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简史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800字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
在人类发展史上,科学的持续演进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科学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探索未知的工具,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回顾科学的发展史,我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无限智慧和探索精神。
古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是神秘而神秘的。
人们借助神话、宗教等方式去解
释自然界,认为自然现象是神灵们的表现。
然而,随着人类对自然规律的不断探索,科学开始脱颖而出。
古代的科学家们开始用理性的思维和实验方法去揭示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性,比如古希腊的笛卡尔、阿基米德等人树立了科学的基石。
中世纪的黑暗时期,科学发展遭遇了挫折。
教会的宗教统治和迷信思想严重阻
碍了科学的发展。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人们的思想才开始解放,科学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伽利略、开普勒等科学家的贡献,使科学逐渐摆脱了宗教束缚,成为一种独立而追求真理的学科。
近代以来,科学发展更是蓬勃不断。
牛顿的三大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
斯坦的相对论等伟大理论的提出,引领了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成果不断促进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回顾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唯有扎实的科学基础和
严谨的科学精神,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们更应该珍惜科学,发扬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不断开拓前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唯有不断追求真理、敢于创新,才能在科学的征途上越
走越远。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续书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800字怎么写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科学发展简史是一部总结了人类科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著作。
通过学习这部作品,我深刻体会到科学发展的演进过程和其中的精神内涵,下面我将就此分享一些个人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发展简史展现了人类对于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致力于了解世界的奥秘,不断地探索自然规律,不断地挖掘科学真理。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出了卓越贡献,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他们的不懈探索精神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探索更广阔的未知领域。
其次,科学发展简史也反映了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科学知识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每一项科学发现都离不开前人的努力和积累。
从古代的天文学、数学到近现代的物理、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历史。
这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前人的智慧,继续传承和发展科学知识。
最后,科学发展简史还启示我们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
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常常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例如,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研究为生物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物理学与数学的结合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应该打破学科壁垒,跨学科地思考问题,发挥各学科的优势,推动科学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阅读科学发展简史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科学精神的伟大与重要。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力量。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坚定科学探索的信念,为推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科学发展简史给予我们更多启示,引领我们在科学道路上不断前行。
《科学发展简史》的第六至第七章的重点
第六章近代后期的科学成就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阶段进入机器产生的狂飙时期,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威力。
资产阶级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命运息息相关,采取了许多保护、鼓励科技发展的措施;同时也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手段。
近代后期的自然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基础学科相继建立起理论体系,而科学理论的形成又引发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将人类历史由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
如果说18世纪之前是技术走走科学之前的话,那么从18世纪下半叶起直至19世纪则是科学跃居技术之前,出于领先地位,技术革命以科学发展为先导。
近后期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文学近代后期在天文观测和天体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新成就。
(一)天文观测新发现天文观测新发现得益于望远镜的改进、天体照相术的发明和光谱学技术。
1729年,英国业余天文学家霍尔制成了第一块消色差物镜。
1817年德国的夫琅和费制造出第一块优质物镜。
与此同时,反射望远镜也有很大改进。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利用自制的大型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
后来他又陆续研制出巨型望远镜。
1846年德国天文台台长加勒发现了海王星。
天体照相术的发明首先应该归功于巴黎天文台台长阿拉戈。
1839年他发明了银板照相法,随后照相术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之中。
1840年,美国的德雷伯利用大型望远镜和照相术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表面的照片;1845年德国的费索拍摄了第一张太阳照片;1877年,米兰的斯基伯雷利公布了当时最精确的火星表面图片。
(二)赫歇尔的恒星天文学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因1781年发现天王星而一举成名。
他利用统计方法研究了恒星的空间分布和运动,提出了第一个银河系结构模型。
1783年他发现了恒星的自行,并估测了太阳的运动,打破了太阳纪恒星静止不动的陈旧观念。
由于赫歇尔在恒星研究方面的成就,他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
(三)天体起源和演化假说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天文学已从对天体的现状研究扩展到对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历史研究。
科学发展简史
