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死水》教案

合集下载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2、引导学生分析《死水》的意象、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死水”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反讽、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2、难点(1)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2)理解诗歌与时代背景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关于社会腐败、黑暗现象的图片或简短的文字描述,引发学生对社会负面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2)提问学生对于这些现象的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诗歌《死水》,让学生思考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2、作者介绍(1)简要介绍闻一多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求学、工作以及参与的社会活动。

(2)重点强调闻一多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3、诗歌朗读(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等。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3)请几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诗歌分析(1)意象分析提问学生诗歌中“死水”这一意象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死水”这一意象可能象征着什么,比如腐朽的社会、黑暗的现实等。

分析诗中与“死水”相关的其他意象,如“破铜烂铁”“剩菜残羹”等,探讨它们对强化“死水”意象的作用。

(2)象征意义结合时代背景,介绍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死水”象征着当时那个毫无生机、腐朽堕落的社会。

探讨诗人通过描写“死水”,想要表达对社会现实怎样的批判和不满。

(3)艺术特色分析诗歌的反讽手法,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明明是一沟毫无希望的死水,却用“绝望”来强调,增强了讽刺效果。

探讨对比手法的运用,如“死水”的丑恶与“翡翠”“桃花”等美好的事物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死水”的不堪。

大学语文死水教案

大学语文死水教案

教案名称:《死水》课程类型:诗歌鉴赏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死水》这首诗歌的主题、意象、象征手法等基本内容。

2. 分析并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3. 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2.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1. 诗歌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对闻一多先生诗歌创作风格的评价。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死水》诗歌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现代诗歌,简要回顾诗歌的发展历程。

2. 提问:哪位同学能简要介绍一下闻一多先生?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 教师朗读《死水》诗歌,学生跟读。

3. 教师解析诗歌的字词、意象、象征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象征手法。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死水》诗歌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2. 提醒学生关注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死水》诗歌的内容,提问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二、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诗歌作品,如《静夜》、《红烛》等。

2. 学生分组分析这些诗歌的创作风格,总结闻一多先生的诗歌特点。

三、课堂讨论(20分钟)1.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 引导学生讨论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阅读现代诗歌,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闻一多爱国诗歌死水教学设计(精选5篇)

闻一多爱国诗歌死水教学设计(精选5篇)

闻一多爱国诗歌死水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闻一多爱国诗歌死水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闻一多爱国诗歌死水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死水》《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柔美,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梦境”的康河。

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二、结合背景资料指导学生吟诵《死水》。

1.诵读提示:《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

四句一节;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字造句绘声绘色。

具有“三美”。

2.让学生在读的过程当中留意诗句中有关色彩的描绘。

3。

让学生读出反讽意味和强烈的憎恨之情。

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死水”的象征意。

(讨论)明确:答案不要求一致,可以有如下几种说法:(1)“死水”象征美国社会,那是一个外表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社会。

(2)象征北洋政府。

当时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3)象征黑暗的中国。

四、让学生结合赏析资料自读《我爱这土地》rJ提示:注意读出其中缠绵而深沉的感情。

诗的第一节使用了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诗意层层深入。

第二节陡然来了一个大转折,就像一个高明的歌唱家,充分理解乐谱最后一个休止符的意义,他吸够了气,蓄足了势,终于唱出了最高的一个音符。

五、做练习: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999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0题)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书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艘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2024死水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死水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死水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死水》全文。

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及艺术特色。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创作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创作意图。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死水》诗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死水”指的是什么?诗人想通过这个题目传达什么信息?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死水》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包括诗歌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方面。

3.分析诗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提问:诗歌中的死水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与诗人的情感有何关联?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如“绿”字的运用。

4.理解诗人情感及创作意图教师结合时代背景,讲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

提问:诗人为什么选用“死水”作为诗歌的主题?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诗歌鉴赏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鉴赏。

