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
小学数学微课和教案一样吗
小学数学微课和教案一样吗教案撰写:小学数学微课和教案一样吗一、引言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下,微课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然而,许多教师对于微课与传统教案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疑惑。
本教案将探讨小学数学微课和教案之间的异同,并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二、微课与教案的定义1. 微课:微课是一种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以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它通常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等要素。
2. 教案:教案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等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的文件。
三、微课和教案的异同点1. 目标和内容:微课和教案都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教案更注重详细规划每个教学环节的内容,而微课则更加简洁明了,注重核心内容的呈现。
2. 教学方法:教案通常会详细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而微课则更注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视觉效果来呈现教学方法。
3. 教学资源:教案会详细列出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而微课则将教学资源直接呈现在视频中。
4. 评价和反思:教案通常包含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内容,而微课则更注重学生对视频内容的理解和反馈。
四、编写小学数学微课的教案建议和指导1. 明确教学目标和核心内容:在编写教案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核心内容,确保微课的制作和教案的编写是相互协调的。
2. 简明扼要的教学步骤:在编写微课的教案时,教师应该注意简明扼要地描述每个教学步骤和环节,确保微课的制作过程顺利进行。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编写微课的教案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学生评价和反馈:在编写微课的教案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设计有效的学生评价和反馈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五、结论小学数学微课和教案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微课制作技巧
小学数学微课制作技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已成为一种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微课以其简洁、直观、生动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下面将从教学设计、制作要点、教学特点等方面介绍小学数学微课的制作技巧。
一、教学设计1.目标明确小学数学微课制作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要清楚自己想要教给学生什么,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有着明确的认识。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明确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教学目标,并将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微课的设计中。
2.情境设置小学数学微课的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性。
在设计微课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构建一个个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内容中找到和自己生活相关的事物,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
3.教学手段微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PPT、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组合运用,使微课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二、制作要点1.内容精简小学数学微课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所以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内容的精简。
只选择重点知识进行讲解,保持思路清晰,避免一味追求丰富的内容而导致教学效果的稀释。
2.语言简练微课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所以在语言运用方面要求简练。
要做到言之有物,语言精准,不偏离教学目标,避免啰嗦冗长。
3.视觉效果在小学数学微课的制作中,视觉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PPT、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微课更加生动形象,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4.激发思考微课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微课制作中,可以设计一些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出自己的主动性,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特点1.直观性小学数学微课以图示表达为主要展示形式,通过图片、图表、动画等形象化的展示方式,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具直观性,加深学生的理解水平。
2.简洁性微课的短小精悍是其一大特点,授课内容的简洁性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点,不易产生疲劳感,更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微课已经成为了当今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以视频为主要形式,精选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传播和观看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微课教学方法的意义1.提高教学效率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需要传授大量的知识,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内容。
而微课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知识点呈现给学生,节省教师口头解说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教学方法结合了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黑板书写形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微课中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3.个性化学习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些较难的概念可以通过微课进行深入解释,而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快速播放来进行温故知新。
1.引入知识点微课可以在课前,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对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简单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在学习加法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一些有趣的加法游戏或者加法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到知识点。
2.讲解重难点微课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深入讲解,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三角形的性质时,通过视频可以将三角形的图形进行放大展示,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三角形内外角的关系。
微课可以通过拓展知识点,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在学习乘法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日常生活中乘法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复习巩固微课还可以用于课后的复习和巩固,通过视频回顾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五篇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微课的小学规范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P81例1及P82做一做的第1题。
