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一样

合集下载

关于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

关于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

关于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请看正在执行的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物的防雷分级1 一级防雷的建筑物1.1 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

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1.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1.3 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2 二级防雷的建筑物2.1 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

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2.2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2.3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10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2.4 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 三级防雷的建筑物3.1 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3.2 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50m的建筑物。

3.3 高度为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其高度可为20m及以上。

3.4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在确定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防雷检测等级

防雷检测等级

防雷检测等级摘要:1.防雷检测等级的定义与重要性2.防雷检测等级的分类3.各类防雷检测的方法与技术4.防雷检测等级的应用场景5.防雷检测等级的发展趋势正文:防雷检测等级是指建筑物、设备等在防雷设施保护下,所能承受的雷电冲击能力。

防雷检测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一级防雷检测、二级防雷检测和三级防雷检测。

防雷检测等级的划分主要根据防雷设施的设计、施工、检测和维护等因素来确定。

一级防雷检测主要针对重要场所,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政府机关、大型体育场馆等。

这类场所的防雷设施需要具备较高的防护能力,确保雷电冲击对建筑物、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

一级防雷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防雷设施的勘察与设计、防雷设施的施工监理、防雷设施的检测与维护等。

二级防雷检测主要针对一般场所,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政府机关、中型体育场馆等。

这类场所的防雷设施防护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二级防雷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防雷设施的勘察与设计、防雷设施的施工监理、防雷设施的检测与维护等。

三级防雷检测主要针对防雷设施较为简单的场所,如一般民用建筑、普通工业厂房等。

这类场所的防雷设施防护能力要求相对较低。

三级防雷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防雷设施的施工监理、防雷设施的检测与维护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防雷安全的重视,防雷检测等级及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未来,防雷检测将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提高防雷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新型防雷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为防雷检测等级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总之,防雷检测等级是衡量防雷设施防护能力的重要标准。

各类防雷检测的方法和技术不断发展,为防雷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光伏车棚防雷接地要求标准

光伏车棚防雷接地要求标准

光伏车棚作为结合光伏发电与建筑的一种创新形式,其防雷接地要求标准尤为重要。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光伏车棚的防雷接地要求如下:1. 设计依据:光伏车棚的防雷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等。

2. 防雷等级:根据车棚所在地区的雷电活动强度、车棚的高度、面积等因素,确定防雷等级。

一般来说,光伏车棚的防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具体等级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 接地系统:光伏车棚应采用联合接地系统,即将光伏组件、逆变器、配电设备等接地设施与车棚结构接地系统相连。

联合接地系统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冲击对设备的影响,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4. 接地电阻:光伏车棚的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越小,防雷效果越好。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规定,不同防雷等级的接地电阻要求如下:- 一级防雷:接地电阻≤10Ω- 二级防雷:接地电阻≤20Ω- 三级防雷:接地电阻≤30Ω5. 防雷组件:光伏车棚的防雷组件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线、防雷器等。

避雷针应根据车棚的高度和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形式和规格;避雷线应连接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引导雷电电流迅速流入接地系统;防雷器应安装在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的输入、输出端,用于限制雷电冲击电流。

6. 防雷防护措施:除了接地系统外,光伏车棚还应采取其他防雷防护措施,如隔离、限压、滤波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冲击对光伏系统的影响,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 检测与维护:光伏车棚防雷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测内容包括接地电阻、接地线连接状态、防雷组件等工作状态。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最新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最新三级防雷包括哪三级

第一级防雷保护:当建筑物本身装有避雷系统(如安装有避雷针、引下线、地网、外部屏蔽时),根据IEC、VDE相关理论,在其建筑物内部的380/230V 低压配电电路处,需要采用防雷器(箱)来建立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等电位连接,可以避免雷电发生时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伤亡的危害;在此我们选用大放电电流100KA以上的防雷箱,安装于大楼总配电机房内。

第二防雷保护:根据国际IEC61312和国内相关规范要求,应在各楼层电源总开关处和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第三级防雷保护:机房供电电源UPS控制开关处,配置相应的防雷器作为保护。

