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从性别视角分析报道中的“剩女”现象

合集下载

【参考文档】谈社会学视角下“剩女”污名化问题-word范文模板 (3页)

【参考文档】谈社会学视角下“剩女”污名化问题-word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谈社会学视角下“剩女”污名化问题【摘要】“剩女”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思考,但既有的研究多是基于对“剩女”成因的探讨,而忽视了社会对“剩女”的污名化社会现象的探讨。

从大众媒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对“剩女”这一群体的妖魔化十分普遍。

相对于数量更加庞大的“剩男”群体,为何社会对“剩女”群体的存在如此敏感?笔者试图在对“剩女”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社会学视角探析社会对“剩女”群体污名化现象。

【关键词】“剩女”;污名化;社会学视角近年来,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迁,其中在婚恋的变化也尤为突出。

传统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剩女”的说法走红与网络与生活。

社会上只要到了适婚的年龄,还没有另一半或者没有的结婚的女性,都会被人贴上“剩女”的标签。

因此,本文要分析的“剩女”的概念是“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未结婚的女性,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1]。

一、“剩女”的污名化由来已久中国对“剩女”的污名化自古代就有,待字闺中久久不嫁认的女子就会被人们称作“老姑娘”。

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就对这些“老姑娘”有所规训,在汉朝,女子到了15岁-20岁以上仍未出嫁,这家人要被罚款600钱。

到了南北朝时期,“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意思是说如果女子十五岁还没有出嫁,家人就要坐牢接受惩罚。

这些古代政策都将“剩女”视为一种违法行为,无论从律法还是礼数来看,晚婚的女子都是要被惩戒的。

这种自古代对单身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延续至今,女性的角色自然而然的定义为贤妻和良母,她们要回归到家庭,并且一定要为男性生儿育女、照顾双亲。

没有完成这样的使命的女性将会被视为“异类”、“反叛者”,收到社会群体的指责。

当今社会的“剩女”一族,她们将自身的形象构建为反传统性、独立性、自主性等现代气质,然而正是这种气质使其受到污名化。

媒体称“剩女”是上代人对社会变迁回应与策略

媒体称“剩女”是上代人对社会变迁回应与策略

自由谈“剩女”是不是个问题“剩女”是一个被社会建构的伪命题,其背后隐含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二元对立式性别价值体系。

“剩女”背后的“白发相亲”,则是上一代人对当下经济、政治和社会变迁尤其是市场化的一种回应与策略。

上月下旬,英国BBC报道了中国“剩女”——她们往往27岁以上,自信、收入高、名牌大学毕业、有房,但嗷嗷待嫁,每个人都有一颗“恨嫁”的心。

中国“剩女”似乎走向世界了。

但性别比表明,35岁以下的中国待婚者中男性的人数多于女性,上海20岁左右的男性的人数仍多于同龄女性。

然而,“剩女”一说为何仍甚嚣尘上?笔者对此现象有较长期的关注,基于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我有一些发现:首先,“剩女”是一个被社会建构的伪命题,其背后隐含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二元对立式性别价值体系。

“剩女”话题的盛行,彰显了作为规制手段的婚姻和家庭的权威,也离不开市场化媒体的积极参与。

这一话题性感又富有挑衅,容易吸引眼球;它不但推动并固化了“剩女”在日常生活语言中的普及,而且巩固了社会对女性进入婚姻的期待和规制。

城市“剩女”面临嫁与不嫁、何时出嫁、嫁给谁的问题;处在择偶婚姻链条最底端的广大农村“剩男”,则除了“购买”新娘之外,难以找到结婚对象。

与之相伴的是“白发相亲”,即父母代替子女相亲。

在上海,这些父母介于50到70岁之间,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他们中七成人曾上山下乡、经历“文革”,而且一半以上人的配偶也是知青。

从教育水平、职业和住房三个指标来看,他们是上海的中产阶层。

上世纪80年代返城潮开始后,这些回城青年开始聚集在公园为自己寻找配偶;20多年以后,当他们的子女进入择偶阶段后,他们又开始为子女相亲。

“白发相亲”又有哪些原因呢?其一,下乡是知青一代一次陡然的生命转折,是一种向下的社会流动,它导致不少知青晚婚晚育或不婚不育,甚至已婚者婚姻不幸福。

正是这种被延后的恋爱与婚姻生活,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婚姻有着非同寻常的急切与焦虑;同时,在回城风潮中,已婚知青的婚姻和家庭因遭受冲击而破碎,也令他们触目惊心。

三辩(复赛)剩女的存在是女人的错

三辩(复赛)剩女的存在是女人的错

谢谢主席,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论,但雄辩争不过事实,下面由我从个人及社会因素方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剩女的存在是女人的错。

其一,根据数据可知中国男女比例为 1.2:1,女人因此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但即便这样还是存在很多的剩女。

现如今的剩女大多以高学历、高收入、长相出色为主,这样的人往往在另一半的选择上可以有更多的空间,但在面对越多的选择时就越容易出现挑花眼的现象。

明明可能是很适合自己的另一半结果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摇摆不定而错过了。

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青春就虚耗了,原来青春年少的优质女青年蹉跎成了黄金圣斗士。