一.填空题:2.????在医学上,阿拉伯人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的成果,伊斯兰的学者几乎全是医生,有许多人还是专业医生。
P573.????中国的许多发明由阿拉伯人介绍给欧洲人,在欧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4.????主张“欧洲文化中心论”的人们,往往由于近代科学技术诞生于欧洲,也把中世纪晚期广泛应用的技术发明,说成是欧洲人的独立创造。
P635.????各国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
世界三大宗教是: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11.在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中,最杰出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
他既是一位人文主义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又是出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14.1752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捕捉雷电的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P10415.就在近代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另一位伟大的科学人物牛顿诞生了。
P911、物理学革命首先是由??和???放射性的发现引起的。
2、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3、李四光在1945年发表了《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的专着。
标志着???的诞生。
4、量子力学建立后,人们开始用量子力学的原理来研究分子的微观结构,由此而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量子化学。
5、我国化学家????对分子轨道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判断题:1、20世纪的热电子发射、光电效应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任何原子都包含电子的结论。
????????????????????????????(∨)2、对量子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第一个推动是对光电效应的解释。
第二个(×)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类开始了向粒子世界进军的新时代。
?????(∨)4、板块学说阐明了地球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面貌。
使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形式出现。
(∨)5、人工智能模拟的生产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6、第五代计算机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新型计算机系列等综合而成的产物。
中国科学发展简史
中国科学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科学主要以农业、医药和天文等方面为中心。
以下是中国科学发展简史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科学萌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有了农业科学的萌芽,如黄河流域的稻作农业和长江流域的稻麦轮作等。
此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记载了许多疾病的名称和治疗方法,显示出医药学的初步发展。
2. 秦汉时期的科学发展:秦汉时期,随着统一国家的建立,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农业科学的进步。
同时,《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的成熟。
在天文学方面,《史记·天官书》中有关于日食的详细记录,显示了天文学的进步。
3.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停滞:由于长期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缓慢。
但是,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如祖冲之和葛洪等,他们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数学、天文学和医学等方面。
4. 隋唐时期的科学复兴: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和统一,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隋朝的李春设计了赵州桥,这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
唐朝时期,张遂等天文学家对天文观测和历法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唐代医学著作《千金方》等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宋元时期的科学高峰:宋代以后,中国的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
数学方面,秦九韶和杨辉等人的成就超过了前人;天文学方面,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医学方面,李时中的《千金翼方》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外,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科学成果。
6. 明清时期的科学停滞:明清时期,尽管有李约瑟所谓的“科学的停滞”现象,但仍有一些重要的科学成就。
如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一部具有丰富科学内涵的文学巨著。
7. 近现代科学的引进与发展: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的传入和现代科学的崛起,中国的科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我国)种植水稻——公元前5000年,饲养猪——公元前3000年
个 ·《诗经》——春秋时代,记载动植物200多种 体 ·《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水
·(西方)广泛观察动植物——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解剖牛、羊、狗、猴等——古罗马,盖仑 ·发明显微镜—— 17世纪 ·创立“生物分类法则” —— 18世纪,瑞典,林奈 ·提出“细胞学说” ——德国,施莱登、施旺 ·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 ——英国,达尔文
水
·成功分离人体胚胎干细胞——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
平
平
观 察 法
描述法细胞水
·豌豆杂交试验——奥地利,孟德尔,揭示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实平 ·进一步解释遗传机制——美国,摩尔根 验 ·(微观)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 分 ·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我国科学家 法子 ·(宏观)生态学兴起
·克隆羊“多利”——英国科学家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800字作文
科学发展简史心得体会科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自古以来,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不断深化,科学思想也在不断演进。
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历史时期的科学贡献和突破,这些贡献和突破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从古代的自然观念开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思想繁荣,再到现代的科技革命,科学一直在指导着人类的前行。
古代的自然观念主要基于神秘主义和经验主义,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比较片面和局限。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们开始打破束缚,积极探索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宇宙、物质和生命的新理论。
