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755b9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3.png)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加工已经成为了现代喷气机、汽车、船舶和各种机械设备的关键部分。
其中,轴类零件是机械装备
中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它们扮演着承载力和传递动力的重要角色。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材料的选取、机器加工工序(如车削、
铣削、磨削等)、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几个方面。
首先是材料的选取。
轴类零件要求硬度高、韧性好、耐磨性强、
密度均匀以及尺寸精准。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常用的材料主要有高速钢、合金钢、碳钢等。
其次是机器加工工序。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序一般包括车削、铣削、钻孔、切削和磨削等多个工序。
其中,车削是最常见的一种加工方法。
它可以使轴类零件的直径和长度精确到0.01毫米,同时能够加工出各
种曲面和螺纹。
其次是热处理。
对于硬度要求高的轴类零件来说,热处理是必不
可少的一种工艺。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有淬硬和回火两种。
淬硬可
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材料的韧性;回火可以使材料兼
顾强度和韧性,同时提高其耐磨性。
最后是表面处理。
轴类零件的表面处理可以保护其表面不受侵蚀、提高其抗疲劳性能、提高其耐磨性等。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电镀、
喷涂、热喷涂等。
总之,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生产中需要不断地追求提高效率和质量。
为了在加工轴类零件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在加工前充分了解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机床设备以及合理控制加工参数等。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cd8f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7.png)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一、引言轴类零件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一种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是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轴类零件的特点1.复杂形状:轴类零件通常具有复杂的外形和内部结构,需要通过精密加工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2.高精度要求:由于轴类零件在机械设备中承受着重要载荷和转动运动,因此对其精度要求较高。
3.材料选择广泛: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轴类零件可以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制造。
三、轴类零件加工过程1.材料准备: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切割、锻造等预处理。
2.车削加工:通过车床等设备进行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等操作,以使得轴类零件的外形和尺寸达到要求。
3.磨削加工:通过磨床等设备进行精密磨削,提高轴类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4.焊接加工:对于需要组装的轴类零件,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连接和固定。
5.表面处理:对于需要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情况,可以进行渗碳、氮化等处理。
6.质量检验: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加工后的轴类零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四、加工工艺设计要点1.合理选择机床设备:根据产品形状、尺寸和数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机床设备,确保能够满足产品加工要求。
2.确定切削参数:根据材料性质和加工要求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参数,以保证切削效果和加工效率。
3.精确测量与控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与调整,以确保产品尺寸精度达到设计要求。
4.合理安排工序:根据轴类零件的复杂性和加工要求,合理安排各个工序的顺序和加工方法,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5.合理选择刀具:根据轴类零件的材料和形状特点,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加工,以提高切削效率和刀具寿命。
6.注重环保与安全:在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操作安全,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废料产生和操作风险。
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
![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99f4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4.png)
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轴是一种常用的机械零件,它可以用于传递动力或支撑和定位其他零件。
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是保证轴的质量和精度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
轴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选择、粗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四个步骤。
首先是原材料选择,轴的材质一般选择碳素结构钢或合金钢,应根据轴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
其次是粗加工,目的是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毛坯。
常用的粗加工方法包括锻造、锻粗、铸造和挤压等。
其中,锻造和锻粗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轴的强度和综合性能。
精加工是将粗加工后的毛坯加工成最终形状和尺寸的工序,常用的精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钻孔和磨削等。
最后是表面处理,对轴的表面进行热处理、表面强化或化学处理,提高轴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轴的加工工艺分析主要包括工艺路线的确定、工艺参数的选择和工艺装备的选型。
确定工艺路线是指根据轴的形状、尺寸和材质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工艺顺序。
工艺路线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加工效率、工艺质量和经济性等因素。
工艺参数的选择是指根据轴的形状、材料和加工要求等确定加工速度、切削深度和进给量等参数。
工艺参数的选择应在保证工艺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生产效率。
工艺装备的选型是指根据轴的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等设备。
选型时应综合考虑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经济性等因素。
