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金太阳2008届高三第七次全国大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合集下载

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江西金太阳全国大联考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1卷和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As 75第1卷 (选择题共1 26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这一技术是,首先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同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最后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则这一技术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种物理现象A.多普勒效应 B.波的衍射 C.波的干涉 D.共振15.两个动能均为Ek的电子对撞后湮灭成频率均为,的两个光子.用c表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h表示朗克常量,用m表示每个电子的质量.则电子湮灭时产生的光子在真空中传播时的波长为16.在标准大气压P0的环境中,质量为M(单位:kg)的水沸腾时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体积会由V1变为v2.已知1 kg的水转化为同温度的水蒸气需吸收热量Q,则在此过程中l kg 的水内能的变化量为17.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其速率随时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A、B两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AB部分是半径为R的1/4光滑圆弧形轨道,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将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小物体相对小车静止在小车上B、C两点之间的D点.用.Αμl表示小物体与BC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z表示B、 D两点问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R越大x越大 B.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卢越大x越小C.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m越大x越大 D.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M越大x越小19.如图所示,L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 n2④为理想交流电流表,阻值分别为R、r的两个定值电阻接在电路中.将a、b两端接到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上,当开关S分别拨至接线柱l和2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之比r/R等于20.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铜圆环,规定铜环中的感应电流J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铜环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磁场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21.如图所示,池中装满某种透明液体.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池内液体的上液面上,其入射角为f.光束中只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红光和紫光.已知液体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1.20和n2=1.25.两种光经折射后均能从液体中直接照射到池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A.当i=O时,红光先到达池底B.当i=45。

2008年全国卷理综试题加解析

2008年全国卷理综试题加解析

08年全国卷精选15.一个T 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110R =Ω,23120,40R R =Ω=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 为100V ,内阻忽略不计。

则A.当cd 端短路时,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B. 当ab 端短路时,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C. 当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cd 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ab 两端的电压为80 V【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串并联知识。

当cd 端短路时,R 2与R 3并联电阻为30Ω后与R 1串联,ab 间等效电阻为40Ω,A 对;若ab 端短路时,R 1与R 2并联电阻为8Ω后与R 3串联,cd 间等效电阻为128Ω,B 错;但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 2未接入电路,cd 两端的电压即为R 3的电压,为U cd = 4050×100V=80V ,C 对;但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电阻R 1未接入电路,ab 两端电压即为R 3的电压,为U ab = 40160×100V=25V ,D 错。

答案:AC16.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最阻R 和r ,导体棒PQ 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

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过R 的电流为由d 到c ,流过r 的电流为由b 到aB.流过R 的电流为由c 到d ,流过r 的电流为由b 到aC.流过R 的电流为由d 到c ,流过r 的电流为由a 到bD.流过R 的电流为由c 到d ,流过r 的电流为由a 到b【解析】本题考查右手定则的应用。

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PQ 作为电源,Q 端电势高,在PQcd 回路中,电流为逆时针方向,即流过R 的电流为由c 到d ,在电阻r 的回路中,电流为顺时针方向,即流过r 的电流为由b 到a 。

当然也可以用楞次定律,通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判断电流方向。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8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答案
1 B 14銓 1 2 BD 3 A 频率 4 AD 5 D 6 BC 疏 质 7 A 临界角 8 AD
广东卷
9 AC
10 BD
11 A
12 C
2 全 射
15
(1 略 2 记录电压表电压值銓温 3 R=100+0.395 t
计数值
16
1 鈈接通电源銓释放小车 断开开 2 5 06 0 49 3 钩砝的 力 小车 摩擦阻力 4 小车初 的 方差 移 比 小车的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系 线 请 据
16 13 某实验小 采用 所示的装置探 釐动能 理金 中小车中 放置砝码 实验中 小 车碰到制动装置时 钩码尚 到达地面 打点针时器 作频率 50 Hz
1 实验的部 骤如 鈇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把 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 端 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小车拖动 带 打点计时器在 带 打 鈈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 一列点 鈉改 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 更换 带 复鈈的操作銔 2 是钩码质 0.03 kg 砝码质 0.02 kg 时得到的一条 带 在 带 选 起始点 0 A銓 B銓C銓D 和 E 五个计数点 获得各计数点到 0 的距离 5 对 时 小车的瞬时 v,请将 C 点的测 结果填在表 1 中的相 置
对 椅 析
F心 = mg tan θ = mRω 2

