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Word版 可编辑】p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后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丰水季节,宜作为调频电厂的是( )。
A. 热电厂B. 核电厂C. 有调节性能的水电厂D. 中温中压火电厂2. 隐极式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功角关系为( )。
A.B.C.D.3. 按线路长度计算功率的初分布的条件是( )。
A.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相同 B.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抗相同 C.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纳相同 D.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阻抗相同4. 升压结构三绕组变压器高、中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
A. 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B. 等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C. 小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D. 不大于中、低压绕组之间的短路电压百分值 5. 若网络中共有n个节点,其中有1个平衡节点,有m 个PV节点,其余为PQ节点,则极坐标形式牛顿-拉夫逊潮流算法的修正方程组中待求状态变量的个数为( )。
A. n-m-1个电压相角和m个电压幅值B. n-1个电压相角和m个电压幅值C. n-1个电压相角和n-m-1个电压幅值D. n-1个电压相角和n-m个电压幅值6. 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的是( )。
A. 输电效率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 线损率D. 网损率7. 运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时应使选择的初值( )。
A. 不等于精确解B. 远大于精确解C. 接近精确解D. 远小于精确解8. 双绕组变压器的电纳( )。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
9.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D. 由气象变化引起10. 决定电能生产、输送和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是( )。
(精美排版)供电技术第四版课后题答案和计算题要点
第一章1-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特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电压不变,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原来相电压的倍,故障相电容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特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样,非故障相电压升高√3倍,三相导线之间的线电压仍然平衡。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特点:当发生一相对地绝缘破坏时,即构成单相接地故障,供电中断,可靠性降低。
但由于中性点接地的钳位作用,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不变。
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可按相电压考虑。
在380/220V低压供电系统中,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可以减少中性点的电压偏差,同时防止一相接地时出现超过250V的危险电压。
1-5:简述用户供电系统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及其对用户的影响?决定用户供电质量的主要指标为电压、频率和可靠性。
影响:①当电压出现偏差时会对用电设备的良好运行产生影响;电压波动和闪变会使电动机转速脉动、电子仪器工作失常;出现高次谐波会干扰自动化装置和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三相不对称电压会影响人身和设备安全。
②频率偏差不仅影响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且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③根据负荷等级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1-6:试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后,系统的电压会发生什么变化?此时流经故障点的电流如何确定?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线间电压不变,而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原来相电压的倍,故障相电容电流增大到原来的3倍。
1-7: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消弧线圈对容性电流的补偿方式有哪几种?一般采用哪一种?为什么?全补偿方式、欠补偿方式、过补偿方式。
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在过补偿方式下,即使系统运行方式改变而切除部分线路时,也不会发展成为全补偿方式,至使系统发生谐振。
