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洋流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4.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观测海流、采集海洋生物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洋流的存在和作用。
(二)问题导向
本节课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具体策略如下:
1. 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洋流的定义、成因、类型等方面进行思考,逐步深入理解洋流的知识。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质疑的精神。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所熟悉的洋流。
2.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洋流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洋流的成因,如地球自转、风力、地球物理因素等。
5. 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总结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此外,教师还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洋流类型,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洋流知识,总结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其影响。
2. 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加深对洋流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洋流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洋流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洋流在海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海水的运动——洋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海水的运动——洋流》所属学科高中地理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高一所用教材湘教版必修一(2019)一、教学目标1.根据图表信息,判定海域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并通过等温线推导洋流名称、流向等环节,补充了解区域地理知识(区域认知)。

2.利用探究沿岸寒流、舟山渔场的成因,锻炼学生筛选因素,系统分析,综合考虑,语言整理等能力(综合思维)。

3.通过模拟上升补偿流的成因,锻炼学生眼、手协调,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提升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4.说出洋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并通过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决策,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命运实则为共同体,需要与人地和谐相处,尊重客观规律来改造世界(人地协调观)。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上升补偿流的成因,通过实验,生动直观地演示离岸风与上升补偿流的关系;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用浙江舟山渔场作为线索,串联起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洋流的成因三、学情分析学生对等温线、舟山有一定的背景知识,了解影响等温线东西延伸的因素,但对南北向弯曲形变无深入了解。

作为浙江人,学生对舟山渔场停留在听过、看过的层面,但对其背后的成因缺乏探究精神。

洋流作为海流,直观呈现在大洋表层,学生对其带来的影响是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作为长期生活在非靠海地区的学生来说,海洋是神秘且变化莫测的。

所以如何能将知识贴近学生已有基础,并能让学生自行推论,不仅是学生的难点,也是教师的难点。

四、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任务(问题)设计:温故而知新——围绕北太平洋沿岸等温线形变探究与洋流的关系这是北太平洋地区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请读图告诉我,该图中等温线分布有何特点?师:与纬线平行,背后是受什么因素影响?仔细读图,分析等温线形变原因。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2、从活动中体会洋流的性质及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任务(问题)设计:核心解决上升补偿流成因,通过舟山渔场为背景切入刚才我们都在了解单向寒、暖流的影响,那如果是寒暖流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以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为例。

初中地理洋流教案

初中地理洋流教案

初中地理洋流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洋流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掌握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和特点;- 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洋流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洋流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和特点;- 洋流分布的规律。

【教学难点】- 洋流的成因和分类;- 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和特点;- 洋流分布的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洋流的定义、成因和分类;- 直观演示法:展示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洋流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洋流定义、成因、分类和分布图;- 案例材料:世界主要洋流的案例;- 地图和图表: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海陆轮廓对气候的影响;2. 提问:海洋对气候的影响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 引出本节课内容:洋流。

二、讲解洋流的定义、成因和分类1. 讲解洋流的定义:洋流是海水沿一定路径,大规模地流动的现象;2. 讲解洋流的成因: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球重力、海底地形等;3. 讲解洋流的分类:根据成因分为风海流和密度流,根据温度和盐度分为暖流和寒流。

三、展示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图1. 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2. 讲解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和特点:北大西洋暖流、东太平洋暖流、印度洋暖流、巴西暖流等;3. 分析洋流分布的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大规模的洋流,高纬度海区洋流较弱。

四、案例分析1. 给出世界主要洋流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洋流教案新版

洋流教案新版

洋流教案摘要:本文档将介绍洋流的概念、种类、形成原因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将洋流教学融入地理课程中,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1. 引言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体运动,它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有重要影响。

了解洋流的形成和运动规律对于地理学习和气候预测都至关重要。

2. 洋流的概念和种类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两大类。

暖流带有相对较高的水温,在赤道附近形成,向极地方向流动。

而寒流带有相对较低的水温,主要在极地地区形成,向赤道方向流动。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不同的洋流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影响范围。

3. 洋流的形成原因洋流的形成主要与风、地转偏向力和海水密度不均衡有关。

风的作用使水体发生运动,地球的转动会导致水体的偏向,而不同水体之间的密度差异会引起水流的形成。

4. 洋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洋流可以影响海洋和大气的能量交换,导致气候的变化。

