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3——隐逸文化
隐逸名词解释
隐逸名词解释
隐逸是一个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远离尘嚣喧嚣、过着简朴生活的人。
隐逸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的生活理念,他们追求独立自足、远离世俗纷扰的生活方式。
隐逸主要强调了远离世俗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
隐逸者通常选择居住在僻静的山林或乡村,以远离人群密集的繁华都市。
他们以独立自足的方式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隐逸者更注重精神修养,追求道德的高尚和内心的和谐。
他们通常会从事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创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隐逸的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广泛流行,许多文人学士都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
他们认为社会的繁华喧嚣只会干扰人的内心,而隐逸的生活可以使人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隐逸者通常会与自然紧密联系,他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追求与自然的和谐。
他们也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思考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隐逸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它通常都指向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生活方式。
隐逸者通过远离喧嚣和繁忙的社会,寻找自己真正的内心需求和价值观。
隐逸的生活方式提醒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心的平静和和谐同样重要。
隐逸者通过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浅谈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隐逸文化是一种重视自然、人文价值观和个体精神世界的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人的内心修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中国园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园林起源于古代贵族、皇室的园林观赏活动。
早期的园林注重表现统治者的荣耀和权威,注重外在形式的繁复和华丽。
唐代后期,由于文人雅士在园林观赏中加入了自己的理念和审美,使得园林的设计逐渐加入了隐逸的元素。
宋代文人陆游在《钱塘湖春行》中写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深情还似是前缘。
”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方式的向往。
随着时间的推移,隐逸成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隐逸园林强调自然山水,托物言志,注重内心的静谧与舒适,创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在隐逸园林里,有的园林采取了疏朗和清静的布局,代表作品有苏州留园;有的园林采用了异趣和奇妙的景致,代表作品有云南石林;有的园林通过木质结构、石块和水流的合理排列创造空间,传达出朴素、深沉的语境,代表作品有安徽西递古村落。
隐逸的园林中除了传递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景观的自然流动和动态变化,良好的生态环境,都倡导着我们积极关注生态和环境保护。
同时,隐逸园林的景观设计中,并不是强制把观赏者引向某个特定的元素,而是提供了多样的环境,让每个观赏者根据自己的心情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元素,体现了中国园林中人与自然互动的理念。
总之,中国园林中的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理念,又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这种隐逸文化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北宋隐逸文化的转型对文人画的影响
北宋隐逸文化的转型对文人画的影响摘要:隐逸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管是治世,还是乱世,都深深地植根于文人士大夫心中。
从先秦到陶渊明、到白居易再到宋代,隐逸文化都随着中国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从陶渊明的“独与天地往来”到北宋的“不下堂筵,坐穷泉壑”,这种变化完全是因为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
理学的兴起改变了隐逸文化的形式,改变了文人士大夫的思想观念,这同时改变了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其重要影响。
关键词:隐逸文化;理学;文人画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61-01隐逸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先秦,兴盛于魏晋南北朝。
隐逸文化主要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隐士”所创造,它最显著的文化内涵就是“出世”思想。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总是徘徊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间,入世则“治国平天下”,出世则“独与天地往来”。
前者是儒家积极入世精神,后者则是道家“逍遥游”式的隐逸精神。
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变更、社会的变革、文化背景的转换,隐逸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变。
隐士也随之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及特征。
从隐居形式上看,先秦两汉的隐士一般隐于丘壑幽林,后人把这称为“小隐”。
魏晋之际,一些士人为了解决避世山林的心灵自由与物质匮乏的贫寒窘迫所带来的矛盾,找到了身在朝市而心游江湖的隐逸之途,这被称为“大隐”。
到了中唐白居易提出“中隐”理论,从提出到北宋开始被文人士大夫所普遍接受。
这主要是由于理学在北宋的兴起。
北宋理学在复兴儒学的基础上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学说。
理学通过道德的束缚和人格的自我修养来实现“圣人”的理想境界,而要实现这一境界是不需要超越现实和脱离现实的,它不像佛教和老庄一样,要实现理想境界就要超脱现实,和现实保持距离,提倡隐逸生活,从而不受现实的困扰,最终达到心灵的解放。