电力系统分析第4-6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4-1.选择填空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所用阻抗指的是( A )A.一相等值阻抗B.两相阻抗C.三相阻抗D.四相阻抗2.节点导纳矩阵为方阵,其阶数等于( B )A.网络中所有节点数B.网络中除参考节点以外的所有节点数C.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加1 D.网络中所有节点数减23.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的功率方程是由下列什么方程推导得到的(C)A.回路电流方程 B.支路电流方程C.节点电压方程D.以上都不是4.对PQ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 A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5.对PV节点来说,其待求量是(D)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6)PQ节点是指( B )已知的节点。
A.电压的大小U和电压的相位角δ B. 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C. 有功功率P和电压的大小UD. 无功率Q和节点电压的相位角δ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功率方程是非线性的。
B.雅可比矩阵是对称的。
C.导纳矩阵是对称的。
D.功率方程是从节点电压方程中推导得到的。
8.潮流计算的P—Q分解法是在哪一类方法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的(C)A.阻抗法B.直角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C.极坐标形式的牛顿—拉夫逊法D.以上都不是9.如果已知某一电力网有6个独立节点,其中1个平衡节点,3个PQ节点,2个PV节点,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其导纳矩阵为6阶。
B.其B'矩阵为5阶。
C.其B''矩阵为3阶。
D.其雅可比矩阵为6阶。
10.P—Q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时,当收敛到同样的精度时,二者的迭代次数是(A)A.P—Q分解法多于牛顿—拉夫逊法B.牛顿—拉夫逊法多于P—Q分解法C.无法比较D.两种方法一样4-2.填空1.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是指(用牛顿-拉夫逊迭代法求解电力网的非线性功率方程组)。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周作业-答案
94.76
34.246M var
PR QX 12017.94 37.294.76
U
27.167kV
U2
209
首端电压为:
U1 U2 U 209 27.167 236.167kV
线路首端充电功率为:
Qy1
1 2
BU
2
2
236.1672
318.55106
17.767M
var
首端功率为:
318.55106
13.915M var
S2 S2 Sy2 120 j51.12 j13.915=120+j37.2MVA
线路阻抗中的损耗为:
P P22 Q22 R 1202 37.22 17.94 6.483MW
U2
2092
Q
P22 Q22 U2
X
1202 37.22 2092
为 120+j50MVA,始端电压为 240kV,求末端电压、功率,并作出电压向量图。
r1=31.5/300=0.105Ω/km,
x1=0.1445lg(Dm/r)+0.0157=0.1445lg(7500/12.1)+0.0157=0.42Ω/km b1=7.56/lg(Dm/r)*10-6=2.71*10-6S/km
S y 2
1 2
GU
2 2
1 2
jBU
2 2
;
首端的电容功率:
S y1
1 2
GU12
1 2
jBU12
;适用三相形式。
2、电力线路阻抗中电压降落的纵分量和横分量的表达式是什么?其电压降 落的计算公式是一相电压推导的,是否合适于线电压?为什么?
U P2R Q2 X ;U P2 X Q2R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系统稳态分析习题及参考答案《电⼒系统稳态分析》复习题⼀、填空题1、负荷的静态电压特性是指。
2、耗量特性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为。
3、潮流计算中,PV 节点待求的物理量是该节点的⽆功功率Q 和。
4、在潮流计算的三类节点中,数量最多的是。
5、潮流计算中,电压约束条件min i U ≤U i ≤max i U 是由决定的。
6、电⼒⽹是由变压器和组成。
7、某系统电压基准值取U B ,功率基准值为S B ,则其阻抗基准值Z B (⽤U B 和S B 表⽰)可表⽰为::。
8、电⼒系统中,备⽤容量按存在形式可分为两种:即热备⽤和。
9、.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的电压保持为⼤约恒定的数值(102%—105%U N ),这种调压⽅式为。
10、电晕是。
11、功率分点是指。
12、系统电压的调整主要是调整。
13、系统频率的调整主要是调节。
14、在电磁环⽹中,由于变压器变⽐不匹配⽽产⽣的功率称为。
15、对电⼒系统运⾏的基本要求是、和。
16、电⼒⽹络主要由电⼒线路和组成。
17、电能⽣产最基本⾸要的要求是。
18、在电磁环⽹中,由于变压器变⽐不匹配⽽产⽣的功率称为。
19、电⼒系统的⼀次调频由完成,⼆次调频由完成。
20、电能质量包括、和三个⽅⾯。
21、架空电⼒线路的电晕现象是,在电⼒线路的等值电路中⽤表⽰,它消耗功率,晴天不计。
22、指等值负荷功率LiLi Q P 、和等值电源功率GiGi Q P 、是给定的,即注⼊功率P i 、Q i 给定,待求的则是节点电压的⼤⼩Ui和相位⾓δi; 指等值负荷和等值电源的有功功率PLi 、PGi给定,即注⼊有功功率Pi给定,等值负荷的⽆功功率QLi和节点电压的⼤⼩Ui也给定,待求的则是等值电源的⽆功功率QGi ,注⼊⽆功功率Qi和节点电压的相位⾓δi。
23、系统备⽤容量可分和或、、和等。