其次,洋流也可以传播养分和生物种群,影响海洋的生态系统。

此外,洋流还对渔业、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5. 将洋流教学融入地理课程中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洋流知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可以使用地图、图表和模型等可视化工具展示洋流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其次,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洋流预测和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6. 结论洋流是海洋中的重要现象,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有重要影响。

通过将洋流教学融入地理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洋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四节《洋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节《洋流》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洋流的学习,简单地了解洋流的概念,掌握洋流的分类方法。

2.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观点。

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二、教学重点1.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节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具1.多媒体课件2.电子教鞭七、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启发式讲授八、讲授提纲九、教学过程【播放案例】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共花了37天的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了17天。

有趣的是哥伦布第一次从欧洲去美洲时,走的是距离较短的路线,而第二次哥伦布走的是距离较长的路线。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上述案例中为什么哥伦布第二次走的距离较长的路线反而比第一次花的时间更短呢?答案:顺风顺水这里所指的水就是洋流【导入新课】【板书】洋流【教师讲解】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板书】一、概念: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教师导学】请大家思考海水为什么会产生大规模运动?促使其运动的动力又是什么呢?洋流可分为哪些类型?【播放视频】演示“风海流”的形成【多媒体放映幻灯片】二战时期德军巧妙运用密度流突破英军的防守用潜艇自由进出直布罗陀海峡的故事【教师点评】盛行风是推动海水大规模运动的主动力。

必修1第2章第4节洋流教学案例

必修1第2章第4节洋流教学案例
通过课堂的分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归纳比较能力。
【激情展示】
1、教师点名学生展示各自问题的答案。
2、教师根据各组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并板书到黑板。
1、被点名学生回答本组问题,同组学生进行补充;
2、其他组学生发现问题并纠错或是阐述不同观点。
通过课堂的展示和评价,从而规范和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从分布位置、运动方向、寒暖流的位置来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掌握洋流的主要成因;
(4)能举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气候、渔场、海运、海洋污染)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对比、分析,根据教师给出的学法指导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读图对比归纳法;
(2)根据归纳出来的分布规律,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分组合作学习法、自主评价法;
(3)对比自己画出的模式图与专家画的模式图的不同,分析洋流的主要成因──合作探究法;
(4)运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分析洋流对来自理环境的影响──及时应用和反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八、板书设计
(一)形成
1、风海流
2、补偿流
3、密度流
(二)分布
(1)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2)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呈逆时针流动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3)北印度洋海域的季风洋流,冬季呈逆时针;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4)南半球40°S—60°S的海域,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着全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洋流性质为寒流。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课标版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循环和洋流 教案

地理必修1《水循环和洋流》教案一、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三、教材分析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

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

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陆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运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

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1、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2、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3、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教学设计
(1)教师出示北极熊和南极企鹅在浮冰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浮冰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引导,指出这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洋流有关。
(3)教师简要介绍洋流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洋流的成因、分类、分布规律及影响。
2.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洋流的成因,如风力、地球自转、地形等,结合地图和示意图,使学生形象地理解。
4.设想四:实践探究,提高能力
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实验、实地考察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洋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设想五: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检测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洋流问题,开展拓展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6.设想六: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北极熊和南极企鹅在浮冰上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环境的关注,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洋流。
2.教学过程:
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提高地理信息的解读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洋流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洋流的成因、分布及影响。
2.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洋流相关知识。
1.思维能力: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能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洋流复习课教案

洋流复习课教案

【教案】【明确课标】一是分析洋流分布规律二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回忆】1、洋流的概念2、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了海水按照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的运动呢? 【承转】洋流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呢?到底存在什么样的规律?下面我们来重点回顾一下。

【规律】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上是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得出的理想洋流模式)【质疑】对应现实中的大洋,是不是都符合这个规律呢?1、假如是太平洋,说出对应的洋流名称及规律2、假如是大西洋,说出对应的洋流名称及规律3、假如是印度洋,说出对应的洋流名称及规律【归纳小结】【投影】【板图】(洋流模式用红线蓝线分别表示暖流寒流)【投影】洋流模式图学生回答学生上黑板完成板图内容:1、标出气压带2、标出风带3、画出大气洋流示意图(另请其他学生上黑板指正)学生回答让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目的性回忆之前所学基础内容为复习重点埋下伏笔分析洋流的规律必须要从气压带和风带着手,对照着分析洋流的规律,思路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此环节这样能加强学生对具体洋流名称的记忆;提高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板书设计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洋流的分布规律1、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3、南纬40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4、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二、洋流的地理意义1、对气候的影响2、对渔场分布的影响3、对航运的影响4、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教学后记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通过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有所收获固然不可或缺,但学习方法、学科思路的掌握更为重要。

