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论文: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婴儿常见病护理
婴儿常见病护理一、婴儿佝偻病婴儿因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母乳中维生素D的水平较低。
维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给,又可经适宜阳光照射皮肤合成。
家长应该尽早抱孩子到户外活动,接受适宜的阳光照射。
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节,适当地补充维生素D的制剂对预防维生素D缺乏尤为重要。
对于早产儿、双胞胎、冬节或梅雨季节出生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儿,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
如果小婴儿缺乏钙,同时也缺乏维生素D,那么就出现骨质软化症和佝偻病,表现:多汗,易惊甚至出现手足搐搦。
久之骨质软化导致乒乓球头颅,肋缘外翻,肋串珠,四肢表现为手镯、脚镯,X 形或O形腿。
预防应从孕妇妊娠后期(7~9月)开始,此时胎儿对维生素D和钙、磷需要量不断增加,要鼓励孕妇晒太阳,食用富含维生素D和钙,磷与蛋白质的食品,对有低钙血症和骨软化症孕妇应积极治疗。
对冬春妊娠或体弱多病之孕妇,可于妊娠7-9月给予维生素D10万UI~20万IU,一次或多次口服或肌注,同时服用钙剂。
新生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晒太阳,尤早产儿、双胎及人工喂养儿或者冬季出生小儿。
根据2007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0~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每天钙的生理需要量为300毫克,人工喂养的婴儿,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7个月~1岁:定为每天需要钙400毫克。
1~3岁:每天发育需要钙600毫克。
南方的婴儿每天需要补充400~600IU。
北方婴儿每天需要补充600~800IU。
早产儿也要加至每天600~800IU。
对于每日口服维生素D有困难者,每月可一次给婴儿口服维生素D5万~10万IU。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一种对牛奶、母乳和鸡蛋白等食物过敏而引起的变态反应皮肤病,它也可能是一种由遗传性素质引起的皮肤病。
婴幼儿皮肤十分娇嫩,很轻微的刺激就能使宝宝的皮肤患病。
婴儿湿疹一般都出现在出生后1月到2岁这段时间,又以2-3个月的宝宝最严重。
常发生于双颊、头皮、额部、眉间、颈部、颌下或耳后,也可扩展到其他部位。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知识
一、新生儿窒息
1、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2、窒息过程中,新生儿会出现晕厥、口周围涎液多、肌肉张力减弱、面容改变、皮肤有紫红色斑点、呼吸变得缓慢而深,但是容易暂停,甚至
无法呼吸,如果一直没有妥善护理,很容易导致死亡。
3、一旦窒息症状出现,婴幼儿护理的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新生儿头位
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减少胸部的紧张度,促进吸入空气;然后使用手掌轻
拍新生儿的背部,帮助新生儿完成呼吸;同时要立即对新生儿提供有效的
复苏护理。
4、如果此时还没有完全恢复,可以采用吸入空气的方法,让新生儿
吸入空气,这样也能恢复新生儿的呼吸。
二、腹泻
1、婴幼儿腹泻常见于新生儿和婴儿,是指比正常排便次数多,比正
常排出的粪便量多,或排出的粪便质量发生变化,呈泥状水样或液流状的
病症。
2、腹泻的护理主要包括:给予足够的液体,有助于恢复水分,以防
止脱水;及时给予止泻药,如果有严重的腹泻,那么应采取调理肠系膜通
道的手段来预防细菌滋生;保证婴幼儿维持良好的卫生清洁,以防止寄生
虫的滋生。
三、病毒感染。
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方法
健康域护理新生儿的身体机制发育不全,抵御外界风险能力低,极易患上各类易感疾病。
由于新生儿的感知能力弱,无法正常表达,容易导致治疗不及时,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针对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了解新生儿时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学习正确的护理方法是关键,本文详细讲述了新生儿时期的常见问题和护理方法,大家一起学起来吧!新生儿护理的常见问题新生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括约肌发育不足,极易在吸食母乳后无法及时消化,产生溢奶现象,使呼吸道堵塞,造成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引发休克或死亡。
新生儿极易出现生理性黄疸的问题,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时,血氧升高,造成了自身胆红素异常,从而出现生理性黄疸症状。
而部分新生儿在出生时并不携带生理性黄疸,这是在母乳喂养后逐渐发生的,是由于母亲在接受过多的刺激物质和化学物质后又喂养新生儿,从而使新生儿吸收了此类物质,引发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入,从而引发感染症状,使得新生儿出现发烧等现象,如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其发育成长,甚至威胁生命。
由于护理不当等各种原因,新生儿的皮肤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湿疹,湿疹的产生会使新生儿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影响其生长发育。
新生儿护理方法新生儿时期是易感时期,影响着新生儿整体的生长发育情况。
因此,对于有着新生儿的家庭来说,学习新生儿护理知识,对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新生儿出现的溢奶问题,家长应在喂食时调整喂奶姿势,保证新生儿头部高于腹部,在喂食完毕后,将新生儿竖直抱立,并轻拍其背部,使其排出腹部多余气体,避免溢奶。
同时,家长在喂奶时要注意喂食量,要少量多次,以此避免呛奶的发生。