提问: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6.小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是什么?诗歌中的象征手法有哪些?诗歌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每个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拓展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以“死水”为主题的诗歌。

四、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死水》诗歌。

2.结合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死水》诗歌的鉴赏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分析诗歌、理解诗人情感及创作意图,使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

死水教案一、导入:同学们,当你看到臭水沟里的一沟污水、死水时,你会想到什么?你能把它写成诗来讽刺一种社会现象吗?1925年,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就以“死水”为题,写了一首诗歌《死水》(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写作背景、诗歌理论“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画出诗中描写“死水”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

1、自由诵读2、请同学来读3、全班齐读四、鉴赏本诗1.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死水里有什么?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3.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4.“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但远远看上去效果怎么样?铜——绿成翡翠,铁——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白沫——如同珍珠5.看到这么“美”的一潭死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感到恶心,令人发呕,想到了绿头苍蝇,散发着难闻臭气的鲜花。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繁华美好,实际腐朽肮脏不堪。

6、诗人为什么把“死水”描写得如此美丽?明确:这是一种“反讽”手法。

诗人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揭露、批判丑恶和肮脏。

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这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

美与丑交织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丑越写得美,越引起反感,使读者去反思诗人要表达的真实感情,增加了引人思考的魅力。

7、结合写作背景来谈谈,“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诗人想借死水来抒发什么?(1)从创作时间看,“死水”象征表面繁华、内里充满罪恶的美国社会。

(1925年4月,诗人正在美国芝加哥留学。

)(2)从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北洋军阀政府。

(发表于1926年4月,而这年3月18日,腐败的段祺瑞政府制造了血腥镇压爱国学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必修一语文《死水》教案

必修一语文《死水》教案

必修一语文《死水》教案论闻一多的《死水》篇一沈从文以清明的眼,对一切人生景物凝眸,不为爱欲所眩目,不为污秽所恶心,同时,也不为尘俗卑猥的一片生活厌烦而有所逃遁;永远是那么看,那么透明的看,细小处,幽僻处,在诗人的眼中,皆闪耀一种光明。

作品上,以一个“老成懂事”的风度为人所注意,是闻一多先生的《死水》。

读《死水》容易保留到的印象,是这诗集为一本理智的静观的诗。

在作品中那种安详同世故处,是常常恼怒到年青人的。

因为年青人在诗的德性上,有下面意义的承认:诗是歌颂自然与人生的,诗是诅咒自然与人生的,诗是悦耳的柔和的东西,诗是热烈的奔放的东西,诗须有情感,表现的方法须带一点儿天真,……这样或那样,使诗必须成立于一个概念上,是“单纯”与“胡涂”。

那是为什么?因为是“诗”。

带着惊讶,恐怖,愤怒,欢悦,任情的歌唱,或谨慎的小心的低诉,才成为一般所认可的诗。

纤细的敏感的神经,从小小人事上,作小小的接触,于是微带夸张,或微带忧郁,写成诗歌,这样诗歌才是合乎一九二〇年来中国读者的心情的诗歌。

使生活的懑怨与忧郁气氛,来注入诗歌中,则读者更易于理解同情。

因为从一九二三年到今天为止,手持新诗有所体会的年青人,为了政治的同习惯的这一首生活的长诗,使人人都那么忧愁,那么忧愁!社会的与生理的骚扰,年青人,全是不安定,全是纠纷,所要的诗歌,有两种,一则以力的叫号作直觉的否认,一则以热情为女人而赞美。

