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芬兰学前教育
![芬兰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70656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9.png)
芬兰学前教育芬兰学前教育(Finnish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被认为是全球最成功的教育系统之一。
芬兰教育制度以寓教于乐和注重个体发展为核心理念,旨在为孩子们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学习经验。
本文将探讨芬兰学前教育的特点和成功的原因。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生涯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对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芬兰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为孩子们奠定了坚实的学习基础,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环境。
二、芬兰学前教育的特点1. 基于游戏和体验的学习:芬兰的学前教育强调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儿童的学习。
孩子们通过与其他孩子和教师互动的方式,参与各种探索性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平等和包容性:芬兰学前教育致力于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无论孩子们的背景和能力如何。
孩子们被鼓励接纳和尊重他人的差异,并学会与各种背景的人合作。
3. 注重自主学习:芬兰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前教育的目标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和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指导。
4. 教师角色的转变:芬兰的学前教育教师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引导者和伙伴。
他们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三、芬兰学前教育的成功原因芬兰学前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赞誉,其中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投资:芬兰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包括改善设施、提高教师素质和开展教育研究。
这种重视为学前教育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 教师专业化:芬兰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接受系统的培训,并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这确保了教师们能够提供最佳的教育服务。
3. 教育理念的实施:芬兰学前教育秉持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力求为孩子们创造灵活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f9a386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50.png)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际上,芬兰一直以其优质的教育体系和出色的学前教育而闻名,而中国也在近年来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
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差异和共同点,对于改善中国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注重个性化发展在芬兰,学前教育非常注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环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前教育往往更偏向于标准化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每个孩子个体差异的关注。
我们可以从芬兰的经验中学习,注重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实现自身潜能的最大化。
二、重视游戏和自主学习芬兰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游戏和自主学习。
他们认为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中国,很多学前教育机构过于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文化传承,忽视了游戏和自主学习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借鉴芬兰的做法,注重游戏和自主学习,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芬兰的学前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们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他们注重与孩子们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关系,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需求,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相比之下,中国的学前教育中,很多教师更多地是以灌输知识为主,缺乏对孩子情感和需求的关注。
我们可以从芬兰的经验中学习,重视师生关系的建立,让教师和孩子之间建立起和谐、温暖而有意义的互动关系。
四、注重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芬兰的学前教育注重提供舒适、安全、多样化的环境和设施给孩子们。
他们认为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693f36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5.png)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芬兰幼儿教育,看看它对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
芬兰的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可是数一数二的,他们的幼儿园教育更是备受赞誉。
那么,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分点了解一下。
二、1. 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我们来看看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
芬兰的教育理念是“以儿童为本”,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在芬兰的幼儿园里,老师不会强迫孩子学习,而是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发现和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芬兰的教育非常注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他们认为,一个好的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因此,芬兰政府会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培训和支持,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二、2.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们的启示既然芬兰的幼儿教育这么好,那我们能不能借鉴一下呢?当然可以!我们要学会“以人为本”,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
咱们国家的幼儿教育有时候太过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孩子们的个性和兴趣。
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挥自己的特长。