24、挂接在kV10电⽹上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kV,该电压等级的平均标称电压为kV。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第四章习题答案)
za + zb + zc Z2 Z1
Z1 za + zb + zc
Z2
Z2 Z1 za + zb + zc
其中: Z1 = za + a2zb + azc; Z2 = za + azb + a2zc
1) 当 za = zb = zc 时 , 非 对 角 元 素 Z1 = za 1 + a2 +
a = Z2 = 0,则三序分量可以解藕。
33 13 (6 + 6 ) − j(6 + 6 )
=
33
13
6 − 6 + j(− 6 + 6 )
1 j3
②各序分量解藕单独作用分别求解序电流
正序电流:
I1
=
E1 j2
=
(−
1 12
−
3 12)
−
3 j(12
+
3 12)
负序电流:
I2
=
E2 j2
=
(−
1 12
+
3 12)
−
3 j(12
−
3 12)
零序电压标幺值:
10
U(0) = 220/
= 0.0797 3
按等值电路可求得各側电流:
0.0787 I1 = −0.12+(−0.014)//0.244) = 0.748
0.244 I2 = I1 × ( − 0.014 + 0.244) = 0.794
I3 = I1 − I2 = −0.0455 电流有名值:
障时的正序、负序、零序等效电路; 解:正序: 负序:
零序: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卷及解析(word文档良心出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 双绕组变压器的变比为110±8×1.25%/11,+4档分接头对应的变比为()。
A. 114.5/11B. 115.5/11C. 116.5/11D. 117.5/112. 电力网络的无备用接线不包括()。
A. 单回路放射式B. 单回路干线式C. 单回路链式网络D. 两端供电网络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有过补偿和欠补偿之分。
B. 欠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小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C. 过补偿是指消弧线圈中的感性电流大于容性电流时的补偿方式。
D. 在实践中,一般采用欠补偿的补偿方式。
4. 频率的二次调整是由()。
A. 发电机组的调速器完成的B. 发电机组的调频器完成的C. 调相机的励磁调节器完成的D. 静止无功补偿器完成的5. 双绕组变压器的电阻()。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6. 隐极式发电机组运行极限的原动机功率约束取决于()。
A. 原动机的额定视在功率B. 原动机的额定有功功率C. 原动机的额定无功功率D. 原动机的最大机械功率7. 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产生的原因有()。
A. 由幅度很小,周期很短的偶然性负荷变动引起B. 由冲击性或者间歇性负荷引起C. 由生产和生活的负荷变化引起D. 由气象变化引起中一不变的值的中枢点8. 在任何负荷下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102%~105%)UN电压调整方式是()。
A. 逆调压B. 顺调压C. 常调压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5%。
B. 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用电设备额定电压105%。
C. 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的110%。
D.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95%。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习题集答案解析
目录1。
第一章 (2)2。
第二章 (2)2.1 习题2。
1 (2)2。
2。
习题2.2 (5)2。
3. 习题2.3 (6)2.4。
习题2.4 (7)2。
5. 习题2。
5 (9)第三章 (10)3。
1。
习题3.1 (10)3.2. 习题3。
2 (11)3.3. 习题3.3 (14)3.4. 习题3.4 (14)第四章 (16)4.1。
习题4.1 (16)4.2。
习题4.2 (17)4.3。
习题4。
3 (18)4.4。
习题4。
4 (19)第五章 (20)5。
1. 习题5。
1 (20)5。
2。
习题5.2 (21)5。
3. 习题5.3 (22)1.第一章略2.第二章2.1 习题2。
1500千伏线路有以下三种方案。
三种方案,导线水平排列,相间距11米。
求每公里电阻、电抗、电纳和电晕临界电压.序号截面积(mm 2)直径(mm )分裂间距(mm )1 2*630/55 34。
3 5002 3*400/50 27。
6 500 34*300/4023。
9500(1)(2)(3)解:1) 每公里电阻:线路为钢芯铝线,截面积630/55mm 2前者表示铝线部分额定截面积630 mm 2,后者表示钢线部分额定截面积55 mm 2,计算时不予考虑. 则:km Sr /0248.063022.31Ω=⨯==ρ;同理得:230.026,0.026r r =Ω=Ω 2)、每公里电抗: 几何均距:3312231311000*11000*2200013859.13mm m D D D D ===12131(34.3/2)*50092.60mm n eq n r rd d d ===10.015713859.130.01570.06283ln0.06283ln 0.323/km 92.602m eq D x r n =+=+=Ω 同理可得:22151.10mm 0.289/km eq r x ==Ω,,33214.39mm 0.266/km eq r x ==Ω,3)、每公里电纳:666117.4517.451010 3.4810S /km 13859.13ln ln 92.6meqb D r ---=⨯=⨯=⨯, 同理:66233.8610S /km, 4.18610S /km b b --=⨯=⨯ 4)、电晕临界电压:详细过程见《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陈珩编。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答案附后可编辑P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面所列各组电力网接线方式中,完全属于有备用接线的一组是()。