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控制。
首先是正确选择刀具和工装。
根据轴的形状和材料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工装,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其次是优化加工顺序和工艺参数。
通过合理的加工顺序和工艺参数的选择,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再次是加强工艺管理和质量控制。
加强对加工过程的监控和控制,提高加工质量和产品一致性。
最后是加强刀具的管理和维护。
对刀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
综上所述,轴的加工过程及工艺分析是保证轴质量和精度的重要环节。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fffa7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轴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它承载着传动力和转动力,因此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详细说明:
一、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步骤
1.确定轴的材料和尺寸
首先需要根据轴的使用要求确定所需使用的材料和尺寸,这些信息通常由设计方提供。
2.制定轴的加工工艺流程
根据轴的材料和尺寸,设计制定一份加工工艺流程,包括下料、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环节。
3.编写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
根据制定的加工工艺流程编写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详细描述所有加工步骤的工艺参数和质量要求。
4.分配任务和安排生产进度
将加工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工人和机器,根据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的要求安排生产进度。
5.进行加工工艺检查和质量控制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并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轴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轴的加工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
1. 确保轴的材料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 制定加工工艺流程时,要考虑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以及加工工艺对材料的影响。
3. 作业指导书和工艺卡要详细地描述每一个加工步骤,确保工人能够正确地执行加工任务。
4. 在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轴的性能符合要求。
5. 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尺寸、表面粗糙度、硬度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轴的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关于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详细说明,希望能帮助您了解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轴的工艺设计分析
![轴的工艺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9ef0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3.png)
轴的工艺设计分析
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用于传递力和转动运动,承载受力。
在进行轴的工艺设计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选择:轴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如钢或铸铁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轴的工作环境、受力情况以及使用要求,以确保轴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 结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包括轴的直径、长度、圆角半径等参数的确定。
对于承受较大的转矩和受力的轴,通常会采用大直径和短长度的设计,以增加轴的强度和刚度。
3. 加工工艺:轴的加工工艺包括车、铣、镗、磨等工艺。
在进行加工时,需要根据轴的形状、精度要求和加工设备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4. 热处理:轴通常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其机械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正火、回火等,根据轴的材料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
5. 表面处理:轴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处理,以提高其耐磨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铬、镀镍、喷涂等,根据轴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
6. 组装和调试:在轴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轴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和组装情况。
轴的设计要确保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尺寸合适,以保证整个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完成轴的加工和表面处理后,还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以确保轴的运转平稳、无杂音。
总之,轴的工艺设计分析需要考虑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加工工艺、热处理、表面处理、组装和调试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轴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满足机械系统的使用要求。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872c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b.png)
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夹具设计一、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轴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对于保证轴的加工质量、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轴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一般步骤。
1.确定轴的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首先需要根据轴的功能和实际使用要求确定适合的材料,并结合轴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确定轴的加工工艺。
2.制定轴的工艺流程: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制定轴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工序。
3.确定轴的加工工序和加工顺序:在制定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轴的加工要求和工艺装备的条件,确定轴的加工工序和加工顺序。