理学的这种自我修养的过程是和“中隐”理论相契合的,它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 3——隐逸文化31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中国传统文化 3——隐逸文化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隐逸文化与文学休闲功能
宗 白华先生在《 中古文学史论》 论 希企 隐逸 之风》 中《 一文 精辟 。尤其 是魏晋玄学的玄生 , 隐逸文化的理论 更为成熟 。 使
是“ 时命大谬” 即社 会 的 动乱 是 士人 走 向 隐逸最 现实 的 动 中, 系统 地论述 了魏 晋隐逸之风 勃兴 的社会与 文化 成 因. 十分
隐逸之士或是以退 为进 . 隐居 抬高 自己的名 声 , 借 最后实现 自 乘桴游 于 海 (论语 - 进》 。他 孜孜 不倦 于 实现 自己的 理 《 先 )
己经国济世的抱 负. 这就是所谓 “ 终南 捷径 有的隐居之人 却 想 , ; 聚簿讲 学 , 走 列 国, 他 “ 乎沂 , 奔 但 浴 风乎 舞 雩 , 而 归 咏 是思想性格使然 ; 还有一些是对 世俗 不满 , 或为全身避害而 隐 (论语 - 《 先进》 的生活情趣则显得 闲适萧散。穷则 独善其身 , ) 逸林泉丘壑 , 可见 , 隐逸虽同途 , 而心 态则不一样 。 隐居以求其志 , 在仕 途 受挫 , 志难酬 之后 . 极人世 者也 会 壮 积 中 国有发达 的隐逸文化传统 . 隐逸文化 的发 源也很早 , 据 产生隐的念头或 者走 向隐逸之途 。儒家思想亦 给隐逸文化 以 传在上古 时期 . 就有 了巢 父、 由这样 的隐 士。到殷周 时期 。 影响 。 许 又有隐居首阳不食周粟的伯夷叔 齐 , 尚仕周之前 , 姜 也是一 位 魏晋时期的社 会 动荡与春 秋战 国颇为类 似 , 是 中国历 都 隐士。但隐逸 文化 的 真正确 立 , 是在 春 秋 战 国时期 。 时 史上大动乱的 年代 , 是思想极 为活跃 解放 的时 代 。因为 有 则 这 也 期, 有隐逸行 为和心态 的人数增 多 , 隐逸 已成 为一种 风气 , 同 了春秋 以来 隐逸 文化 的历史积淀 , 同时 由于魏晋 玄学调 和儒 时隐逸文化也有 了 自己的理论根据 。提供这 种根据 的便是 道 家和道家学说 , 隐逸文化的理论更 为系统成熟 , 使 使魏晋成 为 家思想。《 庄子 ・ 缮性篇》 :古之所 谓臆士者 , 云 非伏其身而 弗 臆逸之风大盛的时期 。 见也 , 非藏其智而不发也 . 大谬也 。指 出隐逸的社会根 源 时命 ”
初探西汉隐士和隐逸文化最新
初探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摘要:隐士作为我国封建历史上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由其产生的隐逸文学也以一种独特和神秘的文化形态对我国的文学、思想等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隐逸文学是表达了隐逸者隐逸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中所包含的隐逸思想同样折射出中国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精髓,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本质。
同时,西汉作为我国大一统之初的发展时期,其上承春秋,下启魏晋的特殊历史地位,也为解开西汉隐士及隐逸文学的神秘面纱赋予了重大价值及意义。
西汉时期的隐逸文学,继承了春秋先秦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其隐逸文化同时也对后世的隐逸起到了奠基作用。
关键词:西汉隐士隐逸思想隐逸文学目录1.引言 (4)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4)隐士的定义 (4)隐士的名称 (4)隐士的分类 (5)3.西汉时期隐逸的原因 (6)4.西汉隐逸文学 (8)隐逸思想 (8)隐逸文学的特征 (9)隐逸文学的主题 (10)隐逸文学的表现形式 (11)5.总结 (11)6.参考文献 (12)1.引言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隐逸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力,进而蔓延影响到整个中国传统文化。
西汉作为中国五千年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自己独特的光芒。
在西汉之前,秦朝改变了之前春秋战国时期五百年之久的诸侯割据的复杂分裂局面成为封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王朝。
但是,秦王朝的暴政使其仅传二世而亡。
相对于秦朝的短暂而言,西汉才真正意义上基本奠定了大一统的专制制度发展的基础。
西汉结束秦朝暴乱,确定此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大的转折点。
因此,西汉隐士隐逸的原因及衍生的隐逸文学都具有更为特别的特点。
2.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隐士的定义关于隐士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隐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缮性》中“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身而弗见也”。
在《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隐居不仕之人”,这里只强调了“隐”而没有解释“士”的确有失偏颇。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第41卷第3期2021年3月绍兴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OXING UNIVERSITYVol.41No.3Mar.2021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21.03.007刘永学.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一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1,41(3):43-48.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刘永学(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摘要:春秋霸政体制建立后,士人面临着出仕或者归隐的选择。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隐士群体逐渐形成。
纵观吴越历史的发展,与两位隐士——太伯和范蠡密切相关。
吴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取得中原各国的拥戴,自称其祖先为周的王子太伯,从中可以看出吴国历史发展的华夏化。
故此,太伯在后代史书中以儒家隐士的身份出现。
越王勾践在范蠡等人辅佐下,兴兵灭吴,但由于吴地不稳,未能北进,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保留了很多吴越本土文化特色。
故而,范蠡是以道家隐士的形象见于史籍。
关键词:霸政;隐士;太伯;范蠡;吴越历史中图分类号:G122;K2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3X(2021)03-0043-06收稿日期:2020-08-18作者简介:刘永学(1991—),男,山东济南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及历史地理。
