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物理选修3-2课件: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第1章第1节
实验现象 (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N极插入线圈
有
N极停在线圈中 无
线圈中的磁场
N极从线圈中抽 出
有
变化时,线圈 中有感应电流;
S极插入线圈
有
线圈中的磁场
S极停在线圈中
无
不变时,线圈
S极从线圈中抽 出
有
中无感应电流
3.模拟法拉第的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线圈B中 分析论证
有无电流)
开关闭合瞬间
有
线圈B中磁
二、科学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1.探究导体棒在磁场中运动是否产生电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无电流)
分析论证
导体棒静止
无
闭合电路包围
导体棒平行 磁感线运动
无
的面积变化时, 电路中有电流
产生;包围的
导体棒切割 磁感线运动
有
面积不变时, 电路中无电流
产生
2.探究磁铁在螺线管中运动是否产生电流
实验操作
高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第1章 电磁感应
第1章 电磁感应
第1节 磁生电的探索
目标导航 1.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探索过程,体会人类 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知道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感应电 流产生的条件.(重点+难点) 3.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家探索自然 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重点)
(3)磁通量虽然是标量,却有正、负之分. 求磁通量时要按代数和的方法求总的磁通量( 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如图甲所示, 有两个环a和b,其面积Sa<Sb,它们套在同一 磁铁的中央,试比较穿过环a、b的磁通量的 大小.
我们若从上往下看,则穿过环a、b的磁感线 如图乙所示,磁感线有进有出,相互抵消后, 即Φa=Φa出-Φa进,Φb=Φb出-Φb进,因Φa出 =Φb出,Φa进<Φb进,所以Φa出-Φa进>Φb出- Φb进,即Φa>Φb.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课件鲁教版选修3课件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需注意两点,一是注意区域自 然特征与旅游资源的关系;二是认真读图析图,获取等高线 有关信息分析解答问题。
【解析】 本题特别强调冬季和夏季都吸引游客,这就 要求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考虑,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信 息,可以判断神农架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可以使植被景观 保持全年具有观赏价值。根据等高线信息可以判断当地海拔 较高,地形起伏大,垂直差异形成了适于不同季节观赏的景 观。
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意义
表现
发展国际旅游能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促进经 发展国内旅游能回笼货币,加速资金周转 济发展 旅游业是综合性行业,发展旅游业,能加速第三
产业发展,改善区域产业结构
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发展旅游业能
够吸纳大量劳动力,扩大就业机会
促进社 会文化 繁荣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使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趋于 缩小
由上述[模块考情透析],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的综合评 价”近三年命题频率较高,全国和许多省份都有对此知识的 考查。该知识点中“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评 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是考查的热点内容。今后的高考仍 将会以我国或世界著名的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等开发利用为切 入点,题型以综合题为主,来考查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 基本内容和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因此应持续高度关注。
旅游资源的类型、成因及分布
由上述[模块考情透析],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的类型、 成因与分布”近几年高考命题频率较高,并且全国和许多省 份都有对此知识的考查。该知识点中“旅游资源的特点,自 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我国典型旅游资源的形 成与分布”等都是高考命题关注的热点。今后的高考还会将 结合图文材料来考查我国或世界著名景区旅游资源的分布、 特点及成因”,题型以综合题为主。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教学课件:第1章 1.4
V=0.4 V
W=9.6×10-3 W。
(2)电容 C 上电压 UC=������������2 =IR2=0.24 V -6 -6 电容器所带电容量 Q=CUC=30×10 ×0.24 C=7.2×10 C 开关 S 断开后,电容 C 通过 R2 放电,通过 R2 的电荷量为 7.2×10-6 C。 【答案】(1)9.6×10 W (2)7.2×10 C
【解析】由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大小可进行比较。在 10~12 s 以 及 12~15 s 内图线的斜率相同,而且是 0~15 s 时间内斜率最大的, 所以这两段时间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答案】C
3.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的间距为 d,一端跨接一阻值为 R 的 电阻,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于 平行轨道所在平面。一根长直金属棒与轨道成 60°角放置,且接触良好,则当金属棒以垂直于 棒的恒定速度 v 沿金属轨道滑行时,其他电阻 不计,电阻 R 中的电流大小为( )。 A. B. C.