4.制定轴的工艺参数:根据轴的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确定轴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力等工艺参数。
5.设计轴的加工夹具: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轴的加工夹具,确保夹紧力的均匀分布、加工时的稳定性和加工精度的可靠性。
6.确定轴的测量方法和检验标准:制定轴的测量方法,包括使用测量工具和设备,并确定轴的检验标准,以保证轴的加工质量。
二、轴的夹具设计在轴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夹具的设计对于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轴的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1.夹具加工准备: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准备夹具的加工材料和加工工艺,制定夹具的加工流程和工艺参数。
2.夹具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包括夹紧方式、定位方式和支撑方式等,以确保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3.夹具的零件设计和加工:根据夹具的结构设计,制定夹具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并进行相应的加工和装配。
4.夹具的调试和试验:对完成的夹具进行调试和试验,测试夹具的夹紧行为和加工精度,确保夹具的正常使用。
5.夹具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说明书编制:编写夹具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说明书,包括夹具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夹具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095c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e.png)
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轴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零部件之一,用于传递动力和承受负载。
轴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对于轴的制造和加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轴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并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
一、轴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轴的材料一般采用优质合金钢或不锈钢,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轴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2.切削加工:轴的切削加工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各种加工方式。
在切削加工中,需要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3.热处理:为了提高轴的硬度和强度,需要对轴进行热处理。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调质等。
4.表面处理:为了提高轴的耐磨性和防腐性,常常需要对轴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铬、氮化等。
5.检测和修磨:在轴的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检测和修磨操作,以保证轴的精度和质量。
二、夹具设计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和刀具,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相对位置的工具。
在轴的加工中,夹具的设计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夹具设计的要点:1.夹具的选用:在夹具的选用中,需要根据轴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如卡盘、夹头、夹板等。
2.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于加工长而细的轴,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夹具的刚性和稳定性越好,轴的加工精度就越高。
3.夹具的定位和固定:夹具的定位和固定对于轴的加工精度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夹具的设计中,需要合理安排定位元件和固定元件,以确保轴的精度和稳定性。
4.夹具的安全性:在夹具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
夹具应该设计成易于操作和安装,同时需要设置安全保护装置,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5.夹具的可调性:在夹具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轴进行加工的需求。
夹具应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以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
总结:轴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是轴制造和加工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采取切削加工和热处理等工艺步骤,可以提高轴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通过合理设计夹具,可以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方案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ff252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e.png)
本单元 小结
零件工艺性分析方法
采集分析信息的关键:
应用分析方法分析特定零件
与实际加工联系 对应的技术准备
轴类零件制造工艺特点
毛坯
棒料
锻件
加工方法
车(粗、半精)
磨 (精车)
安装
一端夹持
对顶
一夹一顶
工序尺寸
多为第一类,轴向尺寸、键槽为第二类
教学 单元
零件工艺设计原则
零件毛坯选择
添加标题
2
主题
添加标题
3
加工前应做的技术准备
添加标题
4
教学目标
添加标题
5
熟练进行零件工艺性分析
添加标题
6
二、轴类零件图纸的工艺性分析
支承传动件 传递运动、扭矩
添加标题
1
轴类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
添加标题
2
结构特点:
添加标题
3
回转体、由各种回转面 组成
添加标题
4
主要技术要求:
添加标题
5
轴的直径精度,圆度、圆柱度、同轴度、垂直度等
工艺设计前的决策内容
本单元 小结
上教学 单元回顾
毛坯确定
1、
工艺设计步骤与方法
2、
工序尺寸计算方法
3、
工艺文件种类选择与填写
4、
2、复杂轴的工艺设计
1、简单轴的工艺设计
本教学 单元主题
接工艺过程卡
1、结构特点:回转面
轴类零件 加工小结
1、加工特点:以车为主,磨做精加工
1、毛坯选择:棒料
工艺计算
2、
工艺分析
2、
202X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820fc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是指对轴类零件进行加工过程的分析和设计。
轴类零件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加工效率。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零件结构分析:首先需要对轴类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外形、尺寸、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合理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2. 加工工艺选择:根据轴类零件的结构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
