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_武成_世俘_与_利簋_看武王伐纣之年

由_武成_世俘_与_利簋_看武王伐纣之年
由_武成_世俘_与_利簋_看武王伐纣之年

1999年8月第29卷 第3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 o rthw est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A ug .,1999V o l .29 N o.3 收稿日期:19982082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作者简介:黄怀信(19512),男,陕西岐山人,西北大学教授。

由《武成》、《世俘》与《利簋》看武王伐纣之年

黄怀信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根据《武成》、《世俘》月相日辰及《利簋》天象,通过求朔日的方法,得出

武王伐纣于公元前1045年12月9日出发、1044年1月9日克殷、2月24日归周的结论。武王伐纣之年,是商、周年代的基点。

关键词:旁生霸;旁死霸;既死霸;岁贞(中)

中图分类号:K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1999)0320115206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所引《周书?武成》,为《尚书》真《武成》。其两段81字,记武王伐纣、归周的日辰,涉及三个月相、三个月份,是研究推定武王伐纣克殷之年的直接材料。而几乎完全相同的两段文字,又见今《逸周书?世俘解》。所以,搞清二者之是的关系以及何者更可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清人陈逢衡(《周书补注》)及今人陈梦家(《尚书通论》)等认为:刘歆所引《武成》即今《逸

周书?世俘》;清人刘师培《周书补正》及今人顾颉刚等认为:《世俘》即《尚书?武成》,乃一书

而二名[1];清人庄述祖(《尚书记》)等认为:《武成》系刘歆改《世俘》文而作;近年又有:二书之

前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底本,先被修补成《世俘》,《武成》编者又在《世俘》基础上“蓄意篡改,冒充佚亡了近四百年的古《武成》”的说法[2],等。

关于二书之前有一“残缺不全”的底本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可以不论。以刘歆所引即《逸周书?世俘》,应该说也是不对的。因为刘歆明题《周书?武成》。《周书》,是《尚书》中《虞夏书》、《商书》、《周书》之《周书》,而《武成》则孟子有论。二陈等之所以有此一说,无非是因为二书文字太相似了的缘故。所以,只有谓之“一书而二名”,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关于一书之所以有二名,我们曾经指出:“《世俘》本名《武成》,为周初作品,收在《尚书》

之中,七十一篇(《逸周书》)编者又将之取入己书,而改名《世俘》。”[3]知道《世俘》本名《武成》

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世俘》开篇首段有云:“惟四月己未日,?武王?成辟”。这是古《书》名篇的通例。今《尚书?武成》云“大告武成”,以“武成”为武功成,显然是不知二字之所由得。

《世俘》既是《武成》,按理文字不能有异。今有异,肯定不能两是,所以必须进行校正。鉴于此,下面我们先将二者文字进行对比,以揭示二者之间的真正关系,并进行文字校正:5

11

《武成》 《世俘》

惟一月壬辰旁死霸若翌日癸巳,

武王乃步自周,

于征伐纣。

粤若来三月既死霸粤五日甲子,咸,刘商王纣。

惟四月既旁生霸粤六日庚戌,

武王燎于周庙。

翌日辛亥,

祀于天位。

粤五日乙卯,

乃以庶国祀馘于周庙。惟一月丙辰旁生魄若翼日丁巳,

王乃步自于周,

征伐商王纣。

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纣。

时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

武王朝至燎于周。

若翼日辛亥,

祀于位,用乐于天。

越五日乙卯,

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国周庙。

逐字对照,可知二者的主要异同在于:

11《武成》壬辰、癸巳二日,《世俘》作丙辰、丁巳;

21《武成》作“旁死霸”,《世俘》作“旁生魄”;

31月相词《武成》作“霸”,《世俘》作“魄”;

41《武成》作“粤”、“翌日”,《世俘》作“越”、“翼日”;

51《武成》作“来三月”,《世俘》作“来二月”;

61“四月既旁生霸(魄)”,二者同;

71《世俘》作“武王朝至燎于周”,《武成》无“朝至”,多“庙”字;

81《世俘》“祀于位”,《武成》作“祀于天位”,无“用乐于天”。

关于1,丁巳至甲子朝,仅七天。依当时条件,七天不可能从周至于商。而癸己至甲子朝,共31天,依里程,合于“一宿为舍(三十里)”。所以,《武成》日辰较为可信,《世俘》日辰当误。关于2,旁生霸、旁死霸均月相词(严格说非月相)。前人对此,多连同日辰一并遵信《武成》,而校改《世俘》。

我们曾经指出:《世俘》“旁生霸”不误,而《武成》“旁死霸”实误[4]。这除过日辰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有一条内证,即其下文《武成》也作“四月既旁生霸”,而“既旁生霸”则系一误词。因为旁(傍)与既为反义词,既“既”就不能为“旁”,既“旁”就不能为“既”。“四月既旁生霸”,据日辰(详后)当是四月既望,“旁生霸”当涉前而误。

另外,“壬辰”到“既死霸(庚申)”只有29天,不合“旁死霸”而合“旁生霸”,也可证《世俘》“旁生霸”不误。

关于3、4,作“霸”、作“粤”、作“翌”,是古文习惯;而作“魄”、作“越”、作“翼”,乃今文习惯。关于5,既言“越若来”,按理当作“二月”,《武成》“三月”,或传写之误,或编引者所改,把“改正朔”提前了一月。关于6,已如上言,同时也说明二本皆误,可见是有同误之祖本。关于7,燎,是放火。《世俘》“武王朝王燎于周”,是说武王付纣归至于周,燎字衍。而《武成》言“燎于周庙”,显系误辞,因为庙中非放火之地。燎字盖均涉下文而衍。关于8,位,指中庭左右。

611

“天位”不辞,《武成》误。

以上几点说明,二者既有共误,又有互误,可见其彼此无直接关系,而是有更早的祖本。所以,《武成》与《世俘》,当为同一文献的不同传本,而《武成》系古文,《世俘》为今文。明白了二者的关系并校正了各自的舛误,其有月相的三句就可以共定为:

惟一月壬辰旁生霸

越若来二月既死霸越五日甲子

惟四月既望越六日庚戌

“四月”,即紧承前“二月”的三月,因为周人“既事于牧野,遂改正朔,以殷三月为四月”(孔广森《经学卮言》)。这一点,已成共识。有了这连续三个月的月相及日辰,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三个月以至其前一个月的朔日。先从月相谈起:

关于月相词语的含义及月相纪日法,我们曾有专文[5],这里不妨稍作重复:既,是已、以后的意思;旁,同傍,是傍近、临近的意思。生,是有、显、自无出有的意思;死,是亡、尽、自有变无的意思。霸,本义是月亮像“雨濡革”(皮革被雨打湿)的形象,即月中阴影,由于这种形象只能在有月光之时才能看到,所以实际上亦指月光、月体。望,是指月圆。生霸,指新月出显;死霸,指残月隐去。既生霸,指新月出显以后;既望,指月圆以后;既死霸,指残月隐去以后。旁生霸,指傍临新月出显的那天;旁死霸,指傍临残月隐去的那天。每月新月出显的时间,如《说文》所云:上承大月在二日晚,上承小月在三日晚。“这一天,一线新月在晚上出现,约经历数十分钟到两个小时不等,就下降到地平线以下”[6]。所以,若初二晚上生霸,初二白天就叫旁生霸;初三晚上生霸,初三白天就叫旁生霸。

总之,旁生霸只能是这两天。死霸的时间,在每月晦(《说文》:“晦,月尽也。”)日早晨。“这一天,一线残月在早上出来,时间不长,由于太阳出来,月亮的光辉就被阳光掩没了。”[6]所以,晦日起就可以叫既死霸,而旁死霸则专指晦前一日。月圆一般在每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十五、六起就可以叫既望。

与金文月相不同的是,《武成》、《世俘》此三月相后均有“越×日”字样,所以必须是定点指该月相(不含旁生或旁死霸)首日。另外需要指出:由于有个别特例,加上天气及观察方面的原因,各月相可以有前后一两天的活动。就是说:旁生霸偶尔可以是初一或初四,旁死霸偶尔可以是二十六七或三十、初一,既生霸(首日)偶尔可以是初二或初五,既望(首日)偶尔可以是十三四或十七八,既死霸(首日)偶尔可以是二十七八或初一二。

根据以上对月相词语的解释,我们再来看《世俘》、《武成》的三个日辰:首先,既死霸越五日为甲子,则其既死霸在庚申。庚申去壬辰,共29天;既望越六日为庚戌,则其既望日为乙巳,去壬辰74日。

由于壬辰之旁生霸有校改之嫌,所以我们先从既死霸入手。先设既死霸为小月晦二十九日(按:其“二月”是针对“甲子”言的),则壬辰旁生霸为一月一日,属特例,于旁死霸亦为特例。若二月大,则既望乙巳为周四月十五日;若二月小,为十六日。再设既死霸为大月晦、三十日,则壬辰为一月二日,于旁生霸为正例,于旁死霸为特例。既望设有变化。再设既死霸为特例一日,一月若为大月,则壬辰为三日;若为小月,则壬辰为二日。于旁生霸为正例,于旁死霸不合。既望为十六日或十七日。再设既死霸为特例小月二十八日,则一月无壬辰。设既死霸为大月二十九日,一月也无壬辰,可见均不合。

以上各种假设,可以表示如下:

711

《武成》、《世俘》月相日辰表原日辰所得日辰

死霸为

设既越五日甲子一月壬辰旁死(生)霸四(三)月既旁生霸(望)越六日庚戌大月小月承大月承小月承大月承小月月相符合度正

例小月晦二十九日二月四日一日一日十五日十六日二十日二十一日Ε大月晦

三十日

二月四日(辛酉朔)二日(辛卯朔)二日(辛卯朔)十五日(辛卯朔)十六日(庚寅朔)二十日二十一日<特例小月

二十八日

二月三日无无Ε大月

二十九日

二月三日无无Ε朔日

二月五日(庚申朔)三日(庚寅朔)二日(辛卯朔)十六日(庚寅朔)十七日(己丑朔)二十一日二十二日<二日二月六日四日三日十七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三日Ε

可以看出,以既死霸作为特例二十八日,显然是不合适的;作为正例小月晦,壬辰为一日于旁生霸、旁死霸均不大合适;作为正例大月晦或特例一日,壬辰为二日或三日,于旁生霸是合适的,于旁死霸则不合适。(可见作“旁生霸”为是)。那么,其既死霸就只能是三十或初一日。下面我们再以这两日定点,分别求四个月的朔日:

若既死霸为一月晦三十日,则其一月必辛卯朔、二月必辛酉朔。壬辰旁生霸既为二日,则其上月必为大月,朔日必为辛酉。二月若为大月,则周四月必辛卯朔;若二月为小月,则四月必为庚寅朔。可见连续四个月的朔日分别当为:

子月(周一月)辛酉朔、丑月(殷一月)辛卯朔、寅月(殷二月)辛酉朔、卯月(周四月)

辛卯或庚寅朔

若既死霸为一日,则其二月庚申朔;一月若大必庚寅朔,若小必辛卯朔;若大则壬辰为三日,上月必小辛酉朔;若小则壬辰为二日,上月必大亦辛酉朔。二月若大,则周四月必庚寅朔,若小则周四月必己丑朔。可见连续四个月的朔日分别当为:

子月辛酉朔、丑月辛卯或庚寅朔、寅月庚申朔、卯月庚寅或己丑朔

检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以下简称《张表》)和徐锡祺《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

检索表》(以下简称《徐表》

),在武王伐纣之年可能泛围之内的公元年前1120年至公元前1020年一百年间,四个连续朔日为辛酉、辛卯、辛酉、辛卯的只有一次:

公元前1107年戌月辛酉朔、亥月辛卯朔、子月辛酉朔,公元前1106年丑月辛卯朔可是时差两个月,所以不大可能,应予排除。四个连续朔日为辛酉、辛卯、辛酉、庚寅的有两次:

公元前1070年丑月辛酉朔、寅月辛卯朔、卯月辛酉朔、戊月庚寅朔

公元前1045年亥月辛酉朔、子月辛卯朔,公元前1044年丑月辛酉朔、寅月庚寅朔两次均差一个月次。但如果把失闰、误闰情况考虑进去,则均可以相合。如果再把“改正8

11

朔”考虑进去,似乎又可以排除其中一次:公元前1070年是推后一月,说明前有失闰。前既失闰,月份已经推后一月,如果再“改正朔”将三月改为四月,就等于实际月份推后了两个月,这样,历法会与气候明显不合,古人想必会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月份已经推后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人为地、有意地把三月改称四月。所以,这一年不可能是伐纣之年。而公元前1044年(“甲子”所在)是月份提前一个月,说明前有误闰。前有误闰而月份提前了一个月,如果“改正朔”把三月改称四月,正等于使历法恢复了正常。周人当时“改正朔”,或许正是出于对历法本身的这种考虑。所以,1044为可选之年。连续四个朔日为辛酉、辛卯、庚申、庚寅的年份有三次:

公元前1107年子月辛酉朔,公元前1106年丑月辛卯朔、寅月庚申朔、卯月庚寅朔 公元前1096年辰月辛酉朔、巳月辛卯朔、午月庚申朔、未月庚寅朔

公元前1060年午月辛酉朔、未月辛卯朔、申月庚申朔、酉月庚寅朔

1096差四个月、1060差六个月,均可以舍弃,所以只有1106可以考虑。连续四个朔日为辛酉、庚寅、庚申、庚寅的年份有二次:

公元前1081年酉月辛酉朔、戌月庚寅朔、亥月庚申朔、子月庚寅朔

公元前1055年未月辛酉朔、申月庚寅朔、酉月庚申朔、戌月庚寅朔

1081超前两个月、1055超前四个月,所以均可舍弃。连续四个朔日为辛酉、辛卯、庚申、己丑的年份只有一次(《徐表》):

公元前1086年申月辛酉朔、酉月辛卯朔(《张表》作庚寅)、戌月庚申朔、亥月己丑朔

差四个月次,所以也应该舍弃。

连续四个朔日为辛酉、庚寅、庚申、己丑的年份有七次,分别为:

公元前1117年申月、酉月、戌月、亥月

公元前1112年亥月、闰月、子月、1111丑月

公元前1091年巳月、午月、未月、申月

公元前1076年子月、1075丑月、寅月、卯月

公元前1070年卯月、辰月、巳月、午月

公元前1039年寅月、卯月、辰月、巳月

公元前1034年巳月、午月、未月、申月

可以看出,1117差三个月、1112-1111差两个月、1091差五个月、1070差三个月、1039差两个月、1034差两个月,均应舍弃;只有1075正相合适,所以当为可选之年。

以上分析说明,以《武成》、《世俘》之既死霸为其唯一可选之正例三十日,则克殷之年只有公元前1044可选;以其既死霸为其唯一可选之特例一日,则克殷之年也只有公元前1106和公元前1075两年可选。所以,依《武成》、《世俘》,克殷之年只能在公元前1106、1075和1044这三年之内。究竟应该是哪一年,我们可以结合《利簋》天象进行检验与汰选:《利簋》为周初铜器,铭文记武王伐纣,指明“甲子朝岁贞(中)”,即甲子日朝时(昧爽、黎明)岁星中天[7]。据日辰,公元前1106年“甲子”为2月4日;1075之“甲子”为2月21日, 1044之“甲子”为1月9日。承陕西天文台刘次沅先生帮助计算,公元前1106年2月4日日出前后安阳地区没有岁星中天的天象,所以这一年即可排除。公元前1075年2月21日,刘先生计算结果日出时间为7∶39,木星(岁)中天时间为11∶57。可见“朝”时也没有岁星中天天象,所以也可以排除。公元前1044年1月9日,计算结果日出时间为7∶59,木星(岁)中天时间为5∶40。就是说岁星中天在日出前两小时20分。众所周知,一般所谓的星体中天,

911

如日中,肯定不是仅指其正在天中的那一刻,而是有一个时段。所以,说10441119这一天“朝”时有“岁中”天象,是完全可以的。那么,这一天就正与《利簋》“甲子朝岁贞(中)”相吻合。可见克殷当为公元前1044年1月9日。

以上结果说明,根据《武成》、《世俘》月相日辰及《利簋》天象,武王克殷之年只能是公元前1044年,时间为1月9日。那么,其伐纣、克殷及归周的日辰便为:

公元前1045年12月9日 出发

公元前1044年1月9日克殷

公元前1044年2月24日归周

参考文献

[1] 顾颉刚.《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J].文史第二辑,1962年.

[2] 何幼琦.《武成》、《世俘》述评[J].江汉论坛,1983,(2).

[3] 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

[4] 黄怀信.《世俘》、《武成》月相辨正[J].西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2,(3).

[5] 黄怀信.关于西周月相纪日法[J].西周史论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 刘启益.西周金文中月相词语的解释[J].历史教学,1994,(6).

[7] 黄怀信.利簋铭文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8,(6).按:该文中我们提到公元前1101年,是由于没有考

虑一月壬辰(二日)旁生霸,应该上承大月。

[责任编辑:黄维民]

我校新增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在全国设立78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通知”,经1998年11月第四届专家组核议评审和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研究决定,我校理论经济学成为全国新增设16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之一,并从1999年开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地质系、化学系、历史系、物理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重新确认和审定;至此,我校共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我校理论经济学是我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近年来通过学科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在队伍梯次配置和学术水平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理论经济人才的辈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次博士后流动站的获得,对理论经济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刘 杰) 021

千与千寻影视赏析

《千与千寻》影视赏析 摘要:本文从《千与千寻》的影片简介、作者简介、剧情简介、色彩、艺术特色、角色、造型等多角度对该影片进行了的分析。通过多角度分析,得出《千与千寻》影片的成功是多方面相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千与千寻;影片;赏析 1.影片简介: 2001年7月20日,《千与千寻》在日本公映,引起巨大轰动,4天票房即达到近20亿日元。英文名定《Spirited Away 》,当 年即在全美全欧公映。2002年2 月17日,《千与千寻》赢得52 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原名:千と千寻の神隠し又译:《千与千寻》,《千与千寻的神隐》,《神隐少女》,《千与千寻之神隐少女》。 2.作者简介: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日本三代动画家中,承前启后的精神支柱人物。宫崎骏的动画片是能够和迪士尼、梦工厂共分天下的一支重要的东方力量。宫崎骏的每部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

但含有深远的寓意。宫崎骏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动漫界独树一帜。 3.《千与千寻》剧情简介: 10岁的千寻随父母搬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镇准备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然而,因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误闯入了一个人类不应该进入的灵异小镇。小镇的主管是当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汤婆婆;而“油屋”则是为服侍日本八百万天神洗澡的地方。 他们穿过那条神秘的隧道之后,看见的是一片蓝天,绿油油的草地和清新的风。奇怪的是空无一人的小镇街道上,两旁是香喷喷的食物。千寻的父母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喊了几下,主人没在,就开始吃。千寻阻拦也无济于事,因此,她只好在空旷的小街里走着。当千寻跑到父母吃东西的那个地方,发现两头猪在那儿,自己的父母因为贪婪而变成了猪。千寻很害怕,她也不想变成动物,可她更想救她的父母。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在汤婆婆的助手“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成功的获得了一份工作。作为代价,她的名字被汤婆婆拿掉了笔划,成了“千”。为救父母和白龙展开的一系列的行动,虽然小千从一个娇生惯养,什么活都不会做,而且胆小害怕,但是此后的她变得非常勇敢,变得越来越坚强能干;同时,她善良的品格也开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

