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机构陷信任危机 国外如何监督慈善机构

合集下载

浅析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与形象重塑

浅析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与形象重塑

浅析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与形象重塑
慈善机构作为为社会公益事业奉献力量的组织,在消费者心中一直扮演着高尚、正义、可信的角色。

但近年来,由于某些慈善机构的不当行为和不透明管理,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为解决信任危机并实现形象重塑,慈善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1.增强透明度。

慈善机构应公开资金使用情况、管理费用、项目成果等信息,建立公开透明的运营机制,提高社会信任度。

2.强化互动交流。

慈善机构要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倾听公众意见,及时解答公众疑虑,增强互动交流,提高机构形象。

3.建立监督制度。

慈善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提高组织透明度和效率,进一步增强社会信任度。

4.推动专业化发展。

慈善机构应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组织智力资本,推动企业专业化发展,提高机构运营效率和可信度。

总之,慈善机构作为公共利益事业的重要促进者,应该按照公益性原则,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弘扬诚信文化,加强公共信任,实现形象的重塑。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信任危机根源与对策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信任危机根源与对策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信任危机根源与对策作者:刘慧凤来源:《财会通讯》2013年第07期2011年6月,郭美美网络“炫富”引发慈善界地震,此后上海红十字会“餐饮发票门”、无锡尚德公司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引起“尚德门”、河南“宋基金”内幕等被披露,将公益慈善机构推向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捐款去向被质疑。

公益性捐款的数量迅速下降,这反映了公众对公益机构的信任危机,暴露了公益事业的制度缺失,彰显重塑公众信任的紧迫性。

一、公益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因:会计作为信任机制的缺失(一)会计是一种构建社会信任的机制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是经济人的合作组织。

古典经济学将社会主体行为特征定义为理性,经济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人类而言,理性并不是一个很高的标准,即使是精神病人也会在选择消费品的实验中表现出理性行为,即对必需品无价格弹性,奢侈品需求有价格弹性。

所以现实中行为主体虽然存在非理性行为,但行为逻辑的主体是理性行为。

简森和麦克林(1994)将经济人的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为三个要素:聪明狡诘、权衡比较、最大化,并认为,聪明狡诘指个人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能够洞察环境的变化,预见可能的后果和可能的行动机会,并作出选择和反应。

权衡比较是指理性人会在各种偏好和追求中进行权衡,并愿作出选择和替代。

最大化是指个体总在各种限制和约束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公司是经济人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组织,会计是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的基础。

资本市场投资者、银行敢于将自己资金投入到一个公司,股东能够委托经理人进行经营管理,其中重要前提是会计的存在。

会计在会计准则的约束下,通过对公司经营过程和结果的连续核算与定期报告生成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可靠性,会计信息披露减少了契约各方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抑制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避免市场出现逆向选择现象,从而为各方合作提供了一个沟通的信息基础,营造了公司组织的信任机制。

所以,会计促成各有追求的契约参与人(经济人)在特定组织下相互合作,形成一种扩展的人类秩序,体现了会计是具有社会价值的专业技术活动,会计是建构利益相关者社会信任的机制。

英国慈善制度对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启示

英国慈善制度对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启示

Liaoning Economy英国慈善制度对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的启示◎潘孟〔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英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和英国现行慈善法涵盖的主要制度;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慈善机构存在问题;借鉴英国慈善制度拟定的经验,提出改善我国慈善机构内部控制薄弱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慈善机构内部控制慈善法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 是佛教的“慈悲”,无不展现着我国安老助孤、扶贫济困 的人道主义思想。

自汶川地震以来,中国慈善事业开始 迈人“高速成长期”。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内一些慈善腐 败案件的曝光,人们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度逐渐降低。

相 比而言,国外的慈善事业却蒸蒸日上,这归功于其良好 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以及日臻完善的慈善法律体系。

_、英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和现行慈善制度英国的慈善事业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上第 一个由政府出面依法对慈善事业进行监管的国家。

上 溯到公元55年,英国地区就存在如互助会和友谊会等慈 善组织。

到了中世纪时期,宗教团体兴办了慈善基金 会,是为穷人提供救济品和祈祷的宗教集会。

工业革命 过后,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更是产生了各种新形式的 志愿者和慈善组织。

如今,慈善事业已成为英国人生活 中的一部分。

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首部规范民间慈善组 织的法律《慈善用途法》,该法律制定了英国民间慈善事 业的法定框架,为各类慈善活动的募捐和运营提供法律 依据。

为适应英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慈善法》经过 400多年的多次修订,现已变得更加完善。

目前英国实行 的是2006年版本的《慈善法》,该法律体系主要包撤吓。

1.慈善委员会制度。

《慈善法》规定慈善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政府部门或者议会成员不得以任何形式 干扰或控制其职权的实施。

委员会不仅要审查某一慈 善组织是否满足《慈善法》对慈善事业的定义、推动和改 善慈善组织的良好运行,还要对慈善组织进行监督并在 其发生错误或违法行为时介人干预和调查。

从体制层面观察中国慈善事业信任危机

从体制层面观察中国慈善事业信任危机

从体制层面观察中国慈善事业信任危机摘要:四年前发生的汶川地震中,慈善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然而,正值难得发展机遇期的中国慈善事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其中尤以中国红十字会为甚,其折射出的官民分割的慈善事业二元体制所带来的问题极具典型性,而管理体制的错位是当下红十字会信任危机频现的重要根源之一。