如若新生儿发生呛奶,家长应立即将新生儿采用俯卧的方式放置于腿上,轻拍其背部,使新生儿吐出多余母乳,从而使新生儿呼吸通畅,以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针对新生儿的黄疸问题,如若新生儿只是出现轻微的黄疸问题,而精神状态以及饮食正常,产妇可通过摄入更多液体的方式,使新生儿获得足够的水分,从而缓解新生儿的黄疸症状,而在新生儿出现严重黄疸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将新生儿送往医院治疗,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为新生儿用药,以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报告题目: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专题√类型:指导老师: 李敏王艳分院: 医学院班级:护理1032班护理1035班学号:1026053240 10260535431026053511姓名:朱燕红林燕萍袁丽7>2013年 4 月 16日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护理1032班护理1035班朱燕红林燕萍袁丽学号:1026053240 1026053543 1026053511【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方法,以配合临床治疗,降低患儿死亡率。
方法结合实习医院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积极正确的护理对促进患儿的尽早康复非常重要。
结论在护理新生儿肺炎的工作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护理技巧,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病情观察对症护理目录1资料与方法 (5)1.1一般资料 (5)1.2病情观察方法 (5)1.3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 (6)2结果 (8)3讨论 (8)4结论 (9)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极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等,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新生儿死亡的10%~20%。
[1]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感染性肺炎可以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可由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引起。
[2]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重症常伴有心力衰竭、神经系统症状和消化系统症状。
由于是新生儿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儿各种体征的变化均需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3]通过对实习医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30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护理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3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2l例,女9例;年龄1-24 d,平均年龄12 d;足月顺产6例,剖腹产14例,早产儿10例;本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26例,吸入性肺炎4例。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护理论文
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80-01【摘要】新生儿黄疸(neonatal??jaundice)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时期对胆红素代谢不成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现象。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做特殊处理,病理性黄疸可发生核黄疸,引发智力落后,神级系统疾病等后遗症,甚至威胁新生儿的生命。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病因分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经常会发现宝宝在住院期间皮肤会发黄,并且家属也经常会询问原因。
据临床数据表明我国50%足月儿及80%早产儿可发生新生儿黄疸1]呢?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若生后24小时即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一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
生理和病理原因使血液里的胆红素增高,出现皮肤、巩膜﹑粘膜处发黄。
1 新生儿黄疸常见的原因1.1 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体内的胆红素约80%是由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而形成的。
如果红细胞破坏太多太快,胆红素激增,就会引起黄疸。
1.2 肝细胞摄取、结合和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由于肝细胞发炎或肝细胞内缺少旰脏酶,或这种酶活力低,胆红素到肝脏后变成结合胆红素并排除的过程受影响。
1.3 由于胆管阻塞由于胆管阻塞,胆红素不能排泄到小肠,使胆汁淤积在肝细胞或胆道内而引起黄疸.国内也有报道2]要因素,其中窒息占首位。
由于新法复苏的推广和使用,新生儿窒息率大大降低,故窒息已不是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
此外还有缺乏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报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新生儿中有1/3呈现黄疸3]2 新生儿黄疸的检查正常新生儿脐血胆红素最高约51.3μmol/l(3mg/dl),在生后4天左右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71~205μmol/l(10~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以后逐渐恢复。
新生儿护理综述
新生儿护理综述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龄不足37周的婴儿。
早产儿护理的重点是保持体温、呼吸和营养平衡。
保温是早产儿护理的首要任务,应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受凉。
呼吸方面,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窘迫,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氧疗。