2、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要认识的是分针正好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及1时与60分的关系,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掌握本课知识既为下一课学习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做好准备,又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并自觉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会读、写分针指在大格刻度上的时间,理解时、分的进率。
难点:认识每个大格刻度各代表几分。
【教法、学法选择】1、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学程序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1、谈话引入:这个学期,数学王国里的两位小精灵聪聪和明明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上课、做游戏。
今天为了准时的和我们见面,他俩特地起个大早,让我们瞧一瞧,他俩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出发去学校?(课件出示挂钟,学生读时间)哟,聪聪和明明可真准时,刚到学校上课铃就响了。
(课件出示P81的主题图)2、质疑:面对主题图,学生发现钟面上的时间既不是整时,也不是半时,便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冲突,他们会根据钟面猜测、争辩,急于弄清楚学校是什么时候开始上课的,老师就此点明课题并板书。
小学数学微课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微课案例分析小学数学微课是一种以微课形式进行教学的方式,通过短小精悍的课程内容和形式灵活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吸收知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小学数学微课正在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关注。
本文将通过一个小学数学微课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描述:小学一年级数学微课《数的认识》课程内容:教师通过幻灯片和教学视频,介绍了数的认识,包括数字的认识、大小的概念和数字的比较等内容。
教学目标:通过观看微课,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数的概念和数字的认识。
教学时长:5分钟案例分析:1. 简短精准: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之一就是短小精悍。
这个案例中的微课时长只有5分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避免了学生对长时间课堂的疲劳和厌倦。
微课内容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理解和记忆。
2. 多媒体融合:教师通过幻灯片和教学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这样的形式生动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这样的年龄段,多媒体形式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 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和在线互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效果。
4. 课后延伸:小学数学微课在教学之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后延伸和拓展,通过作业、小测验等形式巩固和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提供更多的知识拓展和学科知识领域的延伸,引导学生广泛拓展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微课的案例分析说明了小学数学微课的优势和特点,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微课的形式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数学微课将成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学数学微课ppt课件
应用题的解析
应用题的基本概念
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生活的题目,PPT课件应解释应 用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
典型应用题解析
PPT课件应选取典型的应用题进 行解析,如购物、时间计算等题
目,通过实例演示解题方法。
应用题解题技巧
为了提高解题效率,PPT课件应 总结应用题解题技巧,如分析法
、图解法等。
微课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1. 针对性强
2. 短小精悍
3. 易于传播
4. 交互性强
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 主要载体的数字化教学 资源,针对某个知识点 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 讲解,时间一般在5-10 分钟内。
针对小学数学中的重点 、难点、易错点进行讲 解。
时间短,内容精炼,符 合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 间短的特点。
02
03
加法与减法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 法的性质,加减法的验算 方法。
乘法与除法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 配律,除法的性质,乘除 法的验算方法。
四则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括号的作用与运算规则 。
图形与几何
基本图形
介绍三角形、四边形、圆 形等基本图形的定义、性 质和分类。
图形的变换
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 变换的概念和性质。
游戏规则
在游戏中,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确保游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 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适合他们的游戏规则。
03
游戏素材
为了使游戏更加生动有趣,需要准备一些游戏素材,如图片、音频、视
频等。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
趣。
趣味数学题
趣味数学题
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 学题,如“猜数字”、“找规律”等,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模板(多篇)
小学数学优秀微课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小学数学微课教案小学数学微课教案1、通过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不用测量如何求第三个内角2、从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让学生猜想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3、用量角器量一量、计算得出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
4、用撕拼的方法得出各种三角形的内角。
5、用拼折的方法得出各三角形的内角和6、预习自测7、小结预习成果符宁舟20XX年-10-2第2篇:小学数学微格课教案小学数学微格课教案【篇1:四年级下册数学微格课教案】《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2、合理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提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乘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分钟)出示本节课课题《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展示出本节课3个复习目标,并提出要求。
(二)复习(5分钟)1、复习除法的性质:2、复习乘法交换律:3、复习乘法结合律:3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3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第1个数,积不变。
这就是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c来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5、课堂练习= 3900 = 900(三)、及时训练、学生口答。
(1分钟)根据运算律,在里填适当的数。
42= 67(四)、老师小结简便运算的方法。
