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
企业部门职责划分 讲解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和相互关系
避免职责重叠和缺位,提 高企业运营效率
增强企业内部的协同合作, 形成合力
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
明确职责划分,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团队协作,增强凝聚力 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 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市场份额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与满意度
明确职责划分:让员工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减少工作重 复和推诿现象。
作。
行政部门和市 场营销部门之 间需要密切合 作,共同推动 企业的发展。
行政部门需要 为市场营销部 门提供必要的 支持和协助, 包括提供必要 的资源和信息
等。
市场营销部门 需要与行政部 门保持密切联 系,及时反馈 市场信息和销 售情况,为行 政部门的决策
提供依据。
行政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关系
01
行政部门负责公司的日常行政事务, 如人事、财务、物资管理等,为生 产部门提供支持和保障。
行政部门需要为财务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如提供文件资料、协 助处理财务问题等
财务部门需要为行政部门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以便行政部门更 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
行政部门与市场营销部门的关系
行政部门是企 业组织架构中 的重要组成部 分,负责企业 的日常运营和
管理。
市场营销部门 是企业的重要 部门之一,负 责企业的市场 推广和销售工
单击添加标题
企业部门职责划 分
企业部门职责划 分的重要性
企业部门概述
各部门间的相互 关系
部门定义与分类
部门定义:企业 内按照专业分工 设置的基层单位
部门分类:按照 专业分工的不同, 可以分为生产部 门、销售部门、 管理部门、技术 部门等
部门职责:各部 门承担着不同的 职责,如生产部 门负责产品的制 造,销售部门负 责产品的销售, 管理部门负责企 业的日常运营和 管理,技术部门 负责产品的研发 和技术支持等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进行过程管理,以各个行业对于的质量体系要求,设置相应的过程控制点,进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所设置的控制点,必须在确保制造流程稳定,质量受控的前提下,确保减少不创造价值的过程。
所以,说来三者就是一根绳上的三个蚂蚱,齐头并进才是最佳之道,这三者的工作是相互连续,相互依存的关系。
正确认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
1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在生产制造类企业,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工程技术三个部门会同时出现。
然而,这三部门的关系、权利和责任的划分,在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论。
目前,在制造业承担过这三个部门管理职能但时间不长的管理者观念中经常有:负责生产的人员总觉得质量部门不做具体事情,就是动动嘴还影响效率,而从事质量的人员往往感到生产现场无序,有些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而工程技术总是抱怨过程出现的问题是制造过程没有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的结果。
这些人中有人认为,生产应该是根据工程技术部门确定的标准去100%实施操作,其他都不用管;也有人认为,质量主要的是做好出厂检验,判断好和不好就行。
对于在制造企业三个管理部门有着较长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人员认识就各异,他们普遍认为企业很多类所谓质量策划和战略、质量体系管理都是一个方面的管理方法,实际运行中有时差距很大。
通常从事生产部门的人认为,生产部门是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制造过程可以说是企业的命脉,是所有其他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专注质量部门的认为,要满足客户需求,首先要有质量标准,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产品品质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应该由品质管理部门针对客户的要求提出,然后工程技术部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的工程规范,包括对材料的选用,设备定型、工艺方法的确认,生产制造部门只需要组织相应的员工去生产就行,而对整个过程的管控就是按照企业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而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则认为,企业应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给顾客提供高品质产品的增值,而高品质的产品则源于工程技术部门根据技术规范制订的控制计划和工艺,所以工程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有效管控的主导者。
因此,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的制造企业的这三个部门在企业运营中一直存在着相互各自为政的管理理念,笔者对于这三个部门的理解是,工程技术部门是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策划,它的关键是保证产品如何制作出来;生产管理部门根据制造工艺,进行制造过程的规划,流程优化的管正确认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部门的关系Correctly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roduction,Quality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s张九新(南通江华热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00)ZHANG Jiu-xin(NantongJiangHuaThermalPowerMachineryCo.Ltd.,Nantong226300,China)【摘要】在制造类企业中,正确处理生产、质量和技术三个部门之间关系直接影响着企业长远发展。
生产、质量、技术三个难兄难弟的
生产、质量、技术三个难兄难弟的关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质量和技术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三个要素。
