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4-蜗牛
幼小衔接教案--科学认识蜗牛
![幼小衔接教案--科学认识蜗牛](https://img.taocdn.com/s3/m/1a78860c33687e21af45a986.png)
幼小衔接课程知识点:•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外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硬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
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被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章鱼脚一旦被对手捉住,它会自动断掉,仍掉一两条脚,急速逃走,以保全性命。
每当触腕断掉后,伤口处血管会极力收缩,伤口迅速愈合,伤口不会流血,第二天就会长好,不久又长出新触腕。
章鱼有十分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的皮肤颜色,使之和周围协调一致。
章鱼在害怕时体色呈白色,愤怒时变为红褐色,有时还变为棕色或全身出现斑点,平时是褐紫色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串似的卵,从此寸步不离,不时用手翻动亮晶晶的卵,并从漏斗中喷水挨个冲洗,直到小章鱼出世为止,仍不肯离去,累的憔悴不堪,也有的因过度辛劳而死去。
•章鱼又叫八爪鱼,有8个腕足。
•乌贼有10个腕足,另外乌贼的外壳是硬的石灰质外鞘。
而章鱼没有。
乌贼鱼体内有个墨囊,能喷出黑色的墨汁。
墨斗鱼正名叫乌贼,它是贝类软体动物,在乌贼的肚子里有一个墨囊”,里面贮满了墨汁,故俗称为墨斗鱼”乌贼肚子里的墨汁是保护自己的武器。
平时,它遨游在大海里专门吃小鱼小虾,但是一旦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时,乌贼就立刻从墨囊里迅速放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然后它们趁机逃走。
•蜗牛生活在蜗牛壳里的。
它的心、肺和所有的重要器官都在这里面。
它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干旱的季节,它就把壳封闭起来,到了秋天,蜗牛就躲到安全地方,再把壳口封闭起来,并且尽量加厚,这样才能抵抗寒冷度过冬。
如果损坏补修不好,它就会死掉。
.喜阴暗潮湿隐蔽的环境,昼伏夜出,对强光刺激很敏感。
小蜗牛一孵出,就会爬动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
当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
•蛞蝓:(kuòyú)软体动物,身体圆而长,没有壳,表面多黏液,头上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长在长触角上。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95170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64.png)
【导语】《⼩蜗⽜》是⼀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通过⼩蜗⽜与蜗⽜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树林⾥⼀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蜗⽜爬⾏速度很慢的特点。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蜗⽜》课⽂原⽂ 蜗⽜⼀家住在⼩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妈妈对⼩蜗⽜说:“孩⼦,到⼩树林⾥去玩吧,⼩树发芽了。
” ⼩蜗⽜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树长满了叶⼦,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 蜗⽜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颗草莓回来。
” ⼩蜗⽜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 蜗⽜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个蘑菇回来。
” ⼩蜗⽜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全掉了。
” 蜗⽜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待在家⾥过冬吧。
”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作者俄罗斯的巴乌姆美莉,译者陈玮君、牟正秋,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蜗⽜》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字和⼀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能够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妈妈与孩⼦的感情。
⼆、过程与⽅法 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感受⼩蜗⽜⼀课四季的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以及识记⽣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并能够⽤⾃⼰的话讲给⼤⼈听。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播放视频《蜗⽜和黄鹂》。
2.同学们,你们⾸歌曲⾥唱的是哪两个⼩动物吗?(蜗⽜和黄鹂鸟) 3.对了,可爱的⼩蜗⽜,有脚,没有⼿,背上房⼦到处⾛,有谁把它碰⼀碰,赶紧躲进房⾥头。
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
![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a77f55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b.png)
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1. 引言- 介绍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 解释科梦达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介绍超右脑识字教学法- 解释什么是超右脑识字教学法以及其用途和优势。
4.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讨论幼小衔接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幼小衔接对儿童发展很重要。
5. 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设计原则- 解释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设计原则,如多元化教学、图文并茂等。
6. 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实施步骤- 详细描述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实施步骤,如通过游戏和互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7. 教案资源的案例分享- 提供几个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具体案例,让读者了解实际操作。
8. 我的观点和理解- 分享我对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看法和理解,包括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9. 总结和回顾- 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并回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按照上述的结构和顺序来撰写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相关内容。
每个部分将包含详细的解释、案例和资源分享,以便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通过系统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实施步骤和效果。
我也将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以加深读者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这篇文章,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促进他们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学中的创新和改进。