(1分钟)1、解题四步骤:(一看)看数据的特点,运算符号的特点,(二想)想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三算)巧算、妙算;(四查)检计算是否正确。
2、养成自觉使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习惯。
(五)开放与探究(2分钟)(六)想一想(3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课堂总结:(七)、拓展延伸。
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八)、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我认识小数微型课教案5篇
我认识小数微型课教案5篇小数,是实数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它是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号。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认识小数微型课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我认识小数微型课教案1一、复习内容教材P91—P100的学习内容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能解决比较简单的小数比较问题。
3.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会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翻阅教材,回忆梳理同学们,本单元学习结束了,请你认真阅读教材,回忆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试着整理出来。
(二)课堂设计1.回顾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梳理,谁来说一说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随着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知识点: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2.分类进行复习,巩固基础知识(1)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请学生汇报“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知识的梳理情况,在师生的交流对话中完成下面问题,会正确读出小数。
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请举例说明。
小数怎么读呢小数的读法:从小数点左边部分读起,左边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然后顺次读出小数点右边每一位上的数字,“0”也要读出来。
典型题目:读出下面的小数。
①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千米,其中正桥长1.16千米。
②海豚每小时可游78.5千米。
③非洲大甲虫重99.9克。
④我国科学工作者和登山运动员,精确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8.13米。
⑤我国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赛中,以12.91秒的成绩夺得这个项目的金牌。
小学数学5分钟微课教案
小学数学5分钟微课教案目标本节微课的目标是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学概念。
通过简短但有趣的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内容主题本节微课的主题是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
概念讲解首先,我们要介绍加法运算的概念。
加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把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得到它们的总和。
例如,1+2=3,表示将1和2相加得到3。
实例演示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加法运算的过程。
我们以简单的数学题目为例,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计算结果。
示例题目1:请计算:3 + 4 = ?解答过程:1. 将数字3写在纸上。
2. 在数字3的下方,写上加号 "+"。
3. 将数字4写在加号的右侧。
4. 使用手指指向数字3,并说出"3"。
5. 使用手指指向加号,并说出"加号"。
6. 使用手指指向数字4,并说出"4"。
7. 将手指移动到等号 "=" 的位置,并说出"等于"。
8. 使用手指指向计算结果"7",并说出"7"。
示例题目2:请计算:2 + 5 = ?解答过程:1. 将数字2写在纸上。
2. 在数字2的下方,写上加号 "+"。
3. 将数字5写在加号的右侧。
4. 使用手指指向数字2,并说出"2"。
5. 使用手指指向加号,并说出"加号"。
6. 使用手指指向数字5,并说出"5"。
7. 将手指移动到等号 "=" 的位置,并说出"等于"。
8. 使用手指指向计算结果"7",并说出"7"。
总结通过这个简短的微课,我们帮助小学生理解了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过程。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练加法运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 注意:这只是一份示例的小学数学5分钟微课教案,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学生数学微课教学方案3篇(小学数学课微课设计方案)
学生数学微课教学方案3篇(小学数学课微课设计方案)同学数学微课教学方案1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2、会辨认圆柱体的物体,能从四周环境中找出相像的物体。
3、进展观看力气和辨别力气。
4、让幼儿懂得简洁的数学道理。
5、让孩子们能正确推断数量。
活动预备:1、教具预备:圆柱体的积木若干;2、操作册:第6册P53.活动过程:1、预备活动。
(1)师幼相互问候。
(2)走线,线上玩耍:摸摸快回来。
圆圈中摆放若干大砖块、大积木、易拉罐。
幼儿听音乐在圆圈四周自由走动。
2、集体活动。
(1)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感知圆柱体。
请一名幼儿把双手伸到相中选中一个几何体,摸一摸、想一想,充分感知后大声地向其他幼儿描述魔道的东西是什么样的。
(2)熟识圆柱体。
玩耍连续进行,当幼儿摸到圆柱体,经过描述后,其他幼儿不能精确猜出是什么几何体时,老师举起圆柱体,告知幼儿:这种形体叫圆柱体。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出和圆柱体的积木相同形体的物品,通过自有触摸和摆布,感知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试着滚动圆柱体和球体,观看它们在滚动的时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不一样。
并尝试从写披上向下滚,看看谁滚得快、滚得远。
3、完成操作册。
(1)老师示范、讲解操作册习题。
(2)分发幼儿操作册,老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
(3)老师批改幼儿操作册,错误的地方督促幼儿订正。
4、相互沟通小结,整理学具。
指导幼儿参观学习同伴的活动成果,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同学已经把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的学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也为后面学习圆锥的学问奠定了基础。
成功之处:1.留意学问的拓展。
在教学圆柱的熟识时,通过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让同学观看转动起来后的形状是一个圆柱形。
对于这个形状同学很简洁想到,但是对于这个内容背后的学问更加需要同学把握。
在教学中我没有把学问点止于这一步,而是利用教具让同学清楚的观看到:当以长方形的长为轴旋转,长就是圆柱的高,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当以长方形的宽为轴旋转,宽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即以长方形的哪条边为轴旋转,哪条边就是圆柱的高,而另一条边就是圆柱的底面半径。
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小学三年级数学微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不超过10)分数加减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加减。
2、过程与方法。
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在动手操作及说理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计算规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只有分母相同时才能相加减。
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西瓜图片,方格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1.口答下面各题。
(1)4/9里面有个1/9。
(2)5/6是5个/6。
(3)7/8里面有7个/(4)2个1/9是2.说说分数的具体含义。
3/5 2/9 4/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展示情境图内容师: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