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化工业模式的核心。
在实际生产中,这三个难兄难弟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生产、质量和技术三个方面,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生产生产是工业制品制造的主要环节。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往往需要机器设备、原材料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
生产的目的是制造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并满足市场需求。
在实际生产中,生产与技术密不可分。
通过技术革新、机械化、自动化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生产与质量也相互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质量控制的每一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提升生产效率。
质量质量是企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质量是企业信誉的保障,对产品的销售能力和品牌形象都会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质量和生产密不可分。
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密切相关,只有保证完善的生产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每一个环节。
同时,质量和技术也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必须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升级和创新,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技术体系,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技术和生产密不可分。
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但技术升级和创新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实践,生产环节的一切细节必须与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
与此同时,技术和质量也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才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三者的关系生产、质量和技术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随着生产的不断变革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质量和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现代企业的三大核心要素。
三个难兄难弟如何患难与共?
生产部、质量部及技术部三个难兄难弟,一个都不能少2016-08-25生产部、质量部、技术部是公司最为重要的三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职责,在公司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当然,有时,他们也会吵架。
但在质量管理中,这三位难兄难弟,可是一个都不能少。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笔者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进行过程管理,以各个行业对于的质量体系要求,设置相应的过程控制点,进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技术、制造、质量三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
技术、制造、质量三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着企业经营方式向着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品质管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事后把关、事中控制、事先预防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制造、检验、技术等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维妙的变化。
那么发展到今天,三者在质管量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国内企业中,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即使是美、日等外商投资或港、台与内地合资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事情,技术部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
● 质检部门和制造部门总是矛盾不断,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质检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却因为与相关部门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体系运行效果并不好。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非OEM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开始。
通常情况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有的也提供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评审分析,包括:确定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工艺流程;编制控制计划(CP);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制作模具以及工装以及检具,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样品制作过程记录。
以铸造企业铸件生产为例,如炉前熔炼、造型、浇注、热处理(存在时)等关键过程控制原始记录。
对熔炼用的原辅材料、使用的模具以及工装/夹具、机器、熔炼设备等,还有在混砂、制芯、造型、熔炼、浇注清理、加工等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也应记录下来,所有这些都是编排工艺流程和编写作业指导书工艺卡的依据,最好是编排工艺流程的人员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人员能亲自制作样品更好。
对技术,品质制造三部门关系的理解