在“洋流”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教学引入开始,就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来观察,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一思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理顺学习思路,激发学生思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和洋流》教案设计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一、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标准解读本条和下一条“标准”关注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水。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将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作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降水、蒸发(蒸腾)、径流、水汽输送等。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而且“标准”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从本条和下一条“标准”综合来看,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条“标准”关注水圈中的海洋水。

海洋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也是大气最重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来源。

关于海洋水,传统高中地理课程要求的内容较多,如海水的温度、盐度以及各种形式的运动等。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4.教师总结导入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地图、数据等资料,系统讲授洋流的定义、分类、成因等基本知识。
2.通过对洋流形成和作用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生物、海洋资源等。
3.以案例形式,介绍我国沿海地区的洋流特点,使学生了解洋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洋流知识的优点和不足。
2.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4.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耐心和爱心引导每一个学生爱上地理,乐于探究。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的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洋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和探究精神。
洋流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全球气候、生物、海洋资源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洋流的成因和作用,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确保学生对洋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如“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洋流的成因和作用”等,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节 洋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节 洋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洋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洋流的观点和类型,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和案例,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洋流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海洋的多样性和重要价值,增强环保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洋流的类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洋流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洋流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制作洋流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

3. 准备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资料,以便学生分析和讨论。

4. 安排教室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段海洋运动的视频,提出问题:海洋运动的动力来源是什么?2.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再出示洋流观点图,补充说明洋流的观点和分类。

(二)洋流形成的原因1. 播放洋流形成flash动画,请学生观察并诠释洋流形成的原因。

2.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洋流成因的资料,互相交流,共同探讨。

3. 教师总结:地球自转和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主要原因。

(三)洋流分布规律1. 结合世界地图,介绍洋流三大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 组织学生讨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展示讨论效果,教师进行总结。

(四)教室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完善。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有关洋流的资料,了解洋流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洋流观点图2. 洋流形成的原因(地球自转和盛行风)3.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按大洋划分为三大系统)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1. 太平洋洋流系统:以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为主,形成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对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2. 大西洋洋流系统:以北大西洋暖流和南极洲寒流为主,形成南北大西洋的冷暖交替的格局。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2节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4章第2节洋流教学设计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2).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此外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海上航行不利。
(图片导入)海洋航行和海雾图
案例:泰坦尼克号航行路线与洋流
(图片导入)泰坦尼克号图
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此外,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图片导入)全球洋流图
自学窗:富兰克林和湾流
(图片导入)富兰克林绘制的海图
18世纪,轮船开始采用蒸汽洞洞里。当时从英国到北美,邮政船往往比商船慢两周。这个现象引起了时任北美邮政部门官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好奇。恰好有人告诉他,在大西洋中有一股洋流,邮政船总是在洋流中逆流行驶,而商船一般会选择避开洋流的航线行驶。
第四章 水的运动
第二节 洋流
课题
洋流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习
目标
课程标准: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举例分析,说明影响洋流运动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
2.结合图示,理解、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主要洋流。(区域认知)
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综合思维)
(图片导入)鱼群图
(3).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如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
(4).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上升补偿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
(图片导入)世界洋流作用与四大渔场分布
3.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幼儿园大班洋流教案

幼儿园大班洋流教案

幼儿园大班洋流教案教学目标•培养幼儿对海洋的兴趣和爱好。

•让幼儿了解海洋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锻炼幼儿的观察、想象、说话、思维和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对海洋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门口贴上一张海底生态图片,引导幼儿眼前浮现出一幅美妙的海底景色,适当让幼儿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再为幼儿介绍本堂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第二步:观察(10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观察一些海洋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导幼儿了解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特殊的生存习性和造型。

教师可以放一些与海洋生物有关的视频,如“海底小纵队”、“蓝色星球”等节目,或者展示一些与海洋生物相关的图书、海洋生物模型等。

第三步:认知(10分钟)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认领所展示的海洋生物图像,并了解这些生物的名字及其特征。

为孩子们提供与海洋生物相关的图片、实验器材、读物、PPP 等,以便孩子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生物世界,在老师引领下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步:表演(20分钟)让幼儿通过表演形式来表达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和探究心情。

孩子可以分为小分组,演出一些与海洋生物相关的故事、情歌、歌舞等,让头脑中的想象变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此外,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做海洋生物的造型,增强对海洋生物的感知能力。

