诗歌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清新明快,技巧纯熟。

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种特点与其他诗人如苏轼、杜甫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例如,苏轼的诗歌豪放不羁,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而陆游的诗歌则给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感。

这种对比突出了陆游诗歌的独特魅力:既有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又有诗人对时代的深沉感慨。

总之,《游山西村》是一首描绘山村风光的优美诗歌,但它并不仅仅是对山水的赞美,更是诗人对时代、生活的独特感悟的表达。

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意义。

高二语文 诗五首(归园田居,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书湖阴先生壁,游山西村)课文评点及说明

高二语文 诗五首(归园田居,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书湖阴先生壁,游山西村)课文评点及说明

高二语文诗五首(归园田居,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书湖阴先生壁,游山西村)课文评点及说明课文评点及说明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但把这首诗和其他的诗对比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

“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

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写的是诗人融身于世外的特殊感受和认识,体现了他悠然闲适的诗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情趣的感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写朋友邀我做客。

“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探赏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探赏

《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比较探赏描写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以及农家淳朴热忱的品性,以抒发情怀,历来是不少诗人写作的旨趣。

本文仅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作一些比较探讨,以寻绎出两位诗人共同的创作指归和各自的特色。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以“过”为线索,叙写了在故人庄作客的情景,流露出诗人与故人亲密无间、真挚深厚的友情,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赞赏和对大自然的挚爱。

诗的首联写朋友杀鸡饮黍“邀我至田家”作客。

一个“邀”,凸显了故人的殷勤热情;一个“至”,写出了诗人兴致勃勃。

颔联写农村中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色。

诗人先写近景,着一“合”字,形象地描画出那苍翠葱茏的树木在村边组成一个圆圈,将村子整个儿围住,自成一统,形成一片幽静的小天地;再写远景,一个“斜”字用得妙,它勾画出了青山逶迤遥远的神态。

诗人将近景与远景相互映衬,写出了田园秀美怡人的风光,写景状物之中寓有礼赞自然美的思情。

颈联写主人与客只临窗酌酒絮谈农事。

诗人以有限的文字写出了主人与客人关系之亲密、感情之深笃、交谈气氛之融洽,其亲切惬意之情景,令人心向往之。

尾联写诗人意犹未尽,萌生重来故人庄作客的渴望,临别时叮嘱故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同饮菊花酒。

这是诗人的预约,也是诗人的期待。

表达了对农家生活的热爱之情和留恋之意。

《过故人庄》叙平常之事,写优美的农村环境叙写了淳朴的有情趣的农村生活,于叙事写景之中寓托喜爱倾慕之情,显得清新俊逸、自然畅达;而事景情的奇妙渗融、笔致之灵动洒脱变化多姿,更令人击节心仪。

世间事无独有偶,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几百年后写了《游山西村》一诗。

这首诗穿越时空隧道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神交邂逅,以其独具的风采和迷人的魅力倾倒了无数诗迷,至今仍然被读者广为传诵。

《游山西村》借叙事抒发情怀,借写景涵咏哲理,以一个“游”字贯通诗中所见、所闻、所历、所感。

这首诗首联写的是农村丰收的年景和农家主人热情好客的纯朴厚道的性格。

“丰年留客足鸡豚”,表现了农家主人待客的殷殷之情和质朴淳厚的品性。

审美的离合:《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之比较

审美的离合:《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之比较

Aesthetic Separation and Cooper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Visiting an Old Friend’s Farm-house and A Trip to Mountain West Village 作者: 雷晶晶[1]
作者机构: [1]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1
出版物刊名: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5-5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期
主题词:�过故人庄》;《游山西村》;结构;意象;情趣;农村文化形态
摘要: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同属农村记游题材的诗歌,二者表现出相同的线性结构,使得记游式动态的叙抒具有完整流畅的艺术效果。

受创作主体生平志意的影响,《过故人庄》中,"故人庄"成为理想的"桃花源"式隐逸生活的诗意表达,《游山西村》中,"山西村"则是现实中诗人暂时获得休憩的精神园地,农村题材诗歌在不同主体情意的灌注下具有了不同的文化形态。

