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攻》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培训讲学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导读: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
《非攻》知识点
4、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注释19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注释把“从而”看成一个词语了。 但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里应该译成 “(反而)跟在后面称赞他。”这里指君子 逻辑的混乱,指责小为不义的人,但对大为 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反 而)跟在后面称赞他
四、特殊句式
1、省略句: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 2、倒装句: (1)状语后置:今有人于此。 (2)宾语前置:是以知天下之君子。
二、词类活用
1、以亏人自利:
名词活用作动词,获利。
三、一词多义
是 是非之经 是何故也 对。 代词,此,这。
三、一词多义
以 以亏人自利也:连词,因为 若以此说往:介词,用、拿、把 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连词,译为“来” 则必以此人之不知黑白之辩也:动词,认 为 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 介词,因为
《非攻》注释补正
Hale Waihona Puke 1、标点问题。(可断可不断之处)
2、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愈、兹、益都有更加的意思。
3、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不辜:无辜。“扡”同“拖”,“夺”得 意思。 教参译为“剥了他的衣服,拿走他的戈和 剑的人”不太准确。 这两句不存在先后,应译为“(至于杀害 无辜者,)取他的皮衣戈剑的人。”
《非攻》文言知识点总结
学习重点: 理解 “亏”“甚”“非”“情”等词词义 理解文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一、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 “兹”通“滋”,更加。 “扡”通“拖”, 2、扡其衣裘: 夺。 “辩”通“辨”, 3、 则必以此人为不知黑白之辩矣 名词区别。
4、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辩”通“辨”, 动词区别、分辨。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
益,更。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⒂〔当此〕遇到这种情形。
⒃〔天下〕古人称周朝统治的地区(包括各诸侯国)为天下。
⒄〔攻国〕攻打别国。
⒅〔弗〕不。
⒆〔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⒇〔若以此说往〕如果用这个说法类推下去。
往,向前行。
21〔重(chóng)〕倍。
22〔情〕实在。
23〔其言〕指君子的错误言论。
24〔奚说〕怎么解说,有什么理由。
25〔辩〕同“辨”,分别。
26〔甘〕甜。
27〔是以知〕以是知,因此可以知道。
28〔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在分辨“义”与“不义”上,思想是混乱的。
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文章。
它通过层层比喻和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义战争。
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公开课《非攻》
翻译句子: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译:现在最大的不义是进攻别国,人们却不 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着去称誉他,称之 为义。这可以算是明白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译:他们实在不懂得那是不义的,所以写 下(赞成攻打别国的)话,来遗留给后世。
楚王问他们原因。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不 过是想要杀死我。杀了我,宋国守不住了,于是就可以攻下。 可是我的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守城的 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军队进攻。即使杀了我,也 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楚王说:“好吧.我不攻 打宋国了。”
1.据《环球时报》报道,平民至少 死亡65.5万人。
2.战后四百多万难民流离失所。 3.据联合国统计,战前人均年收入 为3600美元,战后下降到400美元。
小结:
我们反对战争,呼唤和 平。让“非攻”的思想主张 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让墨 子的“大爱”陶冶和净化现 代人的心灵。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准备用它攻打 宋国.墨子知道这件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楚国 的都城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您有什么见教 吗?” 墨子说:“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的力量杀 了他.”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你十金 (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能 平白无故地杀人。”
杀 人
杀百人
百重不义
百死罪
不义 对
不 知
死 罪 攻国
至大不义
比其
谓之义
不 义
)
第三段
类 少见黑曰黑 比 多见黑曰白
不知白黑之辩
( 混 淆
《非攻》原文和译文
《非攻》原文和译文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
益,更。
《非攻(中)》原文、译文及注释
《非攻(中)》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非攻(中)先秦-墨子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
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
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列住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
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
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
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肌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之?曰:“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
”子墨子言曰:“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可得也。
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而辟。
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王民者,所不足也。
今尽王民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
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饰攻战者言曰:“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封于天下之时,其土地之方,未至有数百里也;人徒之众,未至有数十万人也。
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之众,至有数百万人。
故当攻战而不可为也。
”子墨子言曰:“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
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