7. 教案资源的案例分享以下是几个科梦达幼小衔接超右脑识字教案资源的具体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案例一:动画识字在这个教案中,我使用了一款趣味动画视频来教授学生识字。
视频中有生动有趣的角色和情节,结合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动画和互动游戏,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蜗牛》三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小蜗牛》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d94e3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10.png)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引导幼⼉运⽤连贯、完整的语⾔讲述图⽚情节,并运⽤合理的想象来发现⾓⾊的⼼理变化。
2、锻炼幼⼉能在集体⾯前⾃然、⼤⽅、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对图⽚进⾏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挂图、每组⼀套故事图⽚、⾳乐磁带。
【活动过程】 ⼀、谜语导⼊,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触⾓,背上⼀座⼩房⼦;任你怨它⾛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
(蜗⽜) 2、请⼩朋友说⼀说蜗⽜是什么样⼦的?你捉蜗⽜时,蜗⽜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 ⼆、观察图⽚,进⾏讲述。
1、出⽰挂图,引导幼⼉进⾏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蜗⽜、⼩乌龟、⼩蜗⽜掉进⽔⾥了、⼩乌龟背着⼩蜗⽜。
) 2、⿎励幼⼉⼤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提问: ⼩蜗⽜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蜗⽜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 (爬到⼩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乌龟睡醒没有看到⼩蜗⽜,它会怎么想?⼜会怎么做?这时⼩蜗⽜⼜在做什么? 3、如果⼩蜗⽜没有爬到⼩乌龟背上,⽽是它们⽐赛⼜会怎样呢?(⼩蜗⽜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蜗⽜⾃⼰不怕累,爬到了前⾯。
) 4、通过观察图⽚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 四、引导幼⼉对图⽚进⾏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讲述。
1、幼⼉观察图⽚说出⾃⼰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名代表到前⾯给全体幼⼉进⾏讲述。
五、教师⼩结。
通过这件事情,⼩蜗⽜觉得很惭愧,它决⼼向勤劳的⼩乌龟、⼩蜜蜂学习,做⼀个⼈⼈喜爱的好孩⼦,教师引导幼⼉随⾳乐到户外找⼩蜗⽜⼀块⼉做游戏。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精彩教案5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精彩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867839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e.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生物》,详细内容为认识蜗牛。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记录生物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观察和记录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实物、观察记录表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蜗牛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2. 讲解:介绍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蜗牛实物,让幼儿亲身体验蜗牛的生活环境。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蜗牛的特征。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观察蜗牛,用画笔和彩纸记录蜗牛的特征。
7. 互动环节:让幼儿扮演小蜗牛,进行互动游戏,增强对蜗牛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蜗牛》2. 内容:蜗牛的外形特征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与人类的关系观察记录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蜗牛。
2. 答案:幼儿可根据观察和想象,画出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蜗牛的兴趣浓厚,观察和记录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蜗牛的成长过程。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内设置蜗牛观察区,让幼儿随时观察蜗牛,培养关爱自然的意识。
主题活动:开展“保护蜗牛”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人类与蜗牛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实践情景引入的安排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互动环节的引导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利用蜗牛模型、实物和图片,直观展示蜗牛的外形特征,帮助幼儿形成深刻印象。
2024版幼儿园中班讲述《小蜗牛》ppt课件教案快思网
![2024版幼儿园中班讲述《小蜗牛》ppt课件教案快思网](https://img.taocdn.com/s3/m/47cace0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7.png)
注意事项
在寻找过程中,孩子们需要注意安全,不要攀爬高 处或触碰危险物品。同时,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 作弊或扰乱游戏秩序。
孩子们分组进行游戏,寻找隐藏蜗牛
分组方式
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室空间大小,将 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 等。
游戏过程
老师宣布游戏开始后,孩子们开始 在教室内寻找隐藏的蜗牛。老师可 以适时给予提示或引导,帮助孩子 们更好地找到蜗牛。
冬天来临,小蜗牛进入冬眠状态, 等待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小蜗牛在春天苏醒,开始它的冒 险之旅。它慢慢爬行,欣赏着花 园中的美景。
秋天到来,小蜗牛感受着落叶纷 飞的美景,同时也开始准备冬眠。
角色特点及性格分析
小蜗牛
故事的主人公,它有着坚韧不拔 的性格。虽然爬行速度很慢,但 它从不放弃,总是努力前行。同 时,它也非常善良,喜欢帮助别
02
故事内容展示
Chapter
《小蜗牛》故事背景介绍
01
02
03
自然环境
故事发生在一个宁静的花 园,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植 物和动物。
主人公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 的小蜗牛,它生活在这片 花园里。
季节变化
故事通过描述花园中四季 的变化,来展现小蜗牛的 生活。
故事情节梳理与展示
夏天来临,小蜗牛在炎热的天气 中坚持前行,寻找阴凉的地方休 息。
人。
其他动物
故事中还有其他动物角色,如小 鸟、蝴蝶等。它们各有特点,与 小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 角色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增加
了故事的趣味性。
拟人化手法