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伐纣 周文王去世后,其子姬发继承王位,称为武王。武王尊姜尚为尚父,并请自己的兄弟周公旦等做他的助手,继续沿用文王富国强兵的政策,准备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讨伐商纣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武王觉得周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与姜尚商议后,决定进行一次“观兵”,即军事演习。他和姜尚把军队带到孟津渡口,在那里进行“观兵”。当军队即将检阅完毕时,忽然从四面八方传来鼎沸之声,原来是各国诸侯听到周武王来孟津做讨伐的准备,纷纷响应,组织军队前来助威,不约而同赶来的诸侯有800人之多。 武王得知各国诸侯派兵前来助威,激动不已,当即和诸侯们订立盟约,约定在讨纣战争中紧密配合,联合行动。在盟会上,众诸侯都说:“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应该一鼓作气,马上伐纣。”但武王却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殷商还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内部还有比干、箕子、微子等贤臣辅佐,不可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这一次也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经过说服,众诸侯班师而归。 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三次汇报,后得知,

殷商已是“馋恶进用,忠良远黜”:王子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拜姜尚为帅,发兵5万渡过黄河东进。大军渡过盟津,诸侯们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便在商郊牧野举行了誓师大会。会上武王列举了纣王荒淫无道、作恶多端的暴行,鼓励大家同心伐纣,要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功成在此一举,不灭纣王,绝不退兵。盟誓后,诸侯派来参战的军队已达4000乘。 武王和姜尚决定将军队驻扎在离商朝只有70里的牧野,稍事休整,再一举攻占朝歌。纣王闻讯,匆忙调集亲军、卫队、服劳役的奴隶以及一些助其为虐的诸侯小国军队,共征得70万人,并亲率大军在牧野北面摆开长阵,欲与周军决一死战。纣王心想:自己有军马70万,可周军只有5万,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哪知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而他那70万大军中,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他们平日里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对纣王恨之入骨,又有谁肯为他卖命。所以两军刚一交锋,奴隶们就调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

千与千寻赏析论文

《千与千寻》赏析 《千与千寻》是国宝动画巨匠宫崎骏勇夺奥斯卡杰作。影片剧情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冒险故事。 在以往影片中宫崎骏的情景设置只为了一个目的达到建构一种作者所想象的美丽空间,大多是森林,例如风之谷中的森林,拉普达的自然景观,龙猫居住的大树和乡村美景等。画面上森林占了很大的比例,色彩上以绿色、蓝色为主,分多层次展开,制造了一种视觉效果,从而激起相应的心灵感应。 《千与千寻》中则大胆地起用了现代都市背景,同时故事的主要部分不再是在森林,而是安排在一个日本古时期的澡堂。虽然说该片在影像技术方面有突破,是首次以全数码制作的动画电影,在画面、色彩、音响上更具细腻感和层次感,但片中的场景不仅仅只是为了达到一个视听上的超越,而是有了较前期更深的用意,一方面借此场景表现日本民族传统文化,本土观念更易回归,另一方面,场景本身有其寓意,千寻在这个场景中成长与洗练,不仅是对人身体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灵魂的洗礼。 《千与千寻》叙述了千寻的一个生活小片段,讲述她在面对困难时,如何逐渐释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源于食物的欲望,父母触犯了规条而被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一个典型的情节,一个绝妙的黑色幽默。才10岁的女孩千寻被迫在幻境之城的神仙浴场里讨生活,突然面对人生的窘境,千寻根本无法选择,但在艰苦的劳动中,柔弱的千寻发现了那沉睡在她内心的力量,也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爱。终于她要出发去解救陷入诅咒的父母和她所爱的人。这正是我要我那些小朋友学习的。这故事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冷漠的人事,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发掘内在的潜能,克服种种挑战,方可建立一片立足之地。现实世界里的人事,是如斯复杂!是非黑白,往往很难界定。正如故事里的汤婆婆,看似是个坏人,但背后却也有她辛酸的一面。

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

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 周武王灭商 周武王灭商是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战争之后发生的事情,这场战争,后来的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把它称之为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看上去是周武王一人的功绩,其实不然,在武王之前的文王,也曾把消灭商朝当做一生的事业在做。周武王在准备举兵向朝歌进军前,按照风俗习惯,让人进行占卜问了吉凶。占卜所呈现的结果却是对他不利的,但是这并没有取消甚至稍微动摇武王要去灭商的决心,他没有在乎巫师占卜的结果,而且凭借着军队强大的战斗能力,战胜了商纣的军队,灭队了商朝。 周武王灭商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他带着自己将近五万人的大军率兵亲征,对抗商朝接近十七万人的兵力。这十七万兵力并不是专业的军队,战斗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坚不可破,因为实在担心周武王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纣王在关键时候想起来自己牢狱之中数量庞大的奴隶们,将他们放出带到战场上,滥竽充数,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仅仅靠着人数的优势,失去了民心和军队主力军奴隶们的衷心,纣王不可能取得让他满意的结果,这样战争一旦打响,周武王灭商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周武王灭商不仅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巨大,也成为现在很多文学和影视创作者的重要素材,很多电视剧都是以此为主题,通过周武王灭商的事件表达创作者自己的观点。 周武王是谁 周武王是谁,关于这个问题,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周朝的开创者,是灭掉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的姬发,是姬昌正妻的第二个儿子,从他子女的角度来说,他是成王的父亲。

周武王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认识到这一点,对理清周武王是谁这个问题很是重要,他的魅力首先表现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上。他在率领四万兵力战胜商朝的近二十万兵力后,就以最具有说服力的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这点。商朝的灭亡是对周武王军事才能的最佳佐证。 周武王是谁,为了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还应该知道他在成为新一代统一国度的君主后所做出的政治决定。他首先把被纣王残害的那些人进行安葬,譬如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他还放出了被纣王囚禁的人重换他们的自由,比如箕子。之后他对有功劳的大臣和之前的先代君主的后人进行分封,当然周武王也没有忘记跟随自己的兄弟,都给予他们一定范围的国土和在此之上生活的人民。 当然这也不是周武王做出的全部,他不计前嫌,将之前被纣王关押但是却具有极高治国才能的箕子请出山,重赏他希望他能够提出对自己有利的治国良策。 总体而言,周武王是谁很重要,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商朝末年领兵反抗纣王的不仁之治,那么现在的历史走向很有可能有所改变,他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作用的帝王,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 周武王登位 周武王登位称天子,那是在他灭掉商朝之后发生的事情。周武王的军队在征战殷商时打的是上天亡纣的理由。因为当时的周天子纣特别喜怒无常,在他的眼中只有使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人,而对待不高兴的他不满意的人,处理结果只有一种就是死亡,但是他却有一万种处理方法来达到这个结果。 周武王带领的是仁义之师,诛杀的是残酷暴虐之人。但是那是个百姓都信奉上天,相信神灵的时代,所以借助上天的名义,周武王替天行道,将原来千疮百孔的商王朝覆灭,选择登位,创立了一个清明的周王朝。 周武王的登位意味着一个朝代的结束,它表明明君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在登位以后,周武王并没有迫害商朝的子民,而是对他们抱有宽容之心,将他们当做自己的子民一般爱护。