本文从管理体制角度出发,结合红十字会在汶川地震救灾实践中反映出的问题,尝试分析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之根源以及解决之策。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管理体制慈善组织1.慈善组织的定义之再探讨先前学术文献中,慈善组织之定义已得到较为充分的阐释与论证。

此处再探讨,主要从文意、学理、法理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层层递进,以求在更广范围内厘清慈善组织的本质。

从文意的角度看,慈善组织即以帮助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为职责的社会组织。

从学理的角度看,慈善组织属于独立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第三部门。

而从法理的角度上,“社会组织”这一组织类别与国际学理上定义的第三部门较为接近。

我国民法根据组织形式又将其细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并且根据这个分类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来相应地进行分类管理。

以社会团体为例,其又可分为专业型团体、学术型团体、行业协会和慈善组织等。

但如此依照大类划分开展管理工作,较易导致慈善组织管理上的法律漏洞。

根据中国慈善组织透明报告对公益慈善组织的抽样划分,从法律定义上看,我国现有的各类慈善组织在上述的三个类别中都有涉及。

这一尴尬现状提示决策者应针对慈善组织给出专门的定义和管理办法。

总之,虽然在慈善组织在法理意义上的定义尚不够明晰,但是学理的定义更贴近慈善组织之本质:即建立在成员自愿的基础上,以慈善救助和人道帮扶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

其本质即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第三部门。

2.国内慈善组织面临的管理体制尴尬―以红十字会为例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日俄战争中的1904年,到今天已经拥有完整庞大的分级组织机构和可观的会员数量。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

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捐赠信任危机随着郭美美事件的曝光,慈善捐赠领域陷入了信任危机。

郭美美是一位自称是慈善机构代言人的女子,她以奢华生活和捐款公示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然而,后来揭露出她的捐款证据造假,这一事件对慈善捐赠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一事件引发了对慈善捐赠的质疑和怀疑。

公众对慈善机构的诚信和透明度产生了疑问。

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捐款是否真正用于慈善目的,担心他们的善行可能被滥用或浪费。

为了重建慈善捐赠的信任,各方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慈善机构应加强自身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捐款的使用透明有效。

他们应建立更严格的财务审计制度,对捐款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公开,并接受独立第三方的监督。

其次,慈善机构需要加强对捐款使用的监管和追踪。

他们应建立起完善的捐款使用记录系统,确保捐款用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和项目上。

同时,他们应加强对捐款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防控,减少贪污和滥用的可能性。

此外,公众也应加强对慈善捐赠的监督和参与。

他们应选择正规合法的慈善机构进行捐款,通过了解慈善机构的项目和财务状况,做出明智的捐赠决策。

同时,公众还应积极参与到慈善活动中,通过自愿参与和监督,确保捐款的有效利用。

最后,政府也应加强对慈善捐赠的监管和管理。

他们应建立起健全的慈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慈善机构的登记和监督,对涉嫌违法的慈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慈善捐赠的认识和信任。

郭美美事件带来的慈善捐赠信任危机不容忽视。

各方应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重建慈善捐赠的信任。

只有这样,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主要表现在: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公民的公益慈善观念相对落后、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较差、公益慈善事业行政色彩浓厚、公益慈善事业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等方面。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非理性的社会财富观制约公民公益慈善意识的发展,“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导致“爱有等差”的公益慈善观念,监督不到位造成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政府在公益慈善事业中角色定位不清,政府传统公益慈善思想导致法律法规滞后。

要改善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现状,需要倡导树立理性的财富观,培育公民的现代公益慈善意识,加强对公益慈善组织的监督,政府转变角色促进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完善我国的公益慈善法律法规。

关键词:公益慈善事业;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财富观;政府角色近年来,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无论公益慈善的社会支持环境、民众的捐赠热情、公益慈善组织的快速发展,都表明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在不断推进和完善。

但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困境,需要认真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并找出对策。

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有所裨益。

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1.民众公益慈善参与率不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与经济的迅猛增长相比,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从2008年起我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也会提速。

根据这个判断,2008年应该是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提速的转折点。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2008年社会慈善捐助的确因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原因一度出现快速增长,捐款额占GDP的比重大约为0.34%。

但是,这种状况如昙花一现,随后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慈善捐助额度出现不增反降的局面,如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捐款额分别占当年GDP 的比例为0.16%、0.25%、0.18%、0.16%。

国外如何对善款发放实施监管

国外如何对善款发放实施监管

申请 、拨付 及运 营 费用 的预算 、核销 等都有 .

