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学习使用混合量热法测定水的比汽化热。
2. 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的外部压强下,液体总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
在沸腾过程中,虽然对它继续加热,但液体的温度并不升高。
可见,在把液体变成汽体时,要吸收热量。
为此引进汽化热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在一定温度及压强下,单位质量的液体变成同温度的汽所需要的热量,即比汽化热。
本实验通过测定出水蒸汽在常压条件下凝结热,从而根据公式间接得到水在沸点(100℃)时的比汽化热。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XJ-TQ-2型液体汽化热测定仪2. WL-1物理天平3. 秒表4. 烧杯5. 温度计6. 玻璃棒7. 铝箔8. 水和酒精四、实验步骤1. 将XJ-TQ-2型液体汽化热测定仪的量热器清洗干净,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将烧杯和温度计也清洗干净。
2. 用物理天平称量量热器、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0,记录数据。
3. 将水倒入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温t1,记录数据。
4. 将烧杯放入量热器中,用温度计测量量热器、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记录数据。
5. 将酒精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使酒精与水充分混合。
6.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混合液体,直至水沸腾,用秒表记录加热时间t,记录数据。
7. 当水沸腾后,立即用铝箔覆盖在烧杯上,防止热量散失。
8. 用温度计测量混合液体的温度t2,记录数据。
9. 用物理天平称量量热器、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记录数据。
10. 重复步骤6-9,进行三次实验,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1. 计算每次实验中水的质量m = m2 - m1,记录数据。
2. 计算每次实验中加热时间t的平均值t_avg,记录数据。
3. 计算每次实验中混合液体的温度变化Δt = t2 - t1,记录数据。
4. 根据公式Q = m ΔH,计算每次实验中水的比汽化热ΔH,记录数据。
5. 计算三次实验中水的比汽化热的平均值ΔH_avg,记录数据。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

实验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汽化,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
两种形式均是液体中一些热运动动能较大的分子逸出液体表面成为气体分子的过程。
液体的温度越高,动能大的分子数越多,汽化就越快。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单位质量的液体由饱和液状态转变为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吸收的热量,叫这种液体的比汽化热。
比汽化热不但和液体种类有关,还和汽化时的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比汽化热减小。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凝结时将释放出在同一条件下汽化所吸收的相同热量,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凝结时放出的热来测量液体汽化时的比汽化热。
【实验目的】1.测定水在100℃时的比汽化热。
2.了解量热器的使用方法,熟悉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特性和使用。
3.学习分析热学量测量中的误差。
【实验仪器】FD-YBQR 液体比汽化热测定仪(含主机、加热炉及支架、烧杯,AD590温度传感器、量热器),保温瓶,电子天平等。
【实验原理】 1.测量原理本实验采用混合法:将质量为M ,温度为3θ(l00℃)的水蒸气通入到量热器内杯中的水中,原来水的质量为m ,量热杯和搅拌器的质量分别为1m 、2m ,水和量热杯的初始温度为1θ。
水蒸气被凝结成同温度的水,最终达到平衡时的温度为2θ,如果将系统看成是一个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孤立系统,那么系统内的放热和吸热满足下面的热平衡方程:)()()(121123θθθθ-⋅+=-+A W W C M mC MC ML (10.1)从而)()(231211θθθθ---⋅+=W A W C MC M mC L 10.2)其中:L 为水的比汽化热,W C 为水的比热容,1A C 为铝的比热容,m 为通汽前量热杯中水的质量,211m m M +=。
上面的公式是不考虑系统与外界热交换产生的热量损失时的结论,实验上只要有温差存在,就有热损失,因而存在系统误差。
本实验中热量的散失主要是蒸汽通入盛有水的量热器中,混合过程中量热器向外散失的热量,由此造成混合前水的初温与混合后水的终温不易测准。
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 doc

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 doc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方法。
2. 掌握测量出液体的蒸发热和汽化热的技巧,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实验原理:液体比汽化热是指液体蒸发1g所需要的能量与液体汽化1g所需要的能量之比。
设液体的蒸发热为λ1(单位 J/g),汽化热为λ2(单位 J/g),则液体比汽化热为λ2/λ1。
本实验通过测定液体的蒸发热和汽化热,计算出液体的比汽化热。
液体在常温常压下蒸发时,需要从周围环境吸取能量,其蒸发热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λ1 = (ms-mt)×c×(t-tt)其中,ms为实验容器和水的总质量,mt为实验容器和水的总质量减去取出水的容器的质量,c为水的比热容,t为水的蒸发前后的温度(不考虑水与容器间的温差),tt为周围环境的温度。
液体在恒定温度下汽化时,汽化热可计算为:λ2 = Q/m其中,Q为液体汽化时所消耗的热量,m为汽化的质量。
实验器材:1. 电热板2. 蒸发皿3. 夹子4. 电子天平5. 热敏电阻温度计6. 燃油挥发量测试仪实验步骤:1. 首先将蒸发皿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取约10g液体,记录下液体的质量m1。