E-mail:1157540473@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隐逸思想的文化渊源,学者的意见相对一致,大都认为出自儒道两家①。
笔者认为虽然儒道两家都有关于“隐逸”思想的理论,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就儒家积极入世、治国平天下的原则而言,“出世”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或者说为了更好地“入世”。
儒家更加推崇“隐士”高风亮节、韬光养晦的仁义楷模和道德表率作用,而并不是十分认同单纯的隐姓埋名、无欲无求、仅仅为享受山水田园之乐的行为。
请介绍隐士和隐逸文化
隐士和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些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
隐士是指那些隐居于山林之中、不与世俗交往的人。
他们通常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脱,通过独处、沉思、修行等方式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隐士,如庄子、陶渊明、王维等。
隐逸文化则是指隐士们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反对功名利禄和世俗的束缚,倡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隐逸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隐士和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些人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
《昭明文选》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
《昭明文选》中隐逸诗的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的启示摘要:魏晋时代,隐逸成为当时最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隐者的队伍尤其庞大。
《文选》所收左太冲、陆士衡的招隐诗和王康琚的反招隐诗都以隐逸为主旨,所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八首诗,有六首与隐逸相关,这是西晋诗坛隐逸诗兴盛的标志。
《昭明文选》中所收隐逸诗歌咏隐士的清高生活的同时,明确表达了作者不肯与世同流合污的精神,其隐逸品格对当代生活及文化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昭明文选》隐逸诗隐逸品格启示一、简述隐逸诗来源(一)隐逸诗的由来关于“隐逸”,“隐”和“逸”在最初是单独的两个字,有各自独立的意义,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和后来我们所说的“隐逸”是不同的。
《说文解字》“阜”部云:“隐,蔽也。
”段玉裁注云:“小则不可见,故隐之训曰蔽。
”①这就是说“隐”的意思是事物微小的样子,因微小而被遮蔽。
而《说文解字》“兔”部云:“逸,失也。
”段注云:“此以叠韵为训。
亡逸者,本义也,引申之为逸游,为暇逸。
②”就是说,“逸”指事物的亡失或人逃跑。
在后来的文字发展过程中,“隐”和“逸”相结合以指称隐居、隐士,这种现象至少在汉代就已经出现。
如《汉书·何武传》云:“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
”③这里的“隐逸”是动词,就是隐居的意思。
《后汉书·岑彭传》云:“(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
”④嵇康《述志诗》道:“岩穴多隐逸,轻举求吾师。
”⑤这里的“隐逸”是名词性的,指的是隐居之人。
所以隐逸既可称隐居之人,也可指隐士隐居这种不入世的行为。
而隐逸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则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论语》中记载的隐士就有伯夷、叔齐、长沮、桀溺等人,他们都是以不同的方式来隐逸。
随着隐逸生活的出现,隐逸文化随之产生。
“隐逸诗”一词,最早出现是在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品语“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中,虽未直接出现“隐逸诗”①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734页②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版,第472页③ (汉)班固撰.汉书【M】.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84页④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63页⑤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一词,但既有“隐逸诗人”一词,似乎应先有“隐逸诗”的创作,才可以称为“隐逸诗人”。
试论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倾向
引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漫漫长河里,隐逸之士作为一个相当特殊的群体贯穿始终,隐逸生活的高雅淡然让人们赞叹不已,而形成于中华文明发扬之初,经过历代士人不断实践创新的隐逸文化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从一些古代文人的作品中体察到其中流露出的归隐情怀,品味出隐逸生活的恬淡清雅,感悟到生命价值的自由脱俗。
从刘安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到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到苏东坡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到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隐逸之风盛行之时,这些迷雾缭绕似的归隐梦,让无数文人为之痴狂,深深地影响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无论是“隐世”还是“入世”,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大多是推崇和心向往之的,而这份无比强烈的隐逸倾向也让无数文人共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隐逸文化,以至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然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①——隐逸之路又是何其繁多,这就使我们有必要去探求一下古代文人的隐逸之路,探求那些归隐思想的基本表现及其原因。
一、隐与士隐逸,是古代文人为了追求自我而选择与社会相隔绝的生活方式。