哥哥吃了2块,妹妹吃1块。
你能提出什?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分数的简单计算――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分吃西瓜的情境。
(挂图)1、学习例1:(1)师:从图中了解哪些信息?(2)师:哥哥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2/8)师:妹妹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板书1/8)(3)师:看到黑板上的2/8、1/8,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哥哥吃得比妹妹多些;生2: 2/8比1/8大;生3: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生4:他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5:哥哥比妹妹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4)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棒呀!你们会解决吗?列式: 2/8+1/8和2/8-1/8=的结果是多少?根据学生提出的加法问题开展探究。
学生操作交流,形象感知,获得正确印象。
老师巡视。
师:这个同学不知道答案到底是3/8还是3/16?怎?办呢? (5)交流反馈。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问题一】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
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即:f合t=mv-mv=p`-p〖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5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第一篇1.导入环节:微课使用了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了一厘米的长度,然后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一厘米有多长。
这个环节相当细致,有理论有实践,几乎等同于讲新课了,不过设计者的精细用错了位置,3分钟的微课,导入环节用去了1分15秒,后面的讲授很显然要收到影响。
2.讲解新知环节:(1)微课通过测量一个不足厘米笔记本的厚度,启发学生探寻"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通过数小格的个数,得知一厘米等于10毫米。
这一点是很巧妙的,问题从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是在数小格之前,就告诉学生"厘米包含了10个小格",然后再去煞有介事的数。
答案已经呈现,下面的实践还有意义吗?(2)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的之后,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去测量笔记本的厚度,全然忘掉了微课的学习任务"认识毫米",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是一厘米就算是认识了吗?在复习旧知环节,认识厘米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直观认识一厘米的长度,到了讲授新知环节,认识毫米的时候,就不能联系实际了,来个直观感受吗?除了直观感受,毫米在尺子上的刻度线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表示毫米的线都比较短,中间较长的是5毫米刻度线。
这样充分认识之后,后面的测量活动就非常好开展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学生的刀磨快了,再去实践。
例如这个笔记本的厚度,知道了中间那个较长的刻度线是5毫米之后,根本不用数8个格,数三个就可以了。
3.练习环节:这一环节,测量的是蜜蜂的长度,根据情景设计还是一只活着的小蜜蜂。
既然是教学生测量,那么在案例上就要想想学生能不能有这个条件去实践。
对不起,这个环节学生是无法跟着参与的,总不能先暂停视频,然后到花丛中抓一个活着的小蜜蜂,再来测量吧。
不是我求全责备,制作微课时尽量想着学生跟着实践,不能想当然。
总评:从技术上来说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微课,教师语言、师生对话,设计得都非常出色。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模板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模板
一、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我们的教学内容涵盖小学各年级的数学知识点,包括算术、几何、统计等方面。
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式
我们会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每个微课的时长大约为10-15分钟。
微课中会有生动的动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我们还会提供练习题和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安排
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每周安排1-2节微课。
每节微课后,我们会安排一定时间的练习和讨论,以巩固所学知识。
我们还会定期进行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馈
我们会定期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我们的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模板。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浅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已经成为了教学领域的新宠。
微课具有时效性强,知识点清晰明了,学习方式多样等特点,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也逐渐受到了老师们的青睐。
那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知识记忆、拓展学习方式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由于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获取知识,避免了长时间的单一学习方式导致的枯燥和乏味。
微课通常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动画、游戏、艺术表演等,这些形式生动有趣,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微课可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有助于促进知识的记忆。
微课以短小精悍为特点,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知识点和核心概念。
而且,微课通常会采用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容易地吸收知识,加深记忆。
在学习数学中,微课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效果相当不错。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也有利于拓展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接受者,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而微课教学则不同,它可以随时随地被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轻松学习数学知识。
而且微课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节奏进行个性化的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微课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答题、讨论等,在交流中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微课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一些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而且,微课最大的优点也同时是一个挑战,那就是它的短小精悍,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某些情况下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1微课名称:四年级上册“计数问题”知识点名称:数线段的个数学科类型:小学数学教学环节类型:新课讲授教学活动类型:讲授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会快速准备的数出线段(角)的个数。
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资源与环境:电子白板,录屏软件教学过程:1、给出一个图,让学生先试着数线段,提出问题:怎样快速又补充不漏的数出来。
进行基于问题的教学。
2、从一般到特殊,讲述数线段的技巧。
3、给出问题,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检验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预计上课时间长度:5分钟教学理念:创新。