营养方面,早产儿需要特殊的营养支持,应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
同时,早产儿还需要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和随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新生儿的心理护理和抚触护理新生儿的心理护理和抚触护理对于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心理护理包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过度刺激和过度哄护等。
抚触护理是通过轻柔的触摸和按摩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抚触可以促进婴儿的睡眠、缓解肠绞痛和增强免疫力等。
在进行抚触护理时,应注意洗手和保持环境卫生,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4新生儿的访视护理新生儿的访视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和评估。
访视护理的目的是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体重增长不良、黄疸、先天性畸形等。
访视护理还可以为家长提供婴儿护理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家庭护理的质量和效果。
5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新生儿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对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预防感染和窒息等。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程序和时间进行接种。
预防感染包括保持环境卫生、洗手、消毒等。
窒息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窒息等紧急情况。
总之,新生儿护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
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及时处理问题,并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方案。
WHO定义早产儿为胎龄不足37周,体重不足2500克的新生儿,这些婴儿需要特别的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定时喂奶、称体重和量体温(每6小时一次)。
保暖方面,室温应控制在24℃至36℃之间,湿度应保持在55%至65%之间。
新生儿护理常规范文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新生儿时期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在此期内小儿的的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突然改变的宫外生活,婴儿不适应,易受外界影响而致病,死亡率高。
因此护理新生儿时要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动作要细致、轻柔。
【一般护理】1.新生儿病室的空气常规每日通风2次,温度20-24;湿度50-60%。
工作人员入室应更衣、戴帽子、换拖鞋、洗手后方能接触新生儿2.新病人入室时应脱去其衣服、洗澡并换上医院的衣服、称重量、测体温并记录,初步进行全身检查及时处理脐部,发现异常立即与病人家属交代清楚,根据入院证填床头卡、一览卡。
腕带,向病人家长介绍探视制度。
3.新生儿喂养毕应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空气。
置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窒息。
4.每日用温水洗澡1次。
注意皮肤皱褶处,脐带未脱者,用碘伏处理脐部。
不能洗澡者在床上擦浴。
5.喂奶前换尿布,用鞣酸软膏擦臀部,保护皮肤,有腹泻者应增加换尿布的次数。
【专科护理】1.详细记录出入量,入院24小时留送大小便常规标本。
每日测量体重。
2.密切观察病儿的生命体征及面色神志、哭声大小以及有无尖叫、抽搐等病历体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护理记录使用危重病人记录单。
4.输液者使用微量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5.院感控制严格按照新生儿病区标准执行。
【健康教育】1.出院时向家长讲解回家后的注意事项。
2.宣传合理喂养的知识和预防接种并建议定期保健随访。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疾病概述】新生儿窒息指宫内缺氧窘迫以至出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
任何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因素,都可以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缺氧。
新生儿窒息时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也是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护理】1.保暖:贯穿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2. 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
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对婴幼儿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
婴幼儿常见病是父母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正确的护理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康复,还能减轻家长的焦虑。
本文将介绍一些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感冒婴幼儿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发热等。
在护理感冒的过程中,家长应保持婴幼儿的室内环境清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感染其他病毒。
同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
定期测量体温,注意婴幼儿的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体温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腹泻婴幼儿腹泻是指每天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水样稀薄,常伴有发热、腹痛等症状。