我们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一个好的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我们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让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我们还要加大对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三、3. 如何借鉴芬兰幼儿教育既然我们知道了芬兰幼儿教育的优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呢?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小建议:1. 改变教育观念:我们要从“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以孩子为本”的教育观念。
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需求和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2. 提高教师素质:我们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我们还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3. 创新教育方法:我们要学会借鉴芬兰等国家的先进教育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4. 结语芬兰幼儿教育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学前教育论文: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
![学前教育论文: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011f6086f1aff00bed51ed3.png)
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2017年4月底,为借鉴北欧芬兰、爱沙尼亚、瑞典和丹麦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来自全国10 个省市14所幼儿园的园长们赴北欧四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交流学习,本次整个考察行程安排以芬兰为主,在芬兰考察交流的时间最长,幼儿园参访数量最多。
众所周知,芬兰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 (The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 ,PISA)测试中,学生的成绩表现十分优异,让这个只有500 多万人口的小国家,成为国际媒体和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
在考察期间,考察团几乎每天都会讨论:芬兰教育的优势是什么?赢在哪里?凭什么获得世界第一?本次北欧考察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参观幼儿园、市政府、教育局、培训中心、图书馆等,聆听了芬兰教育局专家的讲座,只为一探究竟!在考察期间,因时差关系,我每天最多只睡5 个小时,倒时差的时间就用APP记录和整理当天参观学习的情况,并通过网络与大家进行分享。
回国后,我仍然继续查阅芬兰教育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经验并与更多的同行进行分享交流,因为马拉古奇认为:“教育工作者不该单独工作,而应有更多的机会分享教育观点与经验,在当地、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进行广泛交流。
”我认为:分享是一种善行、分享是一种快乐!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一、芬兰,拥有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英国作家崔蒂( AliceTweedie )在《行过芬兰》(ThroughFinlandinCarts )一书中写到:“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 “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
”芬兰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没有统一教材,各市政府根据国家的教育大纲,明确教学的目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制定具体课程,如何教,怎么教,教师可以自己做主,只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即可,自由度大,由此也可见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从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相互间的接轨、如何进行更好的衔接,芬兰拥有一套让孩子们都接受的完整教育体系。
芬兰的启蒙教育
![芬兰的启蒙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40181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c.png)
芬兰的启蒙教育芬兰的启蒙教育一直以来备受世人瞩目,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芬兰的启蒙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芬兰,教育被视为每个孩子的基本权利,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的教育。
首先,芬兰的启蒙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
在芬兰的学校里,没有标准化的考试,学生不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而是以兴趣和能力为导向进行学习。
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充分发挥潜能。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避免了因统一教育而导致的学习差距。
其次,芬兰的启蒙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
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活动和项目学习来积累知识和技能。
学校里的课程设置也非常注重实践性,例如手工、美术、音乐等课程被视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注重实践和体验的教育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再次,芬兰的启蒙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
在芬兰的学校里,学生被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较大的自主权和自主选择权。
学校和老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最后,芬兰的启蒙教育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芬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于整个人生的各个阶段。
政府和社会鼓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供各种各样的终身学习机会和资源。
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得芬兰的人才更加具有竞争力,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总之,芬兰的启蒙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
个性化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理念,都是芬兰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国外学前教育研究案例(2篇)
![国外学前教育研究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fcd0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b.png)
第1篇一、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以提高儿童的整体素质。
本文以芬兰学前教育体系为例,探讨其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二、芬兰学前教育体系概述1. 芬兰学前教育政策芬兰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将其视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芬兰学前教育政策强调平等、公正和个性化教育,旨在为所有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2. 学前教育体系结构芬兰学前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早期教育(0-3岁):以家庭为中心,政府提供育儿补贴和家庭教育指导。
(2)幼儿教育(3-5岁):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实行免费教育。
(3)学前班教育(5-6岁):为即将入学的小学生提供过渡性教育,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
