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题与解答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青铜时代是指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 A. 先秦时期- B. 战国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D. 商周时期- 答案:D答案:D2.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A. 印刷术- B. 火药- C. 罗盘- D. 造纸术- 答案:D答案:D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 统一文字、度量衡- B. 铸币统一货币- C. 修筑万里长城- D. 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B、D答案:A、B、D4.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两大思想流派之一?- A. 儒家- B.- C.- D. 法家- 答案:A答案:A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全都是- 答案:D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
- 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指君主将土地分封给亲信的贵族,贵族作为封建领主管理土地,同时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
这种制度中,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贵族封建领主享有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而百姓则在贵族的统治下居于底层。
封建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政治经济制度,持续了数千年。
2. 请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
根据科举制度,通过一系列考试选拔出的人才可以进入政府任职。
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是在县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乡试的考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是在省级考场进行的,通过会试的考生可以参加殿试,殿试是在京城进行的最后一次考试。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社会上的人才选拔更加公平,也为社会的流动提供了途径。
3. 简述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的一条重要贸易路线,连接了中国与西方国家。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同时也从西方输入黄金、珍珠、香料、马匹等商品。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A.化石 B.遗址 C.传说 D.文字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研究“北京人”的直接证据是()A.神话传说 B.化石遗迹C.口述史料 D.史书记载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先后发现了有被火烧过的鹿角和很厚的灰烬层,还发现了6个头盖骨大量牙齿和肢骨碎块,分属于40多个男女老幼个体。
由此可以推断,北京人()A.过群居生活 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 D.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4. 下面对北京人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 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 用耒耜耕地,饲养家畜C. 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 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5.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专题片《考古拼图》,主要讲述了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
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专题片看到的生活场景是()A. 元谋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B. 北京人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C. 山顶洞人一起制作色彩鲜丽的彩陶D. 河姆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子里一起纺线、织布、制衣6. 在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建议大家动手模仿北京人制造一些工具,体验北京人的生活。
于是,各位同学纷纷动手,制造了各种用途的()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彩陶D. 青铜器7.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道:“他是哪种远古人类?”大屏幕提供了几个片段:(1)生活在北京周口店;(2)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3)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我们可以推测出,“他”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半坡居民8. ①发现于云南省;②会制造工具;③知道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
这些内容所述的远古人类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居民D. 河姆渡人9. 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楚雄日报》曾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据考证,元谋人距今约( )A.170万年B.70万-20万年C.3万年D.7000年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指(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住民D.河姆渡原始住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距今最早的太古人类是北京人B北京人寓居在长江流域C.元谋人还不知道使用火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区域相同6.右图是在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这直接佐证了河姆渡人( )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D.打猎捕鱼7.相比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B.能够保存火种C.进行农业生产D.使用磨制工具8.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窑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B游牧渔猎C.农耕定居D.铁犁牛耕9.以下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10.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11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熟练掌握制陶技术C.能够建造房屋D.开始饲养家畜12.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人、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开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寓居条件改变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出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开展C.修建技术的进步D.词养水平的进步13.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结构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栗14.史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商朝的首都是()。
A. 北京B. 郑州C. 洛阳D. 商都2.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
A. 朝代B. 地理名词C. 历史时期D. 人名3. 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称呼周天子的?A. 天子B. 夫子C. 王爷D. 大人4. 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
A. 古代中国人开始有文字了B. 商朝的灭亡C. 古代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器了D. 甲骨文是商朝的王室秘书用来记事的5. 商朝时期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A. 君主、贵族、平民、奴隶B. 君主、平民、奴隶C. 贵族、平民、奴隶D. 君主、贵族二、判断题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2.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3. 甲骨文是商朝灭亡后才出现的文字。