电源防雷三级保护方案雷电传播途径雷电过压对大楼内部电子设备的损害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而直放入地,导致地网地电位上升,高电压由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2)电流经引下线入地时,在引下线周围产生磁场,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电压.3)大楼或机房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在大楼外受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入侵电子设备.按照国家规范,本方案按第三类防雷设施进行设计1、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措施1)电源第一级防雷保护:选用我司LGA1003J(标称放电电流100KA,最大通流容量10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防雷箱安装在总配电箱处。

2)电源第二级防过压保护:选用我司LGA40/4(标称放电电流40KA,最大通流容量60KA,8/20波形,响应时间≤25ns)过压器组合模块,或LGA403J防雷箱,分别安装机房所在楼层分配电箱处,3)第三级为防雷防过压组合保护:选用LGA101Z电源防雷插座,在通讯与网络机房的的重要设备和普通设备(如服务器,路由器、集线器、工作站等等)都可分别使用插座式防雷设备进行三级分流限压精细保护。

2、信号系统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从室外进入机房的ADSL通信线路,大都暴露户外,而且走线较长,最容易遭受雷电感应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从而通过线路损害连接设备及其后接设备.为此,我们在通讯设备连接线的端口前加装LGX-RJN5-1网络信号防雷器来对设备进行保护.3、等电位连接措施在网络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沿着地面上布置40×4紫铜排,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并采用等电位连接线4-10mm2铜芯线及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将配电箱金属外壳、电源地、避雷器地、机柜外壳、服务器外壳、UPS外壳、金属屏蔽线槽、门窗等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设备的外壳),以及对防静电地板下的隔离架进行多点等电位接地就进至汇流排.同时将人工地及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好,用f14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排与之连接起来.为有效阻止地电位反击给设备带来冲击,需在等电位母排与大楼主钢筋间采用地电位反击器.4、接地措施不论是防直击雷还是感应雷,不论是采用避雷针还是采用专用防雷器,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因此接地技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学校的实际地形,我们在靠近机房的大楼旁做一套人工接地体,具体如下:1)接地装置的选择:接地体采用2.5m或1.5M长LGD01B的铜包钢,接地带采用16平方或25平方的铜线.接地干线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2)接地装置的施工:接地体间间距=3m,接地体顶端埋深>0.5m,接地体距建筑物间距>3m.接地体与接地带要可靠焊接,并作防腐处理.计算机网络机房防雷一、防雷的原因每年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给政府、银行、企业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工作上的不便,然而对于雷雨多发地区,更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防雷级别化分

防雷级别化分

随着铁路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不断深入、系统规模不断扩大,计算机机房“雷害”事故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逐渐取代以前落后的通信设备的过程中,其本身的防雷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管内地区的计算机机房在雷雨季节以往经常发生“雷害”设备故障,致使网络应用系统运行中断,严重干扰了行车安全,直接影响了公司的铁路运输生产效益。

造成计算机网络设备“雷害”故障频发的原因是,系统采用的大量联网微电子设备,有的没有按照国家、国际防雷标准进行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实施综合的防雷保护。

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计算机网络机房都处在广东的传统强雷击区,据建设部《建筑气象参数标准》中全国主要城镇雷暴日数文章中提供的数据表明,广州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数为87.6日,属高雷暴地区。

根据现场地形分析: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各计算机网络机房都分布在野外铁路沿线上,且建筑物的四周较为空旷,在计算机机房前面是延伸的钢轨,所处理环境非常恶劣。

根据最近铁道部对铁路沿线通信设备的防雷要求,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计算机机房都要进行综合的保护。

本着可靠安全及节省节约的原则,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计算机机房可按机房的重要程度、规模大小分为三类(即大型机房、中型机房和小型机房)。

针对这三类机房做出最有效、最经济、最适当的防雷解决方案对其进行完善综合防雷保护。

1 综合防雷的理论依据1.1 防雷区域的划分按照IEC61312-1介绍,应将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Z),以确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LEMP(雷闪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防护对策。

1.1.1防直击雷区LPZOA本区内的各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因此各物体都可能导走大部雷电流。

本区内的电磁场没有衰减。

1.1.2 防间接雷区:LPZOB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A 区减少,但本区内电磁场没有衰减。