郭沫若,在胡适之时代过后,以更豪放的声音,唱出力的英雄的调子,因此郭沫若诗很快就占领过国内青年的心上的空间。

徐志摩,则以另一意义,支配到若干青年男女的多感的心,每日有若干年青人为那些热情的句子使心跳跃,使血奔窜。

在这样情况下,有两本最好的诗,朱湘《草莽集》同闻一多的《死水》,两本诗皆稍稍离开了那时代所定下的条件,以另一态度出现,皆以非常寂寞的样子产生,存在。

《草莽集》在中国抒情诗上的成就,形式与内容,实较之郭沫若纯粹极多。

全部调子建立于平静上面,整个的平静,在平静中观照一切,用旧词中属于平静的情绪中所产生的柔软的调子,写成他自己的诗歌。

论闻一多的《死水》

论闻一多的《死水》

论闻一多的《死水》论闻一多的《死水》篇一自读导言:一、《死水》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二、《赞美》1.根据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沉郁情感,对中华民族觉醒与抗争的由衷赞美。

2.理解诗中的农夫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3.体会该诗意象的雄浑美和沉郁美。

(解说:诗歌的魅力主要表现为意象美和语言美,把握住这两点,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自读程序:一、读课本有关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二、查字典,给生字新词注音并解释。

三、听读,朗读,默读全诗。

四、根据内容,把全诗分成若干部分,写出各部分大意。

五、研读,思考,回答(题目请见后面自读思考)。

六、归纳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七、熟读《赞美》,背诵《死水》。

(解说:这两首诗尤其是《赞美》理解难度很大,因此,必须设计一系列思考题来帮助学生想像推理,逐步分析理解。

掌握时代背景和作者简况也很重要,是理解诗作的一把钥匙。

)自读指导:《死水》一、重点难点分析1.第四节为全诗的重点,对全诗内容进行总汇。

“这里断不是美的存在”是对“死水”本质上的批判;“让给丑恶来开垦”是对前面“死水”加速腐朽种种情景的总括;“造出个什么世界”是对旧中国的诅咒,集中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2.反讽手法。

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

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

好像一个丑人却戴上美丽的花,涂脂抹粉,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不如死了做个“鬼”再生。

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二、表现手法解说1.艺术构思独具匠心。

不说变“丑”为“美”,而说让“丑”更“丑”,“丑”至灭亡,再造新“美”,从而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激之情和对新社会的热望。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死水》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闻一多的人生经历;(2)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3)能够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和节奏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3)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闻一多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2)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与不足,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3)学会在诗歌中寻找自己的情感寄托,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死水》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分析;3. 诗歌主题思想的探讨和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2. 诗歌中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修辞手法的把握;3. 诗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死水》的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2. 准备一些关于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3. 准备课堂讨论和作业的相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歌《死水》的背景和作者闻一多;2. 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歌的节奏感;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技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4. 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态度;5. 总结课堂,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六、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语言美,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 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如“死水”象征了什么?作者通过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现实的哪些批判?3. 让学生品味诗中的意象,如“绿肥红瘦”等,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4.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对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悟;5. 教师进行总结性讲解,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中的意象、象征手法等进行具体分析;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心得;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死水》教学教案

《死水》教学教案

《死水》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死水》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2)分析诗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特点。

(3)掌握闻一多先生的诗艺成就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内容。

(2)运用比较分析法,欣赏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诗作。

(3)学会欣赏现代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闻一多先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理解诗人关注社会现实、追求民主进步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2. 诗歌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特点的把握。

3. 闻一多先生的诗艺成就和文学地位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中象征手法的解读。

2. 诗歌意境的感悟。

3. 诗人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包括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诗作。

2. 学生预习诗文,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死水》,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大意。

(2)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3. 合作探讨(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死水”、“臭虫”等。

(2)探讨象征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如“死水”象征腐败的社会现实。

(3)欣赏诗中的修辞特点,如比喻、拟人等。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2)讨论诗人关注社会现实、追求民主进步的精神风貌。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修辞特点。

(2)强调闻一多先生的诗艺成就和文学地位。

6. 作业布置(1)背诵诗文。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让学生选取闻一多先生的其他诗作,如《断章》等,与《死水》进行比较,分析其艺术特色。

(2)引导学生关注现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课文《死水》的教案一等奖

课文《死水》的教案一等奖

课文《死水》的教案一等奖《课文《死水》的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课文《死水》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鉴赏本诗借物描写抒情曲折达意的协作特点。