()4. 商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只有君主和平民两个等级。
()5. 商朝灭亡后,周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三、简答题1.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商朝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答: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约始于公元前16世纪,终于公元前11世纪。
商朝的历史背景是夏朝的灭亡。
商朝的特点是有王朝的存在,王室集权,贵族统治,社会等级制度明确,使用甲骨文等。
2. 甲骨文是商朝的王室秘书用来记事的,请你简要介绍一下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
答:甲骨文是商朝的王室秘书用来记事的一种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是用于龟甲和兽骨上,形状独特,有图画和文字组成。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古代中国人开始有文字的标志,也是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3. 商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怎样的?答:商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君主、贵族、平民、奴隶四个等级。
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贵族是掌握政治和经济权力的阶层,平民是普通百姓,奴隶则是贵族和君主的奴隶,负责繁重的劳动。
四、综合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商朝的灭亡是怎么发生的?灭亡后又有哪些重要的变化发生?答:商朝的灭亡是由于内部的腐败和外部的入侵导致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地发现,除了祖国境内最早人类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你知道这则新闻中的“这块土地”是哪里吗()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2.下列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打制的石器打死了一头野兽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3.“人们一说起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化石,没有不首先提到北京人的。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错误的是()A.他们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B.他们依然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C.他们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他们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4.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石块、石片,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其最有力的依据是()A.数量多,有近10万件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C.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D.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5.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农耕文化的特点()A.会建造房屋,定居生活B.会种植庄稼,经营原始农业C.会建造船只,海上活动兴盛D.会饲养家畜,以备不时之需7.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A.元谋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北京人8.右图是胡明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其“”处应填写的标题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9.距今约6 000多年前,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小米C.米饭D.小麦10.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半坡遗址的下列发现中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粟粒遗存B.家畜遗骨C.磨制石器D.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存11.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的是()A.山顶洞人B.河姆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元谋人12.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13.“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
2. 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B. 70 - 20万年C. 3万年D. 6000年。
3.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A. 打制石器B. 磨制石器C. 精制石器D. 自然石块。
4.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 神话传说B. 历史文献C. 考古发掘D. 学者推断。
5.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表现有()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以采集、狩猎为生④会捕鱼。
A. B. ④ C. ④ D. ④.6. 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居住在洞穴里B.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C. 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D.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7.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珠江流域D. 黑龙江流域。
8.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是()A. 粟B. 水稻C. 小麦D. 玉米。
9.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半地穴式房屋B. 干栏式房屋C. 洞穴D. 楼房。
10.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年代距今约()A. 170万年B. 70 - 20万年C. 五六千年D. 三万年。
11. 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A. 水稻B. 粟C. 小麦D. 玉米。
12.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 干栏式房屋B. 半地穴式房屋C. 洞穴D. 楼房。
13. 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同之处有()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都使用磨制石器都种植农作物④都过着定居生活。
A. B. ④ C. ④ D. ④.14. 传说中黄帝的贡献有()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④发明舟车。
A. B. ④ C. ④ D. ④.15. 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 黄帝B. 炎帝C. 尧D. 舜。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距今约7000年的原始居民是:A. 河姆渡人B. 半坡人C. 仰韶人D. 大汶口人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4. 被称为“青铜时代”的时期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货币制度是:A. 铜钱C. 铁钱D. 银锭6. 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A. 秦始皇的暴政B. 秦二世的昏庸C. 陈胜吴广起义D. 项羽刘邦的反秦战争7.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中央集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强化军事力量8.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以下哪项产生了重要影响:A. 经济发展B. 社会稳定C. 文化繁荣D. 军事强化10. 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时期,以下哪个政权是五代之一:A. 南唐C. 北汉D. 南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文字是______。
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是______。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度量衡制度是______。
14. 汉武帝时期,著名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
