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课件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课件
和效率。
04
井田开拓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 全生产职责,建立完整的安全 生产责任体系。
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并层层分 解落实,确保各项安全指标得 到有效控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机制, 对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 生产责任进行考核和奖惩。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制Hale Waihona Puke 安全检查计划和标准,定期对井田开拓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 有效执行。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记录、评估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防止问题重复 出现。
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及时整改和消除。
安全教育与培训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 训和教育。
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培 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
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 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自救互救 能力。
井田开拓技术
井筒施工
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选 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确
保井筒施工安全和质量。
巷道掘进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选 择合适的掘进方法和技术,确 保巷道施工安全和质量。
通风与安全
根据矿井规模和通风需求,选 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和技术,确 保矿井通风安全和稳定。
运输与提升
根据矿井规模和运输需求,选 择合适的运输和提升设备和技 术,确保矿井运输和提升安全
井田开拓是矿井生产的基础,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矿井生 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在矿井建设前期,必须进行井田 开拓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和生产管理。
井田开拓的目的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
保障矿井安全生产
通过合理的井田开拓设计,可以充分 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延长矿井服务年限。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石门工程量稍大,但初期工程量及投资较少、建 井期较短
C处
初期工程量最大,石门总长度和沿石门的运输工 程量也较大,但对开采井田深部及向下扩展有利
A、B处
井筒只能打到一、二水平,深部需用暗井或暗斜 井开采,生产系统较复杂,环节较多
第一节 井筒的数目及位置
(3)单水平开采缓倾斜煤层的井田,井筒应坐落在井田中部; 或者使上山部分斜长略大于下山部分;
(4)对多水平开采缓倾斜或倾斜煤层群的矿井,考虑井筒 设在沿倾斜中部靠上方的适当位置,并应使保护井筒煤柱不 占初期投产采区;
(5)急倾斜矿井,井筒宜靠近煤层浅部,甚至布置在煤系底 板,如下图
(6)开采近水平煤层的矿井,尽可能使井筒靠近储量中央; (7)煤系基底有丰富含水层的矿井,既要考虑井筒到最终深
(3)轨道运输对大巷的一般要求 ①大巷风速不大于8m/s ②运输大巷的方向应与煤层走向大体一致,大巷尽量取直。 ③运输大巷坡度一般为3‰~4‰或5‰;采用无极绳运输大巷一般不 超过10°
(4)大巷采用矿车运煤的优点 ①同时统一解决煤炭、矸石、物料和人员的运输问题; ②运输能力大,机动性强; ③能满足不同煤种煤炭的分运要求; ④能适应长距离运输; ⑤吨公里运输费用低。
上下山开采的比较
第二节 开采水平的划分
2、下山开采一般的适用条件 (1)倾角小于16°的缓斜煤层,瓦斯及涌水量不大; (2)煤层倾角不大,采用多水平开拓的矿井,开拓延深后提
升能力降低的; (3)由于开采强度加大、水平服务年限缩短,造成水平接替
紧张,可布置一个或几个下山采区; (4)当井田深部受自然条件限制,储量不多、深部境界不
第三节 水平大巷布置
煤层大巷应用及发展趋势 构造复杂的小型矿井,或勘探井,可超前探煤。