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姑且不论文人们为何想方设法地去追求隐逸生活,我们不妨先探求一下中国古代的文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过着隐逸生活的隐士们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辞海》中对“文人”的定义是“读书能文的人”②,可以说“文人”即现在所说的知识分子,古代中国又是以文官为主来构建整个封建社会的统治体系的,因此文人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影响到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
而“隐士”则是指隐居不仕之士,这里首先①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9②强调的应该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不能够称为“隐士”了。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
论陶潜的隐逸思想陶潜,字元亮,是中国晋代文学家,以诗文著述闻名于世。
他的隐逸思想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彰显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陶潜生于一户寒微的农家,从小喜爱读书。
他的父亲,陶渊明在他二十岁之前就去世了,陶潜很早就体验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艰辛。
这使得他更加珍视自己心灵的安宁。
他自幼就热爱山水,经常走进大自然中感受它的神秘和美好。
他在《陶渊明集》中称:“近溪之山,与山寄言,隐者也。
”隐者,即隐士,是陶潜自己的美好愿望。
他发扬自己的隐逸情怀,表明自己想要摆脱尘世纷扰,完善自我,讲求真正的精神内涵。
陶潜的隐逸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恢宏的人生观,更是对于社会伦理的一种担忧和反思。
他鄙视官场的虚伪与奢华,认为政治权力是一种浮华而假冒的东西。
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到:“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段诗歌表达了他对于尘世荣华的态度,提醒人们不要迷恋名利,过度追求物质的世俗观念,同时呼唤人们有意识地向着自我内心的世界发展,追求永不败坏的内心宁静。
陶潜的隐逸思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内心有意识地尝试逃离阶级斗争的必要性和约束社会的体验。
他认为,一个人的人生幸福与否在于他是否能够珍视自己内心灵魂的无尽美好。
他把自己的生命诉求归纳为“闲逸、淡泊、清新、务寡欲”,即追求闲逸的心态,保持淡泊的情感,寻找清新的人生理念,尽量少欲情,追求真正的富足。
他将自己的生命抽象为一道山水画卷:“山景还玩理,水声更悠扬。
居高无邪,风景一任量。
悠然去不返,这是我求常。
常得静中趣,能涵谷中光。
”为了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陶潜不断地挖掘自己的精神世界,将生命视为一次内心世界的美丽旅程。
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淡定,仔细琢磨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独特的瞬间。
他倡导的是返璞归真,追求内心的孤独与自在,通过寻求心灵的超脱和自我认知的提升来得到内心的自由与安宁,这也是他的隐逸思想的基本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 3——隐逸文化
❖ 隐逸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一,客观上拖累了政治统治的正常运行, 削弱了人们普遍的社会进取意识。典型的如 《宋史·隐逸传》记载的一些隐士形象。
❖ 第二,脱离社会,远离现实,走近理想,趋 向浪漫,使得传统审美文化在形式内容及风 格特色上,朝着单一方向发展,明显地表现 为:重理想轻现实,重浪漫抒情轻实际叙事, 重玄远超脱轻贴近事实,重空灵飘逸轻充实 凝重等等。
❖ 至北宋时期,山水画风已经成熟。如范宽 《溪山行旅图》。
❖ 2)从功能上说,从原来纯粹的实用功能转而 为实用与审美兼具。
❖ 3)从画家队伍看,文人开始进入画家的行列, 改变了以往只有画工的情况。文人的加入, 使得绘画作品更多地蕴含了文化内涵和审美 意义。
❖ 4)设色方面,由最初的青绿为主,到五代以 后的以墨色为主。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要求个人摈弃一切 外在的诱惑,本着“虚以待物”的原则,通 过“心斋”“坐忘”的方式,达到齐物我、 泯生死、逍遥游的境界。(逍遥游、齐物论 等)
❖ 心斋:指屏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 坐忘:就是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 在某种意义上,道家思想为后世士人提供了 安顿心灵的场所。
❖ 5)画品方面,唐人提出“神、妙、能、逸”, 宋代以后更以“逸”为最高境界。
❖ 6)从构图说,从平面向立体转化。
❖ 宗炳“远小近大”说——王维的“平远”构图法— —五代北宋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
❖ 由摹写一山一壑,到尺幅之间展现全景山水。
❖ 宋代提出“以小见大”的“借窗观景”法,由窗中 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 景物也无限增多,审美享受也无限丰富。
《小竹楼记》的文化内涵
《小竹楼记》的文化内涵作者:张皓芳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9年第03期《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宋初大文学家王禹偁的代表性作品。
文章写得清新明丽、飘逸俊爽。
清人王符评曰:“竹楼,韵事,竹楼记,韵文也。
”《小竹楼记》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贬官文化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曾提到“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贬谪,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
它是王朝控制官吏、维护中央集权、制衡朝政、激发行政活力的手段。
终宋一朝,执掌过相权的高官很少有没经历过出入升降之变动者。
像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以忠直诤亮之节操自励之士均遭受过贬谪厄运。
诸多的迁客骚人,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
本文正是北宋贬官文学中的精品。
王禹偁是文学家更是一位政治改革家,纵观其一生,他出身清寒但禀性刚直,一生为革除弊政而不屈不挠地斗争,屡遭贬谪。
公元991年,王禹偁被拜为左司谏,知制诰(给皇帝起草诏书),因替徐铉雪诬获罪,贬商州团练副使。
至道元年(995),兼翰林学士,因对太祖皇后宋氏丧礼一事直言无忌,又触怒最高当权者,贬滁州知州(次年改知扬州)。
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修《太祖实录》,又因直书赵匡胤篡周而得天下,得罪朝廷,降为黄州知州。
本文所说“四年之间,奔走不暇”,即指贬滁以来的经历。