1 2 1 【解析】 方法一 在 t 时间内,半径扫过的面积ΔS= θR = ωtR2。 2 2 1 ������������ 1 回路中的磁通量变化ΔΦ=BΔS= BωtR2,代入公式 E= ,得 E= BωR2。 2 ������������ 2 1 方法二 切割半径中点的线速度 v=2ωR,即可看成半径为 R 的
������������������ ������������������������ 60 ° ������������������ ������
������������������������������������ 60 ° ������ ������������������������������������ 60 ° D. ������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教学课件:第1章 1.1
2.电磁感应现象和感应电流 (1)十年磨一剑,英国物理学家②法拉第于 1831 年终于发现了 “磁生电”现象的存在,并把这些现象叫作“电磁感应”。由电磁感 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③感应电流。 (2)电磁感应现象发现的意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人们找到 了④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提示了电和磁的内在联系,引领人类社会 进入电气时代。 3.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⑤磁通量发生变化。
导入新课:某同学正在观看世界杯足球赛,德国队前锋球员一个 虚晃过了对方后卫,一脚攻门,只见足球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 奔球门死角而去,该同学绷紧了神经瞪大了眼睛,正值球将进未进之 际,突然眼前一黑——停电了! 生活中我们能离开电吗?电从何而 来?
1.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①奥斯特从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的 磁效应,拉开了研究电与磁相互关系的序幕。 电流磁效应的发现给人 的启示:既然电能够产生磁,反过来利用磁能否获得电?
4.磁通量 (1)定义:设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若有一个与磁场 方向垂直的线框平面,面积为 S,我们就把⑥B 与 S 的乘积叫作穿过这 个面积的磁通量。也可以形象地认为磁通量就是穿过这一线框面积 的⑦磁感线的条数。
(2)若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方向与面积为 S 的线框平面夹 角为θ,如图所示,则穿过这一线框的磁通量的表达式Φ=⑧BSsin θ;若磁场方向与线框平面平行,则穿过这一线框的磁通量Φ=⑨ 0 。 (3)在国际单位制中,磁通量的单位是⑩韦伯(Wb)。
【答案】C
3.(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长直导线通以恒定的电流,有一 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平面内,在下列情况中线圈能产生感应电流 的是( )。 A.导线中电流变大 B.线框向下平动 C.线框向右平动 D.线框以导线 AB 为轴转动
最新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章 电磁感应
最新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电子 课本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34页 0146页 0184页 0266页 0346页 0393页 0520页 0567页 0614页 0650页 0722页 0830页
第1章 电磁感应 第1节 磁生电的探索 第3节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导入 奇异的电火花 第2节 自感 专题探究 电磁感应的实验与调研 导入 两种电源 第2节 交变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第4章 远距离输电 第1节 三相交变电流 第3节 电能的远距离传输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第1节 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第3节 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1章 电磁感应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导入 改变世界的线圈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1节 磁生电的探索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导入 奇异的电火花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1节 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2节 感应电动势与电磁感应 定律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3节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2章 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导入 两种电源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1节 交变电流的特点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2节 自感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3节 自感现象的应用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源自 专题探究 电磁感应的实验与调 研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3章 交变电流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
鲁科版高二物理选修3-2全册课件 【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73页 0119页 0231页 0324页 0402页 0482页 0564页 0649页 0714页 0794页 0830页 0902页 1010页
第1章 电磁感应 第1节 磁生电的探索 第3节 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导入 奇异的电火花 第2节 自感 专题探究 电磁感应的实验与调研 导入 两种电源 第2节 交变电流是怎样产生的 第4章 远距离输电 第1节 三相交变电流 第3节 电能的远距离传输 第5章 传感器及其应用 第1节 揭开传感器的面纱 第3节 大显身手的传感器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课件鲁科版选修3-2课件
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由“考情透析”可以看出,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考查 是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全国和许多省份都有对该知 识点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该知识点的方法技巧: 1.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要按步骤,依据楞次定律仔细分 析. 2.阻碍思想的运用:增反减同,来拒去留;面积变化阻 碍磁通量变化. 3.右手定则在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运用.