当然,除去这些,也有不乏女性的自身条件相对较差,例如大多数的宅女,她们往往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特点,更缺少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内心的不自信会使她们对恋爱充满恐惧,甚至因此不愿意和男性接触,选择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想要好男人,想的却不是去找,而是等送上门来,又以女人何其矜持为由,这难道不是女人的错吗?剩女之中不乏有着那些所谓的物质女,或许她们并不是没有伴侣,但就是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

因为男人面对女人,态度往往因人不同。

自爱者人爱之,自重者人重之,自轻者人轻之,自贱者人贱之。

若女人满口物质利益,你怎样叫男人对你释出情谊呢。

只需财物就能解决的女人亦不是女人,不过玩物,自然不会有结果。

归根究底,剩女倘若有心有情,为什么还会剩呢。

由此来看是女性主观意识的错误才是导致剩女存在的原因。

其二,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节节攀升,在很大多数情况下甚至出现了女人做主的情况。

虽说男女平等,但夫养家,妇顾家的传统观念并非一无是处,几千年沉淀的结果,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

因此当女人开始和男人们并肩作战,甚至允许他们退居幕后时,已经习惯了传统观念的男性就出现了不适应的心理,自然是不敢选择如此强势的女性了。

由上可见,剩女存在我们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被动剩下,原因无非就是自身条件较差;而另一种为主动剩下,是自己主观意识的选择。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CAIXUN财讯-134-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王荣晶 / 文不知从何时开始,“剩女”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悄然兴起。

随着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也由于社会、女性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三高”(即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女性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本文基于社会性别视角对“剩女”现象做出分析,旨在探寻性别失衡下“三高”女性的婚姻之策。

剩女 社会性别 择偶观“剩女”及其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判断和权利结构。

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学是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在于先天决定的生理性别,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而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构建的。

社会性别学理论把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同社会文化构建的性别区分开来,揭示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

社会性别视角既是一种科学方法,又是一种观察视角,运用这种理论和视角,我们就能够在人们认为是正常的、历来如此的社会现象中,识别出两性关系上所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原因探析首先,传统观念的原因。

社会性别理论揭示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不是先天的生理性别决定的,而是后年的社会文化构建的。

受中国传统婚姻文化影响,大部分人在婚姻上有意或无意地按照“梯度理论”选择自己的配偶。

其次,女性自身的原因。

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

在女人的一生中,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转移不仅不平顺,有时还非常惶恐。

比如,恐惧自己的性发育、青春期等等。

更不用说惶恐比男性更早失去性吸引力和生育力了。

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特征,生育、家庭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在职业上的发展。

而且,女性一旦有了家庭、孩子,绝大多数都会把重心从工作中转移,这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职场中的竞争力。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中国大城市出现年龄高\学历高\收入高的“三高”未婚女性青年群体,人们冠以她们“剩女”的称谓,并有关数据宣示,“剩女”现象现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针对这种社会现象,本文通过研究一些大龄白领未婚女性面临择偶难的困境进而引发思考,从社会学的视角对“剩女”现象的内在原因及其深刻本质予以发掘,同时,从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对其做更进一步的阐释,并针对此种现象提出笔者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剩女”择偶梯度性别差异男权思想交换一何谓“剩女”现象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出色的女人往往很难找到男朋友,她们受过良好的教育,独立自主,漂亮幽默,却总是形单影只,身边缺少男士相伴。

有人将这些未婚大龄白领丽人称为“白大荒”,“白”:白领丽人;“大”:大龄女青年;“荒”:没有结婚、身边没有固定异性朋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身边“荒”着。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女”?网上一位博友定义:剩女,也称“3S女”(single-单身,stuck-被卡住,seventies -生于七十年代)。

“剩女”,简言之,其实就是大龄未婚女,她们大多在28至35岁,品貌出众,才能出色,收入稳定,但却迟迟嫁不出去。

如果我们对“剩女”做近一步的解释,那么她们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剩女”是非常优秀的女人。

主要针对社会的白领精英阶层分子,也是人们常说的“白骨精”。

知识女性是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她们文化水平较高\素质较好\就业层次较高\社会地位较突出,这一系列的优秀后盾使成就意识成为她们的基本心向。

在工作中,她们能够畅游自己生存的领域,受到别人的尊敬和崇拜,并且拥有一定的权力,在某些情况下,她们的成就甚至可以超越许多的男性;对于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她们可以标榜是“富阔”,所以外在的物质满足已经显得格外的表面化,她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人生有着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其次,“剩女”是具有较高主体意识的女性。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摘要:本文从界定“剩女”这一名词入手,通过数据和实例分析,说明“剩女”现象在中国的客观存在,并从社会学角度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剩女”现象存在的社会后果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剩女;婚姻挤压;婚姻梯度选择一、现象描述近几年,“剩女”这个词开始出现在媒体和公众视野,甚至有媒体称:“剩女”时代已经来临,很多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那么当今社会是不是真的进入“剩女”时代了呢?首先,我们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剩女”这一新名词做解释。

