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塔的起源

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的窣堵波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塔”字也应运而生(塔字既象形,又涵盖了stupa的音与义,从“土”旁,含有封土之下埋有尸骨或“舍利”之意)。然而,中国并没有滋生印度佛教的社会土壤,佛教只好依附传统的礼制祠祀,佛塔也和古典的楼阁台榭结合起来,“上悬铜串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即在多层的楼阁顶加上一个有九层相轮的塔刹。(三国时,窄融在徐州大建佛寺,寺中造塔,塔的形式是塔顶“上悬铜窣九重,下为重楼阁道”。)

汉魏时已有了造塔的制度,《魏书·释老志》云:九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天全旧状”指的就是印度的窣堵波,“重构之”即为相叠多层的木楼亭阁。可见木楼亭阁顶上放置串堵波,就是那个时期佛塔的基本形式。

和中国人一样,印度人也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那半圆形的窣堵波代表了佛教的宇宙观。传入中国后的佛塔,中国人却把原来坐落在地上的“天”真正高高举到了天上,下面便以方形平面的楼阁来支撑,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体现。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眼里,佛也具有人性,佛所居住的塔也被赋予世俗生活的内容。佛塔的第二个变化就是原来埋藏佛骨的阴森的地宫走上了地面,变成了“寺”。所以在中国往往寺与塔建在一起,有塔便有寺。古老宫殿式的寺庙平面展开,既是供奉佛祖的神殿,又可居可游;而那孤高耸天的佛塔,以它巨大超人的空间体量,打破传统古典建筑平缓坦然的空间序列,既是佛陀“涅磐”神圣的象征,又成了风景胜地的标志。“雁塔题名”成为历代文人登临咏怀的风流雅事;钱塘江边的六合塔,成了江船夜行的航标;河北开元寺的料敌塔使佛塔兼有军事作用;居庸关过街塔,下面不仅车马行人可以穿行,凡人经过即是对佛进行一次顶礼;有的地方甚至建塔镇妖以免除灾难,于是佛塔又变成风水塔。颇具意味的变化是,中国人把印度窣堵波那种指向神秘苍弯的象征形象,只是作为一种标记而束之高阁,塔刹以下楼阁则赋予现实人生、清醒实用的理性内容。所以中国的佛塔是“人”的建筑,而不是“神”的灵境(王世仁《塔的人情味》,载《美学》第四期)。

在千姿百态的中国佛塔中,不论是密檐塔,还是楼阁塔,风水塔还是文峰塔,细细观察的人总会发现,塔的层数皆为奇数,单层、三层、五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偶数层的塔极罕见,连塔刹相轮也不例外。而培的平面智为偶数边形,如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塔等,绝对没有奇数边的平面形式。除了构造上的原因外,其构思乃出于中国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数字在中国除了它的运算功能外,还被赋予哲学的意义。数字有奇有偶,有阴有阳。天数奇数,为阳数,生数;地数偶数,为阴数,成数。天在上,是圆的,向高发展要用天奇数;地在下,是方的,平面展开要用地偶数,这是中国人对数的讲究。天覆地载,高天厚地,天地合一,“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方才有“博厚配天,高明配地,悠久无疆”崇高境界的追求。

当然,佛教也有自己的解释:塔的四边,象征四圣谛;六边象征六道轮回;八边即是八相

成道;十二边指十二因缘等等,而塔的奇数层在佛教中则表示清白与崇高,“七级浮屠”之说亦为常人所知。不管怎样,印度串堵波在与中国楼阁的结合过程中,前者已被后者大大地同化了。

佛塔的中国化正是基于中国人的哲学观与人生观。

南郭寺隋塔

南郭寺西院,古称塔院。为什么叫塔院呢?原来,隋文帝杨坚曾为其母在全国大量修造佛塔。当时,建造佛塔的共有80州地,其中240座塔建在寺院里。(《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张驭寰著)第一次建塔共28座,秦州麦积山敬念寺塔为其中之一。第二次、第三次建塔,文献上虽有地名,但没有寺院的名称。佛教经典《法苑珠林》曾载,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曾诏告恒州、兰州、秦州等53州于农历四月八日午时下舍利入函。“秦州重得舍利,函变玛瑙。”据南郭寺塔梁记载,自仁寿二年算起,前后经过16年时间,隋大业13年(公元617年)四月八终于完成南郭寺佛塔的建设工作。由于此塔为隋时所建,故称隋塔。从唐开元22年(公元734年)起到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一千余年间,秦州经历了数次特大地震。因此,历史上均有对南郭寺古塔修复的记载。