1.1.3 防LEMP冲击区LPZ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本区内的电磁场已经衰减,衰减程度取决于屏蔽措施。

SPD浪涌保护器的分级

SPD浪涌保护器的分级

SPD浪涌保护器的分级分级防护由于雷击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需要通过分级泄放的方法,将雷击能量逐步泄放到大地。

第一级防雷器可以对于直接雷击电流进行泄放,或者当电源传输线路遭受直接雷击时传导的巨大能量进行泄放,对于有可能发生直接雷击的地方,必须进行CLASS—I的防雷。

第二级防雷器是针对前级防雷器的残余电压以及区内感应雷击的防护设备,对于前级发生较大雷击能量吸收时,仍有一部分对设备或第三级防雷器而言是相当巨大的能量会传导过来,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吸收。

同时,经过第一级防雷器的传输线路也会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LEMP,当线路足够长感应雷的能量就变得足够大,需要第二级防雷器进一步对雷击能量实施泄放。

第三级防雷器是对LEMP和通过第二级防雷器的残余雷击能量进行保护。

1、第一级保护目的是防止浪涌电压直接从LPZ0区传导进入LPZ1区,将数万至数十万伏的浪涌电压限制到2500—3000V。

入户电力变压器低压侧安装的电源防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时应为三相电压开关型电源防雷器,其雷电通流量不应低于60KA。

该级电源防雷器应是连接在用户供电系统入口进线各相和大地之间的大容量电源防雷器。

一般要求该级电源防雷器具备每相100KA以上的最大冲击容量,要求的限制电压小于1500V,称之为CLASS I级电源防雷器。

这些电磁防雷器是专为承受雷电和感应雷击的大电流以及吸引高能量浪涌而设计的,可将大量的浪涌电流分流到大地。

它们仅提供限制电压(冲击电流流过电源防雷器时,线路上出现的最大电压称为限制电压)为中等级别的保护,因为CLASS I级保护器主要是对大浪涌电流进行吸收,仅靠它们是不能完全保护供电系统内部的敏感用电设备的。

第一级电源防雷器可防范10/350μs、100KA的雷电波,达到IEC规定的最高防护标准。

其技术参考为:雷电通流量大于或等于100KA (10/350μs);残压值不大于2.5KV;响应时间小于或等于100ns。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一样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一样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一样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建筑物的安全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防雷知识必不可缺。

那么你知道防雷分哪几个等级吗,不同的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与设计要求有哪些吗?一、防雷等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电气设备防雷等级

电气设备防雷等级

电气设备防雷等级依据JGJ16-20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级:一级防雷建筑:特殊重要的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等。

二级防雷建筑:大型建筑、19层以上住宅楼、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等。

三级防雷建筑:20m以上的民用建筑、雷电活跃地区15m以上的建筑等。

防雷可分为:防直击雷、防侧击雷、防雷电波侵入等。

一.防直击雷从建筑物顶部直接击中建筑物的雷称为直击雷。

建筑物的防直击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三个部分组成。

1.接闪器(受雷装置、引雷装置)作用:将雷云放电诱导过来。

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在建筑物的四周边缘、顶部等布置避雷带、避雷网。

材质:镀锌圆钢≥Φ8mm、或镀锌扁钢≥48mm2。

全部屋面暴露的金属物体外壳均应与避雷网连成一体。

2.引下线作用:为接闪器承受的大电流供应良好的接地通路。

在建筑物四周及部分中间的柱子内布置引下线。

材质:柱内两根≥Φ16主钢筋、或≥Φ8镀锌圆钢明敷设。

3.接地装置作用:将从引下线来的大电流快速散入到大地。

4.接地电阻(冲击接地电阻)一、二级防雷建筑<10Ω;三级防雷建筑<30Ω。

5.消雷装置当雷电场达到肯定程度时,触发消雷装置,放出正电荷,将雷电流先导入大地,使雷云中和,雷电场减弱,从而削减雷击。

二.防侧击雷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需要设计防侧击雷。

做法:30m以上每隔三层设水平均压环,可利用建筑物圈梁内两根主钢筋构成环网。

30m以上的全部外墙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三.防雷电波侵入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埋地线路进入建筑物,损坏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类、电子类设备。