千与千寻影评

电影动画鉴赏课程论文论文名称:《千与千寻》影评

一.电影作品介绍 2001年出品 导演:宫崎骏 ·第七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 ·第五十二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国际动画电影协会动画片大奖 ·第二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奖 故事背景 <<千与千寻>>的大背景是日本的现代都市,故事被安排在了一个古代日本澡堂,这是个有着东方文化的“神密之城”,原型是跟据江户时代建筑来描绘的,就像宫崎骏以往的作品一样,<<风之谷>>的风动力使用,<<天空之城>>的天上神奇景观,“龙猫”居住的大树和乡村美景。这次他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富有东方色彩的世界里,一座富丽宏伟日式浴场,邀请形形色色的各种客人,而这些“人”却是世界里的神灵,他们在这里享受洗浴,宫崎骏说这是原自他童年的遐想。在这样一个“洗浴”的地方,又有谁会想到这是个充斥着金钱、权利、冷漠的世界。宫崎骏本作有两个主题,一是通过人性展现人的成长,二是反映人与自然的环保态度。 内容简介: 10岁的小女孩千寻和父母一起搬家,因为父亲的鲁莽开车发现了一条隧道,在走过了之后却进入了一个神秘小镇。奇怪的是整个镇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千寻的父母看到有一处店铺里存放着大量新鲜的食物,按捺不住诱惑便疯狂的吃了起来。千寻感觉这令她很不安,看到父母只顾吃不理她,她只得独自到处转悠。 天色渐暗,千寻突然看见镇子里有很多幽灵和妖怪出现,吓得赶紧去找她的父母,谁知道她的父母竟然吃了食物后变成了猪。千寻无助的只能逃跑,可她惊奇的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开始变得透明,这时少年白龙出现了,他救了千寻,并告诉她这个城镇是另外一个世界,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工作,否则便会消失。 为了拯救父母,千寻遵循白龙的忠告来到了汤屋寻找工作,在锅炉爷爷和

武王伐纣的相关传说参考资料

武王伐纣的相关传说参考资料 (1)《书序》: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2)《尚书?牧誓》: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弗荅;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勖哉夫子!尔所弗勖,其于尔躬有戮。」 (3)《尚书?武成》: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4)《孟子?尽心下》: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5)《尚书大传》: 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礼记?祭统?正义》引)惟丙午,王逮师,前师乃鼓□噪,师乃慆,前歌后舞。(《太平御览》476「人事部」引)(6)《礼记?祭统》: 声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郑玄《注》:「〈武宿夜〉,武曲名也。」孔颖达《疏》:「舞莫重于〈武宿夜〉者,〈武宿夜〉是武曲之名,是众舞之中,无能重于〈武宿夜〉之舞,皇氏(侃)云:『师说《书传》云:「武王伐纣,至于商郊,停止宿夜,士卒皆欢乐歌舞以待旦。」因名为〈武宿夜〉,其乐亡也。』熊氏(安生)云:『此即〈大武〉之乐也。』」(7)《白虎通?礼乐》: 纣为恶日久,残贼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 (8)《乐纬?稽耀嘉》: 武王承命兴师,诛于商,万国咸喜。军渡盟津,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乃大安。(《太平御览》84「皇王部」引) (9)《礼记?乐记》: 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立山,武王之事也;发阳蹈厉,大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 (10)《诗?大明》: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

由_武成_世俘_与_利簋_看武王伐纣之年

1999年8月第29卷 第3期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 o rthw est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A ug .,1999V o l .29 N o.3 收稿日期:1998208223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作者简介:黄怀信(19512),男,陕西岐山人,西北大学教授。 由《武成》、《世俘》与《利簋》看武王伐纣之年 黄怀信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摘 要:根据《武成》、《世俘》月相日辰及《利簋》天象,通过求朔日的方法,得出 武王伐纣于公元前1045年12月9日出发、1044年1月9日克殷、2月24日归周的结论。武王伐纣之年,是商、周年代的基点。 关键词:旁生霸;旁死霸;既死霸;岁贞(中) 中图分类号:K 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731(1999)0320115206 《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所引《周书?武成》,为《尚书》真《武成》。其两段81字,记武王伐纣、归周的日辰,涉及三个月相、三个月份,是研究推定武王伐纣克殷之年的直接材料。而几乎完全相同的两段文字,又见今《逸周书?世俘解》。所以,搞清二者之是的关系以及何者更可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清人陈逢衡(《周书补注》)及今人陈梦家(《尚书通论》)等认为:刘歆所引《武成》即今《逸 周书?世俘》;清人刘师培《周书补正》及今人顾颉刚等认为:《世俘》即《尚书?武成》,乃一书 而二名[1];清人庄述祖(《尚书记》)等认为:《武成》系刘歆改《世俘》文而作;近年又有:二书之 前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底本,先被修补成《世俘》,《武成》编者又在《世俘》基础上“蓄意篡改,冒充佚亡了近四百年的古《武成》”的说法[2],等。 关于二书之前有一“残缺不全”的底本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可以不论。以刘歆所引即《逸周书?世俘》,应该说也是不对的。因为刘歆明题《周书?武成》。《周书》,是《尚书》中《虞夏书》、《商书》、《周书》之《周书》,而《武成》则孟子有论。二陈等之所以有此一说,无非是因为二书文字太相似了的缘故。所以,只有谓之“一书而二名”,似乎更能说明问题。 关于一书之所以有二名,我们曾经指出:“《世俘》本名《武成》,为周初作品,收在《尚书》 之中,七十一篇(《逸周书》)编者又将之取入己书,而改名《世俘》。”[3]知道《世俘》本名《武成》 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世俘》开篇首段有云:“惟四月己未日,?武王?成辟”。这是古《书》名篇的通例。今《尚书?武成》云“大告武成”,以“武成”为武功成,显然是不知二字之所由得。 《世俘》既是《武成》,按理文字不能有异。今有异,肯定不能两是,所以必须进行校正。鉴于此,下面我们先将二者文字进行对比,以揭示二者之间的真正关系,并进行文字校正:5 11