15.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李白被称为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17. 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的策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9. 论述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提到的“百家争鸣”现象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最早的人类是:A. 北京人B. 元谋人C. 山顶洞人D. 蓝田人2. 以下哪个不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A. 黄帝B. 炎帝C. 大禹D. 秦始皇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 商朝B. 周朝C. 夏朝D. 秦朝4. 甲骨文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5. 以下哪个不是商朝的青铜器?A. 司母戊鼎B. 四羊方尊C. 毛公鼎D. 铜车马6. 周朝分为哪两个时期?A. 春秋和战国B. 东周和西周C. 春秋和战国D. 东周和西周7. 春秋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国B. 楚国C. 秦国D. 宋国8. 战国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战国七雄”?A. 齐国B. 楚国C. 燕国D. 秦国9. 以下哪个不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0. 以下哪个不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战争?A. 长平之战B. 马陵之战C. 巨鹿之战D. 牧野之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我国最早的人类发现于云南省的________。
1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是________。
13. 甲骨文是刻在________上的文字。
14. 周朝的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________。
15. 春秋时期的“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________。
16.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燕、韩、赵、魏、________。
17. 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18. 孟子是孔子的________代弟子。
19. 荀子是战国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20.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21. 简述夏朝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22. 简述商朝的青铜文化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淝水之战D. 魏蜀吴三分天下4.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A. 均田制B. 简化汉字C. 废除科举D. 推行佛教5.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其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 唐太宗设立进士科B.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C. 唐玄宗开设武举D. 隋炀帝设立明经科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
(√)2. 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 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了南中地区。
(×)4.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均田制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5. 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促进了农业上的______革命。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______,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一措施是由______提出的。
4. 隋朝时期,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这条运河就是今天的______。
5. 唐朝时期,为加强民族关系,先后将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这两位公主分别嫁给了吐蕃的______和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古代人类猎捕动物时,最早使用的武器是:A. 石器B. 火器C. 金属器D. 木器2. 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北京猿人”的地点是在:A. 北京B. 上海C. 西安D. 青岛3. “二里头遗址”是哪个朝代的遗址?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春秋时期4. 下面哪个选项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A. 千年埃及文明B. 古希腊文明C. 古印度文明D. 古中国文明5. 以下哪个发明最早出现在中国?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6. 我国古代的“三皇五帝”历史传说的人物主要属于:A. 人类社会形成初期B. 历史的较早时期C. 奴隶社会时期D. 封建社会时期7. “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其中哪个朝代是最早的?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三个朝代同为最早8. 以下哪个国家历史上没有封建社会?A. 中国B. 印度C. 日本D. 古巴9. 著名的《三字经》以及《百家姓》是为了教育哪个阶层的人?A. 士族子弟B. 平民百姓C. 奴隶D. 儿童10. 奴隶社会下的四晋是指:A. 山东、山西、陕西、河南B.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C. 河南、湖北、湖南、江西D. 广东、广西、海南、香港11. 全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制度是:A. 君主制B. 宪政制度C. 社会主义制度D. 集权制度12. 中国文化的核心就是:A. 中药B. 四大发明C. 道德D. 科技13. 人们所说的中原文明之所以形成于中原地区是因为:A. 中原地区较为富饶B. 中原地区地势平坦C. 中原地区历史悠久D. 中原地区人口众多14. 中国的“山河破碎图”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的文献中?A. 春秋战国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代D. 明代15.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哪种农业技术?A. 大规模集体经济B. 农耕C. 渔猎D. 养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千家万户主要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单位。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

上册历史七年级第一单元测试以及答案参考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书同文,车同轨B. 修建长城C. 设立郡县制D. 统一度量衡答案:B3. 以下哪位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将,他率领军队击败了匈奴,解除了汉朝北方的威胁?A. 蒙恬B. 卫青C. 霍去病D. 韩信答案:C4.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重要贸易通道,它的开辟与以下哪位皇帝有关?A. 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炀帝D. 唐太宗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逐一击败了六国,最终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对中国的统一。
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诞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一政策促进了汉朝的繁荣,也使得汉朝的文化影响力扩展到了更远的地方。
三、论述题请论述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异同。
答案: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巩固统一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秦始皇的措施主要包括: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设立郡县制等。
汉武帝则继续推行郡县制,并增设州牧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发展和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两位皇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异同如下:相同点:1. 都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2. 都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3. 都采取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推广丝绸之路,加强与外部地区的联系。