对王禹偁而言,黄州之贬无疑对他打击最大。
但他没有自怨自艾、随波逐流。
正如他在《三黜赋》中所说“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无亏”。
本文中作者并未直抒迁谪之慨,而从一竹楼写起, 笔调看似平淡.“噫”字一石激起千重浪,由此风生水起,以下叙自己四年之间漂泊无定的经历,“不知明年又在何所”流露了世事无凭的浩叹。
二、居室文化居室,是主人无言的名片。
它常常代表了一个主人的品位和修养,是文化人格和审美素质的双重体现。
早在唐代的刘禹锡就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宋代欧阳修有“植从竹,辟户于其南,纳日月之光。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被誉为“东方花园之冠”。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等。
这些园林不仅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隐逸文化是苏州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方面,本文将从园林的设计、文化内涵、历史渊源等方面探析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
一、园林设计中的隐逸文化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独具特色,其中的隐逸文化是设计中的重要元素。
隐逸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它主张追求自然、追求清静、追求淡泊名利,避世而不离俗。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园林设计师们将这种隐逸文化融入到园林的设计之中,将园林打造成一个追求自然、追求清静、追求淡泊名利的隐逸之地。
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常常使用山水、假山、水池等元素,以营造一种自然、清静的环境。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体现出设计师们对自然的崇敬,也是对隐逸文化的一种呼应。
在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们常常运用小桥、流水、曲径等元素,以表现出隐逸文化中的清静、淡泊、追求自然的精神内涵。
二、园林文化中的隐逸文化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其中的隐逸文化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隐逸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园林的命名、园林的诗词、园林的结构等。
园林的命名中,常常使用隐逸之名,如拙政园、留园、退思园等,这些园林的命名,体现了设计师们对隐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园林的诗词中,也常常表现出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涵,如《留园诗》中的“何处春江无月明,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诗表现出了隐逸文化中的清静、淡泊、追求自然的精神内涵。
园林的结构也常常体现出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涵,如拙政园中的“缀锦堂”、“枯山水”等,这些结构的设计,既体现了设计师们对自然的崇敬,也表现了隐逸文化的追求。
三、历史渊源中的隐逸文化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渊源悠久,其中的隐逸文化与历史渊源密不可分。
传统隐逸文化与白居易之隐
国古代 土人 的隐逸 基本 上属 于后 者 , 在 此基 础上 的隐逸 又有 着真 假 高下之 分 。
2 . 真 隐与假 隐 既 然庄 子“ 坐忘 ” 的境界基 本不 可能 实现 , 那么“ 隐逸 ” 摆 脱尘 世 的意 义 也就 淡化 了 , “ 隐” 的真 义渐
一
、
中国士人 的隐逸传统
( 一) 隐逸 的文化 阐释
中国传统 文 化 的思想 渊 源是儒 释 道三教 并 立 的哲 学体 系 。先 儒 后 道 , 入则 为 儒 , 治 国平 天 下 ; 出 则
为道 、 释, 修身齐家 , 这已成为中国一般文人 的思想传统 , 好多封建士大夫都是一边在朝为官, 一边 以隐
出的 以退为 进 的隐逸 。如此 , 有必 要 将 隐逸从 不 同 的层 面 和类别 上 比较一 下 。
・
81 ・
1 . 将 隐逸升华 为 生命哲 学之 隐与 将 隐逸 作 为人 生操 守之 隐
前 者是 以个 体生命 诠 释隐逸 哲学 而达 到 的极致 。 比如庄 子近乎 涅桀 的 隐逸 , 隐 即等 同 于消失 、 不存
传 统隐逸文化与 白居易之隐
陈 蕾
[ 摘 要 ]隐逸是 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 对 中国文学 艺术及 士人 的心 态产 生 了深远 影响, 呈现 出 多样 形态。唐代诗人 自居 易将“ 中隐” 作 为 晚年 立身行 事 的准 则 , 在 大量 闲适诗 中表 现 出其 中隐心 态。 在传 统 隐逸文化 的背景下 , 白居 易的中隐思想是一种随遇而安 、 既求超脱 之境 又无法彻底超脱 的并不纯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
苏州古典园林隐逸文化探析作者:谭舒月来源:《企业文化·中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园林符合士人寄情山水、追求独立人格的需求,成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隐逸文化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其隐逸思想也深深的植入了园林之中,渗透在园林立意、意境营造、空间布局等方面,处处体现隐逸的思想情怀和文化精神,两者息息相关。
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在分析苏州园林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探讨隐逸与园林之间所存在的关系以及隐逸文化在苏州园林中的体现形式。
关键词:苏州园林士人隐逸文化1苏州园林文化背景透视1.1苏州园林概况苏州是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沉淀了2500余年吴文化底韵[1],苏州园林乃文人园,是“士”文化的艺术载体[2]。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众。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16~18世纪苏州园林全盛时期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闻名遐迩的有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等。
因此使苏州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以拙政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1.2苏州园林发展历程与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苏州皇家园林就已出现,吴王凿池为苑,开舟游式苑囿之渐,而后姑苏台在吴越争霸中毁于一旦。