采矿通论 第三章 井田开拓概述

采矿通论 第三章 井田开拓概述

3)下山:没有出口直接通往地面,位于本水平 以下,沿煤层或岩层开掘的倾斜巷
道。其相应的名称与上山相同。
4)溜煤眼:专门用作溜煤的倾斜巷道。
二、巷道分类
上述各类井巷,根据用途和服务范围不同, 又可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开拓巷道:为全矿井或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巷 道。(井筒、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和回风 平巷、阶段石门等) 准备巷道:为采区分段服务的运输、通风巷道。(采 区上山、采区硐室、区段集中平巷、区段 石门等)
步对阶段进行划分,以便布臵有关巷道。
阶段内的布臵方式可有采区式、分段式及 带区式划分三种方式。 1)采区式划分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
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段,每一块段称为
采区。
采区特点:
(1)采区的倾斜长度与阶段斜长相等,一般为600~
1000m,
(2)采区的走向长度为阶段或井田走向长度一部分,
或近水平煤层。
第四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
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 当井田境界划定以后,根据煤层的层数和厚度 计算出矿井的煤炭数量,它是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 基础。 1.矿井储量的概念 矿井储量是指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炭数量。它不 仅包含着煤炭在地下埋藏的数量,而且还表明了煤 炭的质量、地质情况、储量的可靠性,以及被开采 利用的价值。
井田――划分给一个在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煤田划分井田的方法有四种:
1.垂直划分法:相邻井田以某一垂直面为界线划分 井田边界 2.水平划分法:通常以某一标高的水平面为界来划
分井田边界
3.按煤组划分:根据煤层的层间距的大小,将层间
距小的煤层划分为一个煤组,归一个
矿井开采,层间距大的煤组,划归另

3 矿山通论 03井田开拓基本问题

3 矿山通论 03井田开拓基本问题

1
基本概念
1)煤田和矿区 2)井田 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3)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 /a。即设计中规定矿井在单位
时间(年或日)内采出的煤炭和其它矿产品的数量。 4)井型 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同,我国将矿井分为大、中、
小三种类型,称井型。
2020/6/11
zk—可采储量,t。
2020/6/11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采矿)工程系
13
表3-1 我国各类井型的矿井和第一水平设计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万t/a
矿井设计服务年 限/a
第一开采水平设计服务年限/a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 煤层倾角
<25° 25°~45°
>45°
600及以上
70
2020/6/11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采矿)工程系
12
(三)矿井服务年限
—指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矿井设计服务年限、设计 年产量和矿井储量间的关系如下:
T Zk A• K
K—储量备用系数1.3~1..5; (产生原因:局部地质变化;c级储量可靠性差;回采率低; 矿井挖潜,加大开采强度.)
35
-
-
300~500
60
30
-
-
120~240
50
25
20
15
45~90
40
20
15
15
9~30
各省自定
2020/6/11
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采矿)工程系
14
三、 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再划分为阶段
1、划分方法: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化分成若干个长条形部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三章井田开拓
第三章 井田开拓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井田开拓方式 第四节 井田开拓中几个主要问题
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概念
一、矿井开采的基本概念 1.煤田 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
积含煤地带称为煤田。 2.矿区 矿区是指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区域。 3.井田 井田是指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
定的可采煤量。 回采煤量,是早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掘进的回采巷道及
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六、矿井采掘关系
采煤和掘进时煤矿生产的两个基本环节,“采掘并举, 掘 进先行”是煤炭工业的一项技术政策。
家煤炭储量计算标准的全部储量,又称矿井总储量。 (二)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是指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又称
矿井年产量或井型。 (三)矿井服务年限 一个矿井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称为矿井的服务年
限。
三、井田再划分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
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 一个长条叫一个阶段。
4.按开采准备方式可分为上山式、下山式及混合式。
第二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知识
一、煤田划分为井田 煤田划分为井田时应遵循的原则 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应与矿井生产
能力相适应。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 3.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划分边界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
二、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 矿井储量是指井田范围内,通过地质手段查明的符合国
种。 (三)连续式开采 采用分段和整阶段布置时,工作面都是在阶段走向方向
不停顿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续推进,称为连续式开采。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

4 井田开拓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井田开拓是指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拓一系列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

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量、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需要对技术可行的几种开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

井田开拓主要研究如何布置开拓巷道等问题,具体有下列几个问题需认真研究:(1 )确定井筒的形式、数目,合理选择井筒及工业广场的位置。

(2 )合理确定开采水平的数目和位置。

(3 )布置大巷及井底车场。

(4 )确定矿井开采程序,做好开采水平的接替。

(5 )进行矿井开拓延深、深部开拓和技术改造。

(6 )合理确定矿井通风、运输及供电系统。

确定开拓问题,需根据国家政策,综合考虑地质、开采技术等诸多条件,经全面比较后才能确定合理的方案。

在解决开拓问题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为早出煤、出好煤高产高效创造条件。

在保证生产可靠和安全的条件下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初期建设工程量,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