套 严格 的程 序 。任 何 一个 公 民都可 以去 慈
善机 构查 阅账 目。三是 美 国慈善 机构 还进 行 行 业 自律 。美 国 慈善 机 构 每 年 进 行 行 业 评
级 ,按信誉 等级 由高 到低 分 为 四星到 无星 ;
人 ,还 要 求 其 董 事 会 成 员 接 受 管 理 方 面 的培 训 。 德 国 : “ 助 徽 章 ” 把 好 善 款 使 用 关 口 捐
水排 行 ,善 款 囤积额 度排 行 。还 有一些 专 业
网 站 ,供 捐 助 人 随 意 调 阅各 慈 善 机 构 的 评
级 、资质 的详细情况 。
目前 加 拿 大 有 慈 善 机 构 82 多 个 。 加 拿 大 万
所有的慈善机构必 须在联邦或 省政府注册 ,经核 准后获颁 “ 慈善号码 ” 。加政府 依据公司法等相
“ 助徽章 ” 的组 织更 受 公众 信 赖 ,更容 易 捐 得到捐款。 目前 ,包 括德 国红 十字 会在 内的2 0 0 多家
●借 鉴 与 参 考 ●
《 资料信息》 08 20 年第7 期
国 外 如 何 对 善 款 发 放 实 胞 监 管
美 国 :严 格 的 自律 与 务 实 的 监 管
利组织法案 》约束 慈善 机构 的行为 。在行政上 ,
联 邦 政 府 的 国 内税 收署 是 实 际 上 的慈 善 机 构 主管
加 拿 大 :建 立 在 完 善信 用 体 系 之 上 的 监 管 制 度
上 述 两 家 机 构 对 开 展 募 捐 活 动 的 组 织 的 监 督 并 不 具 有 法 律 强 制 性 , 而 是 建 立 在 自身

我国慈善组织规避信任危机的内部对策研究

我国慈善组织规避信任危机的内部对策研究

我国慈善组织规避信任危机的内部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有关我国慈善组织的丑闻屡屡曝光,慈善组织陷入信任危机之中。

本文试图从慈善组织内部视角入手,在分析慈善组织公信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若干规避信任危机的对策。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任危机对策近年来,我国慈善组织频频爆出丑闻,如“郭美美事件”、“尚德诈捐门”、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遭质疑,此类负面事件导致中国慈善组织陷入公信力危机,对我国慈善事业带来了致命打击。

如何重塑公众对于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良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所言:“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

”这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经验:慈善机构拥有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其规避信任危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而联系现实情况,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只有从慈善组织自身着手,从其内部视角出发,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其规避信任危机。

具体内部对策如下:一、增强自身道德使命感,加强工作队伍建设“从本质上讲,慈善属于道德的范畴,是一种道德活动,是人们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路径选择处于危困伤残状态而无力自救的人发自内心的一种关爱与援助,表达了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情怀。

”这表明慈善本身是一种道德活动,由此决定了慈善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它更多需要的是道德上的自律,即慈善组织自身必须具有强烈的道德使命感。

若违背这一要求,既会影响捐赠者今后是否会继续献爱心,也会无法保证受赠者能否得到足量的资助,慈善组织也会因没有搭建好连接捐赠者和受赠者之间的桥梁而失去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公信力。

从此角度看,慈善组织为规避信任危机应当严格自律,确保其诚信度。

而慈善组织主要是依靠其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故其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慈善组织首先要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崇高道德感,从内部着手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其次在筛选队伍成员时要选择热心公益事业、创新能力兼而有之的优质人才。

慈善组织如何应对信任危机的思考

慈善组织如何应对信任危机的思考
三.公益慈善组织不公益,存在乱收费,影响其慈善形象。在我国,任何一项慈善捐助中间都至少要扣留10%以上的管理费。何为管理费?为什么要收管理费?当然,按照官方的解释是,任何一笔捐助落实到位都会有人力物力的消耗,这之间产生的费用就会需要捐助者承担。先不说其合理性,单单就是比例就比西方慈善组织要高出几倍。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尚德诈捐门”暴漏出慈善监管上的另一个漏洞——虚开捐助发票。众所周知,向慈善机构捐款是可以抵消一部分税款的,有利益必然就有追随利益的,越来越多的慈善机构加入了这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黑幕被拉起,无疑更加严重的影响此时价格的公信力。
四.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管。在我国,慈善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属于民政部。但鉴于其特殊性质,造就了监管上的不少漏洞。
五.商业活动频繁,慈善组织不像慈善组织。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就是其中的明显标志。其一个地方性基金会通过对资金的运营而使其业绩光彩夺目。然而一暴露在镁光灯下,任谁也遮掩不住钱生钱的那一抹荒唐。
四、慈善组织应对信任危机的建议
3.工作思维僵化,人为制定了较高的救助门槛。由于其官办慈善的行政化,工作人员在对待自己慈善工作本身没有热情,工作程序化。当然,慈善组织还有很多其他的官僚化影子。但就这几点来说,官僚机构办慈善的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二、慈善组织账目不清,组织机构不透明,运营过程不公开,影响其权威性。根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12月在北京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据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满意度偏低。账目混乱,民众不了解自己的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这更加剧了慈善机构的诚信危机。在香港,何谓慈善公信力?一位香港普通马迷或许给出了答案:无论(投注)输赢,我都知道我的钱最终去了哪里。
的慈善组织的很多弊端,是我国未来前景较为光明的一条慈善之路。

浅析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索

浅析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索

浅析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及其治理路径探索作者:白卓群来源:《商情》2014年第47期【摘要】公信力是慈善机构以及慈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我国慈善机构的不断增多与壮大,其管理漏洞却频频爆出,使得公众对慈善机构产生信任危机。