3. 学前教育特色(1)注重个性化教育:芬兰学前教育注重儿童个体差异,尊重儿童兴趣和需求,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2)高质量师资队伍:芬兰对学前教育教师要求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确保教师具备专业素养。
(3)家庭与学校合作:芬兰学前教育重视家庭与学校的合作,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芬兰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1. 提高学前教育重视程度芬兰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表明,政府应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将其纳入国家教育战略,提高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
2. 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借鉴芬兰经验,我国应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增加幼儿园数量。
(2)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学前教育。
(3)加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幼儿园设施设备水平。
3. 强化家庭教育指导芬兰学前教育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我国也应重视家庭教育指导,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 实施个性化教育芬兰学前教育注重个性化教育,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关注儿童个体差异,为每个儿童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28e5d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4.png)
芬兰幼儿教育与保育评价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芬兰的幼儿教育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在教育界,提到芬兰,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毕竟,芬兰在全球教育排行榜上几乎是稳居前列,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那是公认的好啊。
芬兰的教育理念向来是以孩子为中心,强调孩子的身心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
其实芬兰幼儿教育的核心理念挺简单的,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学前教育系统就像是一块滋养孩子的沃土,不仅提供知识的种子,还给予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肥料。
所以,芬兰的幼儿园其实很像是一个大大的游戏场,学习和玩耍本就没有什么界限。
孩子们在这里,像小鱼儿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探索世界,培养兴趣,而不是被死记硬背的书本束缚。
那芬兰的幼儿园和我们国内的幼儿教育又有什么不同呢?你看,我们这里的大部分幼儿园还是比较强调知识的输入,早早就让小朋友接触拼音、数学之类的内容,甚至连课外辅导班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孩子们很少有时间自己玩耍,反而是像一台台“小机器”一样在跑步机上不断刷题目,学习压力不小,家长焦虑的心情就更不用说了。
相比之下,芬兰的幼儿教育似乎有点“不走寻常路”。
他们坚持“玩中学”,认为通过游戏、探索和实际操作,孩子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能锻炼思维、提高自信心。
尤其是芬兰的幼儿园,几乎没有作业的概念,孩子们的一天是从活动开始的,不论是户外运动,还是和小伙伴一起做手工,甚至是安静地看一本图画书,都是一种“学习”。
更有意思的是,芬兰的幼儿教师是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的,他们不仅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还需要了解儿童发展过程中的细节。
和我们国内的幼儿教师相比,芬兰的幼儿教师可谓是“高薪高职”,每年都有大量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争着去芬兰的大学深造,因为这份工作不仅收入不错,社会地位也很高。
所以,芬兰的老师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在芬兰,孩子们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甚至连课时的安排、学习内容的选择,都可以与老师商量。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cb83c1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99.png)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
比较中芬学前教育,可以从方针政策、教育内容和教育组织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注重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芬兰学前教育重视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仅在学习内容上体现,而且在教育组织上也有所体现。
如芬兰的“自由游戏时间”,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活动,教师不干扰幼儿的活动,只在必要时提供帮助。
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是注重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
芬兰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如物质、感性、经验、语言等多个方面的培养。
而我国学前教育存在“文化锤炼”、“识字教育”等单一化的教育现象,忽视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培养。
三是注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衔接。
芬兰学前教育注重幼儿园与家庭和社会的衔接和合作。
在芬兰,家长被视为幼儿教育的参与者和支持者。
教师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幼儿的教育发展制定计划和目标,提供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机会。
四是注重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
芬兰学前教育拥有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培训上,芬兰也进行了很多改变,注重学前教育师生的特殊性,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手段进行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
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师素质和培训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五是注重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芬兰学前教育注重评价和反馈机制,以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潜力。
幼儿的评价不仅仅来自教师,还包括家长和其他专家的意见。
同时,幼儿的反馈也被认为是很重要的,只有让幼儿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取得成就,才能激励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付出努力。
芬兰教育体系的公平之维_历程、经验与启示
![芬兰教育体系的公平之维_历程、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fb83f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d.png)
芬兰教育体系的公平之维_历程、经验与启示芬兰教育体系的公平之维: 历程、经验与启示芬兰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公平的教育体系之一。
在芬兰,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他们的背景或家庭条件如何。
这种教育的公平性在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本文将探讨芬兰教育体系在公平性方面的历程、经验和启示。