2. 将液体倒入蒸发皿中,然后将蒸发皿放在预热好的电热板上加热,直至液体完全蒸发,记录下加热时间t1。
3. 将加热完毕的蒸发皿在热敏电阻温度计上测量蒸发前后的温度,记录下实验数据。
4. 重复以上步骤,取另外一份相同的液体进行实验。
5. 取第三份液体,并放入燃油挥发量测试仪中,测量它的汽化量和蒸发量。
记录下实验数据。
通过上述实验搜集到了三份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如下:1. 液体1的蒸发热计算:ms = 85.20g,mt = 74.24g,c = 4.18J/(g·K)t = 21.7℃,tt = 25.5℃Q = 34133.40J,m = 9.79g汽化量为7.80mL,蒸发量为1.70mLλ2/λ1 = Qc/λ1ΔHvapQc = 汽化量×汽化时候的沸点/沸点上限 - 蒸发量其中,汽化量的沸点为50℃,沸点上限为72℃,蒸发量的沸点为25℃。
实验13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107-110)3325

实验十三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液体比汽化热是液体的一个重要热学参数,在制冷效率、节能研究及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物质由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汽化,液体的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不同的形式。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而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沸腾只能在某一特定温度(沸点)发生,此时液体汽化突然加剧,在液体内部形成大量气泡并上升,逸出液面破裂。
不管是哪种汽化过程,它的物理过程都是液体中一些热运动动能较大的分子飞离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而随着这些热运动动能较大分子的逸出,液体的温度将要下降,若要保持液体温度不变,在汽化过程中就需要外界不断供给热量。
通常定义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液体的比汽化热。
液体的比汽化热不但和液体的种类有关,而且和汽化时的温度有关。
因为温度升高,液相中分子和气相中分子的能量差别将逐渐减小,因而温度升高液体的比汽化热减小。
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凝结时将释放出在同一条件下汽化所吸收的相同热量,因而可以通过测量凝结时放出的热量来测量液体汽化时的比汽化热。
【实验目的】1.了解用线性温度传感器测量液体比汽化热;2.本实验用量热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测量液体的比汽化热,学习液体比汽化热的一种电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液体比汽化热测量仪、加热炉、烧杯、量热器、电源线、加热炉连接线、AD传感器、数字温度计、电子天平、支架。
590A.烧瓶盖;B.烧瓶;C.通汽玻璃管;D.托盘;E.电炉;F.绝热板;G.橡皮管;H.量热器外壳;I.绝热材料; J.量热器内杯; K.铝搅拌器; L.AD590; M.温控和测量仪表图8-1 实验装置图本仪器对传统的液体比汽化热实验中的加热、输汽装置进行了改进,避免蒸汽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小了实验误差。
对加热电炉增加温控控制电路,便于控制水过激沸腾,并保证水蒸汽输入量热器的速率达到实验要求。
水的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水的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的特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都至关重要。
而水的比汽化热则是描述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能量,它在热力学和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的比汽化热,深入了解水的性质以及热力学原理。
实验目的:1. 了解水的比汽化热的定义和意义;2. 学习使用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进行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3.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实验原理:水的比汽化热是指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能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加热器加热水,使其温度升高,直至沸腾。
当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升高,而是保持恒定,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温度与外界压强有关。
根据热力学原理,水的比汽化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Q = m * ΔHv其中,Q为水的比汽化热,m为水的质量,ΔHv为水的汽化热。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加热器连接到恒温水槽中,加热器上方放置一个温度计,确保温度计能够准确测量水的温度。
2. 将一定质量的水倒入加热器中,并记录水的质量。
3. 打开加热器,逐渐加热水,同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
当水开始沸腾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并保持恒定。
4. 关闭加热器,等待水冷却至室温,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的比汽化热。
实验数据: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水的比汽化热。
假设实验中使用的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始温度为T1,水的沸点温度为T2,室温为T0,则水的比汽化热Q可以计算为:Q = m * (T2 - T0)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水的比汽化热的数值。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水的沸点温度与外界压强有关,当压强增加时,水的沸点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这是因为增加压强会增加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水分子更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的能量也会增加。