对技术,品质制造三部门关系的理解
答案:
工厂现场的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比作国家的立
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与监督,保障了现
场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生产部门被视为企业的动脉,承担着企业产品生产的盈利任务,是所有其他部门的中心。
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这表明生
产部门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
•品质管理部门则扮演着司法机关的角色,负责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
品质管理先于生产,因为品质部门会与市
场及消费者沟通,提出质量要求,然后由技术部制定达到这些要
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适当的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
最后,生产
部门根据这些规范进行生产,而整个过程的控制就是全面质量管
理的过程。
•技术部门则像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负责制定工厂现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即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技
术部门在产品生产中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和选用适
当的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这种关系模式强调了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生产部门依据技
术部门提供的技术规范进行生产,而品质管理部门则对整个生产过程
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要求。
这种分工
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同时促进企业内部
的和谐与稳定。
质量、技术、生产的关系
兄弟刚到一家私企做质量管理工作,由于在国企呆的比较长,所以很多问题都以原单位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发现行不通,生产管理模式不同、企业文化差异、人员素质高低,都决定了一切都需要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进行,通过2个多月摸索与实践、结合在国企的经验针对质量、生产、技术有一些拙见、看法与大家交流。
其实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一、引言在一个企业中,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协作关系,这种关系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和决策三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二、部门之间的协作在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
协作可以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共享来实现。
例如,生产部门需要获取市场部门提供的销售数据,以便调整生产计划;市场部门则需要了解生产部门的产能情况,以便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
通过协作,不同部门可以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部门之间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是保持企业各部门之间良好关系的关键。
沟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如会议、报告、邮件等。
沟通的目的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
例如,销售部门需要向生产部门传达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以便生产部门调整生产计划;财务部门需要向各个部门传达财务目标和预算,以便各个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经营决策。
通过沟通,不同部门可以共同协调,确保企业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四、部门之间的决策在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决策是相互关联的。
决策可以是战略性的,也可以是日常性的。
例如,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与各个部门协商制定招聘计划和薪资政策;市场部门需要与研发部门协商确定产品定位和市场推广策略。
通过决策,不同部门可以共同制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规划。
五、部门之间的关系管理为了保持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
关系管理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规范的沟通流程来实现。
例如,可以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跨部门会议,以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报告制度,以确保信息的流动和准确性。
通过关系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部门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提高整个企业的绩效和效率。
六、结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协作、沟通和决策,不同部门可以共同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部门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是企业的生产者,企业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好的产品是生产部门直接作用的成果,是产品质量保证的自控主体。
生产期间应自我进行质量的控制,确保满足技术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质量部门是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的要求保证产品达到预计的效果,对产品的生产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是产品质量保证的监控主体。
主要的监控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生产者生产行为、生产设备生产状态,产品质量保证的内外部条件。