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

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周武王是怎样灭商的 周武王灭商 周武王灭商是在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战争之后发生的事情,这场战争,后来的史官在记录的时候,把它称之为牧野之战。 周武王灭商看上去是周武王一人的功绩,其实不然,在武王之前的文王,也曾把消灭商朝当做一生的事业在做。周武王在准备举兵向朝歌进军前,按照风俗习惯,让人进行占卜问了吉凶。占卜所呈现的结果却是对他不利的,但是这并没有取消甚至稍微动摇武王要去灭商的决心,他没有在乎巫师占卜的结果,而且凭借着军队强大的战斗能力,战胜了商纣的军队,灭队了商朝。 周武王灭商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他带着自己将近五万人的大军率兵亲征,对抗商朝接近十七万人的兵力。这十七万兵力并不是专业的军队,战斗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坚不可破,因为实在担心周武王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纣王在关键时候想起来自己牢狱之中数量庞大的奴隶们,将他们放出带到战场上,滥竽充数,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仅仅靠着人数的优势,失去了民心和军队主力军奴隶们的衷心,纣王不可能取得让他满意的结果,这样战争一旦打响,周武王灭商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周武王灭商不仅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巨大,也成为现在很多文学和影视创作者的重要素材,很多电视剧都是以此为主题,通过周武王灭商的事件表达创作者自己的观点。 周武王是谁 周武王是谁,关于这个问题,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周朝的开创者,是灭掉商朝最后一个暴君的姬发,是姬昌正妻的第二个儿子,从他子女的角度来说,他是成王的

父亲。 周武王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认识到这一点,对理清周武王是谁这个问题很是重要,他的魅力首先表现在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上。他在率领四万兵力战胜商朝的近二十万兵力后,就以最具有说服力的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这点。商朝的灭亡是对周武王军事才能的最佳佐证。 周武王是谁,为了了解他的人格魅力,还应该知道他在成为新一代统一国度的君主后所做出的政治决定。他首先把被纣王残害的那些人进行安葬,譬如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他还放出了被纣王囚禁的人重换他们的自由,比如箕子。之后他对有功劳的大臣和之前的先代君主的后人进行分封,当然周武王也没有忘记跟随自己的兄弟,都给予他们一定范围的国土和在此之上生活的人民。 当然这也不是周武王做出的全部,他不计前嫌,将之前被纣王关押但是却具有极高治国才能的箕子请出山,重赏他希望他能够提出对自己有利的治国良策。 总体而言,周武王是谁很重要,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商朝末年领兵反抗纣王的不仁之治,那么现在的历史走向很有可能有所改变,他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作用的帝王,我们需要记住这一点。 周武王登位 周武王登位称天子,那是在他灭掉商朝之后发生的事情。周武王的军队在征战殷商时打的是上天亡纣的理由。因为当时的周天子纣特别喜怒无常,在他的眼中只有使自己满意和不满意的人,而对待不高兴的他不满意的人,处理结果只有一种就是死亡,但是他却有一万种处理方法来达到这个结果。 周武王带领的是仁义之师,诛杀的是残酷暴虐之人。但是那是个百姓都信奉上天,

周武王灭商朝是哪场战争

周武王灭商朝是哪场战争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你知道周武王灭商朝是哪场战争吗?下面是有周武王灭商朝的战争,欢迎参阅。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 前1057年,一说前1027),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伐商。十二月下旬周军东进至孟津,与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 、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居今山西平陆南)等8个方国部落军队及各反商诸侯军会合。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8个方国部落军队,于次年一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等,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一说70万,一说17万,均难确信) ,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阵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 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申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随即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中奴隶心向武王,纷纷倒向周军。武王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此役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周争取人心、翦商羽翼、乘虚进

攻的谋略,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牧野之战原因原因自然是因为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是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力量,且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三是殷商统治者对周人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自食恶果。四是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加上军中那些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其一败涂地也就不可避免了。 商朝最后一任君王。名辛,为帝乙的儿子,史称为纣王。虽材力过人,然拒谏饰非,耽於酒色,暴敛重刑,遂导致民怨四起。周武王东伐至盟津,诸侯叛商者八百;战於牧野,纣军败,自焚於鹿台。纣王是殷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他勇力过人,反应敏捷,有文武才能。曾多次征伐东夷,获得大量奴隶与财富。但他生活奢侈腐化,加剧了社会矛盾。他横徵暴敛,行为暴虐,不听谏阻,一意孤行,致使微子去之,箕子以为奴,比干谏而死。他自以为上天会保佑他,以为自己不会灭亡。 但是,对於商王纣,大臣不亲,小民疾怨,天下叛之。纣王迷於妲己的美色,对她言听计从。妲己喜欢歌舞,纣王令乐师师涓创作靡靡的音乐,下流的健蹈。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艳迷人。於是纣王荒理朝政,日夜宴游。纣王设『酒池肉林』,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不堪入目。九侯有一位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应召入宫,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被杀,九侯也遭『醢刑』,剁成肉酱分给诸侯。妲己喜观『炮烙之刑』,将铜柱涂油,燃以火炭,令

千与千寻影评讲解

电影《千与千寻》影射出了哪些涵义? 9 条评论 分享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 138 个回答 赞同4515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韩孝,每临大事有静气 戈壁老赵、zyf、江十二等人赞同 简单说一下。《千与千寻》并不仅仅是一位少女跟随父母闯入异乡的奇异梦幻,还代表了一代日本长辈嘱托年轻人的警示之梦。它好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个童话故事里折射出的是对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反思,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可以在这个故事里读出自己的理解。 整个电影主要要表达的我理解为:勿忘初心。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社会的整个产业发展壮大, 人却永久性的失落了。”我认为这是现代化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机器日益成熟运转之

际,我们作为个体的人却有沦为这部机器的螺丝钉的危险,而使得自己作为“人”而拥有的特质被遗忘 和忽视。整个故事可以说是对将要进入成人社会的年轻人的警示:你要成为社会里有用的一员,同时你不要迷失了自己! 千寻可以说代表着所有刚要踏入社会的年轻人:1,要承受不知何去何从的惶惑感,笨手笨脚地试着进入社会这个大机器成为有用的一员;(在电影里,不愿工作、好吃懒做的人变成待宰牲畜或煤灰)2,面对名利、物质等等诱惑。(千寻的父母身上即可见日本经济虚假繁荣时代的社会风气) 汤婆婆剥夺人的名字,并且支配人的含意就在于:名字是自我的契约。当人与社会之规则立约,常常忽略了与自我的契约而丧失自我。细节:千寻在汤婆婆那里签约的时候,本来签是自己的本名荻野千寻,而后被汤婆婆改为“千”;白龙嘱咐千寻: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白龙在千寻的帮助下想起了自己的真名,从而又重新蜕变成了自己。