教学重点:以美为丑以美写丑的技巧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七子之歌》你们会唱吗?(齐唱)作者是谁?二.闻一多简介:现代诗人,著名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我们要写闻一多颂!”()三.填空:“——————,户枢不蠹。

”的上联——流水不腐。

流动的水不会变质。

因为它有生机和活力,水中会有水草生长,游鱼小虾生存。

相反,不流动的水就会因为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变成一潭死水,时间一长,还会变臭。

正如咱们西安的护城河东北段,因为城墙没有全线贯通,水就变成了一潭死水,虽武警官兵几次清淤,但很难治本。

因此政府决定将火车站那段城墙连接起来,也是更好更完整地保护古城墙。

但现在你从那一段地方路过时有什么反映或感觉?——避之惟恐不及。

但咱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诗却就是以“死水”为题的。

作者为何要写死水?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请先一起诵读《死水》。

四.鉴赏本诗1.他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呢?——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2.死水里有什么?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白沫花蚊青蛙3.作者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4.“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但远远看上去效果怎么样?铜——绿成翡翠,铁——绣出桃花。

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

死水——酵成绿酒,白沫——如同珍珠5.看到这么“美”的一潭死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感到恶心,令人发呕,想到了绿头苍蝇,散发着难闻臭气的鲜花。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繁华美好,实际腐朽肮脏不堪。

5.怎样理解死水和死水中的现象?怎么理解本文的写法?——本诗写于1926年4月。

作者22年赴美留学,26年怀着对祖国的强烈思念回国,但看到的是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度失望,在《发现》一诗中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死水》闻一多 教学方案

《死水》闻一多 教学方案

《死水》闻一多教学方案《<死水>闻一多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及创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死水》的诗歌形式、意象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4、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主题。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语言等。

2、难点(1)领会诗人通过“死水”这一意象所表达的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绝望。

(2)体会诗歌独特的形式美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诗歌的意象和艺术特色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比较分析法将《死水》与闻一多的其他诗歌或同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旧中国黑暗社会现实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那个时代的苦难和腐朽。

(2)提问学生对旧中国的印象,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诗人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2、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1)简要介绍闻一多的生平,包括他的求学经历、文学成就和爱国情怀。

(2)讲述《死水》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是在怎样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以及诗人创作的初衷。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3)学生齐声朗读诗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精读诗歌,分析意象和主题(1)提问:诗中的“死水”象征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死水”这一意象所代表的社会现实。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其他意象,如“破铜烂铁”“剩菜残羹”等的象征意义。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死水》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能够解读并运用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3)能够欣赏并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分析、对比等方法,掌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3)通过研究、鉴赏等途径,了解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3.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的解读。

2.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死水》诗歌文本、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死水》诗歌,了解作者闻一多先生的相关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学生朗读《死水》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学生自主探究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探究成果。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4. 鉴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风格。

(2)学生评价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学生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首闻一多的诗歌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步骤1. 分析诗歌主题:《死水》通过对“死水”的描写,表达了对旧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新时代的渴望。

教师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出发,理解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向往。

2. 解读象征手法:诗中的“死水”象征着旧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教师引导学生识别其他象征元素,如“老鼠”、“猫头鹰”等,并分析它们在诗中的意义。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7篇论闻一多的《死水》篇一nbspnbspnbspnbsp一、教学目标nbspnbspnbspnbspnbsp(-)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nbspnbspnbspnbspnbsp(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nbspnbspnbspnbspnbsp(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nbspnbspnbspnbspnbsp(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nbspnbspnbspnbspnbsp二、难点、重点分析nbspnbspnbspnbspnbsp(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nbspnbspnbspnbspnbsp分析:一般人认为,《死水》一诗,从创作、发表到结集出版,随时地不同,至少有三重意义。

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一重意义: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nbspnbspnbspnbspnbsp此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