首先,芬兰教育体系追求教育机会的公平,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平等的机会获取高质量的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芬兰政府致力于提供免费和普惠的教育。
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芬兰的教育几乎没有收费。
这种政策确保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无论学生的家庭条件如何。
其次,芬兰教育体系注重个别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学生在芬兰的学校中被视为独特的个体,他们的个人差异被重视和尊重。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教师们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
此外,芬兰的教育系统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项目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第三,芬兰教育体系重视教师的角色和发展。
在芬兰,成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且还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师们是教育系统的中心,他们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重任。
在芬兰,教师获得了高度的社会地位和专业认可,他们享有相对较高的薪酬。
这种对教师的重视和投资进一步提高了教育体系的公平性。
芬兰教育体系在公平性实现方面的经验也对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教育机会的公平需要政府承担责任,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投入来确保每个学生的接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个别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应该得到关注,课程设置需要灵活和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此外,教师的角色和投入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关键,教师需要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和专业支持。
最后,芬兰教育体系的成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社区和政府都应该共同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及其启示
![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0f6079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6d.png)
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探析及其启示芬兰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一直被世界各国视为典范。
这个模式的成功离不开芬兰教育系统的整体优势,特别是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综合的政策支持。
通过对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探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首先,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素质与能力。
芬兰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以专科为主,培养的学前教育师多数是同时具备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背景的专业人才。
他们不仅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师资培养过程中,芬兰注重培养学前教育师的专业素养、教育领导力和个人品质。
这种综合发展的培养模式亦是芬兰教育高质量的一大特点。
其次,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重视实践经验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注重在实际学校环境中进行实习和实践。
学生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实施教育计划、观察幼儿发展和与幼儿家长合作等活动,提高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
此外,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还注重师生之间的反思和讨论。
学生需要定期参加讨论会、小组讨论和个人反思等活动,以帮助他们深化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强调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在芬兰,学前教育师的职业发展不仅仅是获得学位后的终点,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芬兰的学前教育师需要进行长期不断的专业发展,包括参加研讨会、继续教育课程和进修等。
这种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促使他们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最后,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前教育师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芬兰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中,学生常常需要通过小组活动、合作研究和团队项目等方式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
这种团队合作的培养有助于学前教育师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在学校中与其他教师和家长进行良好合作的能力。
总而言之,芬兰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注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实践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前教育论文: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
![学前教育论文: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ae19d21a6c30c2258019e1b.png)
芬兰学前教育考察的收获与启示2017年4月底,为借鉴北欧芬兰、爱沙尼亚、瑞典和丹麦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来自全国10个省市14所幼儿园的园长们赴北欧四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交流学习,本次整个考察行程安排以芬兰为主,在芬兰考察交流的时间最长,幼儿园参访数量最多。
众所周知,芬兰在“国际学生评量计划”(The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测试中,学生的成绩表现十分优异,让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家,成为国际媒体和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目光焦点。
在考察期间,考察团几乎每天都会讨论:芬兰教育的优势是什么?赢在哪里?凭什么获得世界第一?本次北欧考察团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参观幼儿园、市政府、教育局、培训中心、图书馆等,聆听了芬兰教育局专家的讲座,只为一探究竟!在考察期间,因时差关系,我每天最多只睡5个小时,倒时差的时间就用APP记录和整理当天参观学习的情况,并通过网络与大家进行分享。
回国后,我仍然继续查阅芬兰教育相关的文章和书籍,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经验并与更多的同行进行分享交流,因为马拉古奇认为:“教育工作者不该单独工作,而应有更多的机会分享教育观点与经验,在当地、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进行广泛交流。
”我认为:分享是一种善行、分享是一种快乐!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一、芬兰,拥有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英国作家崔蒂(AliceTweedie)在《行过芬兰》(ThroughFinlandinCarts)一书中写到:“出众的教育制度,将会确保芬兰前途似锦!”“芬兰国家的未来,就仰仗她的教育制度。