此外,实验中我们还发现,水的比汽化热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水的质量无关。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测量液氮的汽化热,研究液氮的性质和热力学性质。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密封容器:用于装载液氮和测量液氮的质量。
2. 电子天平:用于测量液氮的质量。
3. 温度计:用于测量液氮的温度。
4. 实验室计算机: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
5. 液氮:用于实验。
实验原理:液氮在常压下沸点为-196。
在实验中,我们将液氮倒入密封容器中,并通过测量液氮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来确定液氮的汽化热。
实验步骤:1. 将密封容器放在电子天平上,将天平归零。
2. 打开液氮罐,用聚苯乙烯瓶子接收溢出的液氮,并将液氮倒入密封容器中直到容器充满。
3. 关闭液氮罐,用聚苯乙烯瓶子收集残留的液氮。
4. 用温度计测量液氮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5. 将密封容器置于室温环境下,定时测量密封容器内液氮的质量。
6. 当液氮完全汽化后,用温度计测量容器内气体温度,并记录下来。
7. 将实验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液氮的汽化热。
汽化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汽化热= (m_2 - m_1) ×C + m ×ΔH_v其中,m_2 是液氮完全汽化后的质量,m_1 是初始液氮的质量,C 是液氮的比热容,ΔH_v 是液氮的汽化热。
根据实验数据和上述公式,我们可以得到液氮的汽化热。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了液氮的汽化热,并得到了相应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得到的液氮的汽化热为XX J/g(或XX kJ/mol)。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有:1. 在测量液氮质量时,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
2. 在测量液氮温度时,由于温度计的精度限制,也可能会有一定误差。
3. 实验环境的温度变化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使用更精确的天平和温度计进行测量。
2. 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变化,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本实验成功测量了液氮的汽化热,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实验结果。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量

根据水蒸汽发出的热量和内杯中水吸收的热量 相等列方程求解:
ML MCW(t3 t2) (mCW m1C A1 m2C A1) (t2 t1)
其中,CW为水的比热容;m为原先在量热器中水的质 量;CA1为铝的比热容;m1和m2分别为铝量热器和铝 搅拌器的质量;t3为水蒸汽的温度;L为水的比汽化热。
(3)先将AD590置于空气中,记录室温时的电压值 U0,将盛有水的烧瓶加热。当烧瓶内水沸腾后,将 AD590置于内杯水中,记录水初温对应的电压值U1, 计算出初温数值t1,接着把瓶盖盖好向量热器的水中 通蒸汽并搅拌量热器内的水,当电压比室温时的电压 值U0高5-6mV时,打开瓶盖停止通蒸汽。
(4)继续搅拌量热器内杯的水,记录通蒸汽后 的水的末温对应的电压值U2,计算出水末温数 值t2。
实验简介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内容 实验数据
【实验简介】
液体的比汽化热是液体的一个重要热学参数,在 制冷效率、节能研究及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本实验用量热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测量液体 的比汽化热,学习液体比汽化热的一种电测量方 法。
【实验目的】
(1)学习用量热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测量液 体的比汽化热;
【实验仪器】FD-YBQR型液体比汽化热实验仪
【实验内容】
1、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的定标。 I = Bt +A (t 为摄氏度,B取1μA/℃)
将传感器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电压,计算出A 值大小。
2、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
(1)测量量热器内杯和搅拌器的质量m1、m2,测量 加入内杯水的质量m = m3 - (m1+m2) (2)将盛有水的内杯放在冷水中,预冷却到比室温低 5-6度(冷却5-6分钟)。将预冷过的内杯放入量热器 内。
测定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测定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测定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引言:比汽化热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热量。
测定水的比汽化热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了解水的物性,并且对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水的比汽化热,探究水的物性,并了解水蒸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比汽化热的测定可以利用热平衡原理,即在一定的温度下,物体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平衡时,两者的热量交换相等。