在媒体中,通常把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部分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称为“剩女”,这里面暗含了这样几个因素:第一,大龄未婚;第二,高学历带来的高收入;第三,生活在城市里。

据此界定,我们对“剩女”下一个社会学的定义:城市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未婚(通常指30~44岁)女性。

早在1997年,就有学者预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形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大城市,尤其是像广州、上海、北京和天津等较现代化的特大城市的大龄女性未婚比例将会出现同香港等城市一样的迅速上升趋势。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龄女性的未婚比例更高。

当今社会女性晚婚已经成为一个趋势,另一方面从未婚女性比率的绝对值升高,可以看出当今“剩女”现象确实有数据支持。

同时,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大龄未婚女性主要集中在城镇,占30~44岁全部未婚女性的72.1%。

与这些数据相对应,很多媒体与网络也纷纷对这一现象从各种角度做了分析和报道。

上海热线曾做过一个关于“剩女”时代的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有82.79%的女性认同独身观念,其中在高学历女性群体中,这个比例达到89.94%;超过86万名适龄女性至今未婚,比10年前多了24万人。

而与此同时,男性独身的比例却下降,由10年前的35%下降到20%。

各种关于“剩女”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关于“剩女”产生原因的,有分析“剩女”恨嫁心态的,有呼吁“剩女”时代的,还有人以此为题材搞文学创作。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男剩女问题浅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男剩女问题浅析

的 不 断 攀 升 , 们 不 得 不 予 以重 视 , 深 对 这 一 社 会 我 加 现 象 的 认 识 。 可 以 说 “剩 男 剩 女 ” 一 群 体 角 色 是 家 这 庭 功 能 外 移 的 产 物 , 同 时 也 是 当 今 社 会 价 值 多 元 化
的一种 体现 。
从 行 政 机 关 向经 济 部 门 的 职 业 流 动 非 常 明 显 【 流 。
制 度 。 当今 社 会 , 出 法 定 婚 龄 而 迟 迟 未 婚 成 为 一 而 超 种 常 见 的 社 会 现 象 , 这 一 群 体 我 们 常 常 冠 以“ 男 对 剩
剩 女 ” 角 色 称 谓 。 当 今 社 会 , 随 这 一 群 体 的 比 例 的 伴
2 社 会 变 迁 下 长 期 直 接 的 互 动 机 会 减 少 . 长 期 的交 往 互 动 是 建 立 恋 爱 关 系 的 前 提 。 而 现 代 社 会 , 方 面 社 会 成 员 的流 动 性 大 大 增 强 , 从 职 一 单 业 的 流 动 而 言 , 个 人 终 生 从 事 一‘ 职 业 的 可 能 性 大 种 大减 少 , 全 民所有 制单 位 向私营 企业 与外 资企 业 , 从
动 性 的 增 强 降 低 了 男 女 青 年 长 期 互 动 , 了 解 彼 此 的 可 能 性 , 大 了 导 致 情 感 不 稳 定 的 社 会 因 素 。 一方 增 另 面 ,随 着信 息技 术的高 速发 展 ,生活 _ 节奏 的 | 益 加 _ {
快 , 与 外 界 交 流 的 方 式 发 生 了 改 变 , 们 更 习惯 、 人 人
会 ,很 多 传 统 的 东 西 正 处 在 一 个 被 重 新 建 构 的 过 程 中 。 有 价 值 观 念 、 为 模 式 已 不 能 解 释 当 代 生 活 的 旧 行

剩女的现状和趋势

剩女的现状和趋势

剩女的现状和趋势
剩女的现状和趋势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描述:
1. 社会压力:剩女是指未婚、过了适婚年龄的女性。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婚姻年龄有着较大的压力,使得一些女性可能会在适婚年龄之后仍未婚,从而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

2. 经济独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于婚姻。

这也使得一些女性更加从容地面对单身状态。

3. 选择多样化:现代女性对婚姻的期待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不再仅仅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她们更注重婚姻的品质和伴侣的匹配度,而不是简单地为了迎合社会期望而结婚。

4. 婚姻观念变化:婚姻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剩女现状和趋势。

一些女性可能更愿意追求自由和独立,不愿过早地婚姻,这也导致了“剩女”现象的出现。

总的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观念的变化,剩女现状和趋势有着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不再是简单地被动接受社会期望而结婚的对象,而是更加注重自身的选择和幸福感。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

《华商》【摘要】剩女现象已经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高知识,高收入的女性到了适婚年龄却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剩女世代已经到来”,剩女现象是有它的社会根源和社会影响的。

对这一现象作出社会学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将要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剩女,是个人原因还是社会体制因素的影响。

剩女现象对于社会是福还是祸,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和处理剩女现象。

【关键词】剩女;婚姻;社会交换论;社会流动;择偶模式一、剩女现象的原因——社会学视角下的分析心理学家,人口学家都对剩女现象作出了一定的解释,而社会学对这个问题关注的相对较少。

在这部分中,笔者从社会高度来分析剩女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男女不平等是剩女现象的社会根源笔者发现,人们经常会提到“剩女”,“大龄女青年”等字眼,而“剩男”的提法则相对较少。