联立两式 得 ω =
g tan θ r + L sin θ
18 解析 口 氧古 口 口泡该氦 A1 产生的感 电动势 电阻 R
200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广东卷物 理
本试卷共 8 页,20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008年江西卷(详解)

2008年江西卷(详解)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付梓.(zǐ)炮.烙(pào)栉.沐(zhì)锱.铢必较(zī)B. 颔.首(hàn)亘.古(gân)不恤.(xù)否.极泰来(fǒu)C. 歆.羡(xīn)下乘.(chãng)隽.永(juàn)咸与.维新(yǔ)D. 执拗.(niù)邂.逅(xiâ)忐.忑(tǎn)便.宜行事(bià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字音,与教材结合紧密,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相关字词。

A炮烙(pào),读p áo;B否极泰来(fǒu),读pǐ,意思是坏运气;C咸与维新(yǔ),读yù。

另外便宜行事学生容易误读,意思是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诀巧磨砺赝品浅尝辄止B. 赦免落寞蓬蒿好高鹜远C. 哂笑自诩告罄倍道兼程D. 辍学倩影消弭功亏一匮【答案】C【解析】A“诀巧”应为“诀窍”。

B“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鹜”指野鸭,“骛”有追求的意思。

D“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篑”指篮子,从竹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以至踌躇满志B. 年青以致踌躇满志C. 年轻以致自鸣得意D. 年青以至自鸣得意【答案】A【解析】①中应选“年轻”。

“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

金太阳高三第七次全国大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金太阳高三第七次全国大联考理综(化学部分)

江西金太阳·2008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6.2007年11月26日。

嫦娥一号”拍摄的第一张月球图片公布于世,探测月壤中重要的核聚变原料——是“嫦娥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的质子数与的中子数相等B.比少1个电子,的原子半径比小C.与的化学性质相同,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形成的分子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7.以下性质的比较中,错误的是A.酸性B.熔点Li>Na>KC.半径D.密度8.某工厂的酸性废水中含有剧毒的可加入除去并回收A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还原剂是B.还原性:C.M为OH—D.每生成7.5 g As,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3 mol9.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A.cl- B.Ba2+ C.F- D.Mg2+lO.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B.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D.用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11.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已知C-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2H5oH+3H2O-12e→2CO2十12H+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B.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C2H50H+302→2CO2十3H2OD.电子由C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C1极12.氢能是理想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利用太阳能光催化裂解水制取氢气是能源的一次新技术革命。

钙钛矿型层状氧化物是一种新型光催化剂。

右图为钙铁矿晶体结构示意圈.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六套及精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两套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六套及精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两套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

已知物块P 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 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 A .一定变小 B .一定变大 C .一定不变D .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2.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 F 沿水平方向推该物 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相等B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C .F 对物体做的功相等D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等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 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4.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 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 拉绳,使滑块从A 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 点上升至B 点和从B 点上升至C 点的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滑块经B 、C 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 、E Kc ,图中AB=BC ,则一定有( ) A. W l >W 2 B. W 1<W 2 C. E KB >E KC D. E KB<E KC5.如图所示,悬挂在O 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 到达悬点O 的正下方并与A 在同一水平线上,A 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 的电量分别为q 1和q 2, θ分别为30° 和45°.则q 2/q 1为( )A. 2B. 3C. 32D. 3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8年江西省名校高考信息卷物理综合能力测试(三)(最新)北京名校命制(答案超级详解