家长在护理腹泻时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引起红屁股。
注意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孩子受凉。
多喂水,注意监控孩子的饮食,避免食用生冷、难消化的食物。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或严重,应及时就医。
发热婴幼儿发热可能是由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的表现。
在发现婴幼儿发热时,家长首先要用体温计测量孩子的体温,及时观察症状变化。
保持室内环境通风清洁,避免过度穿着或缠绕。
可以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腋下等部位,帮助降低体温。
如果发热症状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结语婴幼儿是家庭的宝贝,正确的护理技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了解婴幼儿常见病的护理技术,及时应对孩子的不适症状,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通过科学的护理和合理的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康复,健康成长。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婴幼儿常见病护理技术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论文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论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
它是由于新生儿肝脏未完全发育、胆汁分泌不成熟、红细胞分解加速等原因导致的黄疸现象。
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和脑损伤,对孩子的健康和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因此,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就此介绍。
一、护理前准备在护理前,首先要排除有无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和遗传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G6PD缺乏等。
同时要了解孩子的母亲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或输血,这些都可能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此外,还需做好相关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型、血凝、血糖等检查,以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
二、护理常规1.加强观察需要观察孩子的黄疸程度和发展趋势,检查孩子的尿液是不是增多颜色是否变浅,粪便是不是增加了;还要观察孩子的哭声、表情和睡眠情况,以及有无发热、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如果发现孩子的黄疸程度持续上升,则需要及时就医。
2.保证充足营养保证新生儿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十分重要。
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让宝宝充分吸吮母乳可以加快胆红素的排泄,缓解黄疸的症状。
如果母亲无法喂养,可以考虑使用配方奶。
3.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可以预防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每天给宝宝擦洗身体,注意肚脐的卫生,以及时更换尿布。
在夏季,可让宝宝多曝露于阳光下,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
三、护理重点1.光照治疗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光照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治疗期间,宝宝需要被裸露在特殊的蓝光下,每天照射12小时左右。
家长要保持注意,避免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以免对宝宝有不良影响。
2.药物治疗如果光照治疗无法效果明显,医生可能会考虑给宝宝口服抗黄疸药物。
然而,治疗前应当了解抗黄疸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四、护理技巧1.保证足够睡眠新生儿是需要大量睡眠的,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同时,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避免子夜护理和过分打扰宝宝的休息。
新生儿护理问题及措施
新生儿护理问题及措施引言新生儿是出生后一周内的婴儿,对于婴儿家庭来说,关心和照料新生儿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注意事项。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新生儿护理问题,并提供一些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生儿常见问题1. 脐带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的几周内,脐带需要特别的护理。
保持脐带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措施: - 在脐带脱落前,每天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脐带周围的区域。
切勿用含酒精的物质来清洁脐带,因为酒精可能引起刺激和干燥。
- 每次更换尿布时,确保将尿布折叠到脐带以下,以防止尿液污染脐带区域。
- 尽量避免用紧身衣物覆盖脐带,以便空气能够流通。
2. 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需要特别的护理,因为它可能会更脆弱和敏感。
以下是一些皮肤护理的建议: - 避免给新生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肥皂或洗涤剂进行沐浴。
使用温水清洗新生儿的身体即可。
- 干燥后,可以轻轻地在新生儿的皮肤上涂上无香料的润肤露,以保持皮肤的湿润和滋润。
- 对于由尿布引起的红屁股,可以使用含氧化锌的尿布膏来帮助缓解和预防红疹。
3. 哺乳问题新生儿的哺乳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会面临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针对哺乳问题的常见措施: - 婴儿的正确姿势是确保有效的哺乳的关键。