中国传统的择偶模式是男性在择偶时大都希望选择那些在学历、政治、经济地位上比自己低的女性,而女性则相反。

大多希望找到比自己地位高,能力强的男性伴侣。

高学历,高收入,个人能力较强的女性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中上层,这就使得部分高知女性处于“结构性剩余”的境地。

虽然存在着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但男性失婚人口绝大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下层,和处于上层的高知女性之间很难结合成婚姻夫妇关系。

毫无疑问,这种“结构性剩余”状况,加大了高知女性在婚恋中获得成功的难度。

剩女的可能性也就相对加大了。

这种婚恋观和择偶模式的根源是男女不平等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尤其是那些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但是,她们的思想中仍然有很严重的“男强女弱”、“男大女小”、“门当户对”等观念。

这种观念严重限制了女性择偶时的选择空间。

(二)婚姻交换关系中的弱势地位霍曼斯和布劳的社会交换论认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是社会关系基础,人们的需要只有在社会相互作用中才能发现和寻求到。

个人是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人。

他把人的活动看作“商品”。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剩女”“剩男”现象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剩女”“剩男”现象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剩女”“剩男”现象从社会性别视角看我国“剩女”“剩男”现象【摘要】“剩女”“剩男”现象是最近几年十分受关注的一种现象,因为其不仅仅体现了当今社会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同时也体现出了在社会转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

本文立足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剩女”“剩男”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做出分析,给出一些解决此现象的方法,以期理性的思考和对待之。

关键字:社会性别、“剩女”、“剩男”、高等教育、社会压力、性别不平等、比例失调等。

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后,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升高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成果走入公众视野,社会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

“中国男性比女性多3700万,一成90后男生将单身”,“10年后婚龄男性比女性多2000万”等报道也层出不穷。

同时,随着我国当今教育的不断发展,受到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也不断上升。

“剩斗士”、“白骨精”、“3S”等描述和概括未婚大龄男女的新词语也不断见诸报端。

为什么“剩女”、“剩男”现象在我国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状况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谈一谈“剩女”、“剩男”现象在我国社会中所体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一、关于“剩女”、“剩男”的由来以及原因。

1、“剩女”:是指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高智商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她们待遇把男人的要求是“宁缺毋滥”,所以,在用亲等方式找男朋友,可是,因为眼光高的原因,就成了“剩女”。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成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n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过现在很多80后也自称为剩女]、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

2、“剩男”:所谓“剩男”是指现在比较流行的,称呼年龄在30岁以上还是单身的男性。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摘要]“剩女”成为现如今时尚流行的热点名词,成为大众谈论家庭、性别、婚姻的焦点话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产生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社会情境和原因及其本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剩女社会变迁一、“剩女”的界定何谓”剩女”?对于这个词语的界定, 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和意见。

在教育部2006 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该词作有思想、有品位,十分自我和清高,却没有男朋友的那种女孩子”。

“剩女”也是教育部年月公布的个汉语新词之一。

释义为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

从人口学意义上来看,“剩女”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居住在城市, 年龄适婚或偏大, 26 岁到30 岁居多,受教育程度较高, 白领职业,收入稳定甚至颇丰, 社会地位较高,普遍具有婚嫁意愿。

频繁使用这个词语的新闻媒介, 往往将其等同于“大龄成熟未婚女子”,普遍认为“剩女”是指那些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 Single (单身) 、Senventies (大多数生于上世纪70年代) 、Stuck (被卡住了) 。

“剩女”,这个概念仅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是“被剩下来的”。

事实上,“过剩”并非是绝对的过剩,而是相对的,相对于“剩女”们自身对于婚姻伴侣的标准和需求上出现的一种过剩。

“剩女”也可以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除了在婚姻问题上与同龄女性相比处于缺位状态外的一批优质群体,实质上她们普遍具有婚嫁的意愿。

二、剩女产生的原因(一)社会环境因素1. 社会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变迁。

在农业社会时代,社会的同质性较高,女孩们很少出门,社会交往机会很少。

受当时社会风俗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女孩到十八九岁就会有媒婆上门说上一户条件相当的人家。

相反,到时候不嫁人反而成了社会的另类和父母的负担。

父母承受家中有“老姑娘”的压力,同样女孩子们自己看到周围的同伴们一个接一个地都出嫁了,更不敢“唯我独尊”地安坐家中了。

剩男剩女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剩男剩女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

剩男剩女是个人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四辩词主持人好,对方辩友、大家好!“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美好的爱情令人神往,然而,当我们苛求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同时,却发现我们所追求情感离我们越来越远,到底是爱情变了?还是我们变了?带着这个问题,我将指出对方辩友存在的两点错误。

第一,将剩男剩女现象无限扩大,却忽略了已婚群体依然占据主流地位。

既然被剩下的是小部分群体,那么我们还是应该在个人身上寻找原因。

第二,将社会因素这一外因无限夸大,却忽略了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

今天,对方辩友企图从经济、教育、思想等多方面论证剩男剩女的出现是社会导致的,然而,他们却始终回避这样一个问题,为何那些已婚或恋爱群体没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难道他们不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吗?这充分说明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是在于个人!综上,我方坚持认为个人因素才是导致剩男剩女问题发生的根本所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很多青年男女过分依赖父母,不管他们从事何种职业,取得多大的成功,依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适婚年龄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