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

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

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

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

nbspnbspnbspnbspnbsp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结”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

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结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死水》的诗篇;(2)分析并掌握诗人闻一多先生的创作背景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手法;(3)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从诗歌的结构、语言、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闻一多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2)认识诗歌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时代意义;2. 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3. 诗歌语言的品味和鉴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复杂意象的解读;2. 诗歌创作手法的分析;3. 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结构、语言、意象等方面。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品味诗歌语言,欣赏诗歌的美感;(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5. 情感体验:(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感受诗人的民族精神;(2)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死水》诗歌;2.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3. 写一篇关于《死水》诗歌鉴赏的文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历史背景和图片,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案例分析:精选一些典型的象征手法的例子,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 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

《死水》教案高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死水》全文;(2)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反讽手法;(3)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赏析诗歌;(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闻一多先生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和热爱;(2)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不公与黑暗,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激发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象征手法和反讽手法;(2)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文学地位。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深层含义和情感内涵;(2)如何理解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期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死水》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死水》,理解诗歌内容;(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反讽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赏析诗歌:(1)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赏析诗歌;(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诗歌中对不公与黑暗的批判;(2)激发学生追求真理、追求光明的精神风貌。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象征手法和反讽手法,以及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地位。

四、课后作业1. 背诵《死水》;3. 调查现实生活中类似《死水》中所描述的现象,并进行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象征和反讽手法。

〈死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死水〉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死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死水〉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死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懂得《死水》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理解小说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2.能够通过读文本,明确小说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分析其行为和言语的含义。

3.学生能够具备较好的思辨能力,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并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死水》的主要思想和艺术特点。

2.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行为和言语的含义。

3.小说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先导入相关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小说的情景和人物。

2.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有充分的认识。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看法。

4.提问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互动,加深对小说和历史的理解。

5.写作法:通过写作,让学生具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在课堂上通过先导入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小说的作者、小说的时代背景等,让学生根据资料联想再到小说里去。

2.讲授(30分钟)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有充分的认识。

首先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例如史克瑞普和各自的女朋友等,然后介绍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例如环环相扣的剧情和反抗的主题。

3.讨论(3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小说,例如性格分析、情节分析、主题分析等等。

4.提问(20分钟)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互动,加深对小说和历史的理解。

提问方向可以是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社会历史的背景等等。

5.写作(30分钟)通过写作,让学生具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和理解,并在文中加入自己的思考。

五、教学评估1.课堂讨论和互动: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来检测学生对小说和历史的理解。

【死水微澜】死水教案

【死水微澜】死水教案

【死水微澜】死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愤激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理解“死水”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理解作者的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一、导入(8月17)搜狐网新闻:美能源部司法部策划荒唐闹剧李文和案真相大白8月14日,美国各大媒体都纷纷刊登了美国司法部13日公布的一份厚厚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称,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文和间谍案竟是一件冤假错案。

报告称,这宗闹剧的始作俑者系美国能源部,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则接受了能源部的误导,没有对能源部的结论进行调查与质疑,就对李文和进行了长达4年的审查,并将其关押了9个月,还对他提出了59项重罪起诉。

报告称,在这一事件上能源部和FBI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自诩为人权卫士。

但是种族歧视十分严重。

且是历史由来已久。

闻一多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于1922年赴美留学,深切感受到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激发起强烈的爱国热情。

1925年,诗人心理怀着对祖国炽热的爱和由衷的希冀从美国归来,但黑暗的社会现实却令痛心与捻。

于是,他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以艳丽鲜明的语言来刻写丑恶,再以精心刻写的丑恶来加强对现实批判与否定的力度。