常用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在选择加工工艺时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加工精度和工艺可行性等因素。
3. 工艺路线设计:确定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包括各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刀具选择等。
在设计工艺路线时需要考虑加工顺序、切削路径和刀具寿命等因素。
4. 加工工艺参数设计: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合理的工艺参数设计能够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
5. 刀具选择和刀具路径设计:选择合适的切削刀具,并设计刀具的路径。
刀具选择和刀具路径设计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工
艺效率。
通过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客户的要求。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b7394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5.png)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毕业设计在机械制造领域中,轴类零件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零件类型。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对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加工工艺的选定、工艺流程的设计以及加工设备的选择等方面,探讨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的毕业设计。
一、加工工艺选定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选定是毕业设计的核心部分。
在进行加工工艺选定时,需要考虑到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以及产品要求等因素。
首先,对于不同材料的轴类零件,其加工工艺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钢材轴类零件,常见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而对于铝合金轴类零件,则可以采用铣削、钻削、镗削等加工工艺。
其次,零件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对加工工艺的选定产生影响。
对于较为复杂的形状和大尺寸的轴类零件,可能需要采用多道工序进行加工。
最后,根据产品要求,还需要考虑到表面光洁度、精度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
二、工艺流程设计在确定加工工艺选定后,需要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
工艺流程设计是将加工工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加工流程。
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加工工艺之间的先后关系、工艺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工艺之间的协调性。
例如,对于一个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可能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多个工艺。
在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时,需要确保各个工艺之间的顺序正确,避免出现工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工艺之间的依赖关系,确保前一道工艺的加工结果能够满足后一道工艺的要求。
最后,还需要考虑到工艺之间的协调性,确保整个加工流程的高效和稳定。
三、加工设备选择加工设备的选择是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加工设备选择时,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以及加工工艺的要求来确定合适的设备。
例如,对于较为复杂的形状和大尺寸的轴类零件,可能需要选择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或者数控车床等高精度加工设备。
而对于形状简单且尺寸较小的轴类零件,则可以选择普通车床或者铣床等设备。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bb034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e.png)
齿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设计方案1.加工方法选择:齿轮轴的加工可以采用车削、铣削、磨削等多种方法。
根据齿轮轴的材质、加工量、加工难度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
2.切削刃具选择:齿轮轴采用头尾杆式加工,初粗磨、精磨采用相应的车刀、铣刀和磨料磨具。
3.工艺方案设计:根据齿轮轴加工的需要,设计出完整的工艺流程和必要的加工治具,确定加工路线和操作方法,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工艺操作1.准备工作:选用符合要求的加工设备,清理加工平台和工具,检查加工刀具和夹具的状况。
2.粗加工: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顺序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采用小进给、较大切削深度进行粗加工。
保证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3.精加工: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条件和加工方式,采用多道次、小进给进行精加工操作,以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4.磨削:在完成精加工后,进行磨削操作。
采用磨料磨具进行外圆和内孔的磨削,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三、工艺参数1.精度保证:齿轮轴加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工的精度,车削和铣削一般精度等级不低于IT8,磨削精度等级不低于IT6。
2.表面光洁度:齿轮轴加工表面要求光洁,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加工要求,一般粗糙度Ra不高于1.6μm。
3.切削条件:根据齿轮轴的材质、硬度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
4.加工液:选择合适的加工液,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
如冷却液等,有助于降低加工热量和保持加工表面光洁度。
四、加工设备1.车床和铣床:齿轮轴的加工可以采用车床和铣床两种设备。
车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轴身加工,铣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端面加工。
2.磨床:齿轮轴磨削可以采用内圆磨床、外圆磨床和中心磨床。
内圆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内孔磨削,外圆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外圆磨削,中心磨床主要用于齿轮轴的中心孔磨削。
五、工装设计1.夹具设计:齿轮轴加工中,为了保证工件的安全固定,需要设计制作专门的夹具。
夹具的选择与设计应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的形状进行综合考虑。
毕业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63eca2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e.png)