本文探究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产生问题的根源,结合我国国情与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提出我国慈善机构公信力重建路径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慈善机构;公信力;信任危机;重建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慈善事业也在稳步前进,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之一就是,严重影响到慈善机构的生存与发展的诚信危机。

近年来慈善机构频爆黑幕,使其社会公信力迅速降低,非营利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红十字基金会因郭美美事件而名声大噪,汶川地震“天价帐篷”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许多明星筹建的慈善机构频爆失信事件,比如属于独立的法人机构的壹基金、红十字发展基金会下面的专项基金:玉米爱心基金、嫣然天使基金等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信任危机事件。

失信事件频频发生,引发了公众对慈善公益机构的质疑。

一、我国慈善机构信任危机的主要表现在程昔武的《非营利组织治理机制研究》一书中提到:“要想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就必须让公众相信两点:一是相信慈善组织会将资金按照其宗旨使用而不会滥用到其他地方;二是相信慈善组织有这个能力,能够很好地利用资源提供公益服务。

”由此可见,慈善组织公信力主要与慈善机构的组织能力与信息公开制度有密切关系。

总结种种慈善机构较为严重的诚信危机的案例,我国公众对慈善机构存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慈善机构管理混乱,工作能力低下;其次慈善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其投入与工作预期目标相去甚远;最后慈善机构存在弄虚作假、贪污腐败问题。

二、我国慈善机构产生信任危机的原因探究(一)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法制化程度低当前,我国慈善机构的管理没有完善的、系统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只主要包括:1998年国务院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1988年和1989年公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和《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以及1999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及其启示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及其启示

联邦 贸 易委 员会 、 国税 局 。美 国实行 的是 联邦 体 制 ,联邦 政 善性 社会 中介 组 织依据 相 关法律 设 立 ,其 主要 目的在于 监督 府和各 级州 政府 都享有 一定 的立法权 和对 社会 团体 的监督权 。 民间慈 善组 织 的 日常 运营 ,尤其 注 重对募 集来 的资金 的使用 从 国家 层面 讲 ,国税 局和 联邦 贸易委 员会 是监 督 管理 全 国慈 进行 统计 监 督 ,在对 慈善 组织 的 资金进 行统 计 的基础 上上 , 善 组织 的主 要机 构 ;从 地方层 面 讲 州政府 尤其 是 州检 察长 和 运用 专 业知 识分 析慈 善组 织 的运行 状况 , 出具相 应 的评 估报 慈善 组织活动 地 的当地政府 是监 管慈 善组织运 作的主要机 构 。 ( 2 )美 国对 慈善组 织 的监管
人或单位 也可 以凭借相 应凭据抵 扣 自己收入应缴 的税款 。
2 .凭借 社会 的力量对 慈 善组织 的监 督 ( I )社会 中的相 关组织 对 慈善组 织 的监督 美 国 慈善 事 业 的发 展 与 繁 荣 得 利 于 独 立 市 民社 会 的存
的政 府机 关 的监 管或 是 指导 的 ,在 慈 善活 动 中起主 要监 管 作
公 共 管理
美国对慈 善组织 的监管及其启示
丁成强
引言 : 民 间慈善 组织 是 人们 基于 慈 善 的观 念 ,积 极 的为 其 具体表 现如 下 :
公共 利 益工 作 的 民间社 会 团体 。 民间慈 善组 织 的存在 :一 方 面补 足 了 国家在 社会 救济 中 的不足 , 促 进 了和谐 社会 的构 建
用 的的 官方 、半 官方 的 主体 有 :州政府 机 关 ( 主要 表现 为 州 在 ,其监 管 的积极 落 实或是 对 慈善组 织 的监 督能够 很好 的实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与应对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与应对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与应对
慈善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慈善组织在执行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进而引起了公信力危机。

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使用不透明:慈善组织的资金使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些慈善组织在筹集资金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往往会夸大和夸张自己的慈善项目,并且在资金使用方面也存在不透明的情况。

2. 效益不明显:一些慈善组织在执行慈善事业时,效果不佳,不能达到社会预期的效果。

3. 管理不规范:一些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出现人员纷争、权力斗争等问题,导致组织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

针对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慈善组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措施:
1. 加强内部管理:慈善组织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作流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贪污、腐败和管理混乱等问题。

2. 加强资金管理:慈善组织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加强对捐赠资金的审计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公开和规范。

3. 消除社会疑虑:慈善组织需要积极向社会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项目进展情况和效益等信息,消除社会对慈善组织的疑虑和不满。

4. 加强自我约束:慈善组织需要积极加强组织自我约束机制的建设,制定行为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强化组织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措施

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措施

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措施标题:加强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措施:确保善款安全与公信力引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爱心捐赠组织作为重要的慈善力量,承担着帮助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爱心捐赠组织的不端行为和资金安全问题,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感。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善款安全和提升组织的公信力。

一、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爱心捐赠组织监管机制应该由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众共同参与来建立。

政府应该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爱心捐赠组织的成立与管理,并加强对组织的监管力度。

此外,社会组织可以发挥非政府力量的作用,通过审计、评估等手段对爱心捐赠组织进行监督,确保其运作透明、规范。

公众也应积极参与监督,通过举报、评价等方式向社会传递信息,增加监管机制的公信力。

二、提高组织自身的透明度爱心捐赠组织应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对外公开相关信息,增加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度。