A、两端供电网、环网、双回线路辐射网B、双回线路辐射网、环网、单回路链式网C、单回路辐射网、两端供电网、单回路干线网2、关于中性点不接地三相对称系统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常运行时为零,单相接地时升高为线电压;B、正常运行时为零,单相接地时升高为相电压;C、正常运行时无法确定,单相接地时为相电压。
3、220kv电力系统中性点应采用的接线方式是()。
A、不接地;B、直接接地;C、经消弧线圈接地。
4、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
A、减小输电线路电阻;B、减小输电线路电抗;C、增大输电线路电容。
5、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两端装设并联电抗器的目的是( )。
A、防止输电线路重载时末端电压降低;B、防止输电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升高;C、防止输电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降低。
6、关于单侧电源电力网,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力网的功率分布由负荷分布确定,其潮流无法调控;B、电力网的功率分布与线路阻抗有关,其潮流无法调控;C、电力网功率自然分布就是功率的经济分布。
7、在一个具有n个独立节点的系统中,节点阻抗矩阵的阶数为( )。
A、n×n阶;B、(n-1)×(n-1)阶;C、(n+1)×(n+1)阶。
8、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
A、电压水平上升;B、电压水平下降;C、频率下降。
A、1号机组;B、2号机组;C、同时减小。
①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归算到110KV侧);②画出变压器的形等值电路。
(10分)3、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出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后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后答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后答案【篇一: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要采用高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力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网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5 请回答如图1-5所示电力系统中的二个问题:⑴发电机g、变压器t1t2t3t4、三相电动机d、单相电灯l等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⑵当变压器t1在+2.5%抽头处工作,t2在主抽头处工作,t3在-2.5%抽头处工作时,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1-6 图1-6中已标明各级电网的电压等级。
试标出图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及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1-7 电力系统结线如图1-7所示,电网各级电压示于图中。
试求:⑴发电机g和变压器t1、t2、t3高低压侧的额定电压。
⑵设变压器t1工作于+2.5%抽头, t2工作于主抽头,t3工作于-5%抽头,求这些变压器的实际变比。
2-1 一条110kv、80km的单回输电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50,水平排列,其线间距离为4m,求此输电线路在40℃时的参数,并画出等值电路。
2-9 三相双绕组变压器的型号为sspl—63000/220,额定容量为63000kva,额定电压为242/10.5kv,短路损耗pk?404kw,短路电压uk%?14.45,空载损耗po?93kw,空载电流io%?2.41。
求该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的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2-12 有台容量为20mva的三相三绕组变压器,三个线圈的容量比为100/100/50,额定电压为121/38.5/10.5kv,短路损耗为pk?1?2??152.8kw,pk??3?1??52kw,pk??2?3??47kw,空载电流为io%?4.1,空载损耗po?75kw,短路电压为uk?1?2?%?10.5,uk?3?1?%?18,uk?2?3?%?6.5。
试求该变压器的阻抗、导纳参数,并作出等值电路。
2-17 简单电力系统结线如图2-17所示,有关参数标于图中。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
(完整版)电⼒系统稳态分析(陈珩)作业答案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思考题、习题1-1.电⼒⽹、电⼒系统和动⼒系统的定义是什么?答:由变压器、电⼒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络称为电⼒⽹。
把⽣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各种电⽓设备连接在⼀起组成的整体称为电⼒系统。
发电⼚的动⼒部分和电⼒系统合在⼀起称为动⼒系统。