因此,这类群体在择偶时容易迷失方向,在外力的作用下形成困惑,对于旁观者的闲言碎语、种种世俗观念、父母亲人的褒贬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错过良缘。

第二,一些大龄未婚青年对自身定位不足,对自己估价过高,认为自身条件优越,相貌、气质、人品、职业、学历、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都不比别人差,“高不成低不就”的择偶心态让他们错过了最佳择偶年龄。

第三,缺乏端正的择偶态度。

部分未婚青年择偶动机不纯,以婚姻为媒介,企图为自己获得金钱、权利等收益。

然而,物质条件固然要考虑,但是婚姻并不完全是建立在物质条件之上的,用物质来供奉的爱情不会长久。

综上,我方认为,剩男剩女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多维化的,而对方辩友所说的种种社会因素也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进步,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好自己的那一关,那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责怪社会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守得云开,便是日出!谢谢!。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问题

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问题

“剩女”还是”圣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剩女问题社132 石雪桐9号目前多数人沿袭的择偶标准是:男选女,生物价值为主、社会价值为辅;女选男,社会价值为主、生物价值为辅。

于是剩女的困境由此而来,比如在社会上干得还可以的30多岁单身女士,到了择偶的时候她还会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不能低于自己,但满足条件的单身男人更有可能去找20岁的女人(生物价值更高),并且他们也能够成功,因为20岁的年轻男人在30岁的成熟男人面前毫无竞争力。

剩女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方面期待,一是男性不再只是看重女人的生物价值,二是女性不再要求男人的社会价值必须高于自己。

比如在西方社会,男人普遍认为30岁左右才是女人魅力的巅峰,这其中的审美标准显然加入了不少性格阅历因素。

而中国男人的可悲之处是性压抑的时间太长,青春时对异性的生理需求很少能得到真正满足,所以年轻漂亮的女人对他们来说总是一个未了的心愿,于是一旦事业有成就马上要先把这个梦给圆了,因此这种饥渴状态的男人你又怎么期望他们去欣赏女性的内在美?而中国的女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太深,当然其中原因也是我们的生存环境太恶劣了。

比如一个30多岁的男服务生,放中国的话大家就会觉得这是个loser,但放美国的话也许就是个正常职业。

所以一个30岁的女白领跟一个30岁的男服务生谈恋爱,在中国比在美国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

甚至即使女人自己过了心理关,男人还不一定愿意,因为许多中国男人觉得在收入比自己高的妻子面前抬不起头,所以他宁可找个比自己社会价值低的。

分析了一圈,看来更多还是取决于男人的作为,如果男人能在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之前先实现个体的成熟,有钱的不浅薄,没钱的不自卑,那剩女们或许就有救了。

“剩女”,是现代都市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特指那些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有思想、有品味、有长相却没有男朋友的大龄未婚女子。

女性,由于她特有的生理特征,承载着繁衍后代的能力。

但随着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也由于社会、女性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三高”(即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女性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剩女”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一、本文概述“剩女”现象,即在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年龄相对较大且尚未婚配的女性群体,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以及性别观念等多重因素紧密相连。

本文旨在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剩女”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社会因素,以及这一现象对社会结构和性别关系的影响。

我们将首先回顾“剩女”现象的历史演变,探究其在中国社会中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随后,我们将从教育水平、职业发展、婚恋观念、家庭压力等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导致“剩女”现象的社会因素。

我们还将探讨“剩女”现象对社会性别角色和婚姻制度的挑战,以及这一现象对女性自身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剩女”现象的理解,促进社会对这一现象更加包容和理性的态度,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二、剩女现象的社会背景近年来,“剩女”现象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个体的婚姻问题,更是因为它反映了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冲突。

剩女现象的出现,与当前的社会背景紧密相连,尤其是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经济层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女性的经济独立性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女性接受高等教育,进入职场,实现了经济独立。

这种经济独立使得她们在婚姻选择上更加自主,不再过分依赖男性。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择偶时,女性往往希望找到一个与自己经济地位相当或更高的男性,这就导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使得部分女性难以找到合适的伴侣。

在文化层面,传统的婚恋观念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为剩女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土壤。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早日结婚生子,而现代价值观念则更加注重女性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

这种冲突使得部分女性在选择婚姻时面临困惑和迷茫,导致她们在适婚年龄未能及时结婚。

在教育层面,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_剩女_现象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_剩女_现象

社会综合版Zhuantitegaoban“剩女”一词最近几年新鲜出炉,备受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大龄未婚女子”的新包装,有人认为“剩女”是剩下的“弱势群体”,也有人认为她们是不妥协的时代新女性。

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态报告》,将“剩女”作为新词汇收录。

大众传媒常常将其等同于“大龄未婚女子”,最典型的定义是:3S女性,即Single,Seventies,Stuck,但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Seventies在发生变化,所以此定义也不够准确。

结合“剩女”现象产生的若干因素综合考虑,在此界定为: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走进婚姻状态的适龄或大龄女性。