”芬兰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没有统一教材,各市政府根据国家的教育大纲,明确教学的目标,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自己制定具体课程,如何教,怎么教,教师可以自己做主,只要达到教学的目标即可,自由度大,由此也可见对教师各方面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从早教、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相互间的接轨、如何进行更好的衔接,芬兰拥有一套让孩子们都接受的完整教育体系。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9866b9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fc.png)
浅谈关于比较中芬学前教育的启示中芬两国在学前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芬兰,学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对其的投入非常的高,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免费的学前教育,而在中国,由于国情不同,在学前教育方面与芬兰有着较大的差距。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制度以及家庭教育四个方面来比较中芬学前教育,并对比得出启示。
一、课程设置芬兰的学前教育是非常注重儿童全面发展的,课程设置也很丰富多彩,有体操、音乐、美术、游戏等。
而中国的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学前语言、数学、英语启蒙为核心,对其他方面的课程并不重视。
这是中芬学前教育差别的一个方面,由此启示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应该注重儿童全面发展,课程设置需要丰富多彩,既要注重知识性,也要注重娱乐性,从而达到教育的最大效益。
二、教育方式芬兰的学前教育强调的是师生互动、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而中国的学前教育依然是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
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缺乏具有良好教育理论基础的教师,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
芬兰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交能力,而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的应试能力。
这个差异也告诉我们,在学前教育方面,更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创造性、社交能力,以及提高教育者的教育素养和科学教育理念。
三、教育制度芬兰的学前教育是完全免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接受学前教育,这种制度保障了儿童的权利,而中国的学前教育则存在收费、外包、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学前教育方面,应该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同时建立公平、统一、免费的学前教育制度,以保障每一个孩子得到优质的教育。
四、家庭教育芬兰的家庭教育注重儿童自主学习,不过多干涉孩子的玩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给儿童充足的爱和支持。
而中国的家庭教育则主要注重知识教育,往往会安排孩子参加各种课外班,培养外在的技能和能力。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该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同时建立和完善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引导家长了解儿童发展规律,做好自身角色的转换和调整。
芬兰式启蒙教育
![芬兰式启蒙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f375f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0.png)
芬兰式启蒙教育芬兰式启蒙教育,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教育模式,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关注。
它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成为了许多国家学习借鉴的对象。
芬兰式启蒙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对芬兰式启蒙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芬兰式启蒙教育的教育理念是以孩子为中心。
在芬兰的学校里,教师们不会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融洽。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其次,芬兰式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在芬兰的学校里,学生们不仅仅学习学科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会组织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校也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
最后,芬兰式启蒙教育的实践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芬兰的教育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与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密不可分。
在芬兰的学校里,教师有更多的自主权和专业发言权,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此外,芬兰的学校也非常注重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让教师们始终保持教学的热情和创新。
综上所述,芬兰式启蒙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成为了全球教育界的瞩目焦点。
作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教育模式,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芬兰学前教育
![芬兰学前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f4bd58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5.png)
芬兰学前教育芬兰的学前教育,那可真是有一套!我曾经有机会深入了解芬兰的学前教育,那种体验就像在寒冬中喝到了一杯热巧克力,从心底暖到全身。
在芬兰,学前教育不是为了让孩子们早早地学会认字、算数,而是着重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和品质。
比如说,孩子们经常会参与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
我曾经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雪地里玩耍,小脸冻得通红,但眼睛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他们不是在瞎玩,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雪花的形状,感受雪的温度,探索冬天的奥秘。
芬兰的学前教育场所,也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教室。
有的幼儿园会设在森林边上,孩子们可以随时走进大自然,和树木、花草、小鸟来一场亲密接触。
教室里的布置也是温馨又充满创意,到处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可能是一幅用树叶拼贴的画,也可能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做的小雕塑。
老师们呢,不会像个严肃的指挥官,而是像个贴心的伙伴。
他们会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哪怕那些想法在大人看来有些稀奇古怪。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说他想给月亮打电话,老师没有嘲笑他,而是和他一起讨论怎么才能联系上月亮。
课程设置也是别具一格。
没有死板的课表,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来安排活动。
比如,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恐龙特别感兴趣,那老师们就会找来各种关于恐龙的书籍、图片、模型,组织孩子们一起研究恐龙的生活习性、灭绝原因。