O 时刻 Φ1=0,D 时刻 Φ2=2×10-3 Wb,则 ΔΦ=Φ2- Φ1=2×10-3 Wb,经历的时间 Δt=0.005 s,所以平均感应电 动势 E=2×0.01005-3 V=0.4 V.故 D 错.
【答案】 AB
4.在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半径为 R 的 圆弧金属丝 ab,ab 的长度为周长的23,弧平面与磁场垂直, 若其以速度 v 向右运动,如图 7 所示,则 ab 两点间感应电动 势的大小为__________,a 点电势比 b 点____________.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解析】 金属套环跳起的原因是开关 S 闭合时,套环 上产生感应电流与通电螺线管上的电流相互作用而引起 的.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S 闭合时,金属套环也会跳起.电 压越高,线圈匝数越多,S 闭合时,金属套环跳起越剧烈.若 套环是非导体材料,则套环不会跳起.故选项 A、B、C 错误, 选项 D 正确.
【解析】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ΔΔΦt ,因为 O 时 刻和 D 时刻的感应电动势为瞬时值,而根据 E=ΔΔΦt 所求一般 为平均值,由数学知识可知,当 Δt→0 时,E 就为瞬时值, 而在图线 Φ-t 中反映瞬时值的是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2课件2.1感应电流的方向
E
B
× ××××
× ××××
G
v × × × × ×
× ××××
× ××××
F
A
1、右手定则:伸开右手,使拇 指与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与 手掌在同一平面内; 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 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 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范围: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 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例:在图中CDEF是金属框,当导 体AB向右移动时,请用楞次定律 判断ABCD和ABFE两个电路中感 应电流的方向。我们能不能用这 两个电路中的任一个来判定导体 AB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ABCD中感应电流方向:A→B→C→D→A
ABFE中感应电流方向:A→B→F→E→A
AB中感应电流方向:A→B
1、楞次定律适用于由磁通量变化引 起感应电流的一切情况;右手定则 只适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
1、内容:
楞次
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要 阻碍 引起感应电流的 磁通量的变化
“增反减同”
2、理解“阻碍” :
谁起阻碍作用? 感应电流的磁场
阻碍什么? 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如何阻碍? “增反减同”
结果如何? 阻碍不是相反、阻碍不是阻止
使磁通量的变化变慢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楞次定律 “来拒去留”
s
N
N
8、生活是一个过程。您不必太在意结果。心态不好的人会看过去,心态好的人会看未来。放开过去的所有无助。 11.我所有的发奋所有的奋斗,都是为了拥有一个完美的未来,和遇见一个优秀的你。 21、婚姻需要爱情之外的另一种纽带,最强韧的一种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关于精神的共同成长,那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在最无助和软 弱时候,在最沮丧和落魄的时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坚强,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运。那时候,你们之间的 感情除了爱,还有肝胆相照的义气,不离不弃的默契,以及铭心刻骨的恩情。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课件鲁教版必修3课件
【答案】 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 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治理盐碱 地,防治洪涝、低温等灾害,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 护。
1.图为北纬 30°附近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1)~(2) 题。
(1)关于三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条河流的汛期在季节上不一致 B.三地均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C.三地河口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D.三地的自然带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关于三地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有该国最大的城市 B.主要农作物都有棉花 C.城市化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D.都有丰富的水源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以区域地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定位、区域地理环境特 征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结合社会热点,联系各种统计图表,考查区域地理环 境的差异及其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各种专题地图,考查 某种地理事物分布特点及成因,探究区域发展的方向。
(2)消极的影响 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 料,土壤肥力下降。 ②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因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 部。 ③尼罗河下游流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 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当然,阿斯旺大坝的利和弊对于其他大坝不具有普遍 性,因为大坝所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的气候条件、地形 条件不同,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就不同。
区域发展的外部环境
③区域的发展规划发 可展 持重 续点 发展 发展方案与评价
(2)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①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 ②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优势条件、限制 条件等。 ③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