(2 )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生产分散,做到合理集中生产。

(3 )合理开发国家资源,减少煤炭损失。

(4 )必须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建立完善的通风、运输、供电系统,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减少巷道维护量,使主要巷道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5 )要适应当前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情况,并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综掘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6 )根据用户需要,应照顾到不同煤质、煤种的煤层分别开采,以及其它有益矿物的综合开采。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38
思考题
► 1.什么叫井田开拓? ► 2.井田再划分方式有哪几种?如何划分? ► 3.什么叫单水平开拓?什么叫多水平开拓?
► 4.巷道如何按空间特征和用途进行分类?分
哪几类? ► 5.什么是开拓巷道?什么是准备巷道? ► 6.什么叫井田开拓方式?
39
7
► 资源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和潜在矿
产资源。 ► 包括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证实为次 边际经济的矿产资源以及经过勘查而未进行 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的内蕴经济的矿 产资源;以及经过预查后预测的矿产资源。
8
►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是指地质资源量经可
行性评价后,其经济意义在边际经济及以上 的基础储量及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乘以 可信度系数之和。
24
7
6 8 17 18 21 24 26 25 27 20 23 22 2 1
25
26 20 21
24
19
3 14 22 13 12 10 19 15 16 4
9
11
5
4.矿井开拓、准备与回采的概念
开拓巷道 为全矿井、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 的巷道,如井筒、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 准备巷道 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 , 如采区上(下)山、采区上下车场、采区石门等。 回采巷道 仅为采煤工作面生产服务的巷道 , 如区段上、下平巷和开切眼等。
36
【扩展内容】储量英文词汇
► 储量 ► 可采储量 ► 预可采储量 ► 基础储量 ► 资源量 ► 预查 ► 普查 ► 详查
► 勘探
► 地质可靠程度
extractable reserve proved extractable reserve probable extractable reserve Basic reserve resource reconnaissance prospecting general exploration detailed exploration geological assurance

矿井开拓与开采学习情境2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分析

矿井开拓与开采学习情境2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分析
23
3.煤层赋存条件和地质构造
图2-14 用地质构造作为划分阶段的界限
24
4.吨煤建设投资和生产费用 表2-2 矿井阶段(水平)垂高
二、下山开采的应用 1.上、下山开采的比较
25
图2-15 上下山开采比较图
26
(1)运输提升 (2)排水 (3)掘进 (4)通风 (5)基本建设投资 2.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 三、开采水平的设置
35
图2-21 井底车场
36
(2)调车线路 (3)绕道线路 2.井底车场硐室 (1)翻车机硐室 (2)井底煤仓 (3)井下主变电硐室及主排水泵房 (4)水仓 (5)井下电机车库与井下机车修理间
37
(6)井下调度室 (7)井下等候室 (8)井下防火门硐室 (9)消防材料库 (10)井下爆破材料库 二、井底车场调车方式 1.顶推调车法 2.甩车调车法
3
图2-1 片盘斜井开拓
4
2.斜井多水平采区式开拓
图2-2 斜井多水平采区式开拓
5
四、立井开拓 1.立井单水平带区式开拓
图2-3 立井单水平分带式开拓
6
2.立井多水平采区式开拓
图2-4 立井多水平采区式开拓
7
五、平硐开拓 1.走向平硐 2.垂直或斜交平硐 与煤层走向垂直或斜交的平硐为垂直或斜交 平硐。图2-6所示为垂直平硐。根据地形条件,平 硐可由煤层顶板进入或由煤层底板进入煤层。平 硐将井田沿走向分成两部分,具有双翼井田开拓 特点。
30
表2-3 不同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巷运输设备
(1)分层运输大巷
31
图2-18 分层运输大巷布置示意图
32
(2)集中运输大巷
图2-19 集中运输大巷布置示意图
33