实行措施:1.室外进户线采纳埋地电缆,入户后电缆金属外壳接地。

2.装设电涌爱护器。

电梯防雷等级

电梯防雷等级

电梯防雷等级
防雷等级一般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防雷建筑物为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这类建筑的防雷措施要求十分严格,应安装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外部防雷装置。

其防雷装置需每年检测一次。

二级防雷建筑物是重要或较重要的建筑物,如省(市)级办公建筑物、大型商业建筑物、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娱乐中心、影剧院、宾馆、医院等,其防雷措施较一级防雷建筑物有所放宽,雷击后果也比较严重。

外部防雷装置宜每年检测一次,每三年应不少于一次检测全部防雷装置。

三级防雷建筑物是普通的建筑物,雷击后果影响较小,这类建筑物在考虑了其它因素后没有装设防雷装置时,一旦发生雷击事故,其后果一般也较小。

在多雷地区或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大于30d/a的地区,高度在12m以上的建筑物,也应考虑防雷措施。

电梯一般安装在高层建筑中,根据雷击风险评估,可达到二类防雷建筑等级,其雷击电流参数一般为150KA。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在设计和安装电梯时,应采取多种防雷措施,如做好电梯位置的设计、安装避雷装置、使用电源避雷器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防雷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同时,为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类防雷设计要求

三类防雷设计要求

三类防雷设计要求一、基本概念防雷设计是指为了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电侵害,采取一系列防雷措施的工程设计。

防雷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防雷保护等级、防雷接地系统和防雷装置。

二、防雷保护等级要求防雷保护等级是根据建筑物或设备所处的区域、高度和使用性质确定的,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或设备对雷电侵害的防护要求不同。

1. 一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一级防雷保护等级适用于对人身安全要求极高的建筑物或设备,如医院、火车站等。

在一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下,建筑物或设备需要采取多重防护措施,包括建立多个接地系统、安装避雷针等。

2. 二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二级防雷保护等级适用于对人身安全要求较高的建筑物或设备,如学校、商场等。

在二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下,建筑物或设备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包括建立接地系统、安装避雷针等。

3. 三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三级防雷保护等级适用于对人身安全要求一般的建筑物或设备,如住宅、办公楼等。

在三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下,建筑物或设备需要采取基本的防护措施,包括建立接地系统、安装避雷针等。

4. 四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四级防雷保护等级适用于对人身安全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或设备,如工厂、仓库等。

在四级防雷保护等级要求下,建筑物或设备需要采取简单的防护措施,包括建立接地系统等。

三、防雷接地系统要求防雷接地系统是指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面有效连接的系统。

防雷接地系统要求主要包括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和接地导体。

1. 接地装置要求接地装置是防雷接地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由接地体和接地引下线组成。

接地体需要埋设在地下,形状可以是棒状、板状、网状等,材料可以是铜、铝等导电材料。

接地引下线需要与接地体连接,并与建筑物或设备连接。

2. 接地电阻要求接地电阻是指接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电阻。

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防雷接地系统的效果。

通常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地将雷电流引入地下。

3. 接地导体要求接地导体是指将接地装置与建筑物或设备连接的导体。

建筑防雷分级

建筑防雷分级

建筑防雷分级建筑防雷有三级。

一、国家相关规范对住所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42000 年版以下简称国标对相关住所建筑防雷分类以下:第 2.0.3 条遇以下状况之一时,应区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八.估计雷击次数大于次 /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余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 估计雷击次数大于次 /a 的住所、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条遇以下状况之一时,应区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二、估计雷击次数大于次 /a ,且小于或等于次 /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余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估计雷击次数大于次 /a ,且小于或等于次 /a 的住所、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以上条则均已载入《工程建设标准强迫性条则》房子建筑部分,一定严格履行。

二、行业标准相关规范对住所建筑物防雷的分类建设部介绍性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以下简称部标对相关住所建筑防雷分类以下:一级防雷的建筑物高度超出 100m的建筑物。

二级防雷的建筑物19 层及以上的住所建筑和高度超出50m的其余民用建筑物。

三级防雷的建筑物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时见附录,或经过检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沿高度超出20m的建筑物。