1-2.对电⼒系统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保证可靠地的持续供电(2)保证良好的电能质量(3)保证系统运⾏的经济性。
(4)环保性。
1-3.何为电⼒系统的中性点?其运⾏⽅式如何?它们有什么特点?我国电⼒系统中性点运⾏情况如何?答:星型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就是电⼒系统的中性点。
中性点的运⾏⽅式有直接接地和不接地以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直接接地供电可靠性低。
系统中⼀相接地,接地相电流很⼤,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三相。
不接地供电可靠性⾼,对绝缘⽔平的要求也⾼。
系统中⼀相接地时,接地相电流不⼤,但⾮接地相对地电压升⾼为线电压。
我国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中性点不接地。
1-4.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系统发⽣单相接地故障时,各相对地电压有什么变化?单相接地电流的性质如何?怎样计算?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系统发⽣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相电压为0倍,即升⾼为线电压。
单项接地电流为容性。
接地相的对地电容电流应为其它两⾮接地相电容电流之和,倍⾮接地相对地电容电流,也就等于正常运⾏时⼀相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可画向量图来解释)1-5.消弧线圈的⼯作原理是什么?补偿⽅式有哪些?电⼒系统⼀般采⽤哪种补偿⽅式?为什么?消弧线圈就是电抗线圈。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相接地时,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通过装消弧线圈,接地点的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个感性分量,它和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接地点的电流。
使电弧易于熄灭,提⾼了供电可靠性。
补偿⽅式有⽋补偿和过补偿,⽋补偿就是感性电流⼩于容性电流的补偿⽅式,过补偿就是感性电流⼤于容性电流的补偿⽅式。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可编辑
答:根据已知变量和待求变量的不同,电力系统的节点可以分为PQ节点、PV节点和平衡节点。PV节点已知节点的发电机有功功率PG、无功功率QG和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待求量为节点电压大小U和电压相角δ;PV节点已知节点的发电机有功功率PG、节点电压大小U和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待求量为电压相角δ和无功功率QG;平衡节点已知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和节点电压大小U、电压相角δ=0,待求量为发电机有功功率PG、无功功率QG。
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为什么采用节点电压方程,而不采用回路电流方程?
答: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之所以采用节点电压方程而不采用回路电流方程,主要由于以下原因:①电力系统等值网络中独立节点数远远少于独立回路数(电力系统等值网络中有很多的接地支路,所以导致独立回路数远远多余独立节点数);②对具有交叉跨接的非平面网络,建立独立节点电压方程式较建立独立回路电流方程式方便;③建立独立节点电压方程式前,不必将并联支路合并,而建立独立回路电流方程式前,需要将并联支路合并,以减少独立方程式数;④网络结构或变压器变比改变时,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比较方便。
3、求下图所示等值网络的节点导纳矩阵(图中数值为标么阻抗)。解: Nhomakorabea支路导纳为:
、 、 、
、 、
、 。
各节点的自导纳和互导纳分别为:
、 、
、 、
、 、
、
、 、 。
节点导纳矩阵为:
4、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如下。若在节点1、3间增加一条阻抗Zk=j2的线路,求修改后的节点导纳矩阵。
解:
修改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为:
(完整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1电力系统、电力网和动力系统的定义是什么?1-2见图示电力系统,试求变压器和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110kV 平均额定电压是多少?解:U GN =1.05×10=10.5kVU 1N.T 1=U GN =10.5kV U 2N.T 1=1.1×110=121kV U 1N.T 2=110kV U 2N.T 2=1.1×35=38.5kV U 3N.T 2=1.05×6=6.3kV U 1N.T 3=U GN =10.5kV U 2N.T 3=1.05×3=3.15kV110kV 线路平均额定电压U av =(U 2N.T 1+ U 1N.T 2)/2=(121+ 110)/2≈115kV第二章作业及解答2-1什么是发电机的功角特性?隐极式发电机和凸极式发电机的功角特性有何区别? 2-2 已知一台三相三绕组变压器容量比为:300/300/150MVA , 三次侧额定电压为113.8N U kV =、2121N U kV =、3242N U kV =,实验数据:(12)950K P kW -=、(13)500K P kW -=、(23)620K P kW -=, (12)%13.73K U -=、(13)%11.9K U -=、(23)%18.64K U -=, 0123P kW =,0%0.5I =, 计算变压器参数(归算至高压侧)并画出等值电路。