0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分析

04-1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分析

煤层赋存在较高的山岭、丘陵或沟谷地区,且
便于布置工业广场和引进铁路,上山部分的煤 炭储量大致能满足同类井型的水平服务年限的 要求时,宜采用平硐开拓。
第一节
井筒(硐)形式及选择
一、井筒(硐)形式的优缺点比较
(二) 斜井与立井开拓的优缺点比较 1.斜井开拓的主要优点 井筒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较简单,掘进速度快,地面工业广场 构筑物、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硐室都比立井简单,初期投资少,
第二节
风井布置
一、风井布置方式
(五) 混合式通风
由上述各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边界式和对角式混合, 中央并列式与对角式混合等,其特点是进、回风井的数量 较多,通风能力大,布置较灵活。 (六) 分区域通风
每一个分区域内均设置进风井及回风井,构成独立的通风 系统。这种方式除具有通风线路短、几个分区域可以同时 施工的优点外,更有利于处理矿井事故。此外,运送人员 及设备也方便。其缺点为工业广场分散,占地面积大,井 筒保护煤柱较多。
这种方式通风线路短,采区通风方便,通风阻力 小,建井时可以从几个采区同时施工,缩短建井 期。但这种方式所需通风设备和风井多,并且管 理分散。
第二节
风井布置
一、风井布置方式
(四) 采区风井通风
4 4
I
4
4
1 3
2 1 2 4
3
I
图4-4
采区风井通风示意图
1—主井;2—副井;3—运输大巷;4—回风井
第四章
第一节
井田开拓中重要问题分析
井筒(硐)形式及选择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风井布置
开采水平高度的确定 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 井底车场 矿井开拓延深
第一节

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的范围相当广阔。

大的煤田面积可达数千平力公里,储量可达数百亿吨。

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用一个矿井来开采,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和安全上都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开发一个煤田时,应将煤田划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由若干个矿井进行开采。

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有时煤田不很大,也可不划分井田。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邻近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构管理,而将这邻近的井田合并起来称为矿区。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以矿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一、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对一个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尤其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应要求井田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

生产能力较小的矿井,储量可少些。

矿井生产能力还要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装备条件相适应,并要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

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划定井田范围,可能满足不了矿井长远发展的要求。

因此,井田范围应适当划得大些。

或在井田范围外留备用区,暂不建井,以适应矿井将来发展的需要。

对于煤层总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好、为加快矿井建设和节约初期投资而建设的中小型矿井,更应如此。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一般情况下,为便于合理安排井下生产,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如井田走向长度过短。

则难以保证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使阶段(水平)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

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会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

因此,在矿井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过长或过短,都将降低矿井的经济效益。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井田走向长度应达到:小型矿井不小于1.5km;中型矿井不小于4.0km;大型杯井不小于7.0km;特大型矿井可达10.0-15-0km。

第三章 井田开拓

第三章 井田开拓

第三章井田开拓第三章井田开拓第三章矿田开发第一节概述编制前,应明确本节的目的和内容:1、矿区内生产矿井的开拓方式概述及评价:通过在毕业实习期间对矿区各现有生产矿井的地质特征和开拓方式的了解,分析阐明现有矿井所采用的开拓及准备方式的正确性,从而扩大设计者的思路,为设计者正确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提供生产实践依据。

2、影响设计矿井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在了解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和认识影响设计矿井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为正确确定发展模式奠定基础。

第二节井田开拓矿区开发模式是矿山设计的核心。

它以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基础,并由以下第4章、第5章和第6章进行补充。

内容涉及面广,可变因素多,政策合法性强。

必须注意:1、树立全局观点:在考虑井田开拓问题的同时,要考虑矿井其它生产环节与之相适应,如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支护方式、排水等。