在芬兰的学前教育中,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幼儿园会经常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个任务。
我看到几个小朋友一起搭积木,有的负责搬运,有的负责设计,遇到问题还会一起商量解决。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学会了互相帮助,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尊重别人的意见。
而且,芬兰的学前教育还很重视家庭的参与。
幼儿园会经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学习。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幼儿园的烘焙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蛋糕,那场面真是温馨极了。
孩子们把面粉弄得到处都是,脸上也沾满了奶油,但每个人都笑得特别开心。
芬兰的学前教育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探索中学习。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6a3e2a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1.png)
学前教育国际比较了解和借鉴其他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学前教育是指对0-6岁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和教育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学前教育中各国的教学方式和经验。
一、芬兰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芬兰被公认为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
芬兰的学前教育以游戏和自主学习为基础,重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芬兰的学前教育中,幼儿有较长的自由活动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各种游戏和活动。
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国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中国的学前教育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
中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此外,中国还注重与家庭的互动,通过家长学校和家园共育的方式,加强了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三、瑞典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瑞典的学前教育强调幼儿的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在瑞典,幼儿具有很高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和参与决策。
教师则以导师的身份指导幼儿,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社交能力。
此外,瑞典的学前教育注重环境的创设,提供刺激和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四、美国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美国的学前教育注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社交能力。
在美国,学前教育机构通常会采用项目学习的方式,通过个案研究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解决问题和沟通能力。
此外,美国的学前教育也非常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通过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和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方式和经验各具特色,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借鉴。
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前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保留和发扬本土文化,将国际比较中的优秀经验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学前教育服务。
_落差最小_的教育体制_芬兰学前教育现状_特征及启示_刘晓红
![_落差最小_的教育体制_芬兰学前教育现状_特征及启示_刘晓红](https://img.taocdn.com/s3/m/fc9ae8c3a1c7aa00b52acbf7.png)
《外国中小学教育》年第期20119芬兰教育被称为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体现在“人文”与“数理”、“城市”与“乡村”、“穷人”和“富人”之间,教育均衡的理念被演绎到极致。
因此,在举行的三次OECD“国际学生评量计划”中,芬兰学生的表现举世惊艳,芬兰教育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了解芬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对贯彻落实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芬兰学前教育扫描 芬兰的教育体系不包括学前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是指儿童在进入综合学校之前(岁)接受的7教育,由小学和托幼中心提供,由家长自愿选择,目的就是给儿童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从而启发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帮助儿童为以后的生活(工作)做准备。
目前为止,大多数满岁6的儿童都能接受免费一年的学前教育,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机构中。
(一)类型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 芬兰的ECEC①服务系统包括政府和私人两种服务形式,日托是公共行为的重要方面。
政ECEC府提供日托中心和家庭日托,政府日托必须用芬兰官方语,包括芬兰语、瑞典语和撒米语。
一些当地机构提供各种开放的活动,比如向每个人开放广场和开放中心的活动,公众可以监督。
日托还提供和支持罗马语言和文化,包括有移民背景的孩子。
、日托中心1 芬兰的幼儿日托机构提供服务的时间可以从上午直至晚上,公共假日和暑假亦不例6:0018:00外。
日托分全日制和半日制两种。
全日制每天开放个小时;半日制每天开放个小时。
如果8-104-5父母中有一方不工作也不上大学,其子女只能享受半日制,即。
8:00-13:00 儿童在园的时间不同,师幼比率也不同:全日制多为,半日制多为。
此外,在不同1:71:10的年龄班,班级规模、师幼比率也不同:在岁1-2儿童班中,通常有十二名儿童、一名教师和两名“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学前教育现状、特征及启示* 刘晓红王海波摘要:芬兰教育是世界上教育公平的典范,也是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522c37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3.png)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一、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1.1 重视学前教育芬兰的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去幼儿园,而不需要等到孩子满一定年龄。
这种做法使得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1.2 以学生为中心芬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助手。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1.3 注重实践性教学芬兰的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们动手操作、实践探索。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2.1 重视学前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存在对学前教育的忽视。
借鉴芬兰的经验,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学前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2 以学生为中心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芬兰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3 注重实践性教学我国的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