受诗歌语言形式的限制,二者在意象与情趣的融合程度上亦呈现出"情趣淹没意象"与"意象遮蔽情趣"的差异,从而显示出疏朗阔达与厚朴沉着的境界分别。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过故人庄游山西村
上一页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诗由写景转入抒情,从村外之景转写村内之情。 “春社”,这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习俗。南宋陈元 靓《岁时广记》谓“立春后五戊日为春社”。即 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当这一天将来临时, 村子里不断的吹箫打鼓声音,响彻云霄,洋溢着 一片节日的欢快气氛。乡民们还要向土地神祭祀, 以祈求农事的丰收。这个简朴的古代风俗,在当 时江南的农村仍然很流行。诗篇不仅反映了农民 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 的真挚感情。
游山西村
陆游
八年级四班 顾全宇
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字务观,号放 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幼 年时正当金兵向南入侵,随家逃难,受到深刻的爱国主 义教育。中年时期,曾到四川、陕西一带,参加军队生 活,前后九年,进一步激发了爱国激情,对他的创作有 很大的影响。由于他坚决主张抗战,政治上经常受到投 降集团的压制。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 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 败被罢官还乡。他晚年失去了官职,回到了故乡,报国 信念始终没有衰退。一生留下九千多首诗,大都洋溢着 爱国热情,充满收复失地的信心。风格豪迈是他诗歌的 特色。
上一页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
是全诗的总结,也是漫游山村心情的表述。游村 的感受如何呢?山村的迷人景色、村俗的朴实淳 美,这些都给诗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今后 怎么样呢?诗篇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如果说孟浩然诗的最后:“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菊花”,表露得非常直率,那么,陆游诗的结尾 用笔则比较婉转,诗人吐露的意念是,今后倘有 机会乘月明之夜外出闲游的话,我拄着拐杖会随 时前来敲门叙谈。这一归结,点明了游村的诗题, 而“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 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

《游山西村》赏析《游山西村》赏析【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人。

南宋大诗人。

绍兴(高宗赵构年号)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打击,被除名。

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曹任镇江、隆兴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

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

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

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是我国古代诗人中创作数量最丰富的一个,今存尊9000余首。

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感情。

《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一直脍炙人口,文章也很出名。

作品辑在《陆游集》中。

【解题】据《宋诗鉴赏辞典》介绍,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以“鼓唱是非”罪名罢归故里。

诗人对官场的腐败愤恨之余,对家乡的山光水色及民间的纯朴生活产生了无限欣慰的情绪。

但是,由于诗人报国之志未泯,虽闲居游赏,徜徉于山向小路上.仍不时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抗敌复国之矢志。

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说:“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

此诗“颔联”已成为熟语词。

【注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否定副词,不,不要。

笑:讥笑,讪笑。

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称“腊肉”,腊月前后酿造的酒称“腊酒”。

浑:浑浊不清。

丰年。

丰收的年成。

留客:容留客人吃饭住宿。

足鸡豚:能使鸡猪等荤菜丰足。

能愿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

○田家的酒菜虽不似都市酒楼的花哨,但货真价实,原汁原味,无哗众取宠之心,有真情待客之诚,充溢着田园风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水峦重叠,流水往复,连绵不断。

重:重(ch6ng)叠;复:往复。

疑无路:怀疑没有去路,怀疑走到尽头。

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

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

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游山西村》是一首经典的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那么小编今天带大家体验一下乡村的生活的滋味。

本文的内容是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请看看:游山西村陆游古诗鉴赏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录了诗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

全诗四联,围绕“游”字层层展开。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首联写游前的精神准备,即孟浩然《过故人庄》所写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之意。

孟诗平铺直叙,只说老朋友备有酒菜请他去。

而陆诗则不仅写了农民朋友的相约,还刻画了主人款留的盛情。

农家迎宾,备有腊酒,酒昧虽不及清酒醇美,但待客的情谊却是极其真诚的。

菜肴是鸡和豚,虽不是山珍海味,但都是自家生产,加上年成好,可以让客人尽情享用。

前一句的“莫笑”,后一句的“足”字,都很有表现力:既像模拟主人的口吻,又像是诗人在赞叹,曲曲传出了山西村农民的淳朴和好客。

经这么一渲染,山西村真让人神驰心往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次联写山行情景。

山阴道上,山光水色令人应接不暇。

重重山遮,道道水绕,诗人几乎疑心无路可走了。

但几经探寻,前面柳暗花明,一个村落宛然在目,山西村便到了。

前一句中的“疑”字用得传神:“疑无路”不是真的无路可走,而仅仅是路难寻难辨,这是人们走生疏山路常有的体验。

后一句中的“又”字也很传神:“又一村”不是说一个接着一个村,而是经过探寻忽然发现有那么一个村在那里,表现了绝处逢生的喜悦。

人们读这两旬都会感到,在人生的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

也正是因为道出了世间事物变化的哲理,这两句诗便越出了自然景物描写的范围,被人们广泛引用,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第三联正面写山西村所见所感。

