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与翻译 顺应论23页PPT

合集下载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翻译中的语用学ppt课件
目录
•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 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与语用对等 • 翻译中的语用失误与策略 • 翻译中的语用学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中的语用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翻译中的语用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它关注语言在 实际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以及翻译过程中如何准确传达这些意义和功能。
新闻报道的翻译案例分析
总结词
新闻报道的翻译需要准确、及时、客观,注 重语言的简练和清晰度。
详细描述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语用学可以帮助译者 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语境和言外之意, 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 ,语用学还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 道中的语气和态度,从而更准确地传达新闻
中的意图和要求。
VS
发展方向
未来,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将继续深入探 索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规律,进一步拓展跨 文化交际的领域,并致力于提高翻译实践 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 器翻译技术的发展,翻译中的语用学研究 也将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翻译实践提供 更多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02 翻译中的语用学理论
语境理论
总结词
文中以最相关的方式传达出来,以确保译文读者能够正确理解原文的含义。
礼貌原则
总结词
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它 强调了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和得体性。
详细描述
礼貌原则认为,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应该遵循 一定的礼貌原则,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礼貌原则,对 原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以确保译文更 加得体和礼貌。同时,译者还需要考虑译文 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以确保译文更 加符合译文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作者:乔莉萍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8年第01期一、引言顺应论是由国际语用学会会长耶夫·维索尔伦在1999年出版的新书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来的。

维索尔伦从全新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他对语用学的理解。

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做出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选择的过程。

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使得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这种新颖的理论吸引了中国的研究者。

何自然和于国栋[3]介绍了这本书,给予书中提出的新颖观点很高的评价。

钱冠连和霍永寿[7]于2003年12月份翻译了全书,中文名是《语用学诠释》。

二、顺应论与翻译根据李元胜[6]的综述,顺应论在中国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于翻译。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可以结合顺应论来进行。

中国学者戈玲玲(2001)[1]率先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阐述了在科技翻译中词义选择受语境顺应的制约。

在不同的语境中,译者应该机动地选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袁斌业,2002)[10]。

这也正好符合顺应论的核心:动态性。

王建国(2005)[9] 也指出翻译的策略是不断地进行动态顺应,所以整个翻译过程是动态的。

译者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比如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

宋志平(2004)[8]探讨了翻译中的选择,顺应,动态的特点,意识程度,最后提出了顺应论理论下的翻译模式。

为了顺应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因此译语文本对译语语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最后作者提出了顺应论指导下相应的翻译模式。

顺应论的核心是动态顺应,也就是说,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都呈现动态性的特点。

何兆熊和蒋艳梅[2]进行了语境的动态研究,认为语境不是事先设定好,一成不变的。

交际过程和语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共生的。

因为语境是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随着交际过程的深入,交际者会不断地调整甚至重建适合的语境,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至于结构客体顺应方面,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格外注意微观方面,比如相同的一个单词,词组,句子或段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译文结果。

顺应论概况

顺应论概况

1.顺应论的由来
语用综观
“综观”是顺应理论总的指导思想。宏观上,它指对语言使用现象 从认知、社会、文化方面进行综合观察;微观上,它包括在语言 结构所有层次上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作全面、细致的考察。
2.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进化认识论 语言起源或进化说 语言习得的研究 “局部的”顺应性解释
3.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能是有意识或
无意识的活动,可能是由语言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驱动的。
Variability 变异性
Variability is the property of language which defines the range of possibility from which choices can be made. It is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Variability 变异性
就变异性而言,语言选择的范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一些陈旧的表达可能会很少使用甚至不再使用,而同时又有新的 表达产生。
Negotiability 商讨性
Choices are not made mechanically or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or fixed form-function relationships, but rather on the basis of highly flexibl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both rational and reflexive.
出发点 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手段与策略 目的和归宿
References
Verschueren ,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翻译选择与顺应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2、交际语境: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交际语境,包括作者 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以实现翻译的动态对等。
3、动态对等:语用综观论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动态对等,即在翻译过程 中尽可能保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同时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搜集相关的翻译学和语用 学文献资料,了解语用综观论在顺应翻译过程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同时,结合具 体的翻译案例,分析翻译过程中的顺应现象及其影响因素,以验证语用综观论在 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此外,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一线翻译工 作者和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验证语用综观论在顺应翻译过程研 究中的有效性。
2、语言结构顺应:化妆品广告语言通常简短、有冲击力,因此在翻译过程 中,应尽量保持这种风格。此外,还应考虑使用押韵、对仗等修辞手法,使翻译 更具吸引力。
3、文化顺应:化妆品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的过 程。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可能传递源语言的形象和情感,同时尊重目标市 场的文化习惯。
理论框架
语用综观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和交际语境,认为翻译过程应该是 动态的,追求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动态对等。语用综观论还主张将翻译过程看做一 个整体,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审视。在顺应翻译过程研究中,语用综观论 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使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语言的文化背景、语用意义和语言使 用规则,以实现语言的动态对等。
第一部分:理论概述
顺应语用顺应论是由荷兰语言学家Jef Verschueren提出的一种语言使用理 论。该理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语言使用者需要根据语境、文化、 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和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这种顺应同 样重要。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132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丝路传播乔莉萍(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一、引言顺应论是由国际语用学会会长耶夫·维索尔伦在1999年出版的新书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来的。