不同点:1. 秦始皇主要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而汉武帝则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文化手段巩固统一。
2.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对内部实行了较为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汉武帝则在秦始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并注重发挥地方官员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我们之所以称其为“人”,其主要依据是A.《史记》上的记载说明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C.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D.其长相和现代人一样2.居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会制作彩陶的原始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元谋人3.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某人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阱捕捉野兽C.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D.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4.桑田沧海,时世变迁,很多事情逐渐被历史的风沙所掩埋。
下列古代制度中夏商周时已不存在的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奴隶制D.宗法制5.作为“20世纪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一,半坡遗址与秦始皇陵兵马俑、马王堆汉墓齐名。
半坡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了()A.黑陶是半坡陶器的一大特色B.此处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玉器发源地C.该聚落从事农业、种植粟等D.该聚落居民定居,建造干栏式房屋6.在我国古代传说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青铜文明B.海洋文明C.农耕文明D.游牧文明7.袁隆平在出席三亚国际海水稻论坛时,提出以海水稻一颗种子,带动中国农业全产业链走出国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
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半坡居民C.河姆渡居民D.山顶洞人8.领导人们治理洪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炎帝B.蚩尤C.大禹D.尧9.请你判断:距今70-20万年、使用天然火、过原始群居生活,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10.我国古代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封建制D.郡县制11.“穿越”是当下的流行语之一。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遇到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他会告诉你,他当上部落联盟首领是得益于A.战争B.世袭C.禅让D.政变12.“他们是我国古老传说中☐☐流域的部落首领,有很多发明创造。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

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七年级考试卷及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A. 商朝B. 唐朝C. 清朝D. 春秋时期正确答案:A2. 以下哪位皇帝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制度?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明成祖正确答案:A3. 以下哪位皇帝建立了唐朝?A. 高祖李渊B. 太宗李世民C. 武则天D. 唐太宗正确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国的封建制度起源于商朝。
正确答案:是2.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时代。
正确答案:否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秦始皇通过不断征战和联合各国反秦势力,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朝代。
2. 唐朝的最大贡献是什么?答案: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其中最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制度,为后来的封建时代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
1. 社会等级制度2. 封建经济体制答案:1. 中国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一是社会等级制度的存在。
在封建社会中,社会被划分为君主、贵族、士人、农民、奴隶等不同的阶层,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出身和等级所决定的。
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固化。
2. 另一个特点是封建经济体制的存在。
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导,土地是封建经济的基础。
土地被封建地主占有,农民则作为佃农或农奴供给地主劳动力和生产物资。
这种封建经济体制使得农民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同时也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上是对中国封建制度特点的简要论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一考试题以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单元一考试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 秦朝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D. 修建长城3.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实行“推恩令”?A. 曹操B. 诸葛亮C. 卫青D. 李斯答案:C. 卫青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开始?A. 十常侍之乱B. 黄巾起义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答案:B. 黄巾起义5. 三国时期,下列哪个国家首先实现了对中原地区的统一?A. 魏B. 蜀C. 吴D. 晋答案:A. 魏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是______。
答案:秦朝2.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的政策是______。
答案:推恩令3. 黄巾起义发生在______年。
答案:184年4. 三国时期,首先实现对中原地区统一的国家是______。
答案:魏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陆续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书同文、车同轨等措施,同时还修建了长城,加强对外防御。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主要是开拓边疆,对匈奴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逐步击退匈奴的侵略,使汉朝的疆域得到进一步扩张。
这一政策加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3. 请简要介绍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与孙权、刘备联军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曹操大军受到火攻,大败而归。
赤壁之战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后来的三国时期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的测试题和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一的测试题和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A. 古代人物B. 历史事件C. 历史现象D. 历史文献2.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3. 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顺序是()A. 秦、汉、唐、宋B. 春秋、战国、秦、汉C. 唐、宋、元、明D. 明、清、民国、现代4.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的是()A. 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水泥B. 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C. 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指南车D. 火药、印刷术、指南车、指南针5. “夏商周”时期是指()A. 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B. 中国古代的三个时期C. 中国的三个古代国家D. 中国的三个古代城市6.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A. 孔子B. 韩信C. 李世民D.7. 古代中国的都城是()A. 北京B. 南京C. 长安D. 杭州8.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A. 杨振宁B. 屠呦呦C. 孙中山D. 神农9.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A. 纸牌B. 麻将C. 围棋D. 象棋10.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节日()A. 春节B. 愚人节C. 圣诞节D. 感恩节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2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的“五帝”和“三皇”的含义。