2.在矿山设计中的诸多矛盾中,我们应该注意设计中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主要矛盾,可以提前分析和确定次要矛盾或矛盾。

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时,对以下几方面内容可先进行初算:(1)为了正确确定竖井的位置、长度和倾角,必须首先确定竖井堆场的类型和相关管线的尺寸;(2)为了确定竖井、主巷道、井底停车场等主要开发巷道的断面,必须初步确定起重运输设备的类型、型号、规格和尺寸;(3)为确定矿井通风方式、风井位置及验算各主要巷道的风速,须根据矿井瓦斯等级和其它条件,初步确定全矿及采区所需风量。

上述计算内容和步骤可在相关章节的说明中列出。

采用方案比较法设计本标段的步骤如下:熟悉井田地质特征及确定矿井zkta。

↓对井田开拓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初步确定有关参数方式。

井田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包括:井田的划分、井(洞)的形式、开采层数、位置、数量和设置、煤层群的分组、运输巷道和总回风巷道的布置、井底停车场的形式等。

↓提出2~4个技术上可行的方案,说明各方案的开发体系,绘制开发模式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并进行技术比较。

↓技术比较后对保留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一节煤田划分为井田煤田的范围相当广阔。

大的煤田面积可达数千平方公里,储量可达数百亿吨。

对于这样大的煤田,如果用一个矿井来开采,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和安全上都是不合理的。

因此,在开发一个煤田时,应将煤田划分成若干较小的部分。

由若干个矿井进行开采。

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那部分煤田称为井田。

有时煤田不很大,也可不划分井田。

由于行政或经济上的原因,往往将邻近几个井田划归为一个行政机构管理,而将这邻近的井田和起来称为矿区。

在煤田划分为井田时,以矿区总体规划为依据,要保证各井田有合理的尺寸和境界,使煤田各部分都能得到合理的开发。

一、划分的原则1.井田范围、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要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对一个生产能力较大的矿井,尤其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型矿井,应要求井田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

生产能力较小的矿井,储量可少些。

矿井生产能力还要与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装备条件相适应,并要为矿井发展留有余地。

随着开采技术的发展,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划定井田范围,可能满足不了矿井长远发展的要求。

因此,井田范围应适当划得大些,或在井田范围外留一备用区,暂不建井,以适应矿井将来发展的需要。

对于煤层总厚度较大,开采条件好,为加快矿井建设和节约初期投资而建设的中小型矿井,更应如此。

2.保证井田有合理的尺寸一般情况下,为便于合理安排井下生产,井田走向长度应大于倾斜长度。

如井田走向长度过短,则难以保证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造成矿井生产接替紧张;或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使阶段(水平)高度加大,将给矿井生产带来困难。

井田走向长度过长,又会给矿井通风、井下运输带来困难。

因此,在矿井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井田走向长度过长或过短,都将降低矿井的经济效益。

我国煤矿生产实践表明,井田走向长度应达到:小型矿井不小于1 .5 km;中型矿井不小于4.0 km;大型矿井不小于7.0 km;特大型矿井可达10.0~15.0 km。

3.充分利用自然等条件划分井田例如,利用大断层作为井田边界,或在河流、国家铁路、城镇等下面进行开采存在问题较多或不够经济,须留设安全煤柱时,可以此作为井田边界。

这样,既降低了煤柱损失,又减少了开采技术上的困难。

见图3—1。

图3—1 井田境界划分示意图在煤层倾角变化很大处,可以其作为井田边界,便于相邻矿井采用不同的采煤方法和采掘机械,简化生产管理。

其他如大的褶曲构造也可作为井田边界。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如地表为沟谷、丘陵、山岭的地区,划定的井田范围和边界要便于选择合理的井筒位置及布置工业场地。