第五步:游戏(20分钟)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海洋生物的了解和认识。

怎么玩呢?我们可以拿出一块干净的布将它细分为多个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上放上一些海洋生物的图像卡片,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类似团队合作的小游戏,让孩子们更形深刻地了解海洋生物及其生活习性。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了解了海洋生物的特征、生存环境及其表现形式,让幼儿了解并享受到美妙的海洋生物的生态景色和生活方式,增强孩子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探究自然地物的想象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幼儿的观察、想象、说话、思维和表达能力。

海水的运动洋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海水的运动洋流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海域的洋流情况,如美国东海岸的洋流分布。
2.提出作业要求,如要求学生准确识别洋流类型、分析洋流成因和影响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如通过绘制洋流分布图,展示自己对该海域洋流的理解和思考。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深入剖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等方面,举例说明洋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配小组任务,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分析某一海域的洋流情况,如我国东海的洋流分布。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如通过观察洋流分布图,分析该海域的பைடு நூலகம்流类型和成因。
5.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洋流实例,让学生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洋流的定义、分类及其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各种洋流并理解其形成原因。
2.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学会阅读和分析洋流分布图,提高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海洋生物、海洋航行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通过对典型洋流实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和理解洋流的作用,提高其地理综合素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洋流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运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和分析洋流分布图,提高其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3.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洋流实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审视和理解洋流的作用,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洋流》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条课程标准内容表达了两个要点:(1)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这是“标准”要求的基础知识。

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将世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把握。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标准”要求学习目的是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及有关材料,说明洋流对全球热量的输送、沿岸气候、渔场、海洋污染及交通的影响。

教材主要介绍了两个问题:一是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正文部分着重讲述了中低纬海区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世界洋流的分布,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

通过“绘制世界洋流模式简图”的活动加强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理解。

对具体的洋流名称不作强记性要求,对洋流的基础知识也作了较多的简化处理。

二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是以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北大西洋海区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洋流对气候、渔场分布、航线选择及海洋污染的影响,从而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高一均为艺术类学生,应用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差,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还较缺乏,因而洋流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对地图的使用,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深化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加强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2、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能2、通过学习洋流,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运人类应认识物质的运动特性并做到趋利避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洋流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影响的,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教学设计

高中选必1第四章第二节洋流教学设计
4.设想四: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提问、作业、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5.设想五:课后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布置具有挑战性的课后任务,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同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络资料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b.如何利用洋流知识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c.洋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每组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个地理现象与洋流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整理洋流的成因、分类、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知识结构图,以加深对洋流知识体系的理解。
2.选择一个具体的地理现象,如某地区的气候、海洋生物分布等,分析洋流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要求:不少于500字,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洋流相关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地理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能力。
3.通过对洋流分布规律的研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他们建立起洋流知识体系。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证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学案一:海水的温度1.海洋热量的收入来源:2.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所消耗的热量。

3. 世界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30 纬度⑴、世界海水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在一年中,基本上是平衡的,⑵、但在一年的各个季节,各个海区的热量收支并不平衡。

⑶、低纬收入大于支出有盈余,高纬收入小于支出而亏损,⑷、300N附近为收支平衡点。

4.海水温度变化的规律:1、时间的变化规律:夏季温度(大于或小于)冬季。

2、空间变化规律规律:⑴、水平方向上低纬度的温度高于高纬度。

⑵、同一纬度,暖流经过地区的温度大于寒流经过的地区。

⑶、在垂直方向上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1000米以下变化较小;1000米以上温度变化较大3、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水的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海洋上空的温度比陆地上空气温变化小。

3、影响海水温度变化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

②洋流: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③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

二、海水的盐度1. 海水盐度的含义:是指海水中的质量分数。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

海水的主要成分为和。

2.世界上海洋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呈曲线。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盐度为。

60°N附近的盐度比60°S 。

原因是。

3、影响盐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以及等。

4.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和盐度最低的海域分别是、形成原因是练习、单项选择题1.根据海水温度与盐度分布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地区海域高温高盐B.副热带海区高温高盐C.高纬度海区低温低盐D.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高些,盐度低些2.直布罗陀海峡洋流表层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是因为大西洋()A.盐度较高B.密度较大C.水面较高D.温度较低3.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A.红海B.黑海C.波罗的海D.死海4.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是()A.海浪B.潮汐C.洋流D.海水运动5.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A.暖流流经B.河流注入C.大气降水D.海水蒸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海水中含有NaCl2和MgCl,因此海水既苦又咸B.波罗的海因有大量淡水注入,蒸发又小,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C.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D.地中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7.读海洋表层温度盐度曲线图,回答问题:(1)图中a、b曲线表示温度随纬度变化规律的是曲线。