首先,组织应主动公开其成立背景、组织架构及人员情况,让捐助者对组织的了解更加全面。

其次,组织应及时公布捐款、捐赠物的使用情况,并接受独立第三方机构的审计,确保善款合理使用。

最后,组织应面向社会公开年度财务报告,让公众了解善款的去向,促进组织运作的透明化。

三、加强组织的内部管理为了确保组织的运行更加规范和透明,爱心捐赠组织还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措施。

首先,组织应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确保收入和支出的准确记载,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挪用。

其次,组织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确保组织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

此外,组织应建立健全的项目评估机制,确保项目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提高捐助者对组织的满意度。

四、加强涉外资金流转的监管随着社会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爱心捐赠组织往往涉及到跨国界的资金流转。

为了确保善款安全,组织应加强对涉外资金流转的监管。

首先,政府应建立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涉外捐赠的程序和要求,防止非法资金流入和流出。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应对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应对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应对作者:李苗苗来源:《现代企业》2016年第04期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各式各样的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长,据民政部官方统计,截止2014年全国共有基金会4117个,比上年增加了568个,增长率约为16%。

然而数量的增长不但没有引入应有的竞争活力,反而引发了一系列信任危机问题。

现在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收到的捐赠数额令人堪忧,中国慈善事业陷入了发展困境。

那么慈善组织究竟该怎样重获公众信任,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突破其困境期呢?这俨然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必须要立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公信力有何内涵公信力指的是公众对组织的信任程度和组织能够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

公信力是公众对慈善组织各种行为的一种社会承认度,体现了慈善组织被认可、信任以至赞美的程度。

同时,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和自身能力的体现,反映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二、慈善组织公信力危机由何而致1.慈善法规有所不足。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慈善法律体系,但是这些法规并不细致和科学,只是粗略地概括了一些基本内容,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相关法律体系中对慈善组织的设立条件要求过高、设立程序繁琐,使得许多民间慈善组织难以将身份合法化,众多民间慈善组织“非法存在”,没有合法地位。

这种法律地位的不确定导致众多民间慈善组织在现今的法制社会很难得到公众的支持和信任。

其次,在民间慈善组织“合法化”成立以后,政府又不能够对其进行有力的监管,这就使得一些民间慈善组织打着慈善的名义招摇撞骗。

再其次,相关法规在信息公开方面的规定也不够充分和完善,有关治理结构和内部监督的规定不够明确。

没有明确的责任追究,违法行为就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制度上的漏洞使慈善组织不能有法可依的规范自身的行为,最终使得组织缺乏社会信任度,公信力被弱化。

2.内部治理合理度不完善。

慈善组织尽管不像营利企业那样存在治理问题,但是一种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依然存在。

只是慈善组织要求的回报是非营利性的,比如救助病患、保护环境或者保障教育水平等,因而慈善组织治理的核心应该是组织行为与组织使命的趋同一致性。

慈善捐赠监管保障措施

慈善捐赠监管保障措施

慈善捐赠监管保障措施国内外慈善捐赠事业蓬勃发展,帮助弱势群体、救助灾区等慈善活动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慈善捐赠规模不断扩大,监管保障成为确保慈善捐赠有效利用和合规运作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措施,以保障慈善捐赠的监管和规范。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法律法规是约束慈善捐赠行为的重要依据,广泛的公众参与、合理的法律监管,必将推动慈善捐赠的发展。

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慈善组织的注册、申报、信息披露等程序,确保慈善资金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

二、慈善组织的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的慈善组织信用评价机制,是保障慈善捐赠合规运作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价慈善组织的经营状况、捐款使用情况等指标,及时公示慈善组织的信用状况,鼓励慈善组织提升透明度,增强社会的信任。

三、慈善捐赠项目的审核与评估对慈善捐赠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核与评估,是确保资金使用合规的重要手段。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慈善捐赠项目的跟踪和监测,确保项目的目标明确,执行方案清晰,使用资金高效。

通过这些保障措施,确保慈善捐赠资金真正用于有需要的人群和项目。

四、增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与监督明确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防止慈善捐赠滥用和不当操作的重要途径。

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管,定期公开慈善组织的财务报表,确保慈善捐赠的资金流向透明,避免财务不端行为的发生。

五、加强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慈善捐赠的监管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和信息互通。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慈善组织的申报和监管工作无缝对接,提高监管效能。

六、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公众对于慈善捐赠的参与和监督是保障慈善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媒体、公益平台等手段,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公众监督慈善组织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总结:为了确保慈善捐赠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以上所述的安全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国外慈善组织监管的基本做法

国外慈善组织监管的基本做法

2011年第6期上半月·总第483期目前慈善信息不透明似乎阻碍着中国慈善业的前进步伐。

而西方国家有着成熟的慈善文化、慈善机构和完善的配套制度,公众不必担心自己的善款不能被善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了解西方国家慈善机构的机制,有利于完善我国公共慈善事业的建设。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定机构包括:大会、大会理事会、主席、指导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

国际红十字会的内部审计部是完全独立的,相当于独立司法机构,直接向大会报告,独立评估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表现,并判断其资金配置与该组织的策略是否相关。