千寻刚进来的那个时候,懦弱胆小(进山洞抓住妈妈的手不肯放),娇惯任性(躺在车里说自己不愿意去新学校),那个时候千寻还是一副小孩子的摸样,没担当没责任感。但是在这个世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们却看到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千寻,她变得坚强勇敢(敢于和汤婆婆讲理,独自找钱婆婆),体贴无私(帮助河神,拯救白龙)。到最后,千寻不仅成为了汤屋的楷模(成为有用的人),同时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也始终保持了真正的自己,所以她不仅救出了爸爸妈妈,也解救了无脸男、小白等人。 与千寻成为参照的,则是一个大家都很热衷于讨论的无脸男。 无脸男是一个有着残缺的孩子的心理,孤独、被人冷落,当强制改变自己成为周围人愿意接受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更加的孤独、空虚,然后被各种欲望占据,只有吞下河伯的丸子,吐出所有的欲望回归到最初的单纯时,才是真正的自己。

易经破译16:武王伐纣后的复杂局面

易经破译16:武王伐纣后的复杂局面 作者:一艸 周武王 武王伐纣 公元前1055年(纣辛二十一年),文王97岁,去世,葬于毕。子发(武王)继其位。 武王即位后,谨遵父亲的遗命,在姜太公的辅佐下,众兄弟齐心协力,励精图治,使国力越来越强盛。 约公元前1047年(武王九年),武王决定检验军队的实战能力,搞了一次大型的军事演习。他亲率大军向东进发,来到了黄河南岸的盟津(今孟津西北),在那里举行了誓师大会,史称“盟津之誓”。这次到会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有八百人,声势浩大,他们纷纷建议马上讨伐纣王,但武王认为时机还未成熟,所以暂且回师。

又过了近两年,纣王更加暴虐昏聩,杀害王叔比干,囚禁贤臣箕子,荒淫无度,日夜作乐,任由佞臣把持朝政,忠良纷纷逃亡,朝纲一片混乱。武王感到时机已经来临,于是决定出兵伐纣。 公元前1046年(武王十年),武王亲率战车300乘、虎贲之师3000人、甲士45000人东进伐纣,同时招集众诸侯再次会师于盟津,组成联军杀奔朝歌。 武王联军会集了四千乘战车和数万人,冒着恶劣的天气,开至距朝歌城外七十里的牧野,在那里召开誓师大会,历数纣王“自绝于天”的种种罪行,宣布执行上天的旨意来讨伐纣王,鼓舞军队和商纣王决战,推翻商纣王的统治。 此时,纣王的主力部队还在东夷平叛,一时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虏武装起来,凑了七十万人开向牧野。这支奴隶和俘虏组成的军队毫无战心,刚与讨伐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讨伐军杀向纣王。结果,纣军大败,纣王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放火自焚。 周公旦

三监之乱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索性夺取政权,建立了周朝。虽然商王朝已经宣告灭亡,但商族在当时仍然保有不小的势力。为了避免继续陷入战争之中,周武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承了商族王位,继续统治殷商故地,然后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驻守在殷都周围的邶、墉、卫三国,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 武王是位很有能力、也很勤奋的君主,常常因为忧虑国事而夜不能寐。《史记.周本纪》记载了武王说的一段话:“维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于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 ”大意是:“上天建立殷商时提拔了三百六十人任公卿大夫,他们的家族虽已不显扬但也没有没落消失,一直存在到现在。我还没有确定上天究竟要保有哪些家族,怎么有时间睡觉呢!” 这段话反映了周初政权构成的复杂性,除了周族新任命的官员,原商王朝的大部分官员仍在周朝为官,连武王都无法确定谁是真正支持周族的人。 武王终究没能继承其父亲的长寿,由于操劳过度,于倾商后的第二年因病去世,其子成王即位。由于成王年幼,由周公代行王事。 武王去世后,其兄弟中管叔最长,他并不认可周公摄政,觉得按惯例应该由年长的自己上。加之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严格限

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

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叫纣,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兴建宠丽的琼楼瑶台,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和爱妃妲己以及贵族们宴饮酒池,为了满足自己的享受,纣王就加重赋税,使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百姓起来反抗,他就用重型镇压。他设置了炮烙酷刑,把反对他的人绑在烧得通红的铜柱上活活烙死。叔父比干规劝他,他竟凶狠地挖出了比干的心。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动荡不安的社会像烧开了的水那样的沸腾。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周文王在完成翦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

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残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逼走微子。武王、姜尚(姜子牙)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决定乘虚蹈隙,大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开始了百姓安居乐业,统治稳定的周王朝。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商朝灭亡。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决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伐谋、伐交策略的结果。它起到了争取人心,

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执导、编剧,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影片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正式上映,讲述了少女千寻意外来到神灵异世界后发生的故事。 该片荣获2003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电影身份获得欧洲三大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的动画作品;2001年电影在日本最终取得了304.0亿日元的票房和约2350万人次的观众,超越《泰坦尼克号》(262.0亿日元(日本))成为日本历代电影票房排行榜第一位。 年仅10岁的荻野千寻是一个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四年级小学生,她随父母搬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镇准备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 然而,因为途中迷路,她和父母误闯入了一个人类不应该进入的灵异小镇。小镇的主管是当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汤婆婆;而“油屋”则是服侍日本八百万天神洗澡的地方。 镇上有一条规定:在镇上凡是没有工作的人,都要被变成猪被吃掉。千寻的父母由于贪吃,未经过店员允许就随便触碰食物,而遭到惩罚变成了猪。 千寻为了拯救父母,在汤婆婆的助手“白龙”的帮助下,进入澡堂,并成功的获得了一份工作。作为代价,她被汤婆婆夺走了名字,成了“千”。 在澡堂工作的过程中,千从一个娇生惯养,什么活都不会做的小女孩,逐渐成长,变得越来越坚强能干;同时,她善良的品格也开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尊重,而她和白龙之间也萌生出一段纯真的感情。 而为了拯救父母和对自己重要的人,面对各种困难和危险,千寻也一次次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影片也随着她的心理变化历程而展开。 《千与千寻》传达出作者对于社会 生活和关系的这样一种认知:生命力的发掘来源于与社会的沟通,互助和关爱是打破孤独、寻回自我的钥匙。 电影的力量在于动人,卡通的力量在于纯真,宫崎骏掌握了这些力量,他取得了理所当然的胜利。 宫崎骏没有迪斯尼那么花哨,他甚至有些落伍,直到现在,他还坚持用手工绘画而不是电脑绘图来完成自己的卡通片。但他懂得一部卡通片,或者说是一部电影,用什么去打动别人。所以,宫崎骏笔下的形象是一个个人,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知觉的卡通形象。 如果单从主角冒险经历来看,《千与千寻》可能是宫崎非常“平实”的一部作品。千寻的神幻历险是如此的平实,以至于每个成年人都能从她的泪水和欢笑中看见自己的童年回忆。