2. 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说明对人类的影响。
---参考答案:1. 选择题参考答案:ACBBDCCBDA2. 简答题参考答案:- “五帝”和“三皇”是中国古代的两个重要历史概念。
其中,“五帝”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伟大君主,分别是黄帝、颛臾、帝喾、尧和舜。
而“三皇”则是指中国古代的三位君主,分别是伏羲、神农和黄帝。
这些传说中的君主被视为古代中国文明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 四大发明是指古代中国的四项重要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人类的影响深远。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楚雄日报》曾报道,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元谋人作为中国人类历史的开篇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首页。
据考证,元谋人距今约( )A.170万年B.70万-20万年C.3万年D.7000年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指(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距今最早的远古人类是北京人 B北京人居住在长江流域C.元谋人还不知道使用火D.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区域相同6.右图是在河姆渡遗址中发掘的,这直接佐证了河姆渡人( )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D.打猎捕鱼7.相比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能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B.能够保存火种C.进行农业生产D.使用磨制工具8.考古挖掘发现,半坡遗址有密集的房屋、贮藏用的窑穴和饲养牲畜的圈栏。
据此推断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游牧渔猎 C.农耕定居 D.铁犁牛耕9.下列图片符合半坡人生活特征的是( )10.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11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熟练掌握制陶技术C.能够建造房屋D.开始饲养家畜12.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人、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在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生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提高D.词养水平的提高13.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C.北方人喜好吃粟,南方人喜好吃稻 D北方不产稻,南方不产栗14.史书记载:“神农耕而作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题与解答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考试题与解答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A. 西周B. 秦朝C. 汉朝D. 唐朝{答案:B}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以下哪项不是其中之一?A. 统一度量衡B. 统一货币C. 设立郡县制D. 取消分封制{答案:A}3. 以下哪位是汉朝的开国皇帝?A. 秦始皇B. 汉高祖刘邦C. 汉武帝D. 汉宣帝{答案:B}4.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重要措施?A. 推行郡国制B. 实行推恩令C. 设立太学D. 实行科举制{答案:B}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A. 隋朝B. 唐朝C. 五代十国D. 元朝{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通过连续的战争,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这一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为后来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要介绍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
{答案: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对匈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取得了显著的胜利。
同时,汉朝还开辟了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3. 请简要介绍元朝的建立过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元朝是由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的,后来忽必烈继位,建立了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元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论述题1. 请论述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的演变及其影响。
{答案: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中经历了从秦朝的初步建立,到汉朝的完善,再到唐朝的鼎盛,最后在元朝达到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也阻碍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2. 请论述汉朝时期的文景之治及其意义。
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上)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考古发现D、学者推断2、以下文物图片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出土的粟和装粟的陶罐尖底陶罐圆形房屋A、元谋人的生活状况B、北京人的生活状况C、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D、半坡人的生活状况3、某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
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尧B、舜C、禹D、黄帝5、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D.会不会直立行走6、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8、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C.甘薯、玉米D.水稻、粟9、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0、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1、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不同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12、被尊称为华夏之祖的是()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3、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内,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C.人们之间互相谦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14、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B.大禹建立起夏朝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15、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最初主要是以什么为生()A.农耕种植B.饲养家畜C.渔猎采集D.