例如,奥古斯丁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辅相成,对自然规律的探求开启了人类对科学的探索之路。
文艺复兴时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伽利略、哥白尼、伏尔泰等科学巨匠的贡献,为人类认知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他们的实验和观察结果,打破了传统的科学观念,揭示了新的自然规律。
例如,伽利略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颠覆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传统观念,为日后的科学进步奠定了基础。
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家们的努力让人类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为未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的科技革命更是科学发展的一次飞跃。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人类创造了无数的科学成果,使得科技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
例如,电力革命、计算机革命、基因工程等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让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人类对自然界和宇宙的认知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每一次的突破和进步都离不开前辈的积累和奠基。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感受到科学的伟大和人类的智慧。
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让科学与时俱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科学的发展轨迹,更能够深刻领悟科学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更好地推动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科学发展简史
◆判断题◆“曼哈顿工程”是氢弹制造计划。
”错”◆1753年美国人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用他自己制造的风筝进行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对”◆1794年,机械师莫滋利发明了移动刀架和导轨系统“对”◆1824年,英国瓦匠波兰特发明了水泥。
“波兰特”水泥。
”错”◆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的由一台16匹马力的四缸汽油发动机驱动的木架双层飞机,首次试飞中成功。
“对”◆DNA是双螺旋结构“对”◆DNA是携带遗传信息载体。
“对”◆γ射线就是中子射线.“错”◆阿波罗计划是一项登月计划。
“对”◆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重要贡献,首先是创造了阿拉伯数码。
“对”◆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对于任何惯性系,自由空间中的光速不变。
“对”◆北宋时期,《梦溪笔谈》是一部百科式全书。
对◆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对”◆大型计算机就是指体积大。
”错”◆地质力学德创始人是李四光。
“对”◆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在以材料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错”◆第一次技术革命中的多数技术发明都是个人发明家的创造,但第二次技术革命中的许多发明则出自实验室。
“对”◆电子也具有波动性。
“对”◆飞机可以在太空中飞行.“错”◆浮力定律就是阿基米德定律。
“对”◆浮力定律首先是由古希腊的欧几里德证明的.”错”◆盖仑是古罗马时代一位杰出的石匠。
“错”◆高斯是19世纪英国的伟大的数学家。
“对”◆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
“对”◆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
正确的答案是“对”。
◆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对”◆基本粒子能带分数电荷。
“对”◆建筑金字塔,体现了古代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技巧。
“对”◆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对”◆李时珍的代表作《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药学著作.“对”◆量子就是由一份份“能量原子”“对”◆明治维新创造了日本自己的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对”◆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错”◆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对”◆苏联在50年代又在核裂变研究的基础上制成了氢弹。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古代部分)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古代科学技术)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科学技术的萌芽科学技术的萌芽,产生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
据古人类学家研究发现,距今300多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已开始使用天然木头和石块为工具。
工具的使用标志着原始技术的萌芽,同时也宣告人类已脱离动物界而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此后,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人们通过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渐地提高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从而不断取得技术的进步,并且逐步积累了许多原始科学知识。
限于当时人类的认知水平,原始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零散的、经验性的,并且往往是和原始宗教迷信掺杂在一起的。
现代科学证明:地球的产生已有45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出现只是二三百万年前的事情,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考古学家在埃及开罗西南60英里的法尤姆地区已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猿类化石——埃及猿,在由埃及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腊玛古猿,距今1400万年至800万年;南方古猿,距今500万年至100万年;直立人,距今300万年至30万年,又分为早期直立人(如我国云南的元谋人) 、晚期直立人( 如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印度尼西亚的莫佐克托人);智人,距今30万年至1万年,又分为早期智人(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晚期智人( 如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而劳动在从古猿转变成人类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类的劳动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活动,他必须以自己认识自然的一定知识和改造自然的一定技能作为进行这些活动的依据和手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劳动也就有了技术的萌芽,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也就有了技术发生和发展的历史。
不过,技术的历史也和整个人类的历史一样,经过了漫长的幼年时期。
技术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知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一、技术的早期发展1、石器的发展考察最原始的技术,最主要的依据是考古发现的原始人的工具——石器。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