千与千寻英文简介

我来给你一篇,比较权威的,情节,观后感,分析都有了,如下: Ten-year-old Chihiro and her parents are moving to a new town, much to Chihiro's displeasure. While driving, they get lost and her father decides to take a shortcut down a mysterious forested pathway. After a short but bumpy drive, the family comes to a stop at what seems to be an abandoned theme park. Curious, the father leads his family through a tunnel and explores the park, finding a deserted town and a stall full of freshly-cooked food. The parents greedily help themselves while Chihiro refuses to eat. As Chihiro's parents are eating, she wanders off and meets a boy named Haku. Haku seems to be familiar with Chihiro and warns her to escape with her parents; she returns to find they have turned into pigs, and that the way back has become a deep river. Spirits appear and go about the park. Haku secretly takes Chihiro to a large bathhouse to avoid alerting the spirits to her presence. Haku then tells her that she must get a job from the boiler man, Kamajii until he can help her recover her parents and escape. With the help of the six-armed boiler room master Kamajii and a bathhouse servant girl named Lin,[2] Chihiro is able to convince Yubaba, the elderly Witch and owner of the bath house, to give her a job; in exchange, Chihiro is forced to give up her name so that Yubaba may keep her in service for eternity. Yubaba gives her new servant the name "Sen(千)," which is derived from "Chihiro(千寻)" by removing the second character and using the alternate reading of the first. Chihiro eventually learns that Haku is similarly indebted to Yubaba. Chihiro is put to work alongside Lin, helping to bathe and serve the most difficult spirits in the bathhouse. Chihiro is able to successfully bathe a "stink spirit" (later revealed to be a river spirit who had been heavily polluted), who rewards Chihiro for her service with a magic medicine made from special herbs. Chihiro discovers Haku's true form, a dragon, and he is later attacked in this form by shikigami in the form of paper birds controlled by Zeniba, Yubaba's twin sister. Haku had stolen and swallowed Zeniba's seal under orders from Yubaba, which has a spell on it that gave Haku internal bleeding and lacerations. Chihiro tries to help Haku recover from his injuries using the medicine given to her by the river spirit, which acts as an emetic to the dragon, causing him to vomit, and thus recovering Zeniba's sigil and squashing a peculiar black slug that had been attached to it. Haku remains comatose, so Chihiro decides to travel to Zeniba's home to return the seal, hoping to break her curse over Haku. Chihiro sets out on a train ride across the spirit world, along with a wraith-like spirit called No-Face, who terrorized the bathhouse and tried to earn the affection of Chihiro, Yubaba's pet raven (who has been turned into a small, fly-like creature by Zeniba), and Boh, Yubaba's gigantic infant son whom Zeniba had transformed into a mouse. The group arrives at Zeniba's house to find that Zeniba is friendlier than expected. She explains that the seal spell has been broken by Chihiro's love and caring and that the black slug Chihiro has squashed was a curse placed on Haku by Yubaba to control him. Zeniba and Chihiro's friends make Chihiro a special hairband to show her that her friends

《史记》武王伐纣课外阅读题

一、武王伐纣 三千多年前,中国还处在奴隶社会,奴隶社会的第二个王朝叫商。商王朝最后一个皇帝叫纣。 纣很聪明,凡是看见或听见的,都能记住。他力大无穷,传说力气比九头牛还大,能用手托着屋梁换柱子。他反应快,主意多,能想出点子来掩盖错误;①他很会找歪理由,把不对说成对。②他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他还喜欢喝酒,整天玩乐。他宠爱妃子妲己,除了她,谁的话也不听。 纣为自已享乐,不断加重赋税,大兴土木。在都城朝歌城外钜桥旁边盖了一个大粮库,要全国的老百姓把钜桥粮库装满。在朝歌城内造了一座高大的鹿台,台上建造宫殿,把从老百姓手里弄来的钱财都堆集在鹿台上。纣王和妲己天在台上享乐。 ③皇宫里面有很多珍奇动物,但还不能使纣王和妲己满足。纣王又让人扩建了都城北面沙丘的园林,把四方送来的珍离异兽放在里面。纣王常常和妲己一道带着大群奴仆到沙苑玩乐。 ④在沙苑砌池子盛满酒,园内树上挂满肉,让大群奴仆相互追打、跳舞;然后赶到池边喝酒、吃肉。拿众人酒后醉态、疯态来取乐。 由于纣王的这些所作所为,老百姓们都十分痛根他,诸侯反对他的也越来越多。但纣王不但不悔改,反而听信妲己的话,用残酷的刑法进行镇压。一次,纣王叫人造了一个铜柱子,放在一片炭火上,命令反抗他的人光脚在铜柱上走,走不了几步就跌倒在炭火上烧死了。 西伯侯昌、九侯、鄂侯等是纣王的大臣。九侯有个姑娘长得美丽端正,纣王知道了,叫九侯献给他。九侯的姑娘和妲己不大一样,不喜欢纣王的无耻生活。纣王听了妲己的谗言,就把她杀害了。后来她的父亲九侯也被杀了,还把九侯的肉剁成肉九子,散给众人吃。鄂侯听到这事气愤极了,冒着杀头的危险痛斥了纣王,纣王又把鄂侯杀死,拿他的肉炒菜下酒喝。西伯侯姬昌听到了此事,悄悄地叹了一口气,却被佞臣崇侯虎知道了,他就赶忙向纣王告了密。纣王就把姬昌关了起来。 西伯侯封地的臣民知道西伯侯被纣王关了起来,就把他的儿子伯邑考送去作抵押,请求放了西伯侯姬昌。纣王和妲己商议,妲己说不能放姬昌回去。因为他有群众的拥护,放走了他就会成为他们的后患。纣王说,可是他的儿子伯邑考已经被送来作抵押,怎么应付呢?妲己皱了皱眉头说:“人们说姬昌是圣人,把他儿子杀了,做成菜让他吃。他如果不吃,就是圣人。有圣人在,群众就要跟圣人走,反对我们。所以我们就得杀了他。他如果把儿子的肉吃了,他就不是圣人,我们可以放他回去。”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