维索尔伦从全新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他对语用学的理解。

他认为语言的使用是做出一系列有意识或无意识选择的过程。

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使得交流得以顺利进行。

这种新颖的理论吸引了中国的研究者。

何自然和于国栋[3]介绍了这本书,给予书中提出的新颖观点很高的评价。

钱冠连和霍永寿[7]于2003年12月份翻译了全书,中文名是《语用学诠释》。

二、顺应论与翻译根据李元胜[6]的综述,顺应论在中国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于翻译。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可以结合顺应论来进行。

中国学者戈玲玲(2001)[1]率先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阐述了在科技翻译中词义选择受语境顺应的制约。

在不同的语境中,译者应该机动地选用相应的翻译策略(袁斌业,2002)[10]。

这也正好符合顺应论的核心:动态性。

王建国(2005)[9] 也指出翻译的策略是不断地进行动态顺应,所以整个翻译过程是动态的。

译者可以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比如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

宋志平(2004)[8]探讨了翻译中的选择,顺应,动态的特点,意识程度,最后提出了顺应论理论下的翻译模式。

为了顺应特定的翻译目的,译者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

因此译语文本对译语语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最后作者提出了顺应论指导下相应的翻译模式。

顺应论的核心是动态顺应,也就是说,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都呈现动态性的特点。

何兆熊和蒋艳梅[2]进行了语境的动态研究,认为语境不是事先设定好,一成不变的。

交际过程和语境是相辅相成,彼此共生的。

因为语境是在交际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

随着交际过程的深入,交际者会不断地调整甚至重建适合的语境,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至于结构客体顺应方面,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格外注意微观方面,比如相同的一个单词,词组,句子或段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译文结果。

顺应论概况(课堂PPT)

顺应论概况(课堂PPT)
5
2.顺应论的理论来源
进化认识论 语言起源或进化说 语言习得的研究 “局部的”顺应性解释
6
3.顺应论的核心概念
Making choices(做出选择)
Variability(变异性)
Negotiability(商讨性)
Adaptability(顺应性)
7
Making Choices 做出选择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or language-internal or language-external reasons. These choices can be situated at any level of linguistic forms: phonetic, phonological, morphological, syntactic, lexical, and semantic . Making choices is a two-way process which .requires the choice both in the producing and interpreting an utterance. 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这种选择可能是有意识或 无意识的活动,可能是由语言内部原因或外部原因驱动的。
3. 1999年,维氏以专著的形式即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系统呈现了顺
应论,标志着该理论走向成熟。
3
1.顺应论的由来
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
英美学派 英美学派
欧洲大陆学派

语用学与翻译 顺应论

语用学与翻译 顺应论

• Let’s make things better. • 让我们做得更好
• The original version is very simple, which is in accord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ads. The translated version has the same style with the original one. The language is very colloquial, the syntax is simple. All these create a warm atmosphere.That is ,the company is willing to provide good service to customers.
2)对话语构建成分选择的顺应
• 话语构建成分是指,语音结构,词素和词 汇,分句和句子,命题以及超句结构等。 • 语音,不同的语调,重读,停顿会影响话 语的表达和理解 • 词素和词汇 使词语具有变异性和商讨性 • 句式 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功能关系,语 序,命题结构以及段落,章节等超句结构, 对话语的结构都具有制约功能。
• The three key notions are fundamentally inseparable from each other. Variability and negotiability provide possibilities and means for the language use, and adaptability give us enlightenment that language choices can be made to realize communicative needs based on variability and negotiability.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原译:从那里,我可以看见下面的整个山谷,那田野、河 流和村庄。这一切非常美丽,见到后使我心Fra bibliotek充满了渴望 。
改译:从这里望下去,整个山谷一览无遗,只见那田野、 河流和村庄,全都美不胜收,真叫我心驰神往。
不能逐字死译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原译:所有光辉灿烂的都不是金子。 改译:所有光辉灿烂的并非都是金子。 He sleeps late. 原译:他睡得晚。 改译:他起得晚。 I shall not expect you until I see you. 原译:我不期待你直到我见到你。 改译:你随便什么时候来吧。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刘重德:信、达、切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
傅雷:传神论/神似说
Transference of soul or spirit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 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 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 “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贸易、文化、和平、人道等都离不开翻译,翻译在 历史上从未如此不可或缺……请大家试想一下,世 上一日无翻译会怎样……都将鸦雀无声。翻译工作 者就象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