之后,苏州渐渐远离政治中心,文学艺术开始盛行。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山水田园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等都在这一时期兴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和文学家身逢乱世,林泉之隐和山水田园之乐就成为他们生活和情感的寄托,陶源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欣然归隐,以其生命实践,构建了林泉之隐的典型。
其笔下的田园之乐,平淡,自然,真纯,质朴,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灵家园。
在这种隐逸文化的精神气候下,士人啸傲行吟于山际泽畔,体会自然真谛,讲究艺术的人生和人生的艺术,诗、书、画、乐、饮食、服饰、居室和园林,融入到人們的生活领域,普遍追求“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3]的高品位精神生活。
浅析中国隐逸文化的几种类型
浅析中国隐逸文化的几种类型作者:张兆林束华娜纪祥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04期摘要:中国的隐逸文化因隐逸主体位居的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隐逸文化类型。
从不同的类型来研究隐逸文化,有利于加深对隐逸文化的理解,便于更深入、更细致的品位与解读,便于隐逸文化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关键词:隐逸文化;朝隐;庐隐;壶天之隐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87-02封建社会,束缚人们的思想与情感的,主要是封建政治意识形态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功利的、庸俗的价值观念,传统社会里的各种各样的思想解放或叛逆行动主要是对此发动的。
在成功或者失败间,中国便产生了强大的隐逸文化。
一、朝隐文化朝隐文化是指在封建的朝堂之上,依然坚持自己的精神操守,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广布自己的理念的人所创造的隐逸文化的一种类型。
①这种文化类型的主体不甘心退出政界,不为权势富贵,也不为功名利禄,只因他们要在其中寻求即便狭小的平衡,坚持正义。
他们在朝但不混于污浊的主流,而用人格维系着清澈的泉溪。
特别在封建社会的政治舞台上,他们的世界是十分复杂丰富的,正可谓“红衣脱尽芳心苦”②,隐逸生活的内里不仅有解脱的宁静,更多的是无奈、愤懑、辛酸乃至血泪。
但是他们没有退出朝堂,而是在这个舞台上尽可能舞的绚丽,使自己的信念和操守能够影响更多的人,尽可能的推动社会前进,尽可能的摒弃污浊之气,向往和维系封建的太平盛世。
明代著名政治家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他虽然痛恨贪官污吏,亲眼目睹皇帝昏庸无道,但他并没有躲避,而是勇于面对,严厉斥责,利用手中的权利极力打击社会上的不良之气,为当时的旧势力集团所仇恨,但为明臣所推崇,为民所爱。
据说听到他去世的噩耗时,当地的百姓如失亲人,悲痛万分。
当他的灵柩从南京水路运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
很多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在家中供奉。
元末隐逸书风及其对当代书家的影响
元末隐逸书风及其对当代书家的影响作者:赵明辉来源:《美与时代·中》2024年第06期摘要:元末隐逸书风根植于古代文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寄托的强烈渴望。
元朝末期,战乱频发,文人仕途坎坷,这种时代背景为隐逸书风的兴起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元末隐逸书风以自然流畅、情感真挚为特色,充分展现了文人墨客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和谐的精神风貌。
此外,隐逸美学对当代书法家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汲取隐逸美学的精髓,将其巧妙地融入创作实践中,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与追求。
全面探讨元末隐逸书风的美学溯源、形成原因及时代背景、具体表现以及其对当代书法家的深远影响,旨在引导学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推动书法艺术不断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元末书法;隐逸美学;当代书法;文化影响一、元末隐逸书风的美学溯源隐逸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精髓在于追求内在精神与审美情趣的和谐统一。
这一美学观念深深植根于先秦时期,历经多个朝代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
其核心在于崇尚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舒适与自在,展现了一种内敛而不张扬的特质。
隐逸美学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之“隐”的人文气质与艺术作品之“逸”的审美追求。
其中,“隐”指在现实生活中性情表现为内敛含蓄低调,自觉地脱离现实人事纷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逸”则强调追求自然状态的悠然自得,追求一种超脱的人生和艺术境界,以期实现自然与心灵的共鸣合一。
隐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元末书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赋予了书法獨特的审美风格、境界和理想,还孕育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高雅逸趣的书法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隐逸书风,并汇聚成了别具一格的隐士书家群体。
在元末时期,这一美学观念得到了广泛实践与发展,尤其在书法领域的表现更加突出。
隐逸美学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
浅谈隐逸文化的意义
浅谈隐逸文化的意义不可否认,隐逸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无论是哪一套中学语文教材都选入了一些隐逸诗文。
隐逸诗文就是隐逸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主要呈现方式。
比如苏轼的《方山子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篇目。
中国文化一直以儒家入世为主导。
与此相比,隐逸文化是非主流的,甚至显得有点被动。
但从一些隐逸诗被选入各套教材来看,隐逸文化被推崇至今,自然有其独特的意义。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隐逸文化分析接下来我们就以几首选自高中课本的隐逸诗为例,来分析一下隐逸文化。
(一)《归园田居(其一)》:隐士形象:陶渊明——厌倦官场,喜爱田园的自由。
隐居原因:爱自由的性情使然。
开篇就点明“性本爱丘山”。