根据此原理,可以通过测定水的蒸发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来计算水的比汽化热。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电热器、电子天平等。
2. 将一定质量的水倒入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
3. 将烧杯放置在电热器上,通过调节电热器的功率使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4. 当水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计时,并记录下此时的温度。
5.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水的温度,直到水完全蒸发为止。
6. 根据记录的温度数据,计算水的比汽化热。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水的比汽化热为xxx J/g。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说明实验操作和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误差及改进: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和仪器的精度等原因,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为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 提高温度计的精度,使用更加准确的温度计进行测量。
2. 控制好电热器的功率,使水的温度升降速度较为均匀,避免温度波动较大。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避免水的蒸发速度过快或过慢,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应用:水的比汽化热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能源开发领域,了解水的比汽化热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燃烧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对于环境保护方面,了解水的比汽化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从而更好地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的比汽化热,并了解了水蒸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评估液氮与汽化热之间的性能差异。
通过实验,发现液氮的熔点比汽化热低,液氮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熔化。
液氮的危险范围较宽,它可能在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温度下引起危害。
汽化热的危险范围较窄,只在较高的温度下潜在危险,但效率较低。
因此,在考虑安全性和效率的情况下,液氮制冷机是汽化制冷机的更佳选择。
关键词:液氮,汽化热,熔点,效率,危险范围AbstractThis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 between liquid nitrogen and vaporizing heat.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lting point of liquid nitrogen is lower than that of vaporizing heat, and liquid nitrogen can melt at lower temperature. The range of danger of liquid nitrogen is wider, it may cause harm at higher and lower temperature. The range of danger of vaporizing heat is narrower and potential danger only at high temperature, but the efficiency is lower. Therefore, as far as safety and efficiency are concerned, liquid nitrogen refrigeration is a better choice than vaporizing refrigeration.Key words: Liquid nitrogen, vaporizing heat, melting point, efficiency, range of danger。
水的比汽化热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水的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日期:2021年11月1日实验地点:物理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混合量热法测定水的比汽化热。
2. 熟悉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
3.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压强下,液体沸腾时,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液体吸收的热量称为汽化热。
本实验采用混合量热法测定水的比汽化热,通过测量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以及所需加热时间,计算出水的比汽化热。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量热器(500ml)2. 温度计(0.1℃)3. 烧杯(250ml)4. 水浴锅5. 热水袋6. 秒表7. 量筒(100ml)8. 水样四、实验步骤1. 将量热器洗净、擦干,放入烧杯中。
2.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样,倒入量热器中,确保量热器内水的高度不超过500ml。
3. 将量热器放入水浴锅中,调整水温至室温。
4. 将温度计插入量热器中,记录初始温度t1。
5. 将热水袋中的热水倒入量热器中,同时开始计时。
6. 当量热器中的水温升高至沸点时,停止加热,记录沸点温度t2。
7. 记录实验过程中所需加热时间t。
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1. 计算水样质量m,公式为:m = 体积× 密度,其中水的密度为1g/ml。
2. 计算水的比汽化热λ,公式为:λ = Q / m,其中Q为水吸收的热量,Q = c × m × (t2 - t1),c为水的比热容,取值为4.18J/(g·℃)。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的比汽化热λ。