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技术创新,丰富教学策略,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数学微课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2、结合教学渗透理想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分析,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汁图,能从扇形统汁图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难点:结合统汁图正确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服务。
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目标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校运会中我们班好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同学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大家都来说一说自己最喜欢什么体育项目呢?班长来统计一下生1:我喜欢跳绳。
生2:我喜欢足球。
生3:我喜欢打乒乓球。
生4:我喜欢短跑。
……师:刚才班长已经把你们喜欢的体育项目都记下来了,那我们可以对这些原始数据做何处理呢?生1:制成统计表生2:制成条形统计图……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汁图,大家想从中学会些什么呢?2、提出学习目标(1)认识扇形统汁图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微课程是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的数学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减法的认识与应用”、“减法与加法的关系”两个部分。
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加减法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2.掌握减法与加法的关系,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数学成绩。
三、教学内容1.减法的认识与应用(1)认识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和方法。
(2)学习减法运算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减法的基本操作。
(3)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减法与加法的关系(1)分析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理解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
(2)加深对减法和加法的认识,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3)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四、教学方法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趣味性、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和形式,如比赛、游戏、练习等。
2.多种手段相结合,既用教师讲解、板书、示范,也通过图片、PPT等多媒体手段进行展示。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并及时纠正错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五、教学过程1.引入利用小故事、动画片等引入减法的认识与应用。
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作用和意义。
2.讲解在引入后,通过讲解减法的定义、运算方法和技巧等,使学生对减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减法概念和应用的认知。
3.练习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完成减法练习,包括口算和书写练习。
同时,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减法进行计算。
4.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
同时,巩固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减法与加法的关系,通过示例讲解转化过程,并提供一些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应用减法和加法进行运算。
浅析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课成为当今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
小学数学作为学生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阶段,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小学数学微课具有以下特点。
1. 简短明了:小学数学微课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学校课堂的整体安排。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难以集中较长时间,微课的短时特性使得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学习。
2. 生动有趣:微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形、动画、音频等元素,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形和声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增加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个性化教学:小学数学微课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微课中的教学内容和任务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设定,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1. 整合课程资源:选择适合小学数学微课的课程资源,包括图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
对资源进行筛选和整合,保证微课内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微课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
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引导学生实践:小学数学微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在微课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或者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和思考。
4. 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高难度的习题,对于进步较慢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解答。
5. 鼓励互动和合作学习:小学数学微课可以通过教学平台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小学数学微课的特点是简短明了、生动有趣和个性化教学。
实施小学数学微课的策略包括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实践、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和鼓励互动和合作学习等。
小学数学规律探寻微课 《图形中的规律》
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方法二 1 + 4 × 4 = 17(根)
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方法二 1 + 4 × 4 = 17(根)
先摆1 根
每个五边 形只需再
摆4根
摆了4个 五边形
共需17根
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方法三 5 × 4 - 3 = 17(根)
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方法三 5 × 4 - 3 = 17(根)
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4-1
方法三 5 × 4 - 3 = 17(根)
每个五边 形需5根
摆4个
重复 的3根
共需17根
方法一 5 + 4 × 3 = 17(根) 方法二 1 + 4 × 4 = 17(根) 方法三 5 × 4 - 3 = 17(根)
答:连着摆,摆4个五边形需17根小棒。
பைடு நூலகம்
......
连着摆,摆n个五边形需几根小棒?
方法一 5 + 4 ×(n-1)= 4n+1(根) 方法二 1 + 4 × n = 4n+1(根) 方法三 5 × n -(n-1) = 4n+1(根)
答:连着摆,摆n个五边形需(4n+1)根小棒。
二、触类旁通
......
思考:这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像这样摆,一排摆n个 根小棒?
,需要多少
4+ 8 × n = 8n+4(根)
按需所学,适性发展!