顺应论概况(课堂PPT)

顺应论概况(课堂PPT)
变异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决定(语言结构的各个 层次)可能选择的范围. 变异并不局限与社会语言学 中常说的语言变体,而是泛指语言使用者在试图传达 特定信息时可以进行选择的各种可能表达。
9
ability, capacity, genius, talent, aptitude
ability :普通用词,指人先天的或学来的各种能力。
2. 1995年,在由维氏主编的出版的第一本 《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matics) 中对顺应论有进一步、较为系统和详尽的论 述。
3. 1999年,维氏以专著的形式即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系统呈现了顺
应论,标志着该理论走向成熟。
3
1.顺应论的由来
国际语用学界存在两大阵营
11
Variability 变异性
就变异性而言,语言选择的范围并非静止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 一些陈旧的表达可能会很少使用甚至不再使用,而同时又有新的 表达产生。
12
Negotiability 商讨性
Choices are not made mechanically or according to strict rules or fixed form-function relationships, but rather on the basis of highly flexibl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at are both rational and reflexive.
英美学派 英美学派
欧洲大陆学派
受传统语言学的影响, 对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做 了严格的定义,明确规 定了一些研究课题,如 指示、前提、言语行为、 会话含义等,侧重语言 的微观因素。

语用学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语用学理论与方法PPT课件

2020/3/4
11
Journal of Pragmatics 42 (2010)研究综述
文章分类: 1. 微观层面研究: 传统语用学研究课题 2. 与语言学领域其他学科的交叉:语义-语用、语法-语用、语音-语用及认
知-语用研究等 3. 宏观层面研究: 话语, 礼貌和身份、社会语用等
主要课题:
Pragmatic Acts: Speech Acts (16), Indirection (6), Pragmeme (12), Human-Computer (HCI) and Human-Robot Interaction (HRI) (7)
语用学研究新进展:理论与方法
2020/3/4

主要内容
一、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 二、语用学理论研究新进展 1、语境理论 2、面子理论 三、语用学研究方法新进展 1、基于语料库的语用研究 2、基于多模态信息的语用分析
2020/3/4
2
一、语用学研究的新动态
冉永平:语用学传统议题的深入,新兴议题的不断拓展— — 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述评 ,《外语教 学》,2007年第6期。
2020/3/4
7
•另外,学者们的讨论还包括CMC交际中的人际关系 构建及其言语行为类型、手机电话交流中的人际关系 维护、网上群体讨论(group discussion)的互动特 征、特定CMC(如网上房屋买卖等)中言语行为的实 施与接受等;CMC中的“e-衔接”(e-cohesion)也是 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如衔接指称、网络交际中的词 汇衔接与语法衔接等。
E. Panels on properties of discourse
F. Panels on institutional discourses

翻译与语用学 ppt课件

翻译与语用学  ppt课件
3.我能帮你忙吗?
4.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在翻译时,我们不能只求得原文与译文之间在语法与语义上的最大描述等 值,而更为重要的是争取其在语用意义上的功能等值。翻译者先要认识原文 的语用含义,透彻理解作者的语用意义。在这基础上再进入用译语表达意义 这一层次。
1. Can I have some water? 2. Have you got anything to drink? 3. Shall we have some drink? 4. Don’t you think we’d better have some drink now? 5. Do you mind having some drink? 6. I can do with a cup of tea. 7. I’m really thirsty. 8. I wonder if you have something to quench my thirst.
In communication, people may use the same expression for different purposes.
Someone says:Can I help you?
1.需要买点什么? (A shop assistant to a customer)
2.你找谁呀? (A host to a stranger who knocks at the door of his house)
B意味着A应该尽量好自为之 故译为:“尽管如此,他是你的新上司。”
意义与翻译密切相关,而意义中的语用学上的意义更为突出。 (意义包括语法、语义学上的意义和语用学上的意义)
In communication, people may use different expressions for the same purpose.