箫鼓声不绝于耳,原来是农民在迎接社日的来临。

“春社近”,已经“箫鼓追随”,则社日的热闹场面更可想而知。

真情实感出好诗——《游山西村》和《故人庄》比较谈

真情实感出好诗——《游山西村》和《故人庄》比较谈

真情实感出好诗——《游山西村》和《故人庄》比较谈
马慧芳
【期刊名称】《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卷),期】2003(000)08M
【摘要】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总页数】2页(P10-11)
【作者】马慧芳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中学315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3
【相关文献】
1.真情实感出佳作--谈写作教学中真情实感的培养 [J], 张秀珍
2.律诗二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教学案例 [J], 余映潮;王世发
3.比较阅读在课堂中的运用——《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课堂实录 [J], 柳银

4.三重比较,比出深意——以《游山西村》教学设计为例 [J], 张琳
5.审美的离合:《过故人庄》与《游山西村》之比较 [J], 雷晶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与过故人庄的比较赏析
白求恩医学院医学试验班 70100117 孙乐萌【一】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莫:否定副词,不,不要。

笑:讥笑,讪笑。

腊:本指年终祭祀,也用于指夏历十二月,腊月或冬天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称“腊肉”,腊月前后酿造的酒称“腊酒”。

浑:浑浊不清。

丰年。

丰收的年成。

留客:容留客人吃饭住宿。

○田家的酒菜虽不似都市酒楼的花哨,但货真价实,原汁原味,无哗众取宠之心,有真情待客之诚,充溢着田园风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流水往复,连绵不断。

重:重(叠;复:往复。

疑无路:怀疑没有去路,怀疑走到尽头。

柳暗花明:柳荫暗处,鲜花明丽。

又: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转折,义为“却”、“却又”等。

一村:诗中意思是“有一村”、“看到一个村庄”,名词短语用在副词“又”后活用。

在农家鸡香的诱引下,诗人寻胜探幽,聊以舒其忧心,但是山重水复,以为走到了尽头,不意柳暗花明之处豁然开朗,村舍俨然,如武陵人之误入桃花源,读者亦为之一喜,不虚此行矣!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箫鼓伴随着山民的生活,可知春社的喜庆之日已临近了,此地人们的衣冠穿著古朴简单,保留下古时遗风。

箫鼓:泛指各种民间乐器。

追随:伴随人的生活。

春社:春季社日活动。

衣冠:衣服头饰帽子等,代指衣著打扮。

诗人此时已完全融合在古老的民风民俗之中。

若:连词,表示假设,义为“如果”、“假若”。

许:许可,容许。

乘月:清闲无事趁月色出游,因月色朦
胧,迷离之境极富美感,为古人所喜欢,李白有“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的诗句。

拄杖:持杖漫游。

无时:不拘时间,乘兴而发。

夜扣门:夜晚随遇而安,扣门
借宿。

○诗人此时勃然泛起隐逸之情,若有林泉之思;但“若许”二字又不免有社会风云愁思恨缕之牵绊,欲罢不能。

【二】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这一开头就像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

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

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之间所可能有的形式。

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这个开头,不是很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

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

这个村庄座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奥孤僻。

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

这里“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但上面两句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对于这两句,人们比较注意“话桑麻”,认为是“相见无杂言”。

但有了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

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

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

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正是在这样一个天地里,这位曾经慨叹过“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诗人,不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却了,就连隐居中孤独抑郁的情绪也丢开了。

从他对青山绿树的顾盼、与朋友对酒而共话桑麻中可以看出,他的思绪舒展了,甚至连他的举措都灵活自在了。

农庄的环境和气氛,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有几分皈依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

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客人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

【三】两首诗的比较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与陆游的《游山西村》题材都是描写农村的风光,然而艺术构思各异。

前者主要写“邀我至田家”的眼前情景,而后者侧重写游村的所见所闻。

《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中都有两句诗表现宾主情深,相处随和,不请自来,它们分别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中表现与友人相聚交谈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游山西村》中蕴涵生活哲理的句子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中现在常被用形容事情看似无法进行了,然而忽然又有了转机的诗句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