财务方面,由内部审计部和外部独立的审计公司联合审核,并在国际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公开发布审计报告,以确保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账目能够为捐助人提供最多的信息并详细列出资源是如何得以利用的。

如打开2007年度由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负责的国际红十字会的财务报告,会发现从员工福利、救援物资运输与储存,到旅行费用及行政支出等,一目了然。

捐款前先浏览慈善机构的财务报告,在欧美捐款者中已形成习惯。

美国慈善机构的运作历史悠久,一般建立了旨在约束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较完善的标准、规则等,尤其是自主项目申请、款项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其账目。

在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监管机构在联邦层面有国家税务局,在州政府层面有首席检察官。

根据美国国会2000年通过的一项国内税务法,包括慈善机构在内的所有组织,每年都必须向国家税务局上报年度财务报表,要求提供的信息十分详细,包括慈善机构前5名收入最高的成员名单、前5名报酬最高的合同商名单以及筹款所需花费。

更重要的是,该报表还要求提供与所有董事会成员有关的金融交易记录。

如果这些交易有问题,相关董事可能会被课以高额税收,慈善机构也可能失去免税资格。

此外,人们也可写信给国家税务局,了解某免税组织的财务状况和内部结构。

信息披露不亚于上市公司的英国是欧洲慈善业最为发达的国家。

我国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研究

我国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研究

第10卷第4期2016年12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QIHAR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Vol- 10 No-4 Dec.2016我国慈善组织的信任卮张龙杰(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摘要: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活动领域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但慈善组织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化解慈善组织的信任危机已成为当前我 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比任何其他事业更需要信任。

只有经受住了 公众的监督和质疑,才能重建公众的信任。

我国对于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塑造和提升要从加强 自身管理、实现独立性、强化法律约束力和各方监督等方面持续改进,切实为慈善事业又好 又快发展而不懈努力。

关键词:慈善组织;信任危机;对策中图分类号:C 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302011 (2016) 04-0042-0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事业得到了长足 发展,各类慈善组织纷纷出现。

慈善组织作为慈 善活动的主要承载机构,是慈善事业得以为继和 发展的重要依托。

随着大众慈善意识的逐渐提 高,慈善活动愈发受到人们关注,进而要求慈善 信息更加透明、慈善组织更加专业化。

近年来,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不顺利,“郭美美事件” “尚德诈捐门”等一系列涉及慈善组织的负面报 道,严重影响了这些机构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 不仅干扰了慈善组织的良性运营,而且对慈善事 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大危害。

中国的慈善事业正 陷人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慈善组织的公信 力大打折扣。

2"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及其特点我国现代慈善组织最初起源于1993年1月成立的吉林省慈善总会,[1]这是我国第一家以慈 善为名称的组织机构。

自此,全国各地的慈善组织纷纷成立,尤其是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 的社会背景下,慈善组织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立法中并没有对慈善和慈 善组织进行界定,《公益事业捐赠法》第3条和 《信托法》第60条只对“公益”进行了界定。

国外是怎么保护捐款人权益的

国外是怎么保护捐款人权益的

国外是怎么保护捐款人权益的作者:才让多吉最近,《慈善法》草案公布,引发很多讨论。

据人民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黄献中委员认为,草案对于捐赠受益人的权益提得比较充分,但缺乏充分尊重捐赠人合法权益的表述。

捐赠人的合法权益至少有三方面,知情权、隐私权、公平公正对待捐赠行为的法律保障,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从全球范围来看,法制越是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关于慈善公益行为相关的法律中,保护捐款人的利益几乎都是慈善公益立法的重中之重。

而在慈善公益不发达的地区,捐款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被忽视,几乎随处可见。

2014年,知名网络爆料人落魄书生周筱赟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民政局公开李亚鹏注册北京嫣然天使医院的验资报告、财务报告等,却被告知属于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相关利益人不同意公开”。

在英国,《2006慈善法案》(CharitiesA ct 2006)要求所有慈善公益组织的注册登记信息都要在“慈善委员会”保留副本,社会公众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拷贝、复印、审阅,并对其是否符合慈善公益法规提出质疑。

在英国,即便是红十字会这样法律不要求注册登记的慈善公益组织,也特别规定英国内阁大臣有权监管,而非不受约束。

英国对慈善公益组织的监管已有400多年历史,英国慈善委员会在履行对慈善公益组织的监管责任时,直接代表英国王室,不受任何内阁部长和政府部门的约束。

2012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家喻户晓的节目主持人、社会慈善家吉米·萨维尔在逝世一周年后被媒体曝光,其在从事慈善活动的40年间,性侵多达300名未成年儿童。

萨维尔创办的两家知名的公益基金会被要求立刻关闭,以保护英国公益慈善组织的纯洁。

由于萨维尔曾被英国王室封为爵士,唐宁街10号在此事件中也接受了调查。

慈善公益组织的利他行为是为社会未来发展而形成的合作契约,其成立的目的是为群体的发展和不特定的多数人的利益。

如果慈善公益组织有违法行为,社会公众的起诉资格容易受到限制。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及其启示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及其启示

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及其启示作者:丁成强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31期引言:民间慈善组织是人们基于慈善的观念,积极的为公共利益工作的民间社会团体。