万人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
故孝子不以食其亲,忠臣不以食其君。
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攻》详解及翻译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非攻》详解及翻译非攻选自《墨子》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墨子_非攻文言文及翻译
墨子曰:天下之人,皆言攻战之非,而不知攻战之所以非也。
夫攻战,乱天下之道也。
乱天下,非仁者之事也。
是以吾非攻。
夫攻战之非,非攻战之术之非也。
攻战之术,所以救世也。
然攻战之术,非仁者之道也。
是以吾非攻战之术。
何谓攻战之术?攻战之术,以力服人,以智欺人,以威慑人,以利诱人。
是以攻战之术,必至于乱。
乱者,天下之大害也。
吾闻之,天下之所以治者,以道也。
道者,天下之公器也。
公器者,不可私也。
是以有道者,不私其力,不私其智,不私其威,不私其利。
是以有道者,必能以道治天下。
吾闻之,天下之所以乱者,以力也。
力者,天下之私器也。
私器者,不可公也。
是以有力者,必私其力,必私其智,必私其威,必私其利。
是以有力者,必至于乱。
夫攻战之乱,由力起也。
力起,则争;争,则乱;乱,则攻;攻,则战。
战,则死伤无数;死伤无数,则怨仇深结;怨仇深结,则天下大乱。
是以吾非攻。
吾非攻,非好杀也。
吾好生也。
好生,故非攻。
吾非攻,非恶战也。
吾恶乱也。
恶乱,故非攻。
吾闻之,圣人非不攻,而不攻者,以天下之治也。
天下之治,非攻所致,而非攻所致也。
是以圣人非攻,而天下治。
夫天下之治,非攻所能致也。
攻,乱之源也。
乱之源,非治之道也。
是以吾非攻。
翻译:墨子说:天下的人都说攻战是不对的,却不知道攻战之所以不对的原因。
攻战,是扰乱天下秩序的原因。
扰乱天下秩序,不是仁者的行为。
因此,我反对攻战。
攻战之所以不对,并不是攻战技巧的不对。
攻战技巧,是用来拯救世道的方法。
然而,攻战技巧,并不是仁者的道路。
因此,我反对攻战。
什么叫做攻战技巧?攻战技巧,是以力量征服他人,以智慧欺骗他人,以威势震慑他人,以利益诱惑他人。
因此,攻战技巧必然导致混乱。
混乱,是天下的大害。
我听说,天下之所以能够治理得好,是因为有道德。
道德,是天下共有的工具。
共有的工具,是不可以私有的。
因此,有道德的人,不会私有他的力量,不会私有他的智慧,不会私有他的威势,不会私有他的利益。
因此,有道德的人,必然能够用道德来治理天下。
非攻译文
1、非攻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
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义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拿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
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义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
对此,世上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义的。
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义的。
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义,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义,必会有一百条死罪。
对此,世上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义的。
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义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义的。
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义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
如果知道是不道义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义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
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墨子·非攻》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①。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②,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③,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④,其不仁滋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⑤,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滋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⑥,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诚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⑦?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
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注释〕①亏:损害。
②攘:偷盗、窃取。
③滋:更加。
④苟:假如。
⑤拖:夺取。
⑥以此说往:以此类推。
⑦奚:什么。
[中]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诚欲毁誉之审①,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古者有语:“谋而不得②,则以往知来③,以见知隐④。
”谋若此,可得而知矣。
今师徒唯毋兴起⑤,冬行恐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
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今尝计军出,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⑥,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⑦,不可胜数;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往则碎折靡弊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
中考文言文非攻(上篇)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非攻(上篇)全文详细翻译导读:非攻选自《墨子》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墨子《非攻》原文翻译及赏析
[不辜]无罪。
拖:同“脱”,剥下。裘,皮衣
至 杀 不 辜 人 也 ,拖 其 衣 裘,取 戈 剑 者,其 不 义
又 甚 入 人 栏 厩 取 人 马 牛。此 何 故 也?以 其 亏
人 愈 多。苟 亏 人 愈 多 ,其 不 仁 兹 甚 矣,罪 益 厚 。
[当此]面对此。[天下]古代地理观念中,指中国的全部土地。
2、墨子在论证中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说理?结合文本赏析。
层层递进的论证思路和类比的方法。 其层层递进的写法,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妙。 文章主旨的表现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作了层层铺垫,先是说情节极其 轻微的窃人桃李,次说情节不太严重的鸡鸣狗盗,又说情节较为严重的 取人牛马,再说情节相当严重的杀人越货,情节是越来越严重,不义的 程度也越来越深。这些行为的确应当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但是上述四 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 吧。按照常理侵人之国应当是罪大恶极,其罪行应该是罄竹难书,擢发 难数,但却赢得一片颂扬之声,何等滑稽!何等可笑!何等可憎!何等 可恨!性质相同只是轻重不同的行为,导致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形之下,不就更能看出君子的逻辑是混账逻辑吗?鲜明的对比使得 文章的主旨就更加突出了。
当 此 ,天 下之 君 子 皆 知 而 非 之 ,谓 之 不 义。今
至,最。为,是
至大为
[攻国]攻打别国。弗,不。非,谴责,批评
攻 国,则 弗 知 非 ,从 而 誉 之 ,谓
之
义。此
【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誉,称赞。
可 谓 知 义 与 不 义 之 别 乎?
别,分别,区别
文本研习 1、作者是怎样论述侵略战争的问题?