(2)从图上看出,盐度最高海区在海区,因为海洋热量主要来自,海洋热量支出主要为,那里海水热量支出大于收入。

三、海水运动1.纬度划分:低纬度(~度)、中纬度(~度)、高纬度(~度)3.全球风带(右图):在图上画出风向,标注名称。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1.概念:海洋中的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洋流。

2.按性质分①__________:从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 ②__________:从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 3.海水运动的影响因素:主要动力: ,洋流在前进时, 还受到 、 等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 时针方向 北半球: 时针方向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 时针方向 南半球: 时针方向③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受季风的影响, 逆 顺。

4. 动手标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表层洋流名称(北半球夏季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西两岸洋流的性质?(2)中高纬度海区?(3)北印度洋?【当堂检测】1.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A B C D 读右图某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2~3题。

2.若该图所示是大西洋西岸,此洋流为()A.北大西洋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C.加那利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3.与该洋流有关的大渔场是 ( )A .北海道渔场B .北海渔场C .纽芬兰渔场D .秘鲁渔场 4.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著名渔场有 、 、 , 由冷海水上泛形成的渔场是 。

5.读图9,回答:(1)容易形成渔场在 处,叫 渔场成因为 。

(2)从A 航行到D ,经过的洋流名称依次为、 、 (3)B 处气候受 洋流影响,D 处为沙漠,受 洋流影响大。

【拓展提升】甲、乙两图为洋流流经某海域的海水表面的等温线分布图(实、虚线表示洋流),请你判断所在半球,洋流的性质并标注方向:甲乙1.甲为 半球,按性质分类,实线表示的洋流是 流 ;2.乙为 半球,按性质分类,虚线表示的洋流是 流;3.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寒流-- 、暖流-- 你能举例说明吗?思考:①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的原因?②南美沿岸热带荒漠南北延长的的原因?③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④.位于56ºN 亚欧大陆东西部的气候有何差异?为什么?22℃24℃ 26℃26℃ 24℃ 22℃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处-- ②上升流-- 3对渔业生产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海区往往成为世界著名 。

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形成原因: ②上升流处,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型的渔场。

如秘鲁渔场。

4对航海的影响:我国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他为什么总是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 ① 流节省时间、燃料; 流费时间、燃料。

②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暖流上空冬季雾也较大,尽管对海上航行,但对军事偷袭却有利。

③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对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5)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把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一方面加快了净化速度,另一方面可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1、读图3-19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①与②相比,盐度较高的是 ,原因是 。

(2)沟通印度洋和红海的曼德海峡,海峡表层海水自 流向 ,底层海水从 流向 ,原因是 。

(3)此时北印度洋海域盛行 风,判断依据是 ,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 。

(4)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到香港、雅典、伦敦,那么船从上海到香港的途中是顺风还是逆风?是顺水还是逆水?为什么? 。

(5)货轮在雅典停靠时,是否可能会遇上阴雨天气?为什么?。

(6)雅典通往伦敦途径直布罗驼海峡时是顺水还是逆水?顺风还是逆风?为什么?。

图3-192、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图中纵横直线是经纬线 , 曲线是海水温度曲线 ( 单位 : ℃ ),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 读图回答。

(1) 判断图中洋流的性质是暖流还是寒流。

(2)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 5º。

, 中间一条纬线的度数为 20度,判断 A 点的纬度位置为。

(3) 假如该图所示洋流在太平洋某海区,说出这支世界著名洋流名称,简述它对周围地理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4.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的作用。

4.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

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海区。

5.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6.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答案3. 南;高;暖;升温增湿4.南;①5. 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

顺时针流动。

6. 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②处答案(1) 寒流(2) 南纬 25º(3) 秘鲁寒流减温减湿对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起一定的影响;上升流把海底有机盐带到上层 , 形成著名的渔场;海轮向北航行的速度,比向南航行要快得多,加快污染的净化速度 , 但也使污染的范围扩大。

答案:(1)①①处有暖流经过(2)印度洋红海红海印度洋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海水密度大,而印度洋海区相对密度较小(3)东北海水自东向西流寒冷干燥(4)顺风、顺水,此时盛行偏北风(5)会,雅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6)逆风、逆水,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西风带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