故事中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动 物和植物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和性 格特征,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a17e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e.png)
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教案5篇1.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1、蜗牛图片2、放大镜等活动过程:一、认识蜗牛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蜗牛的背上有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
(2)蜗牛的头上有什么?让幼儿知道,蜗牛的头上有两根细细的脚,叫触角。
(3)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告诉幼儿蜗牛的眼睛就长在触角上。
(4)蜗牛是怎样走路的呢?它有脚吗?2、让幼儿自由讨论:蜗牛有没有脚教师讲解,蜗牛有脚的,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蜗牛的脚吗?二、观察蜗牛的脚教师:蜗牛到底有没有脚,让我们一起去找找,仔细地看一下。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蜗牛真的有脚,而且是一只脚,就像鞋底一样。
三、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1、蜗牛爬行。
你们知道蜗牛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教师:你们看,小蜗牛在爬的时候身体在蠕动,它的腹部就会分泌出这种白色的沾液,看上去就像白线一样。
原来蜗牛是靠身体蠕动来爬行的,它分泌这种白色的沾液,是为了让身体更润滑,这样在爬行的时候就不会擦伤皮肤了,而且前进的更快。
2、交流蜗牛的生活习性(1)在什么季节我们可以看到蜗牛?(2)最近你看到过蜗牛吗?为什么?交流后让幼儿知道,蜗牛不但要冬眠,还要夏眠。
四、探索知识螺蛳,跟蜗牛相比,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2.幼儿园中班科学认识蜗牛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是用腹足爬行的动物。
2.了解蜗牛的危害和人食用蜗牛的好处。
3.萌发对事物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教具:有关蜗牛的图片PPT、视频。
座位:U型活动过程:一、“蜗牛”图片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提问:它是谁?(蜗牛)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蜗牛。
二、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
(1)蜗牛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2)蜗牛的壳是什么形状的?蜗牛的壳有什么作用?(3)蜗牛的壳下面是什么呢?有什么用呢?(4)蜗牛的头在哪里?头上有什么?蜗牛的眼睛长在哪里?(5)蜗牛有没有脚?小结:蜗牛的身体长长的,软软的;蜗牛的背上有螺旋型的壳,像小房子;它的壳是一圈一圈的;它的壳能帮助蜗牛保护自己,如果它遇到敌人蜗牛会自己分泌一种东西把壳关起来,如果壳破了,蜗牛还会自己分泌一种东西把它修护好。
2024年幼儿园中班《小蜗牛的本领》精彩课件
![2024年幼儿园中班《小蜗牛的本领》精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2d1bd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ef.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小蜗牛的本领》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小蜗牛的本领》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身边的动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蜗牛的有趣本领,通过故事、观察、实践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幼儿能说出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了解蜗牛的有趣本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小动物的热爱,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有趣本领。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培养幼儿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故事课件、观察盒、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蜗牛图片和播放蜗牛故事,引起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2. 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观察蜗牛模型,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如:壳、眼睛、触角等。
3.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通过课件和观察盒,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食物等。
4.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的行动、吃东西等,亲身体验蜗牛的本领。
5. 例题讲解:讲解蜗牛的有趣本领,如:如何爬行、如何保护自己等。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制作蜗牛手工作品。
六、板书设计1. 《小蜗牛的本领》2. 内容:外形特征:壳、眼睛、触角等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物等有趣本领:爬行、保护自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喜欢的蜗牛,并描述它的特征和本领。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蜗牛是红色的,它有一个大大的壳,触角长长的,会慢慢爬行,还会缩进壳里保护自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蜗牛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户外寻找蜗牛,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小蜗牛》教案
![《小蜗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beabb3f7ec4afe05a1df7c.png)
《小蜗牛》教案《小蜗牛》教案1设计意图: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观,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及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次活动要求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点以及培养其探索的兴趣,教材在编写上注意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四岁的孩子对理论知识较难明白,但如果经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得出的结论往往比老师的讲述要深刻得多。
活动目标: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
活动重、难点:蜗牛的知道5种蜗牛的名字活动准备:蜗牛生活环境图片,视频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发兴趣1、教师猜谜语:没有脚,没有头,背起房子到处走,谁把他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幼儿举手答复〔蜗牛〕二、认识蜗牛1、教师提出问题:蜗牛长什么样子?〔观看视频〕2、幼儿自由答复教师总结:蜗牛有身体、壳、触角3、教师提出问题:蜗牛有眼睛吗?眼睛在哪里?4、引导幼儿蜗牛有眼睛,在触角上。
5、那你们知道蜗牛生活在什么地方吗?〔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答复〔总结: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蜗牛最怕阳光直射〕三、认识种类不一样的蜗牛1、出示蜗牛的图片和幼儿一同来认识不同种类的蜗牛并帮助他们快速记住这5种蜗牛的名字。