高中物理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鲁科版选修33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1.此部分内容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出现在某个选项中,热点集中在分子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作用力,微观量的计算.难度较低.2.(1)布朗运动与分子运动的关系问题①关于布朗运动,要注意以下几点:a.形成条件是固体颗粒足够小,很难直接用肉眼观察,一般都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b.观察到的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说明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布朗运动虽然不是分子运动,但是可以间接证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①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反之减小.②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反之减小.③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这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图1④分子势能曲线(设r→∞处势能为零)如图1所示.(3)温度、内能、热量间的关系①温度是描述物体热运动状态的基本参量之一,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物体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对个别分子讲温度无意义.温度高表明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但此时物体内部也存在着动能很小的分子.不同物质的物体,如果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于它们的分子质量不同,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还要注意,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宏观上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②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内能多的物体温度未必高,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也未必一定多,热能则是内能的一种通俗而不确切的说法.③热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物理学中用它来量度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能量.一个物体的内能多少是无法测定的,而某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是可以测量的,热量就是用来测定内能变化的物理量.(2012·海南单科)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2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图2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解析】由E p-r图可知: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故选项A正确.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故选项B错误.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选项C正确.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故选项D错误.在整个相互接近的过程中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保持不变,故选项E正确.【答案】ACE1.如果M 表示摩尔质量,m 表示分子质量,V 0表示分子的体积,V m 表示摩尔体积,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 0表示单位体积的分子数,ρ表示物质密度.那么,反映这些量之间关系的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V m =M ρB .m =ρV 0C .N A =V mV 0D .ρ=n 0M N A【解析】 固体和液体分子可看成紧密堆集在一起的,分子的体积V 0=V m N A,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用.对于气体分子,由于气体分子间绝大部分是空隙,d =3V 0的值并非气体分子的大小,而是相邻的两个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由于本题没有指明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上面的四个表达中,A 、D 对任何形式的物质都适用,B 、C 只对固体和液体适用,对气体不适用.【答案】 AD2.下列关于分子和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分子a 只在分子力作用下从远处由静止开始靠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 ,当a 受到的分子力最大时,a 的动能一定最大C .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D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解析】 观察到的是微粒的运动,不是分子,故A 错.当a 的动能最大时,分子力为零,故B 错.气体压强取决于温度与体积,故C 错.【答案】 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0 ℃的冰变成0 ℃的水时,体积变小,分子间势能变小B .橡皮条拉伸时,分子间势能增加C .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势能会变化D .把液体内的两个分子压缩到不能再压缩,此过程中分子间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0 ℃水变成0 ℃水时,体积变小,吸热分子间势能变大,故A 错. 【答案】 BCD1.固体、液体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气体实验定律多以计算题形式出现,通常是一个小综合题,难度适中,其中气体实验定律是3-3中的重点,必考内容.2.(1)固体①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又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a.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b.晶体中的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不是在各种物理性质上都表现出各向异性.(2)液体①液体的性质液体的宏观性质包括:a.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被压缩.b.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c.液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②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液体的微观结构特点有三个:a .分子间的距离很小.b .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c .分子的热运动特点表现为振动与移动相结合. ③表面张力液体表面层的特点:a .表面层的位置处在与气体接触处.b .表面层中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即表面层中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的大一些,在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使液面各部分分子间产生相互吸引的表面张力.液体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当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④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3)液晶①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其产生可用图示表示:晶体――→加热液晶――→加热液体.②物理性质a .具有液体的流动性.b .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c .