技术部门是根据市场情况及客户要求,完成产品的设计方案。
提出材料要求、生产工艺等的要求,并制定相应的验收规范、验收程序。
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是产品质量的监控主体,对设计文件负责。
技术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寻求进一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途径。
没有好的生产就不会有好的产品,没有好的质量管理就不能保证生产出好的产品,没有好的技术就没生产出好产品的前提条件。
在实际工作中三个部门之间应积极沟通、及时反馈信息,技术部门应详细进行技术交底,生产部门应及时反映生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质量部门应对各方质量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千方百计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
浅谈制造、品质管理、技术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浅谈制造、品质管理、技术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随着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向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的转变,品质管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事后把关到事中控制到事先预防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制造、品质管理、技术等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那么发展到今天,三者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本人先后在日资企业和港台企业从事过相关的管理工作,也从作同样工作的朋友了解到,有不少的企业(非OEM)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质量管理是品质管理部的事情,技术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
● 品质部和制造部总是矛盾不断,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品质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
●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但因为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也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含金并不多。
在质量管理工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在这里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非OEM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的开始。
众所周知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或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解析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记录。
(以前两天的托盘加工为例,如下料的长度,公差范围、使用的模具以及治夹具、机器设备等,还有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也应记录下来,所有这些都是编排工艺流程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依据,最好是编排工艺流程的人员和编写作业指导书的人员能亲自制作样品更好)。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
生产质量及技术三者关系只要有生产制造工厂,三个难兄难弟几乎同时出现,其间的关系、权利、责任划分争论从未停止过。
很多道行较浅的弟兄认识让人哭笑不得:生产认为质量什么事也没干,就是动动嘴;反过来,质量人员经常强调生产管理混乱,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
道行深一点的人员认识各异:有人认为:生产就是按标准100%实施操作,其它都不用管;有人认为:质量只需要做最后抽检,只需要说Y或者N ;现在很多类所谓质量战略,全面质量管理、6sigma都是一个方向或者方法,与实际操作都有很大的距离。
也许有更直观点的三者:1.生产管理认为:生产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的动脉,承担企业产品生产盈利的部门,是所有其它的部门的中心,没有产品生产一切都是零!可想而知。
2.质量管理认为:先是有质量要求在先,要做什么样要求的产品,品质要达到何种要求,由市场与品质部门针对市场及消费者要求提出,然后由技术部制订达到这种要求所要求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设备及工艺方法,最后由生产部门组织人员去生产,而控制整个过程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所以质量管理为先。
3.技术管理认为:顾客要求高品质产品,而高品质的产品源于技术部门制订的技术规范和选用材料、生产设备及工艺方法,因此而言,技术部门是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的主导者。
到目前为止,弟兄的理解是,技术部门针对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进行开发规划;生产管理根据制造工艺,进行生产规划,进行过程管理。
质量部门在产品和工艺开发过程中,在制造过程管理中,进行监控,就是过程控制。
因此,确定以上部门工作重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已相应部门为主要负责人,其它部门参与。
进行生产规划,以产品制造工艺为基础,进行生产线规划设计,确定制造流程。
进行过程管理,以各个行业对于的质量体系要求,设置相应的过程控制点,进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
所设置的控制点,必须在确保制造流程稳定,质量受控的前提下,确保减少不创造价值的过程。
所以,说来三者就是一根绳上的三个蚂蚱,齐头并进才是最佳之道,这三者的工作是相互连续,相互依存的关系。
论生产技术质量三者关系
(转)论技术、质量与制造的相互关系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向着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品质管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事后把关、事中控制、事先预防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制造、检验、技术等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么发展到今天,三者在质管量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咨询过的国内企业中,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即使是美、日等外商投资或港、台与内地合资的企业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