2008年江西省名校高考信息卷物理综合能力测试(三)(最新)北京名校命制(答案超级详解

2008年江西省名校高考信息卷物理综合能力测试(三)北京名校办、江西省名校办联合提供(江西卷)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

选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当液体分子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所以分子力体现为斥力C.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温度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三者有关15、如右图,O为上下振动的振源,振动周期为T=0.01s,产生的简谐横波向两个方向传播,波速为v=100m/s,P、Q两质点距波源的距离分别为OP=3.5m,OQ=2m。

则当P到达波峰时,Q点A、也在波峰B、在波谷C、在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D、在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16、如右图,为一绝热气缸,用一绝热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现使气缸静止不动,缓慢地向外移动活塞,则在此过程中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个数增多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个数减少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个数减少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的分子个数增多17、如右图甲,在平静的水面下面有一可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的点状光源,在水面上出现一个被光源s照亮的圆形区域,且此被照亮的区域的中间为一圆形的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合色的区域,周边为一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图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a光的光子能量较大B、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C、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D、b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较大18、如右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中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

2008年全国理科综合高考真题附答案

2008年全国理科综合高考真题附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0~38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不.属于细胞分化的是A.B淋巴细胞形成浆细胞B.胚胎干细胞形成神经细胞C.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的复原D.蜥蜴断尾再生2.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3.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

这是由于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4.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h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非姊妹染色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7.图标所警示的是A.当心火灾——氧化物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C.当心爆炸——自然物质D.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10.一种燃料电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在酸性溶液中甲醇与氧作用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联考
2008届高三第七次联考·理科综合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30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将第1卷和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As 75
第1卷 (选择题 共1 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医院有一种先进的检测技术——彩超.这一技术是,首先向病人体内发射频率已精确掌握的超声波,超声波经血液反射后被专用仪器接收,同时测出反射波的频率变化,最后就可知道血液的流速.则这一技术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种物理现象
A .多普勒效应
B .波的衍射
C .波的干涉
D .共振
15.两个动能均为Ek 的电子对撞后湮灭成频率均为,的两个光子.用c 表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用h 表示朗克常量,用m 表示每个电子的质量.则电子湮灭时产生的光子在真空中传播时的波长为
16.在标准大气压P 0的环境中,质量为M(单位:kg)的水沸腾时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体积会由V 1变为v2.已知1 kg 的水转化为同温度的水蒸气需吸收热量Q ,则在此过程中l kg 的水内能的变化量为
17.一正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其速率随时问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A 、B 两点电场强度E 的大小和电势的高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车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AB 部分是半径为R 的1/4光滑圆弧形轨道,BC 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现将质量为m 的小物体从A 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小物体相对小车静止在小车上B 、C 两点之间的D 点.用. Αμl 表示小物体与BC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z 表示B 、 D 两点问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R 越大x 越大
B .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卢越大x 越小
C .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m 越大x 越大
D .若保持其他量不变,则M 越大x 越小
19.如图所示,L 为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 n 2 ④
为理想交流电流表,阻值分别为R、r的两个定值电阻接在电路中.将a、b两端接到电压恒
定的交流电源上,当开关S分别拨至接线柱l和2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两个定值
电阻的阻值之比r/R等于
20.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个不变形的铜圆环,规定铜环中的感应电流J
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铜环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磁场B随时间变
化的图象可能是图丙中的
21.如图所示,池中装满某种透明液体.一束复色光从空气入射到池内液体的上液面上,其
入射角为f.光束中只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红光和紫光.已知液体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
率分别为n1=1.20和n2=1.25.两种光经折射后均能从液体中直接照射到池底.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已知)
A.当i=O时,红光先到达池底
B.当i=45。