四、稳固复习观看书和幼儿一同复习小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
和不同种类的蜗牛小小知识点告诉小朋友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小动物。
活动反思《小蜗牛》教案2教材解析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祥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了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3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相同,小蜗牛的动作和蜗牛妈妈的语言不断反复。
这种不断复现的情节,有利于学生习得语言,开展思维。
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现的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只给局部难字注了拼音,配有4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1fba6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9.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docx教案编写者:综合性教案编辑专员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第一章:蜗牛的认识1. 引入蜗牛的话题,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外观,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
2.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如蜗牛喜欢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蜗牛是益虫等。
第二章:蜗牛的触角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触角,让幼儿触摸蜗牛的触角,感受蜗牛触角的灵敏度。
2. 讲解蜗牛触角的功能,如触角是蜗牛的感觉器官,可以帮助蜗牛寻找食物等。
第三章:蜗牛的爬行1. 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让幼儿观察蜗牛是如何爬行的。
2. 讲解蜗牛爬行的原因,如蜗牛的足部结构特殊,使得它们只能爬行等。
第四章:蜗牛的饮食1. 观察蜗牛的食物,让幼儿观察蜗牛吃食物的过程。
2. 讲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如蜗牛喜欢吃植物的叶子、水果等。
第五章:蜗牛的生存环境1.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了解蜗牛生活的环境特点。
2. 讲解蜗牛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如蜗牛喜欢生活在湿润、阴暗的地方等。
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蜗牛的外观、生活习性等,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触摸法:让幼儿触摸蜗牛的触角,感受蜗牛触角的灵敏度。
3. 讲解法:讲解蜗牛的相关知识,帮助幼儿了解蜗牛的特点。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蜗牛时的表现,了解幼儿对蜗牛的认识程度。
2. 询问幼儿对蜗牛的特点和习性的了解程度,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观察和触摸机会?是否讲解了蜗牛的相关知识?幼儿对蜗牛的认识程度如何?需要根据幼儿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蜗牛的分类1. 引入蜗牛的分类话题,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分类。
2. 讲解蜗牛的分类依据,如蜗牛的壳的形状、颜色等。
第七章:蜗牛的繁殖1. 观察蜗牛的繁殖方式,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繁殖过程。
2024版可爱的小蜗牛PPT幼儿园PPT课件
![2024版可爱的小蜗牛PPT幼儿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19195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34.png)
成年蜗牛通过交配进行繁殖,雌蜗牛会产下卵并孵化出小蜗牛,完成生命的延 续。
03
小蜗牛的趣味故事
Chapter
故事一:勇敢的小蜗牛
小蜗牛遇到了一只大蜈蚣,它并没有害怕,而是勇敢地 与之搏斗。
小蜗牛利用自己的黏液技巧,成功地困住了大蜈蚣,最 终获得了胜利。
小朋友们从这个故事中学会了勇敢和坚持,明白了只要 努力就能克服困难。
柔软的身体
腹足
小蜗牛的腹部有一个扁平的足,称为 腹足。它依靠腹足在地面上爬行,同 时腹足也是它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
小蜗牛的身体非常柔软,可以伸缩自 如。它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 较长,上面长着眼睛。
小蜗牛的生活习性
喜阴怕光 小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害怕阳光直射。因 此,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草丛、树叶下或 石缝中。
宠物饲养
蜗牛因为其可爱的外形和温顺的性格,也被一些人当作宠物 饲养。
06
保护小蜗牛,我们在行动
Chapter
了解小蜗牛的生存现状
栖息地丧失
城市化进程加速,小蜗牛的栖息 地日益减少。
环境污染
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对小 蜗牛生存环境造成污染。
人为捕捉
部分地区人们过度捕捉小蜗牛,导 致其数量锐减。
04
小蜗牛的手工制作
Chapter
制作材料准备
彩色卡纸
用于制作蜗牛的壳和 身体,可以选择多种 颜色以增加趣味性。
剪刀
用于裁剪卡纸和其他 材料。
胶水
用于粘贴蜗牛的各个 部分。
彩色笔或马克笔
用于装饰蜗牛的壳和 身体,增加细节和色 彩。
其他辅助材料
如亮片、贴纸等,可 用于装饰蜗牛,使其 更加生动可爱。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89bfd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d.png)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附小幼儿园教材《探索自然》中的第7章《慢悠悠的蜗牛》。
具体内容包括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认识蜗牛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自然现象的能力。
3. 增进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结构及其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实物、PPT课件。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蜗牛图片,引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观察蜗牛模型,引导学生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2)分组观察蜗牛实物,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结构,并做好记录。
(3)通过PPT课件,介绍蜗牛的生活习性。
(4)讲解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内寻找蜗牛,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生活环境。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关于蜗牛的选择题、填空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慢悠悠的蜗牛》2. 主要内容:(1)蜗牛的外形特征(2)蜗牛的结构(3)蜗牛的生活习性(4)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2)简述蜗牛的生活习性。
(3)谈谈你对蜗牛与人类生活关系的认识。
2. 答案:(1)蜗牛的外形特征:身体柔软,有壳,壳呈螺旋状,有两对触角,眼睛位于触角基部。
(2)蜗牛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以植物叶片、果实为食,昼伏夜出。