解:由于已知的三绕组变压器三个绕组的容量不同,因此由变压器制造厂提供的变压器短路实验数据就存在归算的问题。
根据标准,制造厂提供的短路损耗是没有归算到各绕组中通过变压器额定电流时数值,而制造厂提供的短路电压是归算好的。
因此: (1)根据容量比归算短路损耗: 2(13)(13)3002000150K K P P kW --⎛⎫'=⨯= ⎪⎝⎭2(23)(23)3002480150K K P P kW --⎛⎫'=⨯= ⎪⎝⎭(2)各绕组的短路损耗: 1(12)(13)(23)1()0.2352K K KK P P P P MW ---''=+-= 2(12)(23)(13)1()0.7152K K KK P P P P MW ---''=+-= 3(13)(23)(12)1() 1.7652K K KK P P P P MW ---''=+-= (3)各绕组短路电压百分数: 1(12)(13)(23)1%(%%%) 3.4952K K K K U U U U ---=+-=2(12)(23)(13)1%(%%%)10.2352K K K K U U U U ---=+-=3(13)(23)(12)1%(%%%)8.4052K K K K U U U U ---=+-=(4)变压器归算到高压侧参数:2211120.235242 3.4952420.153 6.823300100300Z R jX j j ⨯⨯=+=+=+Ω⨯2222220.71524210.2352420.46519.98300100300Z R jX j j ⨯⨯=+=+=+Ω⨯2233321.7652428.405242 1.14816.408300100300Z R jX j j ⨯⨯=+=+=+Ω⨯6221230.5300(2.125.6)101000242100242Y G jB j j s -⨯=-=+=-⨯⨯⨯ 2-3答案2-4某一回110kV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型号为LGJ-120,导线计算外径为15.2mm ,三相导线水平排列,两相邻导线之间的距离D=4m 。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部分习题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部分习题答案之答禄夫天创作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12 电力系统的部分接线示与图 12,各电压级的额定电压及功率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
题图 12 系统接线图试求:(1)发电机及各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2)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3)当变压器T1工作于+5%抽头,T2、T4工作于主轴头,T3工作于—2.5%轴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比?解(1)发电机及各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VGN=10.5KV,比同电压级网络的额定电压高5%。
对于变压器的各侧绕组,将依其电压级别从高到低赋以标号1、2和3。
变压器T1为升压变压器:VN2=10.5KV,等于发电机额定电压;VN1=242KV,比同电压级网络的额定电压高10%。
变压器T2为将压变压器:VN2=121KV和VN3=38.5KV,分别比同电压级网络的额定电压高10%。
同理,变压器T3:VN1=35KV和VN2=11KV。
变压器T4:VN1=220KV和VN2=121KV(2)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以比较高的电压作为分子。
(3)各变压器的实际比。
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为两侧运行时实际整定的抽头额定电压之比。
T4:kT3 =220/110=213电力系统的部分接线如题图13所示,网络的额定电压已在图中标明。
试求:(1)发电机,电动机及变压器高、中、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2)当变压器T1高压侧工作于+2.5%抽头,中压侧工作于+5%抽头;T2工作于额定抽头;T3工作于—2.5%抽头时,各变压器的V GN实际变比;题图 13 系统接线图解(1)发电机、电动机及变压器高、中、低压绕组额定电压。
(a)发电机:网络无此电压等级,此电压为发电机专用额定电压,故VGN=13.8KV。
(b)变压器T1:一次侧与发电机直接连接,故其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额定电压;二次侧额定电压高于网络额定电压10%,故T1的额定电压为121/38.5/13.8KV。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答案附后 可编辑
6、关于单侧电源电力网,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力网的功率分布由负荷分布确定,其潮流无法调控;B、电力网的功率分布与线路阻抗有关,其潮流无法调控;C、电力网功率自然分布就是功率的经济分布。
7、在一个具有n个独立节点的系统中,节点阻抗矩阵的阶数为( )。
A、n×n阶;B、(n-1)×(n-1)阶;C、(n+1)×(n+1)阶。
8、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
A、电压水平上升;B、电压水平下降;C、频率下降。
A、1号机组;B、2号机组;C、同时减小。
10、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配的目的是()。
A、使电力系统总的能源消耗最少;B、使电力网的有功损耗最小;C、使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最好。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5分)1、输电线路首端电压不一定总是高于末端电压。
()2、高压系统中,有功功率总是从电压相位超前的点向电压相位滞后的点传输。