芬兰的教育强调实践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应该借鉴芬兰的经验,加强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结论芬兰幼儿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从芬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改进我国的幼儿教育,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efe2c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b.png)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一、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芬兰幼儿教育。
你可能听说过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非常高,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那么,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向芬兰学习一下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芬兰幼儿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二、1. 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我们来看看芬兰幼儿教育的特点。
芬兰的教育体系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老师们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来制定教学计划。
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芬兰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芬兰政府还为家庭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芬兰的教育环境非常安全。
在芬兰,校园暴力和欺凌现象非常罕见,孩子们可以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三、2. 芬兰幼儿教育对我们的启示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教育体系,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应该如何改进呢?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芬兰幼儿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1)注重个性化发展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应该学习芬兰的做法,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来制定教学计划,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样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国家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
我们应该向芬兰学习,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我们还应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3)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我们国家的校园暴力和欺凌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非常不利。
我们应该向芬兰学习,营造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这样既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芬兰学前教育均衡理念践行、特色及启示
![芬兰学前教育均衡理念践行、特色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3b5fa5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7a.png)
芬兰学前教育均衡理念践行、特色及启示【摘要】芬兰教育是世界上教育公平的典范,其学前教育的核心也在于“均衡”。
通过分析总结芬兰均衡教育在实践中涉及方面及其理念特色,对我国深化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芬兰学前教育;均衡理念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学习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的理念[1],提倡追求教育均衡,主要涉及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投入和教育质量的相对公平或相等以及充分尊重个人不同能力,开展因材施教活动。
进行教育均衡活动是提升各国整体教育质量、缩小和人群发展差异的重要举措[2]。
在此背景下,芬兰多年来致力于重视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福利制度,为0-6岁幼儿提供高水平的保教服务[3],因而芬兰教育也被称为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4]。
一、芬兰学前教育均衡理念的践行(一)学前教育政策及部门层面均衡理念的体现在学前教育领域,芬兰政府始终致力于制定更多的政策以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
早在2003年,芬兰社会事务及健康部门便公布《幼儿教育保育政策的定位》,指出政府在学前教育发展中的职责是制定并实施适宜的学前教育保育的政策法规,以促进全国范围内学前教育内涵的均等[3]。
同时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在进行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决策和服务时都践行着均衡理念。
(二)多样化的资助以实现所有幼儿平等受教芬兰在促进学前幼儿均等受教方面,主要由政府用高福利的资助策略把对幼儿的教育支持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家庭提供给幼儿。
资助的多样性和长期性主要体现在如下:政府为育儿家庭提供产妇健康服务、孕期津贴;为幼儿提供生产津贴并为家长提供产假津贴陪产假期津贴;当幼儿达到上学年龄时,不论家长是选择自己照顾还是送至托幼机构,政府均予以相应支持等。
(三)以高水平幼教师资确保教育质量均衡芬兰学前教育与保育机构的从业人员种类众多,主要概括为教育和保育人员两类,具体职业有幼儿园教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由于职业的差异使得所要求的标准也有一定的不同,但总体要求均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芬兰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芬兰是一个地处北欧、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家。
在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进行的PISA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缩写为PISA)测评中,芬兰已经不只一次登上最佳教育冠军的宝座,所以人们似乎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世界上最好的教育不在英国、美国等国,而在芬兰。
芬兰政府历来重视学前教育,2003年,芬兰国内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就达到了96%以上,近几年更是接近100%,这一比例始终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发达的学前教育是芬兰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借鉴芬兰发展学前教育的经验,以推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完善的福利保障
芬兰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而且处处都能体现该国公民的高福利,在学前教育阶段体现得尤为明显。
学前儿童的教育费用在2001年以前是由国家、地方和家庭共同来负担的(国家和地方分别承担42%,家庭只需承担16%),但在2001年以后,这笔费用一般只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支付,家长往往不用再交费,只需要在儿童入学前在教育机构填写申请表,并附上自己的纳税记录就可以了。
[1] 儿童入园后还享受免费的定期体检、医疗服务,并为每个儿童提供发生意外事故或疾病的医疗保险等。