从那激愤的反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二、根据课文注释,了解作者、时代背景。

作者介绍:闻一多 1899 ~ 1946 中国诗人,文史学者。

名亦多,字友三,亦字友山,家族排行叫家骅,后改名一多。

生于湖北浠水。

1912 年考取北京清华学校,发表旧体诗文多篇。

1920年7月,第一首新诗《西岸》发表,以后连续发表新诗。

1922 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国古典诗歌和英国近代诗歌。

其间创作、发表了《太阳吟》、《孤雁》等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

1 923 年印行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后,开始致力于新诗创作。

1925 年自美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并成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

1926 年发表论文《诗的格律》,提出新诗要具有“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死水》优秀教案.doc

《死水》优秀教案.doc

《死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闻一多先生的简历、主要作M和创作风格;掌握诗歌朗读的技巧。

2,咀嚼诗歌语言,把握诗歌意彖,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感受诗歌的艺术特色,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把握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3,通过诗人的语言和意象领会诗人的感情。

(重难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1.T解诗歌写作背景。

2•熟读诗歌,疏通诗歌语言。

3.把握诗歌语言特色,理解诗歌意象及诗人情感。

4.掌握新格律诗“三美”的特点在诗歌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臭水沟吗?当你们看到一沟肮脏的死水时,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我相信大家的第一感觉就是恶心、肮脏、恶臭、没有生机,想赶快离开它。

但是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个人,当他看到一沟肮脏的死水时,他除了有我们的感觉Z外,他还在死水中寄托了自己的情感。

在他的眼中死水有了“美”的气息, 这一沟死水在他的笔下被写活了,他就是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

他的死水绝非是一沟普通的死水,它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他的死水的美是真是假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诗歌《死水》,看看诗人笔下的死水有什么与众不同Z处!〈板书:死水、闻一多〉二、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淆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

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冋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口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

闻一多是最早提倡和实践新诗格律的诗人,他的主张和实践不但对匡正五四新诗的诸多缺憾起到了更大作用,而且在中国现代诗学和传统诗学之间架起了通达的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红烛》。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2’)
(五)《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6’)
分析:闻一多先生要求新格律诗具有三种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所谓“音乐的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请“绘画的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的美”,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讲授课文
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漪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错彩镂金,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附:板书设计:
肮脏、污浊的死水(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反语)
凝滞的死水毫无希望的死水
(腐烂变质的死水(3节)
总起(1节)总结(5节)
(动态描写)
沉寂的死水(4节)
(以动衬静)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小结2’
1.艺术手法总结:
( 1)寄寓和象征;
(2)反讽手法的运用;
(3)以动衬静:(第四小节,以青蛙的叫声衬托死水的死气沉沉,有句古诗为“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表现的也是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
2.从《死水》的发表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北洋政府。
《死水》虽然创作于1925年4月的芝加哥,其原意如上所述。那么,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先生,才特意把它拿出来发表,又有什么新的含意呢?
1926年3月18日,就是鲁迅说的“民国以来的最黑暗的一天”,段棋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闻一多先生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他选择此时发表《死水》,正是用以表达自己对北洋政府的深恶痛绝。也就是说:这个北洋政府已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那就让它见鬼去吧;“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态度是这样的决绝、激烈!
教学进程
讲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