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域或雷害事故许多地域的较重要建筑物。

12.2.4 在确立建筑物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屡次地域或强雷区可适合提升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三、住所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方法经过以上相关规范的介绍,我们能够看出,国标与部标对住所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区分是不一样的,国标是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估计雷击次数等,来确立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住所不存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般可分为第二类防雷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部标主假如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建筑物的高度等,来确立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但在三级防雷的建筑物中,如条,需按估计雷击次数,经过计算确立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民用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方法及采取的雷击防护措施。

民用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方法及采取的雷击防护措施。

民用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方法及采取的雷击防护措施。

民用建筑的防雷等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合理的防雷等级和有效的雷击防护措施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民用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方法及采取的雷击防护措施。

一、民用建筑防雷等级的确定方法1.建筑物重要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将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防雷等级。

一般来说,住宅、办公楼等普通民用建筑属于三级防雷等级。

2.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的高度也是影响防雷等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建筑物高度越高,雷击风险越大,防雷等级相应提高。

3.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也会影响民用建筑的防雷等级。

例如,多雷地区、高海拔地区等,防雷等级应相应提高。

4.防雷设计标准:根据我国相关防雷设计规范,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防雷等级。

二、民用建筑采取的雷击防护措施1.避雷针:避雷针是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防雷设施,通过引导雷电放电,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

避雷针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避雷带:避雷带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面、屋脊等部位,与避雷针配合使用,提高防雷效果。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避雷针、避雷带等引导的雷电引入地下,分散电流,降低雷电对建筑物的危害。

4.防雷引下线:防雷引下线连接避雷针和接地装置,确保雷电顺利引入地下。

5.防雷绝缘子:在易受雷击的部位安装防雷绝缘子,降低雷击造成的损害。

6.防雷间距:合理设置建筑物之间的防雷间距,避免相邻建筑物间雷击的相互影响。

7.防雷涂料:在建筑物外表面涂覆防雷涂料,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性能。

8.防雷监测与预警系统:安装防雷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测雷击情况,提前预警,降低雷击风险。

总之,民用建筑的防雷等级和雷击防护措施至关重要。

弱电防雷等级

弱电防雷等级

弱电防雷等级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弱电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弱电系统中的设备和线路对雷击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此,为了保护弱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防雷措施。

而弱电防雷等级则是评估和确定弱电系统防雷能力的重要指标。

弱电防雷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GB/T 17626.5-2008》中的相关规定确定的。

根据该标准,弱电防雷等级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等级的弱电系统所需的防雷措施和防护设备也不同。

一级弱电防雷等级适用于对雷电过电压要求非常高的弱电系统,如航空航天、军事指挥和控制等系统。

这些系统对雷击的容忍度很低,因此需要采取非常严格的防雷措施。

一级防雷设施包括雷电监测系统、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二级弱电防雷等级适用于对雷电过电压要求较高的弱电系统,如通信、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系统。

这些系统对雷击的容忍度较低,因此需要采取较为严格的防雷措施。

二级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器等。

三级弱电防雷等级适用于对雷电过电压要求一般的弱电系统,如建筑智能化、楼宇自控等系统。

这些系统对雷击的容忍度一般,因此需要采取一般的防雷措施。

三级防雷设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

四级弱电防雷等级适用于对雷电过电压要求较低的弱电系统,如安防监控、门禁系统等系统。

这些系统对雷击的容忍度较高,因此需要采取相对较低的防雷措施。

四级防雷设施包括避雷带、避雷器等。

为了确定弱电系统的防雷等级,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评估弱电系统的防雷等级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弱电系统的使用环境、系统的重要性、系统的容忍度、系统的防护设备等。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该系统的防雷等级,并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在实际的防雷工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弱电防雷等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防雷设施和防护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弱电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确保其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防雷等级是如何划分?

防雷等级是如何划分?