儿童可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并且对上学距离超过5公里的孩子及残疾儿童由城乡政府负责安排免费的往返交通。
正是得益于完善的福利保障,从而保证了全国接近100%的儿童都能平等地接受学前教育。
二、较高的教师专业素质
按照《芬兰教育法》的规定,所有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都必须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位,并且还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才能有资格申请学前教育教师职位。
有了国家的重视以及严格的入职条件,学前教育教师在芬兰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其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广泛的尊重,他们的工资待遇与国家公务员相当。
此外,芬兰各城乡政府和学前教育机构都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免费为其提供在职或者脱产的培训及学位攻读。
大多数国家的学前教育教师是在学术性不强的学院或师范院校接受教育,而芬兰学前教育教师都由大学来负责培养和培训,这也保证了培养的教师运用先进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手段改进教育教学的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2] 芬兰国内的10所综合大学都设有教育学院,这些教育学院为学前教育教师提供终身的培训。
三、丰富的教育资源
芬兰虽然是个人口小国,但国内博物馆、图书馆众多,仅博物馆就超过300个,遍布国内各处,其内容也是五花八门,18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可以免费入场。
另外,博物馆也常为儿童和青少年举办各种活动、演讲或课程,让他们参与其中。
图书馆的数目更是庞大,芬兰全国大约有1000个公共图书馆,平均算下来,差不多250个芬兰人就拥有一个,人均占有图书馆的比例高居世界首位。
[3] 中央和城乡政府联合投资建立全国图书馆网络服务,所有这些图书馆对所有人都是免费开放和借阅的,并且各地图书馆还主动为当地学前教育提供服务,除此之外,每周还有流动图书馆免费到农村服务。
这些都为芬兰学前教育的充分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四、备受重视的家庭教育
在芬兰,除了在学前教育机构接受的教育,家庭教育也被认为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学前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受到高度的重视,被赋予很大的教育责任,大部分的芬兰父母都有从孩子很小就给他们阅读、讲故事的习惯,也逐渐给孩子养成从小就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4] 因为没有“作业”,教育机
构也不会开办各种“辅导班”或“特长班”,所以,在假期里,家长有充足的时间和孩子从事户外旅游、游泳、滑雪等活动,从而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
在芬兰,父母从小就教孩子们阅读和写作,但他们的重点在于使儿童从小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和兴趣。
五、芬兰学前教育的思考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增加国家投入,完善保障措施
在芬兰,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高投入保证了学前教育的高速发展,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始终维持在高水平。
在我国,学前教育以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投入不足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高额收费把很多儿童挡在了学前教育的大门之外。
2010年,中国学前教育规模达到2976.7万人,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6.6%,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
[5] 我国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加大政府投入,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
”[6] 这表明了国家将逐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保障力度。
但政策的落实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明确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于不同类型的儿童制定不同的保障方案,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把儿童入园率状况作为考评各级政府的要素之一,从而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
2.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在芬兰,学前教育教师和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基本是相当的,因为他们的入职条件要求一样,培训机会也是均等的。
在我国,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却差异巨大,无论是学历层次、专业素养还是工资待遇,培训机会更是存在天壤之别。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7] 要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除了提高准入学历要求、实行严格资格证制度外,地方教育部门还需要通过设立培训专项基金、专款专用等方式为教师进修和培训提供保障,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学前教育教师的进修和培训途径,还需要解除地方教育部门的控制,打破地域限制,鼓励教师自由到有条件的综合大学或师范大学进修和培训,避免低水平重复培训的状况。
3.整合社区资源,服务学前教育
芬兰在学前教育中对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孩子几乎每周都有机会到不同的博物馆参观学习、参与互动课程等,图书馆等社区机构也会主动上门为儿童服务。
相比之下,我国在学前教育中对社区资源的利用率很低,所有的教育都局限于幼儿园之内,孩子基本看不见幼儿园之外的天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8] 学前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孩子天天接触社区内的资源,对这个环境最为熟悉和了解。
所以,社区资源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最直接、最方便的内容。
学前教育应该整合社区资源,通过实地参观甚至亲自体验,使儿童发现幼儿园以外的丰富世界,有利于儿童在开放、自主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从而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能力。
4.提高“儿童本位”的家庭教育质量
在芬兰,家庭被赋予相当大的教育责任,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奠基石,很多学者认为芬兰是靠家庭教育赢得世界赞誉的。
中国父母和芬兰父母一样都是重视家庭教育的,但中国父母进行家庭教育时主要着眼于知识的掌握,以学业成就为主要评价标准,而且主要局限在家庭环境中进行。
芬兰父母也鼓励孩子读书、写字,但主要目的在于习惯养成,而不是掌握书本知识,更多的时间他们是与孩子一起从事户外活动,锻炼孩子的各种品质,培养孩子的各种生活技能。
因此,首先,中国父母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变以知识本位为儿童本位,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选择,与儿童建立一种平等和民主的关系;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应该重德育而轻智育,重心理而轻生理,重内省而轻外显,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再次,在教育方式和途径上,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总之,由于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重视,芬兰学前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
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逐渐受到重视。
我们只有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借鉴他国有益经验为我所用,才能少走弯路,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和健康发展。
作者:张宗业来源: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