民间慈善组织的存在:一方面补足了国家在社会救济中的不足,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另一方面民间慈善组织的公益性特征往往使其因为小的错误就带来公共利益的巨大损害,因此完善的对慈善组织的监管是维护广大捐赠人的利益,更好的促进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美国是当前世界慈善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它的现有慈善监管制度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美国规范慈善组织的法律制度在美国,规范公共慈善组织的法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信托法、非营利组织法、税法。

其中最为人遵守的是信托法,人们十分关注信托法中保护慈善财产的条款[1]。

美国在作为英国的殖民时期,其法律遵照英国的法律制定和实施。

美国独立后,很多州开始反对运用单一的信托法规范慈善组织,取而代之的是慈善信托法和非营利企业法来规范慈善组织[2]。

慈善信托法要求慈善受托人要尽到忠实义务、注意义务、持续履行信托职责的义务。

非营利组织法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尽到忠实义务、注意义务、合法的委托义务。

如果慈善受托人或者企业的管理者违反以上义务,慈善委托人和企业的股东可以行使监督权,敦促其改正不符合慈善目的的行为。

二、美国对民间慈善组织的监管1.美国对民间慈善组织的行政监管(1)美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主体在美国进行慈善活动尤其是募捐活动是受很多不同层级的政府机关的监管或是指导的,在慈善活动中起主要监管作用的的官方、半官方的主体有:州政府机关(主要表现为州检察长,或是州秘书,或是几个部门的合体)、地方政府、联邦贸易委员会、国税局。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体制,联邦政府和各级州政府都享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对社会团体的监督权。

从国家层面讲,国税局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是监督管理全国慈善组织的主要机构;从地方层面讲州政府尤其是州检察长和慈善组织活动地的当地政府是监管慈善组织运作的主要机构。

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保持: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

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保持: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

Research on the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China's CharitableOrganization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当前慈善组织公信力的保持:外部监管与内部治理刘娜L IU N a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300191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Tianjin 300191摘要:近几年,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

但不断出现的“慈善丑闻”“慈善腐败”事件,伤害着民众的慈善感情,也注定会影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为 了挽救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应加强对作为慈善事业主体的慈善组织的监管。

当前中国 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主要为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外部主要由法律、政府、第三方评估组织、行业自律和 社会监管;内部主要是完备的自我治理。

关键词:慈善组织;公信力;外部监管;内部治理中图分类号:C 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75(2017)02-0073-05Abstract : The promotion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credibility: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govern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philanthropy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all the people, and become a healthy force to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harity scandal”, “charity corruption” event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people hurt the feelings of charity, is bound to affect the credibility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save China's modern philanthropy, which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as the main body of charity. At present, the supervision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s mainly external supervision and internal governance: External mainly by the law,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party,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and social supervision; internal is the complete management.Keywords : charity organization; credibility; external supervision; internal governance来稿日期:2017-01-08 D 0l :10.13937/j .cnk 1.hbdzdxxb .2017.02.013作者简介:刘娜(1976—),女,河北保定人,社会学博士,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慈善机构陷信任危机国外如何监督慈善机构1
收藏打印举报来源:公益时报网发布者:生命时报
热度8票浏览20次【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时间:2011年9月08日07:30
分享到:
近期,红会、青基会、宋基会不断爆出丑闻,当前对慈善机构的各种质疑已成为热门话题。

如今,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不满,折射出的是对整个慈善的愤怒:内部管理不透明、财政不公开、监督不到位等因素,让公众的不信任情绪发酵,导致对整个慈善行业公信力的质疑。

相比国外一些慈善机构不为金钱轻视良心的信念,以及为了维护公信力和坚守道德底线所做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深思。

日本
所有善款都不能拿管理费
日本红十字会从成立以来,一直得到民众的信任。

这与其在善款用途、员工酬劳、社会监督等方面严格的规范不无关系。

日本红十字会的管理经验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现任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会长就是日本人,名字叫近卫忠辉。

笔者认为,日本红十字会之所以能赢得民众的信赖,与其公开透明的财政管理,以及其以开放的胸怀接受全社会监督密不可分。

在日本,红十字会虽然属于"特殊法人"(不用纳税),又直接归日本政府的厚生劳动省管辖,但它也像日本其他股份企业、上市公司一样,将自己的收支报告、监察流程、监管法规等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开,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查询。

根据日本红十字会的最新监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31日,收到的捐款用于三个方面:直接向灾民发放现金;向灾区当地救灾组织发放资金;向灾区当地政府发放资金用于灾后重建。

捐款用于灾区的比率是100%.
日本红十字会也没有按一定比例抽取管理费的做法。

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它们职员的工资很低,且全部来源于会员缴纳的会费。

红十字会在日本一直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全国有1000多万会员。

这些会员每年的会费是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左右,红十字会就靠这1000多万会员缴纳的会费来运营和支付所有行政费用等。

因为在日本加入红十字会号召的慈善活动是一件自豪的事,因此很多人都是志愿者,不收取任何报酬。

此外,日本慈善事业发展历史长,有专门的慈善法律、法规。

慈善基金会可免税,但善款来源和善款使用途径必须公开。

包括红十字会在内,很多慈善基金会的网站上都可以看到收支报告。

慈善基金会作为非盈利机构,如有任何违规行为(参与商业运作、接受来源被禁止的善款、贪污挪用善款、虚伪结算报告等),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即使名人、明星捐资建立慈善机构,其账务也是公开的,也接受政府的慈善管理。