因此,“剩女”普遍具有以下特征:居住在城市,年龄适婚或偏大,受教育程度较高,白领类职业,收入稳定甚至丰厚,社会地位较高,具有婚嫁意愿[1]。

就目前而言,剩女的出生时间一般为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者对生物决定论倡导的性别等级是由男女的性差异决定的、是生来如此的解释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进而提出了社会性别概念。

1993年,西方社会性别理论传到中国,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性别理论来研究中国女性问题和两性关系问题。

社会性别(gender)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

社会性别主要是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对男女特征的定义与角色要求。

社会性别视角综合并发展了女性经验主义、女性立场论和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观点,主张透视个人行为与角色的社会性别意义。

社会性别的研究应该着重于行为、态度和社会结构的关系上,把社会性别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考察,把握社会性别是怎样制约人们的社会互动并在社会互动中得到强化或发生变化的,从中揭示出社会性别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联系起来的作用机制[2]。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剩女”现象分析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剩女”现象分析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剩女”现象分析作者:王书菲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07期【摘要】文章以“剩女”群体为分析对象,以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分析“剩女”现象背后的成因。

【关键词】社会性别;剩女女性群体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文明化程度的提高、个人自我意识的提升,一部分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而迟迟徘徊在婚姻殿堂之外的大龄女青年,被誉为“剩女”群体,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剩女”现象是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产物。

但是在国内,“剩女”还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

“剩女”这个新词汇,从表面上看仿佛是由年龄所命名的,但从深层上看,还是由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念所规定的。

本文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对“剩女”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社会性别”概念“社会性别”是从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翻译、传播过来的。

虽然20世界80年代就产生了,但21世纪初“社会性别”这个概念才在中国妇女学界传播。

社会性别即一般所说的性别(Gender),主要是指自身所在的生存环境对其性别的认定,包括家人、朋友、周围人群、社会机构和法律机关的认定等,是人基本的社会属性之一。

人分男女,男女就是两个不同的性别。

性别分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物性别即生理性别,它与生俱来,由先天决定,不可改变。

社会性别即社会文化性别,它通过社会化传承,由社会文化塑造,由后天获得,可以改变。

社会文化要求将男性塑造成坚强、勇敢、高大、主外的形象;将女性塑造成温柔、体贴、依附、主内的形象。

因此,是社会文化塑造了女人“主内”,男人“主外”的性别形象。

二、“社会性别”与两性平等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认为:男女两性各自承担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生理决定的,而主要是后天的、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中形成的。

例如,生育的尊卑完全是人为的、文化的,非洲一些部落将女孩子的月经初潮看成是部落的喜事,因为它将带来新的生命。

我国儒家思想则认为生育是卑污的,必须在偏室生产,“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_剩女_现象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_剩女_现象

咝:!厂上堂塑!剑叫0’’’}’厂———————————、、EIIr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口龙晓添摘要:“剩女”现象是最近几年十分受关注的一种现象,因为其体eLJ"在社会转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

本文立足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作出分析,给出一些解决此现象的方法,以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之。

关键词:“剩女”;社会性别“剩女”一词最近几年新鲜出炉,备受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大龄未婚女子”的新包装,有人认为“剩女”是剩下的“弱势群体”,也有人认为她们是不妥协的时代新女性。

教育部2006年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态报告》,将“剩女”作为新词汇收录。

大众传媒常常将其等同于“大龄未婚女子”,最典型的定义是:3S女性,即Single,Seventies,Stuck,但实际上随着时间推移Seventies在发生变化,所以此定义也不够准确。

结合“剩女”现象产生的若干因素综合考虑,在此界定为: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走进婚姻状态的适龄或大龄女性。

因此,“剩女”普遍具有以下特征:居住在城市,年龄适婚或偏大,受教育程度较高,白领类职业,收入稳定甚至丰厚,社会地位较高,具有婚嫁意愿…。

就目前而言,剩女的出生时间一般为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者对生物决定论倡导的性别等级是由男女的性差异决定的、是生来如此的解释提出了深刻的质疑,进而提出了社会性别概念。

1993年,西方社会性别理论传到中国,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中国学者开始尝试用社会性别理论来研究中国女性问题和两性关系问题。

社会性别(gender)指人在特定文化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与其生理的性身份相符合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即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望、要求和评价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社会性别视角下''''剩女''''现象探析
王荣晶
【期刊名称】《财讯》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剩女''''及其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是指社会文化形成的、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以及基于此种划分的社会性别分工、价值判断和权利结构.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西方女权运动发展起来的,社会性别学是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不平等的原因不在于先天决定的生理性别,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而社会性别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构建的.社会性别学理论把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同社会文化构建的性别区分开来,揭示了男女不平等的根源.社会性别视角既是一种科学方法,又是一种观察视角,运用这种理论和视角,我们就能够在人们认为是正常的、历来如此的社会现象中,识别出两性关系上所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总页数】1页(P134-134)
【作者】王荣晶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Z1
【相关文献】
1.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剩女』现象分析 [J], 王昌逢
2."剩男"与"剩女":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挤压 [J], 唐美玲
3.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 [J], 龙晓添
4.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 [J], 龙晓添
5.社会性别视角下传媒对“剩女”现象非常态化报道的原因探析 [J], 何丹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龄剩女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