这里的“丘山”,当然不只是指田园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指自由随性的生活状态。
隐居的意义:对自己来说,摆脱羁绊,回归自我,让生活舒适自由。
对于他人和后人来说,陶渊明的隐逸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生命自由、和谐、自我坚持的思想内涵。
(二)《赤壁赋》:隐士形象:苏轼——畅游美景的游人、感悟生命的哲学家。
隐居原因:被贬谪,排遣苦闷。
他刚刚经历了“乌台诗案”,从人生的巅峰坠入低谷,甚至差点丢了性命。
最后被贬谪到了写这篇散文时的地方——黄州。
隐居的意义:发现大自然的伟大之美,明白人生的得失,明白人生的意义。
他在这篇文章的开头从多个角度——风、月、水——生动地描绘出赤壁下月夜的清幽与静谧,突出了江面的苍茫与辽阔。
在这篇文章中,他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思考生命意义上。
他巧妙地利用“客”与“苏子”的对话,进行了一番深入地思考。
其实,散文中的“客”也是苏轼自己,那么两人的对话就是苏轼两个自我的争论。
出世与入世、功名与自由、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等这样的两难话题,都被抛到了这个失意的文人面前。
而苏轼也没有辜负那个夜晚大自然的馈赠,他从明月与江水中参透了人生得失,领悟了生命意义。
(三)《方山子传》:隐士形象:方山子——看破世俗,回归简朴。
隐居原因:个人意志受阻。
富春江流域自然地景隐逸文化审美内涵探微
富春江流域自然地景隐逸文化审美内涵探微文/ 万青【摘要】地域文化由于内含这个地域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意识,因此它也成为区别于另一个地域的根本。
本文从富春江流域自然地景隐逸文化形成追溯、审美内涵两方面阐述,意在深度挖掘最具富春江特色的隐逸文化精髓,从而对富春江流域地方特色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富春江流域;隐逸文化;审美内涵自然地景是人类生存活动的舞台,也是文学、艺术描绘书写的重要方面,不同时代的文人墨客都曾绘制出其时代特有的经典之作,往往在此基础上又延伸出更具有文化含义的文化地景,正是在这样的书写描绘中,发展了自然地景的文化特色,使得一地山水风土有一地的文化特色。
例如泰山因始皇帝封禅以至历代帝王封禅,在中国的自然山水传统中独具帝王之尊。
杭州西湖,因许仙与白蛇的传说、名妓苏小小的韵事,自来就带有一股浪漫气息。
富春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富阳至杭州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以风景秀丽著称,它在世人心中具有一种隐逸的文化性格。
一、富春江流域自然地景的隐逸文化形成追溯“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谓隐逸,是指中国古代士阶层中的某些人,与当时的主流文化背离,或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超然问世,回归自然的行为和心态。
隐逸文化是以隐士为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复合体。
富春江流域自然地景隐逸文化现象的形成大抵可追溯到汉代严子陵。
严子陵隐居不仕,在富春江筑钓台,过着耕樵渔隐的生活。
如今,以严子陵为核心,在富春江畔便延伸出了严子陵垂钓处、严先生祠堂、富春江诗文石刻碑园等文化地景,严子陵钓台更是在全国10 多处“钓台”古迹中名列第一位,闻名于世。
富春江的严子陵钓台俨然成为后世文人心中想象隐士生活的一面旗帜。
与严子陵钓台遥遥相对的芦茨村有唐代诗人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
方干性颖悟,喜吟咏。
咸通年间(860~873),方干赴京参加进士考试,成绩优异,受朝中有识之士的赏识,但终因貌丑而功名无望,遂隐居作诗,以布衣终其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从构图说,从平面向立体转化。
❖ 宗炳“远小近大”说——王维的“平远”构图法— —五代北宋的“三远法”(即平远、高远、深远)
❖ 由摹写一山一壑,到尺幅之间展现全景山水。
❖ 宋代提出“以小见大”的“借窗观景”法,由窗中 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由于观看的角度不同, 景物也无限增多,审美享受也无限丰富。
❖ 《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 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 且贵焉,耻也。”
❖ 《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 孔孟强调的“道”,是儒家伦理化的政治理 想和政治原则的体现。其大致包含了由礼所 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的纲常秩序,及由 仁所派生的仁政王道思想。
❖ 晋代以前,绘画的内容大体分三类:体物之 作,如草木虫鱼等,其作用在于“侔列群 象”,即认识、辨别世界万物;山川形势、 宫室建制,作为地图之用(这也是晋以前山 水画的主要用途);人物图形,其一作照片 来使用,如汉代毛延寿为王昭君绘像的传说。 主要用来摹写忠臣孝子、贤愚美恶,以宣扬 政治伦理教化。如《女史箴图》。
❖ 其次,促进了个体意识自觉的历史进程。
❖ 个体意识觉醒,首先要求个体具备最大限度 的自由,要有相当的自我独立性。在这方面, 隐士比起一般的文士来,更具有自由的空间。
❖ 同时,个体意识的自觉,促使文人的审美心 理开始向虚静、平淡转化。
❖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
❖ 士大夫逐渐形成了以自觉观照中沉思冥想为 特征的创作构思,以自我感受为主追溯领悟 艺术品中的哲理、情感和欣赏方式及自然、 简练、含蓄的表现手法三合一的艺术思维习 惯,这种心理性格——审美情趣——艺术思 维的结合,使中国士大夫文学艺术形成了与 其他民族、其他阶层的文学艺术迥然不同的 艺术风格,它偏爱宁静、和谐、淡泊、清远, 而蔑视冲动、激烈、艳丽、刺激,它注重哲 理与情感的表现,而忽略物象的再现与描摹, 它长于抒情写意,而短于叙事状物。
❖ 一、隐逸思想
❖ 道家之隐逸——基于自由原则
❖ 儒家之隐逸——基于正义原则
❖ 佛教之隐逸——基于宗教原则
❖ 儒道思想中所蕴涵的隐逸因素直接促成了后 世隐逸思想的形成,在佛教趋于中国化的过 程中,其天然的出世态度,以及心性理论的 发展,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隐逸思想发生了 综合作用。三者共同构成中国的隐逸思想。
❖ 至北宋时期,山水画风已经成熟。如范宽 《溪山行旅图》。
❖ 2)从功能上说,从原来纯粹的实用功能转而 为实用与审美兼具。
❖ 3)从画家队伍看,文人开始进入画家的行列, 改变了以往只有画工的情况。文人的加入, 使得绘画作品更多地蕴含了文化内涵和审美 意义。
❖ 4)设色方面,由最初的青绿为主,到五代以 后的以墨色为主。
❖ 第三,塑造了审美文化的精神品格,为艺术 样式的丰富和发展补充了养分。
❖ 如中国山水画的出现与兴盛,山水田园诗的 缘起及勃兴,园林营造的艺术化及意境化, 书法艺术的成熟及超拔,以及逸、空灵、自 然等审美范畴的确立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 要归功于隐逸及隐逸文化的贡献。
❖ 1、对绘画的影响。
❖ 1)题材上,促成了山水画的产生及定型。
第二节
隐逸文化及其影响
❖ 隐逸现象的产生,是文人理想与现实矛盾的 体现,它是中国古代文人对处世方法的一种 态度,是中国文明史上贯穿始终的一个文化 现象。