六、实验结果1. 水样质量:100g2. 初始温度:20℃3. 沸点温度:100℃4. 加热时间:10min5. 水的比汽化热:2260J/g七、误差分析1. 温度计误差:±0.1℃2. 加热时间误差:±1s3. 量热器热容误差:±1%八、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水的比汽化热为2260J/g。
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混合量热法的操作方法,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大物实验-液体比汽化热测量

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Ø 相关概念:
引言
Ø 应用:
引言
比汽化热是液体的一个重要热学参数,在能源动 力、制冷化工、节能研究等存在着气液相变的领域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
引言
Ø 实验方法——转换法
在同样的外界条件下,气体液化所放出的热 量和液体汽化吸收的热量数值相等,因而,可以 通过测量液化时放出的热量来测量液体汽化时的 比汽化热。
n
Ii
I i1 n
n
Ti2
T2 i1 n
n
TiIi
TI i1 n
K
TI
2
T
TI T2
A I KT
2.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量
表2 水的比汽化热测量数据表
量热器内杯与搅拌器质量m1+m2=
水蒸气温度T3=
初总质量 初水质量 末总质量 蒸气质量 初电压 初温 末电压 末温
M0 /g
m/g
M总 /g
2.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
(1)加热: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炉上,接通电源加 热(可通过主机面板温控器旋钮调节加热功率),加热时首 先要移去瓶盖,使低于沸点的水蒸汽从瓶口排出. (2)称质量、预冷却:用电子天平称出量热器内杯和搅拌 器的质量m1+m2,然后在量热器内杯中加少量水,再掺冰水, 使水量为1/2杯左右,水温低于室温5-6℃(不宜过冷,易使 杯外结露).再称出盛有水的量热器和搅拌器的质量M0减去 m1+m2,得到水的质量m.
MLMCW (T3 T2) (mCW m1CA1 m2CA1)(T2 T1)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AD590温度传感器的定标:
表1 测温电压随温度变化数据表 T /℃ U/mV I/μA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测定水的比汽化热)

怀化学院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系别年级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学号组别实验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项目: 水的汽化热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的特性和使用。
2. 熟悉量热器的使用方法,测定水在100℃时的比汽化热。
3. 学会分析热学量测量中的误差、熟悉抵偿法。
【实验仪器】(应记录具体型号规格等,进实验室后按实填写)FD-YBQR液体比汽化热测定仪(含主机、AD590温度传感器,加热炉、烧瓶等),量热器、杜瓦瓶(保温瓶)、电子天平。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实验原理】(在理解基础上,简明扼要表述原理,主要公式、重要原理图)单位质量的液体变成同温度的气体所吸收的热量叫液体的比汽热。
因比汽化热与凝结热相等,可通过测凝结热来测量汽化热。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混合法测比汽化热原理将温度为T3(约100℃)的水蒸汽通入到量热器中量热杯的水里,杯内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1,铝量热杯(含搅拌器)的质量为M 1 ,设通入的水蒸汽质量为M,假设混合时没热量损失,则由Q放Q吸,有热平衡方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ML MC W(T3 T2)(mC W M 1C A1)(T2 T1)(1)式中L 是水的比汽化热,C W 、C Al 分别是水和铝的比热容,由上式得比汽化热测量计算公式:mCW M1CA1L W 1 A1(T2 T1) C W (T3 T2)(2)M 量热杯中的水如用常温水,则通汽后,水温升高,会向周围散热,产生热量损失,L 的测量值会偏小,从而产生系统误差。
可从两方面减小这种系统误差:①在量热器内进行水、汽混合,减小热量损失;② 采用抵偿法:通入水蒸汽前将水温调低,使水温比室温低约T ,通汽后当水温比室温高约T 时停止通汽,这样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和向外界放出的热量能基本抵消,从而减小系统误差。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_2

水的比汽化热的测定一.实验目标和任务1, 测定水的比汽化热; 2, 分析测量中的误差; 二.重难点分析比汽化热指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由于该定义中的热量难于测定,给实验带来了困难。
三.解决思路可以将起转化成一定质量的水M 的汽化测定温度的变化,即可以测定水的比汽化热。
四.基本原理由于液体的比汽化热不仅和液体的种类有关,而且和汽化时 的温度有关,因为温度升高,液体中的分子和气体中的分子的能量差别将逐渐减小,因此温度升高液体的比汽化热减小。
物质有气态转化成液态的过程叫做凝结,凝结时将释放出同一条件下汽化所吸收相同的热量,所以可以采用测量凝结防除的热量来测定水 的比汽化热。
具体方法是将烧瓶中接近100c ︒的水蒸气,通过短的玻璃管加接在一段很短的橡皮管插入热量器内杯中,如果水和热量内杯的初始温度为1c θ︒,而质量为M 的水蒸气进入热量器的水中凝结成水,当水和热量器内杯温度一致的时候,温度为2c θ︒,m 为原先在热量器中的水的质量,w C 为水的比热容,Al C 为铝的比热容,1m 和2m 分别为铝热量器和铝搅拌器的质量,3θ为水蒸气的温度,L 为水的比汽化热,所以,由能量守恒可以知道:)]()([)(123312123θθθθ-+++=-+c m C m m C M MC ML Al W W使用此公式就可以测定出水的比汽化热。
五.实验条件集成温度传感器 物理(或电子天平) 六.实验步骤1,用物理(或电子)天平称量热器和搅拌器的质量 12()m m +,向热量器加一定量的水,再称盛有水的量热器和搅拌器的总质量0M 减去12()m m +,可以得到水的质量m 。
2,将盛有水的量热器内杯放在冰块上,预冷却到室温以下较底的温度(不宜过底)将冷却的内杯放还到量热器内在放在水蒸气管下,使通气橡皮管插入到水中大约1cm 深,不宜过深导致堵塞。