大龄剩女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

大龄剩女是社会问题还是个人问题对方提问:1、从产生的角度来说,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的原理,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因此并不否认社会在其选择上有影响,但主要是其自身价值导向造成的。

答:内因外因首先是黑格尔的思想,被马克思引用,再进入教科书,现在又被您引用,难保这过程中不会出现理解错误。

按您的理解,内因外因一说跟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不是矛盾吗?2、从结果和影响角度来说,作为剩男剩女的个人,其对个人的影响远大于对社会的影响,并且部分剩男剩女因为少了束缚,活的更加潇洒,这是自主选择与适当调整标准的个人问题。

3、个人问题的简单相加不能直接形成庞大的社会问题。

4、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最终和舒淇走到一起,是靠个人努力争取的。

答:经营感情是需要时间、耐心的,而这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浮躁,狂热,悲哀,迷茫却是感情基础的杀手。

所以(电影中舒淇)成为大龄剩女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其次,像她这样的一批大龄剩女因结婚生育时间推后,使得家庭生命周期缩短,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即使个别大龄剩女通过自身努力告别单身,但它在社会中产生,对社会影响深远,已然是个社会问题。

5、您的“个人问题”解决了吗?答:我不是大龄剩女,我的个人问题跟大龄剩女的个人问题没有关系。

在(我)的角度上看,(我)的婚姻、衣食住行确实是个人问题。

但千千万万个(我)相加,形成一个有普遍性、相似性的群体,并冠之以“大龄剩女”的名号,就已经是个社会问题了。

我方提问:1、对方辩友怎么解释女性社会化时期延长,从而导致剩女出现的问题?2、现代人对婚姻家庭的依赖不断减弱,难道不会影响大龄剩女的婚姻观念吗?3、我国提倡“晚婚晚育”,难道不会促使大龄剩女产生吗?4、在过去中国,即使是丑女,只要能生育、能照顾家庭也能找到归宿。

而在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女,这难道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吗?5、有关数据显示,按男性大于女性3岁的择偶配对计算,城乡20~33岁间的男女性别比为21:26,明显女多男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剩女”问题还是社会问题——从性别视角分析报道中的“剩女”现象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发展迅速,人民物质、精神各方面生活水平提高,女性地位相较之前也有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女性都具备了高学历高收入,但是在婚姻关系上却得不到理想的归宿,这种现象也被媒体称为“剩女时代”,“剩女”的择偶难成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

“剩女”究竟为何而“剩”,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某种程度上客观原因影响着主观原因。

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剩女”的报道内容分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来对“剩女”问题进行探讨,说明由于社会性别敏感度不够,很多报道都是基于男性视角、男性的利益来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忽略“剩女”本身的利益和这一群体出现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影响。

关键字:“剩女”社会性别媒体报道内容分析Who is to blame?The “leftover ladies”or the Social?——the Research of “leftover ladies” in media reports under the Gender Perspective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people'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to improve living standards, women's status compared to before also have greatly improve, more and more women are highly educated, high income but in marriage is not the ideal end-result, this phenomenon also has been dubbed "leftover women age", "leftover women" mating difficult to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in today's society. "Leftover women" and "left", why there are subjective reasons, there are objective reasons, objective reasons to a certain extent affect the subjective reason.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the reports of "leftover women" content analysis, with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the problem of "leftover women", reflecting the social gender sensitivity is not enough, a lot of reports are based on the male perspective, the interests of the men to put forward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us ignore the interests of the "leftover women" itself.Keyword:leftover ladies gender media reports Content analysis一、前言(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龄未婚女性以“剩女”的新名词出现在了媒体的传播之中,同时“剩女”的现象也得到了媒体的持续关注和大量报道,“剩女”也成了大众口中关于性别、婚姻、家庭的重要话题。

众多的电视节目,比如非诚勿扰、百里挑一、爱情连连看、我们约会吧等活跃于各大卫视屏幕;百合网、世纪佳缘等相亲网站也被大众所熟知;以“剩女”为主线的电视剧也不胜枚举,《我们结婚吧》、《单身女王》、《剩女进化论》等等。

可以看出社会对男婚女嫁的问题的重视,“剩女”群体则是被关注的一个焦点。

近些年来“剩女”这个词开始流行于网络,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大众对“剩女”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剩女”就是被“剩下”找不到男人的一群弱势群体,也有人认为她们是有追求不愿妥协的现代新女性,是战士。

“剩女”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是指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是仍然没有结婚的女性,广义上是指27岁或以上的单身女性,大多数拥有高学历、高收入和出众的长相,但也有很多自身条件较差。

在社会择偶梯度效应的影响下,“剩女”择偶要求比较高,希望找到比自己优秀的男性,而与“剩女”条件相当的男性更愿意找条件略差的女性,“剩女”因此迟迟找不到理想对象,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关于“剩女”的电视剧、电视节目以及各种漫画等充斥着大众的生活,大众对“剩女”的解读往往是随着各种报道而产生的,而当今社会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严重,人们对社会敏感程度不高,因此在解读“剩女”现象的时候视角会有偏颇从而对“剩女”有不公平的看法产生。