(3)蜗牛与人类生活关系:蜗牛可以分解落叶、果实等有机物质,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蜗牛还可以作为食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讲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蜗牛》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蜗牛》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137c83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9.png)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动物》,详细内容为《小蜗牛》一节。
通过观察、探索蜗牛的生活习性,让孩子们了解蜗牛的特点,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蜗牛的分类及生长过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表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长过程及分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蜗牛模型、实物蜗牛、图片、视频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蜗牛模型,引发幼儿兴趣,让他们猜测这是哪种动物。
(2)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实物蜗牛,让他们亲身体验蜗牛爬行的感觉。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引导幼儿记录蜗牛的外形特征。
(2)幼儿用彩泥制作蜗牛,加深对蜗牛特点的理解。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蜗牛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1. 蜗牛的外形特征2. 蜗牛的生活习性3. 蜗牛的分类与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答案:见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探索和实践,让幼儿了解了蜗牛的特点,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蜗牛的兴趣,引导他们关爱小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同时,可开展“寻找身边的蜗牛”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教具:蜗牛模型应具有真实感,便于幼儿观察和认知。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0b07761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4.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蜗牛》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的《蜗牛》。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能够观察、描述蜗牛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标本、图片、视频。
2. 学具:放大镜、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发幼儿对蜗牛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观察蜗牛标本,引导幼儿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
(2)观看蜗牛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
(3)讨论蜗牛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意识。
3. 例题讲解:以图片为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蜗牛的特点。
4. 随堂练习: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绘制蜗牛的画。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蜗牛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蜗牛的外形特征:身体柔软有硬壳眼睛在触角上2. 蜗牛的生活习性:喜欢潮湿的环境以植物为食慢慢爬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用画笔记录下来。
2. 答案: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对蜗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观察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户外寻找蜗牛,观察蜗牛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同时,引导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通过生动的视频资料,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设计有趣的讨论环节,引导幼儿探讨蜗牛与人类的关系,从而加深理解。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a7aee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a.png)
2024年附小幼儿园《蜗牛》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附小幼儿园教材《探索自然》的第四章《小动物的世界》第三节《蜗牛》。
教学内容详细介绍了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旨在让学生了解并认识这种常见的小动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蜗牛的基本形态结构,了解其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小动物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界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长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蜗牛模型、实物蜗牛、PPT课件、教学视频。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内寻找蜗牛,让学生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蜗牛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0分钟)① 教师展示蜗牛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特点。
② 通过PPT课件,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a. 蜗牛有几只触角?b. 蜗牛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c. 蜗牛生活在哪些地方?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记录本上的蜗牛图片,描述其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1. 蜗牛的形态结构:身体:软体动物,有外套膜触角:两对嘴巴:口器足:腹足2. 蜗牛的生活习性:慢慢爬行喜欢潮湿的环境以植物为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蜗牛,描述其生活环境和行为。
b. 画一幅蜗牛的画,标注其形态结构。
2. 答案:a. 描述内容真实、具体,能体现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b. 画作清晰,标注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蜗牛的兴趣较高,实践环节参与度良好,但对蜗牛的生长环境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蜗牛,了解其生长发育过程,提高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究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蜗牛的生长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蜗牛变变变》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蜗牛变变变》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afa92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3.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教案《蜗牛变变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物》,详细内容为第三节《蜗牛变变变》。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外形、习性以及变化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基本知识,认识蜗牛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蜗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蜗牛的变化,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蜗牛的外形和习性。