《科学发展简史》平时作业答案要点
科学发展简史》平时作业(1)一.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始宗教观念的重要内容是。
2.《墨经》一书中关于光学的实验.共方法已与近代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极为相似.3.在人类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高文化是由中国人创造的。
4.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乃是对公元6世纪以前的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
5.拉马克的进化理论的两条基本原则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原则—”。
6.圆周率也被称为“祖率”。
欧洲16世纪时期才得到该值。
7.欧几里得在其著作《几何原本》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命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几何学体系。
8.阿拉伯人采用了印度的数学记号的记数符号和十进位法,井将其传人欧洲。
9.冲力学说的著名代表人物奥里斯姆_提出用图表法表示物体运动。
10.古希腊自然科学的最有价值的成就是留基伯-和德漠克里特的提出的原子论。
1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自然哲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2.阿尔一哈金写成了《光学集锦》一书,该书论述了对球面和抛物面的反射镜、透镜、暗箱和视象的实验研究结果,完整地表述了光的反射定律。
13.欧洲的封建国家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农业占主导地位,:但它实行的是一种自然经济。
14.从11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王权的加强,西欧的学校教育逐渐从修道院中分离出来,开始建立大学,通过大学的传播和翻译活动的兴起而发扬光大。
15.牛律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罗伯特.格罗斯太斯特在组织教学中,积极为研究希腊辩护,提倡要把自然科学建立在数学的基础上。
16.牛津大学的梅登学派的学者们已认识到质和量的区别,努力对性质作定量研究,提出了在力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质点。
17.在封建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提高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也逐渐突破自然经济的局限,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18.汉朝“独尊儒术皐权天授”,使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科技史。
伶伶蹇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量子力学不仅是近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有关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量子力学的基本内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量子态的概念,运动方程、理论概念和观测物理量之间的对应规则和物理原理。
关键现象:黑体辐射;光电现象;原子核结构;衍射。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
它也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发达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成败的关键所在。
发端于美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 -影响: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
科学发展简史
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间转移的基本法 则。包含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 (RNA)分子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核苷酸顺序称为 遗传信息。遗传信息的转移包括核酸分子间的转 及生物改造技术的兴起
(一)分子分类学——在分子水平上对生 物进行分类 (二)分子神经生物学—实现记忆转移 (三) 生物改造技术——遗传工程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是近年来正在兴起
的一门新学科,属于生物高技术范畴。
※定义: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 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 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 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 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组织工程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种子细胞、生物 材料、构建组织和器官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组织工程 的临床应用。
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了苯丙氨酸的密码是RNA上的 尿嘧啶﹙U﹚。西班牙裔美籍科学家奥柯阿帮助尼 伦贝格找到了这种酶,从此便能测定各种氨基酸的 遗传密码了,到1963年已测出20种。1969年,64种 遗传密码全部被测出。在克里克的提议下,编出了 遗传密码表。
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genetic central dogma)是克里 克于1958年在《论蛋白质的合成》一文中提出 来的,旨在说明DNA的自我复制和制造蛋白质 的过程。换句话说,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 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 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 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 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 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 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 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复习
就在近代科学家伽利略去世的1642年,另一位伟大的科学人物牛顿诞生了。他出生在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 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的成就遍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学的各个领域。他引入了质量、动量、力、加速度、向心力等基本概念,从而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完成了物理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建立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年所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巨著。在光学上,他做了用棱镜把白光分解为七色光(色散)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色差;研究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发现了牛顿环;制造了以凹面反射镜替代透镜的“牛顿望远镜”。1704年出版了他的《光学》专著,阐述了自己的光学研究的成果。在数学上,牛顿与德国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创建了“微积分学”;他还建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牛顿在声学、热学、流体力学等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成果和贡献。