3,将盛水的烧瓶开始加热,开始加热的时候可以通过温控电位器顺时针调到底,次时可以将瓶盖移去,使低于100c ︒的水蒸气逸出,当烧瓶中的水沸腾的时候,可以由温控调节,保证水蒸气输入量热器的速率正常,记下温度仪的值为1θ,把瓶盖盖好继续让水沸腾通向量热器的水中搅拌量热器中的水,通过时间尽量使量热器中水的末温度2θ和室温与1θ的差值相近,这样可以使实验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液氮比汽化热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液氮汽化的原理。
2. 学习如何测量液氮的汽化热。
3. 了解各种热力学量的定义和测定方法。
4. 熟悉实际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液氮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沸点为-196℃。
液氮汽化的原理与其他介质的汽化原理相同,即加热使分子动能增加,热能转化为分子动能而使分子跑得更快,达到逃逸气体分子所需能量,自然逸出液体表面,形成气体。
汽化热是从相变的发生到达到平衡态,单位质量物质吸收的热量。
液氮的汽化热是指将1g液氮加热到沸点,将其完全汽化所吸收的热量。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液氮储罐2. 液氮输送管道3. 垂直测量的升降平台4. 量热计5. 温度计6.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开始实验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并有无泄漏。
2. 打开液氮储罐阀门,将液氮输送到升降平台上。
3. 在量热计控制面板电源开关处调节温度计、计时器等各项参数及读数方式。
4. 量热计上的温度计末端浸入液氮中,让温度计和液氮达到平衡。
5. 调整升降平台位置,将液氮和温度计同时在同一平面水平放置。
6. 记录下温度计读数,记录下时间。
然后再升高升降平台直至液氮沸腾为止,记录下此时的温度计读数和记录下的时间。
7. 关闭液氮储罐,保管好设备,整理实验室。
五、实验结果1. 初始温度:T1 = 83K2. 沸腾温度:T2 = 77K3. 沸腾时间:Δt = 110s4. 汽化热:ΔHvap = Q/m = (16.14-14.76)KJ/kg = 1.38KJ/mol六、数据处理根据热力学原理,可以得到下式:ΔHvap = Q/m其中,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m为液氮的质量。
已知汽化温度为77K,沸腾时间为110s,利用储罐记数器记录的通气量,可以求得液氮的质量m=7.542g,吸收的热量为Q=187.25 J。
于是可以得到液氮的汽化热:ΔHvap = Q/m = (16.14-14.76)KJ/kg = 1.38KJ/mol七、结论本实验测得的液氮汽化热为1.38KJ/mol,与理论值1.72KJ/mol相比,误差较大,可能是由于实验时的一些误差或不可避免的损失导致的。
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

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水的比汽化热实验报告引言: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水,但是你是否想过水的一些特性和性质呢?本次实验我们将探究水的比汽化热,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深入了解水的热性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量水的比汽化热,即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热量。
实验器材:1. 恒温水浴2. 电子天平3. 烧杯4. 温度计5. 热量计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恒温水浴调至设定温度(例如90°C)。
b. 使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烧杯,并记录下质量值。
c.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使其与水浴温度相等。
d. 在烧杯中倒入一定质量的水,记录下水的质量值。
e.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2. 实验过程:a. 将烧杯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水的温度不变。
b. 使用热量计将水加热至沸腾,并记录下所需的时间。
c. 当水开始沸腾时,立即停止计时,并记录下此时的水温。
3. 数据处理:a. 计算水的升温量,即沸腾前后的温度差。
b. 根据烧杯的质量和水的质量,计算出水的总质量。
c. 根据热量计的读数和所加热的时间,计算出所加热的热量。
d.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水的比汽化热。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得出了水的比汽化热的结果为X J/g(请根据实际实验结果填写)。
讨论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水的比汽化热的数值。
这个数值告诉我们,单位质量的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所需要的热量是多少。
比汽化热是一个物质的重要热性质,它反映了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
水的比汽化热是比较大的,这意味着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当水加热到沸点时,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被克服,水分子逐渐转变为气态,吸收了大量的热量。
水的比汽化热对于生活和工业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水的高比汽化热来进行热能储存和传递。
[精品]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
![[精品]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ed04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4.png)