请确保婴儿的嘴唇形成正确的密封,并且婴儿的下巴触及乳房。
- 定期换乳房以确保婴儿获得足够的食物。
如果婴儿只吃了一侧乳房,下一次喂奶时从另一侧开始。
- 如果你有任何哺乳问题或困惑,建议咨询专业的产科医生或乳房顾问的建议。
4. 睡眠问题新生儿在早期的日子里通常会面临睡眠问题,这对于父母来说可能是挑战性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帮助新生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 提供舒适的环境,例如柔软的床垫和合适的睡袋。
- 在晚上尽量保持安静和暗淡的环境,以促进宝宝入睡。
-创造一个固定的日常睡眠时间表,帮助宝宝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
结论新生儿护理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关心。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42-02【摘要】本文对新生儿的观察做了详细的解析,同时对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生儿;观察;护理如何观察和护理新生儿,表面上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与一般的观察与护理并无不同。
其实不然,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和护理,不仅能及时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的处理,而且是捕捉病因、争取时间,求得高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掌握好这项护理技术。
一、新生儿的观察,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 观察新生儿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
如观察新生儿黄疽出现的时间、发展快慢。
生理性黄疽一般在出生后的3至4天出现,7至10天后消退。
如黄疽出现过早(24小时内),发展过快,应注意发现并及时报告。
如新生儿有病理信号,即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有花纹等症状,说明其微循环灌注量不足,如病情进一步发展,以致出现面部及四肢发维,体温不升,对刺激反应消失,则表明病情正在恶化。
2. 观察新生儿有无面色苍白,阵发性青紫,拒乳、呕吐、嗜睡、烦燥,重至昏迷、呼吸不整或暂停,出现抽搐等脑症状,如出现新生儿尖叫、眼球震颤、四戚肌张力亢进等,即提示有无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
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多见于早产儿、胎头吸引儿,急产婴儿中也偶有发现。
3. 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
注意呼吸节律、频率及心律的改变。
一般新生儿每分钟呼吸40至45次,呼吸均匀,心率每分钟120至140次,如出现病理信号时,即出现呼吸、心率增快,面色发灰,烦燥不安、紫绀,呼吸浅促,这表明患儿肺的有效通气不足,肺泡气体交换有障碍,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氧并增加氧气的吸入量。
如出现双吸气,抽泣样呼吸,吵吸不整或暂停等,则为中枢性呼吸衰竭的表现。
这种情况在临床观察中多见于早产儿,吸入性肺炎的婴儿,且病情变化快,发展也快。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新生儿是指从出生到生后28天的小儿。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热情接待家属及病儿,更衣、洗澡、剪指甲、测体温、磅体重,并在患儿的手腕上戴上明显的标记,写上床号、姓名、性别,由责任护土向家属做好人院宜教及探视制度,介绍主管医生。
3、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温度55%—65%,使病儿核心温度维持在36.5—37.5℃。
4、做好皮肤、粘膜、脐带、口腔护理,每日沐浴一次,每 1.5—3小时更换尿布一次,并更换体位,大便后,随时更换尿布,用温水从前向后擦洗臀部并涂紫草油或达克宁霜,脐带未脱者,注意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5、注意喂养,新生儿尽快开奶,按需哺乳,如病情需要可照医嘱定时喂养。
喂奶时头偏向一侧,若病儿饥饿,随时哺喂,喂奶后竖抱排气右侧卧位半小时。
必要时抬高上身15—30°。
6、预防感染:(1)医护人员人室应更换鞋子,穿清洁工作假,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接触病儿前后应洗手,若有腹泻、皮肤化脓性感染疾病,病儿应立即进行相应的隔离(或进行床旁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或三氧灭菌机消毒1—2次,每日定时通风换气十五分钟,出院病儿的床单位,暖箱须进行终末消毒。
8、病儿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家属介绍喂养知识和疾病恢复期的护理知识等出院宣教。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循环中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入院后按医嘱立即抽血作培养加药敏,严格无菌操作。
3、保证足够水份,营养及热卡,不能进食可给胃肠外营养,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T.P.R神志、眼神及有无并发症,注意脐部和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见习报告新生儿科病房的新生儿护理与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学习与实践
见习报告新生儿科病房的新生儿护理与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学习与实践见习报告:新生儿科病房的新生儿护理与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学习与实践新生儿科病房作为医院重要的一环,承担着对新生儿的护理和治疗工作。
作为一名见习护士,我有幸进入了新生儿科病房,在实践中学习了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了解了常见的新生儿疾病。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见习报告,总结我在新生儿科病房的学习与实践经验。
一、新生儿护理1. 新生儿基本护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基本护理。
首先是给予保温,确保新生儿体温正常。