1487年,葡萄牙人的船队,沿非洲西岸南行,到达非洲的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好望角。
第六章
意大利人哥伦布凭借他对地球是圆形的信仰,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1490年8月率领87名水手、3 只小船,经过70 天的航行,到达美洲这块新大陆。
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经过3年的海上航行,于1522年9月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壮举。
13世纪是欧洲经济技术的转折点。城市的兴起,运输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扩大,刺激人们去制造商品。
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城市的兴起等,西欧的学校教育逐渐从修道院中分离出来,开始建立大学。
12世纪开始,科学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漫漫长夜之后,开始出现转机。
14-15世纪,在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意大利,手工业技术已经有了较高水平,家庭手工业已转化为工场手工业。还有造船业、冶金业等的发展。
(完整版)科学发展简史选择题复习
(完整版)科学发展简史选择题复习一、选择题1. 科学是一种关于自然界的(A)的知识体系。
(A)的知识体系。
A.客观规律和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B.主观规律和主观事物的客观属性C.主观规律和客观事物的个人属性D.客观规律和主观事物的个人属性2. (B)是科学的基础原则,它指出科学研究必须依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B)是科学的基础原则,它指出科学研究必须依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A.主观性B.客观性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3. 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是(D),杰出代表有托勒密和伽利略。
(D),杰出代表有托勒密和伽利略。
A.现代科学B.文艺复兴C.宇宙观阶段D.古代科学4. 古希腊学派中,(A)提出四种元素的学说,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影响深远。
(A)提出四种元素的学说,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影响深远。
A.伊壁鸠鲁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柏拉图5. (C)是古代科学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日心说,并通过测量角度的方法,研究了日、月、行星的运动规律。
(C)是古代科学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日心说,并通过测量角度的方法,研究了日、月、行星的运动规律。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伽利略D.托勒密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个体和人类本身,通过质疑传统观念和追求自由的思想,引发了新的科学思潮。
(B)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B)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A.托勒密B.伽利略C.亚里士多德D.伊壁鸠鲁7. 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A),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A),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A.近代科学B.现代科学C.古代科学D.文艺复兴8. (B)通过他的开创性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将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B)通过他的开创性实验,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将科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A.伽利略B.牛顿C.伊壁鸠鲁D.亚里士多德9. 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是(B),这一时期的科学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简史》复习1(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能否是人与猿之间本质的区别。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 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发表了《动物哲学》一书,提出了“”的观点。
6. 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著名医学家的《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最高成果。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 1487年,葡萄牙人率领船队到达非洲最南端,葡萄牙国王把这里命名为。
1.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希腊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A.伏特B.麦克斯韦C.奥斯特D.法拉第4. 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5.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是奥地利修道士。
A.魏斯曼 B.孟德尔 C.施莱登 D.施旺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细菌猎人2、开普勒3、工业革命4、生物控制论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2、牛顿力学建立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3、现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分为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科学发展简史》1(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制造工具2、开普勒3、字母4、自然界万物起源物质结构5、拉马克、人类起源于某种古猿6、希波克拉底7、牛顿力学8、富尔顿蒸汽动力船9、伊本·森纳10、马丁西门子-马丁11、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12、阿波罗—1113、迪亚士、好望角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 C2.C3.D4.B5.B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细菌猎人:法国化学教授巴斯德在对细菌的研究中,创立了细菌致病学说,开辟了医学研究病因的新途径。
他用病原菌毒素接种法防治狂犬病等获成功。
他开创了医学上的免疫学。
他关于消灭细菌的消毒方法在医学上广泛应用,使手术真正成为拯救生命的手段,故被后人称为“细菌猎人“2、开普勒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他独立发现行星运动轨道形式——椭圆,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使整个太阳系的运动图景以更加简单明了的形式被揭示出来,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空立法者”。
3、工业革命是以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的一场社会变革。
它以工作机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气动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为自然科学发展和应用开辟广阔的道路,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进程。