Lecture 1 语用学与翻译 ppt课件

Lecture 1 语用学与翻译  ppt课件

4
Leech 的礼貌原则
得体准则,最小限度地让别人吃亏,最大限度的使别 人受益
宽宏准则: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受益,最大限度地让自 己吃亏
褒扬原则; 最小限度地贬低别人,最大限度地赞誉别 人
谦虚原则: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 己
一致准则:尽量缩小自己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加大自 己与别人的一致
同情准则:尽量缩小自己对他人的厌恶,尽量加大自
客观 环境因素称为“言外语境”。言外语境又可分为情景 语境和社会文化语境两类。
(1) 翻译表达应充分考虑译语言内语境,表达应 符合译语习惯。
eg:“Shall we meet on the first floor of the
restaurant?
在英国,first floor在楼层的序列中排在ground
己对他人的同情
PPT课件
5
在双语交际中仅运用一种原则是不合适的,因为不同 社会的语用原则是不同的。中国文化特别强调谦逊准则, 而英美人更注重质量准则。
如中国人特别重视甚至过于强调谦逊原则,当受到 表扬时,往往谦虚一番:“哪里,哪里”;“不,做得很不 够”;受到表扬时如果不谦逊一番,很可能被认为“骄傲 自满”。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人们接受表扬时 会微笑地说声:“Thank you!”倘若不懂得这两种不同的 礼貌方式,翻译就会生硬别扭。
语用学与翻译
PPT课件
1
第一讲 语用学
PPT课件
2
语用学的定义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
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 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 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 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 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选择与翻译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选择与翻译

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选择与翻译作者:王丹武峰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第01期一、引言1999年维什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新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提出了“顺应论”,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去理解和解释语用学。

按Verschueren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

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是分不开的,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语言的选择是手段,而语言的顺应是目的和结果。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

语言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

语言的变异性和商讨性是语言顺应性的基础。

人们能够正确使用语言就是基于语言的这三个特性。

语言具有变异性使得语言选择有了可能,商讨性则保证了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顺应性使得语言选择具有灵活性,满足了交际的需要。

二、顺应论视角下的选择与翻译Verschueren的语用观认为,语言的选择具有很多的特点:(1)选择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从语音语调到语法结构的选择,从语码到语篇的选择等。

(2)语言使用者做出的选择不仅包括语言形式的选择,还包括语言策略的选择,而且选用语言策略时所表现的风格或语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语言形式的选择。

(3)语言使用者所做出的选择是在意识的不同程度下做出的。

(4)选择发生在语言产生和语言理解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都要做出选择。

顺应论

顺应论

摘要:顺应理论是通过一种新的视角和途径揭示语言使用的本质特征的理论。

本文主要论述了该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实际应用,旨在为跨文化的广告翻译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顺应理论商业广告翻译一、引言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题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劳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人员介绍及推广(赵静,199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广告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商业广告的翻译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内涵不同, 在进行商业广告翻译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注意本土的文化特征和两地文化差异的广泛性、特殊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从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出发,探讨该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实际应用。

二、Jef Verschueren的顺应论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教授Jef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的语言理论。

该理论以全新的视角理解和诠释语用学。

根据Versehueren的观点,语言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是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Versehueren, 1999:55-56)。

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是分不开的,语言的选择是手段,而语言的顺应是目的和结果, 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三种特性。

语言的顺应性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灵活变通,最终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

因此,为保证译文和译文受众之间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译文和原文广告效果的一致性,广告翻译要顺应本土文化,反映出文化精髓。

三、顺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应用1、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的顺应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和社会风俗,在广告翻译时,应该注意避免所使用的语言符号可能传递的信息是错误信息。

比如“龙”在汉语中具有“神圣、高贵、吉祥”等含义,被古人视为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

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刘楠PPT课件

顺应理论与口译研究刘楠PPT课件
第4页/共20页
1.3.2语言的三个特性
变异性( variability ):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 可能性。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 或严格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 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
顺应性( adaptability):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
第5页/共20页
1.3.3语言顺应
• 顺应理论认为, 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 多维的。即, 语言顺应语境, 或语境顺应语言或两者 同时顺应。
• 语言顺应包括: 语境关系顺应(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结构客体顺应(Structural Objects of
• 这一选择是有意识的策略选择,并且根据不同的动态语境因素影响顺应的意识 程度。
第18页/共20页
第19页/共20页
感谢观看!
第20页/共20页
第14页/共20页
• 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s need to be
improved, and efforts to build clean government need to be intensified. • 各国有各国自己的优势。 •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advantages.
一、顺应理论
第1页/共20页
1.1顺应理论的提出
国际语用学会( IPrA) 秘书长Jef. Verschu eren 在《语用学新解》 ( Understanding Pr agmatics,1999) 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 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语言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