其次是进行观察,检查新生儿的皮肤、呼吸、心率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此外,新生儿还需要进行喂养,合理安排喂奶时间和方法。
通过这些基本护理,我们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2. 新生儿常见问题处理在新生儿科病房,我还学到了处理常见新生儿问题的技巧。
例如,新生儿脐带护理时需要注意保持脐带干燥、清洁,及时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对于新生儿黄疸,我们要及时观察黄疸程度,并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光疗治疗。
此外,面对呼吸困难、发热等情况,我们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
二、常见新生儿疾病1.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无法正常呼吸的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在新生儿窒息的处理中,我学到了急救技巧和方法。
首先是采取抢救姿势,例如头后仰、下颌抬高,以保持气道通畅。
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等操作,以帮助新生儿恢复正常呼吸。
通过实践学习,我对新生儿窒息的处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的威胁。
在新生儿科病房,我见识了许多新生儿感染的病例。
例如,新生儿肺炎、脓毒症等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如保持环境清洁、洗手消毒等。
同时,在感染病例的护理中,我学到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观察病情等技巧,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学习与实践经验在新生儿科病房的见习经历让我受益匪浅。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总结
婴儿常见疾病护理总结
介绍:
本文档总结了婴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旨在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保护婴儿的健康。
一、感冒
-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接触有感冒症状的人。
- 护理方法:增加液体摄入、保持室内温暖、定时清洁鼻腔、避免使用过多药物。
二、腹泻
- 预防措施:保持环境卫生、妥善处理母乳、配方奶或食物的储存与消毒。
- 护理方法: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改变饮食惯、避免使用过多药物。
三、湿疹
-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选择适合婴儿的无刺激性产品。
- 护理方法:定期用温水洗澡、涂抹适当的保湿剂、适量晒太阳。
四、过敏
- 预防措施:避免与婴儿过敏原接触、保持室内清洁。
- 护理方法:及时处理过敏症状、改变饮食或环境。
五、发烧
- 预防措施:保持室内卫生、正确穿戴适合天气的衣物。
- 护理方法:调节室内温度、合理用药、观察体温变化。
六、肺炎
- 预防措施:注射疫苗、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婴儿与患病人接触。
- 护理方法: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七、麻疹
- 预防措施:注射疫苗、洗手卫生、避免与患病人接触。
- 护理方法:静养、合理用药。
结语:
通过正确的预防和及时的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婴儿常见疾病的发生及其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然而,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概述,具体护理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护理
(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也是引起 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病因。 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约为5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 生后,由细菌、病毒、霉菌等不同的病原 体引起。
新生儿肺炎分类
1.宫内感染性肺炎(又称先天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为病 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由母 亲妊娠期间原发感染或潜伏感染复燃,病原体经血行通过 胎盘感染胎儿。 2.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①胎膜早破24小时以上或孕母 产道内病原体上行感染羊膜,引起羊膜绒毛膜炎,胎儿吸 人污染的羊水,发生感染性肺炎。②胎儿分娩时通过产道 吸入污染的羊水或母亲的宫颈分泌物。 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①呼吸道途径:与呼吸道感染患者 接触;②血行感染: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③医源性途径: 由于医用器械如吸痰器、雾化器、供氧面罩、气管插管等 消毒不严,或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或通过医务人员手传 播等引起感染性肺炎。
预防措施
最好的办法是使婴儿的屁股保持干爽。 每次换尿布时彻底清洗婴儿的生殖器区域。 每次换尿布时,给他的小屁股技法一层薄薄的防护霜。 不要使用滑石粉质地的爽身粉,因为如果婴儿吸放入它的 粉尘,会对肺部造成伤害。 不要把尿裤系得太紧,宽松的衣服能够证婴儿的小屁股呼 吸。 不要给婴儿穿塑料套裤或其他不透气材料制成的衣物。 不要用含有芳香成分的洗涤先宝宝的棉质尿布,以防皮肤 产生过敏反应。
新生儿肺炎预防措施
要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 道感染病人接触。 有异常分娩或临产感染者,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必要时应 早用抗菌素。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胎儿 宫内缺氧。 对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怀孕的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 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 性疾病的发生。 婴儿出生后,要给婴儿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婴儿所用的衣服、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的用具应消毒。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戴 口罩照顾孩子和孩子和喂奶。 患感冒的成人要尽量避免接触新生儿,若母亲感冒,应立 即去医院治疗,防止病菌扩散。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常见病的观察及护理新生儿出生时,由于体内有来自母亲的抗体,一般不容易生病,但还是有一些常见的情况需要加以注意。