小学数学规律探寻之微课
《图形中的规律》
一、理清关系 二、触类旁通 三、反思评价 四、拓展延伸
一、理清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微课——微视频应用于课后作业实践案例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吸引了学生的观看兴趣,而教师正应该利用学生的兴趣使微视频达到其最大的教育效果。
微视频制作出来后面向的是广大学生,但是我们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有自觉观看的毅力,需求决定行动,那么什么时候学生需要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视频呢,经调查,学生再当天课堂学习中遇到困难,或者完成课后作业遇到难题时,在家中无法解除到老师时会观看老师制作的微视频。
所以微视频运用于帮助学生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十分必要。
课后作业中练习的类型不同,教师采用的视频制作手段也需灵活,满足学生的理解习惯。
1、板书类习题在数学课后练习中有一些练习注重书写的格式,学生需要清楚其中每一个步骤的书写,那么就需要教师利用板书的方法来制作微视频。
比如下面这个简便运算的题目。
我利用板书的过程在微视频中详细书写了递等式的过程,并且详细讲解了每一步运用的运算定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旧知,也为学习基础不牢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弥补不足,反复学习的机会。
2、课件制作类题目本题是书本中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道典型题目,本题和生活实物联系密切,我决定采用课件制作,动画演示过程的方式来制作微视频。
通过列表法,演示面包车和大客车各种方案的同时,根据题目的需要选出最优方案。
这种方式的解题过程,生动形象,学生可以从抽象的想象过程中解放出来。
并且学生观看视频后完成题目的准确率高,答题思维也更加清晰。
3、教师动手演示操作过程为了锻炼学生的操作实践和动手能力,有题目需要学生根据题意具体操作的,为了演示操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步骤,教师需要亲自利用工具完成操作过程,此时就需要利用视频拍摄来充分演示。
比如这题本题需要学生在不同的线段中,选出所有可能的三条线段画出三角形,我先讲解了根据三角形的三边性质两边之和不许大于第三边,得出可以拼出两种三角形,然后拍摄了用铅笔和尺子画出三角形的过程。
学生再观看微视频后可以顺利解决本题,而且在以后遇到类似的操作题中也可以快速想到画图的过程。
但是教师精力有限,也没有必要将全部作业题目都制成微视频,可以挑选其中几题经典的或学生完成有难度的题目来制作,以达到其主题明确,实用性强的特性。
比如我在暑假期间制作的其中一道题目经过一周利用比较级微课教学的模式,3、4班(实验班)和1、2班在作业上形成了对比。
我们不仅对4个班的书面作业进行检查,同时还对网络作业进行了抽查,得出以下结论。
通过微课形式进行单词比较级变化,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动画的表达形式,更直观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程度,能从学生的各个方面观察得出,孩子们还是特别乐于去用微课形式进行学习和记忆。
在呈现此知识点是,3、4班学生注意力较参照班集中的人更多(说明微课更为吸引学生),从而参与记忆的学生也多。
课堂中老师提问时,实验班的正确率也高于参照班,这恰恰还说明,微课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记忆,通过直观的物品结合给予学生一个立体记忆的方式,通过一定的实物联想更能促进记忆。
以上均是我对课堂中观察到的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在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表现的也比较明显。
网络作业3、4班分数高出1.2班5-6分,而书面作业中,学生特殊变化比较级1、2班出错率较高(例:many的比较级more)而3、4班通过微课视频对此课重难点的解析和动画强调,出错率较低。
以上对比分析均能说明微课在英语教学中及作业反馈中的有效性。
前—课中—课后”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使用三部曲----一节动物微课引发的关于微课设计使用的思考余姚市长安小学陈迪莎【缘起之】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微课”这一新型教学手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它适应了当前“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需要,为师生提供了个性化教与学的新平台,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
近日,笔者有幸承担了一节微课的制作任务,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制作微课的实践,谈谈个人对小学英语微课的认识与见解。
【笃行之】笔者仔细研读PEP教材后,决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制作一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微课,历时八分钟左右。
先是呈现五个带色彩的圆,让学生由此复习已学的色彩类单词,然后分别是师生根据圆形创意绘画,画出五个不同的动物形象,分别巩固学习。
随后,笔者向学生介绍一本以这几个小动物为主人公的自制英语读物,原形就是英语绘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将里面的动物作了适当的调整,师生一起赏析。
接着,请学生小组齐读,小组说演该英语读物。
【收获之】微课设计是决定微课质量的一项核心指标。
微课最终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叠加和建构。
因此,微课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体验。
那么,笔者设计的微课可行度高吗?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于是笔者对两个平行班进行了试验,一个班级进行常态课教学,另一个班级则进行微课教学,同样花费8分钟。
结果表明,接受微课教学的学生比起另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学习积极性也更高,还具有更强的表现欲。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笔者把新颖、灵活的微课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引入小学英语教学,其目的不在于技术形式的革新,而是给学生带去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的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有效地设计和使用微课?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各环节的要求不同,微课的设计使用也应有所区别。
(1)课前使用微课----了解经验,层层铺垫学习内容课前使用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前置性学习。
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回顾和复习与新知相关的旧知,为课堂的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工作,也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课,根据学生现有的或者已有的经验,辅助学生完成自学,然后到课堂上来进行交际与运用。