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事情。
技术部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2。
质检部门和制造部门总是矛盾不断。
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质检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3。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却因为与相关部门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体系运行效果并不好。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OEM即代加工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开始。
通常情况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有的也提供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评审分析,包括:确定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工艺流程、编制控制计划(CP),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制作模具以及工装以及检具,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样品制作过程记录。
以铸造企业铸件生产为例,如炉前熔炼、造型、浇注、热处理(存在时)等关键过程控制原始记录。
对熔炼用的原辅材料、使用的模具以及工装/夹具、机器、熔炼设备等,还有在混砂、制芯、造型、熔炼、浇注清理、加工等制作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等也应记录下来。
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与质量部门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改进与质量控制流程
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与质量部门产品设计与生产工艺改进与质量控制流程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改进以及质量控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现代化的生产运营管理中,生产部门、研发部门和质量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这三个部门之间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改进与质量控制流程,带您了解企业内部的协作与沟通机制。
一、产品设计与研发部门的协作产品的设计是企业开展生产的第一步,而研发部门在产品设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设计师们根据市场需求、客户反馈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开展产品的设计工作。
与此同时,研发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创新思路以及产品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产品设计与研发部门之间的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需求调研与产品设计:生产部门通过市场调研等途径,获取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研发部门。
研发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发酵和产品设计。
2. 技术支持与创新:研发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以确保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并参与创新研究,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实现方案。
3. 设计验证与调整:设计师和研发团队通过原型制作、工艺验证等手段,对产品进行测试和改进,确保设计与功能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二、生产工艺改进与生产部门的协作生产工艺的改进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关键环节,而生产部门在这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生产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紧密,共同落实工艺改进的流程与方法。
生产工艺改进与生产部门的协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分析与改进策略:生产部门负责对现有工艺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同时,与研发部门合作,制定改进策略和目标,在优化工艺流程方面共同努力。
2. 新设备引进与部署:为了改进生产工艺,生产部门可能需要引进新设备或开展设备升级。
这时,与研发部门的密切合作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规划设备采购和部署的具体方案。
3. 过程控制与持续改进:生产部门与质量部门合作,建立合理的过程控制体系,通过工艺参数的监测和调整,实现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制造型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
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终于说明白了!当然,评论不止这些,但可以看出,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工厂现场各部门间都有相互推诿、扯皮之事,不但影响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部门间和谐的工作关系,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是大家对现场各部门职能认识有偏差所致。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擅长太极和踢足球。
现就一些理解,浅谈下生产现场、品质和技术三大部门的职能关系,供大家参考。