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个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③液晶的应用a .液晶显示器:用于电子手表、计算器、微电脑等.b .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来探测温度.c .在电子工业、航空、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广泛. (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 、T 、V 三者的关系是pV T=C ,C 是一个定值. ②气体实验定律可看成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特例 当m 不变,T 1=T 2时,p 1V 1=p 2V 2——玻意耳定律.当m 不变,V 1=V 2时,p 1T 1=p 2T 2——查理定律.当m 不变,p 1=p 2时,V 1T 1=V 2T 2——盖·吕萨克定律.(5)饱和汽与饱和汽压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未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6)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叫做空气的相对湿度.即相对湿度(B )=水蒸气的实际压强p 同温下水的饱和汽压p s×100%.(2012·山东高考)(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图3(2)如图3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1=20 cm(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现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 cm.(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①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作单位);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解析】(1)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a正确;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选项b正确;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选项c错误;根据VT=C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时,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选项d错误.(2)①设U型管横截面积为S,右端与大气相通时左管中封闭气体压强为p1,右端与一低压舱接通后,左管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气柱长度为l2,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为p.左管中封闭气体发生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①p1=p0②p2=p+p h③V1=l1S④V2=l2S⑤由几何关系得h=2(l2-l1)⑥联立①②③④⑤⑥式,代入数据得p=50 cmHg②左管内气体膨胀,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温度不变,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W且W<0,所以Q=-W>0,气体将吸热.【答案】(1)ab (2)①50 cmHg ②做正功吸热4.我国“蛟龙”号深海探测船载人下潜超过七千米,再创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某次深潜实验中,“蛟龙”号探测到990 m深处的海水温度为280 K.某同学利用该数据来研究气体状态随海水深度的变化.如图4所示,导热良好的气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的质量和摩擦,气缸所处海平面的温度T0=300 K,压强p0=1 atm,封闭气体的体积V0=3 m3,如果将该气缸下潜至990 m深处,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图4(1)求990 m深处封闭气体的体积(1 atm相当于10 m深的海水产生的压强).(2)下潜过程中封闭气体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传递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解析】 (1)当气缸下潜至990 m 时,设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 ,温度为T ,体积为V ,由题意可知p =100 atm ①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0V 0T 0=pV T② 代入数据得V =2.8×10-2 m 3③ (2)放热;大于.【答案】 (1)2.8×10-2 m 3(2)放热 大于5.如图5甲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汽缸竖直浸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中,用不计质量的活塞封闭压强为1.0×105 Pa 、体积为2.0×10-3 m 3的理想气体.现在活塞上方缓慢倒上沙子,使封闭气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将汽缸移出水槽,缓慢加热,使气体温度变为127 ℃.甲 乙图5(1)求汽缸内气体的最终体积;(2)在p -V 图上画出整个过程中汽缸气体的状态变化.【解析】 (1)在活塞上方倒沙子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对气体,由玻意耳定律得:p 0V 0=p 1V 1,代入数据,得p 1=p 0V 0V 1=2.0×105 Pa.在缓慢加热到127 ℃的过程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T 0=V 2/T 2,代入数据得V 2=V 1T 2T 0=1.5×10-3 m 3.(2)如图所示.【答案】 (1)1.5×10-3 m 3 (2)见解析6.如图6所示,汽缸放置在水平台上,活塞的质量为5 kg ,面积为25 cm 2,厚度不计,汽缸全长25 cm ,大气压强为1×105 Pa ,当温度为27 ℃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 ,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将汽缸缓慢竖起倒置.(g 取10 m/s 2)图6(1)汽缸倒置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位时间内汽缸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增多B .单位时间内汽缸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减少C .吸收热量,对外做功D .外界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放出热量(2)求汽缸倒置后气柱的长度;(3)汽缸倒置后,温度升至多高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活塞摩擦不计)?【解析】 (1)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开始状态:mg +p 0S =p 1S ,倒置后:mg +p 2S =p 0S ,所以p 2<p 1;由于气体温度不变,所以,单位时间内汽缸单位面积上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减少,故B 正确.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而气体的温度不变,即内能不变,所以气体将从外界吸收热量,故C 正确.(2)因1→2状态为等温变化,有p 1=p 0+mg S =1.2×105 Pa ,p 2=p 0-mg S =0.8×105Pa ,l 1=10 cm ,由p 1l 1=p 2l 2,得l 2=15 cm.