如学生在学习动物那一个单元时,简单的一些如dog, cat这些的单词他们已经有所了解,而真正需要掌握的一些动物基本上是动物园里才看得到的,但是在课堂上笔者无法做到带学生去体验真实的动物园,于是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视频,里面是参观动物园的场景,让学生在家里下载,进行前置性学习,场景对话如下:A: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zoo?B: I can see a bear.A: What color is it?B: It’s brown.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形式,旧知引出新知,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一下子点燃了学习的激情,纷纷各抒己见,在整节课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看书预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中使用微课----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如果把英语课堂比作淡雅的水墨画,那么在课中使用微课便是这幅水墨画上浓重的一笔,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尽管一节微课所占时间不长,但是对于一节只有四十分钟的英语课来说,却占了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的比例,所以在课中使用微课不仅要“选材准确,精打细算”,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
如:笔者根据动物送礼这一主题录制了微课,笔者首先让全体学生观看主人公Brown Bear是如何给它的中国朋友Blue Pig和外国朋友Yellow Cat准备生日礼物的,同时向第一批学生提问:“What are the birthday presents for his friends?”接着,要求第二批学生继续观看视频内容:Brown Bear分别到他这两位朋友家里参加party,朋友们接受了他赠送的礼物,进而再次向第三批学生提问:“两位小寿星接受礼物后的态度和行动是否相同?”通过两次观看视频和提问,笔者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学生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到了中外送礼文化上存在的差异。
这样的微课将图像、文字、声音等信息融为一体,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调动了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功能,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把文化意识渲染于此,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影响。
这比简单的说教要有效得多。
此外,新课标要求我们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讲授方法,就违背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更不能体现英语教学“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
(3)课后使用微课----梳理经验,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的课后应用显得较为广泛。
课后的微课要着眼于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梳理已有知识和经验,引领学生向英语学习的更高层次发展。
因此,微课设计要着眼于扩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因此,笔者根据这单元的动物主题,又结合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录制了一些微课内容,并配上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讲解,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加深了记忆,巩固了知识。
如,这一节课的动物课中,许多动物的形象就备受争议,值得学生在进行思考与探讨,如龙在中国是尊贵、皇权、高高在上的象征;而在西方,龙的翻译是dragon,往往是凶残、凶狠的意思。
又如,“lucky dog”中的dog在西方具有喜爱,好运的思想感情,是指那个幸运儿,但在我们中国,狗却是狗腿子、走狗的意味。
因此,学生们通过课后观看学习这些微课,扩展了视野,接受了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了国际意识。
提高了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微课的制作无论是否有学生参与,微课都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课堂教学。
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微课都只是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补充,必须与其他教学环节密切配合。
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应于移动时代的知识传播,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高了而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习负担,且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和研究的新平台,真正做到了轻负高质。
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微课的研究和实践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与纰漏,如:微课视频制作方式单一、应用不合理等,但是,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让我们共同努力,发挥微课的光与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撑起一片亮丽的天空!参考文献: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微课在小学英语中有效运用的案例研究----学生活动分析记录(2016-04-22 18:28:43)转载▼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微课教学准备和本课题在实验班六年级三、四班的实施(六年级一、二班为对比参照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及学生活动作出分析。
微课实施途径:课前预习、课中按照教学目标有选择性的加入微课教学、课后巩固、微课作业等等。
通过在实验班为期一个月进行了微课的有效运用下,与参照班与实验班形成了对比。
首先,1、在学生动机方面。
3、4班学习动机明显高于1、2班,学生85%都能够自主的有效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上课主动性也明显高于参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