()5、在无功电源不足引起电压水平普遍偏低的电力系统中,能否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为什么?四.计算题:(共50分)1、某35KV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已知35KV线路长度为100公里,线路每相的对地电容为,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3.6安培,求消弧线圈的电感值。
(10分)2、110kv降压变压器铭牌数据为:①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归算到110KV侧);②画出变压器的形等值电路。
(10分)3、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出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
(10分)4、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联络线的功率是否越限?(10分)5、某降压变电所装有一台容量为10MVA,电压为的变压器。
刘天琪电力系统分析理论第4章答案完整版
从而实现无差调节。 4-5、互联电力系统怎么样调频才合理?为什么?
答:把互联电力系统看作是若干个分系统通过联络线联接而成的互联系统, 在调整频率时,必须注意联络线功率交换的问题。若互联电力系统发电机功率的
f=0,否则会出现频率偏移。
4-6、某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 fN=50Hz,功率频率特性为
(1) 当系统运行频率为 50Hz 时,负荷的调节效应系数 KD*。 (2) 当系统运行频率为 48Hz 时,负荷变化的百分数及此时的调节效应系数
业
14
KG =
K Gi ∑ i
4
PGiN = 4kG 0 = 200MW / Hz fN
级
台机组参数相同,因此,4 台机组的等值调节功率:
电
由于 4 台机组平均承担负荷,每台机组承担的负荷为:PG=320/4=80MW< PGN,,并且每
气
KG0 =
1
*
PGN 1 100 = * = 50MW / Hz fN 0.04 50
率是什么?
变化,系统负荷也参与对频率的调节(当频率下降时,负荷功率将减小,反之负 荷功率将增加) , 这种特性有助于系统中有功功率在新的频率值下重新获得平衡,
成
这种现象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其值(KD)的大小与系统中各类负荷所点比 重有关。 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与系统频率的关系 (有功负荷 , f 反之,有功负荷 ,f ,发电机有功 ,发电机有功 ;
或
ΔPAB = =
4-11、仍按题 4-10 中已知条件,试计算下列情况的频率变化量△f 和联络线上的 功率增量△PAB。
成
都
(1) (2)
发 60MW; (3) A、B 两系统都参加一次调频,并 B 系统有机组参加二次调频,增发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作业及其答案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1、、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电能生产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电能生产的连续性特点;由于电能不能大量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和消费是同时完成的。
②电能生产瞬时性的特点;这是因为电能的传输速度非常快(接近光速),电力系统中任何一点发生故障都马上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
③电能生产重要性的特点;电能清洁卫生、易于转换、便于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国民经济各部门绝大多数以电能作为能源,而电能又不能储存,所以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对国名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有:①保证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②电能质量要好;③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要好;④对环境的不良影响要小.3、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I、II、III类负荷)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的?各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什么?答:电力系统中负荷的分类是根据用户的重要程度和供电中断或减少对用户所造成的危害的大小来划分的,凡供电中断将导致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产品报废、社会秩序还乱、政治影响大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类负荷;凡供电中断或减少将导致产品产量下降、人民生活受到影响的用户的用电设备称为II类负荷;I类、II类负荷以外的负荷称为III类负荷。
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任何情况下不得中断供电;II类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是尽可能不中断供电;III类负荷可以停电。
4、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图中已标出线路的额定电压)答:上述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如下:G:10。
5KV ;T1:10。