(3)因2→3状态为等压变化,且T 2=T 1=300 K ,l 2=15 cm ,l 3=25 cm ,由V 2T 2=V 3T 3,得T 3=V 3V 2T 2=l 3l 2T 2=500 K(或t =227 ℃). 【答案】 (1)BC (2)15 cm (3)227 ℃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考查的重点,主要注意运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问题以及求解一些小计算题.考查形式为选择、计算.难度较低.2.(1)热力学第一定律①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②公式:ΔU =W +Q .③理解:a.外界对物体做功W >0,反之W <0.b .物体从外界吸热Q >0,反之Q <0.c .ΔU >0,内能增加;ΔU <0,内能减少.(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多种等价的表述:表述一: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述二: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此定律说明:第二类永动机是无法制成的,并且能量守恒的热力学过程具有方向性.(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2012·浙江高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 →B →C →D →A 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7所示的P -V 图描述,图中p 1、p 2、V 1、V 2和V 3为已知量.图7(1)气体状态从A 到B 是________过程(填“等容”、“等压”或“等温”);(2)状态从B 到C 的变化过程中,气体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状态从C 到D 的变化过程中,气体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4)状态从A →B →C →D 的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总功为________.【解析】 (1)A →B ,对应压强值恒为p 2,等压. (2)B →C ,由pV T=恒量,V 不变,p 减小,T 降低.(3)C →D ,由pV T=恒量,p 不变,V 减小,可知T 降低,V 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T 降低,内能减小,由ΔU =W +Q 可知C →D 过程放热.(4)A →B ,气体对外界做功W AB =p 2(V 3-V 1)B →C ,V 不变,气体不做功C →D ,V 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CD =-p 1(V 3-V 2)状态从A →B →C →D 的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总功W =W AB +W BC +W CD =p 2(V 3-V 1)-p 1(V 3-V 2).【答案】 (1)等压 (2)降低 (3)放热 (4)p 2(V 3-V 1)-p 1(V 3-V 2)7.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B .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C .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D .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解析】 0 K 是低温的极限,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所以A 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物体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但在“产生其他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单一热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做功,所以B 正确;内能的改变与热传递和做功同时有关,所以C 、D 错误.【答案】 B8.飞机通常在万米高空中飞行,而舱外气温一般在零下50 ℃以下.此时高空中的大气压(约为0.5标准大气压)比舱内气压小得多,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空气压缩机将舱外的空气压进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空气压缩机对空气做功,温度升高,如果没有其他设施,舱内气温可以达到50 ℃左右,实际上飞机是通过空调的作用使舱内产生温暖如春的环境.根据材料信息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舱内维持正常温度时,压缩机压缩气体做的功与空调向舱外散失的热量相等B .冰雹在天空中降落的过程中,内能增加量大于吸收的热量C .在地面上温度为30 ℃的气团,升入万米高空后,体积约增大2倍D .气团在上升过程中内能的减少量等于气团对外界做的功资料说明:通常将温度和压强都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称之为气团.气团的直径约为几千米,由于气团很大,边缘部分和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什么影响,即Q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气团的内能增减只与外界对它做功的多少或它对外界做功的多少有关,即ΔU =W .由于变热的气团在上升的过程中膨胀,因而要推挤周围的空气做功,这样气团的内能就要减少,温度就要降低,故越高的地方气体温度越低.【解析】 由于飞机舱内维持正常温度时比外界温度高,所以有热量通过舱壁向外散热,故可知压缩机压缩气体做的功要大于空调向舱外散失的热量,则A 错误;冰雹在天空中降落的过程中,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同时有重力对其做功,故其内能增加量大于从周围环境吸收的热量,则B 正确;对于选项C ,根据材料可知,气团在地面的状态参量为:p 1=p 0,V 1=V 0,T 1=303 K ,在高空中的状态参量为:p 2=0.5p 0,T 1=223 K ,由p 1V 1T 1=p 2V 2T 2得:V 2≈1.5V 0,则C 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气团上升的过程是个绝热的过程,故气团内能的减少量等于气团对外界做的功,则D 正确.【答案】 BD9.一定质量的非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可忽略),从外界吸收了4.2×105 J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 J的功,则:(1)气体的内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了,其变化的量的大小为________J.(2)气体的分子势能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3)分子平均动能如何变化?【解析】(1)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Q=4.2×105 J,气体对外做功6×105 J,则外界对气体做功W=-6×105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1.8×105 J,所以物体的内能减少了1.8×105 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了.(3)因为气体内能减少了,而分子势能增加了,所以分子平均动能必然减少了,且分子平均动能的减少量一定大于分子势能的增加量.【答案】(1)减少 1.8×105(2)增加(3)见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2012· 北京高考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 实验”.如图 1,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 L、开关 S 和电源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 L 上,且使铁芯 穿过套环.闭合开关 S 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压越高,线圈匝数越多,S 闭合时,金属套环跳起越剧烈.若 套环是非导体材料, 则套环不会跳起. 故选项 A、 B、 C 错误, 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1.高级轿车都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 系统),其作用是 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