Hale Waihona Puke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12.2.2.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12.2.2.3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100m的其他民用建筑物。
12.2.2.4省级及以上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12.2.3三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3.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见附录D.2),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的航空港、通讯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国际港口客运站等。
12.2.1.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12.2.1.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12.2.2二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2.1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体育、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关于建筑物的等级划分:
请看正在执行的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物的防雷分级
12.2.1一级防雷的建筑物
12.2.1.1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档案馆、大型博展建筑;特大型、大型铁路旅客站;国际性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同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同

你知道防雷分哪几个等级吗,不同的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与设计要求有哪些吗?一、防雷等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 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建(构)筑物的等级分类,应符合以下要求:1.一级防雷的的建筑物1.具有特备重要的用途的建筑物:如国家级的会堂,办公、科研、教学建筑,档案馆,大型博物馆,特大型和大型的铁路旅客站,国际性航空港,通信枢纽,国宾馆,大型旅游建筑,电视塔等。

2.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和构筑物。

3.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

4.凡建筑物中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2.二级防雷的的建筑物1.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物,如部省级办公楼,省级会堂,博展、交通、通讯、广播等建筑,以及大型商店、影剧院等。

2.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3.十九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他民用建筑。

4.省级及以上的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5.存放和制造易燃、易爆物质的房屋。

3.三级防雷建筑物1.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次时,或通过调查确认要防雷的建筑物。

2.在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

3.高度15m及以上的构筑物,在雷电活动较弱区(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15d)其高度可以为20m以上)4.历史上雷害事故严重地区或雷害事故较多地区的较重要建筑物。

在确定建筑的防雷分级时,除按上述规定外,在雷电活动频繁地区或强雷区可适当提高建筑物的防雷等级。

一类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1.防止直击雷的保护措施1.一般采取用独立避雷针或避雷线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2.避雷线距离屋顶和各种突出屋面物体的距离不得小于3m。

同时还应满足下式的规定:距离S≥0.08R+0.05(h+l)式中R——避雷线的冲击接地电阻(Ω)h——避雷线立杆的高度(m)l——避雷线水平长度(m)3.避雷针的地上部分距建筑物和各种金属物(管道、电缆、构架等)的距离不得小于3m。

避雷针接地装置地下金属管道、电缆以及与其有联系的其他金属物体的距离均不得小于3m。

2.当建筑物太高或由于建筑艺术造型的要求,很难装置与建筑物隔开的独立避雷针或监控避雷线保护时:1.允许将避雷针直接装在建筑物上,或利用金属屋顶作为接闪器。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

建筑物防雷等级区分综合方案建筑物的防雷等级是指建筑物所需的防雷保护措施的等级划分。

根据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1,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每一类建筑物又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高度、周围环境等因素,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不同等级的建筑物应采取相应的防雷保护措施,以降低雷电灾害的风险。

地凯科技介绍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和方法,以及不同等级的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的要求。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物的重要性。

建筑物的重要性是指建筑物的功能、用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重要性越高,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严格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国家重要机关、军事设施、公共安全设施、文化遗产、科研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电力枢纽、石油化工、核设施等,都属于重要性较高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是指建筑物内的人员密度、活动性质、易燃易爆性等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越复杂,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全面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商业场所、住宅场所、仓储场所等,都属于使用性质较复杂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是指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周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其防雷等级也越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

例如,位于雷暴频繁的地区、高海拔的地区、开阔的地区、孤立的地区、周围有高大建筑物或金属结构的地区等,都属于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的建筑物,应划分为一类或二类建筑物。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