对于煤层煤质、牌号变化较大的地区,如果需要,也可考虑依不同煤质、牌号按区域划分井田。

4.合理规划矿井开采范围,处理好相邻矿井之间的关系划分井田边界时,通常把煤层倾角不大,沿倾斜延展很宽的煤田,分成浅部和深部两部分。

一般应先浅后深,先易后难,分别开发建井,以节约初期投资,同时也能避免浅、深部矿井形成复杂的压茬关系,给开采带来困难。

浅部矿井井型及范围可比深部矿井小。

如煤层赋存浅、层(组)间距大,上下煤层(组)开采无采动影响,为加速矿区建设也可在煤田浅部分煤组同时建井,然后再在深部集中建井。

当需加大开发强度,必须在浅、深部同时建井或浅部已有矿井开发需在深部另建新井时,应考虑给浅部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不使浅部矿井过早地报废。

二、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有垂直划分、水平划分、按煤组划分及按自然条件形状划分几种。

(一)垂直划分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各留井田边界煤柱,称为垂直划分。

井田沿走向两端,一般采用沿倾斜线、勘探线或平行勘探线的垂直面划分,如图3—2所示。

一、二矿之间的边界即是。

近水平煤层井田无论是沿走向还是沿倾向,都采用垂直划分法,如图3—3所示。

图3—2 深浅部井田划分示意图(二)水平划分图3—3近水平煤层井田边界划分方法以一定标高的水平面为界,即以一定标高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并沿该煤层底板等高线留置边界煤柱,这种方法称作水平划分。

如图3—2中,三矿井田上部及下部边界就是分别以一250 m和一650 m等高线为界的,这种方法多用于划分倾斜和急斜煤层以及倾角较大的缓斜煤层井田的上下部边界。

图3—4矿界划分及分组与集中建井1、2—浅部分组建斜井;3—深部集中建立井(三)按煤组划分按煤层(组)间距的大小来划分矿界,即把煤层间距较小的相邻煤层划归一个矿开采,把层间距较大的煤层(组)划归另一个矿开采。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煤层或煤组间距较大、煤层赋存浅的矿区,如图3-4中I矿与II矿即为按煤组划分矿界并且同时建井。

应当指出,无论用何种方法划分井田境界,都应力求做到井田境界整齐,避免犬牙交错,造成开采上的困难。

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一、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系指矿井一年内能生产煤炭的数量。

又称矿井年产量或井型。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其井巷工程和设备必须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为规划、设计、制造和管理提供便利。

我国目前按设计生产能力将煤矿矿井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又分若干个等级。

除规定的标准井型外,在矿井设计中不得出现中间井型。

目前我国井型系列如下: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及以上万t/a中型矿井45、60、90 万t/a小型矿井9、15、21、30 万t/a近年来,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井型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出现了500万t/a以上甚至1000万t/a的矿井。

矿井生产能力是确定矿井其它许多技术和经济参数的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矿井的整体面貌和特征。

矿井生产能力大小各有利弊。

大型矿井生产集中,机械化程度高,因此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产量大,服务年限长,产量均衡稳定,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的骨干。

但装备复杂,初期工程量大,建井周期长,占用投资多。

小型矿井装备简单,施工技术要求较低,初期工程量小,投资少,见煤快。

但产量小,服务年限短,生产不稳定,劳动生产率低。

矿井生产能力要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国家对煤炭的需求状况及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并结合国家有关技术政策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一般地,井田储量丰富,煤层赋存条件好,煤层生产能力大时应建大型矿井。

对煤层埋藏深,地面地形复杂不利建大型矿井。

或当煤层埋藏较浅,储量不太丰富或煤层赋存不太稳定、地质构造复杂时,宜布置工业场地的矿井,为了充分发挥井筒和地面工业场地的投资效果,也宜建小型矿井。

二、矿井服务年限煤矿企业和其它企业不同,它的工作对象是埋藏在其井田范围内地下有限的煤炭资源,一旦其井田内储量开采殆尽,矿井也就随之报废。

所以,一个矿井有一个从投产到报废的开采年限,称为矿井的服务年限。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T= Z k/AK 3—1式中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t/a;Z k—矿井设计可采储量K—储量备用系数。