LK ·物理
必修3-2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块高考热点透视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必修3-2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可以计算通过电路的电荷量. 2.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感应电动势公式,应用时要注意两 点: (1)公式中的 B、l、v 要求两两互相垂直.当 l⊥ B,l⊥v, 而 v 与 B 成 θ 夹角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E= Blvsin θ.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由“考情透析”可以看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近三 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全国和许多省份都有对该知识点的考查, 题型有选择题,有时涉及计算题中的某一步.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该知识点的方法技巧: ΔФ 1.公式 E= n 一般只用来计算平均感应电动势,有时 Δt
LK ·物理
必修3-2
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感 ΔB 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的大小应为( Δt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4ωB0 A. π ωB0 C. π
2ωB0 B. π ωB0 D. 2π
图5
【思路点拨】 分别求出导线框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产 生的电流大小的表达式和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时 ΔΒ 电流大小的表达式,建立等式求解 的大小. Δt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态, 但刹车距离 (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 离 )却比车轮抱死更小, 如图 2 所示是这种防抱死装置的示意 简图, 铁齿轮 P 与车轮同步转动, 右端有一个线圈的磁铁 Q, M 是一个电流检测器.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刹车时,磁铁与齿轮相互靠近而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 流经放大后控制制动器.由于 a 齿轮在经过磁铁的过程中被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解析】
金属套环跳起的原因是开关 S 闭合时,套环
上产生感 应电流与通电螺线管上 的电流相互作用而引 起 的.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S 闭合时,金属套环也会跳起.电
图1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 复实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 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A.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过高 C.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 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 (纸面 )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使 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 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 ω 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 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必修3-2
(2)若导体棒不是直的, 则 E= Blvsin θ 中的 l 为切割磁感 线的导体棒的有效长度.如图 4 中,棒的有效长度为 ab 间的 距离.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图4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2012· 新课标全国高考)如图 5 所示,均匀磁场中有一由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定律和安培定则可知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2.如图 3 所示,一根条形磁铁自左向右地穿过一个闭合 线圈,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是(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图3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A.始终有感应电流,电流自 a 向 b 流过电流表 G B.始终有感应电流,电流自 b 向 a 流过电流表 G C.先有自 a 向 b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后有自 b 向 a 流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磁化,引起 M 中产生感应电流,其方向 ( A.一直向左 B.一直向右 C.先向右后向左 D.先向左后向右 )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图2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解析】 当 a 齿轮在经过磁铁时被磁化,引起线圈内 磁通量增加,当齿轮远离时,线圈内磁通量又减少,由楞次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由“考情透析”可以看出,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考查 是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全国和许多省份都有对该知 识点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菜
单
LK ·物理
必修3-2
该知识点的方法技巧: 1.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要按步骤,依据楞次定律仔细分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析. 2.阻碍思想的运用:增反减同,来拒去留;面积变化阻 碍磁通量变化. 3.右手定则在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运用.
模 块 考 情 透 析
过电流表的电流 D.先有自 b 向 a 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后有自 a 向 b 流 过电流表的电流
模 块 热 点 讲 练
【解析】
磁铁刚开始穿过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增
大,磁铁穿过线圈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减小,由楞次定律判 知 C 项正确.
【答案】
菜 单
C
LK ·物理
必修3-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