2.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变化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图片、蜗牛玩具、PPT课件、儿歌CD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蜗牛,引发兴趣。
2. 讲故事:讲述蜗牛的故事《蜗牛变变变》,引导幼儿关注蜗牛的变化过程。
3. 例题讲解:结合PPT课件,展示蜗牛的外形特征、习性,引导幼儿用词语进行描述。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蜗牛,并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作品。
5. 儿歌学唱:教唱儿歌《蜗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六、板书设计1. 《蜗牛变变变》2. 内容:蜗牛的外形特征:壳、身体、眼睛、触角等。
蜗牛的习性:慢吞吞、背着重重的壳等。
蜗牛的变化过程:小蜗牛→大蜗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蜗牛,并用词语描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蜗牛的基本知识,但在引导幼儿用词语描述蜗牛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真实的蜗牛,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蜗牛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词语描述蜗牛的外形和习性。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蜗牛》教案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蜗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112b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4.png)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蜗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动物世界》第二节《蜗牛》。
详细内容包括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过程以及蜗牛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蜗牛的基本特征,认识到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蜗牛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蜗牛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蜗牛模型、图片、视频、放大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校园或公园寻找蜗牛,让幼儿观察蜗牛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蜗牛的兴趣。
2. 讲解蜗牛的基本特征(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蜗牛模型、图片,讲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3. 讲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10分钟)教师通过视频和讲解,让幼儿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关于蜗牛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给出答案。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观察记录表,让幼儿记录蜗牛的特征,并进行分享。
6. 蜗牛与人类的关系(5分钟)教师讲解蜗牛对人类的益处,如:蜗牛可以清理农田害虫、作为药材等,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蜗牛》2. 内容:蜗牛的基本特征蜗牛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蜗牛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蜗牛,记录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答案:根据观察结果,描述蜗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蜗牛知识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课后与家长一起寻找蜗牛,了解蜗牛更多的知识,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
教科版-学前班安全公开课教案 第10课《蜗牛》复习课教案
![教科版-学前班安全公开课教案 第10课《蜗牛》复习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68ea0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96.png)
《蜗牛》活动目标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活动准备老师一家的照片收集爸爸妈妈用的物品放在娃娃家中爸爸妈妈的标志活动过程一、魔镜与魔语1、在音乐声中发现魔镜,了解魔镜的威力。
2、一起学说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小,变小、变小,小小小!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变小。
3、一起学说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大大大!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变大。
二、魔法《时光隧道》游戏1、念念魔语:魔镜啊魔镜,变大,变大,变大,变变变!,穿越时光隧道变成大人2、幼儿用小道具进行简单装扮。
3、用一些小道具模仿父母做事情的动作。
引导幼儿说说:你长大,你会做什么事情?你的理想是什么? 。
屈,老师教案出处。
魔语、魔镜、魔法这类神秘事物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富有想像而神秘气息的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满足,产生主动表现的愿望。
由于小班幼儿想像力水平有限,因此,我利用幼儿熟悉的动物形象让幼儿感知小和大,以丰富他们的表现内容。
通过游戏,形象地模仿了婴儿和成人的动作,强烈的对比下,萌发幼儿想长大的愿望。
引用和成人使用小道具,促使幼儿更生动地、幽默地进行表现,体验活动的快乐!活动延伸:使幼儿进一步感受由小变大的带来的快乐。
这堂活动课的设计,亲子教育网 qingjiaocn4.19 从最初自己的构想,到从上搜集借鉴,到最后成型、拍板,真的很不容易。
我们采用拟人化的方式,让大头娃娃更贴近幼儿的生活。
在幼儿园孩子们吃点或午饭后,很少有幼儿拿着水杯主动漱口,来保护自己的口腔卫生。
本次活动后,幼儿们开始有了这种意识,也了解了正确的漱口方式,老师们也很欣慰。
活动反思幼儿对糖果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浓厚的兴趣,这为幼儿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提供了保证。
活动组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活动过程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地、较系统地感知糖果的特征。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感知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