建筑物发生雷电事故的后果是指建筑物本身或者内部设备、人员、物资等受到雷电灾害的损失程度。

二级和三级等保差异

二级和三级等保差异

管理大概80,外网大概40,服务器数外网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基本的终端数量:内网大概80,外网大概40,服务器数量:11网络现况:电信宽带30MB(互联网),电信专网4MB(一门诊)、10MB(城北门诊),医保电信ADSL,电子远程药品监空系统移动光缆(带宽不详)现有应用系统:HIS、LIS、PACS 、EMR、物资资产财务、CA认证、医保数据备份:没有现有网络安全产品:防火墙1台(网神)在互联网出口处;服务器及内网终端安装Mcafee杀毒软件终端安全管理产品:没有分支机构远程连接:有2个分门诊,使用Radmin 、飞秋、远程桌面等局域网内部远程工具终端使用操作系统:WinXP、win8、win sever 2003、win sever 2008操作系统补丁更新:服务器与内网终端没有更新过终端杀毒软件:服务器、内网终端安装华军软件及功能:1)外网防火墙(对外网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基本的入侵防护的,可考虑原有网神防火墙利旧,需确认原有网神防火墙是否满足需求)2)内网防火墙(对内部网络边界进行访问控制,基本的入侵防护等)3)终端企业版杀毒软件(服务器及终端主机的防病毒统一管理、可进行终端个体的漏洞扫描及补丁更新)4)终端安全产品(对终端的信息安全进行防护,后期可根据需求增加和调整功能模块) 5)上网行为管理设备(对外网终端的上网行为进行监测,必要时进行管控)后期三级等保可考虑增加设备:1)入侵防御设备(IPS):网络边界处2)防病毒网关(多功能安全网关):网络边界处3)入侵检测设备(IDS):内网核心交换机处4)堡垒主机(运维网关、安全管理平台):核心交换机处5)网闸(信息交换与隔离系统):内外网边界处6)数据库审计(综合审计类产品):新:服务器与内网终端没有更新处5)网闸(信息交换系统运维管理。

二IEEE防雷理论

二IEEE防雷理论

三.防雷设计
三级防雷器安装位置
练习:
1.设备间防雷设计依据哪些标准? 2.简述设备间三级防雷理论?
பைடு நூலகம்习答案:
1.答:依据GB50057-94的第六章第6.3.4条、第6.4.5条、第 6.4.7条及图6.4.5-1及GA371-2001中的有关规定,对计算机网 络中心设备间电源系统采用三级防雷设计。 2.答:第一、二级电源防雷:防止从室外窜入的雷电过电压、防 止开关操作过电压、感应过电压、反射波效应过电压、一般在设 备间总配电处,选用电源防雷器分别在L-N、N-PE间进行保护, 可最大限度的确保被保护对象不因雷击而损坏,更大限度的保护 设备安全。 第三级电源防雷:防止开关操作过电压、感应过电压。主要考虑 到设备间的重要设备多,必须在其前端安装电源防雷器。
网络综合布线
防雷器的安装
学习目标
1. 防雷原理 2.IEEE防雷理论
3.设备间三级防雷
重难点
1.IEEE防雷新概念 2.设备间三级防雷
一.防雷基本原理
一、防雷基本原理 所谓雷击防护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雷电流 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大地,防止其进入被保护的电子 设备,防雷的原理其实就是疏导而不是堵和消。
二.IEEE防雷理论
2、根据IEEE的最新防雷理论对于感应雷击的防护已 经同直接雷击同等重要。感应雷的防护就是在保护 设备前端并联一个参数匹配的防雷器。在雷电冲击 电流下,防雷器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地网形成通路, 使雷电流在到达设备之前就通过防雷器和地网泄入 地。当雷电流脉冲泄完后,防雷器自动恢复为正常 高阻状态,被保护设备继续工作。 3、直击雷防护已经是一个很早就被重视的问题。现 在的直击雷防护基本采用有效的避雷针、避雷带或 避雷网作为接雷器,通过引线使直击雷能量泄入地 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级、二级、三级防雷有什么不一样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建筑物的安全都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防雷知识必不可缺。

那么你知道防雷分哪几个等级吗,不同的建筑物的防雷等级与设计要求有哪些吗?
一、防雷等级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人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坡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
物及其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
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
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
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
的高耸建筑物。

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一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a.应在屋顶上装设避雷针,或者在屋角、屋脊、女儿墙和屋檐装设避雷带,并在屋面上装
不大于10m×10m的金属网格。

b.优先利用主筋作引下线,应利用建筑外廓各外角上的柱筋。

如专设引下线应不少于2根。

引下线间距不大于18m。

c.进入建筑物的电气线路及金属管道宜采用全线埋地引入,并在入口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金属管道与接地装置相连。

d.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e.每三层应利用混凝土圈梁的钢筋或散设在建筑物外墙内的扁钢作均压环,并与各种竖向
金属管道及引下线相连。

f.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时,其30m及以上的部分,应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
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相连。

2.二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与一级a.b.c.d同,只是屋面金属网格不大于15m×15m。

3.三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
与一级a.b.c.d同,只是屋面金属网格不大于20m×2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