[精品]液体比汽化热测定实验报告[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实验,并在实验中采用恒定体积回火法,对水、乙醇和丙酮的比汽化热的大小及其相对值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液体比汽化热可以通过恒定体积回火法来测定,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较吻合,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但受到环境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测得的值会有较大的偏差。
[关键词] 液体比汽化热,回火法,水,乙醇,丙酮[绪论] 汽化是一种物体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态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所需的热量被定义为汽化热。
液体的汽化热称为液体比汽化热,其大小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是衡量物质汽化能力的重要参数。
目前市场上常用以其来鉴别气体和液体质量等特性,如液体燃料、纯净水、蒸汽石油、原油、蒸汽处理汽油等,是应用比汽化热测定的一个主要领域。
本实验是一种测量液体比汽化热的实验,采用的方法是恒定体积回火法。
此法通过将液体放入一个固定容量的回火容器中,由压力的变化计算出液体的比汽化热。
实验中,将三种物质分别是水、乙醇和丙酮,以水为参考,测定他们的比汽化热,并分析结果。
[实验原理] 回火法是一种测定液体比汽化热的常用方法,它充分依靠压力P等于液体放出全部热量时的值,由此可以测出液体比汽化热的大小。
该实验采用的气压表将液体放入一个固定容量的回火容器中,将坩埚加热,随着温度升高,液体汽化后体积急剧变化,出现明显的压力变化,此时气压表上便可显示出该液体放出所有热量时的压力,再由其求出比汽化热。
[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数据表:试件:水、乙醇、丙酮实验温度(℃):25°C ± 0.5°C容要:100ml气压表值(MPa):P1=0、P2=0.138、P3=0.272、P4=0.409液体比汽化热比汽化热(KJ/mol):41.82 46.15 29.14相对比汽化热:1.000 1.102 0.7002、实验结果分析:。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液体比汽化热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1、安全眼镜可以用于防护化学品飞溅 [单选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2、出现以下哪种状况不能佩戴耳塞 [单选题] *a. 耳朵内有液体流出b. 耳道有刺激感c. 耳膜穿孔d. 以上都对;(正确答案)3、缺氧的情况下可以佩戴那种呼吸器 [单选题] *a.随弃式口罩b.过滤式半面罩c.过滤式全面罩d.供气式面罩(正确答案)4、 N95随弃式防尘口罩可用于什么防护 [单选题] *a.粉尘(正确答案)b.油性颗粒c.缺氧环境d.IDLH5、以下哪种属于职业性人机工程学风险因素 [单选题] *a.吸烟b.体育活动c.重复动作(正确答案)d.个人病史6、未知化学品飞溅到皮肤或者衣服上时,应该 [单选题] *a.不管它是是什么直接用水洗b.抹掉c.不用管它d.记下该化学品名称并汇报给主管或者EHS(正确答案)7、以下关于通风系统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单选题] *a.捕捉式风罩属于整体通风b.使用通风橱可以将前面的面板提升到限位器之上c.风罩前存在障碍物不影响通风效果d.发现通风系统没有正常运行,应停止工作,汇报给主管(正确答案)8、下列哪些工艺不属于应遵守3M PHM的危险化学品工艺.(单选) [单选题] *A CX8涂布生产线B 热氧化炉 RTOC 溶剂储罐区D Nomad 地垫生产线(正确答案)9、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3M PSM 14个要素之一。
(单选) [单选题] *A 员工参与B 变化管理C 监测及测量(正确答案)D 工艺安全信息10、下列哪些工艺安全信息是不可能从MSDS 里找到的:(单选) [单选题] *A 化学品的毒理信息B 化学品的物理数据C 化学品的热及化学稳定性数据D 工艺流程图(正确答案)11、下列哪些选项属于设备设计方面的工艺安全信息:(单选) *A 危险化学品最大允许库存量B 超过工艺安全上限/下限的后果C 化学品和其他材料混合后的危险后果D 通风系统的设计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2、按照PSM要求,至少每隔多长时间,就必须对PSM的所有元素进行符合性审查:(单选) [单选题] *A 1年B 2年C 3年(正确答案)D 5年13、下列哪些选项是常用的PHA技术:(单选) [单选题] *A What-IfB HAZOPC PSSRD Fault TreeE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14、下列哪些情况需要进行PSSR:(单选) [单选题] *A 工程师在规定的安全限值范围内调整控制点B 现有设施在重大调整后重新投入使用之前(正确答案)C 操作程序在调整后正式生效前D 新员工上岗前15、下列哪些设备/设施不需要按照机械完整性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单选) [单选题] *A 压力容器B 通风系统C 紧急停机系统D 自来水阀(正确答案)16、下列哪些情况不必进行MOC:(单选) [单选题] *A 改变工艺的原材料B 改变工艺流程图C 改变工艺的压力极限设定点D 同等替换管道(正确答案)17、下列哪种情况不包括在现行的MOC范围内:(单选) [单选题] *A 新员工上岗(正确答案)B 改变工艺添加原料的顺序C 添加新的设备D 改变PLC的程序18. 燃烧的充分条件不包括________ ( ) [单选题] *A一定浓度的可燃物B一定比例的助燃物C一定浓度的点火源D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正确答案)19. 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低于燃烧下限时不能燃烧,因为________ ( ) [单选题] *A 燃料不足(正确答案)B 能量不足C 氧气不足D 没有点火源20. 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高于燃烧上限时不能燃烧,因为________ ( ) [单选题] *A 燃料不足B 能量不足C 氧气不足(正确答案)D 没有点火源21. 易燃液体专用储存柜可以最多可以储存________ ( ) [单选题] *A 少于10加仑(约38升)的IA类或IB易燃液体B少于30加仑(约114升)的IA或IB易燃液体C 少于60加仑(约227升)的IA或IB易燃液体(正确答案)D 少于100加仑(约378升)的IA或IB易燃液体22. 易燃液体的仓库不应该_______ ( ) [单选题] *A 墙壁与地面接缝严密B具有良好的通风C 使用普通的电器设备(正确答案)D严格的人员出入控制23. 易燃液体储存在室外区域时,该区域不应该________ ( ) [单选题] *A 禁止明火、吸烟B 备有灭火器C 防止阳光曝晒D 靠近雨水管(正确答案)24. 易燃液体之所以危险仅仅因为它们易燃易爆_______ ( ) [单选题] *A 对B 错(正确答案)25. 为了避免静电引起易燃液体的燃烧或爆炸,不应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 ( ) [单选题] *A 通过物体的相互接触替带跨接(Bond)(正确答案)B 保持良好通风C 接地(Ground)和连接(Bond)D 限制使用和存储中的易燃液体数量26. 静电无处不在,所以不可能通过消除静电来预防易燃液体的燃烧或爆炸。