3.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
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闻一多先生对于祖国的美好希望破灭了。他结束了诗人的生涯走进了学者的书屋。1928年,他编成他自己的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出版,作为向诗坛的告别。他亲自为诗集设计了封面与封底,采用的是通盘的黑纸,只有封面的上方贴有小小的金色签条,写着书名与作者。整个封面封底散发着忧郁、沉闷的气息。人们看到这以“死水”命名的黑色诗集,心中就会浮起“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的诗句。这个时候,《死水》一诗和《死水》这一书,又有了另外一层寓意了。到这时候,在闻一多先生心目中,“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现实,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实激愤而又失望的情绪,也表现了他与反动统治者不合作的态度。
(三)“死水”象征什么?(13’)
三重意义:
1.从《死水》的创作时间看,“死水”是美国社会的象征。
13’
13’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诗的后面,署有创作时间:1925年升月。正是在美国芝加哥留学的闻一多先生谁备提前回国的前夕。留美期间闻先生的情绪,有两个突出的方面:一是由于他在美国身受种族歧视之苦,对美国社会那种在繁华掩盖下的腐朽与罪恶感到愤怒与厌恶;一是对自己的祖国的无限热爱与思念。在这种情绪支配下,他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反帝激情的诗篇,如《孤雁》、《太阳岭》、《记菊》等。这种爱国反帝的激情,更集中地表现在他回国前夕所写的《洗衣歌》、《七子之歌》、《醒呀》、《死水》等诗中,如诗人所说,这些诗是“历年旅外因受尽帝国主义的闲气而喊出的不平的呼声”。诗人是这样描写“死水”的外表的:一池的“绿酒”,上面有绿的“翡翠”、红的“桃花”、闪光的“罗绮”和灿烂的“云霞,还“飘满了珍珠”,又有“歌声”。诗人又是这样揭示“死水”的内里的:里面有的是“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这些污秽的东西在这里霉烂、发酵;那翡翠便是破铜之绿,桃花是烂铁之锈,罗绮是油腻的光,云霞是霉菌,绿酒是一沟臭水,珍珠是臭水上的泡沫。可见,“死水”的外表的华美,只是污秽和垃圾的霉变。华美外表的下面是污秽和罪恶。这样的“死水”,不正是美国社会最真实写照吗?
第3节,从动态上描写了死水的腐烂变质。霉烂的死水“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那些腐臭的产物——“水珠”们如鱼得水,发出洋洋自得的“笑声”,与那些借机生事的“花蚊”臭味相投,共享这“一沟绿酒”。
第4节,以动衬静,写出死水的沉寂。诗人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突出死水的寂寞和沉寂,仿佛空山闻鸟语般以动显静。
第5节,诗人在前4节冷嘲热讽的基础上,忍不住内心的激愤,揭露了“死水”的真面目。诗人看透这沟死水毫无希望,唯有创造一个新世界,才能找到“美的所在”。3句中的“丑恶”,究竟怎么理解,几十年来看法不一。朱自清先生在给《闻一多全集》写的序言中引了这四句,他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臧克家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也就是理解为革命”。
2’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二、《死水》赏析:
(一)要求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吟诵诗歌。
死水
原诗: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教学重点
(一)通过诵读来感知《死水》的“三美”;
(二)揣摩诗中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一)《死水》究竟象征着什么?
(二)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结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
(三)《死水》是如何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问答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组织教学1’
2’
教学进程
讲授设计




(二)解读诗节:(13’)
全诗5节。
第1节,总写这沟凝滞的死水。风吹不动,腐烂呆滞,没有一点儿活力和生气,已无可救药是它的特征。爽性让它彻底烂掉,使丑恶更加昭彰。
第2节,直承第1诗节的3、4句,主要从色彩、光泽上静态地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这4句类似反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看成是正面写死水的美。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到课情况
导入1’
各位同学,当你们站在状元桥上向下看的时候,你们看到了什么?(提问互动)看到水,你们是否想到了某位诗人的某一篇诗呢?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那么空灵,给我们描绘了一条有着彩虹般的梦境的康河,而闻一多的《死水》则给我们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感受。
那么,接下来就让闻一多先生带领我们走进他的《死水》。
2.总之,诗人围绕“死水”的呆滞、肮脏和霉烂,创造出一系列丑恶的意象,将痛恨的感情隐藏在反讽的背后。
3.深深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2’
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闻一多的其它代表性的诗作,理解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2.比较同时期的爱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异同。
1’
教学反思
一九二五年四月
诗歌创作背景: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式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教学内容
诗歌《死水》
课时安排
1个课时45’
试讲人
莫相丽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能力。
(二)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三)鉴赏《死水》深沉感情、丰富的象征和讲究格律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和能力。
(四)如何理解诗中的翡翠、桃花、罗绮及云霞等形象构思的作用?(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