5/242KV ;T2:220/121/38.5KV ;T3:35/6.3KV5、为什么110KV 及以上的架空输电线路需要全线架设避雷线而35KV 及以下架空输电线路不需全线架设避雷线?答:因为110KV 及以上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是:正常运行情况下各相对地电压为相电压,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为相电压,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只要按承受相电压考虑,从而降低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绝缘费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缺点是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需要切除故障线路,供电可靠性差.考虑到输电线路的单相接地绝大部分是由于雷击输电线路引起,全线路架设避雷线,就是为了减少雷击输电线路造成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的机会,提高220KV 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大学考试试卷《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及参考答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自然功率因数是()。
A. 增加补偿设备时发电机的功率因数B. 增加补偿设备时负荷的功率因数C. 未加补偿设备时负荷的功率因数D. 按规程规定的负荷的功率因数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减小输送有功功率的方法减小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B. 可以用增大导线截面的方法减小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C. 可以在线路末端增加无功功率电源减小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D. 可以随时改变电网额定电压减小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损耗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升压变压器的中压绕组最靠近铁芯B. 降压变压器的低压绕组最靠近铁芯C. 升压变压器中,高低压绕组相距最远,二者间漏抗最大D. 降压变压器中,高低压绕组相距最远,二者间漏抗最大4. 按线路长度计算功率的初分布的条件是()。
A.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阻相同B.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抗相同C.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电纳相同D. 网络中所有导线单位长度的阻抗相同5. 线路末端输出有功功率与线路始端输入有功功率的比值,常用百分值表示的是()。
A. 输电效率B.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C. 线损率D. 网损率6. 电力线路的波阻抗是()。
A. 阻抗B. 纯电阻C. 纯电抗D. 纯电纳7. 双绕组变压器的电纳()。
A. 可由空载损耗计算B. 可由短路电压百分值计算C. 可由短路损耗计算D. 可由空载电流百分值计算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有一相直接接地时有()。
A. 接地相的电流减小,非接地相对地电压不变B. 接地相的电流增大,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C. 接地相的电流不变,非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D. 接地相的电流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中一不变的值的中枢点9. 在任何负荷下都保持中枢点电压为(102%~105%)UN电压调整方式是()。
A. 逆调压B. 顺调压C. 常调压D. 故障时的调压要求10. 电压波动的主要危害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根据已知变量和待求变量的不同,电力系统的节点可以分为PQ节点、PV节点和平衡节点。PV节点已知节点的发电机有功功率PG、无功功率QG和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待求量为节点电压大小U和电压相角δ;PV节点已知节点的发电机有功功率PG、节点电压大小U和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待求量为电压相角δ和无功功率QG;平衡节点已知负荷的有功功率PL、无功功率QL,和节点电压大小U、电压相角δ=0,待求量为发电机有功功率PG、无功功率QG。
第四次作业参考答案
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为什么采用节点电压方程,而不采用回路电流方程?
答: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之所以采用节点电压方程而不采用回路电流方程,主要由于以下原因:①电力系统等值网络中独立节点数远远少于独立回路数(电力系统等值网络中有很多的接地支路,所以导致独立回路数远远多余独立节点数);②对具有交叉跨接的非平面网络,建立独立节点电压方程式较建立独立回路电流方程式方便;③建立独立节点电压方程式前,不必将并联支路合并,而建立独立回路电流方程式前,需要将并联支路合并,以减少独立方程式数;④网络结构或变压器变比改变时,节点导纳矩阵的修改比较方便。3、求下图所示等值网络的节点纳矩阵(图中数值为标么阻抗)。
解:各支路导纳为:
、 、 、
、 、
、 。
各节点的自导纳和互导纳分别为:
、 、
、 、
、 、
、
、 、 。
节点导纳矩阵为:
4、某系统节点导纳矩阵如下。若在节点1、3间增加一条阻抗Zk=j2的线路,求修改后的节点导纳矩阵。
解:
修改后的节点导纳矩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