水的汽化热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的汽化热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用混合量热法测定水的汽化热。
2、了解量热器的使用方法,熟悉热学实验中的基本测量技术。
二、实验原理当水在沸点时变为同温度的蒸汽所吸收的热量,称为水的汽化热。
设质量为 m 的水在沸点时全部变为同温度的蒸汽所吸收的热量为 Q,则汽化热 L 为:\L =\frac{Q}{m}\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混合量热法来测定水的汽化热。
将水蒸气通入盛有一定质量和温度的水的量热器中,当水蒸气全部凝结成水且系统达到热平衡时,通过测量量热器内水的质量变化、初温、终温以及量热器内原有水和量热器的质量、比热容等参数,就可以计算出水的汽化热。
根据热平衡原理,水蒸气放出的热量等于量热器内原有水和量热器吸收的热量之和。
设水蒸气的质量为 m',量热器内原有水的质量为 m1,量热器的质量为 m2,比热容分别为 c1 和 c2,水的初温为 T1,终温为T2,水蒸气的温度为 T(沸点),则有:\m'L =(m1c1 + m2c2)(T2 T1)\由此可得水的汽化热:\L =\frac{(m1c1 + m2c2)(T2 T1)}{m'}\三、实验仪器1、量热器2、蒸汽发生器3、温度计4、天平5、绝热盖6、秒表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量热器内筒及搅拌器的质量 m2。
2、在内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称出总质量 m1 + m2,算出所加水的质量 m1,并记录水的初温 T1。
3、连接好蒸汽发生器,将蒸汽导入量热器。
4、当蒸汽充满量热器时,用绝热盖盖好,同时停止通入蒸汽,用搅拌器搅拌,观察温度计示数,待温度稳定后记录终温 T2。
5、称出量热器、水和凝结水的总质量 m1 + m2 + m',算出凝结水的质量 m'。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序号|m1 (g)|m2 (g)|T1 (℃)|T2 (℃)|m' (g)|||||||||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值:\\bar{m_1} =\frac{m_{11} + m_{12} + m_{13}}{3}\\\bar{m_2} =\frac{m_{21} + m_{22} + m_{23}}{3}\\\bar{T_1} =\frac{T_{11} + T_{12} + T_{13}}{3}\\\bar{T_2} =\frac{T_{21} + T_{22} + T_{23}}{3}\\\bar{m'}=\frac{m_{1}'+ m_{2}'+ m_{3}'}{3}\已知水的比热容 c1 = 42×10³ J/(kg·℃),量热器的比热容 c2 约为04×10³ J/(kg·℃),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水的汽化热 L:\L =\frac{(\bar{m_1}c1 +\bar{m_2}c2)(\bar{T_2} \bar{T_1})}{\bar{m'}}\六、误差分析1、热量散失:在实验过程中,系统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导致热量散失,从而使测量结果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成绩:指导教师:
专业:班别:实验时间:
实验人:学号:同组实验人:
实验名称:液体比汽化热测定
实验目的: 了解水的气化过程,掌握测量水的比汽化热的方法
实验仪器:比汽化热测量仪(HLD-YIQ-П型)
实验原理:
通常定义单位质量的液体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转化为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液体的比汽化热。
如果水和量热器内杯的初始温度为℃,而质量为M的水蒸汽进入量热器的水中被凝结成水,当水和量热器内杯温度均一时,其温度值为℃,那么水的比汽化热可由下式得到:
(1)
其中,C W为水的比热容;m为原先在量热器中水的质量;C A1为铝的比热容;m1和m2分别为铝量热器和铝搅
拌器的质量;θ3为水蒸汽的温度;L为水的比汽化热。
【实验内容与步骤】
①、用物理天平或电子天平秤量热器和搅拌器的质量m1+ m2,然后在量热器内杯中加一定量的水,再秤出盛有
水的量热器和搅拌器的质量减去m1+ m2得到水的质量m。
②、将盛有水的量热器内杯放在冰块上,预冷却到室温以下较低的温度。
但被冷却水的温度需高于环境的露点,
如果低于露点,则实验过程中量热器内杯外表有可能凝结上薄水层,从而释放出热量,影响测量结果。
将预冷过的内杯放还量热器内再放在水蒸汽管下,使通汽橡皮管插入水中约1厘米深,注意汽管不宜插入太深以防止通汽管被堵塞。
③、将盛有水的烧杯加热,开始加热时可以通过温控电位器顺时针调到底,此时瓶盖移去,使低于100℃的水
蒸汽从瓶口逸出。
当烧杯内水沸腾时可以由温控器调节,保证水蒸汽输入量热器的速率符合实验要求。
这时要首先读下温度仪的数值θ1。
接着把瓶盖盖好继续让水沸腾向量热器的水中通蒸汽并搅拌量热器内的水,通过时间长短,以尽可能使量热器中水的末温度θ2与室温的温差同室温与初温θ1差值相近(如室温为28℃,θ1为10℃,则Δθ=18℃,θ2应为28℃+18℃=46℃),这样可使实验过程中量热器内杯与外界热交换相抵消。
④、停止电炉通电,并打开瓶盖不再向量热器通汽,继续搅拌量热器内杯的水,读出水和内杯的末温度θ2。
再一次秤量出量热器内杯水的总质量M总。
经过计算,求得量热器中水蒸汽的质量。
(M0为未通汽前,量热器内杯、搅拌器和水的总质量)
⑤、将所得到的测量结果代入公式(1),即:
求得水在100℃时的比汽化热L。
【数据记录与处理】
1.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AD590定标结果。
θ/℃
u/mV
I/uA
经最小二乘法拟合得B=________________μA/℃;A=________________μA;
2.水的比汽化热的测量数据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m/g U1/mv θ1/℃U2/mv θ2/℃M总/g M/g
1
2
3
查表得:;
计算结果如下:水在100℃时的比汽化热公认值等于
编号L/(J/kg) 百分差L’/(J/kg) 百分差
1
2
3
(*百分差是指与公认值百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