毕业设计---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导言随着制造业对高质量、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工工艺成为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轴类零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一种零件,其加工工艺设计是影响零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围绕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展开论述。
一、轴类零件的定义轴类零件指由旋转运动的轴承受机械力并把力传递到其他部件的零件。
它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零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包括汽车、工业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
二、轴类零件的加工过程轴类零件一般经过以下加工过程:1.材料准备:根据轴类零件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合金钢、不锈钢、铜、铝等。
2.锻造或铸造:将选好的材料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通过锻造或铸造的方式将材料制成原始形状。
3.粗加工:使用车床或铣床等工具对轴类零件进行粗加工,形成大致的形状和尺寸。
4.精加工:使用磨床或刀具等工具对轴类零件进行精加工,达到高精度的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5.热处理:根据轴类零件的要求,进行热处理,提高其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6.表面处理:使用电镀、喷涂等方式对轴类零件进行表面处理,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三、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是提高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关键,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加工工艺设计方法。
1.粗加工的切削方式选择轴类零件的切削方式对于粗加工的质量影响较大。
在选择切削方式时,需根据轴类零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用的切削方式包括顺削、反削、倒切、半倒切等。
顺削适用于中低硬度的材料;反削适用于具有棱角明显的零件;倒切适用于加工直径较大的轴类零件;半倒切适用于某些形状复杂的轴类零件。
综合考虑后,应选择尽可能少的切削次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精加工的刀具选择精加工是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精加工时,我们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刀具,以确保零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一般来说,刀具的选择要根据工件材料、形状、尺寸等因素来确定。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5812f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b.png)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的设计要求
1、用途:轴类零件是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在机械设备中常用的轴类零件有:轴承支座、中心轴、滚轮轴、齿轮轴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在机械设备中转移动力,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是机械设备制造的关键内容。
2、设计要求:
(1)材料要求:轴类零件加工的材料要求要视具体的应用而定,一般使用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材料。
(2)尺寸要求:轴类零件加工的尺寸要求要视具体的应用而定,一般要求轴类零件的直径、总长度以及节距等参数精度要求较高,尽可能满足设计要求。
(3)特殊要求:轴类零件加工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而定,一般要求特殊的表面处理,满足特殊的应用要求,如:轴类零件在细粉体的流动下要求有防滑处理;轴类零件在一定温度下要求有耐高温处理等。
3、加工要求:
(1)工艺方法: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方法一般选择铣削、车削或其他特殊的工艺方法,一般要求节点表面精度要求高,以保证零件上装配的元件的安装和固定。
(2)工艺参数:轴类零件加工的工艺参数要求根据工艺设计来确定,一般要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轴类零件的加工特性,实现机械加
工的质量和稳定性,并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
(3)机床选择:轴类零件加工需要使用合适的机床,一般要考虑加工精度、多功能性、结构简单性等因素,以便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
轴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轴加工工艺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c927fb9e314332396893c0.png)
轴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_________完成日期年 12月 26 日目录1.前言 (3)2.确定生产纲领及类型 (3)3.工艺规程设计 (3)3.1零件分析 (3)3.2毛坯选择 (4)3.3定位基准确定 (4)3.4工艺路线 (4)3.5工序尺寸确定 (6)4.工艺过程卡编制 (9)4.1设备选择 (9)4.2刀具选择 (10)4.3量具选择 (10)5.工序卡编制 (10)6.夹具的设计 (16)7.课程设计总结 (19)8.附录 (20)9.参考文献 (26)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轴加工工艺的设计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组号:组员:组长:其中:所有制图由王正杰制作,工艺过程设计以及所有制作步骤及其相关由所有组员共同讨论的结果,工艺卡片由蒋代军,汤普,刘勇制作,夹具设计由徐金制作,所有计算由卢攸计算。
文档编排由蒋代军制作课程设计(论文)起止时间:设计的内容要求:⒈分析、抄画零件工作图样或计算机绘图设计;⒉确定毛坯种类、余量、形状,并绘制毛坯图;⒊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一套;⒋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说明书一份。
生产类型:单件中批量生产指导教师:前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重要工艺文件。
它不仅是企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文件,也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用于指导生产、组织加工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还是新建和改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之后,我们综合所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一次综合性生产实践的检验。
课程设计说明书概括性的介绍了设计过程,,对设计中各部分内容作了重点的说明、分析、论证和必要的计算,系统性整理、表达了在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要求,有条理的表达了自己对工艺规程作用的独到见解。
传动轴的作用是传递扭矩。
本次设计中,由于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有限,设计中一定存在较多的缺点和错误,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规程的设计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规程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28d3f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2.png)