4、生物控制论它是用控制论研究生物体系统、生物体的各种生理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机理的一种理论。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答:一、在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上,工业革命初期的许多技术发明主要还是工匠们的经验结果,科学只起了辅助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许多科学家逐渐对科学的应用产生了兴趣,加速了科学和工业的结合,使得许多技术上的发明成了科学在工业上的应用。
二、由工作机、传动机、动力机所组成的机器系统的出现,是这一技术体系的又一重要特征。
三、机器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它是在各种技术的体系化过程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紧凭工匠个人的技能不够了。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技能的地位相对降低了,机械设备及劳动手段的作用提高了。
2、基础包括1、伽利略通过对落体的研究,已经发现了惯性运动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
2、伽利略关于抛物体运动定律的发现,对牛顿万有引力的学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
3、开普勒所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则是牛顿万有引力学说产生的最重要前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1)、伽利略早已发现了惯性定律,笛卡儿还曾作过明确表达,但牛顿引入了“力”的概念,用更明确的力学语言把惯性定律表述为:每一物体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除非由作用于它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就是牛顿的第一定律2)、伽利略早已发现了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在于它的速度,而在于它的速度改变即加速度这一事实,区分了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在自由落体定律的研究中发现了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关系。
在这一基础上,牛顿引入了“动量”(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的概念作为运动的量度,把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关系定量地揭示出来。
即运动的改变与施加的力成正比,并且发生所加的力那个直线方向上。
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3)、胡克在基本物理概念上确实已经有了万有引力的思想,认为行星的运动是由一个依切线的直线运动与一个向着中心物体的吸引运动所合成,而这个行星吸向太阳的向心力是与二者之间距离平方成正比的。
这本来已接近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答案,也许是由于数学上的障碍,他未能找到具体的答案。
这个任务最终是由牛顿完成了,并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4)、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引力理论。
在开普勒那些还是从大量经验的观测资料中归纳出来的行星运动定律,在牛顿这里已经成了严格的经过理论推导的结论。
3、现代自然科学把物质世界分为哪些层次来进行研究?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哪些重大的科学突破?答:层次: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分子——凝聚态——地球和其他天体——星系和整个宇宙。
夸克:夸克模型和原子模型;基本粒子:总达400余种,可以相互转化,有内部结构,原子能的利用;原子核和原子:原子结构模型,电子、X射线、天然放射性的发现,量子论与量子力学;分子:结构化学与离分子化学,从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凝聚态:超导的研究,超高压、超低温、高真空的获得;地球天体:大陆漂移说、地幔对流说、海底圹张说、板块构造说;星系宇宙:光谱技术的应用发展,宇宙飞船发射、恒星演化理论、宇宙说《科学发展简史》复习2(辽宁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 技术的出现,是原始手工业诞生的标志。
2.由于的发现,使太阳系成为一个严格按照规律运行的力学体系,故被称为“天空立法者”。
3.西亚文化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其中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文字的发明4.古希腊自然哲学值得注意的知识包括:第一,关于问题;第二,关于问题;第三,关于天体系统的模型问题。
5.阿尔—哈金在他的《光学集锦》一书中,完整地表述了光的定律。
6.唐代的《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叶的专著。
7. 的建立是科学形态上的重要改革,标志着近代理论自然科学的诞生。
8.第一艘实用的轮船是由美国发明家发明的,首航成功标志着取代帆船的新时代的开始。
9. 1835年莫尔斯制成了第一台电报机,后发明了一种用代表字母和数字的一套符号——“莫尔斯电码”。
10.1864年,法国人在西门子兄弟的帮助下,创造了平炉炼钢法。
11. 、和的三大发现是19世纪末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12.1969年,美国的“”把人送上了月球,实现了载人登月计划。
13.1950年,在《》文中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思想。
14. 我国地质学家李时光在1945年发表了《》的专著,这标志着地质力学的诞生。
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创造了最早太阳历的是()A.古代中国人 B.古代埃及人C.古代巴比伦人 D.古希腊人2.我国采用十进位的计数方法是在()A.西汉 B.南北朝C.商代 D.夏代3.近代电磁理论的创始人是()A.伏特B.麦克斯韦C.奥斯特D.法拉第4. 实验遗传学的创始人是()A.魏斯曼 B.孟德尔C.施莱登 D.施旺5.遗传信息的载体是()A.DNA B. RNA C.核酸 D.蛋白质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希波克拉底2、开普勒3、工业革命4、生物控制论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2、工业革命中形成的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3、牛顿力学建立的知识基础有哪些?如何从牛顿力学的建立来分析继承与创造的关系?<科学发展简史>2试题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制陶2、开普勒3、字母4、自然界万物起源物质结构5、反射6、陆羽7、牛顿力学8、富尔顿蒸汽动力船9、点、划10、马丁西门子-马丁11、电子X射线放射性现象12、阿波罗—1113、图林计算机和智力14、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二、选择(每题3分,共15分)1. B2.C3.D4.B5.A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希波克拉底古希腊著名医生。
建立了西方最早的医学学派。
他把疾病看做是一种服从自然法则的过程,强调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疾病,井对许多疾病作了较为明确的描述,并指出适当的治疗方法,成为现代临床医学的开端,因此被西方人称为“医学之父”。
2、开普勒开普勒(1571-1630)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
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他独立发现行星运动轨道形式——椭圆,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使整个太阳系的运动图景以更加简单明了的形式被揭示出来,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天空立法者”。
3、工业革命是以技术革命为中心内容的一场社会变革。
它以工作机的革命为起点,以蒸气动力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迎来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机器大工业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空前发展,为自然科学发展和应用开辟广阔的道路,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进程。
4、生物控制论它是用控制论研究生物体系统、生物体的各种生理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机理的一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