手工制作1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有无语言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使用火D、能否直立行走3、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A、战略地位重要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C、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D、环境优美4、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大禹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制的“水”是指A、长江B、珠江C、雅鲁藏布江D、黄河6、创制“炮烙”等酷刑的是A、夏桀B、商纣C、周厉王D、周幽王7、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8、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A、纺织业B、制陶业C、冶铁业D、青铜制造业9、“三星堆”文化的具体地点是在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河南安阳10、成语“退避三舍”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桂陵之战B、马陵之战C、城濮之战D、长平之战11、从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诸侯国不包括A、韩国B、宋国C、赵国D、魏国12、历史上有一个“徙木为信”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A、伊尹B、姜尚C、管仲D、商鞅13、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A、楚B、魏C、齐D、燕14、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A、商鞅B、李悝C、李冰D、诸葛亮15、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名医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李时珍1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18、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孟子D、韩非子19、“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20、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二、填空题(20空,每空1分,共20分)21、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已经会使用__________,山顶洞人掌握了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聚落遗址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9.“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B.大禹C.黄帝D.舜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大禹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13.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A.仓颉——缫丝B.隶首——文字C.嫘祖——算盘D.伶伦——乐谱14.舜当上部落首领的方式是( )A.通过部落战争,战胜其他部落B.凭借家族特权,继承首领位置C.治水建立功业,人民拥戴上台D.通过禅让制度,大家推荐继位15.如果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能够出现的情节是( )A.炎帝发明指南车打败蚩尤B.尧发明了文字C.年老的禹经过考察让位于舜D.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二、组合列举16.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分)(1)会不会________是人和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________石器。
(3)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________石器。
17.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3分)(1)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的妻子________发明养蚕缫丝。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三、辨析改错1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6分)【】(1)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彩陶上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治水有功的禹做部落联盟的首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见右图北京人复原头像材料二:北京人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手是劳动的器官,发展较快,变得灵活轻巧。
下肢用来支撑身体和直立行走,发展较慢。
随着四肢的分化和手的发展,脑也在缓慢地进化。
(1)依据上面的图片材料,指出北京人的头部与现代人有何区别。
(5分)(2)概括材料,指出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5分)(3)北京人体质的进化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0.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6分)(3)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建筑可以用来保暖;南方比较潮湿和炎热,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通风,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动物对人的危害。
(3)走出洞穴定居,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和束缚,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1.近年来,名人故里争抢频频发生:抢完了李白,抢赵云;抢完了赵云,抢武松;抢完了武松,抢西门;抢完了西门,抢黄帝;抢完了黄帝,抢炎帝。
名人故里遭争抢,名人究竟惹了谁?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问题,成为当下人们的热点话题之一。
让我们一起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9分)1.任务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2分)2.任务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时代有哪些重大的发明和神话故事?(5分)3.任务三:你如何看待各地争抢名人故里的现象?(2分)(1)黄帝和炎帝结成炎黄部落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中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相传在黄帝时期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争夺名人故里反映了各地政府对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视。
但是名人故里之争也反映了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对名人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
4.第一单元测试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1.A2.B3.D4.D5.B6.D7.C8.D9.D 10.C 11.A 12.B13.D 14.D 15.D16.(1)制造工具(2)打制(3)磨制17.(1)黄帝炎帝(2)嫘祖(3)夏禹18.(1)【×】改正:地域改为血缘。
(2)【×】改正:河姆渡改为半坡。
(3)【×】改正:尧改为舜。
19.(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等。
(2)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3)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0.(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2)图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图二:干栏式建筑;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北方的气候相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建筑可以用来保暖;南方比较潮湿和炎热,干栏式建筑可以防潮、通风,而且可以避免一些动物对人的危害。
(3)走出洞穴定居,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和束缚,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1.(1)黄帝和炎帝结成炎黄部落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干,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2)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中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相传在黄帝时期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争夺名人故里反映了各地政府对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视。
但是名人故里之争也反映了人们对名人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对名人与文化的深层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