传动轴轴的加工工艺设计规程的设计一、设计目的传动轴是机械传动装置的重要零部件,其加工工艺设计规程的设计旨在保证传动轴轴的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
二、设计内容1.选材设计:根据传动轴使用环境的要求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微观结构等。
根据材料的供应渠道和成本,合理选择材料规格,减少材料切割量和浪费。
考虑材料的可塑性,选择合适的锻造温度和锻造机械设备。
2.热处理设计:根据材料性能和传动轴的使用条件,确定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和参数,如淬火和回火等。
设计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流程,确保热处理后的传动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控制热处理过程的温度和时间,避免过热和过冷,防止产生应力和变形。
3.加工工艺设计:根据传动轴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研磨等。
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顺序,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考虑加工余量和缺陷修复,设定合适的加工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
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和夹具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4.检测与测量设计:根据传动轴的要求和加工精度,选择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设计合理的检测步骤和顺序,确保传动轴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检测设备的校准和使用规范,避免误差。
设计合理的测量工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测量点位置和测量工具的选择。
5.表面处理设计:根据传动轴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如硬质氮化、电镀和喷涂等。
设计合理的表面处理工艺过程,确保表面质量和耐腐蚀性。
控制表面处理过程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和涂料厚度等。
6.上下料与装夹设计:根据加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要求,设计合理的上下料和装夹方式,确保加工效率和安全性。
考虑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震动,选择合适的夹具和固定方式。
设计合理的装夹位置和装夹顺序,减少变形和误差。
三、设计要求1.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必须与传动轴的设计要求和生产实际相符合。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8c34b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d.png)
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输出轴是指机械设备中主要用于传递动力的轴。
在进行输出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材料选择
输出轴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在保证输出轴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常用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二、加工方法
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
其中车削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
铣削适用于需进行复杂轮廓和曲面加工的输出轴。
磨削则可实现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
三、工艺流程
输出轴的工艺流程包括数控编程、夹具设计和加工顺序等。
数控编程应根据输出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编写,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夹具设计应考虑到输出轴的形状和尺寸,确保稳定夹持和加工精度。
加工顺序应根据输出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进行确定,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四、表面处理
输出轴的表面处理包括热处理、表面喷涂和镀层等。
热处理可以提高输出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表面喷涂可以提高输出轴的防腐性和耐蚀性。
镀层可以提高输出轴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以上是对输出轴加工工艺设计的简要介绍,针对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382e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1.png)
输出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轴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为了确保轴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以及夹具设计。
下面是关于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及夹具设计的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工艺设计规程1.确定材料:首先要确定轴的材料,包括材料的种类和规格。
根据轴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考虑到强度、韧性、耐磨性等因素。
2.确定工艺路线: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
包括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工艺环节。
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3.工序划分: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工序,并确定每个工序的加工方法和工艺参数。
例如,粗加工阶段可以采用车削、铣削等方法,而精加工阶段可以采用研磨、拉削等方法。
4.工艺参数:确定每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根据材料和加工方式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5.夹具设计: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夹具来固定轴进行加工。
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夹紧力的大小、夹持面的平整度、安全性等因素。
6.设备选择: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选择适当的机床和刀具。
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选择适当的车床、铣床、研磨机等设备。
7.加工顺序:根据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确定轴的加工顺序。
尽可能先进行大面积的粗加工,再进行具体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8.质量控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通过测量检验轴的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指标,确保轴的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夹具设计夹具在轴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起到固定工件、定位工件、增加加工精度等作用。