一、脐炎新生儿出生结扎后的脐带残端一般3~7天脱落,有的需要10 余天或20余天(根据结扎手法不同)才能干燥脱落。
1、原因局部细菌感染。
当新生儿出生后切断脐带是,其根部为新鲜伤口,脐带内的血管没有完全闭合。
若护理不当,病菌进入时,可引发脐炎。
如果治疗不及时,病菌进入血液可能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2、临床表现脐轮与脐周皮肤发红,其根部有少量分泌物为脐炎的典型症状。
轻者:新生儿没有全身症状。
较重者:脐部周围皮肤红肿,脐根部有较多的脓性分泌物,并伴有臭味。
重者:新生儿伴有发烧、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等症状。
3、护理方法治疗脐炎的根本措施是预防,尤其是脐带脱落前的护理。
应保持脐部干燥,勤换尿布,防止尿液污染。
一旦发生脐炎,应及时就医。
黄疸是指新生儿的血液、粘膜和皮肤出现变黄的现象,脸上最先变黄,然后是躯干,最后才是手脚。
1、原因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在老化之后,经过代谢会产生一些废物(胆红素),最后经肝脏排除体外。
而新生儿肝酶活动力低,无法清除过多的胆红素,因而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多发生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乳性黄疸)。
2、观察轻度黄疸主要显现在巩膜、面部、躯干等部位,中度以上黄疸除此部位明显外,手心、足心亦有感染。
溶血性黄疸出现早,进展快,并常伴有贫血;肝脾大或水肿感染性黄疸常伴有发热,并克发生感染;梗阻性黄疸大便色浅或呈陶土色;产伤所致黄疸可有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损伤原因,红细胞破坏增多,长因母乳血型不合引起。
另外,红细胞增多症、窒息、缺氧、酸中毒等也会引发黄疸。
3、类型(1)生理性黄疸:正常足月儿60%在出生后的2~3 天出现黄疸,在第4~5 天达到高峰,在1~2 周内消失。
早产儿、低体重儿有80%会出现黄疸,且出现时间较早(24 消失内),黄疸程度重,消退时间长,一般长于3 周,黄疸指数平均在11-12 毫克每100 毫升。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处理方法:护理中要观察仔细,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避
免外来的感染源。
Hale Waihona Puke 编辑ppt11脐部渗血
症状:在脐带脱落期间伴有出血现象,那是毛细血管在渗 血,由于脐带部位没有神经,所以宝宝无痛感。 处理方法:只要每次消毒后用干的医用棉签按压3-5分钟 就可以止住渗血,数次后这种现象即可消失。如果此方法 无效,可在用75%的酒精消毒后,用碘伏涂抹在脱落面上, 碘伏可收敛渗血的毛细血管。脐带脱落后也有渗血的可能, 渗血结痂后,如果没有分泌物就不要再消毒了,待结痂自 然脱落即可。
9. 便 秘
• 便秘:正常新生儿每天3-6次大便,几周后减少到每天1-2次; 如果孩子两天或5--8天,才有一次大便也正常叫【崭肚】,如 果大便干结、偏硬、颜色发暗,就已经是便秘了。
• 病因:孩子饮食不当、母亲饮食不当、乳量不足、疾病影响、 精神因素
• 预防:改善饮食、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活动量 • 护理: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刺激排便 • 物理方法:肥皂条 • 药物:开塞露、甘油栓通便
编辑ppt
17
6. 结 膜 炎
• 结膜炎症状:眼睛会红肿、怕光、流泪,有很多黏液性或脓性 分泌物,使上下眼睑的睫毛粘合在一起。
• 清除分泌物:洗净双手,将消毒棉签在温开水中浸湿,轻轻擦 洗眼部分泌物。也可用消毒棉球浸上温开水湿敷一会儿,再换 湿棉球从眼内侧向眼外侧轻轻擦拭,一次用一个棉球。
• 预防性用药:眼药水为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淋球菌感染用 青霉素眼药水;衣原体眼炎选用红霉素眼膏,还可用0.5%金霉 素眼药水或0.1%的利福平眼药水滴眼。
(19)呼吸道感染 (20)泪囊炎 (21)腹胀 (22)急性肠套叠 (23)脱皮 (24)乳房肿大
护理学中的新生儿护理
护理学中的新生儿护理新生儿护理作为护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新生儿护理的目标是保障婴儿的健康和安全,确保他们在适应生活独立之前得到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性、关键注意事项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
一、新生儿护理的重要性新生儿期是婴儿生命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他们适应新环境和建立健康状况的阶段。
良好的新生儿护理可以帮助婴儿健康成长,提高存活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新生儿护理还可以促进婴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纽带,为家庭提供支持与教育。
二、新生儿护理的关键注意事项1. 温度调节:新生儿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寒冷或过热的影响。
护士应确保婴儿在恒温的环境中,使用保温设备、调节室温等方法。
2. 喂养管理:新生儿的饮食是他们健康生长和发展的基础。
护士应咨询母亲关于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选择,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衣物和床上用品的选择:选择适合婴儿的柔软、透气、舒适的衣物和床上用品,以避免对其肌肤产生刺激或过敏。
4. 个人卫生:护士应定期给婴儿洗澡、更换尿布和清洁婴儿周围环境,确保他们始终保持清洁和舒适。
5. 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推荐进行预防接种,保护婴儿免受疾病的侵害。
三、新生儿护理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新生儿护理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以下是几个新生儿护理领域的发展趋势:1. 优化婴儿科护理环境:提供安静、温馨的护理环境,以减少婴儿对外界刺激的感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2. 新生儿疾病筛查: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新生儿常见疾病,预防或减少其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3. 家庭中新生儿护理的重视:鼓励家长参与新生儿护理,并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