工厂现场的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就好比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与监督,保障了现场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1、技术部技术部就像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工厂现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即: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并分析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问题。
原则上,现场生产和品质人员的工作依据(即输入)是技术部提供(输出),即只对口技术部。
规范的公司都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其专业称呼为:“过程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管理原则,也是ISO9001的管理原则之一。
2、品质部品质部就像国家的司法机关,即公检法(公安,检察院,法院),品质部必须充分履行公安的侦测、调查、取证职能,检察院的监督、监管职能及法院的判定、跟踪执行职能;即依据法律法规侦测、监督、判定、处理各种违法乱纪之事(即现场5M1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异常),专找坏人坏事,并绳之以法(即体系、过程和产品的监测、监管、判定和处理)。
品质部要监督检查的是现场三大符合性,即:体系符合性、过程符合性和产品符合性。
及时发现体系、过程和产品不符合处(异常),侦测和分析异常的原因,督促相关责任人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进实施及效果确认,直到有效改善关闭为止。
这在管理学上叫戴明PDCA管理循环,也叫闭环管理。
质量是靠管理体系去保证的,没有体系就没有过程工艺,没有过程工艺就没有产品质。
3、生产部生产部就象国家的行政机关,即人民政府,负责法律法规(即工厂的规章制度和生产工艺文件)的日常执行和管理;生产工人就象老百姓,对老百姓不能提太高的要求。
生产部与品质部的关系和谐
生产部与品质部的关系和谐?这是问题还是感叹?生产部追求的是产量,是效率,品质部追求的是质量,是效果。
虽然核心价值与使命不一样,但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高产出不一定就是低质量,高质量也不一定会低产出。
如果管理体系好,团队协作好,系统各方面都运行稳定,共同努力协作改善,生产与品质完全能同步提升。
譬如手掌手背,谁也离不开谁。
理论上说,二者不应该有冲突。
但事实上,因为立场不同,追求的指标不同,生产部与品质部的分歧与冲突在所难免,如果真的和谐得没有一点冲突,懂管理的老板一定会担心的。
于是老板和你的关系就不会和谐了。
如何才能减少冲突,稍微和谐一点呢?总体而言,双方都要有正确的观念与认识。
如果你是做品质的,建议你除了发现生产线的问题,更要多花时间分析并解决问题,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而不是一味的质问为什么。
如果你是做生产的,建议你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品质部是鸡蛋里挑骨头,应该将他们在工厂内部,制程内部就发现了问题,当成一种好运。
毕竟比把不良品出货到客户,被客户罚款、退货,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然后返工、报废、扣工资,闹得鸡飞狗跳要好得多。
不知道这些对你有没有帮助,没有什么手到病除的妙方,总之是要靠自己去用心了。
人际关系当然也是重要方式。
毕竟是天天在一起的同事,不要时时摆着公事公办的严肃脸孔,更不要因为工作上的分歧,搞得形同陌路,那就大大的不妙,可以提高他们品质方面的意识。
多帮帮他们解决问题。
相互合作找办法而不是抱怨那样会好点。
其实这就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摆正心态就会得心应手,无事生非是不可取的。
但是一个部门毕竟是要个其他部门联系的,大家要互助的,不然也不能成为一个公司。
但是如果是故意坏人的话,没关系,谁怕谁啊。
讲一个我自己经历的故事,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一家台资的公司工作,我们质量部的主管脾气非常不好,但是这个人非常聪明。
在工作中我们部门也是由他带领下,工作啊、秩序啊、素质啊都很突出,业绩也非常好,但是他就有个毛病,一开会就大吵大闹,搞的别的部门开会都不敢叫我们部门,经理只好找他谈,可是他居然把经理气的心脏病突发。
论生产技术质量三者关系
论生产技术质量三者关系第一篇:论生产技术质量三者关系(转)论技术、质量与制造的相互关系随着企业经营方式向着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历史性转变,品质管理也经历了从最初的事后把关、事中控制、事先预防的发展过程,发展到现在的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制造、检验、技术等部门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那么发展到今天,三者在质管量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又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咨询过的国内企业中,不论其经济性质如何,即使是美、日等外商投资或港、台与内地合资的企业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1。
质量管理是质检部门的事情。
技术部门只负责样品的制作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制造部门只负责生产的安排的进度控制确保交货期就行了;2。
质检部门和制造部门总是矛盾不断。
制造部注重效率和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质检部门一味地强调质量而不管制造部的难处;3。
质量管理队伍看似庞大却因为与相关部门不能协调合作,甚至互相推卸责任效果而导致效果不佳,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体系运行效果并不好。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正确认识各部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试从以下几个环节加以说明。
一、样品制作及工艺流程的编排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对于OEM即代加工型生产的企业来讲,可以说样品制作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开始。
通常情况客户下订单之前都会要求送样,只有样品通过后才会考虑下订单的,所以样品的制作也就至关重要了。
客户要求打样会提供产品图纸,有的也提供样品,那么技术部门首先要根据客户图纸或对样品进行评审分析,包括:确定产品、过程特殊特性、工艺流程、编制控制计划(CP),列出产品材料明细表(BOM),制作模具以及工装以及检具,然后备齐材料开始制作样品。
在样品制作过程中有一项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就是做好相关的样品制作过程记录。
以铸造企业铸件生产为例,如炉前熔炼、造型、浇注、热处理(存在时)等关键过程控制原始记录。
生产部与品管部的关系
生产部与品管部的关系生产部与品管部的关系品质和生产之争——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相关的技术论坛,打开质量管理之类的板块,一般不少于关于品管难做的帖子,无非是抱怨领导不重视,生产部不配合,薪水低,没地位等等,其中关于生产部门不配合的更多一些。