设立储量备用系数是为了避免因地质条件和煤层赋存特征变化,使得矿井储量减少而影响矿井的服务年限。

储量备用系数应视井田内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为1.2~1.4。

地质条件简单时取小值,地质条件得复杂时取大值。

矿井储量一定时,其服务年限和生产能力应相适应,有一个合理的匹配关系。

煤矿开采需要开掘大量的井巷工程,这些井巷工程都是不可回收工程。

煤矿开采还需要大量大型的专用设备。

投资巨大。

在确定矿井服务年限时应考虑能够充分发挥井巷工程、地面建筑物和构造物、技术装备的能力,使投资效果达到最佳。

如果矿井生产能力大而服务年限过短,会造成井巷工程、地面建筑物以及技术装备用期过短,经济上不合理。

同时也会造成新老矿井之间频繁接替,不能稳定、均衡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煤炭资源。

如果矿井生产能力小而服务年限太长,会造成井巷工程和技术装备使用期过长,效率降低,维护维修费增加。

同时,也不能满足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和充分利用已探明的煤炭资源。

为此,我国《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规定了不同井型的矿井相应的服务年限,见表3—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出现,使矿井的开采技术和装备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和能源结构的变化,矿井井型和服务年限之间的合理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三节井田再划分煤田划分成井田后,可以布置一套完全独立的生产系统。

但这套生产系统仍不可能把整个井田内的煤一下子全采出来,还需要一步一步,一块一块有计划,有步骤地开采。

这就需要把井田进一步划分成若干宜于开采的较小部分,对每一个较小部分还可以根据情况再进一步划分为更小的区域,直到能满足开采工艺要求为止。

这个工作叫井田再划分。

目前,我国常见的井田再划分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井田划分为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井田划分成若干长条,每一个叫阶段,见图3—5。

图3—5 井田划分为阶段示意图I、II、III—阶段序号;h1、h2、、h3—阶段斜长;H1、H2、H3—阶段垂高阶段大小由阶段走向长和阶段斜长来表示,阶段走向长与该阶段处井田走向长一致。

阶段斜长由阶段垂高和该阶段处煤层倾角决定。

阶段垂高是指阶段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高度,等于阶段上、下边界面标高之差。

一般用水平面作为阶段上、下边界,称作水平。

水平位置用标高来表示,如+50m水平,-150m水平等。

为了逐段开采,需要在阶段的某个界面水平布置井底车场、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等主要开拓巷道。

布置有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并担负该水平开采范围内的主要运输和提升任务的水平叫开采水平。

一个开采水平可只为一个阶段服务,也可以为该水平上下两个阶段服务,所以,一个矿井的开采水平数目和阶段数目不一定相等。

一个井田可以用一个开采水平采完,也可能用几个开采水平才能采完,这要视井田煤层赋存条件和井田尺寸大小而定。

前者叫单水平开拓,后者叫多水平开拓。

图3–5所示井田划分为三个阶段,由于一个开采水平最多能为两个阶段服务,所以该矿至少需要两个开采水平,为多水平开拓。

一个井田划分成几个阶段取决于每个阶段的垂高。

阶段垂高直接影响矿井基建工程量、初期投资、建井工期及生产技术和经济合理性,是矿井开拓中的重要问题。

阶段垂高的确定取决于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根据我国的开采技术条件现状,合理的阶段垂高范围是:缓倾斜、倾斜煤层150m~250m急倾斜煤层100m~150m一般地,矿井只以一个阶段(或开采水平)保证矿井年产量。

为了保证矿井稳定、均衡生产,避免水平接替紧张,要求矿井第一水平应有足够的服务年限。

二、井田划分为盘区当井田内煤层倾角很小,接近水平时,由于煤层沿倾斜方向高差很小,没有必要再按标高划分阶段。

这时,可沿煤层主要延展方向布置主要大巷,将井田分为两翼,然后以大巷为轴将两翼分成若干适宜开采的块段,每个块段叫一个盘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