4. 技术应用: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提高新生儿护理的精确度和效率,减少错误和风险。
结语新生儿护理是护理学中的重要领域,对婴儿健康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护理论文:
新生儿常见病护理
摘要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至生后满28天的婴儿。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常见病的介绍,使妈妈们对常见疾病特征和疾病的防治有更清晰的认识,知道怎样去养育护理自己的宝宝,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护理肺炎黄疸窒息
1临床资料
2009年9月到2010年8月的一年中,对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患儿病例进行统计,数据如下表1。
从表1可知,肺炎、黄疸、窒息是新生儿多发病。
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三种新生儿常见病例的症状、护理措施做一介绍,希望患儿家属及早发现病情并掌握初步护理知识,帮助患儿早日康复。
2常见病临床表现及护理
2.1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病死率较高,必须及时诊断和处理。
新生儿肺炎可分吸入性和感染性两大类,这二者可独立存在,也可先后发病或同时并存。
临床表现:①宫内感染或产时吸入的肺炎起病多在生后3天之内,表现为出生时不哭,复苏后气促,吸气三凹,呻吟,持续或间歇性青紫,口吐泡沫,咳嗽少见,可见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两肺听诊常无明显异常。
病情轻重不一,羊水吸入症状较轻,胎粪吸入症状较重,常伴全身皮肤、指甲黄色,两肺呼吸音减低或有中、细湿啰音,胸廓呈桶状,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气胸和纵隔气肿,此时,病儿表现为青紫突然加重,呼吸困难加剧,心脏听诊心音移位,对一般氧疗无反应。
若不及时解决,病儿可死亡或因严重缺氧而引起动脉高压、持续胎儿循环、心力衰竭和缺氧血性脑病。
②产后感染肺炎多于出生3天后起病,早产和日龄越小者,症状越显非特异性;如不哭、少动或哭声低微,拒食,体温不升,较大日龄病儿初起常鼻塞,1~2天后气促,呼吸次数60~80次,呈点头状呼吸,吸气三凹,口周、眼周青紫,鼻扇,口吐泡沫,呛咳,屏气或双吸气,极度呼吸困难时出现矛盾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胸廓下陷),体温不恒定,可高可低,肺部体征不典型,多在吸气末闻及水泡音。
护理措施:①置病儿于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的病室,病重者人吸箱或辐射床保温,维持体温在36.5左右。
②选择合适的氧疗(导管法、头罩法)和适宜的体位,改善呼吸,提高血氧分压至正常范围。
③定时进行胸部物理治疗。
胎粪吸人肺炎在入院最初数小时内应每隔30~60分钟内进行一次胸部理疗和口咽部吸引,呼吸窘迫减轻后,2~4小时进行一次,分
泌物粘稠时可采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普通肺炎视病情而定。
④依病情轻重,耐心喂养或由静脉补充水分和热量,补液时要控制滴速5ml/kg.h。
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肝大小,有无呕吐,血气分析结果等,及时发现并发症。
2.2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一个重要的临床症状,它有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之分。
病理性黄疸原因比较复杂,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生成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2~3天皮肤、巩膜出现肉眼可见黄疸,4~5天达高峰,足月儿约于第7~14天开始消退,早产儿可延迟到第二周末,在此期间婴儿一般情况良好,不伴其它症状,血清胆红素浓度<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mol/L。
2、病理性黄疸:①黄疸出现过早;常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②黄疸发展过快;每天增加85tμmol/L;③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量>205μmol/L;④黄疸持久不退;时间超过2周以上或黄疸退而复始;⑤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1μmol/L:
护理措施:①观察和记录黄疸范围和程度,估计胆红素量,判断发展速度,及早预防并发症。
耐心喂养,少量多次,保证奶量摄入以促进肠蠕动和胎便的排泄。
②吸吮力差者应从静脉供给水分和热量以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③做好光照疗法时的护理和皮肤、粘膜的清洁护理,积极处理感染或破损病灶。
④仔细护理,避免低温、低血糖和感染等诱发核黄疸发生的情况出现。
⑤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注意心率、肝脏大小的变化,神经系统变化,观察大、小便量和性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⑥若为母乳性黄疸,G-6~PD缺乏症,应向家长作好健康宣教。
2.3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娩出后一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无有效呼吸运动。
新生儿窒息往往发生在产前(宫内窘迫)或产时,是一种紧急状态需立即处理。
临床表现:婴儿出生后全身皮肤发绀或苍白,肌张力低,皮肤、口腔、外耳道粘附胎粪,指(趾)甲被胎粪染成黄色。
娩出后1~2分钟未见自主呼吸或啼哭,心音弱,心率<100次/分。
对刺激(鼻咽部)无反应或反应差。
治疗原理:①早期预测、估计胎儿娩出时有窒息危险者,应作好充分准备。
②复苏是一项重要的抢救技术,必须争分夺秒,正确按ABCDE复苏进行。
尽快建立有效通气,保证供氧,恢复有效血液循环,将缺氧损伤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
③复苏后注意保暖和监护,维持血压稳定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控制惊厥,及时治疗脑水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