民国九年的大地震对南郭寺古塔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使这座古塔残留二级。翌年,时任陇南镇守使的孔繁锦,不但未能就被地震严重毁坏的古塔进行修复,相反,他却将剩余的塔体进行了破坏性的拆除。拆除的古砖大部分用于建造当时的天水造币厂的烟囱,还有少量古砖散落民间,为民间做镇宅避邪之物。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热爱地方风物人文,传承历史文化的人不乏其人。据如今居住在秦州区罗玉小区的民间著名“蛋雕艺术家”赵荣棠先生的介绍,其家族为秦州书香门第。祖父精于篆刻,善书法。父亲赵仰嵃经营着当时秦州城里最早的照相馆。民国九年,天水大地震后,南郭寺西塔塔顶被震坏,赵仰嵃为保留古迹形象便对残塔进行了拍照留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郭寺古塔照片的由来终被人忘却,成为一桩无法弄清的公案。以致像《南郭寺艺文录》的编著者王耀先生虽倾其数年心血形成煌煌巨著,但其就南郭寺隋塔照片仍以“佚名”论。不少修定地方文史资料的学人亦不知此照片由来。

丙戌年一日,秦州青年书法家刘建平约我就赵荣棠先生蛋雕艺术予以采访。期间,我们就谈及南郭寺隋塔及照片一事。戊子年仲冬,赵荣棠先生不顾八十六岁高龄身体行动不便之情况,亲自为我写下了一段文字,予以说明古塔照片由来。我感慨万分,从此也终于了却了这桩公案。

南郭寺古塔在秦州历史文化的研究中有着极其重大的价值。它作为中国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建筑,是研究秦州南郭寺佛教发展的最好物证,也是研究南郭寺古代寺院建筑格局演变最好的实物材料,具有重大的文物及考古价值;它历经数次大地震的侵袭,虽有损坏,但其基础地宫及部分塔体仍然能抵御特大地震的考验,是研究古代建筑力学与地震科学、隋唐以

后秦州政治、经济、历史等方面最好的物证。但是,古塔今天还是没有了。它的消失,不仅是秦州文化史上的损失,也是中国文化的重大损失。

今天,我由南郭寺隋塔的历史谈及佚名许久的古塔照片,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此对诸如赵仰嵃先生,其虽“小为”但德大焉的行迹予以褒扬。他的照相,除了帮助我们溯渊久远的南郭寺历史,更重要的是唤醒人们千万别忘记身处这段历史时期我们所肩负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由此,我也想到了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研究员、秘书长丹青先生,自丁亥年季秋至戊子年孟冬三次莅临南郭寺,为南郭寺厚重的人文历史及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赞不绝口。其《望江南·秦州十唱》词之五这样写道:“秦州好,南郭寺藏宝。隋塔无影地宫在,何日塔顶连天遥。紫气佛光照。”而且,其又在《附注》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天水的南郭寺历史遗珍不少,原睡佛殿院子里有隋塔一座,初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毁于1920年大震。昔李白有诗曰‘东泉澄彻底,西塔顶连天’,诗中的南郭寺当是一大风景,何日这一美景,再现蓝天之下?”

看来丹青先生之愿,亦为我之深忧了!

隋塔

南郭寺卧佛殿院中旧有七级舍利砖塔一座,俗称“隋塔”,是隋代广建寺塔时的产物。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四年,“前后营造寺塔五千余所”(范文澜《中国通史》)。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文帝颁诏于雍、歧等30州建塔,安置佛舍利。建塔的仪式隆重,规模浩大,安排周密。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入石函。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停常务七日,专检校行道及打刹等事。建塔的式样均按“所司造样,送往当州”的标准样建造。诏书指定“秦州于净念寺(麦积山)起塔”。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隋文帝第二次颁诏分舍利于秦州、陕州、恒州、杭州等53州建塔,安葬舍利。仪式规模一如前式,诏书讲“其未注寺者,就有山水寺所起塔”。就是说,麦积山属第一次并注名建塔寺所。南郭寺地处州治,而且是已具规模的古刹,符合建塔条件,属第二次未注寺名者范围,是由州定建塔寺所。由此而知,南郭寺舍利塔当建于隋文帝仁寿二年。此塔几经颓废,宋代曾重修,不久遇地震而圮。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谢鉴等人修配殿的同时又修缮了古塔。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遇大地震倾塌。仅剩的三层塔身也在1922年被地方军阀孔繁锦拆除,所拆之砖,移建了他的“造币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