1.夹紧力:夹具的夹紧力要足够大,能够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变形。
夹紧力的大小与轴的材料和尺寸有关。
2.夹持面的平整度:夹具的夹持面要求平整度较高,以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
夹持面的平整度应符合工件的要求。
3.夹具的易用性和安全性:夹具的设计要尽量简单,操作方便,并确保夹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cb442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b.png)
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轴类零件是机械制造行业中常见的零件类型之一,广泛应用于液压机械、风机、飞机、汽车、重型设备等领域。
轴类零件通常具有高强度、低摩擦、高转速、高精度等特点,因此加工工艺设计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艺路线设计轴类零件的加工路线设计是加工工艺设计的第一步。
一般的加工路线包括:原材料选择、加工方法选择、制造精度要求、热处理要求、表面处理要求、质量检验要求等。
在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优的加工路线,能够提高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同时,加工路线的合理设计也可以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切削加工工艺设计切削加工是轴类零件加工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常见的加工方式包括铣削、车削、镗削、齿轮加工等。
在加工轴类零件时,需要考虑到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切削工艺参数的选择、切削刀具的选择、切削冷却液的选择等。
在切削加工工艺设计中,应该尽可能减小切削阻力、减小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三、热处理工艺设计轴类零件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精度等特点,因此热处理工艺设计也是加工工艺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正火、调质等。
在设计热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零件的材料、零件的用途、零件的精度等因素。
正确的热处理工艺设计能够保证轴类零件的高强度和精度稳定性。
四、表面处理工艺设计表面处理工艺设计是为了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的质量稳定性,一般包括磨削、腐蚀、电镀、喷涂、喷砂等。
在表面处理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零件材料、表面处理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处理后的尺寸变化、表面层的耐腐蚀性等因素。
正确的表面处理工艺能够为轴类零件提供更好的耐腐蚀和耐磨性。
五、质量检验工艺设计由于轴类零件常常用于高精度和高转速的场合,因此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对于轴类零件加工环节的质量检验需要做到全过程的,包括材料的质量控制、加工中的尺寸控制、工艺检验及表面质量检验等。
质量检验工艺设计需要制定有效的检验程序,做到从加工开始就保证零件的质量的可追溯性。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26d6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d.png)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是指对轴进行加工的具体步骤、工艺参数及工具设备的选择等方面的设计和安排。
下面是一般轴的加工工艺设计的一些要点:
1.确定轴的加工要求和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2.根据轴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切削工艺,如车削、铣削、钻削等,并决定加工的顺序和方法。
3.根据轴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合适的夹具和工装夹具,确保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4.确定切削工具的选择,包括刀具材料、刀尖半径、刀具类型等,并确定相应的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
5.根据轴的材料硬度,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回火等,以提高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6.根据轴的表面要求,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如打磨、抛光、镀铬等,以提高轴的表面光洁度和抗腐蚀性。
7.对于复杂形状的轴,可以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控制机床进行精确加工。
8.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如尺寸测量、形位公差检验、硬度检测等,以确保轴的质量符合要求。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加工要求和加工设备等因素,以确保轴的加工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的加工工艺设计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轴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设计要求:.零件任选.零件图一张,用CAD画.毛坯图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综合卡片一套.说明书一份.按大批大量生产考虑二、零件图轴的作用轴主要应用在动力装置中,是主要零件之一。
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转矩,使主轴获得旋转的动力,其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
因此,该零件需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扭强度。
输出轴的结构特点、工艺,表面技术要求分析从图示零件分析,该轴结构简单,属于阶梯轴类零件。
主要由有φ55、φ40、φ23、φ20的外圆柱面。
φ50的外圆的粗糙度要求都为, φ20的外圆的粗糙度要求都为,φ35的圆弧面的粗糙度要求都为,莫氏4的锥度表面要求为,形位精度也比较高,为径向跳动量小于,由于输出轴在工作中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耐磨性和抗扭强度,要对输出轴进行调质处理,硬度为250HBS。
加工零件不能使用砂布、锉刀及其他砂磨工具进行锉修及打光。
未标注的公差按IT14,未倒得角按1x45度。
莫氏4锥度用涂色法检查接触70%。
三、确定毛胚选择毛胚材料毛坯的材料 45钢制造毛胚的种类有很多,如1、型材2、锻造3、铸造,由于该输出轴要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和扭矩,为了增强其刚性和韧性,所以要选择锻件做为毛胚。
如果选用棒料,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从经济上考虑,棒料要切削的余量太大,浪费材料,所以不选。
毛胚的的简图四、工艺路线的确定基准的选择基准可以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粗基准由于此零件为轴类零件,为了保证精度,所以选择外圆作为粗基准面。
首先选用三爪卡盘自动找正原理,夹紧。
以外圆为粗基准面,加工外圆、端面、中心孔。
然后用已加工过的外圆作为基准,加工另一端面和钻中心孔,保证两个中心孔在同一直线上。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对一个零件加工完成后的精度非常重要。
此零件选用两端的中心孔作为精基准,所以用两端中心孔来对外圆精加工。
外圆加工完成后用外圆作为精基准,加工内圆,攻螺纹。