时,红光和紫光同时到达池底
C.当i=75。

时,红光先到达池底
D.无论i为何值,红光总是先到达池底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 74分)
三、非选择题(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
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2.(17分)利用螺旋测微器、米尺和如图甲所示的器材(其中电流表的内阻为1欧,电压表
的内阻为 5 千欧)测量一根粗细均匀的阻值Rx约为5千欧的电阻丝的电阻率.
(1)用笔瓯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器材连接成实物电路图,要求尽量避免连线交叉,
电流表、电压表应该选择合适的量程(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6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O~
20 欧)
(2)图乙是实验时米尺测量电阻丝的长度和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的示数.电流表、
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由图可以读出电阻丝的长度z=______cm,电阻丝的直径d= ______mm.流过电阻丝的电流I=______A,电阻丝两端的电压U=______V,电阻丝的电阻率
p=_______欧·米(电阻率的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3.(15分)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进入绕月轨道开始进行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已知月球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4,月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6.(地球表面的
量力加速度g 取10 m /s 2
,第一宇宙速度为7.9 km /s , ) (1)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约是多少?
(2)在月球上要发射一颗环月卫星,则最小发射速度大约为多少?
(3)若飞船登月成功时,宇航员借助一计时表测出近月飞船绕月球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丁,请你写出月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
24.(18分)如图所示,在xOy 坐标平面的第一象限内有沿y 轴负方
向的匀强电场,在第四象限内有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垂直于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且电场强度大小与第一象限的相同.现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坐标为(3l ,l)的P 点以某一初速度沿x 轴负方向开蛤运动,第一次经过X 轴上的点为Q 点,Q 点的坐标为(l ,O),接着在第四象限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第二次经过x 轴上的点为坐标原点.已知粒子运动的初动能为2mgl .求: (1)电场强度E 的大小.
(2)粒子经过Q 点时的速度口.
(3)粒子在第四象限中运动的时间t .
25.(22分)如图所示,长为O .51 m 、质量m A =1 kg 的木板A ,其右端放有质量,m B =3 kg 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它们一起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V 0=2 m /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后来木板与等高的竖直固定木板c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没有机械能损失.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µ=O .5g 取lO m /S 2
(1)求第一次碰撞后,A 、B 共同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求第一次碰擅后,A 与C 之间的最大距离(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问物块B 最终是否会脱离木板A?如果会脱离木板A ,则A 与固定的木板C 碰撞了多少次后才脱离?如果不会脱离木板A ,则物块B 最终在木板A 上滑
过的距离为多大?
理综物理部分答案
14.A 15.6 16.c 17.B 18.AB 19.D 20.AD 21.A
22.(1)如图所示(5分)
(2)30,5O(2分)1.850(4分)0.44(2分)2.l5~2.19 (2分)
23.解(1)由万有引力公式4×10-15(2分
所以
(2)由
解得:
(3)由
24.解:(1)由带电粒子在第四象限内做匀速圈周运动知粒子的重力与电场力平衡,有
(2)带电粒子从P点到Q点,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带电粒子经过Q点时的速度v=
,则由
(3)设带电粒子在P点的初初度为V
设带电粒子在Q点时与。

轴的夹角为θ,则
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
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
带电粒子在第四象限中运动的时间(2分)
25·解;(1)A、B作为系统,A与C第一次碰撞至A、B有共同速度,的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选向左为正方向,有:
解得V1= =1 m/s,方向向左.(2分)
(2)以木板A为研究对象。

A与C第一次碰擅后,A向右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A、C问距离最大,设量大距离为s,根据动能定理有:.
(3)A与C第一次碰撞后至A、B有共同速度t,l·B在A上相对A滑行的距离为 3L1根据系统能量守恒有:
A与C第二次碰擅后至A、B有共同速度vl的过程,B在A上相对A滑行的距离为L2,根据系统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A与C第三次碰撞后至A、B有共同速度V2,的过程,B在A上相对A滑行的距离为Ls。

则。

所以,三次碰撞后B可脱离A.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