生产部追求的是产量,是效率,品质部追求的是质量,是效果。
虽然核心价值与使命不一样,但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高产出不一定就是低质量,高质量也不一定会低产出。
如果管理体系好,团队协作好,系统各方面都运行稳定,共同努力协作改善,生产与品质完全能同步提升。
譬如手掌手背,谁也离不开谁。
理论上说,二者不应该有冲突。
但事实上,因为立场不同,追求的指标不同,生产部与品质部的分歧与冲突在所难免。
如何才能减少冲突,稍微和谐一点呢?总体而言,双方都要有正确的观念与认识。
如果你是做品质的,建议你除了发现生产线的问题,更要多花时间分析并解决问题,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而不是一味的质问为什么。
如果你是做生产的,建议你摆平自己的心态,不要认为品质部是鸡蛋里挑骨头,应该将他们在工厂内部,制程内部就发现了问题,当成一种好运。
毕竟比把不良品出货到客户,被客户罚款、退货,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然后返工、报废、扣工资,闹得鸡飞狗跳要好得多。
以下是关于生产和品管的讨论:观点一:质检部门相当于道路上的警察,生产部相当于行驶的车辆,企业是需求运输的国家,技术部门是制定法律法规的主流和研究部门,其实大家利益是一致的!希望大量的车流持续不断,保证运输通畅。
如果大家都开快车,撞得七荤八素的,国家也会计算估量这些损失。
所以,执法的度要根据本国的情况和客户的需求来判定。
观点二:我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再好,生产不出来也是没用的;生产的再多,全是次品就更不可以。
品质与生产的确是有矛盾,但是品质是第一位的。
没有质量的产量就是浪费,产量越大,浪费越大!观点三:我们有句话——产量是钱,质量是命。
我们不能要钱不要命,我想这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的关系
作者:质量君
来源:《中国纤检》2016年第07期
当然,评论不止这些,但可以看出,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般工厂现场各部门间都有相互推诿、扯皮之事,不但影响产量和质量,还影响部门间和谐的工作关系,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是大家对现场各部门职能认识有偏差所致。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山头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擅长太极和踢足球。
现就一些理解,浅谈下生产现场、品质和技术三大部门的职能关系,供大家参考。
工厂现场的生产、品质、技术三大部门,就好比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各司其职,又相互制衡与监督,保障了现场生产的高效有序进行。
1.技术部。
技术部就像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工厂现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即: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和方法等。
并分析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问题。
原则上,现场生产和品质人员的工作依据(即输入)是技术部提供(输出),即只对口技术部。
规范的公司都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其专业称呼为:“过程方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效的管理原则,也是ISO9001的管理原则之一。
2.品质部。
品质部就像国家的司法机关,即公检法(公安,检察院,法院),品质部必须充分履行公安的侦测、调查、取证职能,检察院的监督、监管职能及法院的判定、跟踪执行职能;即依据法律法规侦测、监督、判定、处理各种违法乱纪之事(即现场5M1E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异常),专找坏人坏事,并绳之以法(即体系、过程和产品的监测、监管、判定和处理)。
品质部要监督检查的是现场三大符合性,即:体系符合性、过程符合性和产品符合性。
及时发现体系、过程和产品不符合处(异常),侦测和分析异常的原因,督促相关责任人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并跟进实施及效果确认,直到有效改善关闭为止。
这在管理学上叫戴明PDCA 管理循环,也叫闭环管理。
质量是靠管理体系去保证的,没有体系就没有过程工艺,没有过程工艺就没有产品质。
3.生产部。
生产部就象国家的行政机关,即人民政府,负责法律法规(即工厂的规章制度和生产工艺文件)的日常执行和管理;生产工人就象老百姓,对老百姓不能提太高的要求。
技术部要尽量降低对作业员的要求和经验依赖,生产部是做行政的,其职能是严格遵纪守法,严格按照技术部制定的法律法规(工艺流程图和作业指导书)执行作业。
不能多做,也不能少做,要一五一十地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作业步骤、作业动作、作业方法和标准进行作业。
即“标准化作业”,保证作业过程工艺的符合性。
而实现标准化作业的前提是作业指导书上作业方
法和要求要标准化,否则十个作业员就有十种作业方法和标准。
实现不了标准化作业。
持续稳定的输出高质量的产品要靠标准化作业来实现。
4.彼此关系。
可能有人会问了,如果作业员按技术部的作业指导书标准化作业了,保证了“作业过程工艺符合性”,但产量和质量仍不理想,这是谁的责任?答案是:“技术部”。
因为技术部的职能就是做工序、工艺、方法和工装等研究的,要不断地检讨生产工序、工艺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借此解决现场5M1E六大异常,持续提升产量和质量。
好的工序、工艺就是作业员便于生产作业,能轻松实现作业产量和质量。
否则生技就要不断想办法改进,直至把工艺做到作业员想做错都是一件很难或不可能的事。
对此有个专业叫法:丰田防错法。
这是生技部的工作方向和终极目标。
老子《道德经》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说管理一个大的国家,只要管理方法得当、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就如同炒道小菜一样简单。
道理是一样,但如果不这样做,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大大的不同,一道小菜影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胃口,而一个国家影响的是千万上亿人的生活。
现场管理同理,也需要完善管理,明确职能,统一认识。
现场各部门就象“木桶原理”,木桶装水的多少并不是由木桶的大小和高度决定,而是取决于木桶“短板”的高度和木板间的“衔接紧密度”,所以,产量和质量需要现场各部门的统一职能认识、通力密切配合。
否则,认识混乱就会行为混乱,就会鸡同鸭讲,打乱战,就会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相互推诿、扯皮上。
实际问题没解决,个人工作能力没提高,可能自己却成了打太极和踢球的高手,实在不可取。
最后,还是让我们一起明确职能,现在就开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