工序集中和分散考虑工序集中工序集中就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节省人力、物力;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工序分散工序分散就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
其主要特点是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应产品的变换,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占地面积大。
工序集中或分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时,采用工序集中,在一台普通机床上加工出尽量多的表面;批量生产时,采用工序分散。
终上以及结合图纸要求,采用工序分散。
加工设备于工艺设备的的选择立式钻床工作台和主轴箱可以在柱上垂直移动,用于加工中小型工件。
数控车床CAK6136V/750CAK6136V/750,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ф360MM,滑板上最大回转直径:ф180MM,滑板上最大切削直径:ф180MM,最大加工长度: 650MM,主轴通孔直径:ф53MM,主电机功率:变频,主轴转速范围:200-3000 R/MIN, X轴最大行程: 220 MM,Z轴最大行程: 660MM,机床重复定位精度:X轴:, Z轴:,加工精度: IT6,粗糙度:,机床净重/毛重:2030*3170KG,包装箱尺寸:(长*宽*高):2500*1640*2145MM.普通外圆磨床一般全天候外圆磨床实用于磨削圆柱形圆扇形的外圆和内孔,也棵磨削轴向端面,宜用来批量消费及各族机器加工程业运用,存正在精密度高、刚刚性强、磨削频率高、操作便当等特性,构造保守,造型美妙。
刀具特性:本系列刀具的任务台纵向挪动有液压和手动,砣子架和头架可回转,砣子架回转180度可用来内孔磨削,外圆砣子采纳400*40*203,进步了磨削频率及砣子耐费用。
一般全天候外圆磨床次要用来成批轴类整机的端面、外圆及圆锥面的精细磨削,是公共汽车启动机等事业的次要设施。
也实用于军工、航天、正常精细机器加工小组批量小,精密度请求高的轴类整机加工。
用来染色纺线事业,粗粗纱机,并条机,精梳机,加弹机等上皮辊加工。
五、加工顺序的安排毛坯热处理退火(消除内应力)数控车外圆作为粗基准粗车右端面,打中心孔和左端面,打中心孔数控车中心孔定位粗车外圆数控车外圆作为粗基准精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数控车中心孔作为精基准精加工外圆,车外圆螺纹数控车粗磨,半精磨,精磨外圆数控车以外圆为精基准钻两端孔,绞孔,攻M24螺纹。
六、工艺路线的确定合理确定走刀路线对于保证被加工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及提高编程和加工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加工轴类零件。
应做到走刀路线短,刀具空行程少,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种方法锻造毛坯—--外圆定位,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外圆环—--中心孔定位,粗车外圆—--以外圆定位,精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半精车圆环---中心孔定位,半精加工外圆,车削外圆螺纹--—磨削外圆--—外圆定位,钻两端孔---绞右端孔,车左端内孔螺纹退刀槽—--攻左端内孔螺纹—淬火—去毛刺—检测第二种方法锻造毛坯—--外圆定位,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车外圆环,精加工左右端面,打中心孔,精车圆环--—中心孔定位,粗车外圆,精加工外圆,车削外圆螺纹—--磨削外圆—--外圆定位,钻两端孔---绞右端孔,车左端内孔螺纹退刀槽—--攻左端内孔螺纹—淬火—去毛刺—检测工艺比较综合上述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工序比较分散,可以保证莫氏4锥度的圆跳动小于,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而第二种方法,工序集中,必须依靠工人师傅的技术和耐心来保证圆跳动,适合小批量生产。
所以选择第一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高。
加工程序:O1234%1000T0101G00X52Z2M08S800F1000G01X0Z0M03N1 G01X0Z0X20Z-75G01X20Z-110X40X42Z-111Z-139X40Z-140Z-145N2 G01X52T0202G00X40Z3S150七、刀具的选择刀具的选择是数控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影响机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应考虑以下方面:(1)根据零件材料的切削性能选择刀具。
(2)根据零件的加工阶段选择刀具。
(3)根据加工区域的特点选择刀具和几何参数。
由于我们要加工的零件材料要求为45钢,根据要求,选择硬质合金刀。
(1)粗车左右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外圆环:90°端面车刀中心孔钻头(2)粗车外圆: 90°外圆车刀(3)半精车左右端面,打中心孔,精车圆环: 90°端面车刀中心孔钻头(4)半精加工外圆,车削外圆螺纹: 70°外圆车刀螺纹车刀(5)磨削外圆:砂轮(6)钻两端孔:φ20、φ13高速钢钻(7)绞右端面孔:绞孔刀(8)内圆镗刀: 90°内孔刀(9)内螺纹刀八、切削用量的选择所谓合理的切削用量是指充分利用刀具的切削性能和机床性能,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获得高的生产率和低的加工成本的切削用量。
制订切削用量,就是要在已经选择好刀具材料和几何角度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背吃刀量、进给量。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零件材料为45钢,硬度207~241HBS。
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采用在锻锤上合模模锻毛坯。
根据上诉原始资料及加工工序,分别确定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圆表面(Φ50mm与锥面)考虑其加工长度为190mm,其外圆不存在非加工表面,Φ50mm与锥面表面粗糙度为,要求,粗加工、精加工各一次。
取其外圆表面Φ50mm部分直径Φ,锥面大端表面的取其毛坯直径。
此时,直径余量2Z=。
毛坯Φ粗车Φ 2Z=半精车Φ50mm 2Z=2、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考虑其加工长度为190mm,为使其加工之后满足190mm~,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取毛坯长度。
参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端面的表面精度要求为IT7,此时,加工余量取.毛坯粗车 Z=粗磨 Z=精磨 190mm Z=3、外圆表面Φ40×12mmΦ40×12mm处表面粗糙度为,精度要求界于IT8-IT9,粗磨就可以满足。
参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为:毛坯Φ粗车Φ 2Z=粗磨Φ40mm 2Z=4、外螺纹(Φ42mm)外螺纹处加工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的要求都体现在对外圆表面的加工上,粗社和半精车就可以满足要求,外螺纹大径=Φ42mm,取其毛坯直径=Φ。
尺寸余量2Z=。
毛坯Φ粗车Φ 2Z=精车Φ42mm 2Z=5、Φ20mm及Φ20Φ20mm处只需粗车、半精车达到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毛坯Φ粗车Φ 2Z=半精车Φ20mm 2Z=Φ20 处有其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参照《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其精度要求IT10-IT11,粗车就可以达到要求。
毛坯Φ23mm粗车Φ20mm 2Z=为了锻压时方便,可选两处的直径相当,取直径=。
6、Φ35mm此处加工时表面粗糙度要求为,粗车,半精车可达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IT8-IT11。
毛坯Φ粗车Φ 2Z=精车Φ35mm 2Z=九、参考文献【1】王健石机械加工常用刀具数据速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2】运强机械切削工人常用计算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