监管机构的存在,让捐款人可以完全放心,维护民众做善事的热情。

美国
每年为慈善机构评级
1/?action-viewnews-itemid-80653
美国的慈善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监督机制。

美国的慈善机构分为两大类:私人基金一般由个人或公司成立,社会有需要时,就自发向机构和个人捐出款项。

而公共基金会则在创建时自身没有财产,需要依赖社会捐赠,红十字会就是典型的公共慈善组织。

不论哪类机构,都需要独立的管理委员会监督。

在美国,按照法律规定,慈善组织都享有税收优惠,因此每年也需要仔细向政府汇报经营情况,不能开展注册范围以外的商业活动,有责任接受第三方的监督。

通常,监督委员会最少要有5名成员,由公开招聘产生,需要保证成员和所监管的组织不能有任何资金借贷关系。

慈善机构的财务报表每年要接受独立会计师的审计,就连监管委员会的会议记录是否完备;当进行某项公益事业时,组织管理者本人或家属是否会受益;怎样处理员工举报的不正当行为;聘任主要领导人的方法和过程是否全面公开;是否有向监管委员会成员支付劳务报酬等,许多看似很小的细节都需要向政府汇报清楚。

而且这些资料要完全对社会公开,任何人都有权查阅。

法律规定,慈善机构每年至少要花费资产的5%用于注册登记时所关注的公益领域。

除了政府的监管以外,还有很多独立的评级机构能起到监督作用。

"慈善导航(CharityNavigator)"是美国最大的专门给慈善组织评级的网站,也是一家靠社会捐助建立的非盈利机构。

它们评估着美国5500家以上最大的慈善基金,并在网站上刊登调查报告。

例如登出10家公众评价最高的机构,也会登出10家评级最低但CEO工资最高的组织。

美国社会之所以对慈善组织的监督作用很大,是因为很多美国人非常乐于救助有需要的人,但不愿看到自己的辛苦所得被滥用。

英国
善款用途全透明
英国红十字会自成立以来,就极少有"丑闻"发生。

提到英国的红十字会,就不得不提它的会长--英国王储查尔斯。

由国家形象代表担任机构的"形象代表",使红十字会在英国拥有很强公信力,这同时也对红会自身的管理运营规范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

为保证公信力,英国红十字会在组织财务上特别注意"全透明".在该组织的官方网站上,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英国红十字会定期公布的年度开销。

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在2010年到2011年财政年度,英国红十字会一共为海地地震筹集到1750万英镑,为巴基斯坦洪水筹集到1200万英镑。

英国红十字会在这一年里,帮助了全球20多个国家的95万人,其中教授超过17万年轻人如何应对食品安全等问题;帮助解决超过2000起发生在英国的火灾、水灾等紧急事件;帮助39万国内的难民解决生活问题……通过公布这些数据,让民众清楚地了解善款的用途。

作为英国影响力最大的慈善组织,红十字会还非常注重维护在民众中的"亲和力".除了有灾难发生动员募捐的救助,平日里红会也本着"日行一善"的信条,从点滴关爱民众。

据统计,英国因为残障生活、出门不便的人数超过百万。

为了帮助他们生活自理,或是方便他们家人的照料,红十字会设在英国各地的大约1000个中心备有轮椅、拐杖和其他各种设备,
可借给或租给伤病人员。

英国红会还在中小学校里开展急救常识和技巧课程。

法国
红会会长没薪水
红十字会在法国是个非常受人们尊敬的组织,最近一次有关社会慈善事业的民意调查显示,70%的法国人将红十字会视为最信得过的慈善组织。

今年初另一项民调还显示,如果法国人要捐助的话,最乐意找的对象就是红十字会,这说明了红十字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这样高的声誉主要依赖于其透明度与运作的高度合法性。

作为国际红十字会在法国的分支机构,它符合法国关于协会、公益事业组织的所有法律,而且由于该组织行动的领域包括了社会救助、医疗救助等许多敏感方面,法国国民议会还特别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监控。

从运作而言,法国红十字会既是一个公益事业的协会,又是一个企业。

在协会角度它是不以盈利作为目的的,在企业角度其管理必须要有效。

因此其组织机构就有其独特性:首先有一个董事会,31名成员里28人是会员大会选举产生,3人由行政法院、医生公会、全国医疗协会分别任命,这样就保证了专业机构与法律机构有代表参加。

董事会选举会长,会长是义务工作,不拿薪水,只有最基本的津贴。

会长领导执行机构,任命各部门领导。

中央机构的运作可得到国家有关人道援助的基金补助,而地方机构的运作主要依靠募捐和赠与,还靠许多义务工作者。

另外,在资金管理方面,每年红会都会向公众公布账目细则,而且每个单位都必须由专业会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来进行账目管理,最后由审计法院审计账目。

人们可以从红十字会办公机构或网上查询每年的受捐总数、资金运用情况、捐助资金的分配等信息,人们也可以了解红十字会各级领导与专业人员的薪金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