❖ 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隐士出现,而关于 隐逸的思想,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 即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观念,和以庄子 思想为代表的道家观念。
❖ 由此可见,作为士人处世态度的两方面—— 出世与入世,无论儒道,皆为内在有机的整 体。儒家之“出”,是为了更好地“入”; 而道家也非一味地逃避社会,而在处理人与 社会的关系方面,提出“材与不材”、“无 用之用”、“安时处顺”等观点,具有一定 的积极意义。
❖ 在严酷的政治斗争与社会动荡等外因的共同 作用下,儒道隐逸思想在东汉时期出现了合 流的迹象。详见《后汉书·逸民列传》、《魏 书·逸士传》等。
❖ 二、隐逸方式
❖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 所谓隐士,因与政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而 易引起统治者的猜忌。
❖ 韩非子以“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为名,诛 杀隐士狂矞、华士,并厉言:“赏之誉之不 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 之。”
❖ 钟会以“清洁王道”为名诛杀嵇康;
❖ 武则天对付武攸绪,采用监视的办法:“安 平王武攸绪……求弃官隐于嵩山之阳。太后 疑其诈,许之,以观其所为。”
❖ 隐逸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下,士人的视野逐渐 转向山林,“登山临水,竟日不归”。那些 隐居山林的高士名流,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 但此时山水只是作为高士的背景出现的。两 晋时期大量出现的《高士图》(皆佚),即 证。
❖ 此时的山水画有以下特点:
❖ 群峰排列如锯齿;比例不称,人兽禽皆大于 山;树皆简单,多如伸臂布指,比例大于山; 空间效果差等。
❖ 出世与入世,隐居与做官,从道与从时,向 来是困扰古代文人人生抉择的矛盾体,是他 们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所在。
❖ 至中唐始,中隐渐成为古代士大夫处世方式 的最佳选择,但是也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士人 所应承担的“兼济天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 使命,而蜕化为文人解决生计和明哲保身的 现实策略。
❖ 三、隐逸文化的影响
❖ 借窗观景法最早出现在诗歌实践中,如“窗含西岭 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维的“窗含山楚尽, 林上九江平”,曾公亮“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 入大江来”等。
❖ 2、对诗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山水田园诗的 兴起与繁荣。从荆棘密布的山林转向乡村风 物、田园景象,生活化、人情味更浓。
❖ 3、对书法的影响,草书的成熟,力图摆脱规 矩的束缚,追求飘逸灵动、狂放不羁的境界。
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
1、重变通 变动—联系
2、重人生 儒家之真性:个体—家庭—社会 道家之飘逸:精神—宇宙 佛教之超越:轮回—涅槃
❖ 3、重践履:知行合一 ❖ 4、重道德 ❖ 中国古代哲学的本质是道德哲学。 ❖ 这也是知识论、宗教不发达的原因。 ❖ 5、重和谐:天人合一,中庸 ❖ 6、重直觉 ❖ 轻逻辑重感悟,少体系多片段。
❖ “逸”,通俗地讲,就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 拘常规、不限法度、自然自在的审美形态。 “逸”甚至成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的一个 重要范畴,像逸气、逸趣、逸品、飘逸、逸 格、超逸等,都是从“逸”中派生出来的。 “逸”的含义,也从最初的兔子善跑,引申 到人之善逃,最终被抽象概括成反映人格精 神的超凡脱俗,实现了质的飞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要求个人摈弃一切 外在的诱惑,本着“虚以待物”的原则,通 过“心斋”“坐忘”的方式,达到齐物我、 泯生死、逍遥游的境界。(逍遥游、齐物论 等)
❖ 心斋:指屏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 坐忘:就是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 在某种意义上,道家思想为后世士人提供了 安顿心灵的场所。
❖ 隐逸文化,既包括主体因素,即隐士与羡隐 之士,又包括由这些主体所创造的与隐逸相 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
❖ 其积极影响表现为:
❖ 首先,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涵。
❖ 从隐逸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我们可以 将隐逸区分为“隐”和“逸”两种境界:隐 是初级境界,逸是高级境界;隐是技术操作 境界,或称为“术”的境界,逸是艺术审美 境界,或称为“道”的境界。
❖ 敦煌莫高窟北魏、西魏壁画
❖ 唐初,山水仍作为宫室背景出现。至于李思 训时,山水渐成为独立的绘画题材,多表现 山水的气象、气韵和精神。唐张彦远《历代 名画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 李。”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佚)《江帆 楼阁图》,李昭道《寒江独钓图》(佚)、 《明皇幸蜀图》、《桃源图》等,都是以山 水为主要题材的绘画作品。
❖ 唐玄宗对付卢鸿一,则采取先礼后兵的办法, 卢氏不得不还朝依顺。
❖ 《宋史·陈抟传》载:“(周世宗)命华州送 (抟)至阙下。留止禁中月馀……既知其无 他术,放还所止,诏本州长吏岁时存问。”
❖ 白居易《中隐》诗:
❖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牢落,朝市 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 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 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 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 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 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惟此中隐士, 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 4、对园林艺术的影响。如壶中之隐、瓶隐等, 所谓“不下堂筵,坐穷泉壑”,与“诗在山 林,人在城市”同趣。
❖ 隐逸文化的消极影响:
❖ 第一,客观上拖累了政治统治的正常运行, 削弱了人们普遍的社会进取意识。典型的如 《宋史·隐逸传》记载的一些隐士形象。
❖ 第二,脱离社会,远离现实,走近理想,趋 向浪漫,使得传统审美文化在形式内容及风 格特色上,朝着单一方向发展,明显地表现 为:重理想轻现实,重浪漫抒情轻实际叙事, 重玄远超脱轻贴近事实,重空灵飘逸轻充实 凝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