大众媒体的报道更多地关注“剩女”现象产生的社会问题,从男性视角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而对女性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提升的关注则是少之又少。

(二)研究的状况1.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剩女”的研究不在少数,而研究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择偶观、婚恋观上,内容大都涉及到了大龄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和择偶的标准,并且都选择择偶梯度效应、交换论等理论来支持他们的观点,分析大龄女性被剩下的原因,试图通过改变“剩女”们的婚恋观和择偶态度来帮助她们改变被“剩下”的现状。

人们都想要去解决所谓的“剩女”问题,并对她们的心理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希望从改变“剩女”本身着手来缓和这一问题。

但是,大量的目光集中在“剩女”本身,忽略了她们的自我感受以及大量的社会因素。

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剩女”这个群体存在于社会的合理性,给“剩女”一个新的解读。

在相关的学位和期刊论文中,对“剩女”的讨论略为丰富。

周松青在他的《剩女与性别统治》这篇期刊论文中直接把“剩女”和性别统治相关联并且加以描述,该文阐述了关于“剩女”一词的社会性别讨论,认为“剩女”一词是贬义的词汇,存在性别歧视,该文引用了网络论坛上的对话,以及2008年与2009年的相关数据,用大量的数据支撑了整片文章,由于数据运用篇幅大,以至于真正意义上的探讨过于简单和匮乏。

龙晓添的《从社会性别视角看“剩女”现象》用性别视角对“剩女”产生的原因,以及她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并且理性地对待之。

李东机的《是“剩”还是“被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城市中30至37岁之间的剩女,从个人择偶标准和社会变迁结构两个层面分析大龄剩女婚嫁困境的基本原因,并且提出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剩女的婚配模式。

孙青美的《社会性别、认同与困境——剩女择偶问题的研究》用随机访谈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剩女的择偶问题,认为剩女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和男性对她们角色期待的错位是造成剩女择偶困难的本质原因,这个视角值得认真研究分析并且借鉴。

然而国内大部分对“剩女”的研究都停留在解决问题上,对“剩女”的解读没有实现突破。

2.国外研究情况在国外的学术研究中,特别指西方的学术讨论,男女性别的不平等和社会性别的分离是存在于客观现实中的。

在英语里面,“剩女”被翻译成“leftover ladies”或者“on the shelf”,美国部分社会学家认为很多美国女性对自己的期望过于高,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将就。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反而越来越挑剔,从而不得不接受和适应单身生活。

近几年美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的“剩女”并非人们想象当中的自在潇洒,她们内心也为自己身处的尴尬社会处境而感到焦虑和忧愁。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在2009年,约40%的美国成年人呈单身状态,45岁以上的女性中有将近一半即2500万人过着单身生活。

在对部分中产阶级的女性的调查中发现,这些单身女性认为自己的处境进退两难。

一方面社会舆论的压力让她们备受关注,另一方面人们的想象却又使她们常常遭受忽略。

比如,某些社交场合,大龄单身女性常成为人们的焦点,人们乐于为她们的婚姻大事出谋划策。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许多人都觉得她们已经成婚有孩子了,于是就忽略了“剩女”们的真实情况。

因而“剩女”们很多时候迫不得已不断地向周边人解释她们仍旧是单身,而这些行为多少会让人尴尬而且往往也会伤害女性的自尊心。

剩女现象不单单是女性本身如何对待婚恋的问题,它成为社会的一个关注焦点,而媒体也往往强化“剩女”的社会压力,并且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大下功夫,始终认为“剩女”的存在是没必要的,是社会的一个隐患,而忽视“剩女”出现带来的正面性。

(三)问题的提出从以上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剩女”这个话题不仅是个“历史”问题——从古至今均存在大龄不结婚的女性,同时也是个“世界”话题——除了中国有对“剩女”问题进行研究,国外均有有关“剩女”的相关研究文章。

放眼全世界,“剩女”现象绝对不是仅出现在我国,相对于国内,国外的开放程度使得民众对于“剩女”一词的态度更加乐观和积极,认为单身和结婚只是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很多国外大龄女性跟男友住在一起但是没有走进婚姻,是因为对待婚姻的态度十分谨慎。

再看国内,民众对于“剩女”的态度大都是消极的,对“剩女”的认可度普遍偏低,此外,很多“剩女”本身对自己的角色也存在消极想法,一方面是对目前的单身状况的不满意,另一方面是在乎他人不善意的评价。

本文试图通过社会性别的角度入手说明“剩女”本身并不是问题,而是社会的性别制度和体系使得它成为了人们的“眼中钉”,换个积极的角度出发试图说明“剩女”的存在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社会性别平等的推动者。

社会性别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首先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格·如本在1976年提出的,这一概念对西方的妇女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且促进了妇女研究的发展。

1988年,美国后现代女权主义史家理论家琼·斯科特(Joan W. Scott )把社会性别定义为“是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社会性别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主要途径。

”通俗点讲,社会性别可以看作是一定社会文化下产生的一种性别等级制,在当前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占据统领支配的地位,女性则身处被统领和被支配的地位,且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权利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