非攻
墨子
解读非攻的意义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反对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非攻》原文及翻译
《非攻》原文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攻》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攻》原文及翻译篇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非攻》原文和翻译
《非攻》原文和翻译非攻《墨子》今有一人,入人园圃②,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③,上为政者④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⑤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⑥,其不义⑦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⑧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⑨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⑩甚,罪益厚⑾。
至入人栏厩⑿,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⒀人也,扡⒁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⒂,天下⒃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⒄,则弗⒅知非,从而誉之⒆,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⒇,杀十人,十重21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22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23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24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25矣。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26,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27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28 。
注释:①选自《墨子·非攻上》。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战国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者。
《墨子》是由墨子的弟子根据墨子的言行和墨家的学说编写的,今存53篇。
②〔园圃(pǔ)〕园,果园。
圃,菜园。
③〔非之〕说他不对。
④〔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⑤〔以〕因为。
⑥〔攘(rǎng)人犬豕(shǐ)鸡豚者〕偷窃别人的狗猪鸡的人。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⑦〔不义〕不正当。
⑧〔是〕代词,此,这。
文言里“是”多用作代词。
⑨〔苟〕假使。
⑩〔兹〕同“滋”,更加。
⑾〔益厚〕更严重。
益,更。
墨子非攻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不仁也;攻家,不义也;攻身,不智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是不仁的行为;攻打家庭,是不义的行为;攻打个人,是不智的行为。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乱也;攻家,害也;攻身,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会导致混乱;攻打家庭,会带来危害;攻打个人,会带来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攻国,不义也;攻家,不仁也;攻身,不智也。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攻打国家,是不义的行为;攻打家庭,是不仁的行为;攻打个人,是不智的行为。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
”原文:子墨子言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攻者,乱也;被攻者,苦也。
故子墨子非攻,以兼爱为天下之利。
”翻译:墨子曰:“天下之人若能相互兼爱,国家便会安定;若相互仇恨,国家便会混乱。
攻人者,会导致混乱;被攻者,会遭受痛苦。
因此,墨子主张非攻,认为兼爱是天下之利。
”墨子非攻思想,旨在倡导和平、反对战争。
其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墨子非攻,既是一种道德理念,也是一种治国方略。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都深受墨子非攻思想的影响,为维护国家安定、民族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非攻》原文及翻译
《非攻》原文及翻译《非攻》原文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攻》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攻》原文及翻译篇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中考文言文非攻(上篇)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非攻(上篇)全文详细翻译》非攻选自《墨子》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非攻》原文及翻译
《非攻》原文及翻译《非攻》原文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非攻》文言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非攻》原文及翻译篇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
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
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我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攻》翻译及文言
知识整理
《非攻》翻译
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入:进入。
园圃:果园。
窃:偷窃。
其:代词,指别人。
闻:听说。
非:指责。
之:代词,他。
上为政者:上面执政的人。
得:抓到。
罚:处罚。
之:代词,他。
(如果)有一个人,进入到别人的果园,偷窃别人的桃子和李子,众人听说后就会指责他,上面那些执政的人抓到他后,就会处罚他。
2.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此:这。
何:为什么。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利:使动用法,使......有利。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啊!
3.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
至:至于。
攘:偷盗。
豕:猪。
豚:小猪。
其:代词,他。
不义:不正当。
甚:动词,超过。
是: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至于偷盗别人的狗猪鸡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别人果园偷盗桃李(的行为)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4.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5.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至于。
栏厩:养家畜的地方。
厩:马棚。
取:偷取。
其:代词,他。
甚:动词,超过。
攘:偷盗。
此: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其:代词,他。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至于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马牛的人,他的不仁义又超过了偷盗别人的狗猪鸡。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6.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7.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
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至于。
杀:杀害。
不辜:无罪。
拖:剥下来,剥取。
其:代词,他们。
裘:皮衣。
取:夺取。
其:代词,他。
甚:动词,超过。
取:偷取。
此:代词,这。
何:什么。
故:缘故。
以:连词,因为。
其:代词,他。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至于杀害无罪的人,剥取他们的衣袍,夺取戈剑的,他的不义又超过了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的马牛。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
8.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苟且:假如。
亏:使动用法,使......亏损,损害。
愈:更,越。
其:代词,他。
兹:同“滋”,更加。
甚:动词,突出。
罪:罪过。
益:更加。
厚:重。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就更加突出,罪过也就更加严重。
9.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当此:面对此。
之:助词,的。
非之:指责他。
谓:说。
之:代词,他。
面对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责他,说他不仁不义。
10.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至大:最大(的不义)。
为:动词,是。
攻国:攻打别国。
则:却。
弗:不。
非:指责。
从而誉之:就(这件事情)来称赞他。
誉:名词作动词,称赞。
之:代词,他。
谓:称。
之:代词,他。
此:代词,这。
之:助词,的。
别:区别。
现在最大(的不义)就是攻打别国,却不知道指责(他的错误),反而称赞
他,称他为义。
这可以说是明白“义”和“不义”的区别吗?
《非攻》文言文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其不仁兹甚矣兹,同“滋”,更加。
2.二、词类活用
3.1.使动用法
(1)以其亏人愈多使......亏损
(2)以亏人自利也使......有利
2.名词作动词
(1)从而誉之称赞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1)上为政者得(之)则罚之。
(省略宾语)
(2)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谓之”后面省略了“为”字)2.宾语前置
(1)以亏人自利也(以亏人利自)。